白兰花病虫害防治
白兰花病虫害防治
一、炭疽病。主要发生在叶上,初期表现为褪绿,出现黄色小斑点,后逐渐扩大成圆形或椭圆形,几个病斑合并成不规则斑,中央淡褐色,边缘暗褐色。病斑发生于叶缘时为半圆型,使叶有些扭曲。病害严重时叶片整片枯焦,发黑脱落。该病属真菌病害,病菌在寄主病组织中越冬。盆栽浇水过多,湿度过大易发病。一般于六月初开始发病,七至八月为盛发期。
防治方法为:改进浇水方式,让水从盆沿注入,不可太多;结合修剪,剪除病叶病梢,清除落叶销毁,以减少病源;在春雨和梅雨季节,每隔十至十五天喷等量式一百至二百倍波尔多液,百分之六十五代森锌五百至八百倍液,或百分之七十甲基托布津一千倍液,连喷三至四次,以抑制病害的发生。
二、根腐病。属真菌性病害。白兰花浇水过多或遭受涝害,均易引起根系变黑腐烂,轻者生长不良,叶片萎黄脱落,重者整株死亡。
防治方法:努力改善土壤排水条件是防病的重要措施。浇水要见干见湿,浇就浇透,并注意松土;连阴雨天,要防止雨淋,及时倾倒盆内积水;盆底要多垫些碎瓦片等排水物。在室外放置时,最好用砖把花盆垫起来,以利排水;植株生长期染病,可用百分之六十五代森锌二百五十倍液,百分之五十代森铵二百五十倍液,或百分之五十多菌灵五百倍液等化学药剂浇灌根部土壤。
三、黄化病。又名缺绿病,属生理性病害。盆土偏碱,同时又使用含盐碱成分较多的水浇灌,就会导致喜微酸性土壤的白兰花叶片由碧绿逐渐变成黄白色,严重时会使叶片局部坏死呈褐色。发病后,立即向叶面上喷射百分之零点五的硫酸亚铁溶液,每周喷一次,连续喷三至四次,同时施用矾肥水。
四、虫害。白兰花有时遭受介壳虫和红蜘蛛危害,受害植株叶子发黄,严重时纷纷脱落,影响生长发育。平时要经常检查叶子的背面,发现少量介壳虫可人工捕捉。发现红蜘蛛时,可用卫生喷雾器,将其装满水,加敌敌畏或乐果三至四滴,喷杀。
如无喷雾器,也可用小木(竹)棒,在一端扎棉球蘸上敌敌畏,插入盆内进行薰杀,均可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蚜虫发生在春夏之间,五至六月发生最为严重,主要危害春夏新梢。可用百分之四十乐果一千倍液或百分之二十五亚胺硫磷。
扁豆病虫害防治
病害防治:白绢病
为害症状
主要为害茎基部或葡匐于土表的枝蔓,致病部变褐腐烂,产生大量白色菌丝体和棕褐色近球形的小菌核。
病原形态特征
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 Sacc.),属半知菌亚门真菌。菌丝体白色透明,较纤细,老菌丝粗为2~8微米,分枝不成直角,具隔膜。在PDA上菌丝体白色茂盛,呈辐射状扩展。菌核外观初呈乳白色,略带黄色,后为茶褐色或棕褐色,球形至卵圆形,大小1~2毫米,表面光滑具光泽。
菌核表层由三层细胞组成,外层棕褐色,表皮层下为假薄壁组织,中心部位为疏丝组织,后两组织都无色,肉眼看去呈白色。有性态为罗氏阿太菌(Athelia rolfsii (Cruiz)Tu.& Kimbrough.),属担子菌亚门真菌。病菌发育适温32~33℃,最高40℃,最低8℃,最适pH5.9。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主要以菌核或菌丝体在土壤中越冬,条件适宜,菌核萌发产生菌丝,从寄主茎基部或根部侵入,潜育期3~10天,出现中心病株后,地表菌丝向四周蔓延。发病适温30℃,特别是高温及时晴时雨利于菌核萌发。连作地、酸性土或砂性地发病重。
防治方法
(1)667㎡施用消石灰100~150kg调节土壤酸碱度,调到中性为宜,或大量施用腐熟有机肥。
(2)发现病株及时拔除,集中销毁。
(3)发病初期施用1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或50%甲基立枯磷(利克菌)可湿性粉剂1份,对细土100~200份,撤在病部根茎处,防效明显。必要时也可喷洒20%甲基立枯磷乳油1000倍液,隔7~10天1次,防治1次或2次。
(4)利用木霉菌防治白绢病。用培养好的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 Ri)[3]
虫害防治:棉铃虫
棉铃虫是一种食性杂、能危害多种蔬菜的害虫。棉铃虫以幼虫为害扁豆尖,造成无头扁豆或多头扁豆。 棉铃虫的幼虫蛀食花柱、子房花柱、子房被蛀食后,不能结扁豆。幼扁豆常被食空或蛀食而引起腐烂,造成严重减产。
(1)发生特点
成虫羽化一般在夜间。它们选择生长旺盛,开花早的扁豆,将卵产在幼嫩部位或豆荚上,初孵化的幼虫取食叶片,转株危害。
2龄以后开始蛀食花蕾,3龄幼虫开始蛀食豆荚。
棉铃虫的蛹在土中越冬。长江以北地区1年发生3~4代,长江以南地区发生5~7代,翌年春天羽化。伏旱、秋旱、高温时,棉铃虫发生严重。
(2)防治重点
第二代棉铃虫是防治重点;用药护尖,第三代棉铃虫发生在7月中旬至8月上旬,重点用药保护蕾,喷药打全株;第四、五代棉铃虫发生在8月下旬,重点用药保护荚。 (3)防治方法
①农业防治
第一,秋耕冬灌,可以大量消灭土壤中越冬的蛹,结合整枝打杈摘除部分虫卵及摘除部分病荚,以减少虫源。第二,种植玉米带诱杀。蛾子发生期,每天早上在玉米心叶腋处捕杀。第三,杨树把诱杀:剪取带叶杨树枝条,每10支1把,每亩放10把,5~10天换1次,每天清晨捕杀。
②植物源农药防治
可用鲜韭菜1千克加水0.1千克,捣烂后取汁液,每千克原液加水6千克,搅匀后喷雾防治;或用大蒜1千克捣烂加水1千克,搅拌成大蒜汁液,取大蒜汁液1千克加水25千克喷雾;或用蓖麻叶浸出液,取蓖麻叶0.5千克,加水5千克,煮沸放凉。用浸出液防治。
③以肥治虫
可用2%过磷酸钙浸出液或用2%尿素;1%碳酸氢铵、0.5%氨水分别进行根外追肥,7~10天1次,连用3次。
④用生物农药及病毒防治
用BT250克喷洒或0.296阿维虫清乳油1000~2000倍液;或在棉铃虫产卵盛期初孵化期开始喷施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每毫升含0.01个活孢子,亩用0.5千克,3~4天喷1次。共喷2~3次;可用性诱集,人工合成的棉铃虫雌性诱集,平均每个诱芯诱杀成虫200头;还可用5%抑太保1000倍液或灭幼碌800倍液防治棉铃虫。
采用上述方法防治棉铃虫,不污染环境和扁豆,能够达到A级绿色食品生产要求。
⑤化学药剂防治
发虫初期可选用低毒的40%辛硫磷500~2000倍液或80%敌百虫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要求一种药在扁豆只能使用1次,采取喷雾,距采收期要间隔10天以上。
白芷的病虫害防治
(1)斑枯病:又叫白斑病,病原是真菌中一种半知菌,主要危害叶部。病斑多角形,初期暗绿色,以后灰白色,上生黑色小点,即原菌的分生孢子器,严重时叶片枯死。
防治方法:①清除病残组织,集中烧毁。②用1:1:100的波尔多液或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400~500倍液喷雾。
(2)黄凤蝶:属鳞翅目凤蝶科,以幼虫食害叶片。
防治方法:①人工捕杀幼虫和蛹。②90%敌百虫800倍液喷雾,每隔5~7天1次,连续3次,或用青虫菌(每克菌粉含孢子100亿)500倍液喷雾。
(3)蚜虫:属同翅目蚜总科。以成、若虫危害嫩叶及顶部。防治方法见黄芪病虫害及其防治。
(4)红蜘蛛:属蜘蛛纲蜱螨目叶螨科。以成、若虫危害叶部。
防治方法:①冬季清园,拾净枯枝落叶烧毁,清园后喷1波美度石硫合剂。②4月开始喷0.2~0.3波美度石硫合剂或25%杀虫脒水剂500~1000倍液喷雾,每周一次,连续数次。
竹柏的病虫害防治
虫害:
蚜虫,50%抗蚜威3000-5000倍液或40%的氧化乐果1500-2000倍液
竹柏蚧类,杀螟松2000倍液,1605的1500倍液
潜叶蛾,敌敌畏或杀螟松1000—1500倍液或90%的敌百虫1500倍液
病害:
黑斑病,6月上旬喷40%多菌灵1500800倍液或65%的代森锌400-500倍液
锈病粉,锈宁1500-20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
白粉病,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
炭疽病、煤污病,多菌灵800倍液或病毒灵低浓度液
缺素症防治:可采取往岩石缝内灌注或叶面喷施微量肥的方法进行防治
黄精的病虫害防治
叶斑病
可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
黑斑病
多于春夏秋发生,为害叶片。防治方法:收获时清园,消灭病残体;前期喷施1:1:100波尔多液,每7天1次,连续3次。
蛴螬
以幼虫为害,为害根部,咬断幼苗或咀食苗根,造成断苗或根部空洞,危害严重。防治方法:可用75%辛硫磷乳油按种子量0.l%拌种;或在田间发生期,用90%敌百虫1000倍液浇灌。
后期管理
采收与加工
一般春、秋两季采收,以秋季采收质量好,栽培3~4年秋季地上部枯萎后采收,挖取根茎,除去地上部分及须根,洗去泥土,置蒸笼内蒸至呈现油润时,取出晒干或烘干,或置水中煮沸后,捞出晒干或烘干。
留种技术
黄精可采用根茎及种子繁殖,但生产上以使用根茎繁殖为佳,于晚秋或早春3月下旬前后,选取健壮、无病的植株挖取地下根茎即可作为繁殖材料,直接种植。
矢车菊病虫害防治
矢车菊菌核病
症状:这种病主要损害矢车菊的茎基部,在气温较高的情况下,矢车菊茎部会出现浅褐色的斑点,等到严重后,就会变为灰白色,之后部分就会发生腐烂,茎和叶慢慢枯萎枯萎,这种病在春秋两季,温度为15℃左右的潮湿条件下最容易发生。
防治方法:植株不能栽植过密,加强水肥管理,若发现有生病的植株,要立即拔掉;当病情严重时,可喷洒药剂于植株中下部。
矢车菊霜霉病
症状:感染此病的叶子表面会出现不规则形浅灰绿至浅红色的病斑,最终导致矢车菊的叶片枯死。
防治方法:
①平时多观察,一旦发现生病植株,就要及时拔除,集中处理掉。
②矢车菊植株栽植的不能过密,经常通风,注意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
③药剂防治:若发病严重,可适当喷洒波尔多液等药剂防治。
矢车菊曲缩病
症状:感染此病的矢车菊叶片会慢慢扭曲,然后萎缩,最终导致叶脉坏死。
防治:
①平时要加强水肥管理,及时通气透风,加强光照。
②多观察,若发现病株,要立即拔除,集中销毁。
苦瓜病虫害防治
苦瓜病毒病:危害幼苗和刚刚开花结瓜的植株,使生长点萎缩,叶片卷曲,植株越长越小,并逐渐枯萎死亡,当叶片开始卷曲时,应连续喷洒2―3次600倍植物病毒疫苗水溶液,或600倍植物助壮素水溶液进行防治,每7―10天喷施一次。
苦瓜白粉病:在开花结瓜期间发病,在叶片上布满白色粉状物,造成植株早衰,导致间隔开花结瓜和幼瓜畸形,缩短采收期,当叶片上有白色粉状物出现时,应每隔7―10天叶面喷施一次800―1000倍百菌清水溶液,但必须提醒注意的是百菌清无内吸传导作用,植株叶片的正反面必须均匀喷施喷到,治疗效果才能更有效。每7―10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3―4次。
苦瓜瓜实蝇:以幼虫蛀入幼瓜危害,使幼瓜畸形,并提前转色,其后腐烂变质,还散发恶臭气味。在幼瓜期,用1000倍锐劲特水溶液,或2500倍功夫水溶液喷洒幼瓜2―3次,每4―5天一次,并及时摘除畸形果,集中园外烧毁或深埋。
苦瓜红蜘蛛:危害叶片,刺吸汁液,使叶片失绿黄化,植株早衰,幼瓜不能膨大,造成间隔开花结瓜和幼瓜畸形,降低产量和品质,在苦瓜生长发育期间,注意检查叶片,发现有粉红色针头大小的幼虫吸附在叶片上,即要连续喷洒2―3次1000倍螨即死水溶液,每7―10天喷施一次。
苦瓜蚜虫、白粉虱、茶黄螨:危害叶片,刺吸汁液,使植株衰弱,影响开花结瓜,还传播病毒,加重病毒病的发生和危害,当发现叶片上有蚜虫白粉虱、茶黄螨发生危害时,应叶面喷洒一次1500倍氧化乐果水溶液,或1000倍一片净水溶液。
苦瓜金龟子、毒蛾凤蝶、佩夜蛾:主要是咬食叶片,减少养分积累,影响开花结瓜,使幼瓜不能膨大,产量明显下降,在每次新叶抽出后,向叶面喷洒一次800倍敌百虫水溶液。
丝瓜病虫害防治
【花腐病、绵疫病】:
在高温高湿的情况下,花腐病或绵疫病均可导致烂花现象的发生。菜农朋友可以选择克露、安克、雷多米尔等药剂进行叶面喷施,或在蘸花药中加入部分药剂防治病害。另外,不妨尝试以下蘸花药方:以4斤水为例,冬天时应加入3包坐瓜灵,2支奈乙酸,10毫升2,4—D,1支花蕾保,12毫升丝瓜顺直保花素,15毫升绿之源,1瓶腐烂灵。
【白粉病】:
1、选用抗(耐)病品种,如绿旺丝瓜、夏棠1号丝瓜等;
2、实行轮作,合理密植,清沟排渍,增施磷钾肥,不偏施氮肥,病初期摘除病叶集中烧毁;
3、药剂防治: 以预防为主,于生长初期、开花盛期、座果期各喷一次25%阿米西达悬浮剂1500倍液; 也可采用27%高脂膜乳剂80-100倍液,于发病初期喷洒叶片,形成保护膜防病。或发现叶片有零星小粉斑时应立即施药防治,可喷施10%世高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40%灭病威悬浮剂500倍液、20%粉锈宁乳油1000倍液、粉锈立克600-800倍液、25%百科乳油2000倍液、百里通2000倍液,交替使用,隔5-7天一次, 连续2-3次。由于瓜类夏天高温对硫较敏感,故使用含硫杀菌剂浓度不要过高, 并先试后用。
【烟粉虱】:
1、清除田边杂草,消灭其中间寄主及滋生基地;
2、药剂防治:喷施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7500倍液,或天王星乳油4000倍液、敌蚜虱500-1500倍液、速扑杀1500倍液,交替使用, 隔7-10天一次,连续2-3次。相邻田块最好能同时喷药。
【瓜绢螟】:
幼虫从5月开始危害,7-9月发生量大,危害最重。
防治方法:幼虫发生期及时摘除卷叶,消灭藏匿在其中的幼虫和蛹;
幼虫左盛发期及时喷药防治,可喷施5%美除乳油1500倍液, 或52.25%农地乐乳油1000倍液、5%卡死克乳油1000-2000倍液、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交替使用。
山桔的病虫害防治
炭疽病
加强栽培管理,防止偏施氮肥。
脚腐病
及时排水,改善园内透光通风条件,加强对天牛和其他树干害虫的防治;选用枳、枳橙、香橙等抗病砧木,对已感病植株,可用抗病砧木接换砧。
螨类
(柑桔红蜘蛛、四斑黄蜘蛛锈壁虱)。开花前后(3-5月)和秋季(9-11月)是防治红蜘蛛的重点时期:花前虫口密度达1-2头/叶,花后和秋季达5-6头/叶即需进行防治。春梢抽发期、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为锈虱防治主要时期:当年生春梢叶背初现铁锈色;叶或果上虫口密度达每叶2-3头时即时防治。
蚧类
(矢尖蚧、红蜡蚧、吹棉蚧等)。药物防治重点时期:矢尖蚧为第一代若虫期,红蜡蚧为幼虫期大量上梢为害时期(一般为5月上、中旬至6月中旬),吹棉蚧为幼虫盛发阶段。
蚜虫
新梢被害率达25%,应即时喷药防治。应注意保护七星瓢虫、大草蛉、食蚜蝇、蚜小蜂等,剪除越冬虫卵,减少害虫基数。
潜叶蛾
防治的重点时期为夏、秋梢抽发期(7月上中旬)。及时抹除零星抽发的夏秋梢,结合肥水管理,促使植株抽发的新梢健壮整齐。药剂防治:新梢抽发至1-2cm时喷药,7-10天喷一次,连续2-3次。
天牛类
5-8月,晴天中午人工捕杀星天牛和绿桔天牛成虫,傍晚捕杀褐天牛成虫;及时削除虫卵、初孵幼虫和剪除被害枝梢;用棉花或棉纱浸湿杀虫剂原药后堵塞虫孔,再将虫孔用泥土封闭,以毒杀幼虫。
花蕾蛆
现蕾时选用甲敌粉、二嗪农颗粒等加细土混匀后撒施于树盘土面,每7天一次,连续2-3次;当花蕾直径为2-3mm时(现白时)尽早摘除受害花蕾,集中深埋或煮沸;冬季深翻园土,可消灭部分越冬害虫蛹。
常春藤病虫害防治
灰霉病
温室湿度大引起的。初于茎、叶缘产生水渍状褐色斑,逐渐扩展以致枝、叶腐烂。空气湿度较大时,病部常出现灰色霉状物。防治方法:①保持栽培介质半干状态,不要过度浇水,并加强栽培场所通风。②栽培介质彻底消毒。③栽培前,场地以百菌清烟剂消毒,剂量0.3g/m2,栽培后需持续进行,每10天一次。④发病初期喷洒50%腐霉利(速克灵)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也可喷施60%防霉宝超微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灰霉宁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
叶斑病
容易造成叶片枯黄脱落,多因通风不良、环境闷热潮湿引起。防治方法发病初期摘除病叶,并集中烧毁。同时喷洒1%波尔多液,每7天喷1次,连喷4次一5次。
介壳虫
防治方法:人工刮除。发生面积大时,也可喷洒40%氧化乐果乳油荆800倍液。
萄马
防治方法温室内湿度不要过高,保持绝对湿度在50%~60%之间,并时常通风。虫害严重时,可用20%的丁硫可百威稀释800倍~1000倍进行叶片喷洒防治。(作者:杨俊杰 刘华峰 郭中顺)
珍珠吊兰的病虫害防治
珍珠吊兰的病虫害防治一
珍珠吊兰病虫害较少,叶先端发黄,应加强肥水管理。珍珠吊兰主要受蜗牛、蚜虫、吹绵蚧和煤烟病、茎腐病的危害。经常检查,及时抹除叶上的介壳虫、粉虱等。可见,珍珠吊兰的病虫害防治应以预防为主,细小照料。
珍珠吊兰的病虫害防治二
珍珠吊兰不易发生病虫害,但如盆土积水且通风不良,除会导致烂根外,也可能会发生根腐病,应注意喷药防治。可见,喷药防治,也成为珍珠吊兰的病虫害防治的一个入手点。
珍珠吊兰的病虫害防治三
很少有病虫害,春季蚜虫是其一,及时抹去或喷1500倍氧化乐果杀灭;夏秋季的螨虫为次,需用1000倍三氯杀螨醇杀灭。注意通风和增加叶面湿度,可减少感染螨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