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尿血的治疗方法

尿血的治疗方法

1、尿血的治疗方法

肾病治疗专家解释说,尿血的治疗根据不同的病因施以不同的对症方法,治疗血尿首先要注意卧床休息,尽量减少剧烈运动,其次要大量饮水,减少尿中盐类结晶,加快药物和结石排泄。值得注意的是肾炎已发生浮肿者应少饮水。如现有出现尿血的症状,应尽早去正规的肾病医院检查确诊,进行彻底的肾病治疗。肾结核和肾肿瘤在明确诊断后可做一侧肾脏切除手术,以达到治好的目的。积极治疗原发疾病,针对病因采取治疗措施。长期治疗和对症治疗相结合,中西医药合理使用。在肾病治疗前,患者应尽可能地确诊。

2、吃什么补血

当归羊肉羹。当归25克,黄芪25克,党参25克,羊肉500克,姜、葱、盐、料酒各适量。具有养血补虚功效,主治血虚、病后气血不足及各种贫血。

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30克、生姜30克、羊肉500克。具有养血散寒功效,主治血虚有寒、腹中冷痛、妇女产后虚寒腹痛、虚寒性痛经。

葱炖猪蹄。葱50克、猪蹄4个、食盐适量。具有补血消肿功效,主治血虚、四肢疼痛、浮肿等症。特别提醒,本品重在温补,实热病者不宜食用。

什么中药泡水喝补气血 生地黄滋阴养血

生地黄味甘,苦,性寒,入心,肝,肾经,块根主要含β-谷甾醇与甘露醇,以及少量的豆甾醇,微量的菜油甾醇,还含有地黄素,生物碱,脂肪酸,梓醇,葡萄糖与维生素A类物质。

功效:滋阴养血,养阴生津。

临床应用:主治阴虚发热,消渴,吐血。1.治疗温热性疾病,有舌绛,口渴,便秘,睡眠不安证候者,可配玄参,麦冬以清热;2.用于治疗血热所致的出血,治吐血,衄血可配伍白茅根,芦根,治尿血配木通,车前子,痔疮出血可配伍地榆,槐角。3.用于治疗阴虚内热所致的咳嗽,大便干结,习惯性便秘;4.用于治疗血热所致的皮肤病,如荨麻疹,湿疹,皮癣等;5.用于治疗糖尿病,配伍天冬,枸杞子等;6.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老年人小便有血怎么办

1、患者平时应该养成多饮水习惯。最好是和磁化水。

2、积极治疗泌尿系统的结石、炎症等疾病。

3、荠菜:据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荠菜能缩短出血及凝血时间,有治疗血尿的作用。中医认为荠菜能健脾、补虚、止血,无论吐血、便血、尿血皆可选用。《现代实用中药》记载:荠菜“止血,治肺出血,子宫出血,流产出血,月经过多,……或视网膜出血。”长春医学院曾经报道1例乳糜血尿者,“取荠菜500克,洗净煮汤,食用4日后,尿血恢复正常(包括肉眼及显微镜检查)。”肾结核尿血吃荠菜亦颇有效,“鲜荠菜240克,或干品30克,加水3碗于瓦锅中煎煮,至剩1碗汁时,打入鸡蛋1个,煮熟,然后加盐少许,将菜、蛋一起吃下。如菜老了,可嚼食吐渣。轻者每日1次,重者2次,连吃1个月为1疗程,至症状消失后仍可吃1~2个疗程。”

尿血的饮食原则有哪些

尿血的饮食原则有哪些?尿血指的是在尿液中混有红细胞或挟杂着血块。产生血尿的原因有很多,但多因火旺,但有实火与虚火之分。实者多属暴起,尿血鲜红,尿时一般都有尿道灼热感觉;虚者多属病久不愈的慢性尿血之人,尿血淡红,尿时亦无灼热之感。前者宜吃具有清心泻火、凉血止血作用的清淡食物;后者宜吃具有滋阴降火,益气摄血作用的食品。凡是尿血之人,无论虚实,均忌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忌吃肥甘油腻、荤腥温热性食品,忌吃海鱼虾蟹发物。

宜食物品

凡尿血之人,宜选食下列食品。

芹菜

性凉,味甘苦,能平肝火、清血热,适宜实证尿血者食用。《中国药植图鉴》中载:旱芹“治小便出血。”现代《食物疗法》亦介绍:“治尿血:鲜芹菜,洗净捣烂取汁,日服3次,每次4汤匙。”也宜如常法炒食,或煎汤代茶饮。

荠菜

据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荠菜能缩短出血及凝血时间,有治疗血尿的作用。中医认为荠菜能健脾、补虚、止血,无论吐血、便血、尿血皆可选用。《现代实用中药》记载:荠菜“止血,治肺出血,子宫出血,流产出血,月经过多,……或视网膜出血。”长春医学院曾经报道1例乳糜血尿者,“取荠菜500克,洗净煮汤,食用4日后,尿血恢复正常(包括肉眼及显微镜检查)。”叶橘泉教授《食物中药与便方》还介绍肾结核尿血吃荠菜亦颇有效,“鲜荠菜240克,或干品30 克,加水3碗于瓦锅中煎煮,至剩1碗汁时,打入鸡蛋1个,煮熟,然后加盐少许,将菜、蛋一起吃下。如菜老了,可嚼食吐渣。轻者每日1次,重者2次,连吃1 个月为1疗程,至症状消失后仍可吃1~2个疗程。”据广东资料称:用此法试验观察了40多例肾结核尿血者,认为效果良好。

马兰头

性凉,有凉血、清热、止血的作用,热证尿血者最食用。《本草正义》称赞马兰头“止血凉血,尤其特长”。对实证尿血者,无论炒作菜吃或捣汁饮,或煎水喝均可。

金针菜

性凉,味甘,能清肝火、平肝气。肝火燥盛,性情暴躁,见有尿血者,宜常吃多吃金针菜,有平肝火止尿血的功效。对于实证尿血者,民间多用金针菜煎汤代茶,时常饮用,颇有食疗效果。

治疗尿血的偏方

3.1、大蒜适量,捣醉后,用双足心,3小时后取出,可治愈,如子宫出血、子宫功能性出血等。

3.2、蓖麻仁30克,蓖麻叶2张,共捣如泥敷肚脐、百会2穴。日换1次。主治月经过多形状的功能性子宫出血。

3.3、苦参6克,黄柏10克,茅根15克,水煎服。主治小便黄赤,尿血鲜红,心烦失眠等下焦热盛的尿血者。

3.4、知柏地黄丸、女贞子、蓟、花粉等养阴止血药,能和血,治尿频,头晕,耳鸣,心烦,腰痛等症属阴虚火旺型血尿。

3.5、归脾丸加熟地、阿胶、升麻、柴胡等,可治久病尿血,面苍白,体倦食少,牙龈出血,皮下出血等属于脾不统血者。

3.6、无比山药丸,随症加龙骨、补骨脂、仙鹤草、紫珠草、蒲黄、鹿茸、狗脊等,可治年老肾虚腰膝酸软、小便不畅尿血、头晕耳鸣属于肾气不固型尿血者。

3.7、小蓟根、丹皮、炒栀子仁、炒蒲黄、白芍、茜草根、炒黄柏、木通、软白薇、萹蓄各10克,生地15克,白茅根30克。水煎服。主治尿中带血、血丝、血片,溺时作痛,带红细胞血淋性质尿血者。

刺苋菜的功效与作用 凉血止血

刺苋菜可用于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痔疮便血,治疗尿血时,还可以配以车前子使用。

槐花的功能主治

热,凉血,止血。治肠风便血,痔血,尿血,血淋,崩漏,衄血,赤白痢下,风热目赤,痈疽疮毒。并用于预防中风。

①《日华子本草》:"治五痔,心痛,眼赤,杀腹藏虫及热,治皮肤风,并肠风泻血,赤白痢。"

②《医学启源》:"凉大肠热。"

③《纲目》:"炒香频嚼,治失音及喉痹。又疗吐血,衄,崩中漏下。"

④《本草正》:"凉大肠,杀疳虫。治痈疽疮毒,阴疮湿痒,痔漏,解杨梅恶疮,下疳伏毒。"

⑤《医林纂要》:"泄肺逆,泻心火,清肝火,坚肾水。"

⑥《本草求真》:"治大、小便血,舌衄。"

⑦《本草求原》:"为凉血要药。治胃脘卒痛,杀蛔虫。"

⑧《东北药植志》:"治疗糖尿病的视网膜炎。"

尿血的治疗偏方

处方1、大蒜适量,捣醉后,用双足心,3小时后取出,可治愈,如子宫出血、子宫功能性出血等。

处方2、蓖麻仁30克,蓖麻叶2张,共捣如泥敷肚脐、百会2穴。日换1次。主治月经过多形状的功能性子宫出血。

处方3、苦参6克,黄柏10克,茅根15克,水煎服。主治小便黄赤,尿血鲜红,心烦失眠等下焦热盛的尿血者。

处方4、知柏地黄丸、女贞子、蓟、花粉等养阴止血药,能和血,治尿频,头晕,耳鸣,心烦,腰痛等症属阴虚火旺型血尿。

尿血的患者该怎么护理

尿血古代又称溺血,是指小便中混有血液,或伴有血块夹杂而下,多无疼痛之苦,所谓“痛为血淋,不痛为尿血”。尿血一证,西医认为,正常人的离心尿沉渣中镜检每高倍视野≥3个红细胞时,即称为血尿。

宜忌原则

尿血多因火旺,但有实火与虚火之分。实者多属暴起,尿血鲜红,尿时一般都有尿道灼热感觉;虚者多属病久不愈的慢性尿血之人,尿血淡红,尿时亦无灼热之感。前者宜吃具有清心泻火、凉血止血作用的清淡食物;后者宜吃具有滋阴降火,益气摄血作用的食品。凡是尿血之人,无论虚实,均忌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忌吃肥甘油腻、荤腥温热性食品,忌吃海鱼虾蟹发物。

宜食物品

凡尿血之人,宜选食下列食品。

芹菜

性凉,味甘苦,能平肝火、清血热,适宜实证尿血者食用。《中国药植图鉴》中载:旱芹“治小便出血。”现代《食物疗法》亦介绍:“治尿血:鲜芹菜,洗净捣烂取汁,日服3次,每次4汤匙。”也宜如常法炒食,或煎汤代茶饮。

荠菜

据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荠菜能缩短出血及凝血时间,有治疗血尿的作用。中医认为荠菜能健脾、补虚、止血,无论吐血、便血、尿血皆可选用。《现代实用中药》记载:荠菜“止血,治肺出血,子宫出血,流产出血,月经过多,……或视网膜出血。”长春医学院曾经报道1例乳糜血尿者,“取荠菜500克,洗净煮汤,食用4日后,尿血恢复正常(包括肉眼及显微镜检查)。”叶橘泉教授《食物中药与便方》还介绍肾结核尿血吃荠菜亦颇有效,“鲜荠菜240克,或干品30克,加水3碗于瓦锅中煎煮,至剩1碗汁时,打入鸡蛋1个,煮熟,然后加盐少许,将菜、蛋一起吃下。如菜老了,可嚼食吐渣。轻者每日1次,重者2次,连吃1个月为1疗程,至症状消失后仍可吃1~2个疗程。”据广东资料称:用此法试验观察了40多例肾结核尿血者,认为效果良好。

马兰头

性凉,有凉血、清热、止血的作用,热证尿血者最食用。《本草正义》称赞马兰头“止血凉血,尤其特长”。对实证尿血者,无论炒作菜吃或捣汁饮,或煎水喝均可。

尿血吃什么好

1、芹菜

性凉,味甘苦,能平肝火、清血热,适宜实证尿血者食用。《中国药植图鉴》中载:旱芹“治小便出血。”现代《食物疗法》亦介绍:“治尿血:鲜芹菜,洗净捣烂取汁,日服3次,每次4汤匙。”也宜如常法炒食,或煎汤代茶饮。

2、荠菜

据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荠菜能缩短出血及凝血时间,有治疗血尿的作用。中医认为荠菜能健脾、补虚、止血,无论吐血、便血、尿血皆可选用。《现代实用中药》记载:荠菜“止血,治肺出血,子宫出血,流产出血,月经过多,……或视网膜出血。”长春医学院曾经报道1例乳糜血尿者,“取荠菜500克,洗净煮汤,食用4日后,尿血恢复正常(包括肉眼及显微镜检查)。”叶橘泉教授《食物中药与便方》还介绍肾结核尿血吃荠菜亦颇有效,“鲜荠菜240克,或干品30克,加水3碗于瓦锅中煎煮,至剩1碗汁时,打入鸡蛋1个,煮熟,然后加盐少许,将菜、蛋一起吃下。如菜老了,可嚼食吐渣。轻者每日1次,重者2次,连吃1个月为1疗程,至症状消失后仍可吃1~2个疗程。”据广东资料称:用此法试验观察了40多例肾结核尿血者,认为效果良好。

3、马兰头

性凉,有凉血、清热、止血的作用,热证尿血者最食用。《本草正义》称赞马兰头“止血凉血,尤其特长”。对实证尿血者,无论炒作菜吃或捣汁饮,或煎水喝均可。

4、金针菜

性凉,味甘,能清肝火、平肝气。肝火燥盛,性情暴躁,见有尿血者,宜常吃多吃金针菜,有平肝火止尿血的功效。对于实证尿血者,民间多用金针菜煎汤代茶,时常饮用,颇有食疗效果。

相关推荐

薏苡根的药用价值

清热,利湿,健脾,杀虫。治黄疸,水肿,淋病,疝气,经闭, 带下,虫积腹痛。 ①《本经》:"下三虫。 ②《补缺肘后方》:"治卒心腹烦满,又胸肿痛欲死,锉薏苡根, 浓煮取汁服。" ③陶弘景:"小儿病蛔虫,取根煮汁糜食之。" ④《滇南本草》:"清利小便。治热淋疼痛,尿血,止血淋、 **疼痛,消水肿。" ⑤《本草蒙筌》:"治肺痈。" ⑥《纲目》:"捣汁和酒服,治黄疸。" ⑦《草木便方》:"能消积聚癥瘕,通利二便,行气血。治胸痞满, 劳力内伤。" ⑧《分类草药性》:"治疝气。 ⑨《浙江民

产后出血治疗

1、子宫收缩乏力 加强宫缩能迅速止血。导尿排空膀胱后可采用:按摩子宫、应用宫缩剂、宫腔纱条填塞法、结扎盆腔血管、髂内动脉或子宫动脉栓塞、切除子宫。 2、胎盘因素 疑有胎盘滞留时应立即作阴道及宫腔检查,若胎盘已剥离则应立即取出胎盘。若为胎盘粘连,可行徒手剥离胎盘后取出。如剥离胎盘困难疑有胎盘植入,切忌强行剥离,以手术切除子宫为宜。胎盘和胎膜残留可行钳刮术或刮宫术。 3、软产道损伤 应彻底止血,按解剖层次逐层缝合裂伤。

偏方治疗尿血的情况

处方1、大蒜适量,捣醉后,用双足心,3小时后取出,可治愈,如子宫出血、子宫功能性出血等。 处方2、蓖麻仁30克,蓖麻叶2张,共捣如泥敷肚脐、百会2穴。日换1次。主治月经过多形状的功能性子宫出血。 处方3、苦参6克,黄柏10克,茅根15克,水煎服。主治小便黄赤,尿血鲜红,心烦失眠等下焦热盛的尿血者。 处方4、知柏地黄丸、女贞子、蓟、花粉等养阴止血药,能和血,治尿频,头晕,耳鸣,心烦,腰痛等症属阴虚火旺型血尿。 处方5、归脾丸加熟地、阿胶、升麻、柴胡等,可治久病尿血,面苍白,体倦食少,牙龈出血,皮下出血等属于

槐花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槐花被历代医家视为“凉血要药”,性味苦凉,无毒、归肝、大肠经,具有清热泻火、凉血止血的作用。 主治肠风便血,痔血,血痢,尿血,血淋,崩漏,吐血,衄血,肝火头痛,目赤肿痛,喉痹,失音,痈疽疮疡。 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出血证 如吐血、衄血、便血、痔血等。本品性寒凉而苦降,归肝、大肠经,善清泄大肠之火热而凉血止血,故以治疗下部出血为擅长,如痔血、便血。治便血,常配荆芥、侧柏叶等同用。治吐血、衄血,则常配白茅根等同用。 清肝火 用于肝火上炎之头痛头胀、目赤、眩晕等。现代临床亦常用于高血压属肝火偏旺者,有清肝明目降压

血尿治疗方式

1、初血尿:血尿仅见于排尿的开始,病变多在尿道。 2、终末血尿:排尿行将结束时出现血尿,病变多在膀胱三角区、膀胱颈部或后尿道。 3、全程血尿:血尿出现在排尿的全过程,出血部位多在膀胱、输尿管或肾脏。 以上三种血尿,可用尿三杯试验加以区别。 (1)卧床休息,尽量减少剧烈的活动,必要时可服用苯巴比妥,安定等镇静安眠药。 (2)大量饮水,减少尿中盐类结晶,加快药物和结石排泄,肾炎已发生浮肿者应少饮水。 (3)应用止血药物,如安络血,止血敏,维生素K,还可合用维生素C。 (4)慎用导致血尿的药物,尤其是已经有肾脏

如何治疗尿血

其病机总由血不归经而致,对其治疗虽当以止血为要,使血止络宁,则血尿不难向愈。但亦应看到导致血尿之因相当复杂,特别是出血即久,难免又常有瘀血存在,加之瘀血内阻,血不归经,若一味收涩止血,则进一步加重瘀血,使血尿更加痼顽难消。对此,治疗之时应寓活于止,并特别喜欢选用茜草、蒲黄、三七、花蕊石、血余炭等兼有活血作用的止血药用于肾炎血尿的治疗。 在肾脏病临床实践中,血尿病人常常表现为虚实互见,寒热错杂,对此,专家医师强调一定要辩证入微,知常达变。在众多的虚实寒热错杂的血尿病人中,尤以肾阴亏虚、湿热下注、血热络损三者

血尿的治疗

临床所见血尿,无不以虚实分类,凡因风邪犯肺、膀胱热结、火毒迫血、心肝火旺均为实证;阴虚火旺、气阴两虚、脾肾亏虚所致尿血乃属虚证;而瘀阻气滞一证,因于堕坠外伤者属实,病久瘀阻为虚实夹杂。 1.风邪犯肺 主证:小便出血始于恶风发热、眼睑浮肿之后,伴咽喉疼痛,咳嗽,舌苔薄白,脉浮或浮数。 分析:由于风邪外袭,首先犯肺,肺失宣降,通调失常,肺为水之上源,风水相搏,故眼睑面部浮肿;风邪袭表,则恶风发热;风邪化热则咽喉疼痛,肺失清肃之令故有咳嗽;热邪下迫灼伤脉络出现尿血。舌苔薄白,脉浮或浮数,是风邪袭表之象。 治则:

大蓟叶的功能主治

凉血止血;行瘀消肿。主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尿血;妇女崩漏;外伤出血;疮疡肿痛;瘰疬;湿疹;肝炎;肾炎。 1.《别录》:根,主养精保血。主女子赤白沃,安胎,止吐血鼻衄。 2.《药性论》:根,止崩中血下。 3.《日华子本草》:叶,治肠痈,腹藏瘀血,血运扑损,可生研,酒并小便任服;恶疮疥癣,盐研窨敷。 4.《滇南本草》:消瘀血,生新血,止吐血、鼻血。治小儿尿血,妇人红崩下血,生补诸经之血,消疮毒,散瘰疬结核,疮痈久不收口者,生肌排脓。 5.《玉揪药解》:治金疮。 6.《医林纂要》:坚肾水,去血热,泄逆气。治

中医治疗尿血

1、中医治疗血尿:热结膀胱 1.1、主证:小便带血(或镜下血尿),血色鲜红,严重者可见绛红色血尿。口渴喜饮,少腹作胀,腰部酸痛,小便灼热不畅,尿频尿急,尿痛,舌尖红,脉数。 1.2、治法:清热利尿,凉血止血。 1.3、方药:八正散小蓟饮子加减。药选蓄、瞿麦、木通、车前子、滑石、生地、小蓟、生栀子、竹叶、白茅根、甘草、灯心等。 2、中医治疗血尿:阴虚 2.1、主证:尿血频发,色红或淡红,小便短赤,头晕目眩,耳鸣心悸,咽干口燥,虚烦不寐,盗汁遗精,腰酸腿软,神疲乏力,舌红苔少,脉细数。 2.2、治法:滋阴降火

槐花的功能主治

清热,凉血,止血。治肠风便血,痔血,尿血,血淋,崩漏,衄血,赤白痢下,风热目赤,痈疽疮毒。并用于预防中风。 ①《日华子本草》:"治五痔,心痛,眼赤,杀腹藏虫及热,治皮肤风,并肠风泻血,赤白痢。" ②《医学启源》:"凉大肠热。" ③《纲目》:"炒香频嚼,治失音及喉痹。又疗吐血,衄,崩中漏下。" ④《本草正》:"凉大肠,杀疳虫。治痈疽疮毒,阴疮湿痒,痔漏,解杨梅恶疮,下疳伏毒。" ⑤《医林纂要》:"泄肺逆,泻心火,清肝火,坚肾水。" ⑥《本草求真》:"治大、小便血,舌衄。" ⑦《本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