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律过缓适合跑步吗
窦性心律过缓适合跑步吗
窦性心律过缓可见于健康的成人,尤其是运动员,老年人,以及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肌病和病窦综合征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中,如果有窦性心动过缓,首先要排除有器质性的心脏病,如果有器质性的心脏病的建议先治疗,再根据个体的耐受力,选择跑步的长短跟快慢,如果无器质性的心脏病可做相应的跑步,但是也要根据个体而定。
窦性心律过缓的表现
窦房结是右心房上的一个特殊结节,由特殊细胞构成,它可以节律的产生电流传导到心脏各部位。正常人窦房结的频率每分钟60~100次,但有25%的青年人心率为50~60次/分,6岁以前的儿童可超出100次/分,初生婴儿则可达100~150次/分;低于60次/分为心律过缓,如果心电图是窦性,称之窦性心律过缓。不过窦性心律过缓本身并不需要处理,主要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窦性心律慢于每分钟60次称为窦性心律过缓。可见于健康的成人,尤其是运动员、老年人和睡眠时。其他原因为颅内压增高、血钾过高、甲状腺机能减退、低温以及用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利血平、胍乙啶、甲基多巴等药物。
在器质性心脏病中,窦性心律过缓可见于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肌病和病窦综合征。下面我们来看看窦性心律过缓都有哪些主要表现。
1、窦性心律过缓如心律不低于每分钟50次,一般无症状。
2、如心律低于每分钟40次时常可引起心绞痛、心功能不全或晕厥等症状。
窦性心律过慢饮食禁忌
专家提醒,窦性心动过缓患者需要注意避免诱发因素,应选择低脂、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一些饮食禁忌不可不知,下列食物不符合窦性心动过缓患者的保健要求,具体介绍如下:
(1)窦性心动过缓饮食应禁忌喝酒。喝酒有引起窦性心动过缓的可能,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摈弃烟、酒等不良嗜好。
(2)高盐、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也不适合窦性心动过缓患者吃,常见的有酱菜、腌制食品、奶油、肥肉、蛋黄、螃蟹、鱼子等。常吃这些食物,容易诱发高血压、冠心病等各种心血管疾病,不利于窦性心动过缓患者的病情。
(3)此外,窦性心动过缓饮食禁忌还包括生冷、刺激性食物,如冷饮、凉菜、辣椒、花椒、蒜、芥末等.这些食物都可导致胃部负担加重,刺激迷走神经,增加窦性心动过缓的发生风险。
窦性心动过缓的发生,与生理性或病理性因素有关。发现窦性心动过缓,在注意饮食禁忌的同时,更重要的是需要及时去医院检查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了解患者的最低心率,以及心动过缓是否由基础性疾病引起。
窦性心动过缓患者每分钟心率不低于50次,未出现严重症状者,可暂不处理。如果心率过低,伴有严重症状,往往属于病理性心动过缓,应积极治疗原发病,进行药物治疗,必要时需植入心脏起搏器。
以上便是关于窦性心律过慢饮食相关知识的介绍。患有窦性心律过慢,患者一定要注意保持饮食的规律性。若是症状不明显的话,无需采取治疗措施,只需要保证心情愉快即可。若是症状严重的话,需要及时就医,以便于能够早日康复。
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动过缓是什么意思 窦性心动过缓挂什么科
窦性心律过缓是指如果心电图是窦性,且心率低于六十次每分者,为窦性心律过缓。正常人的窦性心率是60-100次/分,窦性心律过缓本身一般不需要处理,它可见于正常成年人,尤其是运动员跟老年人,但在某些器质性的心脏病中,也有窦性心动过缓的,可见于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肌病和病窦综合征,因此,如果窦性心动过缓,若想就医,建议挂心内科。
窦性心律不齐过缓怎么办
1.窦性心律过缓如心律不低于每分钟50次,无症状者,无需治疗。
2.如心律低于每分钟40次,且出现症状者可用提高心律药物(如阿托品、麻黄素或异丙肾上腺素。
3.显著窦性心律过缓伴窦性停搏且出现晕厥者可考虑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
4.原发病治疗。
5.对症、支持治疗。
改善方法
窦性心律不齐伴过缓可能是疾病的表现,如颅内疾患、严重缺氧、低温、甲减,窦房结病变、急性下壁心梗等,可做心脏彩超检查,要除外病态窦房结功能不全的可能,必要时考虑心脏起搏器治疗。
2如果要明确窦性心律不齐伴过缓是否严重,最好去医院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了解一下最低心率,活动后心率是否增快,结合患者的症状,及时诊断。
3窦性心律不齐伴过缓患者,平时要注意避免精神压力过大,注意休息,适当进行锻炼,情况可能会有所改善
面对这种窦性心率过缓不齐疾病做治疗期间该手术的话还是需要及时给自己手术治疗的,窦性心率过缓不齐做治疗期间必须要先控制好自己的心情激动,激动了对疾病的害处很大,很多人就是因为控制不了心情,突然一激动的话就引起了生命危险。
窦性心律过缓
临床表现
1.窦性心律过缓如心律不低于每分钟50次,一般无症状。
2.如心律低于每分钟40次时常可引起心绞痛、心功能不全或晕厥等症状。
诊断依据
心电图显示窦性P波,P波速率低于每分钟60次,PR间期大于0.12秒。
治疗原则
1.窦性心律过缓如心律不低于每分钟50次,无症状者,无需治疗。
2.如心律低于每分钟40次,且出现症状者可用提高心律药物(如阿托品、麻黄素或异丙肾上腺素。
3.显著窦性心律过缓伴窦性停搏且出现晕厥者可考虑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
4.原发病治疗。
5.对症、支持治疗。
怎样治疗窦性心律
窦性心率过缓可以因为颅内压增高、血钾过高、甲状腺机能减退、低温以及用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利血平、胍乙啶、甲基多巴等药物导致,还可以因为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肌病和病窦综合征。所以积极治疗这些疾病和避免这些因素是治疗窦性心率过缓的重要方式。
窦性心律过缓如心律不低于每分钟50次,无症状者,无需治疗。如心律低于每分钟40次,且出现症状者可用提高心律药物(如阿托品、麻黄素或异丙肾上腺素。显著窦性心律过缓伴窦性停搏且出现晕厥者可考虑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原发病治疗。对症、支持治疗。
大部分病人在消除病因或诱因后,症状可消失。有明确的原发性疾病时应积极治疗。
导致窦性心律过缓的原因是什么
窦性心律过缓本身一般不需处理,主要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窦性心律慢于每分钟60次称为窦性心律过缓。可见于健康的成人,尤其是运动员、老年人和睡眠时。其他原因为颅内压增高、血钾过高、甲状腺机能减退、低温以及用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利血平、胍乙啶、甲基多巴等药物。在器质性心脏病中,窦性心律过缓可见于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肌病和病窦综合征。
临床表现:
1.窦性心律过缓如心律不低于每分钟50次,一般无症状.
2.如心律低于每分钟40次时常可引起心绞痛、心功能不全或晕厥等症状.
诊断依据:
心电图显示窦性P波,P波速率低于每分种60次,PR间期大于0.12秒.
治疗原则:
1.窦性心律过缓如心律不低于每分种50次,无症状者,无需治疗.
2.如心律低于每分钟40次,且出现症状者可用提高心律药物(如阿托品、麻黄素或异丙肾上腺素.
3.显著窦性心律过缓伴窦性停搏且出现晕厥者可考虑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
4.原发病治疗.
5.对症、支持治疗.
窦性心律过缓的原因及治疗
窦性心律过缓的原因
窦性心律过缓是一种无传染性的疾病,主要的发病位置在心脏上,一般多见于健康的成年人,特别是那些运动员和老年人,窦性心律过缓若是低于60分钟每次而且高于50分钟每次,那么这时候并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但若是心律低于每分钟40次,那么就会出现心绞痛、心脏功能不全或者晕厥等症状,当出现这些症状的时候,必须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了,以免情况继续恶化。
造成窦性心率过缓原是因为颅内压增高、血钾过高、甲状腺机能减退、低温以及用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利血平、胍乙啶、甲基多巴等药物。在器质性心脏病中,窦性心律过缓可见于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肌病和病窦综合征
这种被也可能会有一些新外的病因,当然也可能是生理性的,比如说我们正常睡眠的时候,中午午睡或者是深夜的深睡眠的时候,就有可能会出现窦性心率过缓,这是因为迷走神经张力增高的原因所导致。
患上心律不齐和心律过缓疾病,对心脏都有很大的损坏,患者发现疾病症状后要立即做好急救,药物服用无法控制病情时,就要到医院检查。确诊疾病的严重程度后再制定有效的手术治疗。所以不要因为是小病就不重视。
注意事项:
多运动,尽量不吃辛辣刺激性食品或调味品,比如葱、姜、醋、胡椒等。在晚上的时候,要少喝浓茶、咖啡,这样在晚上的时候,是无法入睡的,还要戒烟,避免出现酗酒的情况。要多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
窦性心律过缓治疗
一般情况下窦性心律过缓,如心率不低于每分种50次,无症状者,无需治疗。如心率低于每分钟40次,且出现症状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提高心率药物。如果显著窦性心律过缓伴窦性停搏且出现晕厥者,可考虑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
心律平
盐酸普罗帕酮片就是心律平,心律平是商品名,盐酸普罗帕酮片是通用名。其他中文别名还有丙胺苯丙酮、丙酚酮、来特莫诺尔、苯丙酰心安、丙苯酮、羟丙苯丙酮、丙柏芬浓、利他脉、悦复隆。
心律平主要用于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在其他国家,心律平也用于室上性心律失常以及在急性心梗时出现的心律失常。心律平能使部分慢性房颤病人长时间维持窦性心律,也能使部分阵发性房颤病人房颤发作次数减少或不发作。心律平对预激综合征并发的各种心律失常均有效。
普罗帕酮用于心肌梗塞后室性心律失常的病人是否增加死亡率尚不清楚.主要用于预防或治疗室性或室上性早博,室性或室上性心动过速,预激综合症及其伴发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房扑,房颤等。对冠心病,高血压所引起的心律失常也有较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