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阴陵泉顺经方向作用
针刺阴陵泉顺经方向作用
阴陵泉为足太阴脾经腧穴,合水穴,有健中宫,助运化,调水液,利水湿,消水肿,止泻泄之力,用于治疗食欲不振,腹胀,腹泻,水肿,小便不利,小便失禁,阴经疼痛,遗精,膝关节疼痛,带下,月经不调,阴挺,失眠,喘逆不得卧等。
阴陵泉穴:健脾理气 益肾调经
胫骨内侧髁下方凹陷处。取该穴道的时候,患者应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取穴姿势,该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凹陷中,与阳陵泉相对。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遗尿,尿潴留,尿失禁,尿路感染,肾炎,遗精,阳痿;
2.消化系统疾病:腹膜炎,消化不良,腹水,肠炎,痢疾;
3.妇产科系统疾病:阴道炎,月经不调;
4.其它:失眠,膝关节炎,下肢麻痹。
阴陵泉该穴为人体足太阴脾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在众多疾病治疗时应用非常的广,有关此穴道的治病疗法有:穴道疗法治疗膝盖疼痛、治疗糖尿病等。
1、按揉
阴陵穴 是脾经的合穴,从脚趾出发的脾经经气再这儿往里深入,可以健脾除湿。它在膝盖下方,沿着小腿内侧骨往上捋,向内转弯时的凹陷,就是阴陵泉所在。每天要用手指按揉这里,时间不拘,空闲的时候就可以,但要保证一天总共10分钟以上。如果你体内有脾湿,按这里会疼,但是坚持按揉,你会发现疼痛再逐渐减轻,说明你的脾湿在好转。
按摩阴陵泉穴位可使患者解小便自如,而且对肛门松弛的治疗也有效。
阴陵泉穴位在胫骨内上髁下缘,胫骨内侧缘凹陷处(将大腿弯曲90°膝盖内侧凹陷处)。每次按摩100~160下左右,每日早晚按摩一次,两腿都需按摩,一般按摩两周见效。
2、针灸
直刺1~2寸。治疗膝痛可向阳陵泉或委中方向透刺。
经穴现代研究之一。实验研究表明,针刺阴陵泉穴对大脑皮层功能有调节作用。强刺激多引起抑制过程;弱刺激则半数引起兴奋,半数引起抑制。对健康人弱刺激,多数引起兴奋过程;而强刺激影响较小。对于降结肠及直肠不蠕动或蠕动很弱者,针刺阴陵泉穴可使之蠕动增强。针刺急性菌痢患者的阴陵泉配外陵穴,凝集素平均效价值最高并且增长最快。阴陵泉穴有调节膀胱张力的作用。
按摩阴陵泉穴可以缓解肩周疼痛
关节周围炎,俗称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的关节囊、软组织损伤、退变等原因而引起的慢性炎症性反应,因好发于50 岁左右故又称五十肩等。临床多呈肩部持续性疼痛,疼痛往往在气候变化、劳累或夜间加重,尤以外展和内旋时为甚,手臂的上举,外展、内旋、外旋、后伸活动受限;后期病变组织产生粘连,部分出现肩部肌肉萎缩。属中医学的“痹证”,又称漏肩风、冻结肩。多因气摁不足,卫阳不固,腠理疏松,风寒湿邪乘虚而入,流注经脉,气血不畅,经脉痹阻发生痹证。该病是体力劳动者的多发病,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故应及早治疗,以免影响正常生活。
阴陵泉是足太阴脾经俞穴,脾乃气血生化之源,主四肢肌肉。针刺阴陵泉穴治疗肩周炎与其调节脾脏、濡养四肢肌肉、除寒湿的作用有关。
膝之内侧为阴,股骨内侧髁高突如陵,髁下凹陷似泉。穴为足太阴之合,属水,比喻阴侧陵下的深泉,故称“阴陵泉”。
定位: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正坐或仰卧位取穴。
按摩方法:每次按摩100~160 次,每日早晚各1 遍,两腿都需要按摩。
针灸治疗小腿酸痛
常有女性患者月经前或月经来时有双脚小腿浮肿的现象,针刺阴陵泉,三阴交等穴位可改善小腿浮肿,酸痛的情形,一般民众两脚酸痛或浮肿不耐久走时,也可以选择阴陵泉,三阴交或太溪,承山等穴位作按压或针灸,解除双脚的酸痛疲惫或浮肿,但需由中医师精准找出穴位,施以针灸,效果较佳。
为减少水肿的不适,医师多提醒,避免吃太多高盐食品,应多食低盐平淡食品。假如长期有高血压,且下肢,眼睑水肿特别严重,需要鉴别是否有其他疾病。
滑膜炎的自我按摩
(1)按压髀关穴。1分钟内,用患侧手的食指和中指,顺时针方向按压髀关穴36圈,再逆时针方向按压36圈。
(2)按压膝眼穴。1分钟内,用双手的食指和中指,顺时针方向按压膝眼穴36圈,再逆时针方向按压36圈。
(3)按压伏兔穴。1分钟内,用患侧手的食指和中指,顺时针方向按压伏兔穴36圈,再逆时针方向按压36圈。
(4)按压委中穴。1分钟内,用患侧手的食指和中指,顺时针方向按压委中穴36圈,再逆时针方向按压36圈。
(5)按压阴陵泉穴。1分钟内,用患侧手的食指和中指,顺时针方向按压阴陵泉穴36圈,再逆时针方向按压36圈。
(6)按压丰隆穴。1分钟内,用患侧手的食指和中指,顺时针方向按压丰隆穴36圈,再逆时针方向按压36圈。
(7)按压三阴交穴。1分钟内,用患侧手的拇指,顺时针方向按压三阴交穴36圈,再逆时针方向按压36圈。
(8)按压解溪穴。1分钟内,用双手的食指和中指,顺时针方向按压解溪穴36圈,再逆时针方向按压36圈。
(9)按压阳陵泉穴。1分钟内,用患侧手的食指和中指,顺时针方向按压阳陵泉穴36圈,再逆时针方向按压36圈。
针刺阴陵泉顺经方向作用 阴陵泉穴穴位层次解剖
1.皮肤:由小腿内侧皮神经支配,到该穴皮肤的神经纤维来自第3腰神经。
2.皮下组织:内有上述皮神经和大隐静脉。
3.半腱肌腱:由坐骨神经支配,到该肌的神经纤维来自第5腰神经和第1骶神经。针刺此腱,有一定的韧性阻力。
4.腓肠肌内侧头:起于股骨内侧髁的后面,由胫神经支配,到该肌的神经纤维来自第1,第2骶神经。
5.针在半膜肌腱的后方通过:该腱附着于胫骨内侧髁的后面。
若针深达2寸以上,可到腘窝中心而刺到胫神经和腘动,静脉。
巧用按摩缓解高血压
揉捏风池穴。风池穴位于颈后两侧枕骨下方,发际的两边大筋外侧凹陷处。一手扶住被按摩者前额,另一手用拇指和食指置于风池穴揉捏半分钟,以局部酸胀为佳。
按揉曲池穴。屈肘成直角,当肘弯横纹尽头处即是曲池穴。用右手拇指顺时针方向揉曲池穴2分钟,然后逆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左右手交替,以局部感到酸胀为佳。
按揉百会穴。百会穴位于两耳尖连线与前后正中线交点。用拇指按压百会穴半分钟,先顺时针方向按揉1分钟,然后逆时针方向按揉1分钟,以酸胀感向头部四周发散为佳。
按揉阴陵泉穴。阴陵泉穴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在胫骨后缘与腓肠肌之间。用拇指顺、逆时针方向按揉阴陵泉穴约2分钟,以局部感到酸胀为佳。
按揉三阴交穴。小腿内侧,内踝尖直上4指,胫骨后侧处为三阴交。用拇指顺时针方向按揉三阴交约2分钟,然后逆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以局部有酸涨感为佳。
针灸阳陵泉作用 针刺阳陵泉注意事项
若向对侧透刺阴陵泉时,应注意进针的角度和方向,以防刺伤动脉,静脉和神经。
忌针刺手法过强,进针后会有触电样针感窜行至足心,此时应稍提针,改变针角度再行刺入,如强行捻转或大幅度提插则可损伤神经,导致下肢麻木,行走困难,形成针感后遗。
禁用瘢痕灸,本穴皮下肌肉浅薄,位于关节附近,一般不宜使用艾柱瘢痕灸,以防艾火灼伤皮肤,影响关节活动。
肩周炎如何针灸治疗
基本治疗:治则:舒筋通络、行气活血,针灸并用,泻法。风门,中渚,支沟,后溪,腕骨,委中。处方:以肩关节局部取穴为主。肩髁,肩前,肩贞,阿是穴,肩井,阳陵泉,中平穴(足三里下1寸)。方义:局部近取肩耦、肩前、肩井、肩贞,配局部阿是穴,针刺泻法并加艾灸,可祛风散寒、疏经通络;循经远取阳陵泉能舒筋活络、通经止痛;中平穴系现代新发现的治疗肩周炎的经验效穴。诸穴远近相配,使病邪得祛,筋脉舒通,气血调和,疼痛自止。加减:太阴经证加尺泽、阴陵泉;阳明、少阳经证加手三里、外关;太阳经证加后溪、大抒、昆仑;痛在阳明、太阳经加条口透承山。操作:肩前、肩贞切忌向内斜刺、深刺;阳陵泉深刺或透向阴陵泉;条口透承山可用强刺激;肩部针后还可加拔火罐并行走罐;局部畏寒发凉可加灸;余穴均...
阴陵泉的位置怎么找
太阴脾经的合穴,就是小腿内侧,从膝关节往下摸,那个凹陷就是。阴陵泉在胫骨内侧髁内下的凹陷中,左右各一个,用手在胫骨也就是左右腿的内侧有一个高高的突起就是胫骨内侧髁,慢慢往后下按压,就会找到这个穴位。此穴是足太阴脾经的合穴,经常按压对身体有很大的好处的。
阴陵泉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凹陷中,与足三里相对(或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
按摩阴陵泉穴时拇指指端放于阴陵泉穴处,先顺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再点按半分钟,以酸胀为度。
针刺阴陵泉顺经方向作用 针刺阴陵泉注意事项
阴陵泉穴深部位胫后动,静脉,如果针刺过深,可能会损伤内部血管,造成内出血,皮下血肿。
阴陵泉穴的妙用
1阴陵泉是个除湿大穴。学过中医的人都知道,肺经与脾经同属太阴经,肺在上,脾在下。如果我们经常服用西药将感冒发烧咳嗽强行压制下去,体内的寒气不得抒发,长久如此寒气就会变成湿气从肺经沉到脾经,造成脾湿,如关节炎、湿疹、青春痘、过敏性鼻炎、颈椎病、后背痛等等都与湿重有关。治疗这些病时要除湿,就得调理脾经,特别是脾经上的阴陵泉这个排湿大穴一定要多加运用。脾主运化气血,脾经不通的人气血必会不足,因此除了常喝山药薏米粥之外,还要多按阴陵泉(或针灸、刺血、艾灸等)既可培补气血又可健脾袪湿。
2、阴陵泉穴位即治脾虚又减肥
阴陵泉可以调理脾虚引起的肥胖,身材肥胖的朋友很多人都会脾虚,脾虚会影响脂肪代谢,引起肥胖。脾主运化,它运化水谷之精微,即人体的营养物质,也运化水湿。人吃得太多的话,造成营养过剩,把脾累坏了,易引起脾虚。肥胖的朋友代谢力减弱的情况下,首先要把脾养好,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个穴位阴陵泉,你可以常常刮一刮或者按摩一下阴陵泉穴位就可以让自己瘦下来,脾虚的问题解决了,减肥这件事就变得简单了。
3、阴陵泉——帮助腿部消肿很多中老年人做了一天家务后,会发现自己的小腿肿胀。这是小腿长期在同一姿势下,气血无法顺行而导致的肿胀。这时候要用“小腿消肿穴”——阴陵泉。每天在这个穴位刺激3~5分钟,让气血顺利通行。另外,尽可能不要长期保持同一个姿势,有利于全身的气血循环,避免身体的僵硬。
4、阴陵泉:下痢里急后重,推之针之,桴鼓相应,所苦顿解。(痢疾:感染痢疾杆菌引起的,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大便下脓血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脓血便,伴全身中毒等症状。)
5、针刺阴陵泉穴治疗肩关节周围炎。对于肩痛,疼痛时间久的可以加健侧董氏奇穴肾关(阴陵泉下2。5寸,也可以是阴陵泉穴或下0。5、1、1。5不定就是2。5……死的穴位一成不变),针1-2寸。在治疗的同时嘱患者活动患肩,一般一次就可以见效。,直刺0.5-1寸,再在同侧根据疼痛的部位加一针牵引针,比如太阳部位疼痛加后溪、太阴部位疼痛加鱼际、阳明部位加二间、少阳加中渚。
6、针刺阴陵泉治肘关关节部位的痛疼:巨刺是针刺取穴法之一,源于《内经》,《灵枢·官针》:“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所以可以取健侧阴陵泉取治疗肘关节部的疼痛。
7、阴陵泉还可治前列腺炎:针灸结合刺血
针灸治疗肩周炎方法
1、基本针灸治疗
治则:疏筋通络、行气活血,针灸并用,泻法。
处方:以肩关节局部取穴为主。
肩髃 肩前 肩贞 阿是穴 阳陵泉 中平穴(足三里下1 寸)
方义:局部近取肩髃、肩前、肩贞,是谓“肩三针”,配局部阿是穴,针刺泻法并加艾灸,可祛风散寒、疏经通络;循经远取阳陵泉能疏筋活络、通经止痛;中平穴系现代新发现的治疗肩周炎的经验效穴。诸穴远近相配,使病邪得祛,筋脉舒通,气血调和,疼痛自止。
加减:太阴经证加尺泽、阴陵泉;阳明、少阳经证加手三里、外关;太阳经证加后溪、大杼、昆仑;痛在阳明、太阳经加条口透承山。
操作:肩前、肩贞要把握好针刺角度和方向,切忌向内斜刺、深刺;阳陵泉深刺或透向阴陵泉;条口透承山可用强刺激;局部畏寒发凉可加灸;肩部针后还可加拔火罐并行走罐;余穴均按常规针刺。凡在远端穴位行针时,均令患者活动肩部。
2、其他针灸疗法
(1) 芒针:取肩髃透极泉、肩贞透极泉、条口透承山等。肩不能抬举者可局部多向透刺,使肩能抬举。条口透承山时边行针边令病人活动患肢,动作由慢到快,用力不宜过猛,以免引起疼痛。
(2)刺络拔罐:对肩部肿胀疼痛明显而瘀阻浅表者可用皮肤针中强度叩刺患部,使局部皮肤微微渗血,再加拔火罐;如瘀阻较深者可用三棱针点刺2~3针致少量出血,再加拔火罐,使瘀血外出,邪去络通。每周2次。
(3) 耳针:取肩、肩关节、锁骨、神门、对应点等。每次选3~4穴,毫针强刺激,留针30分钟;也可用王不留行籽贴压。
(4)电针:取肩髃、肩髎、肩前、天宗、曲池、外关等。每次选3~5穴,接通电针仪,早期用连续波、后期用断续波强刺激10~15分钟。
(5)穴位注射:在肩部穴位注射当归、川芎、元胡、红花等注射液或10%葡萄糖注射液、维生素B1注射液,每穴0.5ml。如压痛点广泛,可选择2~3个压痛最明显处注射。
阴陵泉穴位位置图和作用
阴陵泉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凹陷中,与足三里相对(或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
【按摩阴陵泉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1、治疗晕眩、腹水、腹痛、腹胀、腹泻、食欲不振、黄疸、腰腿痛、尿闭、尿失禁、移精、杨痿、月经不调、痛经、附件炎等;
2、修饰曲线,恢复窈窕、促进肠胃功能的恢复、促进代谢等。
【温馨提示】
按摩阴陵泉穴时拇指指端放于阴陵泉穴处,先顺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再点按半分钟,以酸胀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