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育儿歌
中医育儿歌
现在宝宝是爸妈的心肝宝贝,全家人都百般呵护。宝宝一旦不舒服了,一些没有育儿经验的父母就感觉手足无措。下面随中医小编一起来看看中医育儿歌,看看您能不能从中得到一些体会吧。
中医育儿 育儿歌
若要小儿安, 须受三分饥与寒;
一把蔬菜一把豆,一个鸡蛋一点肉;
鱼生火,肉生痰,萝卜白菜保平安;
少喝饮料多喝水,煎炸熏烤伤脾胃;
缺锌缺铁儿常见,调料脾胃是优先;
食宜清淡食速缓,食后稍动保健康。
天然药,副效少,抗生素,勿滥用;
有病没病吃小药,正当病时失疗效。
春捂秋冻应变化,穿衣五法要记牢:
背暖肚暖足要暖,头和心胸却须凉。
家长怎样给宝宝念儿歌
首先,要选一些适合婴儿特点、有情趣、音乐性强、琅琅上口、篇幅短小的儿歌,经常念给宝宝听。其次,在给宝宝念儿歌时,要面对着宝宝,速度稍慢,发音准确,口形夸大一些,给宝宝以准确的声音刺激。再次,要面带表情,边念边加一些动作,使儿歌对宝宝有吸引力。有时,您还可以帮助宝宝边听儿歌,边动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坚持每天给宝宝念儿歌,几首儿歌可以轮流着念给宝宝听,其间每首儿歌都要反复地念几次。教宝宝学儿歌要有耐心,要不厌其烦地给宝宝念儿歌,只要坚持,就一定能起到促进宝宝智力和语言发育的作用。
中医育儿歌
若要小儿安, 须受三分饥与寒;
一把蔬菜一把豆,一个鸡蛋一点肉;
鱼生火,肉生痰,萝卜白菜保平安;
少喝饮料多喝水,煎炸熏烤伤脾胃;
缺锌缺铁儿常见,调料脾胃是优先;
食宜清淡食速缓,食后稍动保健康。
天然药,副效少,抗生素,勿滥用;
有病没病吃小药,正当病时失疗效。
春捂秋冻应变化,穿衣五法要记牢:
背暖肚暖足要暖,头和心胸却须凉。
靠摸手判断宝宝冷不冷是误区
“哎!我前几天总是感觉宝宝手脚凉凉的,所以多加了两件衣服,晚上盖得也比较多,谁知道宝宝还是感冒了,真郁闷!”市民吴女士在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门诊旁一脸后悔地对记者说,到这里我发现不少家长也是跟她一样,刚从门诊出来的那个家长说医生让他们以后不要给孩子穿太多,但是怎么去判断孩子到底是冷还是热!
该院儿科专家崔倪主任医师介绍说,很多80后的年轻父母总怕孩子冻着,因而让孩子裹得像个粽子似的,家长一摸宝宝小手觉得冷就给宝宝加衣裳,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误区!中医育儿养生经自古就有“若要小儿保平安,常带三分饥和寒”的忠告。冬季里,不少孩子的衣着过暖,这些温室里的“花朵”反而更容易生病。实际上,孩子的基础代谢率比成人要高10%左右,学龄前儿童穿衣数量跟成人大致相当,婴幼儿一般比大人多穿一件即可。儿童末梢循环比较差,冬天手脚冰凉是比较正常的,如果继续添衣,等手心暖了,孩子的实际体温也偏高了,反而更容易着凉诱发感冒。崔倪主任医师介绍说,判断孩子到底冷不冷,家长可摸摸孩子的额头及后颈,看是否干爽温暖,如果出汗需及时擦干,如果温度低则需适当增加衣物,特别是孩子的胸部、背部、双肩部以及肚脐和双脚要护好,不要经常露在外面以免受风寒引发疾病。
宝宝补铁要科学
宝宝补铁吃什么呢,中医育儿专家指出宝宝补铁要科学。
宝宝需要补铁,因为只有补足了铁元素宝宝才能够健康成长。但是年轻的妈妈们给宝宝补铁时经常会出现错误。宝宝补铁要科学,怎么补铁是门学问,补铁不能乱来,尤其是给宝宝补铁
有很多年轻的父母随意给宝宝补铁,误认为补铁食品和药剂都是营养品,不管宝宝是否缺铁,吃了都有好处。其实,铁和其他微量元素一样,在人体内都有一定的含量和比例。其实宝宝补铁要科学,当我们在考虑宝宝补铁吃什么好,宝宝应该怎么补铁时我们应当注意宝宝体内铁元素是否已经足够。当宝宝食物中已含有足够量的铁时,若再盲目补铁会造成宝宝体内含铁量过多,使铁、锌、铜等微量元素代谢在体内失去平衡,从而影响小肠对锌、铜等其他微量元素的吸收,使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易遭受病菌感染。
有些铁剂食品中含二价铁离子,当一次大量摄入后,可使血清中铁离子浓度明显增高,若超过血浆蛋白质的结合能力时,血液中的游离铁离子便会增加,可导致宝宝心肌受损、心力衰竭甚至休克。
宝宝补铁要科学,不能乱补。宝宝补铁的食物有很多,也要选择适合的,否则就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为了宝宝健健康康的成长,各位家长一定要掌握宝宝补铁吃什么,怎么科学的给宝宝补铁等。
这个才是宝宝最好的胎教
音乐胎教:读你千遍也不厌倦
在各种胎教法中,音乐胎教是非常流行的产前教育法。高雅、优美悦耳的音乐能促进胎儿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发育,刺激胎儿的大脑,更好地开发智力。优美动听的音乐,还能够促进孕妇分泌出一系列有益健康的激素、酶和乙酰胆碱等物质,起到调节血液流量和兴奋神经细胞的作用,改善胎盘供血状况,使血液中的有益成分增多,以此促进胎儿的生长发育。
你知道吗,四个月的胎儿即可对外界环境的声音有所感知。胎儿在母腹中,他的音响世界里占统治地位的是母亲浑浊而有节奏的心跳声和血液流动声,从他有听觉的那一天起,就习惯了这种声音,并以母亲的心跳声作为辨别其他声音的标准。这些声音信息(心跳声、血液流动声呼吸声)构成的交响曲,不断地刺激胎儿的听觉器官,这可谓对宝宝进行听力训练,接受良好音乐性刺激即“音乐胎教”的物质基础。
孕妈妈可从怀孕四个月起,每天聆听有利于孕育胎宝宝的古今中外的音乐、歌曲,如《小太阳》、《秋夜》、《绿岛小夜曲》、《北国之春》、《仲夏夜之梦》、《春天来了》、《摇篮曲》、《梦幻曲》以及柴可夫斯基的《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等等。此外,要特别注意多听一些好的古典音乐,这是因为古典音乐的节奏、速度与母亲每分钟72次左右的心跳音相近,而胎儿对母亲的心跳音最有安全、亲密感。对了,妈妈最好在宝宝胎动(清醒)时进行音乐胎教。试想,胎儿每天听惯了妈妈浑浊的心音,突然飘来清脆优雅、婉转轻松的音乐,那是多么新鲜而有趣。和谐悦耳呀!
胎宝宝最喜欢听妈妈唱歌!
孕妈咪唱歌是最好的胎教音乐。这是因为孕妇的歌声能使胎儿获得感觉与感情的双重满足,无论是来自录音机或是电唱机的歌声,既没有母亲唱歌给胎儿机体带来的物理振动,更缺乏饱含母爱的亲情对胎儿感情的激发。
“孕期母亲经常唱歌,对胎儿相当于一种‘产前免疫’,可为其提供重要的记忆印象,不仅有助于胎儿体格生长,也有益于智力发育。”
这么说是因为人体的某些肌肉(如四肢肌肉等骨骼肌)可以通过体育锻炼来增强,而内脏平滑肌却不能只靠锻炼来改善,唯有声音能到达这些肌肉,唱歌发出声音引起声带振动,而振动可以净化身体,增强心、肝、脾、肺、肾等器官的功能。其中,对肺功能的锻炼特别强:声带的振动使肺部扩张,胸肌兴奋,肺活量增加,血液氧含量提高,从而为未来的胎儿奠定良好的营养基础。
同时,唱歌可以优化人的心境,保持愉悦情绪,使体内神经内分泌系统始终处于正常状态,提供给胎儿一个优越的发育环境,使其先天充足,日后自然健康聪慧。
而来自音响设备的歌声,既没有母亲唱歌给胎儿机体带来的物理振动,更缺乏饱含母爱的亲情对胎儿感情的激发。
孕期母亲经常唱歌,对胎儿相当于一种产前免疫,可为其提供重要的记忆印象,不仅有助于胎儿体格生长,也有益于智力发育,这能使胎儿获得感觉与感情的双重满足。
准妈K歌影响胎儿听力
准妈妈经常K歌的另一个重大影响是,很可能影响胎儿听力。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产科副主任医师说,K歌的地方,正常人去了影响不大,但孕妇常去,空气里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尼古丁等含量很高,孕妇待在这里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同时,歌厅里大多安装的是大功率立体声扩音装置,其声音分贝很高。孕妇若长时间处在这样的环境中,会使听力下降、血压升高、激素分泌紊乱,直接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
胎儿的听力在妈妈腹中已经形成,而且非常脆弱,所以,这种环境有可能使胎儿的内耳受到损伤,出生后的听觉发育也会受影响,甚至还会伤害脑细胞。延伸阅读:影响胎儿听力的因素都有哪些?
如果想让胎儿得到音乐胎教,可以在家里或环境安静、整洁、优雅的环境中进行,也可以随着音乐轻轻活动,这样既能使孕妇安全娱乐,又能使胎儿得到音乐胎教。
同时,医生建议,像电影院、酒吧,以及泡温泉等这些地方,准妈妈也最好不要去,等到把孩子安全生下来后,再去也不迟。
女的腰疼是怎么回事 节育环异常
节 育 环异常包括节 育 环型号与宫腔不符、节 育环 弹性过大或节 育 环位置异常等。不当的节 育 环嵌顿在子 宫腔内,刺激子 宫壁,反射性地引起腰部疼痛。对此,可取出更换节 育 环。
宝宝消化不良是奶粉的问题吗
现在的宝宝,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奶粉喂养长大的,但在喂养过程中,很多爸爸妈妈对宝宝消化不良是不是奶粉的问题感到很纠结,以下做简单介绍。
婴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期,身体娇嫩,肠胃功能不健全,特别是从断奶到进食的过渡阶段,常常出现消化不良、厌食、食积、腹胀等症状,导致小儿烦躁哭闹,面黄,消瘦,免疫力下降,严重影响婴幼儿的生长发育。那么,宝宝消化不良是奶粉的问题吗?
小儿消化不良一般是由三大因素综合造成的: 一、孩子缺锌,导致孩子没食欲,挑食厌食; 二、孩子的脾胃虚弱,不消化,所以容易胃胀腹胀; 三、肠道菌群失调,孩子体内的有害菌数量多于有益菌,导致营养吸收差,所以会便秘腹泻。
中医认为小儿的脾本来就常不足,天气变化时节更易因不小心受到湿浊寒邪的“突袭”而出现腹泻,故小儿消化不良在祖国医学属“风泻”、“热泻”、“寒泻”、“暑泻”等范畴。
小儿消化不良该怎么办呢? 要减少小儿消化不良的发生,中医育儿建议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喂养要定时、定量。让孩子从小养成饮食的好习惯,使其内脏更好适应。对较大的幼儿应鼓励其养成自动取食习惯。
2、克服偏食,注意营养全面性。
3、注意保持好小儿的食欲。因为只有在有食欲的情况下,进食才最为有益。
4、注意腹部保暖,不要使胃肠道受寒冷刺激,同时尽量减少呼吸道感染。
5、密切注意保持消化道通畅,养成定时排便习惯。
6、注意卫生,养成宝宝饭前洗手习惯,注意食物清洁新鲜。多进食易消化食物,避免煎炸等
儿歌的作用有哪些
1、儿歌是宝宝情感教育的需要
儿歌能使宝宝在欢歌戏笑中受到文学的感染。儿歌吟唱中,优美的旋律、和谐的节奏、真挚的情感可以给儿童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熏陶。
2、儿歌是儿童启迪心智的需要
儿歌可以形象有趣地帮助儿童认识自然界,认识社会生活,开发他们的智力,启迪引发他们的思维和想象能力。例如,儿歌中有介绍山水草木和鸟兽虫鱼的形象、习性和功能的,有描述日月星辰、四季变化的,有介绍浅显的自然和生活常识的,有介绍简单的数目和时间观念的……这些都能让宝宝初步认识世界。
3、儿歌是儿童训练语言的需要
儿歌语言浅显、明快、通俗易懂、口语化,有节奏感,便于幼儿吟诵。反复吟诵儿歌,不仅能鼓励宝宝大胆开口说话,还能帮助幼儿矫正发音、正确把握概念、初步认识事物,并能培养他们语言的连贯力和表达力,训练和发展思维,培养和提高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
新生儿中医去胎毒的药方
所谓去“胎毒”,中医认为主要指去热毒,是古代医家通过观察及临床经验的积累所得出的理论,它体现了胎儿与妈妈的密切关系:如果妈妈在怀孕期间吃了太多大热、甘肥黏腻、辛辣等食物,宝宝出生后很可能就有“胎毒”。
因此,产生了在产前怀孕的时候给孕妇服用某些药物,或在宝宝刚出生后采取擦拭口腔和服用各种去“胎毒”药物的方法,以达到预防和治疗“胎毒”所引起的各种疾病的目的。
所谓“胎毒”重的宝宝,出生时常表现为面目红赤、爱哭、大便秘结等,而且容易发生湿疹、丹毒(皮肤及其网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痈疖、鹅口疮、口疮、胎黄、胎热等疾病,或造成以后容易得热性疾病的体质。
如果新生儿或小婴儿患新生儿黄疸、湿疹、鹅口疮、口疮、便秘等,可采用去胎毒方法。新生儿宝宝中医去胎毒的常用药方如下:
1.银花甘草法:金银花6g,甘草2g。煎汤。用药液拭口并以少量喂给宝宝。
2.黄连法:黄连2g。用水浸泡令汁出。滴汁入宝宝口中。黄连性寒,胎禀气弱者勿用。
3.大黄法:生大黄3g。沸水适量浸泡或略煮。取汁滴入宝宝口中。胎粪通下后停服。脾虚气弱者勿用。
4.民间偏方:绿豆汤、陈艾叶煮鹅蛋、玉米连须煮水。
寒凉药物不宜长期服用
古方中医育儿建议,“去胎毒”的治疗思想符合实际,在临床上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是服用去胎毒药物时一定要注意适量,一些寒凉、清热降火的药物不宜长期服用,尤其对于早产、脾胃虚弱的宝宝。
特别提醒:妈妈一定要在中医师的指导下选择药物及剂量,不可盲目自行治疗。因为服用寒凉药物过量、时间过长可能会损伤宝宝本不强壮的脾胃,导致食欲下降、不消化,甚至生长发育落后缓慢等。
宝宝抵抗力差的解决方法
经常抚摸宝宝
来自妈咪的拥抱和抚摸,能带给小宝宝很大的安全感,从而促进宝宝的身体发育,还可以改善宝宝的血液循环,提高宝宝免疫力。
饮食、作息规律
爸爸妈妈要细致照顾宝宝的生活。耐心地帮宝宝找到他们自己的生活规律,并努力保持。要知道,饮食作息越有规律的宝宝,身体也会越健康。
及时的免疫预防接种
为宝宝预防接种是帮助宝宝抵御传染性疾病最有效的措施,如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服用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预防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
接种乙肝疫苗预防乙肝等。因此,爸爸妈妈一定要及时为宝宝接种疫苗,为宝宝筑就一道抵御传染病的健康“防火墙”。
尽量母乳喂养
母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物质,能增加宝宝机体免疫力及抗病能力,可防止宝宝受病毒的侵入而生病,所以,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尽量母乳喂养宝宝,为宝宝打下坚实的健康基础。
运动和锻炼
运动和锻炼是增强孩子免疫力的良好途径,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孩子,不论在什么季节,都应该鼓励孩子多参加运动,增强体质。另外,活动身体可以加快孩子体内循环,增强胃口,并有助于休息。
创造轻松愉悦的氛围
孩子日常过于压抑或焦虑会引起皮质醇和肾上腺素分泌上升,导致免疫系统反应降低。因此,家长要注意给孩子创建一个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妈妈可在线咨询鸽子医生了解更多孩子免疫力问题。
适当饮用酸奶
体肠道存在的益生菌能促进消化、消除毒素,帮助提升免疫力。家长平时可以适量给孩子多喝酸奶,补充肠道益生菌。
补充维生素D和锌
研究表明,维生素D和锌有助增强免疫力,家长可多给孩子吃些富含维生素D和锌的食物,如鱼类、坚果类、海藻类等,此外,人体90%的维生素D是在阳光下合成,因此,冬天出太阳时,最好带孩子到室外晒太阳,有助合成维生素D。
采取科学的中医育儿新理念
中国有句经典的育儿名言,“欲让宝贝安,就要三分饥和寒”,这种育儿经验至今还是被大家广泛应用。意思是说:要想让孩子健康,就不要给孩子吃得太饱,穿得太多。因为,吃得多容易造成积滞,过暖过厚的衣服容易使宝贝适应寒冷的能力下降。这样的话,只要稍有不慎宝贝就会患病。妈咪应多掌握一些中医的育儿理念指导自己正确育儿。
给宝贝食用中医膳食
山药红枣莲子粥:取糯米200克,山药50克,莲子50克,大枣10枚共煮粥服,有健脾增强抗病能力的功效。
多做三浴锻炼以增强体质
宝贝生存在自然中,就要适应大自然的风霜雨雪,阴晴冷暖。大自然的空气,阳光也是人类生命中必不可少的营养素。经常有意识地让宝贝在空气、阳光和水中运动,就可以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与大自然真正做到“天人合一”。“三浴”锻炼法是指“空气浴”“日光浴”“水浴”,它们可以有效地增加宝贝的抗病力。
最佳胎教是妈妈的哼唱
美国产前心理学会专家认为,孕期母亲经常唱歌,对胎儿相当于一种“产前免疫”,可为其提供重要的记忆印象,不仅有助于胎儿体格生长,也有益于智力发育。
传统的音乐胎教要求准妈妈在放松的状态下,聆听和感受由古典音乐带来的恬静、安宁。这种胎教方式虽然让准妈妈在较长时间内保持愉悦的心情,并促进胎儿发育,但是胎儿只能单纯地感受音乐,得不到来自音乐的信息,胎教效果有时并不理想。另外,音乐播放设备的质量、音响效果如果不好,还会严重影响胎儿的健康。
于是,俄罗斯的专家鼓励和倡导其国家的准妈妈改变传统音乐胎教形式,自己唱歌给宝宝听。这样可以把与胎儿交谈同音乐胎教的长处结合起来,寓教于唱与胎儿沟通,促使其发育过程中产生积极的心理变化。
据悉,医学和音乐专家针对孕妇的特点设计制作了准妈妈之歌。目前已有约1000首准妈妈之歌问世,歌曲韵律大多取材于一些俄罗斯著名诗人充满童真的诗歌,歌词中既有类似“世上只有妈妈好”的内容,也包括了小朋友做游戏的情节,以及天气、四季和动植物知识。
目前,这种胎教的效果超出预想,经“歌唱胎教”的宝宝在妈妈腹中始终发育健康。出生后,这些婴儿开始转头、翻身、坐、立、行走、说话的时间均早于未受训的宝宝,而且前者1岁以内的患病率明显比后者低。
用儿歌做胎教的方法
①儿童歌曲解释以形象化
在对儿童歌曲进行产前教育时,孕妇不应该只是阅读和说出,而应该将每一个细节都给予胎儿,并将儿童歌曲的内容可视化。
②形象与情感的融合
根据儿歌的具体内容,让自己充满情感,淋漓尽致的听胎儿朗诵歌曲。
③与胎儿心灵相通
虽然胎儿不能真正唱出儿歌,但胎儿有听力,准妈妈们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让宝宝肚子和你的节奏和谐共鸣,想象胎儿在跟你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