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手足口病需要到医院做哪些检查
得了手足口病需要到医院做哪些检查
【实验室检査】
1. 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多正常或降低,病情危重者白细胞计数可明显升高。
2. 血生化检查 部分病例可有轻度谷丙转氣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升高,病情危重者可有肌钙蛋白(cTnI)和血糖升高。
3. 血气分析 呼吸系统受累时可有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血氧饱和度下降,二氧化碳分压升高和酸中毒。
4. 脑脊液检查 神经系统受累时可表现为外观清亮,压力增高,细胞计数增多(以单核细胞为主),蛋白正常或轻度增高,糖和氯化物正常。
5. 病原学检查 鼻咽拭子、气道分泌物、疱疹液或粪便标本中CoxA16、EV71等肠道病毒特异性核酸阳性或分离到肠道病毒可以确诊。
6. 血清学检查 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CoxA16、EV71等肠道病毒中和抗体有4倍以上的升高亦可确诊。
7. 胸部X线检查 可表现为双肺纹理增多,网格状、斑片状阴影,部分病例以单侧为著
8. 磁共振检査 神经系统受累者可见以脑干、脊髓灰质损害为主的异常改变。
手足口病疫苗管几年 注意:打了疫苗后还会得手足口病
很多家长以为孩子打了疫苗后,就不会再得手足口病,其实这种想法是片面的,正确的理解应该是,打了手足口病疫苗只是不会得EV71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和相关疾病,不能预防其他肠道病毒(包括柯萨奇A组16型等病毒)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
因为目前可致手足口病的病毒有二十多种,而手足口病疫苗只是针对EV71病毒所研发的一种疫苗,所以打了疫苗后还会得其他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大家需做好以下预防工作才行。
手足口病得了一次还会再得吗
还是有可能会再的手足口病的。
由于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至少有二十多种,所以这次手足口病好了之后,还是有可能马上又再得手足口病。这不是上次手足口病的复发,而是又得了一种新的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所以家长要注意孩子的卫生。
成人会得手足口病么
成人也会得手足口病。
成人如果没有感染过手足口病的病毒,在流行期间如果接触了此类病毒,当然也是会引起手足口病发作的。而且成人身上有手足口病,是很容易传染给孩子的,所以更需要警惕。
成人可能得手足口病吗 成人得手足口病怎么办
成人的抵抗能力较强,得手足口病后一般两周左右可以愈合。但是如果一直高烧不退或者其它症状较严重,建议及时去医院治疗。还有,手足口病的疱疹很容易溃烂,溃烂之后传染性很高。所以要注意不要让疱疹溃烂,不仅会传染人,也容易受到感染,不利于身体的恢复。
春夏交替儿童易患三种病
1、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症状伴随精神不好,警惕是重症
今年3岁的小明体质较差,经常需要到医院看病。近段时间一直高烧不断,口腔内也出现米粒大小的疱疹。谨慎的父母怀疑小明得了近段时间流行的手足口病,于是赶紧将小明送医诊断,果不其然,小明被确诊为手足口病。正当小明入院治疗的三四天后,1岁半的弟弟也不小心感染到手足口病。幸好诊断出来是EV1型肠道病毒感染,医生表示这种类型的手足口病没那么严重。经过医生的细心治疗和调养,小明兄弟俩正在逐渐恢复中。
提醒:
5岁以下的幼儿最容易感染上手足口病,3岁以下的孩子更容易得重症。尤其是孩子出现症状后,还伴随着精神不振,很有可能是重症,一定要注意防范,建议到医院做肠道检查。
要注意的是,如果疱疹长在口腔内,要注意是否是口腔溃疡。口腔溃疡一般长在双颊的口腔内,数量不多,并不严重,孩子患了口腔溃疡并不需要过分担心。
手足口病便是一种典型的病毒感染。防范手段与防流感相似,主要多通风、勤洗手。家长在给婴儿换尿布后,一定要洗干净手后才能喂食。
TIPS:并非所有医院都可以检查手足口病
如果是轻型的手足口病,在一般医院的儿科治疗便可。但要做检查或病情较重时,最好到专门有检查、治疗手足口病的医院。
2、毛细支气管炎
◎6个月以下小儿喘憋、痰多要注意
才出生5个月的小翔最近老是出现咳嗽、有痰,有一天在睡觉时突然出现喘声,表情看似很痛苦,父母十分着急便拨打了120。后来诊断才发现是毛细支气管炎,医院表示,痰卡在小翔的咽喉部位,如果迟一点送院,很可能出现危险。
提醒:毛细支气管炎虽然是冬季常见病,但最近广州变化无常,气温下降伴随着阴雨而来,毛细支气管炎有多发的迹象。
6个月以下的小儿更易患此病。
毛细支气管炎典型症状是出现咳嗽、喘憋。重症时,吸气时出现锁骨上窝,胸骨上窝及上腹部凹陷,面色苍白、口周发青、啼哭不止。建议如果孩子出现咳嗽、轻微出现喘憋,就要及时送医。
TIPS:小儿喘憋,拍背震出痰
罗菲表示,如果小儿喘憋厉害,堵住了呼吸道导致不能呼吸,很可能窒息而死。孩子喘憋可能是痰堵住了呼吸困难。出现这种情况时,家长可以将五指紧靠,手掌窝起,手心形成凹洞,以这个手法,加上手腕的力度,从肩骨下方开始往上轻拍,震出孩子的痰。情况严重时必须送院。平常注意勤通风、勤洗手,注意饮食清淡,少给小孩吃甜食、煎炸食物。
3、急性喉炎
◎剧烈咳嗽、声音嘶哑要注意
小华平常爱跟小朋友玩耍,大声叫喊,经常出现声音变粗、沙哑,并伴随着咳嗽,父母见习惯了,也就没有多心。直到小华日前咳嗽不断,带有微烧,咳嗽时好像胸腔有回音一样,父母才带他到医院,检查后发现,病情较重需要住院治疗。
提醒:
孩子玩耍、叫喊过多可能出现急性喉炎,但春季病毒多也可能引发这种疾病。如果孩子出现感冒发烧,咳嗽声音嘶哑不断,有如犬吠的“扣扣”声,则要警惕是否是急性喉炎。罗菲表示,急性喉炎的检查可分为3级喉梗阻,达到2级以上就是情况严重,如果到了3级,则需要插管治疗了,急性喉炎严重时可能损害声带,还可能导致呼吸困难。因此,出现这些症状时,家长要注意及时治疗。
TIPS:注意防感冒,少吃甜食
罗菲表示,急性喉炎多由感冒病毒引发。孩子感冒时,不要让他到处去玩,注意多休息、尽早治疗,不要传染给他人。平常也要注意勤通风、勤洗手,注意饮食清淡,少给小孩吃甜食、煎炸食物。
成人会得手足口病吗
成人也会得手足口病。成人密切接触手足口病患儿后也有可能会得手足口病。手足口病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尤以3岁及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但所有年龄段的人均可能会感染上。每年都会有几例家长感染上手足口病。成人感染后症状相对比较轻,一般口服药物即可治愈。
手足口病可以出门吗 手足口病不出门就不会得吗
也可能会得手足口病。
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在手足口病高峰期,即使家长把孩子关在家里,防止其出门玩耍被传染手足口病,但最终还是感染了手足口病,这是因为手足口病也会传染给出门在外的大人们,而大人感染了手足口病,通常不发病,却会成为携带病毒的传播者,将手足口病病毒传播给家里或身边的健康幼儿。
手足口病会复发吗 再得手足口病危险吗
一般手足口病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即便再得手足口病,只要护理好了并不会太过危险。
但是有一种手足口病是例外的,EV71的病毒引发的手足口病较为凶险,且有致死案例。但是这种危险性高的手足口病是存在疫苗的,实在担心自己孩子的家长可以带孩子去打疫苗。
手足口病疫苗有必要打吗 为什么有人认为手足口病疫苗没必要打
因为接种了手足口病疫苗还可能会得手足口病。
目前已知的能够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有种类多达20种以上,其中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A16(CA16)是我国手足口病的主要元凶。而上市的手足口病(EV71型)疫苗只能预防肠道病毒71型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不能预防其他肠道病毒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
因此即使孩子注射了手足口病疫苗也还是可能会得手足口病,所以很多家长觉得没必要打。但这是错误的观念,毕竟打疫苗才几百块钱,能降低可能引起孩子死亡的几率,千万不要因小失大。
手足口病得了一次还会再得吗
还是有可能会再得手足口病的。
由于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至少有二十多种,所以这次手足口病好了之后,还是有可能马上又再得手足口病。这不是上次手足口病的复发,而是又得了一种新的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所以家长要注意孩子的卫生。
手足口病疫苗多长时间打一次 打了手足口病疫苗就不会得手足口病吗
还会得手足口病。
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柯萨奇病毒A组的16、4、5、9、10型,B组的2、5型,肠道病毒71型等多达20多种。目前生产的疫苗只能预防肠道病毒71型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对于因其他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不能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