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痢疾病人吃什么食物好 山药赤豆粥

痢疾病人吃什么食物好 山药赤豆粥

原料:赤豆30g,山药30g,白砂糖适量。

做法:先把赤豆洗净煮至半熟;然后加入去皮的山药,续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砂糖即成。佐餐用。

功效:清热解毒,健脾止泻。用于治疗脾虚久痢等病症。

拉肚子吃什么好

1、大蒜头,将大蒜放火上烤,烤至表皮变黑时取下,放入适量的水煮,食其汁液。对便臭强烈的泄泻疗效较好,大蒜有杀菌功能,具有强化胃肠消化机能的作用。

2、石榴果皮:石榴果皮15g水煎,加红糖适量,1日服2次。石榴果皮可涩肠止血,杀菌驱虫。本方专治久泻久痢,肠风下血。

3、猪肚山药粥:猪肚、大米、山药各适量。猪肚洗净切片,与大米、山药煮粥,加盐、姜调味服食。猪肚补中益气,山药健脾胃。能治滑泄。

4、黄牛肉汤,黄牛肉,由姜、盐调味,煮汤适量常服。黄牛肉补脾胃,疗百损,能治脾虚久泻。

5、赤小豆,赤小豆适量,煮至将熟,加入鹌鹑蛋2枚,再煮熟,吃蛋喝汤。早晚各服1次。赤小豆止吐止泻,鹌鹁蛋补益气血,对一些过敏食物引起的腹泻有抑制作用。

6、豆腐,豆腐适量,醋煎透食用。豆腐益气和胃,清热解毒,能治腹泻。

7、多喝水,腹泻病人由于大量的排便,导致身体严重缺水和电解质紊乱,此时必须补充大量的水分。补液盐是理想的选择,因为它们能补充体内流失的葡萄糖、矿物质,还能调节钾、钠电解质、水分酸碱平衡。胡萝卜汁、苹果汁、西瓜汁等也能补充水分,还可以补充必需维生素,也是很好的补充品。都是防止机体因腹泻而脱水和虚脱的良方。

8、每天喝3碗米汤,米汤有益于治疗腹泻。用3杯水加半杯糙米煮45分钟,过滤后,每天喝3碗。同时,吃米饭也可帮助粪便成形,并提供维生素。

治疗拉肚子的偏方

荔枝干:荔枝干25g,大枣6枚,水煎服。荔枝生津健气,散滞去湿寒。此术可治脾虚泄泻。

石榴果皮:石榴果皮15g水煎,加红糖适量,1日服2次。石榴果皮可涩肠止血,杀菌驱虫。本方专治久泻久痢,肠风下血。

山药山楂:鲜山楂肉、山药等份,加适量白糖,调匀蒸熟,冷后压薄饼食。山楂补脾,消积食.活血破瘀,止泻。该方能治小儿疳泻和脾虚久泻。

猪肾:猪肾l具切开,掺骨碎补末,煨熟食之。猪肾理肾气,消积滞,骨碎补

猪肚山药粥:猪肚、大米、山药各适量。猪肚洗净切片,与大米、山药煮粥,加盐、姜调味服食。猪肚补中益气,山药健脾胃。本方专治滑泄。

黄牛肉汤:黄牛肉,由姜、盐调味,煮汤适量常服。黄牛肉补脾胃,疗百损,能治脾虚久泻。

赤小豆:赤小豆适量,煮至将熟,加入鹌鹑蛋2枚,再煮熟,吃蛋喝汤。早晚各服1次。赤小豆止吐止泻,鹌鹁蛋补益气血,对一些过敏食物引起的腹泻有抑制作用。

鹌鹑:鹌鹑1只,去毛及内脏洗净,赤小豆50g,生姜数片,煮熟食用。鹌鹑清利湿热,本招专治湿热类腹泻。

盛夏食疗养生粥

一、扁豆粥

做法:粳米250克、白扁豆100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粥。扁豆粥具有健脾化湿、和中消暑止泻的作用。适用于夏季中暑所致的吐泻、食欲不振等病症。

二、鸡蛋花粥

做法:新鲜鸡蛋花10朵,粳米60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稀粥。鸡蛋花粥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润燥的作用。此粥是我国民间药食两用的保健食物,尤其小儿更为适宜,并对湿热引起的下痢赤白、痢疾厚重及泄泻等病症有较好的疗效。

三、苡仁粥

做法:粳米250克,苡仁100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粥。苡仁粥具有健脾除痹、利水渗湿的功效。适用于食欲不振、腹泻、水肿及皮肤扁平疣等病症。

四、百合粥

做法:百合50克,粳米l00克,冰糖80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粥。百合粥具有润肺止咳、养心安神、滋阴清热的作用。适用于老年慢性气管炎、肺热或肺燥干咳、涕泪过多、热病恢复期余热未消、精神恍惚、坐卧不安,以及神经衰弱、肺结核、更年期综合征等病症。

五、赤豆粥

做法:粳米250克,赤豆100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粥。赤豆粥具有消水肿、补血健脾的作用。适用于水肿、脚气足肿、贫血等病症。

腹泻能吃什么

1、黄牛肉汤:黄牛肉,加入适量的调味品,放入锅中煮汤,可以治疗脾虚久泻。

2、赤小豆:赤小豆适量,煮至将熟,加入鹌鹑蛋2枚,再煮熟,吃蛋喝汤。不仅可以治疗腹泻,还可以补益气血。

3、猪肚山药粥:猪肚、大米、山药适量,首先将猪肚洗净切片,与大米、山药煮粥,根据个人的口味加入适当的调料,即可食用。

4、荞麦面:荞麦面适量做饭吃,连吃几天,荞麦宽肠降气,治积滞,消肿痛,是治疗腹泻的很好的方法。

5、荔枝干:荔枝干25g,大枣6枚,水煎服,荔枝生津健气,散滞去湿寒,可治脾虚泄泻。

6、豆腐:取适量的豆腐,用醋煎透食用,可以清热解毒,是治疗腹泻的好手。

7、石榴果皮:石榴果皮15g水煎,加红糖适量,1日服2次。石榴果皮可涩肠止血,杀菌驱虫,特别的适合治疗泻久痢,肠风下血。

8、杨梅果:杨梅果若干枚,酒浸,每次吃3枚,或饮杨梅汁半杯。杨梅消食止呕,和五脏,涤肠胃,该招能治痧气和腹痛吐泻。

痢疾病人吃什么食物好 石榴皮茶

原料:石榴皮15g。

做法:把石榴皮洗净切片,加水煎汤。代茶频饮。

功效:涩肠止痢,止血驱虫。用于治疗休息痢,症见下痢时发时止、日久难愈、大便有黏液或赤色。

吃什么可以缓解宝宝腹泻

1. 大蒜头,将大蒜放火上烤,烤至表皮变黑时取下,放入适量的水煮,食其汁液。对便臭强烈的泄泻疗效较好,大蒜有杀菌功能,具有强化胃肠消化机能的作用。

2.石榴果皮:石榴果皮15g水煎,加红糖适量,1日服2次。石榴果皮可涩肠止血,杀菌驱虫。本方专治久泻久痢,肠风下血。

3.猪肚山药粥:猪肚、大米、山药各适量。猪肚洗净切片,与大米、山药煮粥,加盐、姜调味服食。猪肚补中益气,山药健脾胃。能治滑泄。

4.黄牛肉汤,黄牛肉,由姜、盐调味,煮汤适量常服。黄牛肉补脾胃,疗百损,能治脾虚久泻。

5.赤小豆,赤小豆适量,煮至将熟,加入鹌鹑蛋2枚,再煮熟,吃蛋喝汤。早晚各服1次。赤小豆止吐止泻,鹌鹁蛋补益气血,对一些过敏食物引起的腹泻有抑制作用。

6.豆腐,豆腐适量,醋煎透食用。豆腐益气和胃,清热解毒,能治腹泻。

7.多喝水,腹泻病人由于大量的排便,导致身体严重缺水和电解质紊乱,此时必须补充大量的水分。

补液盐是理想的选择,因为它们能补充体内流失的葡萄糖、矿物质,还能调节钾、钠电解质、水分酸碱平衡。

胡萝卜汁、苹果汁、西瓜汁等也能补充水分,还可以补充必需维生素,也是很好的补充品。都是防止机体因腹泻而脱水和虚脱的良方。

8.每天喝3碗米汤,米汤有益于治疗腹泻。用3杯水加半杯糙米煮45分钟,过滤后,每天喝3碗。同时,吃米饭也可帮助粪便成形,并提供维生素。

吃什么东西容易引起得肠炎

1,银花红薯粥:红薯,大米,金银花,生姜2片.红薯切成小块或研成细粉,加入金银花(视临床症状轻重酌量),生姜,按常法煮饭,煮粥均可.每日3餐均吃,要坚持吃,不少于3^4个月,方可逐步收效.

红薯含大量食物纤维,可加强肠蠕动,其所含的多量维生素E参与胶原蛋白的合成,能促进溃疡面的愈合,而含有的大量胡萝卜素对上皮组织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在红薯饭内加入金银花无疑会增强抗菌,抗炎功能,与生姜调胃和中的作用相结合.腹胀,腹痛症状均可减轻.

2,马齿苋饭:马齿苋,大米.马齿苋洗净切细,和大米调和.加水常法煮饭.可早晚服食.连服15日以上.

本方对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发作时有效.马齿苋是常用的清热解毒,痢止泻的中草药,也可作食物用.乡间以马齿苋加肉作馅,包饺子,做包子等均可,有防治胃肠炎,细菌性疾等作用.

3,山药芡实扁豆糕:鲜山药,赤小豆,芡实米.白扁豆,云茯苓各.乌梅4枚.先将赤小豆制成豆沙,加适量白糖待用;将云茯苓,白扁豆,芡实米研成细粉.加少量水蒸熟;鲜山药蒸熟去皮,加入茯苓等蒸熟的药粉,拌匀成泥状.将药泥在盘中薄薄铺一层,再将豆沙铺一层,如此铺成六七层,成千层糕状,上锅再蒸.待熟取出.以乌梅,白糖熬成浓汁.浇在蒸熟的糕上,即可食用.

山药益气健脾治本,芡实固涩.白扁豆,云茯苓助山药,乌梅配伍芡实收敛.本方标本同治,而更适宜于疾病缓解期食用,能健脾止泻,但抗菌,消炎,解毒功能稍差。

为了肠炎患者能够早日远离肠炎的伤害,文章详细的患者介绍了肠炎患者应该要吃的食物,并且也告诉我们肠炎患者是由于吃什么食物引起的疾病。对于食物引起的肠炎,我们建议患者最好是要合理安排自己的饮食,避免长期吃对于肠胃有伤害的食物。

拉肚子吃什么药好

拉肚子吃什么药好

(l)黄连素(盐酸小檗碱),是治疗肠炎、菌痢的常用药,毒副作用小,疗效确切。

(2)呋喃唑酮(痢特灵),主要用于菌痢,有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偶见皮疹等过敏反应,停药后可自行消失。

(3)复方新诺明或磺胺脒,在肠道内可保持较高药物浓度,但存在胃肠道刺激、皮疹、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

(4)氟哌酸,抗菌谱广且抗菌作用强,是临床常用药之一,不良反应较轻,空腹服用疗效更佳,孕妇、乳妇、小儿、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5)易蒙停,本品为对症治疗药物,对引起腹泻的病因仍需用其他方法治疗。

(6)克痢痧,能解毒辟秽、理气止泻,用于泄泻、痢疾、痧气(中暑)症。

(7)丽珠肠乐(回春生胶囊),能增加肠道有双歧杆菌数量,纠正菌群失调,达到治疗腹泻的效果,因系活菌制剂,需避光、冷暗处保存,有效期短。

痢疾和急性肠炎用药一定要在症状消失后再坚持服药2~3日,不要拉稀见好就停止用药,否则易形成慢性痢疾和慢性肠炎。在腹泻比较严重时,应注意及时补充电解质,可服用口服补液盐 (ORS)。

拉肚子吃药注意事项

1、在使用止泻药的同时应实施对因治疗。

2、病毒性腹泻、旅行者腹泻、秋季食物中毒造成的腹泻这类腹泻不需服用抗生素。

3、口服补液盐还需特别注意补钾。

4、药用炭可影响儿童的营养吸收。

专家表示,除非是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或者严重腹泻产生并发症,普通的腹泻并不需要服药治疗,它的症状一般不会超过48小时。所以,至少两天以内,勿用药物止住腹泻,因为腹泻是体内排除毒素的方式。

今天,当病人发生急性腹泻时,医生多不鼓励使用止泻剂,除非其他急需控制的情况。否则,让它排出可能比较有利,也能加速复原。

拉肚子除了药物治疗外,饮食调理也是一个很好的治疗方法。下面推荐几款有效治疗拉肚子的食疗方,一起来看看。

拉肚子的食疗方

l、杨梅果:杨梅果若干枚,酒浸,每次吃3枚,或饮杨梅汁半杯。杨梅消食止呕,和五脏,涤肠胃。该招能治痧气和腹痛吐泻。

2、荔枝干:荔枝干25g,大枣6枚,水煎服。荔枝生津健气,散滞去湿寒。此术可治脾虚泄泻。

3、石榴果皮:石榴果皮15g水煎,加红糖适量,1日服2次。石榴果皮可涩肠止血,杀菌驱虫。本方专治久泻久痢,肠风下血。

4、山药山楂:鲜山楂肉、山药等份,加适量白糖,调匀蒸熟,冷后压薄饼食。山楂补脾,消积食。活血破瘀,止泻。该方能治小儿疳泻和脾虚久泻。

5、赤小豆:赤小豆适量,煮至将熟,加入鹌鹑蛋2枚,再煮熟,吃蛋喝汤。早晚各服1次。赤小豆止吐止泻,鹌鹁蛋补益气血,对一些过敏食物引起的腹泻有抑制作用。

6、鹌鹑:鹌鹑1只,去毛及内脏洗净,赤小豆50g,生姜数片,煮熟食用。鹌鹑清利湿热,本招专治湿热类腹泻。

7、豆腐:豆腐适量,醋煎透食用。豆腐益气和胃,清热解毒,能治腹泻。

8、黄瓜鲜叶:黄瓜鲜叶适量,切碎调醋煎鸡蛋。黄瓜叶可清热镇痛。醋杀菌治心腹痛,此方可治腹泻。

9、荞麦面:荞麦面适量做饭吃,连吃4天。荞麦宽肠降气,治积滞,消肿痛。本法专治腹泻。

还有,拉肚子的人要多喝水。腹泻病人由于大量的排便,导致身体严重缺水和电解质紊乱,此时必须补充大量的水分。而胡萝卜汁、苹果汁、西瓜汁等不仅能补充水分,而且可以补充必需维生素,也是很好的补充品哦。

痢疾病人吃什么食物好 核桃柿饼饮

原料:生姜3片,柿饼(带蒂)1个,核桃(带壳)1个,连须葱白7根,茶叶适量,红糖适量。

做法:把前5味原料用水煎,加入红糖。分2次温服,每日1剂。

功效:解毒,涩肠,止泻。用于治疗痢疾。

湿热重吃什么最见效

湿热重吃什么最见效

龙胆泻肝丸

成份:龙胆、柴胡、黄芩、栀子(炒)、泽泻、木通、车前子(盐炒)、当归(酒炒)、地黄、炙甘草。

功能:清肝胆,利湿热。用于肝胆湿热,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胁痛口苦,尿赤,湿热带下。

人参健脾丸

组成:由人参、白术、甘草、山药、莲子、白扁豆、木香、草豆蔻、陈皮、青皮、六神曲;谷芽、山楂、芡实、薏苡仁、当归、枳壳等药物组成。

功能:健脾养胃,消补兼施。口服每次6-12 克,每日2次。

附子理中丸

组成:含附子、党参、白术、干姜、甘草等中药。

功能:口服每次6— 9克,每日3次。孕妇慎用。

加味香连丸

主要功效:清热祛湿,化滞止痛。

适用病症:大肠湿热所致的痢疾,症见大便脓血、腹痛下坠、里急后重。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g,一日3次。

药性分析:方中黄连,清热燥湿,止泻痢,为君药。黄芩、黄柏加强黄连清热燥湿之功,共为臣药。白芍、当归和血止痛;延胡索理气止痛;厚朴、枳壳、槟榔、木香行气和中,行滞止痛;吴茱萸温中燥湿止泻,也制苦寒之品,为佐药。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药性,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祛湿,化滞止痛之功。

湿热重吃什么好

1、薏米

中医称薏米为“薏苡仁”,是祛湿消肿的上品。薏米是清除体内湿毒的好食物,又有抗癌作用。盛夏时节阴雨连绵,空气湿黏,很多人都会“伤暑”,这时吃些薏米粥,可以起到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的作用。

2、萝卜

萝卜有消食、清热毒的作用,可以生吃也可以做成萝卜汤。适用于肠胃湿热、消化性溃疡和食欲不好者。

3、白扁豆

《本草纲目》称白扁豆为“脾之谷”,认为白扁豆能“止泄痢,消暑,暖脾胃,除湿热,止消渴”。中医认为白扁豆有健脾化湿的功效,常常用于便溏、腹泻而伴有饮食减少、食欲不佳、疲乏无力等症状的人群食用。

4、玉米

中医学认为,玉米性平味甘,入肝、肾、膀胱经,有利尿消肿、平肝利胆、健脾渗湿、调中开胃、益肺宁心、清湿热等功能。玉米含有类黄酮,对视网膜黄斑有一定作用,所以多吃玉米有明目作用。

5、木棉花

木棉花花瓣色泽鲜红质,晒干后可作药用。其味甘淡、性凉,具有清热利湿、解表、利尿、消暑、止血的功效,临床上常用于痢疾,泄泻、食滞等胃肠湿热病,是常用 药物之一。气候炎热潮湿,人们又多以鱼肉为食,因而容易患肠胃湿热性疾病,如食欲不振、食滞、腹泻、下痢等,而木棉花正好可改善以上症状。

湿热重是一种常见的体质,所以朋友们在生活中要多吃祛湿热的食物,此外,也可以听从医嘱服用祛湿热的药物,这样才能更好更快的治疗好湿热。

相关推荐

12种食物去除体内湿气

下面12种除湿食物能有效帮助身体排出湿气。 1、白扁豆 首推的就是有“长寿豆”之称的大白扁豆。白扁豆性微温、味甘,其营养丰富:除碳水化合物外,每百克中含蛋白质28克,钙116毫克,以及其他多种营养素。它具有和胃化湿、健脾利水、止泻等功能,主治脾虚腹泻、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赤白带下等症。 白扁豆的补脾除湿效果极其理想,就是比较不容易熟,可以用高压锅压,提前泡一下更容易软烂。 2、薏米 薏米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为常用的利水渗湿药。好的薏米有一种药的味道,没有霉味也没有长毛。薏米可以

胆固醇高怎么降下来

三高人群是心血管疾病高发的人群,而胆固醇偏高的人群很容易有脂肪肝,胆固醇偏高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严格控制饮食,降低血脂、保护心血管,利用天然健康的食物进行肠胃的清理并且降血脂和胆固醇。平时应多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每天应大量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食物和新鲜蔬菜水果,还要严格戒酒,那么接下来就介绍几种针对降低胆固醇非常有益的食物。 1、燕麦+红枣:可以制作一道红枣燕麦粥当早餐,燕麦和红枣中含有丰富的可溶性食物纤维,而且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并且能增强人体免疫力,营养成分能被人体充分吸收,清楚血管中的垃圾,降低胆固醇

​山楂预防痛经健康好处多

山楂,又名红果,俗名山里红,宁波到海口物流。山楂既是人们爱的水果,也是一味常用的中药。中医认为,山楂味酸、甘,微温,入脾、胃二经,具有开胃消食、活血化瘀、收敛止痢等功效。现代研究发现,山楂对心血管系统疾病有较佳疗效,可用于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另外,山楂对疝气、腹泻、经闭、腹痛及肝炎等,也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多种血瘀痛症有效。如配伍丹参瓜蒌、银杏叶,能治疗心脉痹阻性心绞痛;与牛膝、赤芍、泽兰、益母草合用,能治疗血瘀痛经、经闭等。 山楂所含的黄酮类及三萜酸类具有强心、抗心律失常、扩张血管及降血

红小豆的功效

红小豆为豆科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种子,红小豆的功效与作用是通乳,除热毒,散恶血,消胀满,利小便,红小豆的营养价值也很高,红小豆的副作用是阴虚而无湿热者及小便清长者忌食红小豆,红小豆煮汁食之通利力强,消肿通乳作用甚效,但久食红小豆则令人黑瘦结燥。 药名:红小豆 功效分类:利水药;消肿药。 科属分类:豆科。 别名:赤小豆、红豆、亦豆、红豆、小红绿豆、虱拇豆、朱赤豆、金红小豆、朱小豆、小豆、猪肝赤、杜赤豆、茅柴赤、米赤豆。 性味:甘酸、平、无毒。 归经:入心经、小肠经、肾经、膀胱经。 功效:除热毒,散恶血。消胀满

夏天喝什么粥最好 鸡蛋花粥

做法: 新鲜鸡蛋花10朵,粳米60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稀粥。鸡蛋花粥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润燥的作用。此粥是我国民间药食两用的保健食物,尤其小儿更为适宜,并对湿热引起的下痢赤白、痢疾厚重及泄泻等病症有较好的疗效。

痢疾病人什么食物好 黄连绿茶生姜饮

原料:黄连6g,绿茶10g,生姜30g。 做法:先把生姜洗净,绞取汁水,再把黄连、茶叶放入保温杯,用沸水冲泡5min倒入适量姜汁就可以。代茶饮。 功效:清热、和胃、止泻。用于治疗白痢。

腹泻什么好

1、杨梅果:杨梅果若干枚,酒浸,每次3枚,或饮杨梅汁半杯。杨梅消食止呕,和五脏,涤肠胃。该招能治痧气和腹痛吐泻。 2、荔枝干:荔枝干25g,大枣6枚,水煎服。荔枝生津健气,散滞去湿寒。此术可治脾虚泄泻。 3、石榴果皮:石榴果皮15g水煎,加红糖适量,1日服2次。石榴果皮可涩肠止血,杀菌驱虫。本方专治久泻久痢,肠风下血。 4、山药山楂:鲜山楂肉、山药等份,加适量白糖,调匀蒸熟,冷后压薄饼食。山楂补脾,消积食.活血破瘀,止泻。该方能治小儿疳泻和脾虚久泻。 5、猪肾:猪肾l具切开,掺骨碎补末,煨熟食之。猪肾理

腹泻什么好

杨梅果:杨梅果若干枚,酒浸,每次3枚,或饮杨梅汁半杯。杨梅消食止呕,和五脏,涤肠胃。该招能治痧气和腹痛吐泻。 荔枝干:荔枝干25g,大枣6枚,水煎服。荔枝生津健气,散滞去湿寒。此术可治脾虚泄泻。 石榴果皮:石榴果皮15g水煎,加红糖适量,1日服2次。石榴果皮可涩肠止血,杀菌驱虫。本方专治久泻久痢,肠风下血。 山药山楂:鲜山楂肉、山药等份,加适量白糖,调匀蒸熟,冷后压薄饼食。山楂补脾,消积食.活血破瘀,止泻。该方能治小儿疳泻和脾虚久泻。 猪肾:猪肾l具切开,掺骨碎补末,煨熟食之。猪肾理肾气,消积滞,骨碎补

肾病食疗方

中医认为玉米须味甘、淡,性平;归肾、肝、胆经;质轻渗降;具有利尿消肿,平肝利胆的功效;主治水肿,小便淋沥,对于患有肾病的人群来说具有很好的护肾作用。 护肾食疗良方:玉米须茶 每次用30克玉米须干品煮水喝,也可加冰糖,一日3次,如果用鲜玉米须,有15克即可。经常饮食具有利尿通淋、保护肾脏。 赤小豆别名红豆、红小豆等,出于《神农本草经》,为清热利水、散血消肿的常用药物。《神农本草经》说:“赤小豆可消水肿。”此外,现代营养学认为赤小豆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核黄素,以及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

腊八粥的食材选择

糖尿病人: 糖尿病人腊八粥常担忧粥更容易吸收,食用后血糖会升高。专家提醒,糖尿病及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在腊八粥中适当增加燕麦、山药就能解决这个问题,食用燕麦可减慢血糖上升,也可加入山药等补脾益气的原料。但不要放大枣、柿饼等含糖量较高的原料,而且喝粥时不要放糖。如果想甜食,可以放些甜味剂。另外,糖尿病患者喝粥时要适当减少主食的摄入量。 心脑血管患者: 薏米有利水渗湿、健脾、补肺、清热作用,加入粥中可降压。红豆有利水渗湿、补血作用,黄豆富含蛋白质、粗纤维和微量元素,绿豆可辅助降压,都比较适合高血压和心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