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灰霉病的植保技术
番茄灰霉病的植保技术
多年经验证明,温棚番茄灰霉病防治需要把好六道关,才能得到有效防治。现介绍如下:
(1) 品种关
品种间抗病性尚待对比验证调查,但已知大红硬果番茄比粉红果番茄对灰霉病抗性强。如:瑞丽、玛格丽特、以色列189、台湾百利等。推广应用高抗灰霉病番茄品种是防治番茄灰霉病的基础。
(2)清园关
重点是抓好3点:一是整地前清除上茬残枝败叶减少菌源;二是大棚定植前高温闷棚和熏蒸消毒,利用夏秋休闲高温季节,密闭大棚,温度提高到45 ℃以上持续2 ~ 3天,利用高温杀灭残留天气残留或用硫磺熏蒸:每40 ~ 50平方米放置一个内装250克硫磺加500克锯末瓦盆,密闭大棚点燃熏蒸杀菌;三是及时摘除病花病果。病花和病果可造成再次传播,生长期间及时摘除病果、病花、病叶,轻摘轻拿,集中销毁,减少扩散。清洁田园是减少初侵染和再侵染的关键。
(3) 阴雨(雪)天前预防关
灰霉病是低温、高湿性病害,天气临前禁忌灌水,切忌大水漫灌,造成阴雨(雪)天棚内湿度过大,要根据天气预报,在阴雨(雪)天到来之前及早喷洒保护剂,如1000倍液甲基托布津或600倍液也多菌灵等,阴雨(雪)天前预防是减少发病的重要步骤。
(4)阴雨天管理关
温度20 ℃左右,阴雨(雪)天光照不足,保护地湿度大,通风不及时,相对湿度在90%以上,结露时间长,是灰霉病发生蔓延的重要因素。阴雨(雪)天低温、高湿度、寡照,此时切忌喷药,防止湿度再度增加。阴雨(雪)天光照弱、温度低,又难以人为控制,所以,一定要按时通风,只要不会引起温棚温度骤降一定通风,只是通风时间短一些,可根据天气和温度状况在中午通风1 ~ 3小时,降低温棚内的空气湿度,控制病害流行。阴雨(雪)天气时间长,或在灰霉病发生初期可施用10%速克灵烟剂等熏蒸,每亩次250克,连续2 ~ 3次。阴雨(雪)天科学管理是减少病害的重要措施。
(5) 阴天过后治疗关
阴雨(雪)天过后,发病期用根据发病轻重连续2 ~ 4次,建议上述药剂要交替、复配使用,提高药效。要求药要喷到花及幼瓜上。阴雨(雪)天过后喷药治疗是控制病害的重要环节。
(6) 田间管理关
温棚番茄要大力推广起垄栽培、地膜覆盖、膜下浇水等措施,降低温棚空气湿度,不仅有效控制灰霉病,而且提高植株生长势,增加产量。要改善温棚透光条件,要合理密植,防止密度过大,造成中下部通风透光不良;及时整治打杈,摘取下部老叶;经常擦洗棚膜,保持棚膜洁净,提高透光率。在花期点花时加入0.1%用量的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沾花或喷花效果明显。田间管理是减少灰霉病发生的基本措施。
樱桃小番茄种植技术
有些朋友喜欢吃圣女果,但又担心它是转基因番茄,其实圣女果是最原始的番茄品种,它并不是转基因番茄,人们可以安心地食用。
专家指出,圣女果并不是转基因番茄,反而它才是最原始的番茄品种,甚至可以说是没有完全驯化的品种,DNA序列分析的结果证实了这一点。迄今为止,圣女果跟转基因技术还没有任何关系。
大约在公元前500年,野生的樱桃番茄被当时的中南美洲统治者——阿兹特克人收进了自家菜园。16世纪初,欧洲人踏上南美大陆,将这些长着漂亮果实的植物搬回了欧洲大陆。只不过,这些番茄被送进了花圃而不是菜园。直到后来,意大利人开始在匹萨等菜肴中使用番茄,番茄才被真正当作一种蔬菜来推广种植。
注意,直到这时,番茄都还是袖珍型。从番茄加入蔬果队伍开始,追求更大更多的番茄果实就成了育种的主要目标。随后,不断地杂交选育,确实让番茄的个头越来越大了。只是,有些标志性的东西似乎遗忘了,这些大番茄不香不甜,甚至连酸味都被省略了。而且在营养上,大番茄也比圣女果略逊一筹,比如其中的维生素C就低了不少。
那么,有没有转基因番茄呢?这个确实有。实际上,早在1994年,在美国已经有转基因番茄品种上市了;1997年我国也培育出了“华番一号”。这些番茄能延迟成熟时间,经得起长途跋涉,从千里之外的菜园来到我们的餐桌上。当然,这些品种在投放市场前都经过严格的动物实验,所以也不用担心它们会影响我们的健康。
温馨提示:从上文我们知道了,转基因食品圣女果并不是转基因番茄,而是最原始的番茄品种。因此,人们可以安全地食用。虽然市场上有些转基因的番茄品种,但它们并不会影响影响我们的健康。
番茄灰霉病的发生规律
番茄灰霉病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的灰葡萄孢菌。病菌主要以菌核(寒冷地区)或菌丝体及分孢梗(温暖地区)随病残体遗落在土中越夏或越冬,条件适宜时,萌发菌丝,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雨水和人们生产活动进行传播。分生孢子依靠气流传播,从寄主伤口或衰老器官侵入致病。病菌为弱寄生菌,可在有机物上营腐生生活,在寡照条件下,空气湿度90%以上时,4 ℃ ~ 31 ℃可发病,但发育适温为20 ℃ ~ 23 ℃, 最高32℃,最低4℃,对湿度要求严格,空气相对湿度达90%时开始发病,高湿维持时间长,发病严重;寡照、适温(20 ℃左右)、相对湿度大(90%以上)时有利于发病。寄主生长衰弱的,易诱发本病。
早春温室番茄,一般年份番茄灰霉病在番茄叶片上表现为明显的始发期、盛发期和末发期3个阶段:定植后3月初至4月上旬是叶部灰霉病的始发期,病情较平稳;4月上旬至4月下旬是叶部灰霉病的上升期,病害扩展迅速;4月下旬至5月下旬进入发病高峰期,但年度间有差异。生产上持续的低温高湿、苗期带病、叶面肥过量施用和植物生长调节剂蘸花等是引起番茄灰霉病发生的重要原因。番茄灰霉病的病果发生期多出现在定植后20—25天,3月底第一穗果开始发病,4月中旬至5月初进入盛发期,以后随温度升高,放风量加大,病情扩展缓慢;第二穗果多在4月上旬末开始发病,4月底至5月初进入发病高峰;第三穗果在第二穗果发病后15天开始发病,病果增至5月初期开始下降。
症状表述:棚内部分叶、茎、果实均出现病害。叶片发病部位成灰褐色“V”字形病斑,表面生有灰白色霉层;茎部多发生在分枝处或基部,有水渍状斑点或淡褐色大斑,严重的绕茎一周,病枝折断;果实腐烂,密生灰色霉层,传播速度快,烂果很多,由此诊断为灰霉病。[1]
番茄灰霉病
一、 病害说明
番茄灰霉病是番茄上危害较重且常见的病害,各菜区都发生,除危害番茄外,还可危害害茄子、辣椒、黄瓜、瓠瓜等20多种作物。低温、连续阴雨天气多的年份危害严重,发病严重时造成茎叶枯死和大量的烂花、烂果,直接影响产量。
发病症状: 症状描述:棚内部分叶、茎、果实均出现病害。叶片发病部位成灰褐色“V”字形病斑,表面生有灰白色霉层;茎部多发生在分枝处或基部,有水渍状斑点或淡褐色大斑,严重的绕茎一周,病枝折断;果实腐烂,密生灰色霉层,传播速度快,烂果很多,由此诊断为灰霉病。
发病条件:番茄灰霉病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的葡萄孢菌。病菌主要以菌核(寒冷地区)或菌丝体及分孢梗(温暖地区)随病残体遗落在土中越夏或越冬,条件适宜时,萌发菌丝,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雨水和人们生产活动进行传播。分生孢子依靠气流传播,从寄主伤口或衰老器官侵入致病。
病菌为弱寄生菌,可在有机物上营腐生生活,在寡照条件下,空气湿度90%以上时,4 ℃ ~ 31 ℃可发病,但发育适温为20 ℃ ~ 23 ℃, 最高32℃,最低4℃,对湿度要求严格,空气相对湿度达90%时开始发病,高湿维持时间长,发病严重;寡照、适温(20 ℃左右)、相对湿度大(90%以上)时有利于发病。寄主生长衰弱的,易诱发本病。
早春温室番茄,一般年份番茄灰霉病在番茄叶片上表现为明显的始发期、盛发期和末发期3个阶段:定植后3月初至4月上旬是叶部灰霉病的始发期,病情较平稳;4月上旬至4月下旬是叶部灰霉病的上升期,病害扩展迅速;4月下旬至5月下旬进入发病高峰期,但年度间有差异。
生产上持续的低温高湿、苗期带病、叶面肥过量施用和植物生长调节剂蘸花等是引起番茄灰霉病发生[1]的重要原因。番茄灰霉病的病果发生期多出现在定植后20—25天,3月底第一穗果开始发病,4月中旬至5月初进入盛发期,以后随温度升高,放风量加大,病情扩展缓慢;第二穗果多在4月上旬末开始发病,4月底至5月初进入发病高峰;第三穗果在第二穗果发病后15天开始发病,病果增至5月初期开始下降。
防治办法
防治方法综合防治措施同番茄枯萎病。注意!摘除病果病叶时,要用塑料袋套住后,方可摘除,以免操作不当,散发病菌,传播病害。
(1)种子臭氧灭菌处理:在育苗下籽前,用臭氧水侵泡种子40-60分钟。
(2)大剂量臭氧空棚灭菌:在幼苗移栽前,关闭放风口,用大剂量臭氧气体对空棚进行灭菌处理。根据运城市瑞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2009年秋末的实验结果,空棚灭菌效果非常理想。
预防方案
使用中草药制剂霉止50毫升加上沃丰素25毫升掺上大蒜油15毫升外加有机硅兑水30斤,定期喷雾,全面杀菌,来年复壮树体。
治疗方案
当番茄植株已经发病时使用中药制剂霉止70-100毫升加上大蒜油15毫升掺上沃丰素25毫升外加有机硅兑水30斤连喷2-3次,3天喷施1次,控制后改为预防。
番茄煤霉病与叶霉病的区别
其种植的番茄病害发生较重,叶片上长黑色霉点,病斑不规则,农户按照叶霉病防治几次均不甚见效。亮甲店农技站技术员们及时到棚室内查看病情,确诊为番茄煤霉病。煤霉病是番茄常见病害之一,田间有时与叶霉病混发,症状易与叶霉病混淆。
两者的主要区别为番茄叶霉病叶面出现不规则形浅黄色退绿斑,叶背初生白色霉状物,后变为灰褐色或黑褐色,潮湿时叶片正面亦可出现灰褐色霉层,随着病情的发展,叶片由下向上逐渐卷曲,植株呈黄褐色干枯。而番茄煤霉病在叶背产生淡黄绿色斑,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边缘不明显,斑面上生褐色绒毛状霉,条件适宜时霉层扩展迅速,可覆盖整个叶背,叶正面出现淡色至黄绿色斑,边缘不明显,后期病斑逐渐变褐色,发病严重时病叶枯萎。茎和叶柄染病,产生退绿色斑后被一层厚密的褐色霉层覆盖。
两者都可借气流和人们农事活动进行传播。适宜发病的温度都在25℃左右,室内空气相对湿度高易染病。
番茄煤霉病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发病地块实行与非茄科蔬菜3年以上轮作,以减少田间病菌来源。提倡深沟高畦栽培,合理密植,开好排水沟系,雨后及时排水,降低地下水位,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促使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及时清除病残体,棚外深埋或烧毁。在发病初期开始喷药防治,药剂可选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混杀硫悬浮剂500倍液或6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9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反季节番茄的种植技术
1.主持人: 程老师,首先请您介绍一下保护地番茄的栽培设施主要有哪些?怎样进行品种选择?
专家:保护地番茄的栽培设施主要有节能型日光温室、简易温室、塑料薄膜大棚、塑料薄膜中、小棚。
番茄保护地生产应选用抗病、优质、丰产,适宜保护地栽培的品种。如京津地区冬春栽培可选用918、金棚一号、东圣佳宝、硬粉8号等;秋延后栽培可选用百利、中杂101等。
2、主持人:程老师,刚才您介绍了保护地番茄栽培的品种选择问题,下面请您介绍一下保护地番茄播种前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呢? 反季节番茄的种植技术?
专家:播种前,需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种子处理:包括浸种和催芽。
(1)温汤浸种: 将种子放入52℃的热水中,并不断搅拌,当水温降到30℃时停止搅拌,继续浸泡4~6小时,并用干净的湿布揉搓掉种子表皮上的茸毛。再用10%磷酸三钠浸泡20分钟,取出后用清水将药液冲净,控去水分,进行催芽。
(2)催芽:将浸泡消毒过的种子用湿棉布包好,采用变温管理的方法:在28~30℃的条件下催芽16小时,再在20℃下催芽8小时。每天要用温水淘洗1~2次,并常翻动种子包,使其受热均匀,待有70%的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番茄的种类
按类别分:杂交品种、常规品种
按用途分:鲜食番茄品种、罐装番茄品种
和加工番茄品种等。
按果色分:粉果番茄品种、红果番茄品种、黄果番茄品种、绿果番茄品种、紫色番茄品种、多彩番茄品种等;
按果型大小分:大果型番茄品种、中果型番茄品种、樱桃番茄品种等;
按果实形状分:扁圆形番茄品种、圆形番茄品种、高圆形番茄品种、长形番茄品种、桃形番茄品种等;
按果肩有无分:无肩番茄品种、绿肩番茄品种等;
按果实熟性分:早熟番茄品种、中熟番茄品种、晚熟番茄品种等;
按栽培茬口分:早春保护地品种、早春露地品种、越夏保护地品种、越夏露地品种、秋延保护品种、越冬保护地品种等。
按生长习性分:无限生长品种,有限生长品种(自封顶品种)。
推广品种
石家庄农博士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农博粉3号、农博粉5号、农博粉帝、农博粉钻、农博粉1026、农博红冠;以及抗黄化曲叶病毒(TY病毒)系列的农博粉霸3号、农博粉霸15号、农博粉钻抗TY型、农博粉霸1316、农博粉霸1321等。
西安金鹏种苗有限公司:金棚一号、金棚三号、金棚M6、金棚8号、金棚10号、金棚11号。
西安市禾嘉种苗有限公司:金凯一号、丽媛等。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浙粉201、浙粉202、浙粉702等、浙粉301、浙粉502等。
中国农业科学院:中蔬4号、中蔬5号、中杂9号、中杂101等。
北京蔬菜研究中心:佳粉10号、佳粉15号、绿宝石、硬粉8号等。
东北农业大学:东农704、东农706、东农712等。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辽粉杂3号、L402、辽园多丽、金冠5号、金冠8号等。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申粉998、申粉918、申粉8号等。
上海菲图种业有限公司:瑞星1号、瑞星2号、瑞星5号等。
品种描述
番茄品种描述的主要内容有番茄的植物学特性、生物学特性、商品经济学特性以及栽培技术要点等。以农博粉3号为例,描述如下:
特征特性:杂交一代,无限生长类型,耐低温,抗高温能力突出,高温条件下坐果能力强,不易徒长,粉红色,着色艳丽,果实圆形偏高,果个大,单果重250克—300克,最大可达800克以上,果硬耐贮,花蒂小,畸型果率低,风味佳,高抗病毒病,抗叶霉病、筋腐病和黄萎病。
栽培技述要点:该品种耐热性强,果大抗裂,适于露地及春秋保护地种植,北方地区保护种植,苗期需遮荫防雨,苗期不超过35天,亩定植不超过3300株,注意疏花疏果。
西红柿灰霉病的防治方法
一、化学用药
1.如果已经开始发病,预防用药:
以早期预防为主,掌握好用药的3个关键时期,即苗期、初花期、果实膨大期。
(1)苗期:定植前选择无病苗移栽。
(2)初花期:第1穗果开花时,进行预防。
(3)果实膨大期:在浇催果水(尤其在浇第一、二穗果催果水)前一天。
2.治疗用药:
(1)灰霉病初发时一般仅表现在残败花期及中下部老叶,
(2)发病中后期,可采用中西医结合的防治方法,温室大棚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技术
二、物理防治
防治方法综合防治措施同番茄枯萎病。
注意!摘除病果病叶时,要用塑料袋套住后,方可摘除,以免操作不当,散发病菌,传播病害。
1.种子臭氧灭菌处理:在育苗下籽前,用臭氧水侵泡种子40-60分钟。
2.大剂量臭氧空棚灭菌:在幼苗移栽前,关闭放风口,用大剂量臭氧气体对空棚进行灭菌处理。
3.采用RTBF-300病害防治机,对密闭的温室空间空气进行自动化定时量化臭氧灭菌。
三、生物防治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进入秋天后,白天降低棚内湿度,保持通风,摘除病残体,清理出田间。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进入秋天后,白天降低棚内湿度,保持通风,摘除病残体,清理出田间。
治疗方案
(1) 品种关
品种间抗病性尚待对比验证调查,但已知大红硬果番茄比粉红果番茄对灰霉病抗性强。如:瑞丽、玛格丽特、以色列189、台湾百利等。推广应用高抗灰霉病番茄品种是防治番茄灰霉病的基础。
(2)清园处理
重点是抓好3点:一是整地前清除上茬残枝败叶减少菌源;二是大棚定植前高温闷棚和熏蒸消毒,利用夏秋休闲高温季节,密闭大棚。霉、止70毫升加-沃,丰,素25ml兑水30斤连喷2-3次,3天喷施1次,控制后改为预防,多年经验证明,温棚番茄灰霉病防治需要把好六道关,才能得到有效防治。
(4)阴雨天管理关
温度20 ℃左右,阴雨(雪)天光照不足,保护地湿度大,通风不及时,相对湿度在90%以上,结露时间长,是灰霉病发生蔓延的重要因素。
(5) 阴天过后治疗关
阴雨(雪)天过后,发病期用根据发病轻重连续2 ~ 4次,建议上述药剂要交替、复配使用,提高药效。要求药要喷到花及幼瓜上。阴雨(雪)天过后喷药治疗是控制病害的重要环节。
(6) 田间管理关
温棚番茄要大力推广起垄栽培、地膜覆盖、膜下浇水等措施,降低温棚空气湿度,不仅有效控制灰霉病,而且提高植株生长势,增加产量。要改善温棚透光条件,要合理密植,防止密度过大,造成中下部通风透光不良;及时整治打杈,摘取下部老叶;经常擦洗棚膜,保持棚膜洁净,提高透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