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月经是不是正常
如何判断月经是不是正常
周期
是判断女性月经是否正常的最简单的一个指标,每个女性的月经周期都不尽相同,从21-35天不等,也有人40天来一次月经。但只要有规律性,均属于正常。从某种程度上讲,只要女性朋友的周期都是固定的,那么一般都可以归结在正常的行列。这个大家不用纠结,人和人毕竟不是一样的嘛!
如何判断月经正常与否
经血量
如何判断自己月经是否正常呢?女性每次月经量的多少因人而异,一般在20-85毫升都算正常。正常的是一天换四、五次,每个周期不超过两包。假如每次用三包卫生巾还不够,每片卫生巾都是湿透的,就属于经量过多。
行经期
女性的经期大约是3-7天,出血量最多的时候集中在前3天,以后逐渐减少,直到经血干净为止。有的人经血干净以后,过一两天又来了一点儿,俗称“经血回头”,这也是一种正常现象。但是,有的人经期长达10-20天,月经淋漓不尽;有的经期极短,只是“一晃”即过。这两种现象都是不正常的。
经血颜色
是判断女性月经是否正常的4个指标中最重要的一个,正常的经血是暗红色的,粘稠无凝血块。如果经血稀薄如水,呈现粉红色、黑色或紫色,或经血完全是凝血块,都是不正常的。
如何判断月经周期是否正常
判断月经正常与否还要看经期、经色等其他因素。无论周期如何,正常的经期应该是3~7天,经期少于3天说明黄体功能较低,子宫内膜很快就脱落了。专家指出,除了周期和经期的要求外,正常月经出血为30~50毫升,经色深红、不稀不稠、不凝结、无血块、无特殊气味才正常。
此外,月经前后没有大幅度的情绪波动、无其他明显不适也是衡量月经正常与否的标准。不符合以上条件的,可求医治疗。偶尔一次月经不正常不要太紧张,反复发生两个周期以上就要考虑就医。
月经量少的标准 月经多少是正常的
月经来潮的具体情况也是因人而异,经期时间一般3-7天,出血一般是50~100毫升。来月经时很难通过多少毫升来判断月经量,我们可以观察卫生巾的使用量来判断月经量是否正常,一般来说每天换3~5次卫生巾或纸,就算是正常。
女人有月经不一定有这个能力
一、有月经不一定有排卵
对已经30岁高龄的许女士来说,她的备孕之路,走得格外艰辛。前两天,他们夫妻备孕3年却一直没有怀孕的检查结果终于出来了,原因是许女士的无排卵性月经。许女士当时就呆住了,她一直以为自己的月经很正常,却不知道月经正常也不一定有排卵。没有排卵,自然无法受孕。
月经和排卵的关系:没排卵就没月经
月经和排卵的关系密切,简单地说,排卵决定月经,如果没有排卵,就不会有月经;更确切地说,没有排卵就没有排卵性月经,就不能生育。因此,判断月经是否正常,应首先判断有没有排卵,有排卵的月经是正常的。
正常情况下,月经周期受大脑皮层控制,由下丘脑—垂体—卵巢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调节,还受甲状腺素等其他内分泌激素的影响。所以一般女性在排卵前都会分泌雌激素,排卵后分泌孕激素和雌激素。
女性的子宫内膜正是在这两种激素作用下出现增生期和分泌期的变化。一旦激素水平下降,子宫内膜失去激素支持,就会坏死、脱落,月经来潮,这就是正常的排卵性月经。而无排卵性月经,卵巢只分泌雌激素,不分泌孕激素,所以子宫内膜只有增生期变化。当雌激素下降到一定水平时,子宫内膜脱落,女性也一样会出现月经。
怎么判断月经是否正常
如何判断月经是否正常步骤一看月经周期
一般女子的月经周期是28~30天,但是也有人40天来一次月经。但只要有规律性,均属于正常情况。另外,月经容易受多种因素影响,所以提前或错后3~5天,也是正常现象。
如果这次月经周期是20天,下次是40天,而且经常出现这样情况,有的甚至月经来1~2天,过10多天又来1~2天,失去了周期性,这属于月经不调。少女初潮时,由于卵巢刚发育,功能还不完善,所以会出现功能紊乱和不规律,这不是病理现象。
如何判断月经是否正常步骤二看月经期(也称行经期)
女子的月经期大约是2~5天。一般行经的规律是第一天经血不多,第二三天增多,以后逐渐减少,直到经血干净为止。这是因为第一天子宫内膜脱落刚刚开始,第二三天子宫内膜脱落增多,出血量也增多了,子宫受到刺激,加强收缩,把大量经血排出的缘故。
有的人经血干净了以后,过一两天又来了一点,俗称“经血回头”,这也不是病,而是一种正常现象。但是,有的女子经期长达10~20天,月经淋漓不尽;有的经期极短,只是“一晃”即过。这两种现象都是不正常的。
如何判断月经是否正常步骤三看经血量
女子月经量的多少因人而异,一般是20~100毫升。一般每天换3~5次卫生巾或纸,就算是正常。如果经血量过多,换一次卫生巾或纸很快就又湿透,甚至经血顺腿往下淌,这就不正常了。
经血过多,可能是精神过度紧张、环境改变、营养不良以及代谢紊乱等因素引起的功能性子宫出血。经血长期过多会引起贫血,应查明原因,进行治疗。当然,如果因为子宫、卵巢不正常或全身性疾病,引起月经量过少,这种情况也不正常,也应及时就医。
青春期的少女以月经量过多较为常见。其主要原因是在青春发育期,卵巢功能尚未完全成熟,这时候的月经一部分属于无排卵性的。没有排卵就没有黄体,没有黄体就缺少孕酮。
因此,子宫内膜只能处于增殖期而不能达到完善的分泌期,以致子宫内膜脱落不完全而影响子宫的收缩,造成经血过多。此种情况如不引起注意,久而久之,可出现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等贫血症状,也应就医治疗。
如何判断月经是否正常看经血颜色
正常的血是暗红色的,血中混有脱落的子宫内膜小碎片、宫颈粘液、阴道上皮细胞,无血块。如果经血稀薄如水,仅有点粉红色或发黑发紫,则是不正常的。如果经血完全是凝血块,也不正常,可能另有出血的部位,应及早就医,保证身体健康。
月经是女性的生理现象,可以说明很多关于身体的问题,有时候月经甚至是女性健康的晴雨表。所以女性朋友一定要在好朋友来的这几天的保护好自己。
月经周期短的原因
中医认为,月经正常来潮与否,与肝、脾、肾以及冲任二脉有莫大关系。引起月经周期变短的原因,具体有下面的两点:
1、血热。身体阳气旺盛,或过量食用辛辣食物或补品,或情绪抑郁,或久病失血过多的女性,都容易血热。血得热则枉行,流速也加快,以致月经提前来潮,引起月经周期变短。
2、气虚。饮食不节或劳累过度的女性,最易损伤脾胃。而脾是血的“管理者”,一旦脾出现问题,血液也会随之出现问题,从而导致月经提前来潮,引起月经周期变短。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月经周期之外,经期、经色、经量等都是判断月经正常与否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经期通常为3~5天,经血量为30~80毫升,经色暗红、不稀不稠、无凝块、无特殊气味才正常。
如何判断月经是否正常
1.月经周期
一般女子的月经周期是28~30天,但是也有人40天来一次月经。但只要有规律性,均属于正常情况。另外,月经容易受多种因素影响,所以提前或错后3~5天,也是正常现象。
如果这次月经周期是20天,下次是40天,而且经常出现这样情况,有的甚至月经来1~2天,过10多天又来1~2天,失去了周期性,这属于月经不调。少女初潮时,由于卵巢刚发育,功能还不完善,所以会出现功能紊乱和不规律,这不是病理现象。
2.月经期(也称行经期)
女子的月经期大约是2~5天。一般行经的规律是第一天经血不多,第二三天增多,以后逐渐减少,直到经血干净为止。这是因为第一天子宫内膜脱落刚刚开始,第二三天子宫内膜脱落增多,出血量也增多了,子宫受到刺激,加强收缩,把大量经血排出的缘故。有的人经血干净了以后,过一两天又来了一点,俗称“经血回头”,这也不是病,而是一种正常现象。但是,有的女子经期长达10~20天,月经淋漓不尽;有的经期极短,只是“一晃”即过。这两种现象都是不正常的。
3.经血量
女子月经量的多少因人而异,一般是20~100毫升。一般每天换3~5次卫生巾或纸,就算是正常。如果经血量过多,换一次卫生巾或纸很快就又湿透,甚至经血顺腿往下淌,这就不正常了。经血过多,可能是精神过度紧张、环境改变、营养不良以及代谢紊乱等因素引起的功能性子宫出血。经血长期过多会引起贫血,应查明原因,进行治疗。当然,如果因为子宫、卵巢不正常或全身性疾病,引起月经量过少,这种情况也不正常,也应及时就医。
青春期的少女以月经量过多较为常见。其主要原因是在青春发育期,卵巢功能尚未完全成熟,这时候的月经一部分属于无排卵性的。没有排卵就没有黄体,没有黄体就缺少孕酮。因此,子宫内膜只能处于增殖期而不能达到完善的分泌期,以致子宫内膜脱落不完全而影响子宫的收缩,造成经血过多。此种情况如不引起注意,久而久之,可出现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等贫血症状,也应就医治疗。
4.经血颜色
正常的血是暗红色的,血中混有脱落的子宫内膜小碎片、宫颈粘液、阴道上皮细胞,无血块。如果经血稀薄如水,仅有点粉红色或发黑发紫,则是不正常的。如果经血完全是凝血块,也不正常,可能另有出血的部位,应及早就医,保证身体健康。
怎样判断月经是否正常 判断月经正常与否的标准
正常的月经周期,一般为28~30天。偶而提前或延后不超过7天均为正常周期。月经周期少于21天为多发性月经,多于35天为稀发性月经。未怀孕却超过90天没有月经即无月经。
月经时间一般为2~7天,每一次月经出血为30~50毫升左右。经量过少(一次少于30毫升),或点滴即净,或经期不足2天者就是月经过少;月经量多一般是出血超过7天或者一次出血80毫升以上。
经血的颜色发暗,略带黏性,细看还会有小而薄的碎片。经血从鲜红色的到暗淡的褐色都属于正常的范围,血液未被排出之前会产生凝结,故经血中有凝块也属正常。
月经和排卵有什么关系 月经和排卵有关系吗
月经和排卵的关系十分密切,简单来说,判断月经是否正常,首先应该判断有没有排卵,有排卵的月经是正常的。
正常周期不宜乱调
月经周期长短对人体健康没有直接影响和坏处,因此只要正常就不需要特别治疗。有的人以为自己周期不正常或为了缩短月经周期而要求进行治疗,医生通常会先问这一月经周期是否规律,不规律若已持续两三个月则应治疗,若是规律的再结合常规妇科、B超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后,是不需要治疗的。但有部分女性为增加受孕机会,以求孕为目的,则可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做人工周期治疗,但一般不提倡,因为这会打乱生殖轴的正常规律。
“判断月经正常与否还要看经期、经色等其他因素。”无论周期如何,正常的经期应该是3~7天,经期少于3天说明黄体功能较低,子宫内膜很快就脱落了。除了周期和经期的要求外,正常月经出血为30~50毫升,经色深红、不稀不稠、不凝结、无血块、无特殊气味才正常。此外,月经前后没有大幅度的情绪波动、无其他明显不适也是衡量月经正常与否的标准。不符合以上条件的,可求医治疗。“偶尔一次月经不正常不要太紧张,反复发生两个周期以上就要考虑就医。”
如何判断月经正不正常 看这4点就知道
一些事情是不是正常,都需要经过事实的判断,通过一个标准进行衡量,都能够判断出事情是在正常的范围内还是不正常的范围内。而在女性的生理周期内,同样有着一个衡量的标准。这个标准可以衡量生理周期是不是正常,甚至能够判断是哪一个方面不正常导致整个月经周期的异常发生。那么,怎么判断月经正不正常?
1.正常的月经周期
从月经来潮的第一天开始,到下一次月经来潮,我们称为一个月经周期。一般来说,月经周期在21-37天都是正常的,而大多数人的月经周期为28-30天)。如果月经周期小于21天,即是我们日常所说的月经过频;如果月经周期大于37天,或者超过自己正常的月经周期7天以上,则可能是月经稀发。
事实上,有的人月经周期大于37天,有的甚至会两个月来一次月经,但只要月经规律,并且没有不适症状,其实也是正常的。
2.正常的月经期
从月经来潮到月经结束,称为月经期(即阴道流血期),月经期一般为3-7天,如果持续时间少于3天,则称为月经周期短;如果月经期长于7天,则称为月经周期长。
3.正常的月经量
正常的月经血量为20-80ml,如果少于20ml则为月经过少,如果多于80ml则为月经过多,大多数人的月经量在50ml左右。一般来说,月经来潮第二天和第三天是月经量最多的时期,之后会逐渐减少。
4.正常的经血
经血是由血液和子宫颈粘液、阴道分泌物及脱落的子宫内膜碎片混合在一起的一种混杂液体。正常的经血呈暗红色,略带粘性,不容易凝成血块,仔细看还会看到一些小碎片。
所谓“早来”、“迟来”,系依据个人生理周期来算,不管是28天周期或30天周期,早来5天以上或晚来5天以上,就是生理不顺,表示身体与精神有了不平衡的现象。
在月经前、中、后三时期,若摄取适合当时身体状态之饮食,可调节女性生理心理上种种不均,也是使皮肤细嫩油滑的美容良机。
月经前烦躁不安、便秘、腰痛者,宜大量摄食促进肠蠕动及代谢之物,如生青菜、豆腐等,以调节身体之不均状态。
月经来潮中,为促进子宫收缩,可摄食动物肝脏等,以维持体内热量。此时,甜食可多吃,油性食物及生冷食物皆不宜多吃。月经后容易眩晕、贫血者,在经前可摄取姜、葱、辛香料等;在经后宜多吃小鱼以及多筋的肉类、猪牛肚等,以增强食欲,恢复体力。
月经不调检查依据有哪些
月经不调检查依据:
1、规律性:判断月经不调要看周期的规律性,比如每个月都来一次,就算有规律,但是人是有个体差异性的,因此女性都不能完全按照他人的标准来判断自己。一般来说,周期在21天以上、27天内是算一个相对规律的周期,所以说对于周期少于21天的、超过37天的就属于失调的范围。
2、经期的长短:正常的女孩子都是3到7天,一般超过7天了算是不正常,比如月经太少比如来一天、两天我们也认为不正常,但是往往月经过少了大家关注的程度不是特别显著,这也是判断月经不调的标准。
3、月经量的问题:每次出多少量合适,月经量是这样规定的,一次出血量大约60至80毫升。很多女性对于这个概念十分模糊,其实最简单的计算办法就是,如果你来了月经比如有头晕、乏力的状况,血色素过低,这肯定有问题,这也是判断月经不调的标准。
月经不调的诊断方法:
1、 月经不调的诊断要详细询问病史,查找可能的原因,月经不调患者要力求准确地提供资料。
2、全面体格检查也是月经不调的诊断依据,以了解月经不调患者有无严重的全身性疾病。
3、 盆腔检查以初步了解生殖器官有无畸形、肿瘤或炎症,这也是属于月经不调的诊断之一。
4、 月经不调的诊断还包括辅助检查,月经不调患者可做b超检查,活组织检查,内分泌测定,细胞学检查,宫腔镜或腹腔镜检查,酌情作肝、肾功能及血液系统的检查,必要时月经不调患者需做染色体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