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经痛的按摩方法
坐骨神经痛的按摩方法
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穴位按摩,主要按摩膀胱经和胆经的几个特效穴位。
穴位按摩具体操作方法是:将拇指(或食指、中指)的指腹按在穴位上,用手指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揉动按压。每个穴位按揉100—200下,按揉时手指要有一定力度。
按摩最好每日进行两次,早晚各一次。
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的局部或全长疼痛。多为单侧,其主要症状是沿坐骨神经通路发生放射样、烧灼样或刀割样疼痛,常因行走、咳嗽、打喷嚏、弯腰或排便而引起疼痛加剧。本病表现为下腰部或臀部疼痛,沿股后向小腿后外侧、足背外侧呈放射性、持续性或阵发性加重。
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穴位按摩,主要按摩膀胱经和胆经的几个特效穴位。
穴位按摩具体操作方法是:将拇指(或食指、中指)的指腹按在穴位上,用手指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揉动按压。每个穴位按揉100—200下,按揉时手指要有一定力度。
按摩最好每日进行两次,早晚各一次。
坐骨神经痛的按摩方法
(1)秩边(足太阳膀胱经)
[定位]在臀部,平第4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
[主治]此穴具有舒筋活络、、强壮腰膝、调理下焦的作用。多用于治疗腰背痛、急性腰扭伤、坐骨神经痛等。
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穴位按摩方法
(2)承扶(足太阳膀胱经)
[定位]在大腿后面,臀下横纹的中点。
[主治]坐骨神经痛,腰骶神经根炎,下肢瘫痪,小儿麻痹后遗症。
(3)殷门(足太阳膀胱经)
[定位]在大腿后面,当承扶与委中的连线上,承扶下6寸。
[主治]臀股麻木,腰脊疼痛,及急性腰部扭挫伤,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或瘫痪等。
(4)委中(足太阳膀胱经)
[定位]在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主治]下肢痿痹,膝肿痛,腰脊强痛,坐骨神经痛等。
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穴位按摩方法
(5)居髎(足少阳胆经)
[定位]在髋部,当髂前上棘与股骨大转子最凸点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治疗腰腿痹痛、坐骨神经痛、髋关节及周围软组织诸疾患、足痿等。
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穴位按摩方法
(6)环跳(足少阳胆经)
[定位]在股外侧部,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三分之一与中三分之一交点处。
[主治]腰胯疼痛,半身不遂,下肢痿痹,挫闪腰疼,坐骨神经痛等。
(7)风市(足少阳胆经)
[定位]在大腿外侧部的中线上,当腘横纹上7寸。或直立垂手时,中指尖处。
[主治]中风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麻木,遍身瘙痒,脚气。
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穴位按摩方法
(8)阳陵泉(足少阳胆经)
[定位]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
[主治]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麻木,膝肿痛等。
(1)秩边(足太阳膀胱经)
[定位]在臀部,平第4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
[主治]此穴具有舒筋活络、、强壮腰膝、调理下焦的作用。多用于治疗腰背痛、急性腰扭伤、坐骨神经痛等。
(2)承扶(足太阳膀胱经)
[定位]在大腿后面,臀下横纹的中点。
[主治]坐骨神经痛,腰骶神经根炎,下肢瘫痪,小儿麻痹后遗症。
(3)殷门(足太阳膀胱经)
[定位]在大腿后面,当承扶与委中的连线上,承扶下6寸。
[主治]臀股麻木,腰脊疼痛,及急性腰部扭挫伤,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或瘫痪等。
(4)委中(足太阳膀胱经)
[定位]在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主治]下肢痿痹,膝肿痛,腰脊强痛,坐骨神经痛等。
(5)居髎(足少阳胆经)
[定位]在髋部,当髂前上棘与股骨大转子最凸点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治疗腰腿痹痛、坐骨神经痛、髋关节及周围软组织诸疾患、足痿等。
(6)环跳(足少阳胆经)
[定位]在股外侧部,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三分之一与中三分之一交点处。
[主治]腰胯疼痛,半身不遂,下肢痿痹,挫闪腰疼,坐骨神经痛等。
(7)风市(足少阳胆经)
[定位]在大腿外侧部的中线上,当腘横纹上7寸。或直立垂手时,中指尖处。
[主治]中风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麻木,遍身瘙痒,脚气。
(8)阳陵泉(足少阳胆经)
[定位]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
[主治]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麻木,膝肿痛等。
坐骨神经痛按摩哪里 坐骨神经痛按摩穴位
环跳穴为足少阳胆经腧穴,位于下肢枢纽的髋关节部,为治疗坐骨神经痛,痹症,痿症等下肢疾病和腰脊痛的常用特效穴之一。
定位:在股外侧部,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骨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点处。
按摩方法:患者取俯卧位,按摩者用双手拇指指腹用力按压两侧穴位,用力时下肢有酸麻感。也可先按压不痛的一侧,再按压患侧,每次3分钟。
秩边为足太阳膀胱经腧穴,具有行气活血,舒筋通络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腰骶痛,下肢痿痹及坐骨神经痛,痔疮等症。
定位:在臀部,横平第4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用力按压穴位,用力时下肢有酸麻感,先左后右,两侧穴位每次各按压3分钟,也可以先按压不痛的一侧,再按压患侧。
腰阳关位于腰骶部,为人体督脉阳气必经之关隘,是补充下焦及腰部阳气的要穴,常用于治疗腰骶疼痛,坐骨神经痛,急慢性腰扭伤等症。
定位:在腰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按摩方法:患者侧躺或俯卧,按摩者手握空拳,用拳背滚按穴位,力度适中,每次滚按10分钟。
坐骨神经痛吃什么药
建议封闭或按摩治疗比较好,祝早日康复。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这药对腰椎间盘膨出 坐骨神经痛 可对症回答者:唐菲菲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功效主治】益气复脉,养阴生津。用于冠心病劳累型心绞痛气阴两虚证,症见胸痹心痛,心悸气短、倦怠懒言、头晕目眩、面色少华、舌淡、少苔或剥苔,脉细弱或结代;冠心病所致慢性左心功能不全II、III级气阴两虚证,症见心悸、气短甚则气急喘促,胸闷隐痛,时作时止,倦怠乏力,面色苍白,动则汗出,舌淡少苔或薄苔,脉细弱或结代坐骨神经痛回答者:于永亮考虑是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引起,建议局部按摩牵引,必要时手术。 坐骨神经痛回答者:姚宇军是坐骨神经痛的,还是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所致一般需要牵引和按摩,最好请正规按摩师为您按摩。注意治疗期间,要卧硬板床休息。用宽腰带保护腰。疼痛剧烈,可以进行针灸止痛,或芬必得口服,祖师麻片口服止痛,无效时,请到医院骨科检查确诊,对症治疗 求助 坐骨神经痛 保守治疗回答者:李静静你好,主要是做牵引治疗,后期做按摩理疗 坐骨神经痛保守治疗效果行不行?回答者:姚宇军不手术,医学上称之为保守治疗,包括针灸按摩理疗,芬必得口服,祖师麻片口服止痛等祝心情快乐 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坐骨神经痛)回答者:lliulihong1109 腰脱需要以手法复位为主。术后静养。睡硬板床。 建议做下腰椎CT的检查,排除椎间盘突出的情况,还有梨状肌综合症的情况,再进行治疗。
坐骨神经痛的缓解方法 坐骨神经痛应该注意什么
坐骨神经痛一旦发作首先需要就是卧床休息,睡硬板床,尽量不活动,一般是七天。第二点,找准病因,对症治疗,坐骨神经痛有原发性坐骨神经痛,就是坐骨神经炎引起疼痛,和继发性坐骨神经痛,像腰椎疾病、腰椎的肿瘤、梨状肌出口的卡压。只有找到病因之后,然后才能对症治疗,这个通常会收到很满意的效果。第三点,可以进行物理疗法,包括按摩、热疗、电疗、冲击波、微波等治疗。 第四点,在治疗的同时,需要进行一些适当的康复练习。康复练习是根据不同的病情采用不同的方法,这个必须得有专业人士进行指导。
坐股神经痛有哪些症状
坐骨神经是人体内最大的一支周围神经,它起始于腰骶部的脊髓,途径骨盆,从坐骨大孔穿出(得名为坐骨神经),经过臀部,然后沿大腿后例,小腿后例和前外侧止于足部肌肉。
坐骨神经痛就是坐骨神经的通路上如腰部、臀部、大小腿、足等部位发生某些病理性改变的一种神经性疼痛并伴患侧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症。
坐骨神经痛的发病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最为常见的就是腰椎间盘突出后压迫了腰骶神经根(坐骨神经的起始端)所致。其它则可能由脊椎结核、椎管肿瘤(原发或继发)、下腰部广泛性的椎骨骨质增生,蛛网膜炎等器质性改变所刺激腰骶脊髓神经根引起坐骨神经痛。另外,患者受风寒
潮湿侵袭,病毒感染或医源(臀部注射、手术)所引起的坐骨神经痛。
以上原因引起的坐骨神经痛主要表现是在下腰骶部,由下腰部沿着坐骨神经走行区域及所行径的分支而呈阵发性或持续性放射痛,痛得病人心烦意乱,坐卧不安,患肢痛得难以移动步子,每当抬腿时,坐骨神经被牵拉而使疼痛加重。因此,病人多伴屈曲患肢以减轻疼痛,患者多有因定路、咳嗽、打喷嚏、大便时疼痛加重的经历,所以咳嗽、打喷等动作未曾出现,自身保护以减轻疼痛的条件反射意识已经形成.这表明病人给病痛折磨怕了。但是有一种坐骨神经干发炎引起的疼痛多在活动时加剧,夜间加重,可是咳嗽、打喷等增加腹内压的动作时,疼痛没有什么明显的影响,其真正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但它一旦疼痛发作起来,病人常主诉痛感好似烧灼样痛,刀割样痛。
妇科门诊常常也遇到坐骨神经痛的病人,这类病人多伴是妊娠后期渐渐增大的胎儿压盆腔所致,以及妇科盆腔疾病,如子宫肿瘤压迫盆腔抵神经丛所致,另外,骶骼关节炎也可引起坐骨神经痛。
关于坐骨神经痛的治疗:①严重疼痛者应卧硬板床休息,以利于加速症状的缓解;②可以注射或口服一些
b族维生素类药物,以便营养病损的坐骨神经;可服用一些舒筋活血、怯风镇痛的中药;④体疗、理疗、针炙、
推拿按摩均有明显缓解症状的作用;⑤有条件的病人可用温泉水治疗。但是,就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本质而言,主要是治疗引起的坐骨神经痛的原发病,如因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坐骨神经痛则必须先治本,只要腰椎间盘突出症被治愈,坐骨神经痛的问题迎刃而解。
坐骨神经痛按摩方法 坐骨神经痛局部拿揉
患者取俯卧位,推拿者立于其侧,用双手拿揉患者的腰部,臀部,大腿后侧,外侧和小腿后部的肌肉,先拿,揉患侧,而后再拿揉健康的一侧,每侧反复6遍。
坐骨神经痛按摩方法图 坐骨神经痛自我按摩疗法
1.拳揉腰背:以食指掌指关节由上到下点按脊柱两侧约5分钟。
2.仰卧抱膝:一腿伸直,另一腿屈曲,双手抱膝尽量使大腿紧贴腹部,大腿后侧牵拉极限后坚持5-10秒,再换另一侧,重复20次。
3.仰卧牵髋:仰卧位,一腿屈曲,另一腿与之交叉,上腿尽量向同侧牵压下腿,腰臀部牵拉至极限后坚持5-10秒,放松休息3秒后继续操作,重复10次后,换另一侧。
4.叩击环跳:侧卧位,下腿伸直,上腿极度屈曲,用空拳叩击环跳穴5-10遍,翻身后叩击另一侧。
坐骨神经痛按什么穴位
1、坐骨神经痛按殷门穴
位置:正坐,将双手食指和中指伸直并拢,其他手指以握拳的方式弯曲,放在大腿后侧正中间及臀部与膝盖中间偏上的位置,中指所指的区域就是殷门穴。
功能:臀股麻木,腰脊疼痛,及急性腰部扭挫伤,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或瘫痪等。
手法:利用食指和中指指腹按揉此穴,每日1次,每次2分钟。
2、坐骨神经痛按秩边
位置:在臀部,平第4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
功能:此穴具有舒筋活络、、强壮腰膝、调理下焦的作用。多用于治疗腰背痛、急性腰扭伤、坐骨神经痛等。
3、坐骨神经痛按中渚穴
手法:拇指按压中渚穴2分钟,以感觉酸胀为宜
功效:刺激此穴可舒经活血,对头晕目眩、耳鸣、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有治疗作用。
4、坐骨神经痛按环跳穴
位置:在股外侧部,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三分之一与中三分之一交点处。
手法:脱去外衣留内衣,两手握拳,手心向内,两拳同时捶打两侧环跳各50下。两手抱两膝搂怀后再伸直,以此反复,一伸一屈共做50下。
功效:腰胯疼痛,半身不遂,下肢痿痹,挫闪腰疼,坐骨神经痛等。
5、坐骨神经痛膀胱俞
在骶部,当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二骶后孔。膀胱的背俞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穴。主治腰骶神经痛,坐骨神经痛。
6、坐骨神经痛巨髎穴
在髋部,当髂前上棘与股骨大转子最凸点连线的中点处。主治腰腿痹痛:腰痛,腿痛,髋关节及周围软组织诸疾患等。及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等。
7、坐骨神经痛大肠俞
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吃什么药
很多坐骨神经痛患者一般就是吃一些止痛药来缓解疼痛,但是这个也要看患者的具体情况。对于原发性的坐骨神经痛虽然吃止痛药可以暂时缓解疼痛,但是长期服用的话,机体存在免疫力,效果就不明显了,而且副作用也比较大。如果是继发性的坐骨神经痛的话,就起不到效果了。此时,对于继发性的坐骨神经痛首先要将原发病治好,坐骨神经痛的症状自然会缓解。
当前,坐骨神经痛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保守、手术和微创三种疗法。保守治疗坐骨神经痛,大多采用推拿、按摩、针灸等方法,药物治疗也是其中之一。
这些方法,对于坐骨神经痛初期具有一定疗效。另外坐骨神经痛主要分为根性和干性。所以治疗时需要根据病因进行治疗。我院也推出了治疗根性和干性的坐骨神经痛微创治疗方法。
坐骨神经痛的按摩与饮食调理方法
坐骨神经痛按摩方法
坐骨神经是分布在人体下肢最粗大的神经。坐骨神经痛是沿着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产生的一种疼痛综合征,主要是因为长时间坐姿不端正,身体虚弱,疲劳,压力大,年老等原因引起的,多表现为臀部及其以下位置的酸痛,甚至会伤及膝盖及其以下位置。
坐骨神经痛的单侧疼痛可能因酒精中毒,铅中毒,子宫和卵巢病患引起;两边的疼痛则可以能由腰骨病患,糖尿病,贫血引起的。
1、坐骨神经痛足底反射区按摩疗法:选取肾,输尿管、膀胱,腰椎、髋关节、膝、淋巴腺、甲状旁腺反射区,每个反射区分别按摩2至4分钟,每天一至两回。
2、坐骨神经痛按摩疗法:患者俯卧,施术者站立其旁,以手掌拿揉腰骶部,臂部、下肢后侧多次。然后用拇指沿坐骨神经的行走路线做拔筋法多次。最后让患者仰卧,把下肢屈曲微髋关节的上下摇动多次。
按摩大肠俞穴,殷门穴,委中穴
1、站立,用两手的食指和中指同时按压腰后的大肠俞穴,尽可能用力,以有轻微胀痛感为好,一分钟后歇息一下,以后再进行第两回按摩。
2、坐位,用两手交替按摩两腿上的殷门穴与委中穴,细节不再赘述,4个穴位分别按摩一分钟为好。以后可以用手掌在两个穴位之间摩擦,以有温热舒服的感觉为好。
饮食调养
预防坐骨神经痛饮食上要注意多吃维生素与纤维素,特别是B族维生素,它是神经代谢很重要的物质。饮食上要合理搭配杂粮,严禁暴食暴饮。另外,维生素C,维生素D等是人体不能缺少的营养物质。有一些脂溶性维生素易引起缺少,因此要适当吃一些牛奶,粗米,粗面,胡萝卜,新鲜水果和蔬菜来补充,适当吃一些坚果,如核桃,白果,松子等,它们含可观的神经代谢营养物质。
烟中包含的尼古丁可以使血管收缩痉挛,减少血液供应,所以要戒烟。但是坐骨神经痛病人可以少许喝酒,对加快血液循环,缓解症状有好处。依据各人酒量不同,多者不宜超过50ml,因酒量太多,对肝脏损害比较重,降低机体免疫力,对病患恢复有严重影响。
坐骨神经痛推荐食疗方
(1)乌头汤:香米50g。生川乌10g,薏苡仁6g。姜汁,蜜适量的。将香米,生川乌,薏苡仁一起放锅里,加适量的水,武水煮沸后,改稳火续煮,加姜汁,蜂蜜,煮到米烂。温经散寒,除痹止疼。比较适用于寒痹邪实之筋骨剧痛,不得屈者。
(2)薏苡仁醪:糯米500g。生意苡仁100g。适量的酒曲。将薏苡仁加水煮到米稠,再把糯米烧煮为干米饭。把煮好的薏苡仁与糯米饭搅拌均匀,待冷后,加酒曲适量的,发酵成酒酿。利湿通络。对湿痹关节肿胀病人,麻木不利者适宜。
(3)蜜汁木瓜:木瓜一个。适量的蜂蜜,生姜2g。将木瓜洗干净,去皮切成片,放进锅里,加水调适量的蜂蜜,放到生姜煮开,稳火煮约10分钟。祛风利湿,舒筋止疼。比较适用于湿痹筋挛,手足关节疼痛者。
(4)桑枝鸡:鸡肉250g。桑枝60g,绿豆30g。适量的盐,姜。将鸡肉,桑枝,绿豆洗干净,并且将桑枝切断,一起放进锅里,加适量的水,清炖至肉烂,放盐,姜调味。清热通痹,益气补血。比较适用于湿热痹证,热不甚而正已虚者。
(5)壮阳狗肉汤:狗肉2000g。菟丝子30g,附片15g,姜片20g。
调料:盐,鸡精,葱适量的。狗肉整块下水焯透,捞出来,切块,下锅用姜片炒,烹入绍酒。菟丝子,附片洗干净后用纱布袋包好。把狗肉块和药材包一起放到大沙锅里,放盐,鸡精,葱调味,煮沸后,稳火炖两小时,至肉烂熟。益肾壮阳,祛寒除湿。适用于痹证脾肾阳虚者。
(6)木瓜苡仁粥:木瓜10g,生薏苡仁30g。适量的白糖。将木瓜,生意苡仁洗干净后放进锅里,加适量的水,稳火炖至薏苡仁熟烂,加适量的白糖,稍炖片刻。祛风利湿,舒筋利湿止疼。比较适用于手足筋挛,活动不利,不得屈伸之风湿痹症。
引起坐骨神经痛的原因有哪些
1.原发性坐骨神经痛
原发性坐骨神经痛又称为原发性坐骨神经炎,多由感染或中毒等直接损害坐骨神经,有时同时伴有肌炎及肌纤维织炎,以单侧发病较为多见。主要的发病原因为寒冷潮湿及扁桃体炎、前列腺炎、牙龈炎、鼻窦炎等炎症病灶感染。
2.继发性坐骨神经痛
继发性坐骨神经痛是由坐骨神经通路周围组织的各种病变刺激、压迫或损伤坐骨神经引起的,根据病因及病变部位的不同,可产生不同的疼痛症状,可单侧发病也可双侧发病。根据受压部位可以出现全长放射性窜痛,也可出现某一阶段的坐骨神经痛。继发性坐骨神经痛又可以分为根性坐骨神经痛、干性坐骨神经痛和丛性坐骨神经痛三种。
在临床上,绝大多数坐骨神经痛患者为根性或者干性坐骨神经痛,而原发性坐骨神经痛和丛性坐骨神经痛较为少见。
坐骨神经痛按摩方法
1、常用手法
⑴以两手心按压在患者两耳孔处,手指放在枕部,两手作一按一松动作15~30次,然后以食、中指轻轻弹击枕后30~50次。
⑵以食指先掐后揉听宫、听会穴,各操作1~3分钟。
⑶以拇指对准耳后翳风穴,先点后按1~3分钟。
⑷患者俯卧位,以掌根直推脊柱两侧的肌肉组织,重点推肾俞穴,以局部发红透热为度。
2、随证加减
⑴风热侵袭型:自觉耳中憋胀,有阻塞感,耳鸣,听力下降,多伴头痛,发热,恶风,口干口渴,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
常用手法:
①以指按揉风池、风府、曲池穴各1分钟。
②以掌平擦肩背部1~3分钟。
③轻拿肩井穴部位5~7次。
⑵肝火上扰型:耳聋时轻时重,耳鸣较甚如闻潮声,每于恼怒之后加重,兼耳部胀痛,眩晕,面红目赤,口苦咽干,烦躁不宁,大便秘黄,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
常用手法:
①以拇指自印堂穴开始,直推至发际10~15次,再从印堂沿眉弓至太阳10~15次。
②以指点揉百会、太阳穴1~3分钟。
③搓擦涌泉穴300次。
⑶痰火郁结型:听力下降,两耳如蝉鸣,自觉头部沉重,胸部胀满,咳嗽痰多,口苦或淡而无味,大便秘结,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腻。
常用手法:
①以指按揉足三里、丰隆穴各1~3分钟。
②按揉胸腹部的中府、云门、膻中穴各1分钟。
③以掌横擦腰骶部,以透热为度。
⑷脾胃虚弱型:耳聋耳鸣,过劳则加重,伴倦怠乏力,食欲不振,腹部胀满,面色萎黄,大便稀薄,舌质淡,苔薄白。
常用手法:
①顺时针摩腹2~5分钟。
②以指按揉中脘、天枢、足三里穴各1分钟。
③按揉脾俞、胃俞穴各1分钟。
看了这么多,想必大家对坐骨神经痛的按摩手法也有一些了解了吧。但是,光有了解是不够的,想要做到好好的通过按摩缓解自身的痛苦,是要通过长期的练习的,此外,对穴位的不了解,建议还是咨询医生后再进行,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坐骨神经痛按摩方法图 坐骨神经痛喷酒按摩法
1.在患者的整个腰部连续猛喷酒,连续用两手掌交替旋摩,手法自然轻缓,约3分钟,然后再连续喷酒,根据患者自述疼痛部位,以轻,重,缓,急的手法反复用拇指按揉,约10分钟。
2.在患者大腿前侧和小腿前侧连续猛喷酒,以轻,重,缓,急的手法交替抓捏,按捏,拍打,约5分钟。
3.在患者大腿和小腿后侧一顺线连续喷酒后,上下反复按揉,抓捏约5分钟。
4.在患者的两脚心连续猛喷酒后,用两拇指按揉,捏,然后以由轻渐重的手法按揉涌泉穴,以有钝痛热感向上为宜,约10分钟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