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合理的运动量
什么是合理的运动量
运动量(Amount of exercise)也称“运动负荷”,指人体在体育活动中所承受的生理、心理负荷量以及消耗的热量,由完成练习的运动强度与持续时间,以及动作的准确性和运动项目特点等因素来决定运动量的大小。
从严格意义上讲,体育锻炼对人体产生的影响并不单纯取决于运动量,而是运动负荷(“运动量”只是一种通俗的叫法)。组成运动负荷的主要因素是;“量”和“强度”。
适当的调整运动量
可以连续地测定训练后或次日晨的尿蛋白的量,如果训练的开始阶段增加,而后逐渐减少,这说明锻炼者对运动量从不适应到适应,是一个好现象。如果开始时增加,而后数量不仅不减少,反而逐渐增加,恢复也慢,这说明身体不适应,所安排之运动量应予以及时调整。主观感觉:其内容包括自我感觉、睡眠、食欲、锻炼欲望等。如果锻炼后自我感觉良好,精力充沛,有劲,睡得熟,吃得香,很想参加运动。锻炼后肌肉有轻度酸痛,并有疲劳感,但经过一夜的休息次日晨即可恢复正常,则说明运动量安排合适。如果在锻炼后感到精神萎靡不振,全身令力,胸骨柄及肝区有疼痛感,头昏脑胀,运动后感到特别疲倦,睡不好,吃不香,易出汗,不想练习,则说明运动量需作适当调整。
运动后肌肉酸痛怎么办
1、训练组织要合理。通过一段时间训练后,原先呈现的肌肉酸痛症的运动量,就较少呈现症状了。而且体现有特异性。例如训练下坡运动一段时间后能减轻下坡训练带来的肌肉酸痛症。
2、牵伸肌肉的运动可减轻酸疼。牵伸肌肉可加速肌肉的放松和拮抗肌的缓解,有助于紧张肌肉的恢复。这种肌肉牵伸练习也为预防锻炼时的拉伤打下基础。
3、做好锻炼时的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准备活动做得充分和整理运动做得合理有助于防止或减轻肌肉酸痛。
怎样合理运动减肥呢
怎么正确跑步减肥?
1.面朝前方
跑步的时候,挺胸抬头,面朝正前方,视线往远处望去,下巴尽量往前伸展,不要收拢起来,这样会令上身自然挺直。
2.打开胸廓
先深呼吸,令胸廓打开,这样也同样能令上身挺值,在往前跑步的时候更能产生推动力,跑起来不费劲。
3.双臂放松
跑步的时候,不少人都习惯性的摆臂,但其实有时候是我们刻意地将手臂甩起来,这样会对手臂施加过大的力度,反而会令你跑得很吃力。跑步的时候,两臂自然屈肘,放于两侧并放松,无名指与小拇指自然弯曲,大拇指、食指与中指则自然张开,无需刻意摆动手臂。
4.上举瘦臂
跑着跑着停下来,原地双脚微微张开站直,臀部肌肉收紧,双臂往前伸展,手掌合拢并交叉手指,然后往上举起手臂,手掌往上翻,往天空的方向拉伸手臂,然后头随之抬高,垂直踮起双脚,令全身往上提拉,然后继续跑步,这样能你跑起步来更轻松。
跑步减肥最佳时间?
1.跑步的最佳时机:早晨与傍晚
早晨与傍晚是跑步的最佳时机。早上空气清新,出外跑步活动一下全身,一边呼吸一边迎着和暖的阳光,此时紫外线不是太强,能从一早帮你提高新陈代谢,让身体提早进入燃脂状态。而傍晚在吃饭前跑步也不错,气温没那么高,跑起步来也很轻松,对于控制食欲也有一定的帮助。
2.跑之前喝1杯水
在开始跑步30-1小时前,可稍微吃点东西,例如吃1根香蕉,可以补充一下体力,但注意不要吃太饱,并且尽量给点时间让食物消化,然后跑步前喝1杯水。跑步的途中。每15分钟补充一次水分,避免身体缺水。
3.跑累了停下来步行一下
不少人都觉得跑步很累,于是不太愿意去做这种运动,其实只要掌握技巧,跑步也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如果你是初次接触跑步减肥法,一开始不建议跑太久或强度太大。
每周跑2次,每次跑10-15分钟即可,途中可加入步行,两种运动互相穿插进行,并保持畅顺的呼吸,脂肪就能持续地燃烧起来。
当你已经掌握跑步的技巧,可以增加强度,例如每周跑3次,每次跑20分钟以上,层层进阶,效果会越来越显著哦!
跑步减肥法4个错误跑姿:
1.弓背
头低下,看着地面与双脚,不知不觉地就弓起背,胸廓往内收缩,两肩下塌,上身微微前倾,这样很容易摔倒受伤。
2.拗腰
头部过度地仰起,面朝斜前方,胸廓随之外扩,令后腰往内收,这样跑起来会很吃力。
3.跨步
跑步的时候,双腿要放松,如果太过于着重跨步的话,步伐太大,双腿太用力,反而会消耗多余的体力,令你十分疲倦,无法充分利用时间与体力来减肥。
4.握拳
除了双脚过度用力,有的人也会忽略双手的姿势,其实无需握紧拳头,这回形成阻力,令上身紧绷,跑起来受阻。
中老年人如何合理运动
1、晨练越早越好:早晨空气污染最严重,又因一夜未进水,人体血粘度高,对健康不利。下午两点到五点,血压、心跳最平稳,适合健身运动。
2、忽视热身:因为运动前的准备运动可提高肌体的兴奋度,减少肌肉僵硬,增加关节灵活性,防运动损伤。
3、带病坚持运动:会加重病情,应暂停活动。
4、空腹活动:运动要消耗能量,能量不足会发生头晕、心跳加快、出冷汗、低血糖,故应吃点糕食再动。
5、运动量过大超负荷:引起疲劳,肌肉韧带损伤,应循序渐进,增加运动量。
6、盲目运动:应选择适合自身体质的运动项目,以确保安全。
7、运动中大量饮水:应小口缓慢喝以解渴,运动后半小时再补足水分。
8、剧烈运动后骤停:使肌肉内血液来不及顺利回归心脏,造成血压降低,脑供血不足,心慌头晕。
9、运动后不做整理运动:整理运动能助身体逐步缓和压力,避免肌肉酸痛。
10、运动后马上吃饭洗澡:运动使血液流向四肢,胃肠血液供应不足,马上吃饭洗澡使消化道供血不足,功能受障,血液流向体表,心脑供血不足。
儿童轻度肥胖如何调整
1.膳食调整:
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为了保证儿童正常发育的需要,足够的营养是非常重要的,其原则是保证蛋白质(低热能)的摄入,减少热能的摄入和提高膳食质量,不盲目节食。平时应多吃些新鲜蔬果、粗粮、豆制品等;避免大吃大喝,高脂快餐、软饮料、甜食、冷饮、巧克力等。
2.合理运动:
最佳的运动方案应该是除了在户外活动时完成高密度、低强度的运动量外,还要强调每天应有一定时间的体力活动(大约累计1小时)和减少久坐的时间(不应有每次超过1小时)。
3.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矫正不良的饮食行为,改变不合理的进餐习惯,避免晚餐吃得过晚、过饱;改变餐间吃零食和吃夜宵的习惯;改变狼吞虎咽的习惯,培养细嚼慢咽的良好习惯;记好运动日记,使每个肥胖幼儿都能动起来,自觉完成每天的运动量。
孕妇合理运动也是胎教
孕期适量运动,不仅对准妈妈和胎儿都有好处,而且准妈妈将来分娩时间会较不运动时缩短,那么准妈妈在孕期各阶段该选择怎样的运动,孕期运动又该注意哪些问题?
孕妇合理运动也是胎教
孕妇适当地运动不仅对孕妇本身有很多好处,其实也是对胎儿进行运动胎教,胎教的形式多种多样,运动中的妈妈其实是和肚子里的宝宝一起在运动,这种胎教同样是有益的。她建议孕妇应抛开以往的旧观念,咨询医生选择适当的运动,增强自身免疫力和促进胎儿健康发育。
对胎儿的好处:
1、促进胎儿正常生长发育。
运动不仅能增加孕妇自身健康,也可增加胎儿的血液供氧,加快新陈代谢,从而促进生长发育。
2、促使孕妇胎儿吸收钙。
孕妇去户外或公园里运动,可呼吸大量新鲜空气,阳光中的紫外线,还使皮肤中脱氢胆固醇转变为维生素D,促进体内钙、磷的吸收利用。既有利于胎儿骨骼发育,又可防止孕妇发生骨质软化症。
3、 帮助胎儿形成良好个性。
孕期不适常会使孕妇情绪波动,胎儿的心情也会随之变化。运动有助于改善孕妇身体疲劳和不适感,保持心情舒畅,利于胎儿形成良好的性格,是一种很好的胎教形式。
4、可促进胎儿的大脑发育。
孕妇运动时,可向大脑提供充足的氧气和营养,促使大脑释放脑啡肽等有益的物质,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孕妇运动会使羊水摇动,摇动的羊水可刺激胎儿全身皮肤,就好比给胎儿做按摩。这些都十分利于胎儿的大脑发育,出生后会更聪明。
怎样预防胃炎 合理运动
进食后,胃有节律性的蠕动,使食物在胃内与胃液充分混合,研磨成食糜,并逐渐排空。饭后立即进行剧烈活动,直接影响胃肠的血液供应,导致消化不良,因此,进食后应停半小时再行活动。
怎样降低坏胆固醇
如果只有“坏胆固醇”升高,其他血脂指标正常,目前还没有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只需进行饮食调理和规律运动,暂时不需要吃药。饮食调理包括: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少吃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蛋黄、蟹黄、动物内脏等,多吃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的食物,如谷类、新鲜水果、蔬菜、燕麦等。在日常生活中增加运动量,如尽可能步行、少乘电梯、多做家务等。在控制饮食和合理运动一段时间(一般2~3个月)后,需抽血随访“坏胆固醇”水平。
一般情况下,长期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让“坏胆固醇”恢复正常。如果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仍不能降低“坏胆固醇”水平,尤其是合并有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的人群,则需要医生开出处方用药物来治疗。在服用降脂药物期间,也应注意饮食控制和运动,以增强药物的疗效。对大多数伴有高血压等高危因素的人来说,药物是使“坏胆固醇”得以控制的关键。
茶也能降低胆固醇,例如普洱茶、乌龙茶都有很好的减肥效果,能降低血液里的胆固醇,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很有作用,喜欢喝饮料和咖啡的人,可以以茶替代,这样更健康。此外,山楂、荷叶、菊花都是有降低胆固醇的效用,还可以降血压,再加上合理的运动,身体倍棒,吃嘛嘛香啦。
运动会导致脂肪肝吗
脂肪肝的治疗需要综合措施,单纯靠药物既不经济有效果不佳,而运动疗法既经济、又随意;既科学、又安全。于是有人认为只要合理运动就不用服用药物。其实这也是个错误的观点,脂肪肝并不是一种单纯的疾病,尤其是在伴发有糖尿病、肝炎、高血脂、肝硬化等疾病时,单纯靠运动疗法根本无法达到明显的治疗效果,而且运动也无法缓解疾病带来的各种不适症状,因此,必要的时候药物是必须的选择。
运动项目越多越好?
以锻炼全身体力和耐力为目标的全身性低强度的动态运动,即有氧运动,如慢跑、中快速步行(115-125/分钟)、骑自行车、上下楼梯、爬坡、打羽毛球、踢毽子、拍皮球、跳舞、广播体操、跳绳和游泳等,可使交感神经兴奋,血浆胰岛素减少,而儿茶酚胺、胰高血糖素和生长激素分泌增加,抑制甘油三酯的合成,并促进脂肪分解。
脂肪肝患者的运动项目应以低强度、长时间的有氧运动为主,但关键是适合自身的情况。如果选择了自身无法承受的运动或过于轻松的项目也是打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的。
运动时间越久越好?
用“强度×时间”表示运动量来看,强度高的运动持续时间要比较短,如果强度低则持续时间就要长,应按照脂肪肝患者的生活背景和肥胖程度考虑时间和强度的搭配。运动量渐增,并做到有恒、有序和有度,每次锻炼时必须完成规定的运动指标。
以步行为例,可从5000步/日,渐增至7000-10000步的步行,进而快步步行,阶段性地增加运动量;可遵循“3、5、7”原则,即每日3000米(30min内),每周5次,每次步行后脉搏与年龄之和为170。
运动量越重越好?
脂肪肝患者应根据运动后劳累程度和脉搏选择适当的运动量,以运动时脉搏加快,运动后疲劳感于10-20分钟内消失为宜。锻炼后如果有轻度疲劳感,但是精神状态良好,体力充沛,睡眠好,食欲佳,说明运动量是合适的。如果锻炼后感到十分疲乏,四肢酸软沉重,头晕,周身无力,食欲欠佳,睡眠不好,第二天早晨还很疲劳,对运动有厌倦的感觉,说明运动量过大,需要及时调整。锻炼过程中如果出现呼吸困难、面色苍白、恶心呕吐等情况,应立即停止运动,必要时采取相应的处理。
减脂要注意哪些事项
忌节食
减脂一定要采取合理的方式,一定不能靠节食这样方式来减脂,不然的话很容易反弹,并且还会对健康造成影响。
合理运动
想要减脂的话就一定要配合运动,但注意运动的话一定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进行,并且来合理的安排运动量,以免对机体造成影响和伤害。
运动减肥需要注意什么 合理掌握运动量
运动是减肥的重要手段,但是合理掌握运动量很重要,运动减肥并不是运动量越大越好。大运动量固然会增加热量消耗,迅速减重,可是运动量过大,同样也会增加机体代谢调整负担,对健康造成影响,甚至危及生命;当然运动量太少的话,也不会获得满意的减肥效果。
运动心率正常范围是多少
最大运动心率=220 -岁数
合理运动负荷心率的上限=最大运动心率乘以85%
合理运动负荷心率的下限=最大运动心率乘以65%
比如,年龄为40岁的人,他的最大运动心率为220 ~40 = 180〈次/分〉。那 么,合理运动负荷心率:
上限应为180 x85%=153(次/分)
下限应为180 x 65% =117(次/分)
这就是说,锻炼时的心率在117 ~ 153次分之间,运动负荷是合理的。高于 或低于此范围,就要适当减小或增大运动负荷,把运动心率调整到这个范围之中。
普通正常人在安静的状态下,心率一般在70次/分钟左右,小孩的相对高些.运动员的心率要低些,我当运动员时的心率是58次左右,现在是70次.世界级优秀运动员心率可以达到46次.
人们安静的时候和运动的时候,心跳的速度是不一样,所以当心跳次数超出运动心率正常范围的时候,就要特别注意一下。看看是否是心脏出现什么问题,可以去咨询一下医生,这时候,太过剧烈、危险的运动就暂时不要去做,平时注意休息。
肾小球肾炎患者怎么进行护理方法
慢性肾炎患者不管是在治疗中,还是治疗后,都必须要进行适当的运动。疾病对一个人最大的打击就是心理和精神的双重打击,尤其是对于慢性肾炎患者来说。慢性肾炎治疗时间长,患者经历的治疗也相当痛苦。于是有的患者或是家属认为治疗后,卧床休养才是最重要的。卧床休养固然重要,但是合理的运动也不能忽视。
慢性肾炎患者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可有效地提高自身抗病能力,减少感染,通过体育运动还可改善内脏的血液循环,促使体内损伤部位的修复及代谢废物的排出。运动疗法多种多样,如散步、骑车、游泳、慢跑、太极拳、体操、武术等。患者要根据自己的体质选择适当的运动,并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尤其要注意运动与休息的关系,以免过老而加重疾病。
合理的锻炼有利于慢性肾炎的治疗。进行体育保健锻炼时,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各种传统体育运动各有特点,人们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如年龄、体质、职业等、实际需要和兴趣爱好而选择合适的方法,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时间、地点、场合而选择适宜的项目。在运动量适当的情况下,所选项目不一定局限于某一种,可综合应用或交替穿插进行。
在运动量和技术难度方面应逐渐加大,并要注意适可而止,切不可勉强和操之过急。锻炼应在医生或教练的指导下进行。如运动后仅觉肌肉酸楚,抬举活动时稍有胀重感,可继续维持原运动量或加大一些。如局部稍有疼痛,应减轻运动量或更换运动项目。如出现麻木感,应停止运动,并查清原因再做进一步处理。
以上就是合理的锻炼有利于慢性肾炎的治疗。希望对于患者有所帮助。合理的锻炼、合理的饮食、配合上合理的治疗。慢性肾炎不在是噩梦。
最后我们再次强调一点:就是运动合理!再好的运动方式如果不合理的话不仅不能起到比较好的作用,反而会适得其反。
孕妇合理运动也是胎教
1、 促进胎儿正常生长发育。
运动不仅能增加孕妇自身健康,也可增加胎儿的血液供氧,加快新陈代谢,从而促进生长发育。
2、促使孕妇胎儿吸收钙。
孕妇去户外或公园里运动,可呼吸大量新鲜空气,阳光中的紫外线,还使皮肤中脱氢胆固醇转变为维生素D,促进体内钙、磷的吸收利用。既有利于胎儿骨骼发育,又可防止孕妇发生骨质软化症。
3、 帮助胎儿形成良好个性。
孕期不适常会使孕妇情绪波动,胎儿的心情也会随之变化。运动有助于改善孕妇身体疲劳和不适感,保持心情舒畅,利于胎儿形成良好的性格,是一种很好的胎教形式。
4、可促进胎儿的大脑发育。
孕妇运动时,可向大脑提供充足的氧气和营养,促使大脑释放脑啡肽等有益的物质,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孕妇运动会使羊水摇动,摇动的羊水可刺激胎儿全身皮肤,就好比给胎儿做按摩。这些都十分利于胎儿的大脑发育,出生后会更聪明。
最后,产科专家提醒所有孕妇,开始锻炼时,运动量从小量开始,待适应后逐步增加至最合适的量,注意保持正确方法,听从医护人员的指导,保障安全有效的运动。在运动中如出现任何疼痛、气短、出血、破水现象,应立即停止运动,或运动后胎动发生异常,马上去就诊是最安全的选择。
如果孕妇曾有过先兆流产、早产、双胎、羊水过多或过少、前置胎盘史,或严重的内科并发症,如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那么,为了安全起见可不进行运动。
运动心率正常范围是多少
能强身健体的合理运动负荷是本人最大运动心率值的65%——85%0之间。也称为靶心率或叫做目标心率(是指能获得锻炼效果并能确保安全的心率〉。计算方法为:
最大运动心率=220 -岁数
合理运动负荷心率的上限=最大运动心率乘以85%
合理运动负荷心率的下限=最大运动心率乘以65%
比如,年龄为40岁的人,他的最大运动心率为220 ~40 = 180〈次/分〉。那 么,合理运动负荷心率:
上限应为180 x85%=153(次/分)
下限应为180 x 65% =117(次/分)
这就是说,锻炼时的心率在117 ~ 153次分之间,运动负荷是合理的。高于 或低于此范围,就要适当减小或增大运动负荷,把运动心率调整到这个范围之中。
普通正常人在安静的状态下,心率一般在70次/分钟左右,小孩的相对高些.运动员的心率要低些,我当运动员时的心率是58次左右,现在是70次.世界级优秀运动员心率可以达到46次.
人们安静的时候和运动的时候,心跳的速度是不一样,所以当心跳次数超出运动心率正常范围的时候,就要特别注意一下。看看是否是心脏出现什么问题,可以去咨询一下医生,这时候,太过剧烈、危险的运动就暂时不要去做,平时注意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