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为何宝宝越来越胖

为何宝宝越来越胖

为何宝宝越来越胖?肥胖症可见于任何年龄小儿,体重超过同龄小儿,且身高及骨龄皆在同龄小儿的高限,少数可超过,智力正常,性发育正常或提前。肥胖症小儿常有心理障碍如孤僻、自卑感等。虽然小儿肥胖症的病因迄今尚未完全阐明,但一般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

(一) 遗传因素

肥胖症有一定家族遗传倾向。双亲胖,子代70%~80%出现肥胖;双亲之一肥胖,子代40%~50%出现肥胖;双亲均无肥胖,子代仅1%出现肥胖。单卵孪生者同病率亦极高。

(二) 营养过度

营养过多致摄入热量超过消耗量,多余的热量以甘油三酯形式储存于体内致肥胖。婴儿喂养不当,如每次婴儿哭时,就立即喂奶,久之养成习惯,以后每遇挫折,就想找东西吃,易致婴儿肥胖,或太早喂婴儿高热量的固体食物,使体重增加太快,形成肥胖症。妊娠后期过度营养,成为生后肥胖的诱因。

(三) 缺乏活动

儿童一旦肥胖形成,由于行动不便,更不愿意活动,以致体重日增,形成恶性循环。某些疾病如瘫痪、原发性肌病或严重智能落后等,导致活动过少,消耗热量减少,发生肥胖症。

(四) 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在肥胖症的发生上起重要作用。情绪创伤或心理障碍如父母离异、丧父或母、虐待、溺爱等,可诱发胆小、恐惧、孤独等,而造成不合群,少活动或以进食为自娱,导致肥胖症。

(五) 中枢调节因素

正常人体存在中枢能量平衡调节功能,控制体重相对稳定。本病患者调节功能失平衡,而致机体摄入过多,超过需求,引起肥胖。

宝宝为什么肥胖

从医学上来说,一旦孩子的体重超过同性别和同月龄婴儿的标准体重的百分之二十的时候,便会被诊断为肥胖婴儿。因此,很多家长朋友们都想要知道婴儿肥胖的原因有哪些,那么究竟为什么会引起婴儿肥胖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

婴儿肥胖的原因

1、遗传因素

事实上,对于肥胖儿来说,一般都有非常明显的家族史。若是父母两个人都比较肥胖的话,那么他们的子女肥胖的可能性会达到百分之70以上。若是父母里面有一个人存在肥胖的情况,子女肥胖的可能性会有百分之五十。这种家族聚集所引起的肥胖跟环境和遗传因素有很大的关系,尤其是父母的饮食和生活上面的习惯都会对孩子产生直接的影响。

2、饮食原因

其次,大部分的肥胖儿都会出现进食太多和运动不熟的情况。他们往往会吃很多的东西,而且吃的速度也非常快。但是,由于没有进行足够的运动来消耗多余的脂肪和热量。所以,常常会出现肥胖的情况。一般来说,有一些婴儿出现肥胖是因为吃太多运动太少所引起的单纯性肥胖,但是仍旧有少数婴儿是因为内分泌和遗传性疾病所引起的继发性肥胖。

了解到这里,大家应该都懂得婴儿肥胖的原因有哪些。对于肥胖的小宝宝来说,必须要通过多种方法来达到减肥的效果,不但需要适量的调节饮食,还需要通过运动来进行辅助,只有将这两方面综合起来,才能够达到减肥的效果。

宝宝体重偏轻怎么办

真正的健康不是用胖瘦来衡量的,只要营养能满足宝宝正常的生长发育就可以。虽说都想让自己的宝宝吃得胖一点,但是,宝宝身体的胖瘦也根据夫妻双方的身体胖瘦而定。如两个人都瘦,宝宝胖的机率就小。胖瘦不重要,重要的是健康。

肥胖孕妈易生肥胖宝宝

作为准妈妈的你是否为了给自己和宝宝提取充足的营养而在大量摄入各种食物呢?你是否注意到你的体型已经严重超标了,跨入了肥胖孕妇行列了呢?英国最新研究发现,肥胖孕妈生下肥胖婴儿的几率较大。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儿科研究》杂志上报告说,他们测量了105对母亲和婴儿的肥胖程度。母亲测量的是怀孕前的身体质量指数(也称体重指数)。对于婴儿,则用磁共振成像技术测量了他们体内的脂肪含量和分布情况。

结果显示,母亲的体重指数与婴儿肥胖程度之间有明显相关性。如果母亲体重指数较高,婴儿体内的脂肪含量,尤其是腹部和肝脏内的脂肪含量也较高。并且这种现象不只限于肥胖女性,即便体重正常的女性,其体重指数与婴儿脂肪含量之间也有这种相关性。

领导研究的尼娜·莫迪教授说,肥胖是许多疾病的诱因,从婴儿期开始就有较高的脂肪含量可能会带来长期的健康风险,因此肥胖的女性如果想要孩子,最好在怀孕前就注意减肥,以从胎儿期就开始帮助孩子防止肥胖。

身体质量指数简称体质指数或体重指数,是用体重数值(公斤)除以身高数值(米)的平方得到的结果,被广泛用作肥胖参考标准。世界卫生组织的划分是,体重 指数在18.5到25之间为正常,25到30之间为超重,30以上为肥胖。但也有专家认为不同人种的标准应该略有差异。

肥胖婴儿将比其他孩子多出很多患先天性疾病的危险,所以肥胖孕妈们,要努力减肥了。

孕妇太胖有哪些危害 胖妈妈易致宝宝难产

如果在备孕期间吃的太多,营养过剩,则会诞生一个胖胖妈妈,胖胖妈妈在怀孕之后,有可能会引发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等,严重的还会造成宝宝难产。因为宝宝也会被妈妈吃成一个胖子,自然就生不出来了。

同时,妈妈太胖的话,皮下脂肪太厚,阻碍仪器对宝宝进行胎位或健康情况的检查,不利于对宝宝动态的及时了解。为了宝宝,各位准妈妈们就管住自己的嘴巴吧!

胖大海治便秘吗 胖大海能治宝宝便秘吗

宝宝便秘不宜喝胖大海。

胖大海确实有一定的润肠通便功效,但是宝宝不建议喝胖大海通便,因为胖大海药性甘凉,易刺激肠胃,而宝宝的肠胃功能尚未发育完善,盲目服用胖大海可能会刺激太过,反而引起宝宝腹泻、便溏等不适,导致宝宝脾胃虚弱,不利于宝宝的生长发育。

胖宝宝也可能缺乏营养素

胖宝宝也可能缺乏营养素

很多人认为小胖子就是营养过剩,其实这种说法不够恰当。孩子胖可能只是能量过剩,不能代表营养素的过剩。很多胖宝宝反而更容易造成维生素D缺乏等问题。这是因为,胖了以后,脂肪组织或细胞或储存一些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D等,导致胖小朋友血液中的维生素D不足,而出现缺乏的症状。由于维生素D能够促进钙的吸收等,缺乏后婴幼儿期更容易出现佝偻病,较大的儿童导致抽筋等缺钙的表现。同样,胖宝宝也会出现缺铁性贫血等营养不良问题。

宝宝肥胖可能带来多种疾病

大量的研究证实,孩子太胖不但不是好事,而且需要警惕。这是因为,肥胖会给孩子惹来很多麻烦:肥胖可导致30多种疾病,让小胖子可能患上高血脂、脂肪肝、高血压、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等。肥胖还会导致孩子反应变慢,大脑变笨,学习成绩下降。

规范饮食别让宝宝变小胖子

孩子变胖坏处多多,怎样才能避免宝宝变成小胖子?刘长伟表示,要避免宝宝变成小胖子,一定要规范饮食。

1.准妈妈在孕期就要合理安排自己的饮食,多咨询专业营养师,尽量避免宝宝出生时就是巨大儿。

2.宝宝0-6个月尽量纯母乳喂养,母乳喂养的孩子明显比人工喂养的孩子发生肥胖的几率要低。

当然,母乳喂养也会肥胖,如果妈妈比较胖,且进食大量的含油脂的食物,乳汁中脂肪含量就会高,容易导致宝宝肥胖。因此母乳妈妈需要注意自己的饮食结构,不摄入过度的含油脂过多的食物等,注意控制饮食总能量。同时注意喂养方式,尽量直接让孩子吸吮乳汁,做到需要多少,吃不多,容易控制量,不得已时才将乳汁挤出来放入奶瓶。

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的宝宝,则需要控制总奶量及喂养速度,宝宝需多少则喂多少,而不是拼命的灌孩子。有家长为了让孩子多吃点长胖点,使用孔径较大的奶嘴或私自将奶嘴孔改大,这种做法都需要警惕。

3.6-12月的宝宝,要合理安排奶量及辅食的量,避免过多的辅食或奶量导致总能量超标。

4.对于1岁以后的宝宝,同样需要有合理的个体化饮食方案,避免饮食合理,饮食能量既不能低,也不能过多。

胖妈妈会生胖宝宝吗

问:我是肥胖型的身材,我很担心即将要出生的会不会也因是个胖宝宝而难以生产?

答:不一定的。肥胖会稍微增加你生巨大儿的风险,但是大多数超重的准妈妈,生的宝宝平均体重都不超重。如果你患有糖尿病,以前生过巨大儿,或是超过预产期2周以后才生宝宝,宝宝就可能会过大。

虽然通过B超能更精确地评估你宝宝的大小,但是仍有10%的误差。不妨根据医生的指导选择合适的生产方式。

相关推荐

小孩吃冷饮的危害 冰淇淋、雪糕、冰棍、冷饮对宝宝的不利影响

一、冰淇淋是高脂肪食物不易消化还降低食欲 夏天,宝宝爱吃冷饮,可不要小看了冰淇淋和含糖饮料这些零食,它们可以让宝宝玩上小半天而不觉得饿。饮食安排不当,宝宝自然少了对正餐的食欲。 二、冰淇淋吃多胖子越胖瘦子越瘦 过度食用冰淇淋的孩子,一般是胖子越吃越胖,而瘦子越吃越瘦。因为,胖孩子吸收功能较好,冰淇淋中的脂肪和糖分无疑加剧了他们的肥胖;而瘦小的孩子一般体质较弱或偏食,冰淇淋吃多了,厌食的毛病变本加厉。 三、吃冰淇淋不能代替喝奶 虽然冰淇淋的主要原料是牛奶,但冰淇淋还难以称为固体奶,所以吃冰淇淋不能代替喝牛奶

大人喂宝宝辅食孩子更易肥胖

宝宝可以吃辅食了,很多家长会为孩子代劳,喂孩子辅食吃。据一项新研究发现,在添加辅食的阶段常被喂饭的孩子比自己吃饭的孩子更易肥胖。母婴专家指出,大人喂宝宝辅食 孩子更易肥胖. 新研究中,英国斯旺西大学的儿科专家艾米·布朗博士及其同事对298名孩子的饮食习惯、6~12个月大时添加辅食情况以及这些孩子的行为表现等进行了评估,之后再与这些孩子18~24个月大时的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与家长喂宝宝辅食相比,让宝宝自己吃更能防止体重超标和行为怪异问题。 布朗博士分析指出,添加辅食是宝宝饮食结构由流质转向固食

宝宝肥胖的危害有哪些 宝宝肥胖的判断标准

肥胖主要是由于热能代谢障碍,摄入的热量超过消耗的热能,引起体内脂肪堆积所致。 通常情况下,可采用以下方法判断: 1~6个月婴儿:标准体重(千克)=出生体重(千克)+月龄×0.6 7~12个月婴儿:标准体重(千克)=出生体重(千克)+月龄×0.5 1岁以上宝宝:标准体重(千克)=8+年龄×2 根据公式:(实测体重/标准体重-1)×100%,若超过了标准体重10%,可以看作超重,若超过20%就属于肥胖了。超过30%~50%为中度肥胖;超过50%或以上为重度肥胖。

怎样预防宝宝肥胖

研究发现,现在出生6个月左右的宝宝,超重比例竟达60%,而20年前只有3%左右。 有时宝宝已经进入梦乡了,爸爸妈妈还是硬生生地把他(她)叫醒喂奶。很多年轻的爸爸会经常问:“我的宝宝营养够吗?”其实,一个不满10个月的宝宝,如果营养过剩,以后得肥胖症的几率将达到4%。 以下是一些小窍门,可以帮助宝宝即能均衡营养,又能“保持身材”。 喂奶要定时。有些宝宝胃口好,总是吃不饱,爸爸妈妈要根据不同月龄给宝宝安排喂奶的时间,并且时间要相对固定,这样可以监测宝宝的进食量。 用小勺喂食。爸爸妈妈在给宝宝喂辅食时,最好用小

为什么月龄小的宝宝吃多动少却不胖

Q:为什么月龄小的宝宝吃多动少却不胖? 细心的妈妈会发现,月龄小的宝贝肥胖的并不多,多数宝宝都是从3、4岁开始逐渐圆乎起来的。为什么孩子小时候吃的多动的少反而长不胖?其实,月龄小的孩子虽然每天吃的多、睡的多,但他从食物中吸收的营养主要是为骨骼和肌肉输入“能量”,并且小宝宝各个器官功能还在发育,所以即使吃的多也很难囤积为脂肪。而且年龄小的孩子,家长照顾的更加精细、涉及的高热量食物会相对少一些。反而是到了3、4岁以后,孩子在食物的选择上有了自己的偏好,特别是对一些脂肪量高的肉类及热量高的“洋快餐”情有独钟。不

婴幼儿肥胖的原因有哪些

1.由于遗传的原因,如果自己的家族本身就是有肥胖的家族史,宝宝自然的也是会遗传的,很容易出现肥胖的问题,据调查了解,如果双亲都是很肥胖的话,孩子在未来的时候肥胖率是百分之七十到百分之八十。 2.由于环境的原因,宝宝在生活中的饮食习惯其实也是和宝宝肥胖原因有很大的关系的,在孩子还很小或者还是在胎儿期的时候,很容易由于营养补充不合适,或者是运动量太少等等情况,造成宝宝肥胖。

宝宝为什么更容易长痱子

宝宝为什么更容易长痱子? 人的皮肤分为角质层、真皮层和皮下组织层。皮下组织层掌管皮肤的体温调节、分泌排泄以及新陈代谢,由脂肪、丰富的血管、淋巴管、神经、汗腺和毛囊组成。其中脂肪起着重要的体温调节作用,阻挡体温流失。 胖宝宝的皮下脂肪层比一般宝宝的要厚重,也更能锁住温度流失。在冬季这是优势,但在夏天就是硬伤了。因为脂肪层比别的宝宝更厚,体温也更难散失,为了保持体温恒定,胖宝宝只有通过增大出汗量和增加呼吸频率的方式来进行散热。 出汗量大量增加,超过了宝宝皮肤的荷载量,因此就引发痱子,这就是痱子偏爱胖宝宝的原

宝宝5个月还不会翻身怎么回事 宝宝太胖

有的宝宝长的太胖了,自己力量不够,想要进行翻身动作就比较困难,因此出现翻身晚或懒得翻身的现象。 适当控制下宝宝的体重范围,减少饮食量和食物热量,防止宝宝出现过度肥胖,过度肥胖不仅影响宝宝翻身晚,日后走路等动作也会较晚,另外可能还会导致今后有肥胖症。 附:宝宝5个月身高体重标准 1、男孩 身高:59.9cm—73.9cm,平均66.7cm。 体重:5.66kg—11.15kg,平均8.00kg。 2、女孩 身高:58.6cm—72.1cm,平均65.2cm。 体重:5.33kg—10.38kg,平均7.36

怎么预防宝宝肥胖

1、培养宝宝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从小培养宝宝定时进餐;从小学开始就应该一日三餐,课间不要加餐,不要宝宝吃零食,鼓励按时吃正餐。爱吃零嘴或不吃早餐的妈妈特别注意,赶快改掉坏习惯。不吃早餐是造成肥胖的原因之一。 2、增加体力活动 给宝宝玩耍的时间和空间,幼童也不要关在室内,有条件就到户外活动,可带稍大宝宝一起晨练,放手让宝宝去参加小朋友的群体游戏,从小培养劳动习惯,鼓励做家务活,限制看电视的时间,培养多种娱乐活动兴趣; 帮助宝宝养成乐观情绪、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有规律的作息时间等,对防范高血压很有帮助。 3、拒绝滋

肥胖对婴儿的危害有哪些

肥胖会使宝宝学会走路较同龄者要晚,活动能力相对较差,并容易出现膝外翻或内翻、筋内翻等症状;关节部位长期负重,容易磨损而出现腿或关节疼痛。宝宝正处在生长发育最旺盛时期,骨骼中含有机物的比例大,受力容易弯曲变形。肥胖宝宝体重超标太多,就会加重下肢,尤其是下肢支撑关节的负担。下肢长期超负荷,容易造成弓形腿、平足。 如果宝宝的脑组织中含脂肪量过多,容易形成“肥胖脑”。“肥胖脑”思维迟钝,记亿力差,会严重影响宝宝智力。由于宝宝身体肥胖,体表面积增大,导致血液带氧不足,大脑经常处于缺氧状态,也容易出现头昏、恶心等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