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有利于健康长寿的心理因素
6个有利于健康长寿的心理因素
有关专家指出,老龄是人生经历的最终阶段,生理和心理特点都与青壮年不同,老年人自身要调整心态,认同年龄增长伴随的变化,要保持家庭和睦,学习新知识,培养兴趣爱好,多参加社区活动,建立新的人际交往圈。要关心自身身心健康,积极觉察身体、情绪等异常变化,及时发现和治疗精神疾病。当老年人在短期内出现明显的记忆力减退、生活和工作能力下降等现象时,要及早就医。
美国根据一项对1500名1910年左右出生的人进行长达80年的跟踪调查,发现了人们的6个心理因素有利于健康长寿。
1、经常参加社交活动
经常与亲朋好友联络的人更长寿。在交往过程中给予他人帮助,有益长寿。如果你朋友不多,建议多参加社会组织或者志愿工作。
2、爱操心不是坏事
如果你是个爱操心的人,那或许是件好事。很多实例证明适当忧虑有益健康,尤其是对于男性而言。当你为某件事担忧的时候,自然会考虑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情况,并且制订相应的预案。这时候,操心就是有益无害的。
3、不要把宠物当成最好的朋友
养宠物的确有益健康,但是宠物毕竟无法代替人与人之间的接触。研究发现,养宠物的人并不比其他人群更长寿。相反以宠物取代人际交往的人,寿命更短。
4、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
尽管健身有益,但研究发现,一些长寿者在二十多岁的时候并不怎么锻炼,反而是通过多做自己感兴趣的事,让自己活动起来更能长寿,比如种花、种菜、做木匠活等。
老人要想健康长寿心态好最重要
长寿老人大都具备如下生理特征:
1.眼有神 老年人目光炯炯有神,说明大脑的生理功能良好。眼无神则不可能长寿。
2.牙齿坚 中医认为齿为骨之余,肾主骨生髓。牙齿好的人,肾功能就好。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牙齿好的人多长寿。
3.前门松 小便正常,无淋沥不尽和阻滞之感,表明前列腺及泌尿生殖系统的功能良好。
4.后门紧 大便正常,无便溏、便秘;肛门括约肌紧张度良好,肠道无特殊疾病。
5.形不丰 体重恰到好处,体型不胖不瘦或略偏瘦。据医学调查,90岁以上长寿老人中,无一例肥胖者。
6.声息和 说话声音宏亮,呼吸从容不迫,说明呼吸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协调一致。
7.腰腿灵 爱活动并能活动,且心情舒畅,表明骨骼、肌肉和运动神经功能良好。
8.脉形小 即血管弹性好,脉搏适中,血压不高,心律整齐。说明动脉无明显粥样硬化,无明显心脑血管疾病。
长寿老人多具有以下心理特征:
1.心胸开阔,乐观豁达 长寿者大都心胸开阔,为人热情直爽,乐于助人,不易发怒。事实证明,心胸狭窄、忧愁多者,患病机会多;而心胸宽广、乐观向上者,患病机会少。
2.热爱生活,善于生活 古今中外许多杰出人物,都有明确的生活目的与奋斗目标,到了八九十岁仍能勤奋工作。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自己的工作,还有着科学的生活方式,愉快的情绪,使身体各器官协调,并处于良好的状态。
3.与人为善,知足常乐 许多长寿老人都是心地和善,不发怒,不奢华,勤俭朴素,敬老爱幼,能与家人和他人和睦相处,使他们的体质内环境长期处在平衡有秩的状态。
4.兴趣广泛,有所追求 书画棋琴能陶冶情操,使人心情愉快;有所追求,使人动脑思索,延缓大脑衰老。许多长寿者爱好棋琴书画,对工作极端负责,精益求精。由于艺术的陶冶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锻炼了身心,获得了长寿。
5.忘我无私。刚毅耿直 秉性耿直,坚强刚毅,坦率直爽,忘我无私,是那些事业心很强的长寿者的共同特点。刚毅、耿直的人胸宽气壮,神经系统有较强的协调能力,能适应环境的骤变;忘我无私则心胸坦荡,有利于长寿。
长寿的六个科学要素
第一个要素是人生目的要正确
人生的目的是什么?活着究竟为了什么?这是必须要搞清楚的问题。
人生的目的是什么?活着究竟为了什么?这是必须要搞清楚的问题。要明白人生一辈子要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小家,对得起大家,对得起国家。不要贪图名利,不要私心太重。因为“人本洁来还洁去”,人生的目的地都是那一个地方,争来争去,到头来还是两手空空,所以,要学会放弃,大舍大得,活着就该让自己开心快乐地过好每一天。因此,人生目的正确是健康长寿的前提条件。
第二个要素是饮食营养要保证
这个道理很简单,就是多吃点东西,不一定是吃好东西,应当不偏食。当然过量饮酒相当于自杀,这个道理很清楚。不要偏食挑食,不要过量饮酒。五谷杂粮都应当经常吃一些的,蔬菜当然是必不可少的。纯净水和饮用水都要喝的,大家都清楚水太纯净了,就没有任何营养成分,许多时候“细菌”与我们的健康长寿有着不解之缘,我理解这和种牛痘类似,所以我一直喜欢生喝自来水,从来也不闹肚子。因此,营养充足是健康长寿的根本条件。
第三个要素是锻炼身体要坚持
生命在于运动,可是在运动中大家一定要注意身体和和心理的双重运动,在生活中大家不仅要四体勤快,更要善于动脑。这是很重要的。
一个人的身体健康,首先表现在心理的健康上,心理运动就是要多学习,多想事,多思维,脑子灵活,身子骨才能反应敏捷。因此,喜欢运动是健康长寿的重要条件。
第四个要素是心情愉快要娱乐
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心情愉快是生活幸福的标志,也是长寿的基本条件。
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心情愉快是生活幸福的标志,也是长寿的基本条件。娱乐的形式有多种多样,我认为,上网不仅是心理和生理上的锻炼,而且是娱乐的最好形式。聊天、发贴、做游戏、打打牌等,都是很好的娱乐。不要闷闷不乐,不要躲避游戏。大人也有大人的游戏方式,这是生命的乐趣,更是长寿必不可少的因素。因此,心情愉快是健康长寿的必备条件。
第五个要素是:睡眠休息要充足
不能保证足够的睡眠是危害身体健康的大敌。当然也不是睡懒觉,更不是夜里不睡白天睡。不要贪黑熬夜,不要赖在床上。操劳过度或失眠是危害健康的大敌,所以要保证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和休息,这是想健康长寿的重要保证。
第六个要素是:生存环境要良好
尽管我们的生存环境在逐渐的被城市的喧嚣所淹没,但是我们要注意自身周围小环境的平衡,大家可以做日光浴,这些对身体健康是有很大好处的。
尽管我们的生存环境在逐渐的被城市的喧嚣所淹没,但是我们要注意自身周围小环境的平衡,大家可以做日光浴,这些对身体健康是有很大好处的。
老人长寿的心理因素
情绪稳定长寿老人比较注重自己的情绪调适,使中枢神经处于相对稳定的良好状态,进而使机体的生理功能协调。
95%以上的长寿老人情绪安定,适应能力强,经受得起生活环境中的各种不良刺激。
他们即使受到精神刺激或创伤,也能自我控制,并很快恢复心理平衡。
心境愉快愉快标志着老年人身心活动和协调。
长寿老人大都精神爽愉,笑口常开。
笑是一种简单而又愉快的运动,可使胸、膈、腹以及心、肺、肝等脏器都得到有益的活动,神经、骨髂和肌肉得到放松,且可驱除忧愁烦恼,减轻精神压力,抒发健康的感情,进而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
胸襟豁达长寿老人在人际关系方面态度真诚和善,对同辈人尊重,对晚辈人慈爱,以宽厚的态度待人处世。
这种长者的情怀和气质,是健康的保证。
热爱生活长寿老人大都对生活充满热爱与向往之情,他们积极从事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或劳动,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并从中获得快慰和乐趣。
长寿心理健康十条标准
判断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专家们所依据的标准可以归纳为两类:一是社会适应标准,一是医学标准。大多数专家倾向于用社会适应标准衡量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
了解自我,对自己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并能恰当地评价自己的能力;
信任自我,对自己有充分的信任感,能克服困难,面对挫折能坦然处之,并能正确地评价自己的失败;
悦纳自我,对自己的外形特征、人格、智力、能力等都能愉快地接纳认同;
发展自我,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充分发展自己的智力,能根据自己的特点,在集体允许的前提下,发展自己的人格;
调适自我,对环境有充分的安全感,能与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理解他人,悦纳他人,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控制自我,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调节自我,对自己不切实际的行为目标、心理不平衡状态、与环境的不适应性,能作出及时的反馈、修正、选择、变革和调整;
完善自我,能不断地完善自己,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设计自我,有自己的生活理想,但理想与目标能切合实际;
满足自我,在社会规范的范围内,适度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老人长寿要素分析
1、发现文化程度和户籍关系对健康长寿无明显的影响。
2、职业对健康长寿的影响 通过对农民、工人、科技人员、公务员、自由职业、无业人员和其他人员7 个职业分析,结果表明,家居农村、从事农业劳动的农民90 岁老年人所占比例最高。从事的职业对健康长寿有明显的影响, 这可能和居住农村环境等相关。农村饮用水和空气少受污染, 人到老年仍从事农业和家务劳动, 有自由的活动空间有关。
3、配偶状况对健康长寿的影响 在600 名老人中, 配偶健在的367 人 ; 其中男性261 人 ; 女性106 人, 占3817%。男性配偶健在人数高于女性。配偶健在是健康长寿的要素之一。
4、 生活经济来源对健康长寿的影响 在调查的596 名老人中, 其经济来源由社会提供的( 包括离退休金、社会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 410 人; 由子女提供的140 人; 靠个人农业劳动收入的41 人 ; 靠个人积蓄的5 人 。可靠的经济来源是健康长寿的保障。
5、参加社会活动对健康长寿的影响 在调查的75 岁以上的老人中, 有15%仍在从事社会兼职和其他社会活动, 其中社会兼职的有20 人 , 从事社会其他活动的59人。90 岁以上的老人有2 人。参加社会活动虽不是健康长寿的主要要素, 但可以提高老年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增强身心健康。调查证明75 周岁以上老年人还是有能力参加社会活动。
6、 医疗保障对健康长寿的影响 调查的600 名老人中, 有492 人由社会提供不同形式的医疗保障; 个人自费的106 人; 无医疗保障个人也无力支付医疗费用的2 人。多数老年人有社会医疗保障, 这是老年人健康长寿的重要要素。
7、身高体重对健康长寿影响 根据464 名接受调查老人测得的BMI,多数老人不胖不瘦, 因此, 控制体重是健康长寿的重要要素。调查人群身高各年龄组无明显差异近半数身高在1.55-1.6米。女性平均身高低于男性,说明可能身高低寿命长。
8、控制血压对健康长寿的影响 在所调查的599 名老人中, 86%的老年人运用不同方法将血压控制在正常和基本正常范围内, 因此, 控制血压特别是控制收缩压是健康长寿的重要要素。
9、老年性疾病对健康长寿的影响 在所调查的600 名老人中,患冠心病的101 人; 患脑梗塞的18 人; 患高血压的376 人; 患糖尿病65 人; 患高血脂症、运动障碍、高尿酸症和痛风、消化系统溃疡37 人。一人同时患有慢性疾病平均为11 种。定期健康检查、发现疾病进行正规治疗, 是健康长寿的重要要素。
在所调查的589 名老人中、患恶性肿瘤的15 人, 男性高于女性。其中一名胃癌患者年龄在90 岁以上。
10、 生活自理能力对健康长寿的影响 在599 名受调者中,生活能完全自理的491 人, 部分自理的84 人, 不能自理的19 人, 完全不能自理的5人。生活能自理是健康长寿重要要素。
11、 起居作息习惯对健康长寿的影响 在585 个受调者中,晚9 时前就寝的417 人, 晚10 时前就寝的123人, 晚11 时后就寝的5 人。90 岁以上年龄组在晚10 时前都能就寝; 睡眠时间多在7~ 8 小时以上。在596 名受调人者中, 4 时前起床的48 人, 5 时前起床的209 人 , 7 时前起床的310人, 8 时前起床的29 人。593 个受调者, 有393 人有午睡习惯, 午睡在1 小时内的280 人; 600 名受调者中38 人有睡回头觉的习惯。足够的睡眠和有规律的起居作息习惯是健康长寿的要素之一。
12、 个人爱好对健康长寿的影响 在454 名受调者中, 爱好书画的57 人, 占121 6%; 养花木73 人; 棋牌55 人; 家务260 人。有爱好的占受调人数的98%。摄影、养鸟也受老年人喜爱, 但所占比例很小。老年人有自己的爱好也是健康长寿的要素。
13、 坚持体育锻炼对健康长寿的影响 在587 名受调者中,坚持锻炼的357 人, 其中290 人采用步行方式,每次步行时间, 小于30 分钟的104 人, 30 分钟至小于2 小时的170 人; 采用爬山方式的有21人, 每次爬山时间为1 小时的占52%; 采用拳剑方式的40 人, 占1112%, 每次拳剑在30 分钟至1 小时的占32%。适当的体育锻炼对健康长寿也有一定的影响。
14、吸烟对健康长寿的影响 在600 个受调者中, 88% 不吸烟。有吸烟习惯的70 人, 占11%; 其中男性58 人, 女性12 人, 吸烟者中每天吸烟5 支19 人; 6~10 支的31 人。不吸烟或少吸烟者占96%。不吸烟或少吸烟是老年人健康长寿的重要要素。
15、 饮酒对健康长寿的影响 在600 个受调者中, 有饮酒习惯的127 人; 其中男性104 人, 女性23 人。90 岁以上老人中4 人有饮酒习惯, 其中男性3 人, 女性1人。饮酒数量, 据122 人统计: 每天 2 两的85 人, 占69%; 其中男性67 人, 女性18 人; 3~ 5 两的31 人, 占25%, 其中男性28 人, 女性3 人; 6~ 9 两的4 人( 男性) , 1 斤的2 人( 男性) , 两者相加占419%, 随年龄增长饮酒人的比例降低。饮酒品种, 据118 人统计, 饮白酒的56 人, 其中男性50 人, 女性6 人。饮用黄酒、葡萄酒、其他酒的62 人, 其中男性49 人,女性13 人。从以上结果看, 适量饮酒不影响健康长寿。
16、 饮食习惯对健康长寿的影响 在600 名受调者中, 每天食用蔬菜的588 人, 占98%; 每天食用豆制品的469人, 占78%; 每天食用鱼类的459 人, 占76%; 每天食用蛋类的326 人, 占54%; 每天食用肉类的431 人, 占71%; 每天食用奶类的203 人, 占33% 。有60 人不吃肉类, 占10%, 其中男性21 人, 女性39 人。不吃荤只吃素的12 人, 占2%, 其中女性10 人, 男性2 人。在598名受调者中, 口味偏淡的297 人, 占49%; 口味偏咸的,141 人, 占23%; 喜甜食的49 人, 占81%, 无所谓的111 人, 占18%。90 岁以上组48%的人, 口味偏淡。在568 名受调者中, 饮用绿茶的197 人, 占34%; 饮用咖啡的12 人, 占2%; 饮用白开水的356 人, 占62%; 饮用饮料的2 人; 饮用红茶的1 人。副食荤素结合, 以素为主,口味偏淡少食甜品, 喝绿茶、饮白开白、不饮有添加剂的饮料, 是老年人健康长寿的关键要素。
17、 居住环境对健康长寿的影响 在599 个受调者中, 居家养老的544 人, 占90%; 夫妻同住的299 人, 占49%; 与子女同住的122 人, 占20%, 独居的123 人,占20%; 住养老院的55 人, 占9%。夫妻同住和与子女同住比例最高, 身边有老伴、和子女相伴有益于健康长寿, 对于独居者, 需予以重视照顾。
18、心理状态对健康长寿的影响 在580 个受调者中, 性格开朗的292 人, 占50%, 喜欢和朋友一起活动的183人, 占31%。这两部分老人性格开朗、善交朋友, 占81%。在600 个受调者中, 喜欢交流思想的219 人, 占36%; 喜欢独立思者的381 人, 占63%。喜欢独立思者的高于喜欢交流思想的。在563 个受调者中, 离退体后有失落感的47 人, 占8%; 无失落感的516 人, 占91%;在563 个受调者中, 对社会变革感到适应的331 人, 占58%; 基本适应的210 人, 占37%; 不适应的22 人, 占3% 。性格开朗、善于思考、具有心理调节、把握心理平衡是健康长寿的重要要素。
19、 父母是否健在对健康长寿的影响 在580 个受调者中,有75%的老人的父亲、68% 的母亲于75 岁以前亡故, 只有1 人的父亲、9 人的母亲健在。父母是否健在, 对健康长寿基本不产生影响。
20、 口腔保健对健康长寿的影响 在564 个受调者中, 还有牙齿的443 人, 占78%, 现有牙齿20 颗的118 人, 占20%; 15~ 19 颗的67 人, 占11% ; 10~ 14 颗的103 人,占18%; 9 颗的155 人, 占27%。随年龄增长现有牙齿减少。在所调查的564 人中, 装有假牙的289 人, 占51%, 其中全部假牙的121人, 占21%; 镶假牙10 颗的82 人, 镶假牙 9 颗的86人, 共168 人, 占29%。加强口腔保健, 对缺失牙随时镶补也是老年人健康长寿的要素。
人类的生物寿命可以活到120 岁, 由于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人的期望寿命有很大差异。研究对老人从文化程度、户籍所在地等8 个方面进行分析, 从中找出了社会保障、养生条件、健康保健、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心理状态等6 个方面24 个关键要素。当今我国社会安定, 经济繁荣, 为老年人健康长寿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为了贯彻执行国家老龄工作的方针,促进老年人健康养生, 特提出如下建议。根据老年人居家养老为主的特点, 创建老年人社区保健模式。本次调查的599 个老人中, 居家养老的544 人, 占90. 8%, 其中123 人为独居老人, 以居家养老为主。从卫生工作角度, 如何进行老年人健康教育、加强老年人健康保健、老年人应急医疗救护等, 急需创建一个在社区卫生服务中行之有效的保健模式; 从老年事业角度, 根据老年人居家养老的特点, 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 开设养老院,安全援助, 精神慰藉服务, 满足文化体育生活需求, 特别是随时解决独居老人的各种困难显得十分重要。普及老年营养学知识, 引导老年人合理饮食。本次调查发现老年人慢性疾病以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为多, 这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都和饮食相关。当前在社会宣传中对上述疾病以控制脂肪、蛋白质的宣传为多。本次调查发现受调人群对豆制品、鱼类、蛋类、肉类、奶类的摄入量较低, 在所调查的541 个老人中, 食用奶类的只有203 人, 占37%; 25%不吃蛋; 12%不吃肉, 每天食用肉类50 克的占63%。对蛋白质、钙、矿物质摄入不足, 可能会带来其他疾病。因此, 在对老年人进行健康教育时, 要把平衡膳食作为重要内容, 开展老年人合理膳食科普宣传。
开展老年文体活动, 增强体质, 提高老年人生命质量。本项研究对老年人个人爱好和体育锻炼方式进行了专项访问, 老年人喜欢书画、摄影、养花木、棋牌, 但所占比例很小, 57% 的老人在家做家务。坚持体育锻炼的只占60%。开展老年人文体活动, 丰富老年人文化生活, 使老年人身心舒展精力充沛, 不仅可以提高老年人生命质量,同时可以大量节省医疗费用支出。
关心老年人政治生活, 做好离退休人员的思想工作,为老年人参加社会活动创造条件。采取干预措施, 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吸烟有害, 酗酒可能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突发。老年事业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工程, 关系到国家的经济能否持续发展, 老年人健康保健是老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卫生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特别是在农村如何开展老年人健康保健工作更显重要。在当前大好形势下, 由政府综合部门牵头、组织人员选择区域进行试点、创建老年人健康保健模式, 己迫在眉睫。
长命百岁的关键在哪里呢
心理素质很重要
一个人的寿命取决于多种因素,而自身素质是极其重要。没有人能够毫无坎坷地走完一生,每个人都要经历一些不同的遭遇,甚至是极大的磨难。面对这些突如其来的打击,如何正确对待是影响身体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有人调查了6个百岁以上的老寿星,他们的生活中,无不承受过巨大的打击。神木县大柳塔镇乌兰色太村102岁的张腊女老人,32岁时丈夫不幸病故,大女儿63岁遇车祸身亡,对于这样的不幸,张腊女凭着乐观的精神和良好的身体素质,抵抗了各方面的精神压力,以至长寿。调查中,不少老人都谈到,长寿最重要的是心胸开阔,性情乐观。6个百岁老寿星中,或开朗乐观,或性格温和、为人厚道,不在小事上计较,因此极少在家事、外事上引发矛盾,生活安稳,自然长寿。
常食五谷杂粮好
6个老寿星有5个住在偏僻贫困的山区,那里自然条件差,生活水平低,按照常人的理论,贫困是与健康长寿无缘的,但为什么长寿老人多住在贫困地区呢?这是由于艰苦的自然环境使得居住在那里的人们客观上形成以素菜和杂粮为主的生活习惯,而这正是长寿的重要条件。1998年四川省的一项调查表明,379名百岁老人长寿秘诀中有一条是“食物以杂粮为主”,多吃植物油,多吃蔬菜、薯类、豆类等食物,对促进免疫功能,抗动脉硬化、保持人体酸碱平衡,防止结肠病变的发生等都有益处,而对于动物油肉则要少量食用。
劳动工作不可少
有事业心的人都是勤奋的。工作上的事业心靠勤奋,一个家庭的建设也要靠勤奋,一个人的健康长寿,离不开勤奋的工作。据一些专家研究表明,生活忙碌紧张的名人们,寿命比普通人高出29%。忙忙碌碌的人往往是最快活的人,因为他们觉得工作中有着无穷的乐趣。“懒惰催人老,勤奋得高寿。”人体新陈代谢水平的高低与劳动、锻炼密切相关,人体的新陈代谢愈旺盛,生命力就愈强,因此,勤奋的人,肯于思索、动脑筋的人,往往是健康长寿者。
和睦家庭不烦恼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人是家庭的一个成员,一个人能否健康长寿,与生活的家庭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人到老年,由于退休、儿女结婚另过等多种原因,性格难免古怪,看问题固执己见,易发脾气。做儿女的应多理解父母,经常与之聊天宽心、出门散步,使老人享受到家庭的天伦之乐与社会的温暖,这是老年人健康长寿的必要条件。许多事实证明,由于社会生活的独立性增加,家庭内部由血缘建立起来的代际关系、亲情关系变得越来越重要。与老人共同生活,或者经常携带儿女回家看望老人,使老人感到物质上有依靠,生活上有关照,精神上有寄托,这种亲情关系能促成老人心理、生理、精神上的愉悦、幸福和满足感,是老人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
健康长寿的六种心理
适当忧虑
研究发现,一些性情乐观,从来不会忧愁的人长寿的机率反而更加低,并且,研究结果显示,适当发愁其实也可以是件好事,对于男性而言,更是如此,由于对于事物的担忧和焦虑,会考虑的更为全面,面对事情可有备无患,抗压力更强。
乐观不过头
乐观是好事,但任何事情过度则物极必返,研究发现,过度乐观的人常常会做一此高危险行为,如飙车、酗酒、吸毒等等,相较为悲观者而言,他们会更重视安全。
做喜欢做的事
我们总会发现,由于身体出现问题时才开始运动的人往往不能坚持,而对于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则更容易坚持下去,只要不要天天坐着不动,即使是遛狗、种花等等都可助你长寿。
喜欢社交
研究表明,无论内心是否孤独,没有社交的生活都会增加死亡风险,社交能增加寿命,与亲朋好友保持联系,多交交朋友,参加些社区活动,对人而主言并不是什么坏事。
保持成就感
研究发现,过早退休而无所事事的老人,与退休后仍旧做一些有意义事的老人相比,后者更能长寿,事业有有成就感可让人保持快乐。
态度认真
研究发现,童年时期态度认真的人也是预示长寿的一种信号。
6个心理因素能让人长寿
1、经常参加社交活动
经常与亲朋好友联络的人更长寿。在交往过程中给予他人帮助,有益长寿。如果你朋友不多,建议多参加社会组织或者志愿工作。
2、爱操心不是坏事
如果你是个爱操心的人,那或许是件好事。很多实例证明适当忧虑有益健康,尤其是对于男性而言。当你为某件事担忧的时候,自然会考虑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情况,并且制订相应的预案。这时候,操心就是有益无害的。
3、不要把宠物当成最好的朋友
养宠物的确有益健康,但是宠物毕竟无法代替人与人之间的接触。研究发现,养宠物的人并不比其他人群更长寿。相反以宠物取代人际交往的人,寿命更短。
4、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
尽管健身有益,但研究发现,一些长寿者在二十多岁的时候并不怎么锻炼,反而是通过多做自己感兴趣的事,让自己活动起来更能长寿,比如种花、种菜、做木匠活等。
5、防止过度乐观
过度乐观的人往往没有那些小心谨慎的人细心。为了保持健康,小心谨慎的人更懂得自我防护,更少从事高风险活动,比如,抽烟、酗酒、吸毒或者飙车等。这些人也会远离有不良嗜好的人群。
广告6、“好压力”有益健康
如果你讨厌所从事的工作,那么工作压力就是有害健康的“坏压力”;如果你热爱自己的事业,因力争在事业上有所成就而产生的压力,就是有益健康长寿的“好压力”。关键一点是,工作必须是你的最爱,而且能让你产生成就感。
老人长寿的心理因素
情绪稳定长寿老人比较注重自己的情绪调适,使中枢神经处于相对稳定的良好状态,进而使机体的生理功能协调。
95%以上的长寿老人情绪安定,适应能力强,经受得起生活环境中的各种不良刺激。
他们即使受到精神刺激或创伤,也能自我控制,并很快恢复心理平衡。
心境愉快愉快标志着老年人身心活动和协调。
长寿老人大都精神爽愉,笑口常开。
笑是一种简单而又愉快的运动,可使胸、膈、腹以及心、肺、肝等脏器都得到有益的活动,神经、骨髂和肌肉得到放松,且可驱除忧愁烦恼,减轻精神压力,抒发健康的感情,进而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
胸襟豁达长寿老人在人际关系方面态度真诚和善,对同辈人尊重,对晚辈人慈爱,以宽厚的态度待人处世。
这种长者的情怀和气质,是健康的保证。
热爱生活长寿老人大都对生活充满热爱与向往之情,他们积极从事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或劳动,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并从中获得快慰和乐趣。
老人健康长寿心理健康是首要
1、老人“变态”的心理原因 老年人心理比较脆弱,记忆力与感知功能衰退,降低了老年人的判断力、控制力及反应灵敏性,也降低了他们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这些都可使老年人在性格上变得古怪,例如嫉妒、任性、固执、爱猜忌、好发牢骚及不愿接受新鲜事物,形成所谓的抑郁型、冲动型或猜疑型等类性格。 生理上的衰老又使老年人的神经、肌肉功能减弱,从而动作笨拙不协调,容易疲劳和易发生意外事故。体弱多病的老年人更易出现焦虑、忧伤与失望等情绪。患有难治之症的老年病人还可能产生自怜、自杀等绝望心理。
2、老人如何保持心理平衡 所谓随遇而安是指能使自己较好地适应周围的生活环境,无论它发生多大的变化,也能入乡随俗,随方就圆。俗话常说的“只有享不了的福,没有受不了的罪”,说的正是此理。能随遇而安的老年人遇上别人级别高、条件好、待遇优厚时,能做到不眼热;遇上飞扬跋扈者,能进能退,会斗争也会保护自己;遇上喜争风吃醋、爱占便宜好拔尖的人,能宽容、谦让;遇上看不惯的事儿能不生真气:他们对自己与自家的一切生活现状始终满意。 会随遇而安的老年人眼光远大、胸怀宽阔,把世间的一切变化都看得很平常、很坦然。这样的老年人心理必然平衡,平时笑口常开,自然健康长寿。
3、古人的健康名言 郑板桥有四字名言:“难得糊涂。”人老了,力不从心了,有时不妨就糊涂点,闭上一只眼睛,或两只眼睛都闭上。正如文题所说的那样,学会随遇而安,学会知足常乐,以求体健寿长。
中医教你10个健康长寿的秘诀
1.吞津养肾
口腔中的唾液分为两部分:清稀的为涎,由脾所主;稠厚的为唾,由肾所主。你可以做一个实验,口里一有唾液就把它吐出来,不到一天时间,就会感到腰部酸软,身体疲劳。这反过来证明,吞咽津液可以滋养肾精,起到保肾作用。
2.饮食保肾
能够补肾的食物有很多。除了黑色的黑芝麻、黑木耳、黑米、黑豆等黑色食物可养肾外,核桃、韭菜、虾、羊腰等也可以起到补肾养肾的作用。
3.睡眠养肾
充足的睡眠对于气血的生化、肾精的保养起着重要作用。临床发现,许多肾功能衰竭的患者有过分熬夜、过度疲劳、睡眠不足的经历。因此,不要过度熬夜,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有利于肾精的养护。
4.避免劳累节房事
体力劳动过重会伤气、脑力劳动过重会伤血、房劳过度会伤精。因此一定要量力而行,劳作有度,房事有节。这样才有助于养肾护肾精。
5.警惕药物
不论中药还是西药,都有一些副作用,有的药物常服会伤肾。所以在用药时要提高警惕,要认真阅读说明书,需长期服用某种药物时,要咨询相关专家。
6.护好自己的双脚
足部保暖是养肾的一种方法。这是因为肾经起于足底,而足部很容易受到寒气的侵袭。因此,足部要特别注意保暖,睡觉时不要将双脚正对空调或电扇;不要赤脚在潮湿的地方长期行走。另外,足底有许多穴位,如涌泉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每晚睡觉前可以按揉脚底涌泉穴,按摩涌泉穴可起到养肾固精之功效。
7.大便要畅通
大便不畅,宿便停积,浊气上攻,不仅使人心烦气躁,胸闷气促,而且会伤及肾脏,导致腰酸疲惫,恶心呕吐。因此,保持大便通畅,也是养肾的方法。大便难解时,可用双手手背贴住双肾区,用力按揉,可激发肾气,加速排便;行走时,用双手背按揉肾区,可缓解腰酸症状。
8.饮水养肾
水是生命之源。水液不足,则可能引起浊毒的留滞,加重肾的负担。因此,定时饮水是很重要的养肾方法。
9.有尿不要忍
膀胱中贮存的尿液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刺激神经,产生排尿反射。这时一定要及时如厕,将小便排干净。否则,积存的小便会成为水浊之气,侵害肾脏。因此,有尿时就要及时排出,也是养肾的最好的方法之一。
10.运动养肾
生命在于运动。通过运动养肾纠虚,是值得提倡的积极措施。 这里向您介绍有助于养肾纠虚又简单易学的运动方法:两手掌对搓至手心热后,分别放至腰部,手掌向皮肤,上下按摩腰部,至有热感为止。可早晚各一遍,每遍约200次。此运动可补肾纳气。
60岁以后要注意什么 保持平和的心态
保护心脏、健康长寿,心态平和也是许多长寿老人的共同特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吴明营教授曾表示,心态平和,心脏才健康。
而从中医角度看,受了委屈不要怨天尤人;身处逆境时,多发掘事物积极的一面;坦然面对问题、坚定立场、学会沉默;学会换位思考,包容一切;淡泊名利。只有这样,才能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