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运动中如何科学补水 运动中补水喝含糖水

运动中如何科学补水 运动中补水喝含糖水

运动中补水可以喝含糖的水。特别是当运动时间超过1小时的时候,喝含糖的水能够维持体内血糖浓度,不仅能够延缓运动疲劳的发生还能够帮助避免出现低血糖等情况。

五种方法疏通清洁肠道

安排好喝水时间 清晨喝水很重要,起床后喝两杯水,不但可补充夜晚流失的水分,而且可以刺激肠道。上午、下午要再各喝两杯水。要少喝含糖饮料。糖水喝得过多会加速肠道老化,所以不要大量饮用可乐、汽水、果汁等含糖饮料。每天饭后可以喝一两杯乳酸菌饮料。

适当锻炼 运动能促进排便,尤其是晨练。运动要和喝水结合起来,一边补水,一边运动。

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 多吃各种蔬菜和水果,如白菜、芹菜、韭菜等。它们在肠道中就像洗碗用的钢丝球一样,专门擦除不好的胆固醇,吸收水分使粪便易于通过肠道。

少吃消炎药和解热镇痛药 这些药容易破坏肠道菌群平衡,引起腹泻,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及时排便 经常便秘者诱发癌症的几率比不便秘的人要高3倍。因此,晨起或早餐后排便是最科学的。尽可能做到定时排便,即使没有便意也要“例行公事”,以便形成生物钟。

运动中如何补水 运动过程宜少量多次补水

运动时补充水分要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

运动中一般可以20分钟左右补充一次水,一次补充量不要超过200毫升,这样就能够维持运动的水分需要。一次性大量补充水,很容易加重心脏、肾脏的负担。

运动后口渴怎么喝水好

运动过程中,体温升高,排汗量增加,如果不及时补水很容易造成运动脱水。不仅会引起肌肉疲劳,还会导致协调性下降,影响正常的运动。饮料中的汽儿除了引起腹胀外,还会减缓碳水化合物吸收、影响呼吸道功能。

所以,运动补水也要讲科学合理的补充水分可缓解运动时和运动后的不适。总体的原则就是“预防性补充”和“少量多次”。

运动前

为了保证身体内的水平衡,在运动前4小时内,提前补充500毫升左右的水;在运动前10~15分钟再喝300毫升。可以选择白开水。

运动前补水可以提高机体的热调节能力,降低运动中的心率。并可以给肾脏代谢充足的时间,将体液平衡和渗透压调节到最佳状态。

运动中

如果运动不超过1小时,在运动时,每15~20分钟补充90~240毫升的水,如果超过1小时,则要把水换成运动饮料。

运动时大量出汗,汗液中含有很多离子成分,此时再喝白开水便起不到良好的补充效果。

运动后

运动后先称一下体重,对比运动前后的体重变化,就可以大概估计运动过程中消耗的水分,以便及时地补充。由于出汗后电解质会有一定的损失,此时,除可饮用水外,还可补充含糖及电解质(钠、钾)的运动饮料。可以维持一定的血糖浓度,延缓疲劳发生,从而保证健身者的身体健康。但需要注意,运动饮料含糖量应在4~8%,过多的糖反而不利健康。

运动后口渴怎么喝水好呢?运动前、运动中以及运动后在喝水方面都是有一些讲究的,运动前就喝普通的白开水就行,当然矿泉水也可以,没有太多的要求。运动中可以多喝一些运动型饮料,运动之后可以喝含糖多的饮料,及时补充能量,缓解疲劳。

运动后如何科学喝水

运动后多久可以喝水

运动后喝水是人们形成的一种共识,但是运动后多久喝水并非人人都知道。通常来说运动量不大的情况下可以立即补充水分,或5分钟后一次100ml左右为宜。每两次之间至少间隔10分钟。而剧烈运动之后则不宜立即补充水分,最多只能漱口或者咽下不超过50ml的水,要做休整运动(比如长跑后的慢走等)使人体脱离运动状态,当颈动脉脉速恢复至120次/分钟(可以自己按住颈动脉掐表测)以下时,方可进行水分补充,仍然是100ml一次为宜,每两次之见至少间隔10分钟。

运动如何喝水

踢足球或打篮球前2小时喝大约500毫升白开水,这是因为运动前补充水分可以提高机体的热调节能力,降低运动中的心率。提前2小时补水可以给肾脏代谢充足的时间,将体液平衡和渗透压调节到最佳状态,有足够时间使多余的水分从体内排出。中场休息时,球员应该喝些淡盐水,因为淡盐水能及时补充流失的离子,防止出现血钠症等不适反应,并将水温控制在15摄氏度至22摄氏度。运动时大量出汗。“一定要小口小口地喝,切忌为图痛快一饮而尽。”

跑步前补水很关键。不少人常忽略跑步前的水分补充,甚至有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跑步前喝水会引起胃痉挛。其实,跑前一小时应该喝少量的水。当感觉到口渴时,机体已经失去了约3%体重的汗液,所以感到口渴才进行补液,需要48小时才能补充上体液丢失的量。跑步结束后水分的补充切忌过度集中。大量暴饮只可解决一时的口渴感觉,却增加排尿和出汗,并使体内电解质进一步丢失,也增加了心和肾的负担。此时的补水仍然要少量多饮,并适当补盐。

运动中如何补水 运动中喝运动饮料

如果是运动的时间较长,一般超过1小时,或者是运动的强度较大的话,身体消耗的能量、电解质等等消耗较大,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喝运动型饮料帮助补充流失的电解质,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

运动中如何正确补水 运动中喝水水温要合适

运动中补水水分的话,要注意水分的温度要控制在30摄氏度左右,过凉的水容易造成肠道刺激,引起胃肠平滑肌痉挛、血管突然收缩,造成胃肠功能紊乱。过烫的水容易对食道、肠胃造成烫伤。水温合适容易渗透细胞,更好的补充水分。

吃太多肉的坏处 如何清理肠胃

清晨喝水很重要,起床后喝两杯水,不但可补充夜晚流失的水分,而且可以刺激肠道。上午、下午要再各喝两杯水。

要少喝含糖饮料,糖水喝得过多会加速肠道老化,所以不要大量饮用可乐、汽水、果汁等含糖饮料。每天饭后可以喝一两杯乳酸菌饮料。

运动能促进排便,尤其是晨练。运动要和喝水结合起来,一边补水,一边运动。

多吃各种蔬菜和水果,如白菜、芹菜、韭菜等。它们在肠道中就像洗碗用的钢丝球一样,专门擦除不好的胆固醇,吸收水分使粪便易于通过肠道。

经常便秘者诱发癌症的几率比不便秘的人要高3倍。因此,晨起或早餐后排便是最科学的。尽可能做到定时排便,即使没有便意也要“例行公事”,以便形成生物钟。

运动后补水原则

喝太多水,加上钠随汗液排出,可能导致致命的低钠血症,俗称水中毒。喝太多水会导致大脑肿胀。这时,人会出现无力、恶心、呕吐、眩晕的症状,导致的疾病有血容量不足、脑水肿、颅内高压综合征等。

此外,补充过多的水分会引起体内矿物质储量的严重失衡,并加重肾脏的负担。

怎么喝?喝多少?

运动补水的总原则是“预防性补充”和“少量多次”。

运动时补水应该遵循预防性补充和少量多次原则。

运动前2小时补充水分250-500毫升,运动前15-20分钟再补充150-250毫升。

然后每隔15-20分钟,补水120-240毫升。

夏天时,补水间隔可以缩短。水温在8-16摄氏度之间。

另外,在运动前0.5-1个小时食用少量食物,让孩子在活动中有充沛的体力。

运动后,最好至少休息1小时左右再进食。

水,喝对了是药,喝错了是毒药!夏季喝水8大误区,都是你最容易犯的! 运动时不喝水,运动后大量喝水

剧烈运动促使身体消耗了大量的热量,身体各器官、系统机能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这时如果大量饮水,势必造成心脏负担过重、肠胃道受到刺激,导致“肚子疼”等。运动补水要注意“少量多饮”和“不要感到口渴才喝水”。

1、首先,运动前要喝够水。运动前两小时,需补充500毫升的白开水;

2、在运动过程中,适量喝些淡盐水,补充运动中丢失的钠离子;

3、运动后要及时补充含有电解质的“运动”或“功能”饮料,促进糖原的恢复。

五招清理肠道让身体更轻松

安排好喝水时间

清晨喝水很重要,起床后喝两杯水,不但可补充夜晚流失的水分,而且可以刺激肠道。上午、下午要再各喝两杯水。

要少喝含糖饮料。糖水喝得过多会加速肠道老化,所以不要大量饮用可乐、汽水、果汁等含糖饮料。每天饭后可以喝一两杯乳酸菌饮料。

适当锻炼

运动能促进排便,尤其是晨练。运动要和喝水结合起来,一边补水,一边运动。

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

多吃各种蔬菜和水果,如白菜、芹菜、韭菜等。它们在肠道中就像洗碗用的钢丝球一样,专门擦除不好的胆固醇,吸收水分使粪便易于通过肠道。

少吃消炎药和解热镇痛药

这些药容易破坏肠道菌群平衡,引起腹泻,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及时排便

经常便秘者诱发癌症的几率比不便秘的人要高3倍。因此,晨起或早餐后排便是最科学的。尽可能做到定时排便,即使没有便意也要“例行公事”,以便形成生物钟。

运动后如何补水 运动后喝白开水或淡盐水

运动后喝白开水最容易被人体吸收,在白开水中兑少量食盐喝,可以及时补充因大量出汗丢失的钠元素。

运动中如何正确补水 运动中补水喝淡盐水

运动中补水可以喝淡盐水。运动过程中身体出汗,丢失的钠离子较多,喝淡盐水能够保持体内的水盐代谢平衡,维持细胞内液和外液的稳定。一般我们可以在水中加入适量的食用盐,搅拌均匀即可饮用。

运动时身体补水

一般人往往将口渴作为身体缺水的信号,运动中或运动后口渴明显了才补水,但研究表明,当运动中感到口渴时可能已有2%~3%体重的水分丢失,机体已经处于轻度脱水状态,此时才补水已偏晚。正确有效的补液原则是在运动前先做预防性补充,运动中做少量多次补充。

运动前:提前15~20分钟补液400~700毫升,每次100~200毫升,分2~4次摄入。严格避免一次性喝入大量液体的做法,以减少引起不良反应的机会。

运动中:应根据出汗量的多少来定,一般补液总量不超过800毫升/小时,而且必须少量多次地进行,可以每隔15~20分钟补液150~300毫升,或每跑2~3公里补液100~200毫升。

一般情况下,如果运动时间不超过1小时,补充纯水如白开水等已经足够,但大运动量、长时间锻炼后,大量摄入白开水虽然可以一时解渴,但可造成血浆渗透压的降低,延缓机体的复水过程。暴饮白开水甚至还会稀释胃液,影响运动后的食欲和消化,故运动后也要遵循少量多次的补水原则,有条件者可饮用含电解质及糖分的运动饮料。

相关推荐

运动前后和运动过程中补充水分有学问

运动前后和运动过程中补充水分是很有学问的,对了才有助于保持体液平衡,保证健身者的健康和安全。 当你在跑步机上狂奔了几十分钟,或者酣畅淋漓地打了一场篮球后,水就成了解渴和消除疲劳的自然之选。而在五花八门的饮品中,冰镇饮料和甜味饮料尤其受年轻人欢迎。但不少人也有这样的经历:了很多水,却仍旧不解渴,甚至越越渴,有的还出现体温升高,肌肉痉挛等症状。 “其实,运动前后和运动过程中补充水分是很有学问的,对了才有助于保持体液平衡,保证健身者的健康和安全。”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运动营养研究中心方子龙研究员

运动水好吗 运动什么水好

如果运动时间在一小时之内,电解质的流失没有达到需要补充的程度,适量饮用一般的白开水就可以达到补充水分和解渴的目的;如果运动时间在一小时以上,并且强度较高的话,可以适量饮用一些盐水,或是运动量,来帮助摄取钾钠成分,帮人体恢复到平衡状态。

运动性疲劳疲劳产生的原因

1、能量消耗:不少研究证实,能源物质消耗过多和运动性疲劳密切相关。 2、代谢产物堆积:人体运动到一定程度机体在进行无氧代谢供能的时候,会产生很多代谢产物乳酸,乳酸是现在公认的造成疲劳的物质之一。 3、水盐代谢紊乱:在夏季或者是温度高、湿度大的环境里做体育锻炼的时候,身体大量排汗而不注意科学补水,或只注意补水而不补充无机盐,可导致身体里面的水盐代谢紊乱。 4、保护性抑制:是大脑对机体的保护性措施之一。

运动盐水还是糖水 运动糖水注意事项

运动糖水时要注意,糖水浓度不宜过高,大量的糖分摄入血液中,使血糖过高,糖分渗透使水分从胃壁进入胃内进行稀释,进而影响胃的排空,容易引起胃部不适,头晕,恶心等不适感觉。这对于运动后恢复是不利的。

运动后如何补水 水要少量多次

剧烈运动后不要立刻就水,更不宜一次猛灌水,这样容易伤害肠胃和心脏,加重这些器官的工作负担,水可以采取少量多次的方式,可以在250毫升左右休息10到15分钟,再300毫升左右,这样可以让身体慢慢吸收水分。

运动水好还是运动水好

大家都知道运动的时候,我们都要大量的排汗。水份就要丢失,如果等到口渴再去水,那你就失去平衡了。所以我们应该在运动之前就要水。

运动水好还是运动水好 运动前后水的正确方法

踢足球或打篮球前2小时500毫升左右的白开水是比较妥当的,运动补水可以提高机体热调节能力,降低心率,同时还可以给肾脏充足的代谢时间,将体液平衡和渗透压调节到最佳状态,使多余的水分从体内排出。 而运动后不建议立马大量饮水,因为运动时大部分血液都流向肌肉,胃里的血液少,如果大量饮水,水积在胃里,人体会感到腹部沉重闷胀、呼吸受限,所以建议此时补水仍要少量多次,一次的量应控制在300毫升以下,并适当补盐。

运动水好吗 运动水好吗

运动时注意正确的水方式,可以有效补充流失水分和体液,同时补充了随体液流失的钾,钠,镁,钙等电解质,有效保持体内水的平衡。

运动过程中可淡盐水 教你运动时正确补水

运动前先补水。如果不想在运动中或是运动后脱水,可以采取运动前2个小时先提前水的办法。这是因为运动水可提高身体的热调节能力,降低运动中的心率。值得注意的是,运动补水需要提前2小时,因为需要给肾一定的代谢时间,这样肾才能将多余的水分从身体排出。 运动过程中的补水。如果运动时间超过1个小时,就应该些淡盐水,因为这时人身体中的很多离子成分就会被代谢出去。注意在运动中补充白水可就起不到补水的效果了。如果不喜欢淡盐水,那么就每运动20分钟左右停下来一口运动饮料,这样可以平衡体内汗液的流失,避免出现脱水

运动过程中如何正确补充水 运动后如何补水

运动结束后心跳恢复还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这段时间补水一定要注意因而在尽量保持饮水速度平缓的前提下,节奏尽量和心跳保持一直,再间歇式地分多次。这样才能让心脏有序地、充分地吸收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