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中医治疗泪腺炎有偏方

中医治疗泪腺炎有偏方

方一

配方:五倍子、五味子、胆矾各6克,精盐1.5克。

用法:将前3味药放入砂锅内加水2碗,煎至1碗,用纱布过滤3次去渣,将精盐下入滤液中,再煎片刻即可。每日用药液洗眼3--5次。

功效:燥湿收敛。适用于泪腺炎。

方二

配方:桑叶、菊花、银花、防风、归尾、赤芍、黄连各等量。

用法:上药水煎过滤去渣,倒入盆内趁热先熏后洗眼部患处。

功效:散风清热、凉血解毒。适用于局部有红肿、羞明等症状的泪腺炎。

中医治疗脚气有偏方

要依据脚气症状用药:脚气症状普通分为干脚气和湿脚气。干脚气的表现是角化脱屑、搔痒、易发作皲裂。用药应以膏剂、药粉为主,由于皮肤粗厚而枯燥,角化脱屑,先用药粉泡脚硬化角质层,杀灭皮屑外真菌,再擦干脚,涂上药膏处置即可。延续泡脚两天,药膏一天四五次,大约3天可治愈。症状完整缓解后,仍应坚持再涂药一周,免得“脚气”东山再起。

湿脚气表现是剧痒、起泡、浸渍、腐败。水泡不破时无液体,先用脚气粉凑合,然后用消毒后的针(火烧一下)刺破泡,包着吸水纸去挤,从四周向核-心挤,将其中液体(此液体有菌,沾手请洗)挤出挤净,再挤至血液出数滴,再以脚气粉处置。两天后待其皮干变为死皮,撕去。再用克霉唑霜、槿皮酊。其它中央能够还会起泡,没联系,如法处置就是。

如果应用了治疗脚气的偏方,那最好一直坚持用这一种方法治疗,不要总是换来换去,交替使用脚气药物只会使细菌的抗药性增加,也因消灭不彻底而使脚气越来越复杂和严重起来。医治脚气,并不是偏方越多越好,而是一种长期的坚持。

患了干眼症该怎么应对

西医治疗

1.人工泪液(爱丽、泪然、海露等)。

2.各类功能眼药水(抗生素、组胺调节、激素调节、免疫调节等)。

3、细胞修复药水(贝复舒等)。

4.收缩血管、解除痉挛性药水(萘敏维等)。

5.口服西药(必漱平等)。

6.各类防护镜(防辐射镜、蓝光眼镜、湿房镜、人工虹膜镜等)。

7.手术治疗(泪点栓塞、腺体移植、泪腺探通、睑板腺探通等)。

目前西医对干眼症尚没有明确有效治疗方法,主要以减轻症状为主。此外,需要注意的是,眼药水不能长用。

中医治疗

相比西医,中医中药治疗干眼症疗效更好,副作用小。如果用药对症,多数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1.物理治疗(热敷、按摩、针灸、熏蒸等)。

2.中成药(杞菊地黄丸、明目地黄丸、芪明颗粒等)。

3.汤药方剂。以清肝明目为主,一些民间验方经验证对干眼症效果良好。淘宝有一些干眼症中药,从评价看效果不错。

泪腺炎的中医治疗

方一

来源:《常见病中草药外治疗法》

配方:五倍子、五味子、胆矾各6克,精盐1.5克。

用法:将前3味药放入砂锅内加水2碗,煎至1碗,用纱布过滤3次去渣,将精盐下入滤液中,再煎片刻即可。每日用药液洗眼3--5次。

功效:燥湿收敛。适用于泪腺炎。

方二

来源:《中医眼科学讲义》

配方:桑叶、菊花、银花、防风、归尾、赤芍、黄连各等量。

用法:上药水煎过滤去渣,倒入盆内趁热先熏后洗眼部患处。

功效:散风清热、凉血解毒。适用于局部有红肿、羞明等症状的泪腺炎。

哪些原因导致经常流眼泪

除了因为情感激动或者眼睛受到异物或刺激性气味刺激时,泪液分泌会急剧增多而出现正常流泪之外,引起流泪的原因总的可以分为泪液分泌异常和泪液的导流异常两大类。

①原发性流泪:由泪腺本身疾病所引起,见于泪腺炎、泪腺囊肿或泪腺肿瘤等。

③症状性流泪:倒睫刺激,慢性炎症,如结膜炎、角膜炎、睑缘炎等刺激,尤其是沙眼晚期,是引起老年人流泪的常见原因。另外,还可见于甲亢患者和帕金森氏病等患者。

①泪小点外翻、内翻:泪小点偏离泪湖,不能与眼球表面正常接触而不能引流泪液。其中以下泪小点外翻最常见,一些人经常因为拭泪不当引起下睑外翻而加重下泪小点外翻,形成恶性循环。

③泪囊虹吸机能不全:是指泪囊正常的舒缩功能消失,泪液的生理引流作用发生障碍。这种人(主要是老年人)因为眼轮匝肌软弱无力,失去推动排泪的功能。或由于泪囊炎、肿瘤引起的泪囊斑痕挛缩或无张力性扩大而引起泪溢。

流泪的治疗:需要明确病因,针对病因治疗,尽可能的除去病因,尤其是眼部及眶部的病变。若原因不明或有不可能去除病因的泪液分泌异常,可使用肾上腺素衍生物,如无效可选用促使泪腺减少分泌的方法,如泪腺切除术, X线照射,切除部分泪腺排除管,以造成泪腺继发性萎缩而减少流泪。

对于泪囊虹吸机能不全者:可行鼻腔泪囊吻合术,术后由于泪液的重力和虹吸作用引流泪液。对于结膜松弛症者,轻度的可采用局部按摩和湿毛巾热敷治疗,若无效则需手术治疗。习惯用力往下方擦泪的人要改变这种习惯,而改为轻轻向上并偏向鼻侧擦泪,防止擦泪不当而加重下泪小点外翻,形成恶性循环。

以上所述只是流泪的一些基本防治常识,事实上流泪的的原因的治疗比较复杂,需要有经验的眼科医生诊断和治疗。需要特别提醒大家的是,若发现有明显的泪溢的情况,特别是同时有大眼角流粘液或脓液时,要及时到眼科医院检查,尽快医治,不能耽误。

​急性乳腺炎的治疗方法中医偏方有疗效

蒲公英柴胡汤治急性乳腺炎

【功能主治】活血凉血,化痰理气。主治急性乳腺炎。

【偏方组成】蒲公英30克,柴胡、丹参各15克,赤芍、枳实、全瓜蒌、青皮各12克,甘草6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

【加减】乳房肿大或化脓者,加金银花30克,连翘15克;大便干结者,加大黄10克;乳汁不通者,加通草10克或刺猬皮6克。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急性乳腺炎患者41例,其中治愈29例,好转10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5.1%。

羊屎大黄膏治急性乳腺炎

【功能主治】透达经络,泻热消炎,退肿止痛。主治急性乳腺炎。

【偏方组成】羊屎120克(新鲜干净),大黄30克(研极细末),米酒20毫升。

【用法用量】将羊屎、大黄末、米酒放沙锅内微火加热搅拌成膏状,置纱布上(温度适中,以防灼伤皮肤;若羊屎较干,可适当增加米酒量 ),外敷患侧乳房。每日1剂,连用3日。如药物凉后则换下加热再敷,用乳罩固定。若双侧乳房肿痛,则把剂量加倍。

【病例验证】干某,女,26 岁。产后半月,左侧乳房肿胀疼痛,畏寒发热1周。诊见:左乳房红肿灼热,内上缘可触及3厘米×4厘米硬结块,触痛明显,乳汁不畅,面色苍白,冲倦乏力,胸闷,口干苦,舌淡红、苔黄,脉细数。诊为急性乳腺炎,即用羊屎大黄散外敷,敷后不久即流出少量黄色液体,次日肿痛大减,寒热渐退,3日后诸症悉除,乳房肿块消失。

瓜蒌芍药汤治急性乳腺炎

【功能主治】主治早期急性乳腺炎。

【偏方组成】全瓜蒌、赤芍、生甘草各30克,丝瓜络15克。

【用法用量】将上药水煎后加红糖适量,趁热饮服,取微汗。每日1剂。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乳腺炎(乳痈初期未化脓者)46例,疗效颇佳。其中,2~3天痊愈者40例;4~5天痊愈者6例;无1例化脓。

蒲公英绿豆膏治急性乳腺炎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治早期急性乳腺炎。

【偏方组成】蒲公英根500克,绿豆250克。

【用法用量】春天采挖蒲公英根晒干研成细末,绿豆用文火炒成微灰色,研成细末,混匀,装瓶封存备用。用法:将上2味细末适量用鸡蛋清调成膏状,敷于患处表面,厚约1厘米,外敷无菌纱布4~6层,胶布固定,每日换药3次。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早期急性乳腺炎33例,其中治愈32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7%。

地肤子治急性乳腺炎

【功能主治】主治急性乳腺炎。

【偏方组成】地肤子(别名扫帚菜种子)50克,红糖适量。

【用法用量】将地肤子水煎后加入红糖,趁热服下,取微汗。每日1剂。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急性乳腺炎患者33例,服药后体温迅速恢复正常,局部炎症均消失,无1例化脓。一般服药2剂症状减轻,4例痊愈,个别有服6剂者。

乳腺炎治疗小偏方

乳腺炎治疗小偏方 乳腺炎是常见的乳房疾病, 由于乳腺炎治疗起来比较困难而且容易复发,因此很多患者都迫切的希望得到一种有效治疗乳腺炎的偏方,那么治疗乳腺炎有偏方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几个治疗乳腺炎的偏方,供您参考。

一、比较简便易行的一个方法,用刚采摘的新鲜葡萄叶,捣碎成泥状,外敷到患处,对乳腺炎初期有很好的治疗功效,以防止病情加重。

二、用猪蹄1只,银花,白芷、桔梗、漏芦、赤芍,茅根。将药物混合装入纱布袋中,把纱布袋与猪蹄一起水煮,待猪蹄快熟时加其他调味品。喝汤有治疗乳腺炎的疗效

三、把花椒叶晒干后,研成粉末,调成浓茶,外敷到乳房周围,在急性乳腺炎初期使用效果最佳。

四、将蜂房,蒲公英,地丁一同用水煎熟服用,在乳腺炎的初期服用效果很好

五、取放当归、白芷,银花,甲珠,蒲公英,生甘草,将这些原料一同水煎服用。

泪腺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了解

急性泪腺炎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由各种传染病引起,如腮腺炎、流行性感冒、伤寒、肺炎,急性咽喉炎等,也可以是周围组织炎症蔓延的结果。另外还有原因不明者,一般均称为原发性,双侧或单侧发病,睑部泪腺较眶部泪腺易受累。原因有来自局部也有来自全身。详细了解一些泪腺炎的原因是很重要的,他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治疗。

1、原发性

感染可能由结膜囊经泪腺腺管入侵或血源性。发病前可有上呼吸道感染,有时呈流行性,并伴有明显的全身症状。

2、继发性

有来自局部或全身者。

(1)局部来源 穿通伤、烧伤,常引起局部化脓或坏死;睑板腺或结膜的葡萄球菌感染、睑腺炎、眶蜂窝织炎等均可直接扩散至泪腺。

(2)病灶转移 远处化脓性病灶转移而来,如扁桃体炎、中耳炎、龋齿、肾盂肾炎等。

(3)全身感染 如葡萄球菌所致的疖肿,链球菌所致的猩红热肺炎链球菌和大肠埃希杆菌感染,多为化脓性,一侧泪腺受累。

3、结核性(慢性)

泪腺炎(tuberculousdacryoadenitis)十分常见,多由血行播散而来,本病有2种类型:①急性粟粒型:全身粟粒性结核播散,常侵犯双侧泪腺,②局限性孤立型结核球型:临床上十分重要,常并发于肺结核,淋巴结核或骨结核,由血行播散,多为青年患病,临床上有两种表现:

(1)硬化型:为慢性进行性肉芽肿性炎症,分叶状硬结节,可活动,不痛,有时显示上睑下垂或眼球突出,眼球向上运动障碍,耳前淋巴结可受累,可单侧或双侧,有的形成囊肿或钙化,少有自然痊愈,但多数需手术摘除,完整切除者术后不再复发。

(2)干酪化型:慢性进行性的眼睑红肿,冷脓肿形成则有波动感,穿破后在上睑形成瘘管,侵及周围皮肤,甚至全身播散而致命。

发病机制

泪腺的原发性感染与全身状况有关,继发性感染多由全身血液循环或局部感染灶经过淋巴管或泪腺排出导管逆行进入泪腺组织,引发泪腺炎症反应,根据机体的不同免疫状态及致病菌毒力的大小,出现不同的病理学过程。

温馨提示:对于慢性泪腺炎一定要根据病因对症治疗,如抗结核,梅毒,抗霉菌治疗。泪腺萎缩引起眼干燥者,可滴人工泪液保护角膜。治疗可给予抗生素、皮质激素、水杨酸钠、X线照射。必要时做泪腺切除术.并且日常要注意经常锻炼身体,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低血压怎么治疗中医治疗有偏方

1.党参10g、枸杞子10g、黄芪30g、陈皮15g、阿胶15g、生地黄20g、升麻3g、防风6g、炙甘草6g、五味子12g。用文火水煎30分钟后滤出药液内服。适用于低血压自觉劳累或登高时头晕、心慌气短者。

2.肉桂15g、桂枝15g、甘草15g、五味子25g。用文火水煎30分钟后滤出药液,内服,每日1次。

3.制附子15g、牡蛎15g、干姜30g、炙甘草30g。文火水煎40分钟滤出药液,内服。适用于急性低血压。

4.麻12g、苏梗12g、桂枝10g。水煎服,每日1次。

5.黄芪30g、党参20g、陈皮15g、柴胡12g、远志12g、升麻10g、当归10g、炙甘草6g。水煎内服。适用于体位性低血压。

6.法半夏10g、茯苓10g、白芍10g、钩藤10g、党参12g、黄芪12g、菊花6g、当归3g、生姜3片、大枣3枚。水煎内服。适用于老年人体位性低血压。

7核桃仁40g、党参30g、生姜3片。水煎内服,每日1次。

8.莲子20g、大枣6枚、生姜6片。水煎服,每日1次。

9.陈皮15g、核桃仁20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次。

10人参10g、莲子10g、冰糖30g。隔水炖熟后,吃莲子喝参汤。

11.生黄芪10g、党参15g、桂枝10g、当归10g、麦冬10g、五味子10g、白芍12g、炒白术12g、升麻6g、炙甘草6g、大枣4枚。每日1剂,水煎早晚各1次空腹内服。适用于体位性低血压。

12太子参30g、山药25g、薏苡仁20g、莲子15g、大枣10个(放凉水浸泡,泡胀捞出),与大米50g同入锅中加水适量文火煮粥服食。每日早晚各1次,15天为1个疗程。

13.当归50g、黄芪50g、红枣50g、鸡蛋4个同煮熟。空腹吃蛋喝汤,每日早晚各1次。

14西洋参1g,含于口中慢慢嚼碎慢慢咽下。每日1次。

15.黄精15g、党参15g、炙甘草15g,每日1水煎内服。

16高丽参10g,炙甘草5g,用文火水煎4小时后顿服。适用于体位性低血压。

中医怎么样治疗急性泪腺炎

1首先是老中医给我的方子里面药的成分,主要是先准备龙胆泻肝汤,然后还要有龙胆草、泽泻、车前子、当归尾、黄芩、夭花粉、皂刺、二花、连翘、地丁、黄连、生甘草。

2然后就是要把这些要的量准备好,一定要适量,同时在煎服食用这个药方的时候,还应该用适量的龙胆草、黄柏、黄芩、银花、大黄、生甘草、知母一起研磨成粉状,同时加入水拌成糊状,直接贴在患处。

3最后的时候就是要注意这些药物的用量和使用,不能盲目的进行治疗,一定要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那样才能比较快的恢复身体的健康,效果才会更好

相关推荐

咽喉炎的中医治疗偏方

罗汉果茶功效:功能清肺化痰,止渴润喉。主治慢性咽喉炎,肺阴不足、痰热互结而出现的咽喉干燥不适,喉痛失音,或咳嗽口干等。做法:罗汉果1个。将罗汉果切碎,用沸水冲泡10分钟后,每日1~2次。玄银茶功效:治咽喉肿痛,恶寒发热明显者。做法:金银花12克、野菊花15克、赤芍10克。用清水500毫升,小火煎5~10分钟。头2煎分2次服,每日1剂。麻油蛋汤功效:专治咽不下、咳不出,甚至刷牙时候容易干呕、恶心,对

龟头炎的中医治疗偏方

1、荆芥、防风、蝉衣、龙胆草、川牛膝各9克,蚕砂15克。水煎,分早、晚两次口服,每日一剂。2、龙胆草10克。柴胡10克。黄芩10克,山栀子10克,车前子10克,泽泻10克,木通10克,土茯苓30克,百部10克,贯众10克,鹤虱10克。3、威灵仙50克,连翘20克、金银花10克。上药加水500毫升,浓煎半小时,去渣待凉,用脱脂棉蘸药汁洗患处。每次15分钟。每日两次。4、黄连10克,黄芩10克,山栀子

中医治乳腺增生食疗偏方

1、药醋疗法取补固脂150克,蜈蚣10条,食醋1000毫升,密封浸泡半月即成。使用时用消毒棉签沾药液外搽患处,每日3-5次;同时取补固脂适量,文火炒黄,研为细末,每次3克、每日3次口服。1月为1疗程,连续1-3个疗程。2、加味瓜蒌汤当归12克,瓜蒌30克,乳香3克,没药3克,甘草3克,橘核15克,荔核15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3、乳块消汤瓜蒌15克,生牡蛎15克,夏枯草15克,昆布15克

泪囊炎的治疗偏方

急性泪囊炎的偏方一:治法:疏风清热,消肿散结。方药:驱风散热饮(《审视瑶函》)加减,连翘10g,牛蒡子10g,羌活10g,薄荷6g,防风10g,赤芍8g,当归尾10g,甘草6g,川芎10g,栀子10g,黄连10g。若热炽毒甚,伴见高热等症,加金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或改用仙方活命饮加减。急性泪囊炎的偏方二:热毒炽盛,治法:清热解毒,消疮散结。方药: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合导赤散(《小儿药证直

胰腺炎中医治疗方法

急性胰腺炎(1)肝郁气滞:治法:疏肝理气,和胃通里。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味合清胰汤1号加减。柴胡疏肝散重在疏肝理气,主治肝郁气滞。方中柴胡疏肝,枳实、香附理气,三药同用共奏疏肝理气之功;白芍养血柔肝,并助柴胡解郁清热,与甘草配合缓急止痛和胃;川芎活血,加郁金行气解郁并祛瘀,二药共起止痛之效。清胰汤1号重在清胰通里,主治郁热内结、腑气不降。方中黄芩、黄连。(或胡黄连)清热和胃,木香、元胡理气活血止痛,

中医治疗乳腺癌的偏方验方

乳腺癌中医治疗方法之内服验方验方1:香附、浙贝母、当归、赤芍、陈皮、王不留行、山甲珠各9克,全瓜萎、虎杖、银花、连翘12克,白花蛇舌草18克。服法:每日一剂,水煎服。验方2:王不留行9克、蒲公英15克、瓜蒌仁12克、夏枯草9克,水煎服。验方3:人参3克、白术3克、茯神3克、枣仁(炒)3克、远志2.3克去心泡,当归3克、丹皮2.5克、山栀2.5克、炙甘草2.3克、黄芪4.5克、桂圆5枚,水煎服。乳腺

泪腺囊肿的治疗偏方

泪腺囊肿的偏方1鲫鱼汤每天200-300克炖汤喝:鲫鱼汤富含大量的优质蛋白质营养物质,具增强人体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的作用。泪腺囊肿的偏方2香椿每天200-300克:香椿具抗菌杀菌作用的食物,对炎症感染性疾病具一定的辅助治疗的作用,利于患者的恢复。泪腺囊肿的偏方3银耳每天100-200克为宜,炖汤喝:银耳是属于滋补的食物,容易被肠道吸收,具增强抗病能力的作用,利于患者恢复。结语:通过

慢性鼻炎治疗偏方 中医治疗

中医常用中药治疗鼻炎。中医辨证:热毒犯肺型,风热缠遏型.脾胃湿热型.脾气虚弱型,胆腑郁热型和肺气虚寒型。常用辛夷、苍耳于、白正等加减处方。

淋巴结炎中医治疗偏方

蜈蚣糊剂〖药物〗蜈蚣3条。〖用法〗上药焙干研未, 用香油适量调成稀糊状, 浸泡3天后备用。用时用棉签蘸药液少许轻轻涂擦患处, 使药液尽量吸收。〖疗效〗此方治疗淋巴结炎能收到理想效果, 尤其对急性及早期疗效更理想。樟脑膏〖药物〗樟脑30克, 烨头草 (鲜品) 90克。〖用法〗共同打烂置瓷盅内, 以适量白酒调成糊状膏, 加热后敷于患处 (药厚约1毫米) , 每天或间天换药1次。

治疗脂溢性皮炎偏方

1、辣椒酒液原料:小辣椒10 g,白酒50 mL。制法:将辣椒晒干,切成细丝,放入白酒中浸泡10日。功效:祛脂养血。适用于脂溢性皮炎患者。用法:用此药擦于患处,每日数次,不间断,治脂溢性皮炎引起的脱发和秃斑。2、姜汁擦原料:新鲜生姜100 g,麻油适量。制法:将生姜切成细粒,放入纱布中绞汁,然后加入麻油拌匀即可。功效:生发祛风。适用于脂溢性皮炎。用法:2次/d,擦于患处。反复应用效。3、黑豆糖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