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米皮糠是什么东西 米皮糠怎么保存

米皮糠是什么东西 米皮糠怎么保存

选择通风、透光、干燥的地方存放,并与农药、化肥有毒物质和粮食等分开,以免造成污染和害虫相互传播。2.作好铺垫防潮工作,以免因时间过长底层米糠霉烂变质,导致整个糠堆霉变。

民间治疗脚气的几种食疗偏方

1、黄豆米皮糠

主治:脚气

配方:黄豆100克,米皮糖160克

用法:将黄豆与米皮糠用水炖熟吃。

2、麦芽煎

主治:脚气

配方:麦芽适量

用法:将麦芽用水煎服。

3、红枣陈皮赤豆汤

主治:脚气肿痛

配方:陈皮4克,赤豆70克,花生仁120克,红枣10枚

用法:将陈皮、赤豆、花生仁、红枣用水煎煮熟食用。

按注:一方无陈皮,一方再加大蒜无陈皮。

日常偏方教你治烂脚丫

生活中,脚气是常见的皮肤疾病之一,尤其是夏季,由于细菌的侵袭,患上脚气是很容易的。一旦患上脚气,就会出现小水疱、瘙痒等情况,忍不住搔抓也会出现溃烂的情况,对此,患者们一定要及时对症治疗,合理服用药物。那么,脚气的日常偏方有哪些?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介绍吧。

脚气主要是在多汗条件下,脚上的细菌大量繁殖并分解角质蛋白,再加上汗液中的尿素、乳酸,产生脚臭,如果脚臭状况长期持续而不进行改善,就会形成脚气。

1、风油精治疗脚气

风油精除了能治疗头痛腹泻之外,对脚气也有很好的效果哦!风油精中含有的薄荷脑、樟脑、桉叶油、丁香酚、水杨酸甲酯等正好能够清凉、止痒、杀菌、抗菌, 对脚气能起到针对性作用。桉叶油和丁香酚正是许多外用皮肤消毒剂的主要成分,薄荷脑、樟脑能够祛邪通气。在脚清洗干净擦干后,用棉签蘸适量风油精涂于患 处,一般连续使用一周,就能基本达到脚气止痛、止痒的作用。脚气患者如果伴有水疱,应先用针将水疱挑破,再用风油精。

2、电吹风治脚气

在洗澡的时候要用肥皂仔细清洗脚部,包括指缝也不能放过。冲洗的时候用温水彻底冲洗干净后用干毛巾擦干水分,注意脚气患者使用的擦脚毛巾要跟平时用的毛 巾区分开来。脚擦干后,将电吹风开到热风档,对着脚底、脚侧和脚趾缝等患处反复吹4~6分钟,由于趾缝间的湿气重,为脚气炎症和溃烂常发处,故最好掰开脚趾对 着趾缝吹。热风将湿气吹干后,霉菌即失去赖以生存的温床,同时因为热风温度在50℃以上,可杀伤大量霉菌。这个做法同时可以清除脚上的异味。

3、食疗偏方治疗脚气

1)黄豆米皮糠:取黄豆100克,米皮糠160克,将黄豆与米皮糠用水炖熟吃,适用于脚气患者。

2)麦芽煎:取麦芽适量,用水煎服,适用于脚气患者。

3)青鱼煮韭黄:取青鱼500克,韭黄250克,将青鱼洗净,加韭黄煮食,适用于脚气患者。

温馨提示:脚气属于常见的疾病,患者在治疗上一定要及时抑制细菌,消除炎症,脚气患者不可盲目治疗,同时要重视脚气患处的卫生,希望上述的文章可以帮助到患者们。

脚气的饮食保健

脚气的日常保健

1、要保持脚的清洁干燥,汗脚要治疗。勤换鞋袜,趾缝紧密的人可用草纸夹在中间,以吸水通气。鞋子要通气良好。不与他人共穿鞋、拖鞋及袜子。

2、不要用别人的拖鞋、浴巾、擦布等,不要在澡堂、游泳池旁的污水中行走。

3、公用澡堂、游泳池要做到污水经常处理,用漂白粉或氯亚明消毒,要形成制度,以防相互传染脚气,避免穿胶鞋或不透气之球鞋,好要有两双鞋换穿,凉鞋是好的选择。

4、防鞋柜传染脚气。

5 、加强体育锻炼,注意营养,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也对预防足癣的发生有一定的作用。

6、治疗勿自动停药,通常应在自觉好了后,继续用药数周,好是能作霉菌检查及培养,连续三星期都是阴性才算治好。

7、脚底、趾间痒尽量不要用手抓,防传染于手指。

脚气的食疗保健(资料仅供参考,具体请询问医生)

1、黄豆米皮糠(民间方)

主治:脚气。

配方:黄豆100克,米皮糖160克。

用法:将黄豆与米皮糠用水炖熟吃。

2、红枣陈皮赤豆汤(民间方)

主治:脚气肿痛。

配方:陈皮4克,赤豆70克,花生仁120克,红枣10枚。

用法:将陈皮、赤豆、花生仁、红枣用水煎煮熟食用。

按注:一方无陈皮,一方再加大蒜无陈皮。

3、麦芽煎(民间方)

主治:脚气。

配方:麦芽适量。

用法:将麦芽用水煎服。

4、冬瓜赤小豆(民间方)

主治:脚气。

配方:大冬瓜一个,赤小豆130克。

用法:将冬瓜切盖去内瓤,装入赤小豆,放糖水中煨熟淡食,或焙燥为丸食,或加水煮至烂熟,分二、三次食。

按注:一方无大冬瓜加蜂蜜也可。

5、皮骨黄豆(民间方)

主治:脚气。

配方:黄豆100克,陈皮3克,羊脚骨150克。

用法:将黄豆、陈皮与羊脚骨用水炖烂,适加调味品盐等食用。

按注:一方无黄豆。

6、青鱼煮韭黄《民间便验荟萃》

主治:脚气。

配方:青鱼500克,韭黄250克。

用法:青鱼洗净,加韭黄煮食。

7、白扁豆散(民间方)

主治:脚气浮肿。

配方:白扁豆适量。

用法:磨成粉,饭前每次10克,用灯心草煎汤调服,每日3次。

8、花生红枣凤瓜汤《食疗百病》

主治:脚气。

配方:花生90克,红枣10粒,鸡脚10只,瘦肉120克,陈皮1/4个。

用法:红枣去核,与余料齐洗净。鸡脚连同瘦肉飞水冲净。陈皮水先煲沸,加入各材料煲2~3小时,调味即可。佐餐食。

按注:一方不用鸡脚、瘦肉,加饭豆。

9、米糠饼《食疗大量病》

主治:脚病。

配方:米糠50克,面粉50克,红糖适量。

用法:面粉与米糠加水合均匀,加入化好的红糖,按常法煎成饼。当点心食。

10、谷皮糠粥《食疗百病》

主治:脚气病。

配方:粳米50克,新鲜谷皮糠适量。

脚气食疗方

1、黄豆米皮糠(民间方)

主治:脚气。

配方:黄豆100克,米皮糖160克。

用法:将黄豆与米皮糠用水炖熟吃。

2、红枣陈皮赤豆汤(民间方)

主治:脚气肿痛。

配方:陈皮4克,赤豆70克,花生仁120克,红枣10枚。

用法:将陈皮、赤豆、花生仁、红枣用水煎煮熟食用。

按注:一方无陈皮,一方再加大蒜无陈皮。

3、麦芽煎(民间方)

主治:脚气。

配方:麦芽适量。

用法:将麦芽用水煎服。

脚气治疗的民间食疗偏方

脚气患者一般都会出现多汗、脚臭、脚痒等症状,严重的患者趾缝间会出现掉皮、水泡、裂口、溃烂等,脚气治疗期间患者的饮食也是非常重要的。下面为大家介绍脚气的食疗偏方,可以有效的缓解脚气症状。

1.黄豆米皮糠

主治:脚气。 配方:黄豆100克,米皮糖160克。 用法:将黄豆与米皮糠用水炖熟吃。

2.红枣陈皮赤豆汤

主治:脚气肿痛。 配方:陈皮4克,赤豆70克,花生仁120克,红枣10枚。 用法:将陈皮、赤豆、花生仁、红枣用水煎煮熟食用。 按注:一方无陈皮,一方再加大蒜无陈皮。

3.麦芽煎

主治:脚气。配方:麦芽适量。 用法:将麦芽用水煎服。

4.冬瓜赤小豆

主治:脚气。 配方:大冬瓜一个,赤小豆130克。 用法:将冬瓜切盖去内瓤,装入赤小豆,放糖水中煨熟淡食,或焙燥为丸食,或加水煮至烂熟,分二、三次食。 按注:一方无大冬瓜加蜂蜜也可。

5.皮骨黄豆

主治:脚气。 配方:黄豆100克,陈皮3克,羊脚骨150克。 用法:将黄豆、陈皮与羊脚骨用水炖烂,适加调味品盐等食用。按注:一方无黄豆。

6.青鱼煮韭黄

主治:脚气。 配方:青鱼500克,韭黄250克。 用法:青鱼洗净,加韭黄煮食。

7.白扁豆散

主治:脚气浮肿。 配方:白扁豆适量。 用法:磨成粉,饭前每次10克,用灯心草煎汤调服,每日3次。

8.花生红枣凤瓜汤

主治:脚气。 配方:花生90克,红枣10粒,鸡脚10只,瘦肉120克,陈皮1/4个。 用法:红枣去核,与余料齐洗净。鸡脚连同瘦肉飞水冲净。陈皮水先煲沸,加入各材料煲2~3小时,调味即可。佐餐食。

脚气患者千万别吃这6种食物

脚气患者的食用禁忌

1、鸭肉

根据古人经验,患有脚气之人不宜吃鸭肉。清代食医王孟英曾在《随息居饮食谱》中说:“多食滞气,滑肠,凡为阳虚脾弱,痞胀脚气,皆忌之。”

2、南瓜

属于发物。李时珍就曾指出:“多食发脚气。”《本草求真》亦云:“凡人素患脚气,于此最属不宜。”清代食医王孟英也说:“脚气痞闷,皆忌之。”

3、鸡蛋

根据清代食医王孟英的经验,脚气患者忌吃鸡蛋,王孟英在《随息居饮食谱》中明确告诫:鸡蛋“多食动风阻气,脚气皆不可食”。

4、带鱼

带鱼属动风发物类食物。凡患有疥疮、湿疹等皮肤病或皮肤过敏者忌食。

5、尖椒

尖椒属于辛辣刺激性食物,食用后会使脚气加重。

6、羊肉

羊肉属于生痰上火食物,脚气患者不宜食用。

脚气食疗方

1、黄豆米皮糠(民间方)

主治:脚气。

配方:黄豆100克,米皮糖160克。

用法:将黄豆与米皮糠用水炖熟吃。

2、红枣陈皮赤豆汤(民间方)

主治:脚气肿痛。

配方:陈皮4克,赤豆70克,花生仁120克,红枣10枚。

用法:将陈皮、赤豆、花生仁、红枣用水煎煮熟食用。

按注:一方无陈皮,一方再加大蒜无陈皮。

3、麦芽煎(民间方)

主治:脚气。

配方:麦芽适量。

用法:将麦芽用水煎服。

脚气的几种食疗偏方

1、黄豆米皮糠

主治:脚气

配方:黄豆100克,米皮糖160克

用法:将黄豆与米皮糠用水炖熟吃。

2、麦芽煎

主治:脚气

配方:麦芽适量

用法:将麦芽用水煎服。

3、红枣陈皮赤豆汤

主治:脚气肿痛

配方:陈皮4克,赤豆70克,花生仁120克,红枣10枚

用法:将陈皮、赤豆、花生仁、红枣用水煎煮熟食用。

按注:一方无陈皮,一方再加大蒜无陈皮。

4、青鱼煮韭黄

主治:脚气

配方:青鱼500克,韭黄250克

用法:青鱼洗净,加韭黄煮食。

5、冬瓜赤小豆

主治:脚气

配方:大冬瓜一个,赤小豆130克

用法:将冬瓜切盖去内瓤,装入赤小豆,放糖水中煨熟淡食,或焙燥为丸食,或加水煮至烂熟,分二、三次食。

按注:一方无大冬瓜加蜂蜜也可。

6、花生红枣凤瓜汤

主治:脚气

配方:花生90克,红枣10粒,鸡脚10只,瘦肉120克,陈皮1/4个

用法:红枣去核,与余料齐洗净。鸡脚连同瘦肉飞水冲净。陈皮水先煲沸,加入各材料煲2~3小时,调味即可。佐餐食。

按注:一方不用鸡脚、瘦肉,加饭豆。

治疗脚气的中药及偏方

⑴枯矾、黄柏、五倍子、乌贼骨,任选一种研末备用,洗净脚后撒于患处。适用于糜烂型。

⑵苦参、白藓皮`马齿苋、车前草各30克,苍术、黄柏各15克,每日煎洗1-2次。对水疱型或有感染时应用有良好效果。

⑶白凤仙花30克,皂角30克,花椒15克,任选—种,放入半斤醋内,浸泡一天后,于每晚临睡前泡脚20分钟。连续治疗7天,对角化型有良效。

⑷黄豆米皮糠(民间方):主治:脚气。配方:黄豆100克,米皮糖160克。用法:将黄豆与米皮糠用水炖熟吃。

⑸红枣陈皮赤豆汤(民间方):主治:脚气肿痛。配方:陈皮4克,赤豆70克,花生仁120克,红枣10枚。用法:将陈皮、赤豆、花生仁、红枣用水煎煮熟食用。按注:一方无陈皮,一方再加大蒜无陈皮。

治疗脚气的几种民间偏方

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被脚气的问题所困扰,那么除了一些药物之外,我们也是可以通过一些饮食来辅助的治疗我们的脚气,那么具体有哪些治疗脚气的饮食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1、紫菜车前汤(民间方)

主治:湿性脚气。水肿。配方:紫菜、车前子适量。用法:水煎服。

2、红枣陈皮赤豆汤(民间方)

主治:脚气肿痛。配方:陈皮4克,赤豆70克,花生仁120克,红枣10枚。用法:将陈皮、赤豆、花生仁、红枣用水煎煮熟食用。按注:一方无陈皮,一方再加大蒜无陈皮。

3、麦芽煎(民间方)

主治:脚气。配方:麦芽适量。用法:将麦芽用水煎服。

4、冬瓜赤小豆(民间方)

主治:脚气。配方:大冬瓜一个,赤小豆130克。用法:将冬瓜切盖去内瓤,装入赤小豆,放糖水中煨熟淡食,或焙燥为丸食,或加水煮至烂熟,分二、三次食。按注:一方无大冬瓜加蜂蜜也可。

5、皮骨黄豆(民间方)

主治:脚气。配方:黄豆100克,陈皮3克,羊脚骨150克。用法:将黄豆、陈皮与羊脚骨用水炖烂,适加调味品盐等食用。按注:一方无黄豆。

6、青鱼煮韭黄《民间便验荟萃》

主治:脚气。配方:青鱼500克,韭黄250克。用法:青鱼洗净,加韭黄煮食。

7、白扁豆散(民间方)

主治:脚气浮肿。配方:白扁豆适量。用法:磨成粉,饭前每次10克,用灯心草煎汤调服,每日3次。

8、花生红枣凤瓜汤《食疗百病》

主治:脚气。配方:花生90克,红枣10粒,鸡脚10只,瘦肉120克,陈皮1/4个。用法:红枣去核,与余料齐洗净。鸡脚连同瘦肉飞水冲净。陈皮水先煲沸,加入各材料煲2~3小时,调味即可。佐餐食。按注:一方不用鸡脚、瘦肉,加饭豆。

9、米糠饼《食疗大量病》

主治:脚病。配方:米糠50克,面粉50克,红糖适量。用法:面粉与米糠加水合均匀,加入化好的红糖,按常法煎成饼。当点心食。

10、谷皮糠粥《食疗百病》

主治:脚气病。配方:粳米50克,新鲜谷皮糠适量。用法:粳米洗净煮为稀粥,待粥成时把谷皮糠调入粥中煮至粥稠。作早晚餐。

11、黄豆米皮糠(民间方)

主治:脚气。配方:黄豆100克,米皮糖160克。用法:将黄豆与米皮糠用水炖熟吃。

生活中的饮食治疗脚气的偏方有哪些

1、黄豆米皮糠

配方:黄豆100克,米皮糖160克

用法:将黄豆与米皮糠用水炖熟吃。

2、麦芽煎

配方:麦芽适量

用法:将麦芽用水煎服。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3、红枣陈皮赤豆汤

主治:脚气肿痛

配方:陈皮4克,赤豆70克,花生仁120克,红枣10枚

用法:将陈皮、赤豆、花生仁、红枣用水煎煮熟食用。

按注:一方无陈皮,一方再加大蒜无陈皮。

4、青鱼煮韭黄

配方:青鱼500克,韭黄250克

用法:青鱼洗净,加韭黄煮食。

5、冬瓜赤小豆

配方:大冬瓜一个,赤小豆130克

用法:将冬瓜切盖去内瓤,装入赤小豆,放糖水中煨熟淡食,或焙燥为丸食,或加水煮至烂熟,分二、三次食。

按注:一方无大冬瓜加蜂蜜也可。

6、花生红枣凤瓜汤

配方:花生90克,红枣10粒,鸡脚10只,瘦肉120克,陈皮1/4个

用法:红枣去核,与余料齐洗净。鸡脚连同瘦肉飞水冲净。陈皮水先煲沸,加入各材料煲2~3小时,调味即可。佐餐食。

按注:一方不用鸡脚、瘦肉,加饭豆。

调理脚气吃什么好

1、黄豆米皮糠

主治:脚气。

配方:黄豆100克,米皮糖160克。

用法:将黄豆与米皮糠用水炖熟吃。

2、红枣陈皮赤豆汤

主治:脚气肿痛。

配方:陈皮4克,赤豆70克,花生仁120克,红枣10枚。

用法:将陈皮、赤豆、花生仁、红枣用水煎煮熟食用。

按注:一方无陈皮,一方再加大蒜无陈皮。

3、麦芽煎

主治:脚气。

配方:麦芽适量。

用法:将麦芽用水煎服。

4、冬瓜赤小豆

主治:脚气。

配方:大冬瓜一个,赤小豆130克。

用法:将冬瓜切盖去内瓤,装入郝小豆,放糖水中煨熟淡食,或焙燥为丸食,或加水煮至烂熟,分二、三次食。

按注:一方无大冬瓜加蜂蜜也可。

5、皮骨黄豆

主治:脚气。

配方:黄豆100克,陈皮3克,羊脚骨150克。

用法:将黄豆、陈皮与羊脚骨用水炖烂,适加调味品盐等食用。

按注:一方无黄豆。

6、青鱼煮韭黄

主治:脚气。

配方:青鱼500克,韭黄250克。

用法:青鱼洗净,加韭黄煮食。

7、白扁豆散

主治:脚气浮肿。

配方:白扁豆适量。

用法:磨成粉,饭前每次10克,用灯心草煎汤调服,每日3次。

8、花生红枣凤瓜汤

主治:脚气。

配方:花生90克,红枣10粒,鸡脚10只,瘦肉120克,陈皮1/4个。

用法:红枣去核,与余料齐洗净。鸡脚连同瘦肉飞水冲净。陈皮水先煲沸,加入各材料煲2~3小时,调味即可。佐餐食。

按注:一方不用鸡脚、瘦肉,加饭豆。

民间多种治疗脚气偏方

1.黄豆米皮糠(民间方)

主治:脚气。

配方:黄豆100克,米皮糖160克。

用法:将黄豆与米皮糠用水炖熟吃。

2.红枣陈皮赤豆汤(民间方)

主治:脚气肿痛。

配方:陈皮4克,赤豆70克,花生仁120克,红枣10枚。

用法:将陈皮、赤豆、花生仁、红枣用水煎煮熟食用。

按注:一方无陈皮,一方再加大蒜无陈皮。

3.麦芽煎(民间方)

主治:脚气。

配方:麦芽适量。

用法:将麦芽用水煎服。

4.冬瓜赤小豆(民间方)

主治:脚气。

配方:大冬瓜一个,赤小豆130克。

用法:将冬瓜切盖去内瓤,装入郝小豆,放糖水中煨熟淡食,或焙燥为丸食,或加水煮至烂熟,分二、三次食。

按注:一方无大冬瓜加蜂蜜也可。

5.皮骨黄豆(民间方)

主治:脚气。

配方:黄豆100克,陈皮3克,羊脚骨150克。

用法:将黄豆、陈皮与羊脚骨用水炖烂,适加调味品盐等食用。

按注:一方无黄豆。

6.青鱼煮韭黄

主治:脚气。

配方:青鱼500克,韭黄250克。

用法:青鱼洗净,加韭黄煮食。

7.白扁豆散(民间方)

主治:脚气浮肿。

配方:白扁豆适量。

用法:磨成粉,饭前每次10克,用灯心草煎汤调服,每日3次。

8.花生红枣凤瓜汤

主治:脚气。

配方:花生90克,红枣10粒,鸡脚10只,瘦肉120克,陈皮1/4个。

用法:红枣去核,与余料齐洗净。鸡脚连同瘦肉飞水冲净。陈皮水先煲沸,加入各材料煲2~3小时,调味即可。佐餐食。

按注:一方不用鸡脚、瘦肉,加饭豆。

9.米糠饼

主治:脚病。

配方:米糠50克,面粉50克,红糖适量。

用法:面粉与米糠加水合均匀,加入化好的红糖,按常法煎成饼。当点心食。

10.谷皮糠粥

主治:脚气病。

配方:粳米50克,新鲜谷皮糠适量。

用法:粳米洗净煮为稀粥,待粥成时把谷皮糠调入粥中煮至粥稠。作早晚餐。

11.紫菜车前汤(民间方)

主治:湿性脚气。水肿。

配方:紫菜、车前子适量。

用法:水煎服。

12.豆糠方

主治:多发性神经炎。

配方:黄豆、米糠各适量。

用法:将黄豆先炒,磨成细粉,与米糠拌匀,贮藏备用。每餐取100克,水调作饼,加食油适量,置于待蒸的饭面上,随饭蒸熟,餐前顿服。每日3次,10日为1疗程。

脚起泡脱皮怎么办

1.黄豆米皮糠(民间方)

主治:脚气。

配方:黄豆100克,米皮糖160克。

用法:将黄豆与米皮糠用水炖熟吃。

2.红枣陈皮赤豆汤(民间方)

主治:脚气肿痛。

配方:陈皮4克,赤豆70克,花生仁120克,红枣10枚。

用法:将陈皮、赤豆、花生仁、红枣用水煎煮熟食用。

按注:一方无陈皮,一方再加大蒜无陈皮。

3.麦芽煎(民间方)

主治:脚气。

配方:麦芽适量。

用法:将麦芽用水煎服。

米皮糠是什么东西

米皮糠是一种中药材,是禾本科植物稻的干燥种皮,它多为暗黄色,有浓郁的稻香,而且这种物质中含有天然油脂和多种醇类物质,还有一些脂蛋白和磷脂以及维生素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人们收取他以后可以入药,也可以加工成保健品供人们服用。

相关推荐

凉皮和东北大拉皮有什么区别

凉皮又称陕西凉皮,陕西省汉族特色小吃之一。凉皮分为米皮和面皮两大类。现有西府宝鸡擀面皮(发源于岐山县)、汉中米皮、秦镇米皮等流派。 凉皮历史久远,凉皮传说源于秦始皇时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相传有一年陕西户县秦镇一带大旱,稻谷枯萎,百姓无法向朝廷纳供大米,有个叫李十二的用大米碾成面粉,蒸出面皮,献给秦始皇,秦始皇吃后大喜,命每天制作食用,形成了久负盛名的汉族传统小吃——秦镇大米面皮子大拉皮东北地区知名的汉族传统小吃,以劲柔爽口,质感细腻而深受消费者喜爱,但长期以来受加工方式的限制,以手工制作为主,加

头皮糠疹概述

头皮屑在医学上称为头皮糠疹,一种由马拉色菌(真菌中的一种)引起的皮肤病。马拉色菌在头皮上的大量繁殖引起头皮角质层的过度增生,从而促使角质层细胞以白色或灰色鳞屑的形式异常脱落,这种脱落的鳞屑即为头皮糠疹。头屑产生的原因通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 由于头皮糠疹由真菌(马拉色菌)感染引起的,因此,一方面要提高头皮护理意识,另一方面要调整生活规律、避免吃煎炸、油腻、辛辣等食品,可起到调节、保护头皮自身平衡、抑制马拉色菌过度繁殖,从而减少头皮糠疹发生的几率。 第三要注意日常的头皮护理;另外,真菌都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大蒜怎么保存时间长

铺糠皮覆盖。 储存时可在贮藏箱或筐内的底部铺一层厚约2厘米的糠皮,然后一层蒜头一层糠皮,层积至离容器口5厘米处,上面用糠皮覆盖。这样用糠皮保持较稳定的温度,减少了氧气,增加了二氧化碳,抑制了大蒜的呼吸作用,可延长储存期。

如何辨别真伪米糠油

其实反向考虑下,疑问不攻而破:作为地沟油去仿冒米糠油还卖的这么贵,这么辛苦,那么造假者脑子有问题,因为市场上米糠油接受度并不高,现在国内大众对米糠油的了解还非常有限,就算作假,也要赚钱,势必想尽快脱手,兑现才有利润。其实看过新闻报道的人都知道,视频里出现的“知名品牌”报纸上出现的“知名品牌”的包装箱、瓶子什么牌子,这个很多地沟油最后灌装采用的包装,也只有冒牌名牌产品才会脱手快。当然这个常规的逆向思维,你可以借鉴,最主要的还你要采取科学简单的鉴别方法,或者增加对米糠油的真正了解:米糠油作为从米

冬季泡澡加入适量白酒可活血化瘀

如何保湿干性皮肤的女性冬季最关注的问题之一。专家表示,厨房里的很多东西其实可以用来护肤,如淀粉、米糠、醋、白酒等。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杨淑霞介绍,水疗治疗皮肤病的一种较好的辅助疗法,如治疗牛皮癣时常用的硫黄温泉浴。对于干性皮肤、有慢性皮炎湿疹的皮肤,可在洗浴时加入淀粉或米糠,可起到滋润肌肤、保持肌肤柔软光滑和镇静止痒的作用。 另外,在家泡澡时也可根据需求加入一点食醋、白酒、粗制海盐等,醋的弱酸性对柔软皮肤也有一定效果;加入白酒可以起到活血的目的;加入海盐有一定促进皮肤新陈代谢、改善血液循

怎么防止大米生虫子

低温保存 若要保留新米的口感和品质,可将大米储存在低温环境中,比如保存在冰箱中就比较好的方法,可以降低大米油脂氧化和米虫的滋生。但要注意,大米放进冰箱后就不能再拿出来常温存放了。因为,温度变化会令大米表面吸附水分,变得潮湿易变质。而且,厨房的温度相对较高,家里不要一次囤积太多大米,也可避免旧米味道变差。 通风除糠法 夏季天气变化大,米糠容易发粘,导致生虫,入夏后,可将储存的大米再筛一次,除净细糠,储存于通风处,能避免生虫。橘皮中含有柠檬醛,在大米中埋入橘皮可以驱虫防虫。 塑料瓶存放 把家中的塑料瓶收集起

米糠油的发展

现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有食用米糠问世,我国也有类似产品被发明,即应用现代食品加工精准碾制技术将 米糠中的不益食物质(稻壳、果皮、种皮、灰尘、微生物等)与益食营养物质(胚、糊粉层等外层胚乳)在洁净的生产车间里进行精准碾磨分离,此分离技术可将米糠分级为饲料级米糠和食品级米糠两部分,其中食品级米糠约占米糠总重量的80%,营养的90%以上。因为食品级米糠虽然只占稻谷重量的6%,且占稻谷营养的约60%,大米碾白过程中的碾下物,所以其也被人们称为“米珍”或“米粕”。 将来米糠油也将分为食用油与工业原料油两种:新一

治脚气偏方

冬治脚气要注意正确选用抗真菌类药物,如达克宁软膏、克霉唑霜、韦氏溶液和足癣散等。白天擦软膏,晚上浸泡药液(如足癣散)。浸泡药液时,注意每次浸泡时间在1小时以上,边浸泡边祛除脚掌角质层(即老皮),使药液快速渗入角质层深层,杀灭癣菌。 治疗脚气 光靠止脚气痒足够吗? 在治疗脚气上,许多脚气患者只顾止痒,不找脚气病根,这往往会加重脚气病情。治脚气的专家说,脚气发作时,脚气患者瘙痒难忍,恨不得将皮肤换了,因此很多脚气患者不管三七二十一,脚气患者自行买药或用他人推荐的脚气偏方进行止脚气痒。不可否认,有些脚气药物或脚

麸皮,麸,糠这三种有何区别

麸,即麦皮,小麦加工面粉副产品,麦黄色,片状或粉状。富含纤维素和维生素,主要用途有食用、入药、饲料原料、酿酒等。为小麦磨取面粉后筛下的种皮,就外面的皮,主要纤维、糊粉、一些矿物质和维生素性味甘凉,可收敛汗液。麸皮和麦麸一样,为均为小麦麦皮。糠稻谷在加工成精米的过程中要去掉外壳和占总重10%左右的果皮、种皮、外胚乳、糊糊层和胚,传统的米糠也就现行国家标准米糠主要由果皮、种皮、外胚乳、糊粉层和胚加工制成的,因此在加工过程中会混进少量的稻壳和一定量的灰尘和微生物,所以只能用于饲料,稻谷加工的主要副产

谷维素的材料

谷维素主要存在于米糠油及其油脚中,米糠层中谷维素的含量为0.3~0.5%。米糠在加温压榨时谷维素溶于油中,一般毛糠油中谷维素的含量约为2%~3%。其含量随稻谷种植的气候条件、稻谷品种及米糠取油的工艺条件不同而略有差异,寒带稻谷的米糠含谷维素量高于热带稻谷;高温压榨和溶剂浸出取油,毛油中谷维素的含量比低温压榨高。在诸多植物油料中,如玉米胚芽油、小麦胚芽油、稞麦糠油、菜籽油等,以毛糠油谷维素含量最高,所以谷维素大都从毛糠油中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