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运动养生 健身球
霜降运动养生 健身球
霜降时节,天气寒冷,许多人不愿意做户外运动,这一部分人不妨在家里或健身房里做一下健身球的锻炼。
健身球可以锻炼人体的腰、背等部位,因为健身者可以利用健身球做各种动作,达到不同的健身效果:站、坐、跪或躺在健身球上能锻炼平衡能力,还可以锻炼人体的柔韧性和平衡性。另外,健身球在锻炼时比较安全,不容易出现跌撞损伤。
道家养生之动静合宜乃养生长寿之道
古人云:“勤可以致寿考”(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勤有三益》),同样,“‘静’可以益寿”(清·金缨《格言联璧·存养》)。
在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曾产生过“清静养生”和“运动养生”两种主要模式。前者始于老子,老子的“致虚静,守静笃”、“无欲以静”的思想,对中医清静养生学的发展有着很大影响。所谓“静”是指思想专一,排除杂念。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机体不可过劳;二是指心不轻动,以便保持生理和心理的平衡。后者始于庄子,他提倡“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华佗倡导五禽戏,孙思邈提倡“常欲小劳”等。所谓“动”包括走动、活动、运动、劳动等。
欲求长生之道,到底以静为主还是以动为主?历来养生家众说纷纭。应该说,动与静是对立统一的两种养生方法,不能截然分开。早在南北朝时期宋梁间的著名医药学家、道家陶弘景就指出:“静以养神,动以炼形,能动能静可以养生。”宋代理学家程颢、程颐也提出“动静节宜,所以养生也。”(《二程集·粹言》)到明清时期则逐步形成动静合宜、劳逸适度的养生原则。明代医家万全在《养生四要》中强调“动静不失其常”。清代医家方开则进一步阐明:“动静合宜,气血和畅,百病不生,乃得尽其天年……过动则伤阴,阳必偏胜;过静则伤阳,阴必偏胜。”(《延年九转法》)这些对我们当前的养生健身活动都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老年心脏病患者如何合理运动?
运动养生,因人而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得,对于高先生而言,那便是心情第一,运动第二。
高先生今年53岁,退休在家。由于之前工作过于操劳,把身体给累坏了,高先生患上了高血压、心脏二尖瓣关闭不全,平时不宜激动,不能剧烈运动。
退休后,高先生开始注重养生。平时很爱读书的高先生阅读了很多运动养生类书籍,看得多了,慢慢就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养生理念。
首先,要心情舒畅。
高先生认为,好心情是养生最为重要的一点,心情不好,什么养生都提不起劲儿去做,即使做了,效果也不会好到哪去。
对患有高血压的高先生来说,心情舒畅对自身高血压的控制也大有好处。
那怎样让心情舒畅呢?
找自己喜欢的事做。高先生喜欢读书学习,看到哪里举办有健康讲座,就兴致勃勃地去听;或者揣起折椅到书店里泡着,看到有用的知识就摘抄到卡片上,以备不时之需,为此高先生还特地定制了1000张卡片。
这样一来,即使退休了,高先生也觉得每天过得很充实,不会闲得发慌,心情也舒畅得多。
其次,运动有度。
高先生每天要保证自己2小时的锻炼时间。这2小时的锻炼不是饭后散步,不是公园跳舞,而是去健身房。
像高先生这样50多岁还去健身房锻炼的实属少数。高先生每天都坚持去健身房锻炼,“先在跑步机上慢跑40分钟,再骑单车40分钟,最后练练20分钟臂力,休息休息,冲个热水澡回家。”
因为心脏二尖瓣功能不全,高先生不能剧烈运动,每次去健身房都控制好运动量,以微微出汗为准,这样既能达到运动效果,又不会给心脏造成负担。当然,顺便还能减肥,对高血压的控制也有利。
老年人日常的一些运动,比如散步、慢走、拍手等都会对身体有好处,但是要想达到运动养生的层次,就得提高运动量,少了起不到作用。比如走路,每个人每天都要走走路,而高先生认为这不算什么运动,他的走路健身是从郑州走到信阳,走上8天,每天七八十里,他认为这样才能起到运动养生的效果。
不过,像高先生这样的运动量,多数人吃不消,高先生可是练出来的。他头一次去健身房锻炼的时候,可劲儿骑单车,结果浑身骨头疼了一天多。高先生的总结是:得让身体对运动有“知觉”,不疼不痒的运动,效果不大,要稍微有点力度和强度才行。
老年人需利用运动养生
运动养生是预防老年人骨质疏松的关键。老年骨质疏松病人因行动不便及痛苦等缘由,常常卧床休息或是运动很少,这不只会加剧骨质疏松病况,还可引发肌肉萎缩、关节生硬等,所以可通过运动来保健养生。
1.腰背部肌肉训练
运动的办法是,立正姿态,足尖渐渐踮起,足跟举高,挺胸昂首,然后足跟向下着地,重复训练并逐渐添加运动量和用力程度。通过一段时间之后,可在双手提起几公斤重物的情况下重复做上述运动。这样有利于训练腰背部肌肉,避免驼背,可达到骨质疏松养生目的。
2.进行关节活动
能够用一只手托住另一只手,重复活动肘关节,也能够请别人协助,抓住小腿或足部,活动膝关节和髋关节,这样能够有效地避免关节生硬。
3.进行肢体肌肉训练
可作上肢举高、平举,以训练臂部的肌肉;握健身球,以训练手部的肌肉;作下肢直腿举高动作,以训练腿部的肌肉。也能够通过重复、有规则的握拳,活动足趾、绷紧和放松大腿或小腿肌肉等方式进行肌肉训练,避免肌肉萎缩。
传统运动养生法有哪些
运动养生的所讲求的原则:
动功与静功结合,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练养相兼,锻炼与合理修养并重。
循序渐进,掌握运动量的大小,强调适量的锻炼,不可急于求成,操之过急,往往欲速而不达。
持之以恒,运动养生不仅是身体的锻炼,也是意志和毅力的锻炼。
形式多样的民间健身法:
这类健身法大多散见于民间,方法简便,器械简单,而活动饶有趣味性。如:轻松和缓的散步、郊游、荡秋千、放风筝、踢毽、保健球等;运动量适中的跳绳、登高、跑马、射箭、举石锁等等。这些方法,多于娱乐中而有运动养生的内容,是民间喜闻乐见的健身措施。
消除恼人的拜拜肉
健身球曲降运动
A:小腿放在健身球上,双手伸直,张开与肩同宽,手掌撑地,保持背部平直。
B:弯曲手肘,使上身往下降,至自己所能承受的最大限度。
保持60秒,每组重复10-12次,做3组。
单臂上举
A:站姿,双腿张开与肩同宽,双手各持哑铃,手肘弯曲上举,使哑铃与耳朵在同一水平线,掌心朝前方。
B:左手往上高举伸直,使手臂稍前于脸部,下身保持不动。回到动作A,重复右手进行。
保持60秒,每组重复10-12次,做3组。
拉环运动
A:坐在椅子上,双手拉住吊杆(也可用弹力绳代替),掌心朝下,上臂放在耳朵两侧。
B:头部往下低,用力拉下吊杆,使之在头部后方。
保持60秒,每组重复10-12次,做2组。
拉杆起身
A:仰躺,保持身体平直,双腿并拢,双手抓住横杆,两手距离略比肩宽。
B:利用手臂力量,慢慢抬起身体,尽量使胸部向横杆靠拢。收紧腹部,保持身体平直。
保持60秒,每组重复10-12次,做3组。
单臂后伸
A:站姿,腰部弯曲,上身稍微往前倾,双手各持哑铃,弯曲手肘成90度,放在腰部两侧,掌心相对。
B:右手臂慢慢往后伸直,尽量往上举,使之与地面平行。然后回到原位,换左手进行。
保持60秒,每边重复10-12次,做3组。
利用工作空隙时间养生健身
★小运动
网友“轻盈精灵”:我的方法是每隔一小时便站起身活动一下,一般是闭上眼睛转转脖子,睁开眼睛举举胳膊,伸伸懒腰,向远处看看,别小瞧这些小动作,对缓解身体疲劳很有帮助的,尤其能预防颈椎病和腰椎病,因此身体健康很有好处。
★走路
网友“爱情睡醒了”:养生健身其实并不需要特别拿出时间的,我也是办公室一族,我的保养之道就是走路上班。走路是最好的健身方法,尤其是快步走。如果乘公交车的话,可在每日上下班时提早两站下车,坚持下来必有收获。时间都是挤出来的,再忙碌也能挤出十分钟的运动时间。
★跳绳
网友“稻草人”:我办公室放着一根跳绳一双跑鞋,早上提前十几分钟到单位,换上鞋子跳上十分钟。下班后,晚走十几分钟,再跳上一会,运动量足矣,关键在于坚持。
★玩健身球
网友“安妮”:三年前,我买了一个健身球代替了舒服的办公椅,这个健身球可以保持腰部的挺直,三年下来,我觉得身体状态越来越好了。前些日子,搬了新家后,我又买了一个健身球,无论是上班还是在家看电视,我都喜欢坐在球上,不知不觉间便起到了健身瘦身的效果。
日常常见运动项目有哪些
1.散步
俗话说“饭后百步”,不仅仅是指一个习惯,而是一个能够给自己的身体健康带来好处的一个好做法。每天在吃饭之后坚持进行一定时间的漫步行走,有助于消化和血液循环。长此以往,身体的健康状况保持效果可见一斑。
2.跑步
适量的运动是保证身体健康的重要做法。毕竟对于很多上班族来说,长时间坐在座位上,不管是身体的关节运动,还是血液的循环状况都会受到阻滞。以适当的速度进行一两千米左右的跑步,可以对身体进行调整,有助于身体的各方面进行自主修复和加强免疫力。
3.健身操和健美操
瑜伽是现代很受女性青睐的一向运动养生活动。不仅能够保持曼妙的身材,而且强度不是很大,也不会担心练成讨厌的肌肉。其所属的健身操和健美操在各种运动需求之下,也是发展出了层出不穷的种类。而早操、课间操这些中学时代就开始做的健身操对于运动养生来说也是不错的选择。
4.户外有氧运动
登山已经不是挑战高度和心跳的职业者的专属了。现在的社会,登山成为普遍的运动养生的选择之一。美丽的景致让人心情愉悦,清新的空气有利于心肺调节,爬山锻炼体力和毅力……这些好处无一不成为吸引人们的亮点。
霜降运动养生 霜降适合室内运动
霜降前后温差很大,并且空气干燥,起尘也很严重,这时候不适合在室外运动,避免环境对皮肤损伤过大,而室内运动完全不受外界因素影响,适当注意一下室内补水,做瑜伽、慢跑、呼啦圈、太极拳等都很好。
老中医运动养生经的内容是什么
运动决定生机,生机决定健康!老中医运动养生经包括诸多针对老年人体制的运动处方,小到眼保健操,牙齿保健操,大到易筋经、五禽戏、太极拳都有详细介绍。针对老年人常患的糖尿病、脑血栓、骨质增生等疾病有详细防护处方。生命在于运动,人们以适度的运动促进健康,而不能从事过量的运动危害身体。
什么是健身?什么是运动?从中医养生家的角度来看,“健身”就是通过一系列内(精气)、外(形体)结合锻炼的方法来“导气令和,引体以柔”,从而达到养生益寿的目的。因此我们可以说,健身包括运动。事实上,无论是养生健身还是别的方面,运动都应该是整个生命过程中的一个主旋律。那是因为,只有运动起来,才能携健康潇洒行路,才能让生命之树常青。
崇尚中医运动健身术
运动养生,又叫中医健身术,它是中医养生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回顾历史,我们的祖先早已经很注重运动健身,并且他们也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健身措施。运动健身之所以能够起到增强体质、益寿延年的作用,关键是由于运动能促使经脉内气血通畅,使人体各个部位都得到精、气、血、津液的滋养。如果不能经常从事运动锻炼,那么就会像《黄帝内经》中所说的“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由此可见,运动健身和养生对我们健康的重要性。
运动好比灵芝草,何必苦把仙方找,静而少动,体弱多病;有静有动,无病无痛。这些关于运动的谚语大家都耳熟能详,自然也是知道运动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看了这些运动养生的介绍,是否会像我一样想起来跑两圈呢?不要再守在电脑前电视前啦,快一起做个爱运动的小松鼠。
霜降怎么运动 霜降运动的注意事项
1.霜降前后的运动量要增加,加强体育锻炼,通过锻炼增加抗病能力。
2.霜降运动首先要注意保暖,有哮喘发作史的人尤其要注意增减衣服,外出时可戴口罩,避免寒冷对呼吸道的刺激。
运动养生的原则
1、协调统一,形神兼炼
在中国传统的运动养生活动中,非常讲究意识活动、呼吸运动和躯体运动的密切配合,即所谓意守、调息、动形的协调统一。意守是指意识要专注,心无 杂念;调息是指呼吸的调节,要均匀、有节奏;动形是指形体的运动,要自然、连贯、刚柔相宜。运动养生紧紧抓住这三个环节,使整个机体得以全面而协调地锻 炼,则能增强人体各种机能的协调统一性,促进健康、祛病延年。
2、顺应时日,莫误良机
早在2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提出了“起居有常”的养生主张,告诫人们要顺应阳气变化,合理安排日常生活。清代养生家张志聪把一日比作四 时,他说:“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因此,提出一天中的运动应该遵循早晨阳气始生,日中而盛,日暮而收,夜半而藏的规 律。在锻炼、活动时注意顺应阳气的运动变化,才能够起到 “事半功倍”的养生效果。
3、有张有弛,劳逸适度
运动养生,并非指要持久不停地运动,而要有张有弛、有劳有逸,才能达到养生的目的。紧张有力的运动,要与放松、调息等休息运动相交替;长时间运动,一定要注意适当地休息,否则会影响工作效率,导致精神疲惫,甚至影响养生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