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斜卧推为什么没人练 什么是下斜卧推
下斜卧推为什么没人练 什么是下斜卧推
下斜卧推指的是卧推凳倾斜,头比脚低的卧推做法。这个做法可以更侧重于胸肌下部分的锻炼,同时下斜的角度使得卧推运动范围变短,而且杠铃的轨迹是竖直的,具备一定的力学优势,可以举起更大的重量。
白领男人如何迅速锻炼出大胸肌
一、发达胸大肌的主要方法
发达胸大肌的主要方法是杠铃卧推举,其它练法是辅助性的。因为所练肌肉的体积与所举的重量成正比 。而卧推杠铃的重量相对来说比哑铃要大得多。若用大重量哑铃做卧推举或“飞鸟”,那是很困难的。 正常情况下,若卧推举重量达60公斤,每组做8一10次,则胸围可练到95厘米。用100公斤练,则胸围会超过100厘米,达120厘米。
二、卧推举杠铃的设计和练法
杠哑铃锻炼,主要以铃重、握杠方式、握距、举的角度、举的速度和组次数等因素影响被练的肌肉,胸大肌也不例外。
卧推举杠铃的杠径以稍粗为佳,外径35一40毫米,壁厚2.5一3.0毫米。杠杆粗些,可减少对于掌的单位压力,增大受力面积,利于手臂推起。握位至铃片的距离以短为好,大约100毫米,使重量(作用力)集中在接近胸肌的垂直面上,并可减兔力偶的产生。
杠杆起落的位置必须放在被练的胸肌部位(下至横隔,上至锁骨)。练胸应由下至上、由宽到窄,即先练下胸(倒斜卧),再练中胸(平卧),后练上胸(正斜卧)。先宽握杠,再中握杠,后窄握杠。宽握杠练胸肌宽度,窄握杠练胸肌高(厚)度。
至于卧推举凳,倒斜卧推(20一30度)与平卧推用短凳,推举时仅上背接触凳面,可使胸部挺起,并增大单位压力。正斜卧推用坐式弧形凳(30一45度)可使上胸挺起,成水平位,使杠铃垂直作用于上胸肌。
三、卧推举的呼吸
用力时吸气,可使储氧的肌红蛋白和供能的肌糖原数量增加,使肌肉毛细血管扩大,利于用力。如用力时呼气,则会缺氧,肌糖原供能不足,肌肉力量就会减小,参与用力的肌纤维数目也会减少。另外,肌糖原“燃烧”不充分还会产生较多的乳酸,使肌肉酸痛疲劳。所以,卧推举正确的呼吸方法是杠铃上推时吸气,杠铃下放时呼气。
四、卧推举的速度
采用快收缩(1一2秒)和慢伸展(2一4秒)的用力方式与韦德的缓慢连续紧张法则(用力收缩时间4秒,还原伸展时间2秒)相矛盾。作者的经验是以还原时间与收缩上举时间相同(2一3秒)为宜。 举速过快或太慢,都说明所举重量不恰当。
五、肱三头肌对胸肌的影响
在练胸大肌的同时,应加强上臂肱三头肌的锻炼。没有发达的三头肌,就不可能卧推起大重量的杠铃,也就不能练出发达的胸大肌。
通常,平卧推重量应有练三头肌重量的3倍。
六、俯卧撑
没有杠哑铃时,俯卧撑可算是练胸肌最简便的法宝。常做俯卧撑还可保持胸肌的体积,对中年健美运动特别有意义。
如何快速练肌肉
一、发达肌肉的主要方法
发达肌肉的主要方法是杠铃卧推举,其它练法是辅助性的。因为所练肌肉的体积与所举的重量成正比 。而卧推杠铃的重量相对来说比哑铃要大得多。
若用大重量哑铃做卧推举或“飞鸟”,那是很困难的。 正常情况下,若卧推举重量达60公斤,每组做8一10次,则胸围可练到95厘米。用100公斤练,则胸围会超过100厘米,达120厘米。
二、卧推举杠铃的设计和练法
杠哑铃锻炼,主要以铃重、握杠方式、握距、举的角度、举的速度和组次数等因素影响被练的肌肉。
卧推举杠铃的杠径以稍粗为佳,外径35一40毫米,壁厚2.5一3.0毫米。杠杆粗些,可减少对于掌的单位压力,增大受力面积,利于手臂推起。握位至铃片的距离以短为好,大约100毫米,使重量(作用力)集中在接近胸肌的垂直面上,并可减兔力偶的产生。
杠杆起落的位置必须放在被练的胸肌部位(下至横隔,上至锁骨)。练胸应由下至上、由宽到窄,即先练下胸(倒斜卧),再练中胸(平卧),后练上胸(正斜卧)。先宽握杠,再中握杠,后窄握杠。宽握杠练胸肌宽度,窄握杠练胸肌高(厚)度。
至于卧推举凳,倒斜卧推(20一30度)与平卧推用短凳,推举时仅上背接触凳面,可使胸部挺起,并增大单位压力。正斜卧推用坐式弧形凳(30一45度)可使上胸挺起,成水平位,使杠铃垂直作用于上胸肌。
卧推感觉不到胸肌发力 胸肌上部分怎么练
30-45°夹角的上斜凳可以让上胸得到最好的刺激。举个例子,上斜杠铃、哑铃卧推还有上斜哑铃飞鸟都是非常好的上胸练习。
杠铃上斜卧推·3组4-6次;上斜哑铃卧推·3组8次;上斜哑铃飞鸟·3组8-12次;俯卧撑·3组12次。
胸肌下部分怎么练 胸肌中部分怎么练
中部可以通过平板凳来达到最佳刺激,平板杠铃和哑铃卧推或者是平板哑铃飞鸟都是很好的中胸练习。
杠铃上斜卧推·3组4-6次;上斜哑铃卧推·3组8次;哑铃飞鸟·3组8-12次;俯卧撑·3次12次。
胸肌变得又大又饱满的方法
1、以多关节上胸肌动作开始训练
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刺激上胸肌的方法就是在练胸日第一个就练上胸肌。所以,相比于以平板卧推开始练胸日的训练,第一个练的动作应该是上斜卧推。通过采取这种方法,你会发现,相比于在之后练上胸肌,你的力量更大并且能够推起更大重量的负荷—或者是以原有的重量推更多次。强迫上胸肌肌肉纤维去参与强度更高的训练会带来上胸肌的肌肉生长。也就是说,既然上斜卧推有所进步,不要害怕加重量。过于沉溺于舒适的重量会影响进步。假如上斜卧推的日常训练频率是8-10个一组,那么在热身组之后练1-2组(6-8次),更加有效地刺激肌肉纤维。哑铃和直杆都适用于这个动作,但是远离固定器械。你的身体需要更加努力,通过自有力量,更加有效地刺激肌肉生长。
2、远离固定器械
如果你一直练上斜直杆卧推,你会发现凳子的角度通常是固定在45度。并不存在你需要以一个固定的角度来重复上胸肌训练这种说法。事实上,你需要从多种角度来全面地刺激上胸肌。那么现在来看看可调节的上斜椅。椅子上有多个卡槽,你可以从较低、中等或者更加陡峭的角度来调节椅子。假如你想要全面地发展上胸肌,那么可调节的椅子就是最佳选择。通常情况下,可调节椅子会配合哑铃或者史密斯架来用。在组间或者动作之间使用不同的上斜角度,从不同的方位来刺激肌肉纤维。
3、做二次上胸肌训练
另一种刺激弱势部位的方法就是练更多的专项动作。在这里,你需要做的是重复第一个动作。举个例子,假如第一个动作是上斜直杆卧推(8次一组),那么你接下来要练那个动作呢?
A、史密斯上斜卧推,可调节椅子的角度同先前的上斜直杆我会相同,且也是8次一组。
B、以更加低的上斜角度来做哑铃卧推,每组10-12次。
明智的选择应该是B。假如你想要改变训练的方式来多方面刺激肌肉,你需要选择不同的器械、角度和强度。仅靠重复上斜动作是不够的,除非你将上述3种变量都考虑进去。
下斜哑铃卧推怎么做 下斜哑铃卧推的好处
1.下斜哑铃卧推更侧重于对胸肌下部分的刺激,可以充分锻炼下胸肌。
2.下斜卧推使得卧推运动范围变短,而且杠铃的轨迹是竖直的,具备一定的力学优势,可以举起更大的重量。
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练胸诀窍
卧推举杠铃的设计和练法
杠哑铃锻炼,主要以铃重、握杠方式、握距、举的角度、举的速度和组次数等因素影响被练的肌肉,胸大肌也不例外。
卧推举杠铃的杠径以稍粗为佳,外径35一40毫米,壁厚2。5一3。0毫米。杠杆粗些,可减少对于掌的单位压力,增大受力面积,利于手臂推起。握位至铃片的距离以短为好,大约100毫米,使重量(作用力)集中在接近胸肌的垂直面上,并可减兔力偶的产生。
杠杆起落的位置必须放在被练的胸肌部位(下至横隔,上至锁骨)。练胸应由下至上、由宽到窄,即先练下胸(倒斜卧),再练中胸(平卧),后练上胸(正斜卧)。先宽握杠,再中握杠,后窄握杠。宽握杠练胸肌宽度,窄握杠练胸肌高(厚)度。
至于卧推举凳,倒斜卧推(20一30度)与平卧推用短凳,推举时仅上背接触凳面,可使胸部挺起,并增大单位压力。正斜卧推用坐式弧形凳(30一45度)可使上胸挺起,成水平位,使杠铃垂直作用于上胸肌。
如何锻炼肌肉
一、发达胸大肌的主要方法
发达胸大肌的主要方法是杠铃卧推举,其它练法是辅助性的。因为所练肌肉的体积与所举的重量成正比 。而卧推杠铃的重量相对来说比哑铃要大得多。
若用大重量哑铃做卧推举或“飞鸟”,那是很困难的。 正常情况下,若卧推举重量达60公斤,每组做8一10次,则胸围可练到95厘米。用100公斤练,则胸围会超过100厘米,达120厘米。
二、卧推举杠铃的设计和练法
杠哑铃锻炼,主要以铃重、握杠方式、握距、举的角度、举的速度和组次数等因素影响被练的肌肉,胸大肌也不例外。
卧推举杠铃的杠径以稍粗为佳,外径35一40毫米,壁厚2.5一3.0毫米。杠杆粗些,可减少对于掌的单位压力,增大受力面积,利于手臂推起。握位至铃片的距离以短为好,大约100毫米,使重量(作用力)集中在接近胸肌的垂直面上,并可减兔力偶的产生。
杠杆起落的位置必须放在被练的胸肌部位(下至横隔,上至锁骨)。练胸应由下至上、由宽到窄,即先练下胸(倒斜卧),再练中胸(平卧),后练上胸(正斜卧)。先宽握杠,再中握杠,后窄握杠。宽握杠练胸肌宽度,窄握杠练胸肌高(厚)度。
至于卧推举凳,倒斜卧推(20一30度)与平卧推用短凳,推举时仅上背接触凳面,可使胸部挺起,并增大单位压力。正斜卧推用坐式弧形凳(30一45度)可使上胸挺起,成水平位,使杠铃垂直作用于上胸肌。
三、卧推举的呼吸
用力时吸气,可使储氧的肌红蛋白和供能的肌糖原数量增加,使肌肉毛细血管扩大,利于用力。如用力时呼气,则会缺氧,肌糖原供能不足,肌肉力量就会减小,参与用力的肌纤维数目也会减少。
另外,肌糖原“燃烧”不充分还会产生较多的乳酸,使肌肉酸痛疲劳。所以,卧推举正确的呼吸方法是杠铃上推时吸气,杠铃下放时呼气。
四、卧推举的速度
采用快收缩(1一2秒)和慢伸展(2一4秒)的用力方式与韦德的缓慢连续紧张法则(用力收缩时间4秒,还原伸展时间2秒)相矛盾。作者的经验是以还原时间与收缩上举时间相同(2一3秒)为宜。 举速过快或太慢,都说明所举重量不恰当。
五、肱三头肌对胸肌的影响
在练胸大肌的同时,应加强上臂肱三头肌的锻炼。没有发达的三头肌,就不可能卧推起大重量的杠铃,也就不能练出发达的胸大肌。
通常,平卧推重量应有练三头肌重量的3倍。
六、俯卧撑
没有杠哑铃时,俯卧撑可算是练胸肌最简便的法宝。常做俯卧撑还可保持胸肌的体积,对中年健美运动特别有意义。
为什么不推荐下斜卧推 下斜卧推给下胸收益不大
下斜卧推其实和平板卧推相比,能够给下胸带来的收益并没有太多。因此,在危险性更大的下斜卧推,自然还不如做平板卧推来得好。
这样练让胸肌看上去更厚
一、优先训练下胸
多数胸肌训练方案都是从平板卧推开始,但是当你想加强特定的部位训练时,你应该在你力量和精力都比较旺盛的时候优先来训练它。也就是说,如果你想要加强下胸部的训练,那么你首先要做的就是训练下胸的动作,比如下斜杠铃卧推。
如果你一般训练都是将下胸安排到最后训练,一旦你将它安排到首要训练时,你会立即发现下胸的明显增长。所以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你想要加强某个部位,那么就首先训练它。
一旦你把它安排的首先训练的顺序,那么不要担心选择比你平常训练时更重的负重和低次数。如果你平常对下胸是采用每组10次,那么现在就可以增加重量,然后每组做6-8次。千万不要低估这种训练方案对肌肉带来更有效的刺激。
二、为你的下胸再增加一个动作
谁说的每次训练下胸只需要一个动作?你平常训练就想通过多角度训练将胸肌的所有肌纤维都训练到-通常采用平板卧推、上斜卧推、下斜卧推-现在,请再选择一个动作,对你的下胸肌肉纤维进行轰炸吧。
但是,这里要提出的一点问题就是,你在选择训练下胸的两个动作的时候,一定不要选择近似动作。比如,你如果其中一个动作选择了杠铃下斜卧推,那么你第二个动作就不要选择诸如斯密斯下斜卧推这样的近似动作,或者第一个动作选择了哑铃下斜卧推,第二个动作就不要选择杠铃下斜卧推。你需要选择的第二个动作标准是:它要与第一个动作通过不同的角度来刺激下胸的肌肉纤维。
为了让第二个动作与第一个动作呈完全的不同来训练下胸,因此,如果第一个动作采用了6-8RM每组的大重量,建议第二个动作采用10-12RM的重量。这样不同强度和角度的综合刺激,更有利于肌肉力量和围度的增加。
三、选择单关节运动来刺激下胸
高位绳索夹胸、下斜飞鸟以及绳索飞鸟都是对下胸的训练动作,但这些动作的特点就是排除了肱三头肌的参与。这些单关节运动比卧推有更高的运动幅度。就像其他分离运动一样,它们对胸肌的刺激会更强烈。这样才能更好的练出胸肌。
为什么不推荐下斜卧推
下斜卧推身体稳定性不足
在卧推中,除了主要的上身发力,还需要腿部压在地上,以提供更充足了力量,同时保持身体的稳定性。这对于卧推是十分重要的!
下斜卧推时双脚是悬空的,这时身体失去了脚的协助,很容易失去平衡,使得动作变形,力量传导受阻,容易导致受伤。
大部分人更需要练上胸部
大部分的人会更喜欢上胸饱满的身型,如果下胸太厚,从视觉上来看会不美观,因此更多人会希望锻炼上胸部,而不会过多锻炼下胸部。
此外,大部分人的胸部中上部分是最弱的,而下部分最强,所以也需要重点锻炼较弱的部分。
下斜卧推给下胸收益不大
下斜卧推其实和平板卧推相比,能够给下胸带来的收益并没有太多。因此,在危险性更大的下斜卧推,自然还不如做平板卧推来得好。
为什么不推荐下斜卧推 下斜卧推身体稳定性不足
在卧推中,除了主要的上身发力,还需要腿部压在地上,以提供更充足了力量,同时保持身体的稳定性。这对于卧推是十分重要的!
下斜卧推时双脚是悬空的,这时身体失去了脚的协助,很容易失去平衡,使得动作变形,力量传导受阻,容易导致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