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热感冒中药方剂 淡豆豉解表郁热
风热感冒中药方剂 淡豆豉解表郁热
淡豆豉为豆科植物大豆的成熟种子发酵加工品,晒干,生用。
性味归经:苦,辛,凉,归肺,胃经。
功能主治:解表,除烦,宣发郁热,用于感冒,寒热头痛,烦躁胸闷,虚烦不眠。
用法用量:煎服,6-12g。
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区分与治疗
风寒感冒表现为流清鼻涕,痰多且浠.威泠.风热感冒表现为口干喉澡.鼻塞.心闷.这是中医对感冒的认识,风寒感冒主张用祛寒解表之类的药物,风热感冒,主张用清凉解表退热之类的药物.而西医认为,以查清感冒的病原物是病毒还是病菌,或者二者兼而有之以区别它们的性质.视其是否用抗菌素或抗干扰等.
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
症状可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治法应以辛温解表为主。
常选用麻黄、荆芥、防风、苏叶等解表散寒药。代表方剂为《葱豉汤》、《荆防败毒散》。服中成药可选用感冒清热冲剂、正柴胡饮冲剂、感冒软胶囊、川芎茶调散、通宣理肺丸等等。服药后可喝些热粥或热汤,微微出汗,以助药力驱散风寒。患风寒感冒也可服用验方:葱白5节、淡豆豉9克、生姜3片,水煎服,日一次;或生姜30克、红糖30克,煎汤分三次服用。
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
症状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粘或黄、鼻塞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
治法应以辛凉解表为主。常选用菊花、薄荷、桑叶等。代表方剂为《银翘散》、《桑菊饮》。服成药可选用银翘解毒丸(片)、羚翘解毒丸、桑菊感冒片、板兰根冲剂等。如发热较重、咽喉肿痛明显,可以配服双黄连口服液(冲剂)、清热解毒口服液。这些药具有较好的清热解毒作用。患风热感冒要多饮水、饮食宜清淡,可以喝萝卜汤或梨汤。患风热感冒也可以服用验方:薄荷3克、芦根30克、板兰根15克、生甘草6天,每日一剂;或竹叶10克、薄荷3克、杏仁9克、连翘9 克,每日一剂。
淡豆豉葱白能治感冒吗
淡豆豉葱白能治感冒吗?在换季节的时候,天气是十分无常的。让我们很容易发生了感冒或者是伤风的疾病。在中药上认为。治疗这样的感冒咳嗽这样的小病,我们可以选择淡豆豉葱白来治感冒,据说这样的效果是比较好的。
淡豆豉:解表,除烦,宣发郁热。用于感冒、寒热头痛,烦燥胸闷,虚烦不眠。
葱白:发汗解表,通阳,利尿。用于感冒头痛,鼻塞;外用治小便不利,痈疖肿毒。
淡豆豉葱白怎么吃才能治感冒?
一、葱白豆豉汤
食材:淡豆豉20克,葱白10根,水适量
做法:
1、将葱白切段,与淡豆豉直接放入锅中。
2、加水煮开后即可饮用。
功效:发汗、解表,止嗽。适用于外感病初起,邪在卫分者,症见恶寒发热(或微恶风寒);头痛、四肢酸痛、苔薄白、脉浮数,或鼻塞、咳嗽等;妇女妊娠,胎前、产后感冒;虚人风热感冒、伏气发温等病症。
二、葱白豆豉豆腐汤
食材:葱白、淡豆豉、豆腐各适量。
做法:
1、葱白切段,豆腐切块,与淡豆豉同入锅中。
2、加水适量,煮开即可。
功效:疏风散寒。适用于风寒感冒轻症者,孕妇、儿童及素体虚弱者外感风寒等。
三、葱豉黄酒汤
食材:连须葱白30克,淡豆豉15克,黄酒50克。
做法:先将豆豉加适量水煎煮约10分钟,再放人洗净切碎的连须葱白,继续煎煮5分钟,滤出煎液,加入黄酒,趁热服用。每日分2次服。
功效:解表散寒,适用于风寒型感冒,症见恶寒重发热轻、头痛鼻塞、流清涕、舌苔薄白、脉浮紧。
以上就是关于淡豆豉葱白能治感冒吗这个问题的相关介绍。从上面的介绍中,我们可以得知,淡豆豉葱白是能治感冒的,而且效果还很不错呢!关于淡豆豉葱白的相关做法,上面也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相信大家已经知道该怎么制作了。
淡豆豉与普通豆豉的区别
淡豆豉与家里做菜吃的豆豉有什么区别呢?一般豆豉有咸淡两种,但只有淡豆豉能治病。家里做菜吃的豆豉味道是咸的,制作工序也没有淡豆豉那么繁杂,而制作淡豆豉需要加入桑叶、青蒿等中药。 淡豆豉是一剂良药,不论是风寒还是风热均可用淡豆豉治疗,它能够解除感冒引起的心烦症状。治疗风热感冒的银翘散里面就用到了淡豆豉,有发热、头痛、咽痛、咳黄痰等症状者可用银翘散治疗。淡豆豉能不能经常吃呢?淡豆豉虽说是一味良药,有理中焦、健脾胃、解表的作用,但却也不能没事常常吃,长期吃可能会有一定的致癌性。
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区分与治疗
中医认为感冒一般可分为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两大类。这两种感冒病因病机、症状、治疗原则及用药差别很大。
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
症状可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
治法应以辛温解表为主。常选用麻黄、荆芥、防风、苏叶等解表散寒药。代表方剂为《葱豉汤》、《荆防败毒散》。服中成药可选用感冒清热冲剂、正柴胡饮冲剂、感冒软胶囊、川芎茶调散、通宣理肺丸等等。服药后可喝些热粥或热汤,微微出汗,以助药力驱散风寒。患风寒感冒也可服用验方:葱白5节、淡豆豉9克、生姜3片,水煎服,日一次;或生姜30克、红糖30克,煎汤分三次服用。
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
症状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粘或黄、鼻塞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
治法应以辛凉解表为主。常选用菊花、薄荷、桑叶等。代表方剂为《银翘散》、《桑菊饮》。服成药可选用银翘解毒丸(片)、羚翘解毒丸、桑菊感冒片、板兰根冲剂等。如发热较重、咽喉肿痛明显,可以配服双黄连口服液(冲剂)、清热解毒口服液。这些药具有较好的清热解毒作用。患风热感冒要多饮水、饮食宜清淡,可以喝萝卜汤或梨汤。患风热感冒也可以服用验方:薄荷3克、芦根30克、板兰根15克、生甘草6天,每日一剂;或竹叶10克、薄荷3克、杏仁9克、连翘9克,每日一剂。
风寒感冒的中医辨证治疗
中医认为感冒一般可分为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两大类。这两种感冒病因病机、症状、治疗原则及用药差别很大。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症状可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治法应以辛温解表为主。常选用麻黄、荆芥、防风、苏叶等解表散寒药。代表方剂为《葱豉汤》、《荆防败毒散》。服中成药可选用感冒清热冲剂、正柴胡饮冲剂、感冒软胶囊、川芎茶调散、通宣理肺丸等等。服药后可喝些热粥或热汤,微微出汗,以助药力驱散风寒。患风寒感冒也可服用验方:葱白5节、淡豆豉9克、生姜3片,水煎服,日一次。或生姜30克、红糖30克,煎汤分三次服用。
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症状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粘或黄、鼻塞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治法应以辛凉解表为主。常选用菊花、薄荷、桑叶等。代表方剂为《银翘散》、《桑菊饮》。服成药可选用银翘解毒丸(片)、羚翘解毒丸、桑菊感冒片、板兰根冲剂等。如发热较重、咽喉肿痛明显,可以配服双黄连口服液(冲剂)、清热解毒口服液。这些药具有较好的清热解毒作用。患风热感冒要多饮水、饮食宜清淡,可以喝萝卜汤或梨汤。患风热感冒也可以服用验方:薄荷3克、芦根30克、板兰根15克、生甘草6天,每日一剂;或竹叶10克、薄荷3克、杏仁9克、连翘9克,每日一剂。
如何判断自己是哪种感冒类型 如何判断是哪种感冒
感冒又叫“伤风”,这段时间的感冒多是感受风邪所致,中医认为治疗感冒多以祛风为主,冬季感冒一般分为风热型、风寒型两种。
风热型感冒一般发病重,咽干疼痛,甚至咽喉、扁桃体红肿疼痛,鼻塞、流黄鼻涕,口渴,咳嗽吐黏痰,舌边舌尖色红,苔薄黄。
风寒型感冒有发热症状,流清鼻涕,口不渴,咳嗽时吐白稀痰,咽喉疼痛不明显,或仅见咽痒,舌不红,苔薄白。
根据不同的感冒类型和程度,给大家推荐下面三种食疗方法,无需吃药,健康安全,还能帮家人有效预防感冒。
这个食疗方适用于风寒感冒,葱白解风寒,淡豆豉解风热。
食疗方:葱白豆豉煲豆腐
功效:健脾益气,疏散外感。
材料:葱白15g,淡豆豉10g,豆腐250g。(1人量)
烹调方法:豆腐加水2小碗煮开,加入淡豆豉,煮至1碗,加入葱白滚煮片刻即可,再调味食用。
风寒感冒的外部诱因常常是着凉,表现为发热、畏寒、头身痛、鼻塞流清涕、无汗等。
食疗方:姜糖苏叶饮
功效:发汗解表,祛寒健胃。
材料:苏叶5g,生姜3g,葱白2条,红糖10g。(1人量)
烹调方法:将生姜、苏叶、葱白洗净后放入锅中煮沸,放入红糖搅匀即可饮用。
风热感冒常出现头痛、眼结膜充血、胸胁胀闷等症状。
食疗方:薄荷鸡蛋肉丝汤
功效:疏风,清热,透疹。
材料:新鲜薄荷叶100g,鸡蛋2个,肉丝50g,食盐适量。(2人量)
烹调方法:将新鲜薄荷叶放在水中浸泡10-15分钟;锅中盛水烧开,放入肉丝先滚5—10分钟,然后放入新鲜薄荷叶,同时将调散的鸡蛋倒入锅中调味食用。
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区别
空调造成风寒风热夹杂
盛夏空调的使用, 造成了忽冷忽热的外环境,寒、热之邪相互转化, 所以风寒风热感冒往往夹杂为患, 不易完全区分开来。造成空调病有很多种原因,长期处于空调环境中,人体抵抗力下降产生的一系列不适症状;一身大汗直吹空调,汗孔骤闭而致的风热内蕴;室内通风不畅,微生物入侵人体;长期超负荷工作,作息时间不规律。
风热感冒为发热重
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症状可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治法应以辛温解表为主。常选用麻黄、荆芥、防风、苏叶等解表散寒药。代表方剂为《葱豉汤》、《荆防败毒散》。服药后可喝些热粥或热汤,微微出汗,以助药力驱散风寒。患风寒感冒也可服用验方:葱白5节、淡豆豉9克、生姜3片,水煎服,日一次;或生姜30克、红糖30克,煎汤分三次服用。
风热感冒为发热重
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症状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粘或黄、鼻塞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治法应以辛凉解表为主。常选用菊花、薄荷、桑叶等。代表方剂为《银翘散》、《桑菊饮》。患风热感冒要多饮水、饮食宜清淡,可以喝萝卜汤或梨汤。患风热感冒也可以服用验方:薄荷3克、芦根30克、板兰根15克、生甘草6天,每日一剂;或竹叶10克、薄荷3克、杏仁9克、连翘9克,每日一剂。 鼻流浊涕是属于风热感感冒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