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宝宝游玩的好处
带宝宝游玩的好处
游玩是一种了解世界的方法,更是一种生活态度,这也是我们能够“传”给宝宝的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外出游玩的好处太多了,而对于小宝宝,游玩于他们的益处更是非一般的:
一、 尽享天然氧吧,呼吸清新的空气。
我们所生活的城市里的空气已经越来越乌浊了越来越不适合宝宝的成长了,但是,我们只是凡人,我们没有能力改变我们所生活的空间里的空气的清新程度,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在节假日里换一个空间去呼吸。清新的空气、陌生的环境会令我们忘掉生活中的一切不快,而对于宝宝,新奇的东西永远都是他们兴趣的所在,郊区的旷野是他们奔跑的天堂。
二、 陶冶人的情操,增长人的见识。
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中国人常用“不知天高地厚”来贬说别人不知好歹,没有见识。《庄子·秋水》篇开头颇有寓意:秋水暴涨,河伯见百川灌河,浩瀚奔涌的气势颇是欣慰,以为天下之美尽为己有。当他顺流而东到了大海,抬头一看,无边无涯,于是望洋兴叹,向海神承认自己浅陋,见笑于大方。古人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说法,以为“白首死章句”的儒生是没有出息的,当博采众长,游历多思,才可能有成就。屈原、司马迁、李白、徐霞客、李时珍、张衡等等,哪一个不是行于江山之助,才成就了人生的功业?
而对于小宝宝,虽说不如上述意义深远、明了,但是,要知道,在城市里生活的宝宝想看到活蹦乱跳的鸡鸭都是困难的。女儿在1岁半前就能分清公鸡母鸡,就认识玉米秧子玉米棒子和玉米粒,就知道煤、木头、树枝都可以用来烧火。。。。。。这皆缘于我经常带她去农村的缘故。最近我们去黄水森林公园,带她采蘑菇挖野菜,我们去看农民秋收,有人工收割也有机械化收割等等,女儿现在对农作物和家禽的了解几乎不亚于农村宝宝,这些东西也许目前感觉不到有什么,但这对宝宝的整个人生带来的影响我们是无法预知的。
三、游玩锻炼人的意志、强身健体。长期行走于山水之间的人一定是不同于生活在世俗之下的人,尤其是宝宝。外出会遇到很多想象得到和想象不到的问题,我们需要克服的困难很多,同时,外出必然涉及到要走不少的路,这对宝宝和大人的身体和意志都是一种锻炼,这是在家生活是所不能体验得到的。女儿三月1岁半时外出就基本上是自己走路了,我清楚地记得去年她1岁7个月时我们去北碚缙云山和去成都,主要都是她自己走路完成的,尤其是在回家时,我一人拿着几个包,她负责排队。这次在女儿近2岁5个月时,我从黄水回来由于带了太多的特产,身上背两个包,手上提一个箱子和一个装着新鲜蘑菇和野菜的大包,女儿就自己走路,当行李通过机器检查时,她看到箱子滚出去了,还赶快跑去拎住箱子(其实是箱子滑下来后自己不动了,但看样子就是她在拎着,她也以为那是她的力量的作用)。长期的游玩生涯,令女儿成为一个非常勇敢而又独立的人,并且也是一个身体强健的宝宝。
四、游玩能激发宝宝对祖国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对大自然的热爱。
长期生活在城市里的宝宝很容易颓废,但是经常行走在山水之走,乡野之间就容易激起宝宝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尤其是大自然的神秘更容易激起宝宝对自然的热爱以及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进而,更热爱生活,同时也更容易培养宝宝的好奇心。
宝宝天生都喜欢水,没有不喜欢水的宝宝,但事实上,并不是每一个宝宝都生活在水边都能尽情地玩水。我选择游玩目的地时,一般都要选择有水的地方,目前非常遗憾地是还没有带女儿见过大海,其他江河湖泊和小溪,女儿已历经无数。重庆本身就是山城,我们走到哪里都是山。需要一提的是,由于女儿较小,我一般选择离家较近的本市风景区或农村玩耍,所以有幸接触过非常之多的动物,比如水牛、黄牛、马、山羊、知了、蝙蝠、萤火虫、壁虎、老鹰……其他如鸡鸭E狗等更不用提了,所以,女儿从小就非常喜欢动物,加上我们又去过五六次的动物园,所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女儿对动物的了解绝不比那些上小学的宝宝们差。女儿不足1岁半时,认动物就强过了我同事的一个大她两岁的男孩,前几天,我们考女儿和另外一个7岁半的男孩关于动物的一些常识,包括哪些动物是哺乳动物之类的知识,结果,女儿回答的正确率高于那个长她5岁多的哥哥。女儿的求知欲一直比较强,我想,这与我经常带她外出游玩有一定的关系。
五、游玩可扩大妈妈对外的接触面,从而更有利于宝宝的教育。当我们外出到与自己平时生活环境不同的地方时,我们会遇到很多的人和事,我们会看到别的宝宝,别人也会看到我们的宝宝,这时我们就会有一个比较,这种比较来自于自己宝宝和别的宝宝之间的比较,同时也来自于外人对自己的宝宝的评价。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加充分地认识自己的宝宝,同时,通过比较和思考,有利于我们对自己育儿方法的肯定或否定,从而有利于我们对宝宝的教育。
六、外出宝宝更容易找到玩伴。平时在家,宝宝对外的接触面很小,与其他小朋友相处的机会一般并不太多,可是外出游玩就不一样了,一是旅途中会遇到一些玩伴,二是目的地一般都会有玩伴。因此,一群来自不同地方的宝宝们在一起玩耍对宝宝的心理健康非常有益。我一般外出到目的地后都会住上至少三天,这样我们总是会有一些新的玩伴与女儿一起玩耍,甚至两年来的旅途中遇到的玩伴都是值得一数的。而平时在家,可与女儿玩耍的就只有一个宝宝,而这个宝宝个性过强,根本不能正常地与其他宝宝交往。
七、可以品尝甚至带回当地的土特产。平时我们在超市或在菜市场买的很多东西,一般根本不相信其是野生的或是绿色的,而这两年的外出游玩,我们一般都是到有山的地方,到了当地后可以尽情地吃当地的土特产,尤其是这次到黄水,吃着当地的野生菌和野菜真是过瘾,一点儿也不担心这些东西会不是野生的,或是担心农药超标之类的。所以,此行归来,我带了不少的当地特产,包括一箱子干的野生菌,还拎了一袋子处理过的新鲜菌和莼菜,这足以够爱吃这些的三月和我吃几个月的了。
外出游玩好处太多了,但也有诸多不尽人意之处,比如住处不总是让人满意,比如总是避免不了阳光的暴晒等等,但是对于旅游的成就感来说,这已经显得不重要。
宝宝游泳几天一次最好 宝宝游泳并不是时间越长越好
妈妈带宝宝游泳要控制好游泳的时间,并不是时间越长越好,因为宝宝游泳一般都是在室内氯气较多的环境中,时间呆久的话,容易发生胸闷、呼吸急促、气喘等症状,毕竟宝宝的运动量有限,游的时间太长,或者在水中运动过多,会造成婴儿疲劳甚至虚脱。
适合宝宝的健身方式有哪些
1.设立家庭拳击馆
如果家住高楼,周围又没有什么特别好的环境,而恰好家里又有个精力旺盛十分好动的宝宝,可以考虑给宝宝设立一个家庭拳击馆。这个家庭拳击馆不需要太大的场所,也不需要很多的道具,给宝宝六一小块空地,找个地方吊上一个沙袋,或者一个小枕头,让宝宝对着这个柔软的“对手”“嘿嘿”喊着发泄一通,既消耗了宝宝过剩的精力,又锻炼了宝宝的体质,实在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2.和宝宝一道旅游
无论宝宝大小,旅游都是一种极好的锻炼宝宝的方式。只要注意带齐各种必备的用具,以免遇到问题措手不及就可以了。有条件的可以带宝宝到境外或者外地旅游,或者带宝宝到郊外旅游,或者仅仅在附近的公园里逛逛。如果自驾游,还可以带上帐篷,在郊外野营。户外的世界可以带给宝宝很多惊喜,户外新鲜的空气、和煦的阳光、美丽的鲜花、可爱的小动物都会让宝宝充满了活力。
3.设置各种游戏项目
如果小区环境不错,空地也比较多,可以鼓励宝宝与小区里的孩子们一道玩玩老鹰抓小鸡、条房子、丢沙包、滚铁环等传统的游戏。如果没有那样的环境也不要紧,把家里的地板打扫干净,和宝宝一道在地板上来一场爬行比赛或者玩玩骑马的游戏也不错。宝宝对这些游戏一定十分热衷,而且也会在游戏中得到较好的锻炼。
带宝宝游泳需知
亲子游动起来
带宝宝一起去游泳,最好是选择亲子游的方式,就是爸爸妈妈抱着宝宝,或者是托着宝宝的屁股,来让宝宝在水里滑动四肢,这样的方式会比较安全,不仅能够增进亲子之间的亲密度,也能够让宝宝享受到游泳的极大乐趣。
选择专业的婴儿游泳池
家长们带宝宝去游泳,应选择专业的婴儿游泳池,它在水质方面、能见度方面、以及泳池的安全涉及方面都会有一定的标准,而且专业的婴儿游泳池还会有专业的医护人员进行陪同,一人一池有绝对的安全性和干净度。
适合1-2岁宝宝的益智游戏
1.配合游戏
妈妈可以准备螺丝和螺母,在宝宝的面前把它们组合起来,然后拆开混合在其他玩具里,鼓励宝宝重新找到并装配起来,或者找一截丝带和几个带孔的玩具,让宝宝用丝带把玩具穿起来,宝宝在游戏过程中能锻炼到精细动作能力,还能学会思考。
2.倾倒填充游戏
把宝宝的玩具用大的盒子装起来,盖上盖子,交给宝宝,鼓励宝宝打开盒子,找出玩具,宝宝会反复地开、关盒子,拿出玩具再放进去,感受空间的区别。或者把套杯给宝宝,让宝宝把小的都拿出来,然后,再放进去,感受大与小的区别。
3.捉迷藏游戏
妈妈可以把宝宝玩具或者用具藏到家里不同的地方,比如枕头下、被子里、衣袋里等,鼓励宝宝去寻找。如果找不到,妈妈可以给以提示,让他不断尝试,在这个游戏过程中宝宝的判断力和推理能力会逐渐形成。
4.指鼻子
坐在穿衣镜前,把宝宝抱在大腿上,或者让宝宝站在你前面,然后指着自己的鼻子,缓慢清晰地说出鼻子,然后指着他的鼻子也说一遍,再指向其他部位进行表述。当孩子开始熟练起来,家长可以故意说错几个地方,让孩子纠正。这样做不仅会让他觉得有趣,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和自我意识。
每一个游戏宝宝都会乐此不疲地玩得很久,妈妈有时会疲于应付,但无论如何都要有一个人留在宝宝身边照看,以免宝宝玩游戏中发生意外。
可以降低宝宝粘人的游戏
宝宝从6~8个月开始与父母或照养者建立依恋,到14~18个月时粘人或分离焦虑达到高峰期,这是宝宝心理发展的自然过程,在此过程中,父母除了正确引导,让宝宝依恋适度,还要经常带宝宝做能够降低粘人或分离焦虑的游戏,这也是妈妈应对粘人或分离焦虑的重要内容。“藏猫猫”游戏:
从宝宝6~8个月时就开始经常做“藏猫猫”游戏,宝宝在游戏中可以体会妈妈或爸爸一会儿“消失了”,一会儿“再次出现了”,让宝宝对妈妈或爸爸的“消失”不害怕,因为很快还会“再度出现”。逐渐让宝宝与其他人(包括邻居、朋友、亲戚等)做“藏猫猫"游戏,父母不参加,宝宝在游戏中会逐渐适应与父母分离。寻找宝宝感兴趣的活动:
动手游戏活动通常是宝宝感兴趣的活动,给宝宝一个安全的环境,让宝宝自己摆布玩具,鼓励宝宝自己动手做,如给宝宝小手绢,让宝宝带玩具做“蒙面找物”的游戏等,父母先在宝宝的身边欣赏,逐渐离开远一些,观察宝宝如果仍然能够自己玩,父母就去做自己的事情,不时地“跑开”。l岁内的宝宝,父母“跑开”时间通常为1~2分钟,不能太长。当父母“跑开”再进来时,如果宝宝还在继续自己的游戏,父母可以说一些表扬或鼓励的语言。如果宝宝已经停止玩耍,正在张望,父母一方面称赞宝宝长大了,能够自己玩耍了,一方面引导宝宝做新内容的玩耍,转移宝宝可能的依恋情绪。如果宝宝很快停止自己的游戏,跑到父母的身边,父母需要很高兴地欢迎宝宝,避免责备孩子怎么不玩了,然后引导孩子回到玩耍的游戏中,同时,父母参加到宝宝玩耍内容中。
聪明孩子有8种智力
1、语言智力。在理解方面,向宝贝介绍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人(称呼)、物品、地点、标识牌等名称及特点,在表达方面,鼓励宝宝通过指物品等简单动作来表达自己的选择,然后逐步使用简单语言进行表达。
推荐游戏:绕口令。小一些的宝宝可以说“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儿”这类简单的绕口令,大一些的宝宝可以增加难度,如“扁担长、板凳宽……”
2、数学智力。生活中可以多向宝宝传达数量、大小、排序、分类等概念,比如“我们需要3个碗”、“这个盒子比较大”、“给鞋子排排队”等。
推荐游戏:玩盒子。找出家里各式各样的盒子,如月饼盒、鞋盒、药盒等,按颜色、形状或是材质,和宝宝一起分类。还可以将盒子一个个套在一起,增加宝宝对大小及空间关系的认知度。
3、身体运动智力。平时可以鼓励宝宝触摸、摆弄、拆装物品,在安全条件下,允许宝宝跳上跳下、攀登或走狭窄的地方。
推荐游戏:踩影子。带宝宝到户外,妈妈来踩爸爸的影子,鼓励宝宝跟着踩。爸爸则可以通过移动脚步或晃动身体的办法闪躲,这个游戏可以增强宝宝对身体的控制能力。
4、空间智力。训练时,可鼓励宝宝做多种形式的爬行,多带宝宝玩积木、泥塑等塑形游戏以及拼图、走迷宫等视觉游戏,让宝宝有更多的机会涂鸦。
推荐游戏:妈妈藏,宝宝找。妈妈把一样玩具藏起来,让宝宝来找。当宝宝找到时,要求宝宝说出玩具是在哪儿找到的,比如“桌子底下、钢琴后面”。还可以请爸爸来做裁判,看宝宝说的对不对。
5、自我认知智力。平时要引导宝宝认识自己的性别及外形特征,鼓励宝宝表达自己的情绪、意愿,允许他们自主安排自己的事情。
推荐游戏:过家家。跟宝宝玩过家家的游戏,让宝宝来分配角色,安排故事情节,父母参与互动并细心观察,可以了解到宝宝如何自我定位,他对事物的态度及行为方式等许多信息。
6、音乐智力。可以为宝宝播放或带宝宝听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声音,允许宝宝自由敲击物品,带宝宝听音乐,并鼓励他们打节拍或即兴舞蹈。
推荐游戏:小小演奏家。找些能敲击的物品,如奶粉桶、板凳、杯子等,让宝宝用筷子敲击它们,感受敲击不同物品的音色,还可以鼓励宝宝敲击出节奏。
7、人际交往智力。生活中要教宝宝礼貌地与人打招呼,能够与小朋友分享自己的物品或公共物品。适时引导宝宝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在出现矛盾时会用协商的办法解决。
推荐游戏:生日聚会。在宝宝生日时,邀请宝宝的好朋友带上自己的玩具一起来家里玩。每人向朋友介绍自己的玩具,有兴趣的两人互相交换玩具玩。在过程中,要求宝宝将点心、水果分给大家吃。
8、自然观察智力。多带宝宝去野外游玩,引导宝宝观察各个物种的外形、特征,鼓励宝宝摸摸、闻闻、踩踩、听听。
宝宝游泳时间长好吗
宝宝游泳时间长不好,妈妈带宝宝游泳时一定要控制好游泳时间,并不是越长越好,因为宝宝游泳一般都是在室内氯气较多的环境中,时间呆久的话,容易发生胸闷、呼吸急促、气喘等症状,毕竟宝宝的运动量有限,游的时间太长,或者在水中运动过多,会造成宝宝疲劳甚至虚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