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小儿直肠给药处方有哪些呢

小儿直肠给药处方有哪些呢

一、小儿发烧发热的原因多是感染引起,感染包括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以及真菌感染等,可以先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口服大青叶口服液,如有不适随时复查,建议以后出现发热超过38度就要引起高度重视,可以先在家物理降温,比如冷敷额部,多喝水,也可以口服退热药物或者肛门用退热栓。

二、小儿直肠给药,一般是使用外用类药物,也可以使用注射剂治疗。建议尽量避免盲目的给药,以免损伤直肠肠壁的可能。建议您去医院化验微量元素,可服用中药调理脾胃,增强抵抗力。一般西药灌肠退热、止惊多见,中药灌肠可尝试治疗。

三、直肠给药在治疗不同的疾病,用的药是不一样的。比如便秘,几日不排便的患者,肥皂水灌肠,这个也属于是直肠给药。

详细描述下你的病情,症状,病史,以及用过什么治疗,便于医生有针对性的给您提供更好的解答。直肠给药都是直肠插管,把药物送进去。

四、直肠的淋巴回流主要有四种情况:

① 腹膜反折以上直肠,其淋巴回流主要向上沿直肠上动脉周围淋巴管回流;

② 腹膜反折以下的直肠,其主要向上回流,部分向侧方经闭孔淋巴结、髂内和髂总淋巴结向上回流;

③ 肿瘤位于腹膜反折下、近或侵及齿状线肛管,此时淋巴回流向三个方向:向上,向侧方同上,向下经肛管、会阴至浅腹股沟淋巴结;

④ 肛管肿瘤,未侵犯肛管者,主要向会阴、腹股沟回流;侵犯肛管以上者,与第三种情况相同。

治溃疡性结肠炎什么药好

治溃疡性结肠炎什么药好?溃疡性结肠炎以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及腹痛、里急后重(想便,便不出来)为主要症状,常缠绵难愈,且有癌变倾向。因此,积极有效的治疗非常重要。

治溃疡性结肠炎什么药好?西药治疗主要包括氨基水杨酸类、皮质类固醇、免疫调节剂、生物制剂、抗生素,患者多需长期用药维持治疗。目前中医药治疗主要有中药口服、直肠给药、针灸推拿、饮食调理、情志调治等多种疗法联用,其中以口服中药、直肠给药联用较多。近年来,市八医院通过联用这两种方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做了较深入的临床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该院研究发现,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多是脾胃虚弱为本、湿热毒邪为标,病到后期累及脾肾,故可见脾肾两亏。因此,该院随症治之,让患者口服中药,早期以攻邪为主,兼顾胃气;中期则攻补兼施,佐以活血化淤祛痰;后期以补虚固涩为主,兼祛余邪。

治溃疡性结肠炎什么药好?同时采用中药灌肠1号直肠给药,进一步清热解毒、活血祛淤、祛腐生肌,迅速缓解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由于溃疡性结肠炎好发于左半结肠尤以直肠多见,故采用直肠给药这种方式,可使药物直达病灶,且使50%~75%的药物不通过肝脏而直接进入大循环,减少了肝脏解毒对药效的影响,防止胃肠道的酸碱和消化酶对药物的破坏,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功能,因而效果甚佳。

高血压中药处方有哪些

1、吴茱萸15克,菊花15克,食蜡适量。

前两味药共研细末,加适量食用醋调成糊状,于睡前敷于双足涌泉穴,用纱布包扎固定,翌晨去除,每天一次。

14天为一疗程,间歇7天后再敷贴一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适用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

2、吴茱萸10克,川芎10克,辛夷10克,冰片5克,共研细末。

用药前将神阙穴(肚脐)擦洗干净,取散粉4~5克纳入脐中,外敷敷料胶布固定,3~4天换药一次,30天为一疗程。

3、天麻10克,白芥子30克,胆南星、苍术、川芎各20克,共研细末,装瓶备用。

治疗时取药末20克,用生姜汁适量调成膏状,睡前敷贴于中脘穴及双侧内关穴,并用胶布贴牢,翌晨去除洗净。

每天一次,两周为一疗程,可连续使用5~6个疗程,以巩固疗效。本方具有化湿、祛痰、熄风等功效,适用于痰浊型高血压病。

4、黄芩30克,牡丹皮60克,当归9克,枳壳24克,桑白皮24克,丹参24克,牡蛎24克,白芍24克,台乌药24克,独活12克,磁石10克,牛膝10克,首乌10克,石决明12克。上药加水1500~2000毫升煎沸,20分钟后倒入盆中待温后,浸洗双足20~30分钟左右。每晚一次,7天为一疗程,连用3个疗程。

因此,高血压中药方剂有很多。中药治疗虽好,但喝中药也是十分伤身体的,体质弱的朋友,建议可以食疗和中药相结合。高血压在饮食方面是要十分注意的,不能吃油腻辛辣的食物,少吃煎炒的菜,总得来说就是要清淡,但也需要吃一些食物进补,例如乌鸡汤。有的人喜欢买一些降血压的药吃,这是可以的,但还是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吃比较好。

直肠给药的优点是什么

一、减轻对肝、肾的毒副作用:儿童(尤其是0-3岁婴幼儿)的肝、肾等器官发育还不健全。口服给药,一般经由肝、肾等器官代谢;而直肠给药是通过直肠的粘膜吸收,直接进入大循环,可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也减轻药物对肝、肾的毒副作用。

二、直肠给药剂量准确、方便、安全:小儿口服给药不易灌喂,孩子在哭闹时易出现呛药、呕吐,往往影响有效剂量;注射给药,虽有它一定的优点,但不易被儿童接受,且不方便,需在一定条件和操作技巧下才能完成。直肠给药只需让孩子俯卧位,将栓剂轻轻塞入肛门内。

三、直肠给药途径吸收快、起效快:国内外有关人员曾对片剂、胶囊、注射剂、栓剂等四种剂型进行生物利用度测定研究,结果,直肠给药半小时就能起效,口服约一个小时起效。它们吸收后,血药浓度维持时间基本相似,都约4小时。注射给药,吸收快,但消除也快,在体内维持血药浓度时间很短,呈直线下降。

四、直肠给药适用范围:可用于临床上许多常见病和多发病的治疗,如: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小儿肠炎,急性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泌尿系统感染,便秘等疾病。

儿童哮喘的中医特色疗法

中医治疗儿童哮喘的特色疗法一般有:穴位敷贴,扎针,针灸,还有推拿按摩,雾化,中医直肠给药等。这都是现代用的较多的特色疗法。灸法可以适用于缓解期的治疗,小儿推拿治疗哮喘的急性发作期,缓解期治疗都可以。穴位敷贴可以作为急性发作期的辅助治疗和缓解期的治疗。再有雾化,高压泵雾化,用于急性期的发作治疗,也有一定的疗效。还有中药直肠给药,也是有效的。还有理疗,也是很有效果的。

我们把穴位敷贴做一个详细的介绍,穴位敷贴也叫做冬病夏治,从字面来解释,就是冬天容易发作的疾病我们夏天来进行治疗,也就是有个预防性的治疗,因为中医讲一个阴一个阳,自然界也有阴和阳,夏天就是阳,三伏天属于阳,三伏天自然界的阳气旺盛,人体的阳气也旺盛,我们的医者借助自然界的春夏养阳这个观念,在自然界阳气旺盛,人体阳气旺盛的时机,借助这个时间用一些温热的药物,用一些药物贴特定穴位来达到扶持人体阳气,也叫做人体的正气,增强人体的抵抗力,扶持阳气,帮助其冬天少发病,不发病或者是发作轻微。这是穴位敷贴,冬病夏治。

这个方法是清代张璐老先生,他写了一本书叫做《张氏医通》,里面记载:夏月三伏、白芥子碾末,头伏治哮喘。就是夏天三伏天用白芥子碾成粉末,投穴位来治疗哮喘。我们依据这个理论。产生这个敷贴疗法,贴穴位它有三层作用,第一个作用就是预防作用;第二个是增强抵抗力的作用,预防冬天的病;第三个是治疗作用,治疗作用是指小儿哮喘,病发了我们医生诊断以后属于寒性哮喘,我们用这个药贴穴位,同样收到很好的疗效,深受广大家长小儿的欢迎。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这些特色疗法,也同样需要在中医辨证理论指导下运用。穴位敷贴是要根据辨证用药的,雾化也是辨证用药的,雾化用西药辨证,我们用中药雾化辨证用药的。推拿也要辨证用药的,小儿的推拿,也要辨证用药。还有直肠给中药,同样是要辨证用药的。是热证要用治疗热证的药,是寒证就要用治疗寒证的药。你比如说灸法,针灸的灸法,它必须用于寒证不能用于实证,不能用于热证。

盆腔炎肛肠药效果好吗

治疗盆腔炎,直肠给药是我国首创,远在汉代已有直肠给药的记载,现在已广泛用于临床。成人的直肠长度为15-20cm,血液循环非常丰富,直肠虽不象小肠那样主动吸收 药物,但可以通过被动扩散吸收 药物。

直肠给药治疗盆腔炎的优点:1、不经过上消化道,可避免胃酸和酶对药物的影响,同时也避免了对胃肠的刺激。2、50%药物避免了肝脏,首个作用,减低了对肝脏的副作用。3、部分药物直达盆腔,使病所药物浓度高,作用强。所经直肠炎药比口服药生物利用度高,同样剂量的药物直肠给药的作用大于口服药物的作用。据研究,中药灌肠在吸收速度、显效速度上比丸、片、栓、汤剂均快,达峰浓度高,达峰时间短。

康妇消炎栓用法用量是直肠给药,一次1粒,一日1-2次。盆炎清栓也是通过直肠给药,将药栓单个撕开,再从塑料片分离处撕开取出药栓,患者取侧卧位,将药栓塞入肛门深约2厘米。一次1粒,一日1次,根据炎症的轻重,盆腔炎一疗程用药12~15粒,或遵医嘱。

总之,直肠给药在当今盆腔炎治疗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斟酌采用。

阳痿中药处方有哪些

中医治疗阳痿的偏方: 杞叶羊肾汤:枸杞鲜叶250g,羊肾1对,葱白15茎,生姜3片,食醋适量。羊肾剖开去筋膜洗净切片,再与其他4味一起煮汤服用。每日i剂,佐膳食用,可以常吃。补。肾气、益精髓,用于治疗腰酸阳痿。 大虾烹韭菜:鲜虾250g,鲜嫩韭菜100g,醋适量,植物油、黄酒、酱油、生姜丝各少许。 虾洗净取仁,韭菜洗净切段;先用热油锅煸炒虾仁,然后入醋等其余调味品

稍烹即可;将韭菜煸炒至嫩熟为度,烩入虾仁即成。每日l剂,经常食用。补虚助阳,适用于阳痿、不育症、不孕症的辅助治疗。 鸡睾丸:鸡睾丸适量,白酒、醋、蒜泥适量。选择鸡冠红大、毛色艳丽、翅大身高的公鸡,宰杀后,取出睾丸浸入白酒中3小时左右,再取出烤黄备用。食用时可蘸酒、醋和蒜泥,隔晚服1次,每次1对。主治阳痿、早泄等症。 蜈蚣丝瓜子散:蜈蚣1条,丝瓜子30个,甘草15g,醋适量。将蜈蚣焙干,丝瓜子炒香,合甘草共研为细末。分2次服完,淡醋汤送服,早晚各1次,7日为1疗程。主治阳痿不举。 红参熟地汤:红参log,熟地30g,黄芪25g,白术15g,巴戟15g,山茱萸log,柏子仁log,五味子5g,远志5g,肉桂5g,枸杞15g,乌药15g。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l周为l疗程。主治老年人阳痿。 加味二妙散:炒苍术log,炒黄柏5g,肉桂2g(后下),半夏log,制南星log,炙远志5g,石菖蒲log,金樱子12g,芡实11g,煅牡蛎25g,(先煎),莲须log,蛇床子log,细辛2g。水煎服,每日1剂,15天为l疗程。治疗湿热型阳痿,身酸体困,腰膝酸软,头目胀痛,两目干涩,形体丰腴,舌苔薄黄而腻,舌红,脉细而滑。

阳起石合剂:阳起石30g,巴戟天、葫芦巴、山茱萸各10g,淫羊霍、首乌各15g,仙茅6g,肉苁蓉12g,菟丝子、枸杞子、五昧子各10g,羊睾丸l对。每日1剂,水煎服。15日为l疗程。主治阳痿。 蜈蚣蛤蚧散:蜈蚣、生蛤蚧、淫羊藿各40份,当归、白芍、甘草各120份。共研细末,过90~120目筛。每次6g,日2次空腹用醋或黄酒送服。30日为l疗程。主治阳痿。 细辛茶:细辛5g。沸开水冲泡代茶饮。15天为1疗程。连用2-3个疗程。本方适用阴寒内盛体质的阳痿患者。阴虚火旺或阳热亢盛者不宜用。 乌鸡白凤丸:乌鸡白凤丸4丸,盐1g,每次2丸,每日2次,淡盐开水适量调服,补气养血,适用于阳痿不举,勃起时间不长等。 最后博粹堂中医所指的肾虚常见的有肾阴虚,肾阳虚,都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其中危害最大的就是肾虚导致的阳痿早泄。如若是因为肾虚而导致阳痿的出现,就要进行肾虚的治疗了。

退热贴和退热栓可以同时用吗

也可以。

退热贴只是相当于物理降温,跟敷湿毛巾在前额作用是类似的。而退热栓是退热药物,主要成分是对乙酰氨基酚,通过直肠给药,两者没冲突,因此可以同时使用。但退热栓的药效强烈,一般只有在宝宝高烧,体温超过39度时才使用。而且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惊厥的偏方

中药处方(一)

【方名】小儿惊厥方剂一。

【组成】蝉衣6克钩藤8克甘草3克珍珠母10克炒枣仁10克栀子4克黄连3克防风3克杭芍8克青黛3克。

【用法】水煎20分钟,每剂煎2次。将2次药液混合,早中晚各服1次。第1周每日1剂,连服7剂。第2、3、4周隔天1剂,连用3周,共调理4周,可预防发热惊厥反复发作。

【主治】防止发热惊厥反复发作。

【出处】中药方剂大全。

中药处方(二)

【方名】小儿惊厥方剂二。

【组成】当归3~5克桃仁3~5克红花3~5克生地3~5克赤芍3~5克钩藤3~5克羚羊角3~5克白茅根3~5克。

【用法】鼻饲、滴管、灌肠给药。

【治法】清热活血,平肝熄风。

【主治】新生儿惊厥属瘀血阻络者,症见初生1~2日突然尖声叫,抽搐阵阵发作,面目青紫,嗜睡昏迷交替出现。惊风属微型或阵挛型,两眼大睁,凝视,眼球震动,囱门饱满,呕吐拒食,指纹青紫,舌质紫或暗红色。重症者痰壅屏息,呼吸不整或阳衰气脱,四肢厥逆,爪甲青黑。

相关推荐

中医治疗儿童哮喘的优势

第一,中医采用辨证论治的原则和方法,辨这个病现在发作了,属于哪一种证型,然后对证下药,直观的进行用药,按照现在的说法,叫做精准医学,其实中医两千年之前就已经这个精准医学了,辨证就是精准医学治病的一种方法。辨证用汤药,辨证用中成药,辨证用穴位敷贴,在我们中医的古籍上面记载,在清代就这方面记载,它也是一个寒证热证的敷药。 第二,中医治疗哮喘很多独具特的疗法,也具一定的优势。比如针灸,艾灸,推拿等也是我们一个优势。还中药的雾化,中药雾化是近代才的,大概60年代、70年代以后才开始这方面雾化;还中药

小儿发烧如何治疗

1、治疗原发病 发热是疾病的一种表现,而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因此,对小儿发热不能单纯地着眼于退热,而应该积极寻找发热的原因,治疗原发病。 2、退热治疗 高热持续不退的患儿,为避免引起脑细胞损伤和由于体温过度升高而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需要适当的降温措施。尤其对既往高热惊厥史的患儿和高热伴极度烦躁的患儿,及时采取降温措施很必要。发热小儿出现以下情况需警惕或紧急处理:出现热性惊厥。3个月内婴儿发热。发热持续超过5天。发热>40℃且通过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不能在2小时内效降温。小儿行为明显改变:如不爱玩耍、

宝宝咽喉红肿咳嗽还发烧要怎么办

常用的降温措施 (1)物理降温温水擦浴、用不漏水的塑料袋盛冰块外裹干毛巾敷头、颈,还可加敷腋窝和腹股沟等处。不提倡用冷水或酒精等擦浴。 (2)药物降温常用对乙酰氨基酚(>3个月小儿)或布洛芬(>6个月小儿)口服或直肠给药,每4~6小时可用药一次,小儿应慎用阿司匹林(可导致瑞士综合征),一般不主张单用激素退热。 新生儿发热不宜采用药物降温,因为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发育完善。 (3)中医药降温针灸,中药口服、外敷或灌肠,推拿。 (4)人工冬眠疗法是以药物和物理降温相结合的一种降温方法。人工冬眠具力的

儿童高烧不退可尝试灌肠法

带着患儿来这里就诊的妈妈们再也不用作痛苦状了,因为时下正被该院广泛推广的专治高烧不退的新型特色疗法———中药灌肠,因其显著的疗效,让患儿的父母不再愁眉苦脸。 在医院院儿科里,几乎不用哄劝,前来接受此疗法的孩子们都能很自愿地配合。中医专家讲,虽然口服中药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发热效果好、副作用少及价格低廉,但是由于中药苦口,孩子大多只能被迫接受,尤其是婴幼儿服药更加困难。鉴于此,儿科应用中药灌肠法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开辟了儿科给药的新途径。灌肠从直肠给药,根据孩子的年龄大小,分别灌入20~100毫升

直肠癌怎样治疗会缓解病情

中医治疗直肠癌 脾肾寒湿型直肠癌:温肾健脾,祛寒胜湿治疗直肠癌。方药为党参,苍白术,云苓,故纸,吴萸,肉蔻,五味子,干姜,黄芪,老鹳草,石榴皮。 痰湿凝聚型直肠癌:祛痰化湿,益肺固肾。方药为川贝母,南星,苍白术,云苓,木香,杜仲,乌药,白屈菜,露蜂房。 脾虚湿热型直肠癌:健脾理气,清热利湿治疗直肠癌。方药为苍白术各,生苡仁,云苓,厚朴,黄柏,白英,龙葵,藤梨根,败酱草,白头翁,元胡,川楝子,川黄连。 化学药物治疗直肠癌 通过临床诊断观察,发现大部分患者在进行治愈手术之后,仍约一半的病例复发和转移,主要是

外痔用什么药

(1)外用药物: 包括栓剂、软膏与乳膏剂、贴剂、气雾剂等,以栓剂为主导剂型。栓剂止血、止痛、收敛、消炎等作用,对全身症状和直肠炎也治疗作用,可作为一种较简便易行、可靠的保守疗法。痔疮术后用药,也常常用到栓剂。 外用药物比口服药物疗效更好,这是由于直肠局部给药直接作用于痔局部,发挥作用快,药物经直肠吸收后,可直接进入大循环而不经过肝脏解毒。这样既减少了肝脏对药物的破坏,又减少了药物对肝脏的刺激。同时,直肠给药可避免胃酸和消化道酶对药物的破坏,也避免了药物对胃黏膜的刺激。因此,栓剂的应用正日趋广泛。 常用

痔疮外痔用什么药

(1)外用药物: 包括栓剂、软膏与乳膏剂、贴剂、气雾剂等,以栓剂为主导剂型。栓剂止血、止痛、收敛、消炎等作用,对全身症状和直肠炎也治疗作用,可作为一种较简便易行、可靠的保守疗法。痔疮术后用药,也常常用到栓剂。 外用药物比口服药物疗效更好,这是由于直肠局部给药直接作用于痔局部,发挥作用快,药物经直肠吸收后,可直接进入大循环而不经过肝脏解毒。这样既减少了肝脏对药物的破坏,又减少了药物对肝脏的刺激。同时,直肠给药可避免胃酸和消化道酶对药物的破坏,也避免了药物对胃黏膜的刺激。因此,栓剂的应用正日趋广泛。 使用

小孩发烧身上起红点怎么办

宝宝发烧后身上起红点是幼儿急疹的症状,幼儿急疹是儿童早期的一种常见病,大多数儿童在2岁前都得过此病,也叫烧疹或玫瑰疹,由病毒引起,是婴幼儿时期一种常见的出疹性传染病。本病特点是突发高烧,一般持续4天左右,然后全身出现粉红色斑点样皮疹。 小孩发烧持续不退的常用的降温措施: 1、物理降温。温水擦浴、用不漏水的塑料袋盛冰块外裹干毛巾敷头、颈,还可加敷腋窝和腹股沟等处。不提倡用冷水或酒精等擦浴。 2、药物降温。常用对乙酰氨基酚(>3个月小儿)或布洛芬(>6个月小儿)口服或直肠给药,每4~6小时可用药一次,小儿

宝宝拉肚子慎选灌肠法

宝宝拉肚子需要灌肠吗?专家提醒,灌肠是通过肛门直肠给药的一种治疗方式,的确可以用于腹泻的治疗。但是如果宝宝腹泻不是特别严重,可以口服药物的话,首先还是推荐口服药物治疗,因为灌肠治疗自己在家家长可能难以操作,需要医生进行。如果宝宝腹泻比较严重,并且难以口服药物,还是可以使用灌肠通过肛门直肠给药,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什么是灌肠 灌肠疗法是以某些药物,如中药或中西药液或掺入散剂等,注入直肠深部,利用肠道吸收药物、进行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灌肠疗法保留灌肠和非保留灌肠,其方法简便,吸收迅速,作用较快,效果满意。还

日常诱发脱肛的几种因素

直肠脱垂是指直肠或乙状结肠下段的粘膜层或全层肠壁经肛管向外突出于肛门外的一种病理状态。临床上并不常见。 大量病例资料提示本病与发育缺陷关:如小儿骶骨曲发育不全,直肠正常平面位消失,直肠前陷凹腹膜返折过低,老年性肌肉松弛,生育过多或分娩致肛提肌分离或会阴撕裂等。故本病多见于小儿、老年及多产妇女。 此外,长期腹泻或便秘、排尿困难、慢性咳嗽、重体力劳动等引起腹内压增加,也常为本病的诱因。 近年来国外人研究,直肠脱垂常伴精神或神经系统疾患,如报告100例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3%肯定精神疾患,33%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