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检查子宫内膜癌的方法

检查子宫内膜癌的方法

为了避免子宫内膜癌的进一步恶化,一旦发现其症状,应该及时进行检查和治疗。而检查子宫内膜癌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阴道镜检查 阴道镜可放大6~40倍,用以观察宫颈血管及组织的变化,可提高原位癌诊断7~10倍,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78%。阴道镜可选择活体组织检查部位,协助对于阴道细胞学涂片可疑者找到早期病变的部位、范围、性质和程度,但不能发现鳞柱交界或延伸宫颈管内的病变,不能代替宫颈刮片或活检。

2、 阴道脱落细胞检查(宫颈细胞刮片检查) 为发现早期宫颈癌最有效的检查方法。由于早期癌病人大多数没有明显症状,临床检查时医生单凭肉眼观察很难辩认是否存在肿瘤,因此早期宫颈癌很少能及时被发现。

通过上面的内容,相信大家对于子宫内膜癌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子宫内膜癌患者积极进行治疗。

多长时间能检查出自身怀孕了呢

一般在怀孕5周后做B超就可显示出来,如果月经、排卵期都正常的话,在40天左右,B超就可探及胎囊,但如果月经和排卵期不准的话有可能显示不出来。如果你是准备要这胎的话,怀孕2个月后再做B超也不迟,此时可确诊宫内孕,观察胎囊的大小,胎芽及胎心搏动,既可判断胎儿发育情况。

怀孕多久B超可以测出来?1、腹部妇科B超的主要用途如下:

1)、妇科常规检查——观看卵巢大小、有无囊肿、实质性肿物等,同时观察有无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异位、子宫内膜息肉。注:B超不能诊断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或子宫内膜癌,需做诊 断性刮宫或内膜活检查排查。

2)、早孕诊断及孕期检查。

3)、人流、药流、引产、产后,检查子宫复原情况。

4)、对闭经、月经失调或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观察卵泡发育状况及子宫内膜厚度。

5)、子宫肌瘤、卵巢囊肿患者定期复查。

6)、评估生殖功能,观测卵泡发育及排卵情况,同时测量子宫内厚度,现在不少未婚未育女孩出于好奇,通过B超评估自己的生殖功能。

7)、诊断先天性卵巢或子宫发育不良,幼稚型子宫或畸形子宫等。

水样白带症状奏起子宫癌的乐章

水样白带症状奏起子宫癌的乐章。子宫内膜癌是老年女性的一种恶性妇科肿瘤,而当白带表现出异常症状时,女性就要关注了。而水样白带症状奏起子宫内膜癌的乐章。

当老年女性出现水样白带症状时,需排查子宫内膜癌或输卵管癌。

首先解读什么是水样白带症状:

白带清澈如水,量多,常湿透内裤,有一股臭味。水样白带是一个症状,好多病都可以导致水样白带,比如阴道炎、宫颈炎等的早期可能都会出现这一个症状。本身这个症状并没有什么特异性,并没有指向是哪个病特有的症状,出现水性白带不一定都是癌症,但存在患子宫内膜癌的可能。所以建议出现水样白带症状的女性提高警惕,定期到医院做检查。

中医解读水样白带:

水样白带多提示脾虚湿重,心阳虚气血郁滞,以及妇科癥瘕等疾,心脏病由于血循滞缓,盆腔郁血,因此白带增多,是血循不良的预兆。水样白带多由子宫内膜分泌,与雌激素水平有关,排卵前期由于雌激素水平较高,因此水样白带常为排卵期的标志,此时为易受孕的危险期,必须采用严格的避孕措施。

水样白带多为妇科癥瘕的信号,因妇科肿瘤如子宫肌瘤、卵巢肿瘤告示,由于雌激素水平偏高,子宫内膜分泌过盛,因此,水样白带较多。此外,水样白带如米泔,还为输卵管癌的信号,应注意提防。久病体虚之人,白带暴下如注,谓之“白崩”,常为气脱的先兆。须亟以大补固脱为治。其他,白带多而嗅腥者,又称为“白淫”,为劳神过度的征兆。

见到异常白带应尽快去正规的医院检查,必要时做宫颈涂片、活组织检查或诊断性刮宫术,明确病因后再进行治疗。

子宫癌的五种主要检查项目

1、细胞学检查。1)阴道细胞学检查:这是很重要的子宫癌的检查方法,自阴道后穹窿部吸取标本涂片检查,准确率仅为50%左右。从子宫颈管取得的标本作涂片检查,准确率可达75%。2)宫腔细胞学检查:子宫癌的检查可以采用Lsacs细胞收集器以负压抽吸宫腔标本涂片检查,或以宫腔洗液法抽吸冲选液涂片检查,准确率可达84%~93%。3)其他:如子宫内膜细胞刮取法、宫腔加压液洗法等,目的在于增加阳性发现率。

2、组织学检查。1)诊断性刮宫:是确定子宫内膜癌的最有效、最可靠的子宫癌的检查方法。对颈管可疑者应常规进行分段诊刮,以确定癌的发生部位及临床分期。2)吸取活检法:近年有应用Vabra吸取活检法,有报道准确率达95%以上,在子宫癌的检查中,这也是相当重要的。3)其他:如海绵拭取活检法及利用浆形清除器的螺旋器取标本法等,目的亦在于提高活检阳性率,但需特殊器械,未能推广。

3、免疫学检查。检测子宫内膜喷洗液单克隆抗体相应抗原(CA125)值有可能成为一种绝经妇女的辅助子宫癌的检查方法。

4、宫腔镜检查。这种子宫癌的检查方法能较早发现子宫内膜的癌变,有助于宫体癌的定位和分期。可在镜检标本指示下活检,且能对子宫内膜癌的前驱病变进行追踪观察。

5、肌层侵犯的估计。肌层侵犯深度与淋巴结转移及预后及关系极为密切。在子宫癌的检查中,肌层浸润深度可通过CT检查或宫腔造影确定。这些都是子宫癌的主要检查项目。

排卵期出血的检查

1.妇科专科检查:注意子宫颈有无糜烂出血等,必要时辅以宫颈TCT检查,子宫与双侧附件有无压痛、有无增厚及包块(必要时检查,操作应轻柔。)。

2.辅助检查:①排卵的征象:基础体温双相,B超检测有正常排卵,排卵试纸检测也可见排卵变化,出血发生在体温由低向高转化期间和试纸从阳性转变为阴性时,即排卵期。②B超检查:排除引起异常出血的其他疾病,如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等。③必要时可行宫腔镜检查,以便排除宫颈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癌等器质性病变。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症状体征

1.症状 最常见的症状是不规则阴道流血、月经增多和阴道排液、贫血,下腹痛等。

2.体征 可于宫颈口或阴道内发现软脆、易出血的息肉样肿物,如肿物破溃合并感染,可有极臭的阴道分泌物,也常合并贫血,子宫增大,盆腔肿物。

3.盆腔检查 子宫有不同程度增大,早期的盆腔检查所见与子宫壁间肌瘤相似,当肿瘤发展时,可见宫颈口息肉样或菜花样脱出物。

有资料显示,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常见的症状有阴道流血(69.6%),压迫症状(39.1%),下腹包块(30.4%),阴道排液(17.4%),下腹胀痛(17.4%)。

4.分期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起源于子宫内膜间质,有学者认为其病情发展变化与子宫内膜癌有许多相同之处,建议其分期采用FIGO分期标准:

(1)临床分期(FIGO 1971,表1):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规定,于1989年10月以前对子宫内膜癌按1971年之规定进行临床分期,对无法手术而行单纯放疗者,或先放疗后手术者仍用1971年临床分期。

(2)手术病理分期:FIGO于1988年10月推荐使用子宫内膜癌手术-病理分期法(表2)。

有关分期的规定:

①由于子宫内膜癌现已采用手术分期,以前使用的分段诊刮来区分Ⅰ期或Ⅱ期方法不再应用。

②少数病人开始选用放疗,仍使用1971年FIGO通过的临床分期,但应注明。

③肌层厚度应和癌侵犯的深度一起测量。

组织病理学分级:

G1:非鳞状或桑葚状实性生长类型≤5%。

G2:非鳞状或非桑葚状实性生长类型占6%~50%。

G3:非鳞状或非桑葚状实性生长类型>50%。

病理分级的注意事项:

A.重视核不典型性,若与结构分级不相符合时,分级上应将G1或G2提高一级。

B.对浆液性腺癌、透明细胞腺癌和鳞状细胞癌分级应首先考虑核的分级。

C.有鳞状成分的腺癌,应按腺体成分的核分级来定级。

每次做B超都检查哪几项

妇科B超,有腹部B超和阴道B超两种,无论哪种B超都看不到输卵管,如要判断输卵管通畅度,需要另作检查。 1. 腹部B超的主要用途如下: 1) 妇科常规体检----观看卵巢大小、有无囊肿、实质性肿物等,同时观察有无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异位、子宫内膜息肉。注:B超不能诊断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或子宫内膜癌,需做诊断性刮宫或内膜活检查排查。 2) 早孕诊断及孕期检查。 3) 人流、药流、引产、产后,检查子宫复原情况。 4) 对闭经、月经失调或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观察卵泡发育状况及子宫内膜厚度。 5) 子宫肌瘤、卵巢囊肿患者定期复查。 6) 评估生殖功能,观测卵泡发育及排卵情况,同时测量子宫内厚度,现在不少未婚未育女孩出于好奇,通过B超评估自己的生殖功能。 7) 诊断先天性卵巢或子宫发育不良,幼稚型子宫或畸形子宫等。 2. 阴道B超的灵敏度比腹部B超高,尤其适合观测卵泡,但是处女不能做。阴道B超的主要用途如下: 1) 评估生殖机能---观测卵泡发育及排卵情况、测量子宫内厚度。同时观察有无卵...

怎么检查子宫内膜癌

1.细胞学检查

子宫颈刮片,阴道后穹隆涂片及子宫颈管吸片取材做细胞学检查辅助诊断子宫内膜癌的阳性率不高,分别为50%,65%及75%,老年妇女宫颈管狭窄致使内膜脱落细胞较难排除宫颈,且易溶解变性,近年来在细胞学取材方法上有新的进展,如内膜冲洗,尼龙网内膜刮取及宫腔吸引涂片法等,后者准确率可达90%,但操作较复杂,阳性也仅有筛选检查的作用,不能作确诊依据,故临床检查应用价值有限。

2.病理组织学检查

子宫内膜病理组织学检查是确诊内膜癌的依据,也是了解病理类型,细胞分化程度惟一方法,组织标本采取是影响病理组织学检查准确性的重要问题,常用的子宫内膜标本采取方法:①子宫内膜活检;②宫颈管搔刮;③分段诊刮,以分段诊刮为最常用和有价值的方法,消毒铺盖后,首先用宫颈小刮匙搔刮颈管取宫颈管组织;再用探条,探测宫腔深度,最后进行宫腔全面搔刮,应将宫颈管及宫腔刮出之全部组织固定后分送病理组织学检查,分段诊刮的优点是可鉴别子宫内膜癌和子宫颈管腺癌,也可明确宫内膜癌是否累及子宫颈管,协助临床分期(Ⅰ,Ⅱ期),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临床医师应注意严格遵守手术操作步骤,避免宫颈管内和宫腔刮出物流漏及混杂,在协助分期方面,子宫内膜癌诊刮标本诊断宫颈癌有无受累有一定困难,妇产科病理医师的临检水平及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影响分段诊断的准确性,国内有学者报道69例内膜癌分段诊断病理标本与术后子宫切除标本病理比较,在诊断宫颈有无受累假阳性率34.5%,假阴性率12.68%(总误差率为47.2%),对宫腔内有明显病灶者则以宫腔活检(吸刮)及宫颈管搔刮为最简便,门诊可行之。

影像学检查

1.宫腔镜检查

目前宫腔镜检查已较广泛地用于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国内以纤维宫腔镜应用最广泛,经绝后阴道流血患者中约20%为子宫内膜癌,应用宫腔镜可直接观察宫颈管及宫腔情况,发现病灶并准确取活检,可提高活检确诊率,避免常规诊刮漏诊,并可提供病变范围,宫颈管有无受累等信息,协助术前正确进行临床分期,但因宫腔镜检查时多要注入膨宫液,有可能经输卵管流入盆腔内,导致癌细胞扩散,影响预后,此点应引起注意。

2.膀胱镜,直肠镜检查

对有否肿瘤侵犯有重要意义,但应有活检证实,才能确诊为膀胱或直肠受累。

3.淋巴造影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磁共振检查(MRI) 淋巴转移为子宫内膜癌主要播散途径,文献报道Ⅰ期子宫内膜癌淋巴转移率为10.6%,Ⅱ期为36.5%,淋巴造影可用在术前检查预测淋巴结有无转移,但操作较复杂,穿刺困难,临床上较难以推广应用,自1989年FIG0新手术-病理分期应用后,由手术病理检查确定淋巴结有无转移,能准确判断预后,淋巴造影选用范围已比以前更小,CT,MRI等主要用于了解宫腔,宫颈病变,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有无长大(2cm以上)等,由于其费用昂贵,尚未作为常规检查使用,目前认为MRI从影像学上提供子宫肌层浸润,腹膜后淋巴结有无转移等价值较大,可用以指导治疗(FIGO,2003)。

4.B型超声检查

近年来B型超声检查发展较快,特别是经阴道B型超声检查的广泛应用于妇科临床(transvaginal ultransound examination,TVB),在辅助诊断子宫内膜病变方面有一定的进展,经阴道B超检查可了解子宫大小,宫腔形状,宫腔内有无赘生物,子宫内膜厚度,肌层有无浸润及深度(Sahakian,1991),为临床诊断及病理取材(宫腔活检,或诊刮)提供参考,经绝后妇女子宫出血,可根据经阴道B超检查结果选择进一步确诊方法。

据国内外学者报道,绝经后妇女经阴道测定萎缩性子宫内膜平均厚度为3.4mm±1.2mm,内膜癌为18.2mm±6.2mm,并认为绝经后出血患者若经阴道B超检查内膜厚度<5mm者,可不作诊断性刮宫,若B超检查确定局部小赘生物可选用宫腔镜下活检,若显示宫腔内有大量赘生物,内膜边界不清,不完整,或肌层明显变薄或变形,则以简单宫腔内膜活检为宜。

近10年大量的临床研究已表明,以往认为子宫内膜癌是简单,易治的看法是错误的,若按分期比较,同期别内膜癌与卵巢癌同样难治,同样需要妇科肿瘤专业医师严谨统一的规范治疗,对高危人群如LynchⅡ综合征患者行宫腔镜检查或活检有助于早期诊断外,目前尚无有效的筛查方法,Karlsson等(1995)报道对1168例妇女行经阴道B型超声检查与诊刮及宫内膜活检结果比较,子宫内膜厚度以5mm厚度为阈值,其阴道预测为96%,阳性预测值87%,敏感性100%,且有无创,简便之优点,已广泛应用。

相关推荐

子宫癌的诊断方法都有哪些

任何一种癌症的早期症状都不是特别明显的,这就给患者带来很多问题,不能及早的进行治疗和控制。子宫癌也是这样的一种疾病,如果大家发现有相关的症状还要做正规的诊断,及早的进行治疗。 1、细胞学检查。1阴道细胞学检查:这是很重要的子宫癌的检查方法,自阴道后穹窿部吸取标本涂片检查,准确率仅为50%左右。从子宫颈管取得的标本作涂片检查,准确率可达75%。2宫腔细胞学检查:子宫癌的检查可以采用Lsacs细胞收集器以负压抽吸宫腔标本涂片检查,或以宫腔洗液法抽吸冲选液涂片检查,准确率可达84%~93%。3其他:如子宫内膜细

子宫癌的诊断方法

妊娠期宫颈癌最常见的症状为阴道流血,在排除因产科因素引起的持续性阴道出血后,应高度怀疑宫颈病变。此为,病人常诉阴道分泌物增多,晚期病人可出现腰部或大腿外侧部疼痛。与非妊娠期宫颈癌诊断相同,阴道镜以及宫颈细胞筛选是筛查妊娠期宫颈癌的重要手段。 子宫癌的实验室检查方法: 1. 子宫颈抹片检查: 是一种很简单可靠又不痛的检查方式,由医师会以刮棒和子宫颈刷把子宫颈和阴道上部的细胞刮下后,采取混有子宫颈细胞的分泌物,经染色处理后,再送去检验室做检查,目的为侦测子宫颈及其附近有无异常的细胞。遇抹片检查阴性,乳突和巨细

子宫内膜癌七成是胖女

根据上海疾病控制中心统计,2006年上海地区女性子宫内膜癌和部位不明的子宫恶性肿瘤年发病率为10.44∕ 10万,其发病率已超过子宫颈癌,成为上海地区女性生殖道第一高发恶性肿瘤。尤其是肥胖已成为一种“流行病”,故与之相关的子宫内膜癌在未来数十年将继续升高。 子宫内膜癌高危因素包括年龄、肥胖、不育、晚育、绝经延迟等。其中,肥胖是最常见的高危因素,近70%的早期患者为肥胖女性,一般是体重超过标准15%以上发病危险增3倍。有相关文献报道,日本人群中肥胖患者占3%,而美国肥胖人群占40%,后者子宫内膜癌发病率是前

关于子宫内膜癌有什么常识

子宫内膜癌有哪些症状? 子宫内膜癌最常见的症状是绝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如果你正在接受激素治疗那么阴道流血尚属正常)。大约20%的有阴道不规则出血的绝经后妇女会有子宫内膜癌。那也就是说80%的有不规则流血的妇女不会有这种癌症。 进展期子宫内膜癌妇女可能会有其他症状,比如没有采取减肥措施却体重减轻。 如何诊断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癌通常采用组织活检。在这项检查中,医生切除一小块子宫内层组织寻找癌细胞。 如何治疗子宫内膜癌?早期的子宫内膜癌能够治愈。主要的治疗手段是外科手术切除子宫,子宫颈,卵巢,和输卵管。如果

胖女小心!子宫内膜癌偏爱你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道常见三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年龄、肥胖、不育、晚育、绝经延迟等都是其发病的高危因素,其中,肥胖是最常见的高危因素,近70%的早期患者为肥胖女性,一般是体重超过标准15%以上发病危险增3倍。 子宫内膜癌偏爱胖人:七成是胖女 子宫内膜癌又称子宫体癌,好发年龄为58~61岁。子宫内膜癌高危因素包括年龄、肥胖、不育、晚育、绝经延迟等。其中,肥胖是最常见的高危因素,近70%的早期患者为肥胖女性,一般是体重超过标准15%以上发病危险增3倍。有相关文献报道,日本人群中肥胖患者占3%,

肥胖女当心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又称子宫体癌,好发年龄为58~61岁。子宫内膜癌作为女性生殖道常见三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尤其是肥胖已成为一种“流行病”,故与之相关的子宫内膜癌在未来数十年将继续升高。因此,女性朋友们,尤其是肥胖的女性更应引起警惕。 子宫内膜癌高危因素包括年龄、肥胖、不育、晚育、绝经延迟等。其中,肥胖是最常见的高危因素,近70%的早期患者为肥胖女性,一般是体重超过标准15%以上发病危险增3倍。有相关文献报道,日本人群中肥胖患者占3%,而美国肥胖人群占40%,后者子宫内膜癌发病率是前者7倍左右。 另

老年人子宫内膜增厚怎么办

在卵巢周期中,当卵巢内有卵泡发育及成熟时,在卵巢分泌雌激素的作用下,子宫内膜的血运加强,并出现逐渐增厚现象即增生期内膜,子宫内膜增厚,为受精卵的植入、胚胎的生长发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排卵后,在卵巢黄体分泌孕激素和雌激素的作用下,使增厚的子宫内膜有分泌现象即分泌期内膜。 妇科专家表示一般老年子宫内膜增厚是由于大量雌激素刺激子宫内膜所致。临床表现为不规则的多量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可以在长时间闭经后出现持续的出血,临床上可能疑为流产,也可表现为周期缩短、经期延长,出血时间可达1个月。 子宫内膜癌与内膜增厚病理检

​更年期阴道出血怎么回事

妇女停经后发现阴道异常出血时,千万别轻忽,当心是子宫内膜癌前兆!妇产科医师提醒,停经后的妇女定期做子宫颈抹片检查结果都很正常,却突然发现阴道异常出血时,可能潜藏着子宫内膜癌危机!因为子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的初期症状都是阴道出血和分泌物增加,子宫颈抹片无法检测出是否罹患子宫内膜癌,必需进一步做超音波和切片才能确诊。 目前以超音波检查和子宫内膜切片是揪出子宫内膜癌的最佳方式,只靠子宫颈抹片检查并无法早期筛检出子宫内膜癌,提醒妇女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果有不正常且持续性的出血,最好要及早就医,才能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子宫肥大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子宫肥大,是指子宫均匀增大,本病的基本病理改变是子宫肌层内平滑肌细胞及血管壁的变化。子宫肥大的发病原因很多,专家表示,在治疗疾病之前要注意先做好相关的诊断检查,根据具体的病症对症进行治疗。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下子宫肥大的诊断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检查方法: 1、一般妇科检查 对宫颈肥大要进行一般妇科检查检查发现急性炎症时可见宫颈充血水肿,或糜烂,有脓性分泌物白宫颈管排出,触动宫颈时可有疼痛感。慢性炎症时可见宫颈有不同程度的糜烂、肥大、息肉、腺体囊肿、外翻等宫颈肥大的临床表现,或见宫颈口有脓性分泌物

绝经后出血当心可能是癌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道三大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及死亡率逐渐上升并趋于年轻化。其发病率在欧美等发达地区已跃升为妇科恶性肿瘤第一位,占女性恶性肿瘤的7%,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20-30%。2015年美国新发子宫内膜癌约54870例,死亡10170例。在我国其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部分地区(北京、上海、中山市)已超过子宫颈癌,成为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首位。 子宫内膜癌的病因尚不清楚。研究表明,高血压、肥胖、糖尿病、雌激素替代治疗、初潮早、绝经延迟、不孕不育、应用他莫昔芬等均为子宫内膜癌发病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