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前的几大异常预兆
地震前的几大异常预兆
一、地下水异常
地下水包括井水、泉水等。主要异常有发浑、冒泡、翻花、升温、变色、变味、突升、突降、井孔变形、泉源突然枯竭或涌出等。人们总结了震前井水变化的谚语: 井水是个宝,地震有前兆。 无雨泉水浑,天干井水冒。 水位升降大,翻花冒气泡。 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
二、生物异常
许多动物的某些器官感觉特别灵敏,它能比人类提前知道一些灾害事件的发生,例如海洋中水母能预报风暴,老鼠能事先躲避矿井崩塌或有害气体等等。至于在视觉、听觉、触觉、振动觉,平衡觉器官中,哪些起了主要作用,哪些又起了辅助判断作用,对不同的动物可能有所不同。伴随地震而产生的物理、化学变化(振动、电、磁、气象、水氡含量异常等),往往能使一些动物的某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而发生异常反应。如一个地区的重力发生变异,某些动物可能能过它的平衡器官感觉到;一种振动异常,某些动物的听觉器官也许能够察觉出来。
地震前地下岩层早已在逐日缓慢活动,呈现出蠕动状态,而断层面之间又具有强大的摩擦力,于是有人认为在摩擦的断层面上会产生一种每秒钟仅几次至十多次、低于人的听觉所能感觉到的低频声波。人要在每秒20次以上的声波才能感觉到,而动物则不然。那些感觉十分灵敏的动物,在感触到这种声波时,便会惊恐万状,以致出现冬蛇出洞,鱼跃水面,猪牛跳圈,狗哭狼吼等异常现象。动物异常的种类很多,有大牲畜、家禽、穴居动物、冬眠动物、鱼类等等。
地震前动物反应 动物 异常表现 牛、马、驴、骡 惊慌不安、不进厩、不进食、乱闹乱叫、打群架、挣断缰绳逃跑、蹬地、刨地、行走中突然惊跑 动物异常现象(癞蛤蟆异常)。
猪 不进圈、不吃食、乱叫乱闹、拱圈、越圈外逃。
羊 不进圈、不吃食、乱叫乱闹、越圈逃跑、闹圈。
狗 狂吠不休、哭泣、嗅地扒地、咬人、乱跑乱闹、叼着狗崽搬家、警犬不听指令。
猫 惊慌不安、叼着猫崽搬家上树。
兔 不吃草、在窝内乱闹乱叫、惊逃出窝。
鸭、鹅 白天不下水、晚上不进架、不吃食、紧跟主人、惊叫、高飞 鸡 不进架、撞架、在架内闹、上树。
鸽 不进巢、栖于屋外、突然惊起倾巢而飞。
鼠 白天成群出洞,像醉酒似的发呆、不怕人、惊恐乱窜、叼着小鼠搬家,蛇 冬眠蛇出洞在雪地里冻僵、冻死,数量增加,集聚一团。
鱼 成群漂浮、狂游、跳出水面、缸养的鱼乱跳,头尾碰出血,跳出缸外,发出叫声、呆滞、死亡。
蟾蜍(癞蛤蟆) 成群出洞,甚至跑到大街小巷 动物反常的情形。
人们也有几句顺口溜总结得好: 震前动物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 牛羊骡马不进厩,猪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着小鼠跑。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跃水面惶惶跳。 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 家家户户都观察,发现异常快报告。 除此之外,有些植物在震前也有异常反应,如不适季节的发芽、开花、结果或大面积枯萎与异常繁茂等。
四川为什么经常发生地震 汶川地震后为什么还有大地震
有人在汶川地震之后说四川在未来的千年内都不会有大的地震了,而之后的雅安,九寨沟地震都证明了这种观点的错误。
确实汶川地震会把震源处累积的能量释放出来,但是不等于释放了整个四川地区的能量,实际上,汶川地震反而还增加了龙门山断裂带处的压力。
所以,地震之后就不会再地震的说法是不科学的。
地震前兆有哪些现象 动物异常
多次地震阵例表明,地震前期动物都会有一些反常的行为。牛羊骡马不进圈,猪不吃食狗乱咬,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树上高声叫,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着小鼠跑,土质竖耳蹦又撞,鱼跃水面惶惶跳,蜜蜂群迁闹哄哄,鸽子惊飞不回巢是人们对地震前各种动物异常表现的总结。
地震发生前有哪些征兆 动物异常
动物的器官非常灵敏,在地震发生前,动物会提前感知到磁场的些微变化,从而开始狂躁,冬天甚至出现蛇出洞、鱼跃水、猪跳圈的现象,居住在地震多发地带,发现小动物们变得狂躁就需要引起注意了。
地震时在室外如何自救
地震发生时正在室外的人员,应双手交叉放在头上,最好用合适的物件罩在头上、跑到空旷的地方去。注意避开高大的建筑物,特别是有玻璃墙的高建筑物、烟囱、水塔、广告牌、路灯、大吊车、砖瓦堆、水泥预制板墙、油库、危险品仓库、立交桥、过街天桥等。还要注意避开危旧房屋、狭窄的街道等危险之地。此时人员可以进入路旁大楼里,以免砸伤。地震时正在郊外的人员,应迅速离开山边、水边等危险地,以防滑坡、地裂、涨水等突发事件。骑车的下车,开车的停下,人员靠边行走。收听关于震情和行动指南的广播。
平时的防震应急准备工作 当政府有短期预报或临震预报后,人们应立即行动起来开始应急防震准备。主要工作有:
①在家里或学校教室内采取安全加固措施。例如加固立柜防止倾倒,固定柜门,防止物品掉下伤人,用透明膜或胶带贴玻璃,防止碎片伤人,将重物低位存放。加固梁柱、屋顶和水泥板墙。保管好危险物品。准备消防灭火器具。这些工作的目的是增加室内安全程度。
②和人民防空应急一样,要备好个人应急包和帐篷材料。
③按照家庭、学校或单位的应急分工预案,确认工作职责、搞清学校或家庭的安全部位,以 便应急躲藏、避难。
④学习自救、互救、灭火、抢修、找、抬伤 员的技能相知识。确定邻里、单位人员震后集中的位置、制定应 急抢救的计划。
⑤学习地震之前的预兆知识:如井中水位突然上升或下降,大气中出现异味,飞鸟、家畜惊慌、电线之间有火花、室内有蓝光、荧光灯被点燃等。人人都要知道立即报告的途径。但绝不能预报“地震了!”,也不要相信“有地震”的传言。
地震前的征兆有哪些 家用电器异常
家用电器异主要是指电磁异常,地震前家用电器如收音机、电视机、日光灯等出现的异常。最为常见的电磁异常是收音机失灵,在北方地区日光灯在震前自明也较为常见。
地震自救四大常识
1.大地震时不要急
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千万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
2.人多先找藏身处
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教师等现场工作人员必须冷静地指挥人们就地避震,决不可带头乱跑。
3.远离危险区
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停车。
4.被埋要保存体力
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人员
含羞草的作用
含羞草的作用:1、观赏
含羞草株形散落,羽叶纤细秀丽,其叶片一碰即闭合;含羞草花多而清秀,楚楚动人,给人以文弱清秀的印象。可地栽于庭院墙角,也可盆栽于窗口案几。赠花时,将盆栽轻轻地罩上粉红色薄纱,系扎上粉红色饰带花结。如果能再点缀上粉红色的马海毛绒球,会更加有趣。
含羞草的作用:2、预报天气
含羞草是一种能预兆天气晴雨变化的奇妙植物。如果用手触摸一下,它的叶子很快闭合起来,而张开时很缓慢,这说明天气会转晴;如果触摸含羞草时,其叶子收缩得慢,下垂迟缓,甚至稍一闭合又重新张开,这说明天气将由晴转阴或者快要下雨了。
含羞草的作用:3、预测地震
据土耳其地震学家艾尔江表示,在强烈地震发生的几小时前,对外界触觉敏感的含羞草叶会突然萎缩,然后枯萎。在地震多发的日本,科学家研究发现,在正常情况下,含羞草的叶子白天张开,夜晚合闭。如果含羞草叶片出现白天合闭,夜晚张开的反常现象,便是发生地震的先兆。
含羞草的作用:4、药用
清热利尿,化痰止咳,安神止痛、解毒、散瘀、止血、收敛等功效。用于感冒,小儿高热,急性结膜炎,支气管炎,胃炎,肠炎,泌尿系结石,疟疾,神经衰弱;外用治跌打肿痛,疮疡肿毒、咯血、带状疱疹。
含羞草具有观赏、药用的作用,而且还具备预报天气、预测地震的独特作用,喜欢含羞草的不妨养上几盆,摆设在家里面。
四川为什么经常发生地震 地震能够预测吗
以目前的科学水平,似乎还是不能够预测地震,每一次地震的来临都是那么的突然。
在中国古代就有地震仪,也只能够在震后知晓哪里地震了。而现在地震局往往也难以预测,反倒是一些民间人士准确的预测了出来。大多数人是通过“观天象”即看云的方法来预测的。
其实民间预测地震并不靠谱,不过是一种心理错觉:第一,他们一直在预测,人们忘记了他们的一万次错误,却对偶然的一次成功津津乐道。第二,他们的预测大多十分模糊。
怎样预知地震前兆
最好在家里醒目一点的位置上放一个指南针,一般地震前半分钟内,指南针会出现指针乱动的现象,而且家里的其他电器也会出现用电不稳定,比如电灯一闪一闪,音响一颤一颤的。
看周边的动物是不是有异常,一般地震之前附近的猫狗猪之类的动物都会到处乱跑,水池或者河里的鱼会不断的跳出水面,翻白肚,地里会有很多老鼠跑出来。
家里的井水会不断地冒泡,往上涌,水位变化明显,还会变得更加浑浊,甚至可能会出现井水变浅见底的现象。
一般三级以上的地震开始之前都会有一些震动的声音从地底传上来,如果地震越大声音就越沉厚,地震越小的话声音就越尖锐,有点像是那种大石头滚动的声音。
地震之前地表还有可能会冒出一些雾气来,一般是没有颜色或者浅白色的,和平常的雾差不多,有时可能会带一点奇怪的味道,有些地方地震前几十秒内可能还会出现地表发光的现象,不过这个相对少见一些。
地震前的征兆有哪些 地气异常
地震前来自地下的雾气,又称地气雾或地雾。这种雾气,具有白、黑、黄等多种颜色,有时无色,常在震前几天至几分钟内出现,常伴随怪味,有时伴有声响或带有高温。
地震很多人有明显的眩晕感
据北京地震台网消息,今日16时40分北京市海淀区发生1.8级地震。大部分海淀区居民表示无感,一部分身处在高楼层的人员称有感觉。
从地震学角度来说:1度仅仪器能记录到;2度为微有感,特别敏感的人在完全静止时有感;3度为少有感,室内少数人在静止中有感,悬挂物会轻微摆动。
预防地震灾害的生活小常识
1.地震知识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目前人列尚不能阻止地震的发生。但是,我们可以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由于地球不断运动,逐渐积累了巨大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错动,这就是地震。地震前兆指地震发生前出现的异常现象,如地震活动、地表的明显变化以及地磁、地电、重力等地球物理异常,地下水位、水化学、动物的异常行为等。
地震烈度是距震中不同距离上地面及建筑物、构筑物遭受地震破坏的程度。我国将地震烈度分为12度。地震烈度和地震震级是两个概念,如唐山7.8级地震,唐山市的地震烈度是11度,天津中心市区的烈度是8度,石家庄的烈度是5度。3度,少数人有感。4—5度,睡觉的人惊醒,吊灯摆动。6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破坏。7—8度,房屋破坏,地面裂缝。9—10度,桥梁、水坝损坏,房屋倒塌,地面破坏严重。11—12度,毁灭性破坏。
2.发生有感地震应急行动
有感地震:是指发生的地震级别较低,有明显震感,没有造成破坏和重大破坏的地震。
应急要点:
(1)发生有感地震后,室内人员在震发瞬间不知道地震强弱的情况下,应迅速按预先选定的较安全的室内避震点分头躲避。
(2)震后快速撤到室外,注意收听、收看电视台、电台播发的有关新闻,做好防震准备。
(3)了解震情趋势,不听信、传播谣言,确保社会稳定。
3.发生破坏性地震应急行动
破坏性地震:是指发生地震级别较大,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和建筑物破坏或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建筑物破坏地震。
应急要点:
(1)住平房的居民遇到级别较大地震时,如室外空旷,应迅速跑到屋外躲避,尽量避开高大建筑物、立交桥,远离高压线及化学、煤气等工厂或设施;来不及跑时可躲在桌下、床下及坚固的家具旁,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防尘、防烟。
(2)住在楼房的居民,应选择厨房、卫生间等开间小的空间避震;也可以躲在内墙根、墙角、坚固的家具旁等容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要远离外墙、门窗和阳台;不要使用电梯,更不能跳楼。
(3)尽快关闭电源、火源。
(4)正在教室上课、工作场所工作、公共场所活动时,应迅速包头、闭眼,在讲台、课桌、工作台和办公家具下边等地方躲避。
(5)正在野外活动时,应尽量避开山脚、陡崖,以防滚石和滑坡;如遇山崩,要向远离滚石前进方向的两侧方向跑。
(6)正在海边游玩时,应迅速远离海边,以防地震引起海啸。
(7)驾车行驶时,应迅速躲开立交桥、陡崖、电线杆等,并尽快选择空旷处立即停车。
(8)身体遭到地震伤害时,应设法清除压在身上的物体,尽可能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防尘、防烟;用石块或铁器等敲击物体与外界联系,不要大声呼救,注意保存体力;设法用砖石等支撑上方不稳的重物,保护自己的生存空间。
4.地震时切忌惊慌
我们感觉到的地震,大多数是有感、强有感地震,少数能造成轻微破坏,造成严重破坏的地震是极少数。因此,当遇到地震时切忌恐慌,要沉着冷静,迅速采取正确行动。特别在高楼和人员密集场所,就地躲避最现实。我国有过地震并没造成任何破坏,但惊慌失措的人们互相拥挤踩踏造成重伤甚至死亡的教训。
老年人手抖是什么疾病的前兆
老年人手抖是什么疾病的前兆?手抖对于中老年人来讲,不是一件好事,是异常现象,所以需要引起注意,很有可能一些疾病已经出现在了老年人的身上,所以要引起注意,下面先来了解下“老年人手抖是什么疾病的前兆”。
老年人手抖是什么疾病的前兆?专家介绍主要是以下疾病相关:
1.老年震颤,属于自然老化现象,发生很隐秘,进展很慢,不影响生理功能。
2.特发性震颤,是常见的病理性震颤,在手持物(拿筷子、水杯、酒杯等)时震颤明显,手不活动时则震颤消失,早期少量饮酒也会减轻震颤。特发性震颤病程缓慢,5~10年后才产生严重影响。
3.帕金森病震颤,在手不活动时也出现震颤(静止性震颤),活动时减轻,伴有肢体坚硬等表现。
“老年人手抖是什么疾病的前兆”的介绍就结束了,相信大家清楚一些了吧。对于身体出现的异常情况,一定不能忽视,一些疾病发现在早期,治疗的难度是较低的,因此,不能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地震前兆有哪些 井水异常
当岩层受力变形时,地下水层的状态也会发生变化,地震前期会有井水翻花,忽升忽降,无雨水变浑,变色变味又难闻。
因为地下水易受环境影响,因此发现此种现象不要惊慌,应该报告地震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