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给宝宝添加辅食不要犯这三个错误

给宝宝添加辅食不要犯这三个错误

认为营养都在汤里,给宝宝光喝汤

有的家长认为汤水的营养丰富,因此只给宝宝喝菜汤、肉汤、鱼汤,甚至用汤来泡饭。家长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并没有把最好的给宝宝吃。因为,汤里的营养只有5%-10%,更多的营养都在肉里,再怎么煮,汤的营养也不如食物本身的营养多。还有的家长把青菜、水果煮一煮,给孩子喝汤,觉得这样就可以补充维生素。其实,经长时间煮过的青菜、水果已损失了大量的维生素和营养素。

认为蛋黄是补充铁的唯一食品

现在家长给宝宝添加最多的就是蛋黄,蛋黄含有丰富的胆固醇、蛋白质、维生素A,还可以补铁。实际上蛋黄含铁量较高,但吸收率非常低,因为里面的磷酸跟铁结合起来,不容易被宝宝吸收。含铁量丰富的鱼肉、猪肝、鸡、鸭、猪血也都是很好的补铁食品。

认为宝宝月龄小,有些食物不敢给他吃

其实你只要遵循添加的原则,由少到多、由细到粗,一种到多种,给宝宝一定的适应过程,一般大人能吃的,宝宝都是可以吃的。开始宝宝好象能吃的食品不多,但是如果宝宝对每种食品的小华吸收都很好,肠胃也不出问题,很快就可以吃更多东西了。有时肠胃不太适应,或者身体有其他不舒服,比如出牙,可以添加得慢一点,多等几天。

什么时候添加辅食

开始给宝宝添加辅食的时间宜从4-6个月开始。如果宝宝消化吸收好,对辅食早有需求,那么宝妈可以在宝宝满4个月后,给Ta添加辅食;而对于那些能吃到质优量足母乳的足月宝宝,只要身高体重都正常增加,可以在宝宝满6个月后再给Ta添加辅食。

过早添加辅食,宝宝会因为消化功能还不够完善而出现呕吐、腹泻等消化不良的反应;而过晚添加辅食,可能会导致宝宝营养不良,咀嚼、吞咽功能的发育也可能会受到很大影响,因此,给宝宝添加辅食不宜过早或过晚。

宝宝拉肚子又吐是什么原因 过早添加辅食

妈妈过早给宝宝添加辅食,或者是没有按照要求来给宝宝添加辅食,同样容易引起宝宝吐奶拉肚子的情况,一般宝宝辅食添加的最佳时间是在6个月的时候,但是4个月的宝宝,可以为其添加一些果蔬汁作为辅食来补充生长所需的营养,若过早给宝宝添加辅食,宝宝的肠胃消化系统还不完全,就容易导致宝宝出现吐奶拉肚子的现象,所以妈妈们给宝宝添加辅食不宜过早。

宝宝第一次添加辅食蛋黄可以吗

一:宝宝第一次添加辅食不应该有蛋黄

过去蛋黄多作为首选的辅食推荐,但蛋黄中铁很难吸收,吸收率仅3%,远低于瘦肉和动物肝脏(铁吸收率20%),而且蛋黄是最容易导致宝宝食物过敏的食材之一。因此,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不应包括蛋黄,蛋黄应在7-9个月开始添加,每日自1/4个逐渐增加至1个。

二:宝宝第一次添加辅食的最佳时间为六个月

除月龄外,宝宝体重达到出生时2倍,24小时奶量达到800-1000毫升,也可以作为添加辅食的参考。考虑到宝宝发育的具体情况,少数宝宝添加辅食时间略有提前也是允许的,但是有些家庭从3个月开始就给宝宝吃果汁、米汤等,更有甚者,在宝宝出生后不久喂黄连水、黄芩水等,这都非常错误。果汁、米汤、水等营养价值远不及母乳,过早添加会降低宝宝的营养摄入;黄连、黄芩等药物还可能有副作用。

好了,看到这儿,相信你已经知道了,宝宝第一次添加辅食不应该有蛋黄,宝宝的肠道还比较脆弱,过早食用蛋黄可能会造成消化不良以及上火等症状,在宝宝六个月前,辅食的首选应该是米粉,另外,辅食也不应该一味追求软和糊,这对宝宝的发育不是很好。

宝宝添加辅食常见误区

宝宝添加辅食常见误区1:加辅食早些便于培养习惯,先吃鸡蛋

家里老人催着给5个月大的宝宝加辅食,说这样能培养吃饭习惯,又主张可以先做鸡蛋羹,有营养又不会噎着宝宝。这种说法正确吗?

事实上,加辅食应该考虑宝宝的实际情况,只有在宝宝准备好的情况才能添加辅食,而且,半岁前最好不要加蛋清,以免造成过敏反应。

宝宝添加辅食常见误区2:多种辅食搭配,认为营养更丰富

准备给宝宝添加辅食,微信里看了一些文章,发现不少“营养餐”,各种食材搭配在一起。事实上,这样的做法并不好。为宝宝添加辅食要注意避免过敏反应,那些有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的食物,如鸡蛋,要和其他食物分开。辅食种类最好是一样一样加,这样才可以及时发现宝宝对什么过敏。

女人补气血不要犯三个错误

补气血这些误区别犯

1、蔬菜水果不可以补铁

进行补血的时候,很多人以为多吃水果对补血没有什么功效,其实,这也是一种严重的误区。多数人不知道多吃蔬菜、水果对补铁也是有用的。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C、柠檬酸及苹果酸,可与铁形成络合物,从而使铁在肠道内的溶解度增加,帮助人体对铁的吸收。

2、要多吃补血铁剂或食物补血

进行补血的时候,就是要在医生的建议下,不然也是很容易造成严重的后果的。人体造血需要大量铁元素,而补血的铁剂能够快速的改善缺铁性贫血的症状,但是,不能多吃。如果一次摄入过多的铁,就有可能造成铁中毒。轻微者会出现头晕恶心、腹泻休克的症状,严重者会昏迷死亡。所以,补血时,我们应该循序而补,遵循“小量、长期”的原则,避免铁中毒,如果是服用铁剂,应该在医生嘱咐下使用。

3、贫血多喝牛奶

牛奶就是我们健康不可缺少的食物,但是,牛奶的饮食也并不是一种万能的饮食。不少人会以为牛奶营养丰富,对于贫血的人有帮助,能够帮助铁的吸收,但是,事实恰恰相反。牛奶不能帮助人体对铁的吸收,还会妨碍人体对铁的吸收。在食用补铁食物或者补血剂时,应避免与牛奶或者其他碱性物质同时食用,不然会降低肠胃道内已有的含铁量。

女人正确补气血的方法

1、睡

我们常说睡觉是天下第一大补,补气血亦要通过睡。为什么经常熬夜的人面色发暗、发黄?这就是熬夜导致气血不足,肝血得不到补充、换新所导致的不良面容。中医认为,滋养气血在于良好的睡眠,而良好的睡眠包括子午觉(子时、午时)和亥时觉。尤其是午时(中午11:00-13:00,此时心经当令,心经最旺,由于心主血脉,短暂的午休不但可以消减过旺的心火,更可快速补充气血),短暂的15分钟亦可让身体气血充足,神清气爽一下午,所以夏季中午,大家无论如何都有抽出15分钟进行午休。

2、吃

在中医养生中,好气血不仅靠睡出来,还要靠吃出来。补气血永远离不开吃,对于气血不足者,中医认为多应气血双补,可多食红糖、桂圆、黑枣、红豆等。对于气虚者,宜多吃补气、性平味甘、容易消化、营养丰富之食材,如牛肉、鸡肉、鲢鱼、粳米、山药、人参等,要少吃性凉生冷、油腻肥厚、辛辣刺激之食物。对于血虚者,宜多吃补血养血之食材,如花生、红枣、桂圆、木耳、莲藕、羊肉等。此外,推荐女性朋友多食莲藕,可清血热、养胃滋阴、健脾、益气养血等,对脾胃虚弱、气血不足之症多有疗效。

3、动

一般来说,气血不足由3方面造成,第一,是先天体质原因;第二,后天身体失养;第三,是久病不复。而要解决、调理好这三个短板,除了保证良好的睡眠、科学的膳食结构,适当的锻炼也是不可少的。气的生成与脏腑关系密切,特别是肺肾脾,而科学的运动可以保证肺、肾、脾等脏腑机能的运行。尤其是五脏之肺,主制节,适当的运动可助调节一身之气,当然有助于益气,而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盛则血旺。故运动也是补气血不可缺少的措施之一。

推荐两款补气血食疗

1、四物汤

材料:当归、熟地、川芎、白芍、排骨、盐。

做法:排骨洗净斩块,汆水捞起;将当归、熟地、川芎、白芍各物洗净。煮沸瓦煲里的清水,放入所有材料,武火煮沸,转文火煲一个小时,下盐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补血调经,润肤养发,改善面色苍白、肌肤粗糙。

2、三红汤

材料:红枣7枚、红豆50克、花生红衣适量。

做法相当简单,就是一个字熬。

功效:补血效果好,如果有女性经期出现头晕眼花,面容苍白,就喝这道汤吧。

给宝宝添加辅食五大错误不能犯

1、时间过早

宝宝最早添加辅食时间为满4个月,也就是第5个月,不过这只是对于那些母乳不足,混合喂养的宝宝来说。满4个月可以考虑少量添加一些米粉,而且米粉要调成稀糊状。如果是纯母乳喂养的宝宝且母乳还够吃,暂时不要给宝宝添加辅食,待宝宝满6个月再添加是最恰当的,这时宝宝的消化和吸收能力具备了吃辅食的条件。

2、顺序不对

宝宝吃辅食出现不舒服,有可能是有些食物添加的顺序不对。例如我认识的一位妈妈,给宝宝刚添加米粉,几乎同时添加了胡萝卜,宝宝有拉肚子现象,所以妈妈马上停止了胡萝卜。还有的妈妈着急给宝宝添加蛋黄,宝宝的第一种辅食就是蛋黄加小米汤,这样也是不对的。 正确的顺序应该是先添加米粉,等宝宝适应后再添加果泥或菜泥,然后是蛋黄、肉泥、肝泥等。每次只添加一种,连续5天宝宝没有出现不适,第6天可以添加另一种。一天可以喂2次辅食,也就是一天可以吃2种辅食,量要少,即使宝宝爱吃也不要吃太多。

3、种类混乱

初期给宝宝添加辅食,不要太杂乱,比如混合果泥,混合菜泥等。有的米粉里面加苹果、香蕉等水果,这样的辅食家长觉得口感不错,营养丰富,不过不适合作为宝宝最初的辅食。开始吃辅食,宝宝处于尝试阶段,目的是让宝宝品尝接受奶以外的食物,同时也是营养的需要。添加辅食是一个慢慢适应的过程,不需要着急。

4、吃的过多

有的妈妈发现,宝宝前几天很爱吃的食物,最近两天不爱吃了或者干脆看到小勺子小碗等就不开心。这时妈妈要回想是不是给宝宝吃多了某种辅食,宝宝肠胃不适所以不愿再吃。

这种情况下,妈妈不要强迫宝宝吃,而是缓几天再尝试给宝宝吃,强迫只会让宝宝对辅食更抗拒。如果摸一下宝宝肚子比较硬,可以给宝宝按摩肚子,帮助其肠道蠕动。方法是: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按摩,每次15分钟,一天2-3次。

5、调味不当

很多家长给宝宝做碎面、面糊时会加入少量盐,觉得这样味道好,宝宝也爱吃。这样做并不可取,因为宝宝还小,肾脏功能较弱,多余的钠会给宝宝肾脏带来负担。一岁以内的宝宝不用添加任何盐、味精等调味品。

这些辅食添加误区会伤害宝宝

误区1:尽早给宝宝添加辅食好

有些妈妈认识到辅食的重要性,认为越早添加辅食越好,以防宝宝营养不良。于是宝宝刚两三个月就开始添加辅食。

殊不知,过早添加辅食会增加宝宝肠胃的负担,因为宝宝的肠胃发育不完善,且消化腺不发达,分泌功能差,很多消化酶尚未形成,还不具备消化辅食的能力。这样宝宝消化不了的辅食就会滞留在肠胃中发酵,造成宝宝腹胀、便秘、积食等,也可能因肠胃蠕动增加,使宝宝大便量和次数增加,从而导致腹泻。

只有宝宝开始对食物感兴趣了,一直盯着大人吃饭,抓着食物就想往嘴里送,或者每天喝大约1000毫升奶仍旧显得有些饿的样子,才意味着可以给宝宝添加辅食了。

需要注意的是,给宝宝添加辅食前,要确保宝宝近段时间没有肠胃异常,若有腹泻、便秘等情况,就要先缓一缓再添加辅食。

误区2:第一次添辅食要喂蛋黄

很多妈妈第一次给宝宝添加辅食就选择蛋黄,认为蛋黄营养全面,又含有丰富的铁是不错的选择。其实,这是一个误区。蛋黄属于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而宝宝肠胃脆弱,摄入蛋黄很难消化,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增加肠胃负担。所以,建议妈妈最好在8个月以后给宝宝添加蛋黄,1岁以后添加全蛋。

给宝宝添加辅食妈妈常犯5错误

错误一:辅食是越碎越好

辅食的细碎程度是与宝宝的成长月龄密切关联的。辅食添加初期,妈妈们需要给宝宝吃够碎、够烂的食物。但为了促进宝宝咀嚼能力和颌面的发育,随着月龄的增长,宝宝的辅食不需要一直都过分精细。

1岁以后,软饭、饺子、馄饨、细加工的蔬菜和肉类都可以帮助宝宝巩固咀嚼功能的发育。这个时期,牙齿越来越多,宝宝的咀嚼、吞咽动作更加协调,能用牙齿将较粗硬的食物咬磨细碎。这些动作能锻炼舌头及整个颌面部的肌肉,为宝宝日后语音发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错误二:米粉与牛奶混在一起吃

宝宝喜欢吃米粉,妈妈就把米粉和牛奶搅匀放在奶瓶里,这样既吃了牛奶也吃了米粉。其实这样做是非常不正确的。我们给宝宝加泥糊状食物,一方面给他加营养,另外一方面他要学习咀嚼,让宝宝练习舌头的搅拌能力。

婴儿配方奶粉有其专门的配方,最好用煮沸后的白开水,待其凉到40—50℃时冲调,若加入其他如汤汁、米粉,都会改变其配方,降低营养成分,这等于减少了奶量。牛奶中含有酪蛋白,会降低宝宝对鸡蛋米粉中蛋白质的吸收率。长期把米粉调在奶粉里吸允,也不利于宝宝吞咽功能的训练,对日后进食会形成障碍。

Tips:添加辅食时,要在奶之外单独添加。给宝宝喂米粉,最好采用小勺喂养的方式。虽然给宝宝用勺子喂麻烦了一点,时间也长了一点,但是相信妈妈们为了宝宝的健康发育着想一定会坚持下去的。

错误三:添加辅食从先加蛋黄开始

很多妈妈觉得蛋黄营养好,补充蛋白质,含锌含铁也高,其实这个说法很片面。首先给宝宝添加的辅食应该是纯米粉,因为纯米粉引起婴儿过敏的可能性是最低的,而且相对于蛋黄容易消化吸收。对蛋黄有过敏现象的宝宝需要延迟到6、7个月以后再加。对蛋黄过敏更严重点的最好延迟到1岁以后再添加。

错误四:在辅食中加盐

一般建议1岁以后才让宝宝吃极少量的盐。如果爸妈给宝宝添加辅食时,过早的添加浓味果汁、尝盐味较重的成人食品等,容易造成宝宝对常规辅食不感兴趣。

Tips:建议妈妈们还是从平常喂养和生活中做起,不要过早给宝宝添加盐等调味品。盐摄入过早、过多都会诱发宝宝今后成人期出现高血压等疾病。给宝宝加盐时,妈妈先自己尝尝,如果适合自己的口味,那盐量就放重了。

错误五:常给宝宝喝豆浆

1岁之内的宝宝,特别是目前已有湿疹的宝宝不应添加牛奶和相关食品;鸡蛋蛋白、带壳的海鲜、大豆/花生等容易引发宝宝过敏的食物。湿疹的宝宝要晚些(至少8个月)开始尝试蛋黄。如果蛋黄不耐受,就要坚决停掉。黄豆浆不能给1岁以内的宝宝喝,这样可能会加重过敏——湿疹。 宝宝的辅食不要太快地增加品种,这样有助于湿疹的控制。

相关推荐

宝宝添加辅食的注意事项

一、米粉与牛奶不要混在一起 很多妈妈喜欢把米粉和牛奶搅匀放在奶瓶里给宝宝吃,其实这样做是不正常的哦,婴儿配方奶粉有其专门的配方,最好用煮沸的白开水冲调,如果加入其他如汤汁、米粉,都会改变其配方,降低营养成分,这等于减少了奶量,会影响宝宝吞咽功能的训练,对日后进食会形成障碍。 tips:给宝宝喂米粉,最好采用小勺喂养的方式。 二、辅食不需要过分精细 辅食的细碎程度是与宝宝的成长月龄密切关联的,辅食添加初期,妈妈们需要给宝宝吃够碎、够烂的食物,但为了促进宝宝咀嚼能力和颌面的发育,随着月龄的增长,宝宝辅食不需

婴儿辅食添加顺序

宝宝添加辅食不仅有年龄的差异,而且还需要遵循一定的顺序,新手爸妈们一定要注意了。婴儿添加辅食的顺序主要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考虑,分别是食物的种类、数量、质地和时间。 从种类上来看,给宝宝添加辅食应按“淀粉(谷物)——蔬菜——水果——动物”的顺序来添加。首先应添加谷类食物并可以适当地加入含铁的营养素,如婴儿含铁营养素米粉);其次添加蔬菜汁/泥,然后就是水果汁/泥;最后开始添加动物性的食物,如蛋羹、鱼、禽、畜肉泥或肉松等。动物性的食物添加顺序为:蛋羹泥、鱼泥(剔净骨和刺)、全蛋(如蒸蛋羹)、肉末。 从数量上来看

三个宝宝吃苹果泥好吗

宝宝从四个月开始,除了母乳或牛奶,还要逐步给宝宝添加喂养一些蔬菜泥、苹果泥、香蕉泥等。宝宝出生4个多月后,体内贮存的铁、钙等已基本耗尽,仅喂母乳或牛奶已满足不了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因此需要添加一些含铁、钙、维生素丰富的食物。 宝宝10个月时可以完全断奶(母乳)了,饮食也大部分固定为早、中、晚三餐,并由稀饭过渡到稠粥、软饭,由肉泥过渡到碎肉,由菜泥过渡到碎菜,到快一岁时,可训练宝宝自己吃饭,并必须断奶(母乳),如果还继续用母乳喂孩子,孩子可能既不喝牛奶,食欲也差,而且各方面的营养都跟不上宝宝生长的需要,但同

宝宝辅食添加 小心宝宝辅食添加4个误区

错误1:辅食添加,越早越好! 专家解析 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纯母乳喂养应该坚持到宝宝6月龄”,并在全球范围提倡辅食添加应该在婴儿6个月时开始。其实,宝宝的肠道在4-6个月时才开始分泌淀粉酶,可以消化含淀粉的食物。辅食添加过早只会给宝宝的肠胃带来负担,容易引起过敏、腹泻等问题;而辅食添加过晚则会错过宝宝味觉发育的敏感期,造成日后添加辅食困难。 错误2:辅食添加从蛋黄开始 专家解析 许多妈妈觉得蛋黄的营养好,所以辅食添加从蛋黄开始,其实首先给宝宝添加辅食应该是米粉,因为米粉引起宝宝过敏的可能性是低的

宝宝辅食什么时候添加 宝宝辅食如何添加

宝宝添加辅食不要着急,一样一样慢慢添加,并观察宝宝对所添加辅食的反应,第一次时可以先用宝宝爱喝的奶来冲米粉,在固定的时间内喂宝宝,最好先喂宝宝一点奶,在宝宝不是太饿的情况下试着加辅食。 注意:喂宝宝宝宝一定要直立坐好,千万不要躺着喂,以免呛到宝宝

宝宝添加辅食遵循序渐进原则

过早断奶宝宝易消化不良 或致营养缺乏 妈妈给宝宝断奶时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因对宝宝的溺爱而迟迟不断奶。过早断奶,由于宝宝消化功能还不强,不能适应添加过多的辅食,过早添加辅食会造成宝宝消化不良,影响宝宝的健康。太晚断奶,母乳量及所含的营养物质逐渐减少,已经不能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要,最终会导致宝宝营养缺乏。陈护士长建议,在添加辅食的同时母乳喂养的时间可以持续到宝宝1岁或1岁以上。 给宝宝添加辅食遵循序渐进原则 既然要断奶,就需要给宝宝添加相应的辅食,那么,“纯母乳喂养应在什么时候添加辅食呢”,6个月是婴儿出

宝宝添加辅食家长易

1.过早 刚离开母体的婴儿,消化器官很娇嫩,消化腺不发达,分泌功能差,许多消化酶尚未形成此时还不具备消化辅食的功能。如果过早添加辅食,会增加婴儿消化功能的负担,消化不了的辅食不是滞留在腹中“发酵”,造成腹胀、便秘、厌食,就是增加肠蠕动,使大使量和次数增加,最后导致腹泻。因此,出生四个月以内的婴儿忌过早添加辅食。 2、过晚 有些父母怕孩子消化不了,对添加辅食过于谨慎。孩子早已过了四个月。还只是吃母乳或牛奶、奶粉。殊不知孩子已长大,对营养、能量的需要增加了,光吃母乳或牛奶、奶粉已不能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应合

四个月宝宝辅食添加误区

可能很多妈妈听说过,添加辅食首选是蛋黄,其实应该添加的第一个辅食应该是含铁米粉。米粉引起宝宝过敏可能性较低,而且比蛋黄容易消化,妈妈们要注意了。下面一起了解四个月宝宝辅食添加三大误区,以下错误妈妈们可别再哦。 误区一:辅食首选蛋黄 蛋黄营养高,可以给宝宝补充蛋白质和锌,但刚开始添加辅食时,最好先给宝宝吃含铁米粉。米粉相对于蛋黄容易消化吸收,不容易引起宝宝过敏,而且含铁的米粉也能满足宝宝快速生长发育对铁的需求。 误区二:给宝宝加盐和调味品 在四个月宝宝辅食中不适合添加调味品,他们不需要那么多盐,而且在辅食

宝宝添加辅食注意事项

宝宝辅食添加禁忌1:不要宝宝用奶瓶添加辅食 宝宝添加辅食初期,一般都以米糊为主。虽然糊状也是流质食物,但是用奶瓶给宝宝辅食会令宝宝错过了宝贵的锻炼机会,而且奶瓶也不容易清洗干净,为了宝宝的健康发育,妈妈们切忌不要用奶瓶给宝宝辅食宝宝辅食添加禁忌2:不要宝宝辅食添加过量 由于宝宝的肠胃功能还未发育完全,给宝宝添加辅食过量,会造成宝宝的肠胃负担,引起宝宝的肠胃功能消化紊乱,反而得不偿失。在给宝宝辅食时,要用小勺一口一口慢慢的喂给宝宝,待宝宝拒绝你后,说明他已经吃饱或不想吃了,就可以暂停了。 宝

宝宝添加辅食的正确方法

添加辅食的方法 添加辅食正确的方法是遵循以下几个原 则: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由一 种到多种。 就是说,给宝宝添加辅食时,开始只给少量,观察一周左右,如果宝宝不呕吐,大便也正常,就可以逐渐加量。比如,米糊先喂1~2匙,看宝宝是否有不良反应,如果没有可以逐渐加量;鸡蛋先吃蛋黄,从1/4个 开始,逐渐加至1/3、半个、一个,能吃整个蛋黄以后,适应一段时间再加上蛋清一起 吃,如鸡蛋羹。吃粥则从稀到稠逐渐过渡。 辅食从细到粗是指,先制作成“泥”状,如菜泥、果泥、肉泥,慢慢过渡到碎菜、切成 小块的水果、肉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