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不宜吃蟹
哪些人不宜吃蟹
蟹乃食中珍味,素有“一盘蟹,顶桌菜”的民谚。清李渔盛赞“蟹之鲜而肥,甘而腻,白似玉而黄似金,已造色香味三者之极致,更无一物可以上之……”.螃蟹不但味美,且营养丰富,螃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微量元素,对身体有很好的滋补作用。
1、螃蟹的种类多多
螃蟹的种类很多,我国蟹的种类就有600种左右,螃蟹可分为淡水和海水两大类, 根据产地又可分为河蟹、江蟹、湖蟹、海蟹四种。淡水蟹最有名的属“大闸蟹”,俗称河蟹、毛蟹、清水蟹,一般在9~10月成熟。河蟹以盘锦盘山县、河北、天津产的最为着名,江蟹以南京产的最好,湖蟹以湖北武汉梁子湖、江苏苏州的阳澄湖、山东微山湖、南京高淳固城湖产的品质较好。海蟹,分布于中国南北各海域,市场上常见的梭子蟹、花蟹等都是海水蟹。由于海蟹分布广泛,各地海蟹的成熟季节不同,一般从南到北,3~5月和9~10月为生产旺季,渤海湾辽东半岛4~5月产量较多。
吃蟹要选对季节,蟹成熟的季节,吃起来蟹肥味香;其他季节瘦而无味。
2、河蟹与海蟹的营养成分有差别吗?
每100克河蟹肉里含有17.5克蛋白质、1.2克脂肪和65毫克胆固醇,每100克海蟹肉里含有13.8克蛋白质、2.3克脂肪和125毫克胆固醇。河蟹肉与海蟹肉相比,含的脂肪和胆固醇要低一点。
100克河蟹肉里几乎不含维生素A,含有6.09毫克维生素E,还含有126毫克钙、2.9毫克铁、3.68毫克锌和56.72微克硒,100克海蟹肉里含有30微克维生素A、2.99毫克维生素E、208毫克钙、1.6毫克铁、3.32毫克锌和82.65微克硒。总的来看,无论是河蟹还是海蟹,它们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都较为丰富,含量有所差别。
3、蟹黄和蟹膏
雌蟹腹部呈圆形,俗称“圆脐”,雄蟹腹部呈三角形,俗称“尖脐”.蟹黄是雌蟹体内的卵巢和消化腺,蟹膏是雄蟹精囊的精液与器官的集合,农历九月雌蟹卵满,黄膏丰腴,十月雄蟹性腺发育最好、最美,黄白鲜肥。
蟹黄和蟹膏的营养成分相似,脂肪的含量都比较高,可以达到15%以上。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43%),其次是饱和脂肪酸(25%)和多不饱和脂肪酸(23%),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也比较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每100克蟹黄中含的胆固醇约466毫克,要远远高于鸡蛋中胆固醇的含量,是不折不扣的高胆固醇食物。
4、吃蟹的小贴士
第一,选择新鲜的、活的螃蟹,不吃生蟹、醉蟹。螃蟹是杂食动物,甚至还吃其他动物的尸体或腐殖质,它的体表、鳃及胃肠道中布满了各种细菌、污泥,甚至还可能有寄生虫。所以在吃螃蟹前一定要刷洗干净,不要吃鳃、肠等内脏,而且必须蒸熟煮透后再吃。
第二,不宜吃得过多。螃蟹中含的蛋白质和蟹黄中的胆固醇比较高,一次过量食用不利于人体消化吸收,所以一般人食蟹每次不应超过1斤,一周内不应超过3次。
5、哪些人不宜吃蟹?
螃蟹中含的胆固醇、嘌呤比较高,因此,下列人群不适宜食用螃蟹:
(1)患消化道疾病的患者,如腹泻、胃痛、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胆囊炎、胆结石症等;
(2)肝肾疾病患者,尤其是处于肝炎活动期、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3)痛风患者;
(4)患高血脂、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
(5)过敏体质者,尤其是对海产品过敏者。
总结:以上这篇文章给大家介绍了哪些人是不能吃螃蟹的,相信大家看了文章之后,对于自己适不适合都清楚了吧!
五类人群一定要慎吃螃蟹
第一类:吃蟹有过敏史或有荨麻疹、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皮炎的人,尤其是有过敏体质的儿童、老人、孕妇,最好不要吃蟹;
第二类:胆囊炎、胆石症、肝炎、急慢性胰腺炎以及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尽量少吃或不吃蟹,更不能以酒伴蟹开怀畅饮,以免加重病情或引起上述疾病的急性发作;
第三类:腹泻、胃痛、感冒、发烧或本身脾胃虚寒的人不宜吃蟹,因为蟹属寒性食物,蛋白质、脂肪含量高,不宜消化吸收,同时会加剧脾胃不适,出现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
第四类:体质寒凉虚弱的孕妇不适合吃蟹,否则可能引起流产;
第五类:婴幼儿不宜吃蟹,因为高蛋白会加重肝、肾负担。
高血压能吃蟹黄吗 哪些人不宜吃蟹黄
一般人都可以食用蟹黄,但对海鲜过敏的人,不宜吃蟹黄。患有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脂的患者则应控制吃蟹黄的量,不宜多吃。
小孩发烧可以吃螃蟹吗 什么人不能吃螃蟹
1、有吃蟹过敏史或有荨麻疹、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皮炎的人,尤其是过敏体质的儿童、老人、孕妇,最好不要吃蟹。
2、胆囊炎、胆石症、肝炎、急慢性胰腺炎以及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尽量少吃或不吃蟹,更不能以酒伴蟹开怀畅饮。
3、腹泻、胃痛、感冒、发烧或本身脾胃虚寒的人不宜吃蟹。因为蟹属寒性食物,蛋白质、脂肪含量高,不宜消化吸收,同时会加剧脾胃不适,出现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
4、体质寒凉虚弱的孕妇不适合吃蟹,否则可能引起流产。
5、婴幼儿不宜吃蟹,因为高蛋白会加重肝、肾负担。
孕妇能吃帝王蟹吗
帝王蟹体形庞大,其肉就比一般的蟹要多得多,帝王蟹长期生活在深海,其肉质很是鲜美,而中国的帝王蟹都是进口的,亚洲一带海域并不产帝王蟹,如此特别的帝王蟹,孕妇可以吃吗?下面就一起来看看。
帝王蟹脚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微量元素等营养,对身体有很好的滋补作用,吃蟹对结核病的康复在有补益。
中医认为其有清热解毒、补骨添髓、养筋活血、通经络、利肢节、续绝伤、滋肝阴、充胃液之功效。对于淤血、损伤、黄疸、腰腿酸痛和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有一定的食疗效果。
某些病人不宜食用;患有伤风、发热胃痛以及腹泻的病人,消化道炎症或溃疡胆囊炎、胆结石症、肝炎活动期的人都不宜食蟹;患有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脂的人应少吃或不吃蟹黄,蟹肉也不宜多吃:体质过敏的人不宜吃蟹。蟹肉寒凉,有活血祛淤之功,故对孕妇不利,尤其是蟹爪,有明显的堕胎作用,不应食用生蟹,不应食用螃蟹的鳃及胃、心、肠等脏器,不宜食用隔夜的剩蟹,服用东莨菪碱药物时不宜食用,寒凝血瘀性疾病患者不应食用,服用中药荆芥时不宜食用,不宜与梨同时食用,不宜与花生仁同时食用,不宜与泥鳅同时食用,不宜与香瓜同时食用,不宜与冰水、冰棒、冰淇淋同时食用。
孕妇是不可以吃蟹的,帝王蟹也不除外,所以孕妇要注意,一定不可以吃蟹,以免对胎儿不利,蟹,孕妇最好是远离,喜欢吃蟹的孕妇们,还是等生完宝宝再去享用吧。孕妇们一定要特别注意饮食方面,不可以马虎对待。
吃螃蟹注意事项
吃蟹要注意以下4点:
1、吃蟹加些新鲜姜末和食醋
螃蟹味咸、性寒,而生姜性温,具有温中散寒解毒之功效;醋除了调味外,还可以杀菌,破坏蟹中的组胺。而且生姜和食醋是调味品,吃蟹时蘸上姜末醋汁,才能使蟹味更鲜美。
2、不吃死蟹
吃死蟹会存在很多卫生隐患,因为蟹死亡后它的僵硬期与自溶期会快速缩短,细菌会在其体内大量繁殖,如果在不利的环境下(如弱酸条件下)细菌会分解螃蟹体内的氨基酸,从而产生组氨与类组氨类的物质。
组氨会引起过敏性食物中毒,类组氨会使食者呕吐、腹痛、腹泻。
3、吃蟹要适量,搭配有讲究
吃蟹时和吃蟹后1小时内不要喝茶。因为开水会冲淡胃酸,茶会使蟹的某些成分凝固,不利于消化吸收,还可能引起腹痛、腹泻。
同时,螃蟹不要和柿子一起吃,因为柿子中的鞣酸等成分会使蟹肉蛋白凝固,凝固物质长时间留在肠道内会发酵腐败,引起呕吐、腹痛、腹泻等反应,还可能引起结石症等。
4、以下人群不宜吃蟹
患有伤风、发热胃痛以及腹泻的病人,消化道炎症或溃疡胆囊炎、胆结石症、肝炎活动期的人都不宜食蟹;患有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脂的人应少吃或不吃蟹黄,蟹肉也不宜多吃:体质过敏的人不宜吃蟹。
吃螃蟹有什么功效 哪些人群不宜吃蟹
伤风、发热、胃痛以及腹泻人群人,消化道炎症或溃疡胆囊炎、胆结石症、肝炎活动期人群不宜食蟹;患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脂的人群应少吃或不吃蟹黄,蟹肉也不宜多吃;体质过敏的人不宜吃蟹。
螃蟹的营养价值与危害
螃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微量元素等营养,对身体有很好的滋补作用。
近年来研究发现,螃蟹还有抗结核作用,吃蟹对结核病的康复大有补益。一般认为,药用以淡水蟹为好,海水蟹只可供食用。中医认为螃蟹有清热解毒、补骨添髓、养筋活血、通经络、利肢节、续绝伤、滋肝阴、充胃液之功效。对于淤血、损伤、黄疸、腰腿酸痛和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有一定的食疗效果。
螃蟹性咸寒,又是食腐动物,所以吃时必蘸姜末醋汁来祛寒杀菌,不宜单食。
螃蟹的鳃、沙包、内脏含有大量细菌和毒素,吃时一定要去掉。不能食用死蟹。因为死蟹体内含有大量细菌和分解产生的有害物质,会引起过敏性食物中毒。醉蟹或腌蟹等未熟透的蟹不宜食用,应蒸熟煮透后再吃。存放过久的熟蟹也不宜食用。
蟹肉性寒,不宜多食,脾胃虚寒者尤应引起注意。
不宜与茶水同食,吃蟹时和吃蟹后1小时内忌饮茶水。蟹肥正是柿子熟的季节,应当注意忌蟹与柿子混吃。某些病人不宜食用;患有伤风、发热胃痛以及腹泻的病人,消化道炎症或溃疡胆囊炎、胆结石症、肝炎活动期的人都不宜食蟹;患有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脂的人应少吃或不吃蟹黄,蟹肉也不宜多吃:体质过敏的人不宜吃蟹。蟹肉寒凉,有活血祛淤之功,故对孕妇不利,尤其是蟹爪,有明显的堕胎作用。
秋季吃螃蟹也要小心
秋高气爽,最受宠的美味莫过螃蟹。不过有不少人吃了螃蟹后会发生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美食专家提醒,注意下列8个方面,就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吃蟹后出现的问题。
1、少吃,不宜吃太多。蟹肉性寒,脾胃虚寒者尤应引起注意,以免引起腹痛腹泻。
2、不要与茶水同食。吃蟹时和吃蟹后1小时内不要喝茶。
3、不要和柿子一起吃。容易引起呕吐、腹痛、腹泻等反应,还可能引起结石症等。
4、五类病人不适合食用。患有伤风、发热、胃痛以及腹泻的病人;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胆囊炎、胆结石症、肝炎活动期的人;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脂的人应少吃或不吃;过敏体质的人;脾胃虚寒的人。
5、河(湖)蟹要蒸熟煮透,生蟹不要吃。
6、河(湖)蟹要吃鲜活的,死蟹不宜吃。河蟹死后体内的细菌会迅速繁殖并扩散到蟹肉中,使食者呕吐、腹痛、腹泻。
7、蟹要现蒸现吃,不要存放。万一吃不完,剩下的一定要保存在干净、阴凉通风的地方,吃时必须回锅再煮熟蒸透。
8、吃蟹不要乱嚼一气。吃蟹时,在开盖后要注意清除蟹胃、蟹心、蟹肠和蟹鳃。
重感冒老人不宜食蟹
患重感冒的老人暂不宜吃蟹。蟹性寒,能助痰,会延迟感冒、咳嗽患者的康复。另外,患感冒的老人一般消化功能也受到影响,胃口不佳,大闸蟹虽然味美,但其为高蛋白食物不易消化。
脾胃虚弱的老人不宜食蟹。蟹性寒,对于脾胃虚弱的老人来说,多吃蟹就会加重肠胃负担,影响消化,造成或加重稀便、腹泻。
患高血脂症及动脉硬化的老人不宜多食蟹。蟹内膏黄富含胆固醇,多食蟹无疑使高血脂、动脉硬化的病情更严重。大闸蟹是人间美味,不吃可惜,可多食又无益,对于老人们来说,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吃蟹的量和时间,避免在生病的时候吃蟹,在量上掌握一个浅尝辄止的原则。
吃螃蟹过敏有什么症状 哪些人不能吃螃蟹
1、过敏人群不宜吃。
过敏体质人不宜吃螃蟹。螃蟹是高蛋白食物,蟹蛋白通过肠壁进入人体循环,会诱发人体的过敏反应,引起胃肠等平滑肌痉挛、血管性水肿,而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2、脾胃虚寒的人不宜食用
腹泻、胃痛、感冒、发烧或本身脾胃虚寒的人不宜吃蟹,因为螃蟹属寒性食物,蛋白质、脂肪含量高,不宜消化吸收,同时会加剧脾胃不适,出现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
3、胆囊炎、胆石症、急慢性胰腺炎患者,尽量少吃或不吃蟹,更不能以酒伴蟹开怀畅饮。
4、关节炎、痛风患者:尤其是痛风患者应忌食蟹,更不可同时饮啤酒,否则必会加重病情,或诱发胆结石、肾结石等。
5、孕妇宜少吃或不吃螃蟹。中医认为,螃蟹性寒凉,有活血祛淤之功,故对孕妇不利。
6、老人和婴幼儿不宜食蟹。
因老年人消化系统脏器功能衰退,消化吸收能力差,故食蟹应以品尝为主,不宜多食。而幼儿因消化器官发育不完善,消化吸收能力较差,所以也不宜多食螃蟹。
7、有伤风感冒、发热的人不宜吃蟹。
伤风感冒者的饮食应以清淡为主,高蛋白的螃蟹不易消化吸收,吃后易使感冒难愈或使病情加重。
8、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患者要尽量少吃,这是因为螃蟹中含大量胆固醇,吃多了会使那些指标达到更高。
9、脂肪肝或其他肝病患者不能吃,这是因为螃蟹中含有大量蛋白质,吃多了反而会加重肝脏负担。
大闸蟹的功效与作用 吃大闸蟹注意事项
1.皮肤敏感、虚寒、胆固醇过高人士应忌食。
2.肝炎患者、孕妇不宜食。
3.心血管病人忌食。
4.伤风感冒、发热的人不宜吃蟹。
5.凡脾胃虚寒者应不食或少食。
6.过敏体质的人应忌食。
7.患有胆道疾病的如胆囊炎、胆结石症的人忌食。
8.老年人慎食。
9.忌吃死蟹及半生半熟之蟹。
10.切忌吃蟹心,蟹心极,虚寒人士不宜。
11.忌与啤酒、柿子、浓茶同食。
吃螃蟹的禁忌有哪些
1.不宜吃死蟹:河蟹死后的僵硬期和自溶期大大缩短,蟹体内的细菌会迅速繁殖并扩散到蟹肉中,使食者呕吐、腹痛、腹泻。
2.不宜吃生蟹:河蟹以动物尸体或腐殖质为食,因而蟹的体表、鳃及胃肠道中布满了各类细菌、寄生虫和污泥。有些人因为未将蟹洗刷干净,蒸煮不透,或因生吃醉蟹或腌蟹,把蟹体内的病菌或寄生虫食人体内,导致生病。
3.不宜吃存放过久的熟蟹:吃存放过久的蟹容易中毒。
4.不宜乱吃一气:吃蟹时应当注意四清除:一要清除蟹胃,即三角形的骨质小包,内有污沙;二要清除蟹肠;三要清除蟹心,蟹心俗称六角板;四要清除蟹腮。
5.不宜吃得太多:蟹肉性寒,不宜多吃。脾胃虚寒者尤应引起注意,以免腹痛腹泻。
6.不宜与茶水同吃:吃蟹时和吃蟹后1小时内忌饮茶水。因为开水会冲淡胃酸,茶会使蟹的某些成分凝固,均不利于消化吸收,还可能引起腹痛、腹泻。
7.不宜与柿子同吃:因为柿子中的鞣酸等成分会使蟹肉蛋白凝固,凝固物质长时间留在肠道内会发酵腐败,引起呕吐、腹痛、腹泻等。
8.某些病人不宜吃:①患有伤风、发热、胃痛以及腹泻的病人;②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胆囊炎、胆石症、肝炎活动期的人;③蟹黄中胆固醇含量高,患有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脂的人应少吃或不吃;④体质过敏的人;⑤脾胃虚寒的人。
过敏体质孕妇慎吃螃蟹
美味螃蟹并非人人适宜享用。专家提醒,五类人群面对“横行君子”时应当谨慎。
据介绍,蟹属于高敏食物,即民间所说的“发物”。对于一些过敏人群,蟹肉通过肠壁进入人体循环,会诱发并加剧人体的过敏反应,引起胃肠平滑肌痉挛、血管性水肿、皮疹、哮喘,严重者会引起过敏性休克。
以下五类人群,吃蟹时必须谨慎:
吃蟹有过敏史或有荨麻疹、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皮炎的人,尤其是有过敏体质的儿童、老人、孕妇,最好不要吃蟹;
胆囊炎、胆石症、肝炎、急慢性胰腺炎以及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尽量少吃或不吃蟹,更不能以酒伴蟹开怀畅饮,以免加重病情或引起上述疾病的急性发作;
腹泻、胃痛、感冒、发烧或本身脾胃虚寒的人不宜吃蟹,因为蟹属寒性食物,蛋白质、脂肪含量高,不宜消化吸收,同时会加剧脾胃不适,出现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体质寒凉虚弱的孕妇不适合吃蟹,否则可能引起流产;
婴幼儿不宜吃蟹,因为高蛋白会加重肝、肾负担。
哪些人不适宜吃螃蟹
蟹属于高敏食物,即民间所说的“发物”。对于以下几类人群,应谨慎吃蟹。
1、有吃蟹过敏史或有荨麻疹、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皮炎的人,尤其是过敏体质的儿童、老人、孕妇,最好不要吃蟹。
2、胆囊炎、胆石症、肝炎、急慢性胰腺炎以及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尽量少吃或不吃蟹,更不能以酒伴蟹开怀畅饮。
3、腹泻、胃痛、感冒、发烧或本身脾胃虚寒的人不宜吃蟹。因为蟹属寒性食物,蛋白质、脂肪含量高,不宜消化吸收,同时会加剧脾胃不适,出现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
4、体质寒凉虚弱的孕妇不适合吃蟹,否则可能引起流产。
5、婴幼儿不宜吃蟹,因为高蛋白会加重肝、肾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