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清明时节时令野菜好吃又治病

清明时节时令野菜好吃又治病

苦菜:清热燥湿

苦菜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有生长,又叫苦蕈菜、苣菜、败酱等。苦菜顾名就能知其属性是味苦性寒,清热解毒,消肿排脓。苦菜中还含维生素C及大量铁元素,蛋白质、脂肪、糖类、胡萝卜素、维生素B及钙、磷等。此时食用可以清热凉血,降内热、减少因内热而外感风寒的疾病。

苋菜:滋阴润燥

苋菜亦称为“凫葵”、“荇菜”、“莕菜”。其菜身软滑而菜味浓,入口甘香,有润肠胃清热毒的功效。苋菜能维持正常的心肌活动,防止肌肉痉挛。这是因为它含有丰富的铁,可合成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有携带氧气的功能。同时,它富含钙和维生素K,可以促进凝血、造血等功能。

苋菜性味甘凉,长于滋阴润燥,清肝解毒,凉血散瘀,对于湿热所致的赤白痢疾及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目痛、咽喉红肿不利等,均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且苋菜中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其所含的蛋白质比牛奶更能充分被人体吸收,所含胡萝卜素比茄果类高2倍以上,可为人体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有利于强身健体,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有“长寿菜”之称。

马兰头:清火明目

马兰头,又叫马兰、螃蜞头草、田边菊等,我国大部分地区路边及田野有生长,也有人工栽培。马兰头含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A、蛋白质、脂肪、钙、铁等,味辛性凉清热解毒,对于口腔溃疡、咽喉肿痛、衄血、血痢等都有一定食疗作用。我们把马兰煮熟加调味后,美味可口,为家庭喜食的蔬菜之一,并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经常食用可达清火明目的目的。

荠菜:健脾和胃

荠菜,具有抗氧化的能力,在盛产的季节吃新鲜又有保健功效,可为一举两得的事情。荠菜又叫护生草、荠、芊菜、鸡心菜,目前除野生外,在我国各地均有栽培。在传统医书中皆有记载如《本草纲目》:“明目益胃”;《名医别录》:“甘、温,无毒。和肝气,和中为上品”;《日用本草》:“凉肝明目”。在春季养肝之时,食点荠菜正合时令。

荠菜味甘性平,内含草酸、酒石酸、苹果酸、延胡索酸、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及胡萝卜素和多种维生素等。荠菜的营养价值很高,食用方法多种多样,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的功效,常用于治疗产后出血、痢疾、水肿、肠炎、胃溃疡、感冒发热、目赤肿疼等症。在食用时为了不影响对钙质的吸收,食用前先焯水去草酸为宜。

刺儿菜:凉血祛淤

刺儿菜,它是菊科植物小蓟的全草或根,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有生长,适应性很强,路旁、沟岸、田间可见,人们常称为小蓟、蓟蓟菜。刺儿菜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B、维生素B2、尼克酸和维生素C等成分。此外,还含有生物碱、胆碱、皂甙等。

刺儿菜味甘、微苦、性凉,具有凉血祛淤止血的功效,适用于吐血、尿血、便血、急性传染性肝炎、疔疮等病症。早在《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清火疏风豁痰,解一切损伤,血崩白带”,还在《本草拾遗》有:“破宿血,止新血”,现在临床应用于急性传染性肝炎,高血压及一切出血,但体虚胃弱者慎食。

食用小贴士:尝鲜吃野菜得悠着点

专家告诫,野菜可不能随便吃,追求“绿色时尚”也得悠着点。根据历年的经验,随着天气的好转,挖野菜的人增多,食用后过敏的人也会越来越多。一般的症状是皮肤红肿、起水疱,瘙痒并带有刺痛感。

这是因为相当一部分野菜,如莼菜、灰菜、马齿苋等,都含有可导致过敏的物质,容易在某些特殊体质的人身上引起过敏反应,进而诱发日光性皮炎。不仅如此,随意地食用野菜还可能引发身体其他器官的不适。

对此,专家指出,野菜的“性”在于“野”,可谓天然食物。人们一般以为只要它长在土里,就很少会受污染。而实际上,城市绿地里偶尔生出的野菜大多被污染过,采摘时要尽量避开路边、河沟等地方;到市场上购买时,先闻闻气味,若有刺鼻的异味则要淘汰。特别注意的是不认识的野菜不要采,可能含有毒素。

从食用方法上说,野菜不宜久存,现采现吃,越新鲜越好。

从适宜人群上说,野菜大多性寒凉,脾胃虚寒者不宜多吃。

清明节吃青团象征什么 清明节还要吃什么

艾草是清明时节最常见的植物之一,客家人认为,“清明前后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所以,每年将采摘的艾草洗干净后煮熟剁成艾草泥,然后和糯米粉一起搅拌,搅拌均匀后放在蒸锅上蒸15分钟左右即可。

清明节的时候气候温暖,春光融融,人们开始走出家门,采摘起了各色的野菜、野味,芥菜是春天常见的野菜,人们认为在清明节的时候吃了芥菜和大米混住的芥菜饭可以终年不长疥疮。

清明节前三后四是什么意思 清明三候是什么意思

清明三候为:桐始华;田鼠化为鹌;虹始见。

桐,指白桐花。清明来到,白桐花开,清芬怡人。春来万物复苏,到清明时节,阳气更盛,各种各样的花竞相开放。

鹌,是指鹌鹑类的小鸟。田鼠因烈阳之气渐盛而躲回洞穴,喜爱阳气的鸟儿则开始出来活动了。

虹就是天上的彩虹,清明时节多雨,故而彩虹出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三候,虹始见。虹,音洪,阴阳交会之气,纯阴纯阳则无,若云薄漏日,日穿雨影,则虹见。

清明节气为何固定为4月5日 清明节气的特点

清明时节被人们分为3候,也就是“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鴽;三候虹始见。”简单来说,就是这个时节白桐花开放、田鼠不见了,全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然后雨后会出现彩虹。

因此清明节气的特点就是降雨量增多,正如“清明时节雨纷纷”所说,大部分地区的降雨量在100毫升以上,充沛的雨水也是满足农作物生长的条件,另外,华东地区的气候已经达到了15℃以上,开始回温,但是此时的北方地区容易出现干旱少雨的情况。

孕妇可以吃荞菜吗

孕妇可以少吃荞菜的,营养分析荞菜每年在清明时节上市。最近有科学研究表明,荞菜中的提取物可以用于治疗高血压。

荞菜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蔬菜,可以炒肉也可以包饺子,味道非常的美味可口,荞菜营养丰富并且属于野菜,功效非同一般的,下面本文将为大家详细的介绍。

孕妇可以吃荞菜吗

孕妇可以少吃荞菜的,营养分析荞菜每年在清明时节上市。最近有科学研究表明,荞菜中的提取物可以用于治疗高血压。

荞菜的营养价值

荞菜虽然并不是非常的常见,但是其营养价值是不容忽视的。在每年的清明前后,是荞菜大量上市的时节。荞菜中营养最为瞩目的就是其所含有的荞菜酸。这种物质在其他的食材中非常的少见,具有很好的凝血作用,对于出血过多的症状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荞菜的功效与作用

止血凝血

荞菜中的荞菜酸具有很好的凝血作用,可以广泛应用于内伤出血、咳血、牙龈出血等症状。

降低血压

荞菜是一种典型的降压菜,有研究发现,荞菜的降压效果甚至要比芦荟还要好,所以患有高血压的患者不妨食用一些荞菜提取物,对降低血压有很好的作用。

清明节气吃什么 清明饮食养生宜吃

清明时期,饮食方面,有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禁火吃冷食的习惯。但是,有一部分人群是不适合吃冷食的。清明时节饮食宜温,多进食蔬菜水果,尤其是时令蔬菜。另外,清明节气中,可多吃些低脂肪、高维生素素、高矿物质的护肝养肺的食品,例如荠菜、菠菜、山药,对身体有好处。除了这些各具特色的节令美食

外、人们在伙食方面还应注意选择较清淡、温和,且扶助正气、补益元气的食物,如萝卜、冬瓜、芹菜等。

茶耳怎么吃 茶耳朵什么时候有

清明时节。

茶耳的生长和雨水有紧密的关系,清明节的时候雨水多,气候反常,而且茶树的叶子很小,遇到刺激后,它们就会异常生长,叶子形成茶耳、果实形成茶泡,新鲜采摘的茶耳朵吃起来多水、软、清甜,特别的好吃。

清明节吃什么传统食物 青团

这里的青团是笼统的指用野菜和糯米粉混合制成的一种点心,是南方地区一种传统特色的小吃,常在清明前后制作,是清明时比较受欢迎的食物之一。

这样的青团在不同的地方叫法可能不一样,有的地方可能叫做艾草粑粑、野菜粑粑、艾粄等等。

清明节为什么是阳历 艾粄

艾粄是是广东省客家地区清明时节特有的的应节小吃,属于客家菜,艾粄是用粘米粉、糯米粉、艾草等做成。每年清明节,清明时节,人们在外出祭祀、踏青时便会采摘些鲜嫩的艾叶、鼠曲草、竺叶、鸡矢藤和使君子等用于制作各类清明粄。

清明茶和谷雨茶哪个好 茶叶产量和价格

清明时节气温比较低,所以茶的产量也会比较低,民间有句话叫“清明茶,贵于金”的说法。

谷雨时节,气温上升,此时,茶叶开始量产,所以,谷雨时节的茶叶价格比起清明茶来说要低很多,因为量产,所以市面上很多茶叶都是谷雨茶。

清明节吃什么食物 清明饭

清明饭就是清明节时在路边或者野外采摘各种各样的野菜,将其制作而成的饭食,常见的野菜有艾草、麻叶、鸡矢藤、清明菜、荠菜、枸杞叶等。

材料:野草、糯米、糖。

1、将野菜洗净、去梗、煮熟。

2、拌在预先浸透滤干的糯米(加适量大米)中。

3、用碓皿番成饭团,添进红糖搓匀,制成饭块蒸熟即成。

青团和哪个节日有关

清明节。

青团又叫艾叶粑粑、青青裹、清明团子、艾米果、清明粿等,其主要原材料为艾草、糯米粉,颜色翠绿,质地软糯,带有浓郁的艾叶香味,味道清香绵软,是清明时节流行于江浙沪一带的时令食品,可冷食,可当做祭祀、春游的天然绿色的健康小吃。

清明菜有毒吗

没有毒。

清明菜是鼠曲草的俗称,是一种春天常见的野菜,清明节的时候气温上升,鼠曲草的生长旺盛,正是食用的好时候,所以,鼠曲草又被称为清明菜,是很多人清明时分会食用的菜肴。

24节气之清明节如何养生

“就中医养生来讲,清明是一个尤为重要的节气。”中医认为人应四时,春季万物生长,机体也是如此。从中医来说,吐纳调息法对人体阳气有益。因此,建议大家穿着宽松衣服多到空气清新之处,比如公园、广场、树林、山坡等地慢走、打拳、做操,尽量多活动,使阳气增长有路。

而立春之后,体内肝气随着春日渐深而愈盛,在清明之际达到最旺。常言道过犹不及,如果肝气过旺,会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妨碍食物正常消化吸收,还可造成情绪失调、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各种疾病。这段时间是高血压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期,要予以重视。

在饮食方面,清明节又称“寒食节”,有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禁火吃冷食的习惯。不过,“有些人是不适合吃冷食的。在清明时节,凡是耗损或阻碍阳气的情况都应该避免。“阳气”升发是指脾胃的运动收缩,因此人们春季的食欲通常比较好,不过要注意饮食适度,保护脾胃的正常功能。”

“清明时节的气候特点是多雨阴湿、乍暖还寒。”此时的饮食宜温,应多吃些蔬菜水果,尤其是韭菜等时令蔬菜,还有地瓜、白菜、萝卜、芋头等,温胃祛湿,也适宜多吃。另外,清明节气中,不宜食用“发”的食品,如笋、鸡等,可多吃些护肝养肺的食品,比如荠菜、菠菜、山药,对身体有好处。

相关推荐

清明粑粑的功效与作用

清明粑粑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清明菜包的、一种是艾叶草包的,两种粑粑做出来虽然都是绿的,但口感差别较大,而且营养功效也不同,如: 1、清明草,也叫鼠曲草、清明菜、寒食菜、绵菜、米菜、地菜、香芹娘,全株有白色绵毛,叶如菊叶而小,开絮状小黄花,一年生草木,清明时节,萌生绵绵白毛细叶,性平和,有化痰、止咳、降压、去风功效。 2、艾草别名艾蒿、白蒿等,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株有浓烈香气,全草入药,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

清明是第几个节气 清明节有什么习俗

清明节可以去踏青、植树、扫墓祭祖等。 1、踏青,自古以来就有清明踏青的习俗,踏青也叫探春、寻春等,是春天里的郊游,一般是指初春时期去郊外散步游玩,清明时节春风盎然、万物萌动,是去郊外游春赏景的好时节。2、植树,清明植树的习俗发源于清明戴柳插柳的风俗,而且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植树的成活率较高。 3、扫墓祭祖,是清明节俗的中心,清明祭扫祖先是对先人的缅怀,不仅能表达孝道和对先人的思念之情,也是慎终追远、礼敬祖先的一种文化传统。

清明节吃什么传统食品 艾草粑粑

艾草是清明时节最常见的植物之一,客家人认为,“清明前后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所以,每年将采摘的艾草洗干净后煮熟剁成艾草泥,然后和糯米粉一起搅拌,搅拌均匀后放在蒸锅上蒸15分钟左右即可。

清明茶变黄了还能喝了吗

一般是可以喝的。 清明茶是在清明时节采制的茶叶嫩芽,是新春的第一出茶,一般清明茶(也叫做春茶),制成的颜色多是黑色,茶汤绿中透黄,或颜色偏红,如果清明茶变黄,多认为是采摘茶叶时间过晚,或保存时间过久所致,这样的茶只要没有发霉,也还是可以继续喝的。

清明节吃什么传统食品 润饼菜

每到清明时节,泉州人有吃“润饼菜”的风俗。据说,这是古时寒食节食俗之遗风。泉州的“润饼菜”是以面粉为原料擦制烘成薄皮,俗称“润饼”或“擦饼”,食时铺开饼皮,再卷胡萝卜丝、肉丝、蚵煎、芜荽等混锅菜肴,制食皆简单,吃起来甜润可口。

清明茶是绿茶还是红茶 清明茶什么时候采摘

一般在清明节前后7-10天。 清明茶犹如其名字一样,主要是在清明时节采摘的茶,而清明前后是采茶的关键时期,这时的茶叶是最嫩的,叶子也是最肥沃的,但是采摘期较短,若不及时采摘会出现老的情况,口感上和茶叶形态上会有所下降,因此正常情况下,清明茶最好在清明前后7-10天采摘。

清明后温度怎么样 清明温度怎么样

温度普遍在15°到20°之间。 清明节位于每年公历的四月,经过了惊蛰和春分,温度和天气都从严寒的冬天脱离开来,所以,清明时节温度都是比较舒爽宜人的,穿着也是以舒适、贴身暖和为主。

青团孕妇可以吃吗 孕妇过清明节的注意事项

1.清明时节虽然不像冬天那么寒冷,温度有所回升,但是在早晚时间还是很冷,孕妇需注意添减衣服,以免感冒。 2.在清明时节,很多花都已经开放,空气中开始弥漫花粉,自身属于过敏体质的孕妇不适合外出,以免花粉过敏。 3.孕妇在开春之后需要注意多出去走走,新草刚生,空气比较清新,呼吸新鲜空气对孕妇的身体和情绪都有所帮助。

春分后面是什么节气

清明清明是春分后一个节气,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当太阳黄经达15°时为清明节气,交节时间在公历4月5日前后,这一时节,生气旺盛、阴气衰退,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的气象,是郊外踏春郊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节

治秃顶的偏方 柳叶治疗秃顶

清明时节采收的嫩柳树叶同芝麻梗一起,各100克煎汤洗发,并按摩头皮,连用1-7日,可以改善因脂溢性脱发引起的秃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