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子宫出问题的6大症状

子宫出问题的6大症状

1、腹痛

如果肌瘤过大压迫盆腔神经,或因急性缺血而使肌瘤发生红色变性,带蒂的浆膜下子宫肌瘤发生扭转时,就会引起剧烈的腹痛。

2、阴道出血。

这是子宫肌瘤最常见的症状。浆膜下子宫肌瘤多无阴道出血症状;肌壁间肌瘤较大时,会影响子宫收缩,使子宫内膜面积增大而导致月经过多或经期延长;黏膜下肌瘤则常伴有不规则阴道出血以及月经淋漓不尽等症状。

3、不育

不位于子宫壁的小肌瘤或浆膜下肌瘤一般不会影响妊娠。但部分肌瘤会改变子宫腔的形态,阻碍受精卵着床,有的会长在子宫角处,压迫输卵管而妨碍精子进入输卵管,从而造成不育。

4、盆腔包块。

盆当肌瘤过大或患者体型偏瘦时,下腹部可摸到较硬的实性包块,尤其是早晨排尿前更容易摸到。但对于育龄期的女性,如果发现盆腔包块,首要考虑的不是子宫肌瘤,而是排除是否怀孕。

5、白带增多。

当肌瘤脱出子宫颈口或阴道口时,其表面就会溃疡坏死,出现白带增多现象,如果合并感染,则会有脓性白带出现。肌壁间肌瘤如果体积较大,会使宫腔面积增大,子宫内膜分泌增加且盆腔充血,也可引起白带增多。

6、压迫症状。

肌瘤向前可压迫膀胱,引起尿频、尿急现象,严重者甚至排不出尿。倘若肌瘤位于子宫后壁,会压迫直肠引起腹泻或便秘。而位于子宫两侧阔韧带中的肌瘤,则会压迫输尿管或神经,引发输尿管梗阻、肾盂积水、下肢浮肿或疼痛等症状。

女性在家怎么鉴别宫颈肥大

1、与妊娠有关的各种子宫出血

宫颈肥大症可见阴道流血量多,但无停经史,亦无早孕反应;而与妊娠有关的各种子宫出血,如流产、葡萄胎等,均有停经史,且妊娠试验、B超检查均有助于鉴别诊断。

2、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子宫出血多无规律性,且多发生于青春期及更年期,子宫无增大或仅稍许增大;子宫肥大症则多发生在育龄及多产妇女,出血多表现为量多而周期正常或缩短,宫颈增大明显,呈鸭卵大甚至鹅卵大。

3、子宫肌瘤

子宫肥大症容易与小的壁间肌瘤或宫腔内粘膜下肌瘤混淆。此症亦表现为子宫增大、月经过多,但双合诊可发现子宫质硬或有凹凸不平感。通过B超检查,可明确诊断。

4、子宫腺肌症

亦表现为子宫一致性增大,一般不超过3个月妊娠大小,同时伴有病经或月经紊乱,月经期前子宫较平时略增大,也稍软,月经后则恢复至平时大小。

5、月经量过多、经期延长

主要表现为月经量过多,持续天数延长;亦有表现为周期缩短至20天左右,经量及持续天数无明显改变或表现为月经期延长,但经量不多。

6、白带增多、下腹坠痛

宫颈肥大急性期,患者白带常呈脓性,伴下腹及腰骶部坠痛。

寻找子宫肥大的病因

子宫肥大症就是指子宫均匀增大,并伴有不同程度子宫出血的一类疾病。其临床表现有月经过多,持续无数延长;也有表现为周期缩短至20天左右,经量及持续天数并无明显变化;或表现为月经持续日久,但血量不多。经期小腹坠痛、腰痛,平时白带量多。

目前认为,子宫肥大症的基本病理改变,均在子宫肌层血管、肌纤维及结缔组织。引起子宫肥大的病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一、产育过多的妇女。由于多次孕产,其子宫肌层内的弹性纤维组织,在平滑肌间及血管周围增生,从而引起子宫肥大;或者因在产褥期反复感染,致使子宫复旧不全引起。

二、卵巢功能障碍。雌激素分泌过高、长期刺激,致使子宫肌层肥厚而引起。

三、慢性炎症。慢性附件或子宫实质性炎症引起子宫纤维化,可导致子宫肥大。

四、盆腔瘀血,或子宫肌层血管硬化。也可以引起子宫结缔组织增生,从而导致子宫肥大。

由于本病的月经量多等症状很容易与子宫功能性出血相混淆,所以临床应注意鉴别。例如,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多无规律性,且多发生在青春期或更年期,子宫不增大或少许增大;子宫肥大症则多发生在育龄期及多产妇女,经量虽多但周期正常或缩短,子宫增大明显。另外,子宫壁间肌瘤及粘膜下肌瘤,也有子宫均匀增大、月经量多的症状,可以通过B超等详细检查,与子宫肥大症进行鉴别。

对子宫肥大症的治疗方法,一是应用药物,主要包括止血药、雄激素类药物及中药,以控制子宫出血;如药物治疗无效,则采取子宫全切或次全切除的手术疗法。

宫颈肥大的症状是什么呢?

得了宫颈肥大怎么办呀?宫颈肥大的症状是什么呢?这是很多人都比较关心和在意的问题,所以针对大家的疑问今天我们的小编就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对这一问题感兴趣的朋友们就来听听小编的介绍吧!

宫颈肥大的症状表现,主要是月经过多,持续天数延长;也有表现为周期缩短至20天左右,经量及持续天数并无明显变化;或表现为月经持续日久,但血量不多。经期小腹坠痛、腰骶疼痛,平时白带量多。妇科检查除子宫均匀增大外,别无其他阳性发现,由于本病的月经量多等症状很容易与子宫功能性出血相混淆,所以临床应注意鉴别。

例如,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多无规律性,且多发生在青春期或更年期,子宫不增大或少许增大;子宫肥大症则多发生在育龄期及多产妇女,经量虽多但周期正常或缩短,子宫增大明显。另外,子宫壁间肌瘤及粘膜下肌瘤,也有子宫均匀增大、月经量多等宫颈肥大的症状,可以通过b超等详细检查,与子宫肥大症进行鉴别。

好了,通过以上小编的介绍以后大家现在对于,宫颈肥大的症状是什么这一问题应该了解一些了吧,所以我们建议大家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与治疗哦,因为只有正规的医院才会更加安全哦!

肝脏出现问题的症状

肝脏如果出现问题的时候是会有很多表现的,特别是患有肝炎,肝炎目前已经有很高发病率了,患有肝炎食欲会明显的减退,乏力的现象也会很明显,大家应该对肝有问题的症状多多的了解。

1、肝炎流行季节或地区以及家中有急性肝炎患者时应高度警惕,时时提防。

2、少数人在发病前有类似感冒的症状。

3、无明显诱因而突然出现神疲力乏、精神卷怠、两膝酸软等。

4、突然出现食欲不振、厌油、恶心、呕吐、腹胀等消化道症状。

5、右肋部有隐痛、涨痛、刺痛或灼热感。

6、巩膜、皮肤、小便发黄或浓茶色。

7、两眼虹膜上斑点明显。

8、手掌呈金黄色,或整个掌面有暗红色或紫色斑点。

9、手掌,特别是大、小鱼际部分和指端掌面的皮肤充血性发红。

10、两手无名指第二指关节掌面有明显的压痛感。

11、在两耳廓相应的肝点区,有一结节隆起,轻压此点时,疼痛较其他部位明显。

12、面色黎黑无光泽。

13、全身皮肤表面可见蜘蛛痣。

14、右侧颈静脉怒张。

15、腹部膨隆,腹壁上静脉暴露明显。

16、下肢水肿明显,甚至全身水肿,小便少。

17、有长期酗酒史或长期服用对肝脏有害的药物如四环素、氯丙嗪、磺胺类等药物应警惕酒精性肝炎或药物性肝炎。

18、肝癌患者可触及肝脏表面不平整,有结节感,压痛明显。

19、严重患者口中有一种类似烂苹果的气味。

上面介绍的肝有问题的症状都是很明显的症状,如果你的肝部出现了一些问题,就会有这样的症状表现出来,特别是肝脏不好的人,平时的睡眠质量也是不好的,我们现在人的生活方式是很容易对肝脏造成损害的,大家要注意养成好的习惯,不要熬夜,不要喝酒。

什么是子宫肥大症

子宫肥大症是指子宫均匀增大,肌层厚度超过2.5cm以上,伴有不等程度子宫出血的一种疾病。子宫肥大的基本病理改变是子宫肌层内平滑肌细胞及血管壁的变化。一般可见子宫呈均匀增大,肌层肥厚达2.5~3.2cm,切面呈灰白色或粉红色,硬度增加,纤维束呈编织状排列。外1/3肌层内血管隆突,内膜正常或增厚,有时可见合并小型平滑肌瘤(直径小于1cm)或内膜息肉。

多产妇,月经地多而子宫一致性增大,子宫内膜正常或增厚,个别呈息肉状,但病理检查多数正常,少数显示增生,则可诊断为子宫肥大症。应注意与子宫肌瘤鉴别,尤其肌核为单一壁间或粘膜下者,其宫体均匀增大时,往往不易与子宫肥大症鉴别,通过诊刮探查宫腔及B超检查可协助诊断。但仍有少数病例上有在剖腹探查时方能确诊。

此外,还应注意与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癌等疾病鉴别。子宫肥大症(hypertrophy of uterus),是指子宫均匀增大,肌层厚度超过2.5cm以上,伴有不等程度子宫出血的一种疾病。子宫肥大是子宫肌层内平滑肌细胞及血管壁的增大。

宫颈肥大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1.与妊娠有关的各种子宫出血:子宫肥大症可见阴道流血量多,但无停经史,亦无早孕反应;而与妊娠有关的各种子宫出血,如流产、葡萄胎等,均有停经史,且妊娠试验、B超检查均有助于鉴别诊断。

2.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子宫出血多无规律性,且多发生于青春期及更年期,子宫无增大或仅稍许增大;子宫肥大症则多发生在育龄及多产妇女,出血多表现为量多而周期正常或缩短,子宫增大明显,呈鸭卵大甚至鹅卵大。

3.子宫肌瘤:子宫肥大症容易与小的壁间肌瘤或宫腔内粘膜下肌瘤混淆。此症亦表现为子宫增大、月经过多,但双合诊可发现子宫质硬或有凹凸不平感。通过B超检查,可明确诊断。

4.子宫腺肌症:亦表现为子宫一致性增大,一般不超过3个月妊娠大小,同时伴有病经或月经紊乱,月经期前子宫较平时略增大,也稍软,月经后则恢复至平时大小。

女性在家怎么鉴别宫颈肥大

1、与妊娠有关的各种子宫出血

宫颈肥大症可见阴道流血量多,但无停经史,亦无早孕反应;而与妊娠有关的各种子宫出血,如流产、葡萄胎等,均有停经史,且妊娠试验、B超检查均有助于鉴别诊断。

2、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子宫出血多无规律性,且多发生于青春期及更年期,子宫无增大或仅稍许增大;子宫肥大症则多发生在育龄及多产妇女,出血多表现为量多而周期正常或缩短,宫颈增大明显,呈鸭卵大甚至鹅卵大。

3、子宫肌瘤

子宫肥大症容易与小的壁间肌瘤或宫腔内粘膜下肌瘤混淆。此症亦表现为子宫增大、月经过多,但双合诊可发现子宫质硬或有凹凸不平感。通过B超检查,可明确诊断。

4、子宫腺肌症

亦表现为子宫一致性增大,一般不超过3个月妊娠大小,同时伴有病经或月经紊乱,月经期前子宫较平时略增大,也稍软,月经后则恢复至平时大小。

5、月经量过多、经期延长

主要表现为月经量过多,持续天数延长;亦有表现为周期缩短至20天左右,经量及持续天数无明显改变或表现为月经期延长,但经量不多。

6、白带增多、下腹坠痛

宫颈肥大急性期,患者白带常呈脓性,伴下腹及腰骶部坠痛。

子宫肥大症的诊治进展

子宫肥大症(又称为弥漫性子宫肥大症,diffuse uterine myohypertrophy,DUMH)是指子宫呈均匀性增大,子宫肌层厚度超过2.5cm以上,伴有不同程度子宫出血的一种疾病。此病首先在1861 年为Von Scanzoni所研究[1]。临床上容易与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以及子宫内膜癌等疾病相混淆。100多年来人们对它尚未有统一的认识。由于其临床误诊率高,本文就该病的诊治进展作一综述。

1 发生率

子宫肥大症临床罕见,其发病率占全部子宫切除标本的 4.9%-5.7%之间[2,3]。Lewis报道全子宫切除标本中5.7%子宫重量大于120g,国内齐国华[2]报道为4.9%,张晓燕[4]报道 735例子宫切除标本中子宫肥大症31例,占4%,王芳等[5]报道660例子宫切除标本中,子宫肥大症41例,占6.2%,熊晓燕[6]报道4265例子宫切除标本中子宫肥大症61例,占1.4%。

2 病因

本病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临床研究发现本病的发病年龄多在30—45岁之间,多孕、多产为该类病人的共同特征,至少有1-2次的足月分娩史,部分病人有人工流产、绝育、上环等盆腔或宫腔操作史[1,2,3-11]。但亦有未孕女性子宫肥大症的报道[12],其病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3 发病机制

正常子宫的大小及重量与病人的年龄及生育次数有关,正常育龄妇女的子宫重量为46—137g,生育过的妇女可达到243g,这是组织学上子宫内膜及肌层均正常的子宫,如重量超过250g,患者可出现月经量过多并伴有贫血,常因子宫出血而行子宫切除术。过去认为子宫肥大症的基本病理改变是由于盆腔淤血,导致子宫慢性浮肿及子宫结绨组织增生而使子宫增大;或卵巢功能障碍,雌激素浓度持续升高,以致引起子宫基层肥厚;或多产妇的子宫肌层内弹性纤维组织在平滑肌间及血管周围增生;或慢性附件炎、盆腔结绨组织炎及子宫实质炎症引起子宫纤维化等。而上述种种变化可以单独或并发于一个病人[1]。现在有作者认为子宫肌层增厚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每个肌细胞肥大引起的,而无结绨组织的增生,子宫肌层的增厚使得内膜面积增大,子宫肌层不正常的收缩导致出血。从临床资料看,96.7%的患者有分娩史,提示妊娠和本病的发生有关。15.2%为多产妇,55.9%只有1次足月分娩史。但是84.7%有人流史,说明宫内手术可能是本病的诱发因素。宫腔手术可能损伤子宫内膜浅肌层,或者手术时的上行感染,均能引起子宫内膜炎,使本症发病。另外,有80.3%的病人年龄在49岁以上者,51.7%术前诊刮病理为子宫内膜增生或息肉形成,提示雌激素水平过高,该年龄段妇女卵巢功能正处于转变时期,即持续分泌雌激素,却缺少孕酮来起抵消作用,过多的雌激素肌细胞增生,诱发发病[8]。

4 病理

4.1大体标本:子宫呈不同程度均匀性增大,肌层肥厚达2.5cm以上,重量超过250g 。少数可合并子宫内膜息肉。

4.2镜下检查:子宫肌层平滑肌细胞肥大,肌层内血管周围有成团弹力纤维增生,可合并慢性子宫肌炎、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增生期子宫内膜或分泌期子宫内膜。

5 临床表现

5.1症状:多有不同程度的月经改变,表现为月经紊乱、周期缩短、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偶有突发性阴道大出血、痛经、下腹痛或不适感、阴道流血淋漓不尽,头晕、乏力等继发贫血症状。

5.2体征:妇科检查提示子宫呈均匀性增大约2-3个月妊娠大小,宫体质地偏硬。

5.3 辅助检查:血常规检查提示血色素降低,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B超检查声像图上显示子宫切面形态正常,表现为均匀性增大,边缘轮廓清晰,无表面突起,宫腔无变形,子宫切面无结节状低回声区或光团,三径之和大于15cm[14]。诊刮可见增生期和分泌期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或内膜息肉。提示可能和体内雌激素含量过高有关。

6 诊断

6.1误诊原因分析

子宫肥大症的误诊率极高,多为子宫增大伴月经改变行子宫切除后经病理检查确诊。张晓燕报道31例子宫肥大症术前仅确诊1例,误诊率达96%,其中误诊为子宫肌瘤17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8例,卵巢囊肿3例,附件炎性包块1例。王芳报道41例子宫肥大症术前全部误诊,其中误诊为子宫肌瘤29例,子宫腺肌病 7例,功血5例,陈秀玲等报道20例子宫肥大症患者术前全部误诊为子宫肌瘤。就其误诊原因,总结认为主要有①子宫肥大症多发生于30—50岁,子宫肌瘤好发于40—50岁,子宫腺肌病的发病高峰为30—40岁,三者在发病年龄上有明显的交叉重叠;②本病的主要临床症状是月经量过多,持续时间延长,妇科检查子宫呈均匀性增大如孕6-8周大小,子宫肌瘤特别是黏膜下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也可使子宫均匀性增大,伴有月经量增多,三者在临床症状上也有相同之处,加之发病率低,故极易误诊。③另外,为了迎合病人急于解决月经异常心理,放宽手术指针也是导致误诊的原因。

6.2诊断标准及诊断时的注意事项

诊断标准:①有不同程度的阴道流血史,表现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周期缩短,偶有一次突发性大量出血或阴道流血淋漓不尽者;②妇科双合诊检查子宫呈均匀性增大如孕6-8周大小,质硬,表面光滑,无凹凸不平感;③B超检查提示子宫切面形态正常,呈均匀性增大如孕,边缘轮廓清晰,表面如凸起,宫腔无变形,子宫切面无结节状低回声区或光团,肌层厚度≥2.5cm,三径之和≥15cm;④诊刮:探宫腔偏大,诊刮时宫内无高低不平感,刮出宫内物组织有的正常,有的肥厚,病检大多为正常子宫内膜,少数呈增生期、分泌期改变或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内膜息肉样改变,均无恶变[13]。

这种形态上的诊断方法仍有争议,有作者认为除上述诊断标准外,在病理上如子宫重量≥200g,子宫肌层厚度≥2.0cm即可确诊[13]。

7 鉴别诊断

由于子宫肥大症临床特征无特异性,故需与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以及子宫内膜癌等疾病相鉴别。

7.1 与子宫肌瘤鉴别:子宫肌瘤病人常无多产史,有些病人反而合并有不孕或流产史。虽然子宫肌壁间肌瘤与黏膜下肌瘤均可表现为月经过多或月经淋漓不尽,但阴道检查子宫多呈不均匀性增大,肌壁间子宫肌瘤质硬,肌瘤较大时表面似有高低不平感,B超声像图上表现为肌瘤周围有一隐约可见的边界即假包膜及盆腔线向对侧移位,而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月经多伴经期延长,贫血较严重,B超可显示宫腔线部分分离(非肌瘤区),弯曲。子宫碘油造影可见充盈缺损,另外宫腔镜及宫腔探查或刮宫均有助于诊断。而子宫肥大症多有多及多产史,妇检及阴道检查子宫呈均匀性增大。

7.2与子宫腺肌症、子宫腺肌瘤鉴别:子宫腺肌症、子宫腺肌瘤多有不孕、痛经,特别是进行性加重的痛经史,后穹隆可及质硬的触痛或不触痛的结节,B超可显示子宫增大回声不均,强弱不等,有时可见小的无回声区,子宫大小和内部回声在月经前后常有变化。子宫碘油造影对本病的诊断有一定的帮助,可见宫腔扩大,碘油可从宫腔进入肌层,形成憩室样突起。

7.3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鉴别: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多发生在月经初潮后之青春期或更年期接近绝经期,在更年期表现为短期避经后继以大量出血,子宫出血多无规律性,妇科检查子宫常无明显增大,质中,按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治疗常有效。另外,B超亦有助于诊断。

7.4与子宫内膜癌鉴别;此病常见于绝经前后的妇女,诊断性刮宫有助于鉴别。

针对子宫肥大症在临床上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困难,故对于①有多产史,以往有盆腔炎病史;②子宫均匀性增大,质韧,B超示肌壁较均质未显示明显占位性病变;③ 子宫小肌瘤难于解释月经过多及严重贫血者;④难治性子宫出血(月经过多、月经淋漓不尽者)均要提高警惕对于可疑子宫肥大症的患者,应着重询问以往月经史、妇科炎症史、痛经史、生育史及产褥期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以降低误诊率。

8 治疗

8.1一般治疗:补充营养,纠正贫血。

8.2止血治疗:对症、诊刮、止血剂的应用,如云南白药、宫血宁、止血宁等。

8.3抗感染治疗:适量应用抗生素或中成药如妇宁颗粒、妇炎宁等。

8.4适量应用激素治疗:如丙酸睾丸酮25mg肌注,出血期每天1次,连用3天,以后每周2-3次,每月不超过300mg。或甲基睾丸素5~10mg,每天1~2次舌下含服,于月经的第6d起,连用14~20d。

8.5经保守治疗无效而又不需要保留生育能力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行子宫切除术。

9 预防

子宫肥大症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是可以预防的。宣传少生优育,在接生及人工流产时注意无菌操作,对于产妇产褥期及引产、流产后的感染及子宫复旧不全应给予高度重视。如发现了子宫收缩不良,应及时应用子宫收缩剂;尽量实行有效的避孕措施,减少和避免宫腔内手术;防止发生宫颈炎、子宫内膜炎或子宫肌炎,可避免子宫肥大。

​宫颈肥大怎么检查?女性一定要知道!

怎么鉴别宫颈肥大

1、与妊娠有关的各种子宫出血

宫颈肥大症可见阴道流血量多,但无停经史,亦无早孕反应;而与妊娠有关的各种子宫出血,如流产、葡萄胎等,均有停经史,且妊娠试验、B超检查均有助于鉴别诊断。

2、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子宫出血多无规律性,且多发生于青春期及更年期,子宫无增大或仅稍许增大;子宫肥大症则多发生在育龄及多产妇女,出血多表现为量多而周期正常或缩短,宫颈增大明显,呈鸭卵大甚至鹅卵大。

3、子宫肌瘤

子宫肥大症容易与小的壁间肌瘤或宫腔内粘膜下肌瘤混淆。此症亦表现为子宫增大、月经过多,但双合诊可发现子宫质硬或有凹凸不平感。通过B超检查,可明确诊断。

4、子宫腺肌症

亦表现为子宫一致性增大,一般不超过3个月妊娠大小,同时伴有病经或月经紊乱,月经期前子宫较平时略增大,也稍软,月经后则恢复至平时大小。

5、月经量过多、经期延长

主要表现为月经量过多,持续天数延长;亦有表现为周期缩短至20天左右,经量及持续天数无明显改变或表现为月经期延长,但经量不多。

6、白带增多、下腹坠痛

宫颈肥大急性期,患者白带常呈脓性,伴下腹及腰骶部坠痛。

子宫肥大常见的症状

子宫肥大在出现时,很容易影响到女性月经健康,而且,还会导致身体受到影响,平时大家需要注意其中的诊断鉴别方法,要注意月经变化,全面进行护理身体,了解其中的症状,很多女性会感觉到疼痛,白带增多,那么,子宫肥大的常见症状都有哪些?

子宫肥大是会影响月经的,并且患有子宫肥大的女性会出现月经量过多,持续天数延长,也有表现为周期缩短至20天左右等。若是未能及时的的患者,则会导致炎症的蔓延感染,引发子宫内膜炎等,甚至会导致不孕等现象的发生。

由于子宫肥大的月经量多等症状很容易与子宫功能性出血相混淆,所以临床应注意鉴别。例如,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多无规律性,且多发生在青春期或更年期,子宫不增大或少许增大;子宫肥大症则多发生在育龄期及多产妇女,经量虽多但周期正常或缩短,子宫增大明显。

另外,子宫壁间肌瘤及粘膜下肌瘤,也有子宫均匀增大、月经量多的症状,可以通过B超等详细检查,与子宫肥大症进行鉴别。

女性生活一定要关注子宫肥大症状,早发现、早治疗! 我们都知道,月经与子宫是有关系的,同时子宫也是女性孕育宝宝的地方,但是如果受到疾病的侵扰,就会影响精子和卵子床,从而导致怀孕的机率下降。然而子宫最容易患上的疾病就是子宫肥大。子宫肥大,是指子宫均匀增大,本病的基本病理改变是子宫肌层内平滑肌细胞及血管壁的变化。子宫呈均匀增大,肌层肥厚达2.5~3.2cm。切面呈灰白色或粉红色,硬度增加,纤维束呈编织状排列。动静脉明显扩张,在新生的血管周围有成团的弹力纤维增生。伴有不等程度子宫出血的一种疾病。

中年妇女为什么会得妇科病

1、 阴道炎

雌激素是由女性卵巢分泌的,绝经以后的老年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水平一定较低,老年由于生殖器官萎缩,阴道的抵抗力下降,因此外界病原体极易侵入其生殖器官,从而引起阴道炎症。

2、 尿道炎

女性膀胱尿道粘膜与阴道粘膜在胚胎分化期属于同一来源。雌激素缺乏时,膀胱尿道的粘膜也变薄,呈不同程度的萎缩性改变,造成萎缩性膀胱炎,因而抵抗力下降,易发生膀胱及泌尿泌尿系统感染,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3、 子宫出血

子宫出血又称为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由于绝境期妇女卵巢功能开始衰退,生殖内分泌功能引起的子宫出血,它是围绝经期妇女特患有的妇科疾病。

4、 子宫肌瘤

女性生殖性肿瘤好发于围绝经期的妇女,子宫肌瘤是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以40~50岁妇女最多见。如肌瘤不大,症状不明显。当肿瘤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刻发生癌变。

宫颈肥大的检查有哪些

1.宫颈肥大症在发病初期,一般症状不明显,仅表现为月经过多,应注意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子宫粘膜下肌瘤、子宫腺肌症鉴别。要求常规做B超检查,以免误诊。

2.宫颈肥大症,常发生在40岁左右的妇女,且常有多产史。故对多产妇女伴有阴道流血量多,要首先考虑诊断本病;但对年龄较大(45岁以上)或反复流血,久治不愈者,应行诊断性刮宫,做病理检查,以排除子宫内膜恶性变。

3.本病所表现的宫颈肥大呈均匀性,表面无不平结节,探针检查探测宫腔无变形,亦不感觉有肿块存在。

讲解子宫肥大对月经的危害

子宫肥大是会影响月经的,并且患有子宫肥大的女性会出现月经量过多,持续天数延长,也有表现为周期缩短至20天左右等。若是未能及时的的患者,则会导致炎症的蔓延感染,引发子宫内膜炎等,甚至会导致不孕等现象的发生。

由于子宫肥大的月经量多等症状很容易与子宫功能性出血相混淆,所以临床应注意鉴别。例如,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多无规律性,且多发生在青春期或更年期,子宫不增大或少许增大;子宫肥大症则多发生在育龄期及多产妇女,经量虽多但周期正常或缩短,子宫增大明显。

另外,子宫壁间肌瘤及粘膜下肌瘤,也有子宫均匀增大、月经量多的症状,可以通过B超等详细检查,与子宫肥大症进行鉴别。

相关推荐

甲状腺问题压力大是诱因

目前,甲状腺癌正在悄然成为一种高发癌。尤其在女性癌症发病中,甲状腺癌目前已跻身第五位。可遗憾的是,从临床情况来看,一半以上的患者在早期并不知道自己患病,也疏于检查,有些人在现了明显的不适症状甚至已到癌症晚期才到医院检查,以致延误了治疗。 甲状腺被喻为身体的发动机,控制着人体的代谢活动,但同时容易发生多种疾病,如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甲亢、乔本氏甲状腺炎(一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等疾病。这些疾病本身构成了甲状腺癌高发的一个基础。近10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呈明显增多趋势。生活节奏过快、压力过大导致自

子宫内膜异位症怎么检查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这种病发病的机理比较复杂,多是与机体的免疫功能、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有关。发现自己患上子宫内膜异位症一定要及时治疗,避免危及身心健康。那么,子宫内膜异位症怎么检查来呢?我们一起来详细看看! 子宫内膜异位症可以通过自查和临床检查诊断。患上这一病症,女性患者会感觉到多种异常的身体表现,主要体现在月经异常以及现一些莫名的膀胱疼痛这两方面。女性朋友如果发现自己月经不正常,甚至不孕,那么就要格外注意是不是子宫问题了。另外,严重的患者可能还会在房事过程中感觉到性交痛。

女人经期太长警惕身体暗藏这些疾病

血液病 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癫、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常伴月经来潮,若现严重子宫血,经期延长。其他如慢性贫血、慢性肝炎、肝硬化、肾炎等,可使血管壁脆弱,通透性增加造成血。 盆腔炎症 盆腔炎症、子宫内股息肉、子宫内膜炎等均因子宫内股血液循环不良、退化坏死或盆腔淤血等引起月经过多和经期延长。 慢性子宫肥大症(子宫肌炎) 因盆腔淤血,卵巢雌激素持续增高,使子宫肌层肥厚,引起月经过多和经期过长。 子宫肌瘤 尤其是子宫粘膜下肌瘤,因子宫腔面积扩大,予它收缩异常,可致月经过多和经期过长。 子宫功能失调性血 如无排卵性

产后42天子宫偏大怎么办 产后42天子宫偏大的危害

产后42天仍然子宫偏大,如果真的是子宫收缩不良,最主要的危险就是会造成产后大血以及子宫肥大症。 如果产后42天子宫偏大是子宫肌瘤引起的,那么可能会引起子宫血、疼痛、白带增多、不孕、流产、贫血等多种危害。

宫颈肥大的症状

1.宫颈肥大症在发病初期,应注意与功能失调性子宫血、子宫粘膜下肌瘤、子宫腺肌症鉴别。要求常规做B超检查,以免误诊。 2.宫颈肥大症,对多产妇女伴有阴道流血量多,要首先考虑诊断本病,但对年龄较大(45岁以上)或反复流血,久治不愈者,应行诊断性刮宫,做病理检查,以排除子宫内膜恶性病变。 3.本病所表现的宫颈肥大呈均匀性,表面无不平结节,探针检查探测宫腔无变形,亦不感觉有肿块存在。 4、白带增多:患急性炎症时,白带常呈脓性,且伴有下腹坠痛,尿频、尿急、尿痛等症发生。炎症转为慢性时,白带常呈乳白色黏液状或黄色脓

经期过长的症状

1、 血液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癫、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常伴月经来潮,若现严重子宫血,经期延长。其他如慢性贫血、慢性肝炎、肝硬化、肾炎等,可使血管壁脆弱,通透性增加造成血。 2、排卵性子宫血病的黄体萎缩不全、盆腔炎、子宫内股息肉、子宫内膜炎均可引起经期延长,一般伴有经量曾多,下腹痛,腰骶坠痛或白带增多或赤带、黄带等症。 3、慢性子宫肥大症(子宫肌炎)因盆腔淤血,卵巢雌激素持续增高,使子宫肌层肥厚,引起月经过多和经期过长。 4、宫内节育器放置不当或时间过长也有可能引起月经延长。

子宫增大的症状及引起疾病的原因

1、子宫均匀增大: 患者多为经产妇,且多数为3产以上,患病时间长,流血量多者呈贫血貌,妇科检查子宫均匀增大,一般为6周妊娠大小,少数超过8周妊娠大小,质地较坚韧,双侧卵巢可稍增大,有多发性滤泡囊肿。 2、月经异常: 子宫肥大患者常见的症状。月经量过多,持续天数延长,血时间长,继发贫血。 3、月经周期长 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至20天左右,月经量及持续天数无明显改变;有些患者表现为为月经期延长,但经量不多。 4、腰骶部疼痛、下腹坠胀和痛经: 当炎症扩散到盆腔时可有腰骶部疼痛、下腹坠胀和痛经。这些症状在月经前后

女人常吃它子宫迟早问题

1.生冷食物 包含冰饮、冰品、凉性的生菜色拉、苦瓜、西瓜、哈蜜瓜、仙草茶、橘子、柚子等。 2.油炸食物 炸物当中的丰富的动物油脂,含有大量omega-6脂肪酸,会让身体制造更多女性荷尔蒙,增加经痛的机会。 3.咖啡 咖啡绝对要少喝,因为咖啡因会加剧子宫经挛,尤其是计划怀孕的人,咖啡最好是能不喝就不喝。

月经周期长的原因

1、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会影响子宫肌层收缩或内膜增强,子宫内膜增强,就会导致内膜脱落时间延长,导致月经周期过多或经期延长。 2、放置节育器:放置节育器,子宫内膜受环的压迫,细胞发生炎性浸润,也易引起经期过长。 3、子宫平滑肌瘤:尤其是子宫粘膜下肌瘤,这是因为子宫腔面积扩大,导致子宫收缩异常,可能导致月经周期过多和经期过长。 4、子宫功能失调性血:如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血症和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都是因内分泌功能障碍而引起月经周期变长。 5、慢性子宫肥大症:因盆腔淤血,卵巢雌激素持续增

子宫肥大是怎么得来的

子宫肥大症(hypertrophy of uterus)是指子宫均匀增大肌层厚度超过。cm以上伴有不等程度子宫血的种疾病 子宫肥大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1)多产妇慢性子宫复旧不全:多产妇的子宫肌层内弹力纤维组织在平滑肌间及血管周围增生致使子宫肥大 (2)卵巢功能障碍:雌激素持续刺激可使子宫肌层肥厚临床上常见功能性子宫血患者尤其病程较长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子宫肥大 (3)炎症引起:慢性附件炎盆腔结缔组织炎及子宫慢性肌炎引起子宫肌层内胶原纤维增生使子宫纤维化 (4)盆腔瘀血引起子宫结缔组织增生亦可致子宫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