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肝纤维化
什么是肝纤维化
肝纤维化是指由各种致病因子所致肝内结缔组织异常增生,导致肝内弥漫性细胞外基质过度沉淀的病理过程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许多慢性肝脏疾病均可引起肝纤维化。肝纤维化的病因有很多,在临床上多见有病毒性肝炎、酒精肝、脂肪肝、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什么是肝纤维化?
肝纤维化是指肝内纤维结缔组织的异常增生,多是持续性肝损伤的结果。通俗的说,就像我们的皮肤受伤后悔形成伤疤一样,肝脏在遭受持续性的损伤后,正常的肝细胞会被“疤痕”所取代,形成肝纤维化。
人体纤维增生作为一种修复反应,正常情况下应该处于平衡状态,即纤维增生了多少,纤维分解也有多少。一旦肝脏纤维的增生过量,超出了纤维分解的能力范围;或者纤维分解的能力下降,不能满足纤维增生的要求,这时候肝脏纤维就会出现沉积。由于纤维是胶原物质,沉积在肝脏中好像网一样,因此被形象的称之为肝纤维化。
肝纤维化是怎么回事?
首先,人体如果发生急性肝炎,那么肝脏炎症恢复后,会有一定的纤维化形成。不过急性肝损伤的时间较短,恢复也较快,几年后就可以不留一点痕迹。但是,当人体发生慢性肝炎是,情况就不一样了。肝脏炎症不断发生,这里修复好,那里又出现。炎症长期、反复存在,使得肝纤维化不断增加,疤痕越来越大,直到肝纤维化的程度原来越重,形成肝硬化。
其次,纤维组织有老、嫩之分。纤维组织中的Ⅲ型纤维就属于嫩纤维的类型,而Ⅰ型和Ⅳ型纤维,就属于老纤维的类型。因此,当肝脏炎症停止后,Ⅲ型嫩纤维会慢慢消散,而Ⅰ型和Ⅳ型老纤维,会就此沉积。
乙肝小三阳为何易转化为肝纤维化
乙肝小三阳防止肝纤维化复查项目有B超、肝功能、DNA、血清常规酶学检查等,具体根据病情遵医嘱确定具体检查项目。肝病专家表示,防止小三阳转为肝纤维,选择适当的疗法也是一个重要环节。
肝纤维化最后会变成肝硬化或者肝癌,防止肝纤维化就要从肝炎抓起,因为肝纤维化它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肝炎到肝硬化的中间过程,肝细胞受到损伤,进而变性、坏死,就形成了纤维化组织,结节、增生沉淀。肝纤维化一旦发生,会增大治疗难度,同时还给患者带来痛苦。因此要防止肝纤维化的发生。
肝纤维化的形成原因
肝纤维化的形成并不是单独发病的,主要是由于肝脏病变的进一步恶化导致肝细胞严重坏死,从而产生肝纤维化,这属于肝硬化前期的一个重要表现,那么肝纤维化形成的原因有哪些呢?下面由专家给 我们做一下详细介绍。
肝纤维化形成原因:
1、先天性的肝纤维化。有的人生下来就是肝纤维化患者,这是由于遗传因素或先天性代谢疾病所导致的,这种情况很难做到预防。
2、后天引起的肝纤维化。乙肝病毒不断的繁殖复制,这对肝脏造成了不断的伤害,由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纤维化三部曲,最后变成肝硬化,很多肝纤维化都是因为早期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而转变为 慢性肝炎的,在经过实践的退役,肝脏逐渐出现纤维组织,导致肝纤维化的发生。
慢性肝病患者为什么要检查肝纤维化四项
肝纤维化四项包括: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四项指标,
1、血清透明质酸(HA)主要由肝内皮细胞摄取分解,少量小分子亦由肾小球滤过。当肝,肾功能受损时,血清HA升高,且随病变加剧而呈升高趋势。血清HA检测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肝纤维化的发展与转归。
2、层粘连蛋白(LN)也称为板层素。属结构性糖蛋白,存在于基底膜的透明层中。与肝纤维化形成有重要关系,是门脉高压发生的主要基础。血清LN水平常与Ⅳ型胶原、透明质酸等相平行,在肝纤维化诊断方面有重要价值。
3、Ⅲ型前胶原(pcⅢ)是Ⅲ型前胶原前体,血清PCⅢ含量与肝纤维化病变程度密切相关,反映出肝纤维合成情况。
4、Ⅳ型胶原(Ⅳ-C),血清Ⅳ-C被认为能很好地反映胶原的合成,与纤维化程度正相关。
以上四项指标和肝纤维化密切相关,但是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炎症因素,当肝炎活动比较明显时,肝纤维化指标也会明显升高,所以肝纤维化四项在反应肝纤维化的程度及准确性方面还有欠缺。目前能够最准确判断肝纤维化程度的检查是肝穿刺活检做病理检查,这是一种创伤性检查,很多患者不愿意接受。而肝纤维化四项检测相对比较简单,采集静脉血即可。根据结果,再综合其他检查可以粗略判断是否存在肝纤维化及其严重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般来说如果病史较长,且医生根据其他指标判断可能存在明显肝纤维化时,会建议患者进行此项检查。
肝纤维化是肝硬化的必经阶段
肝内结缔组织异常增生导致肝内弥漫性细胞外基质过度沉淀可形成肝纤维化,是肝硬化的必经阶段。肝纤维化通过临床症状和体征或常规的肝功能化验检查常难以判断,需经过病理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及血清学指标辅助确诊。
(1)病理学诊断:肝组织活检病理学检查是诊断肝纤维化的金标准,可了解到肝纤维化发展程度,指导临床治疗和估计预后。
(2)影像学诊断:B超、CT及核磁共振成像等影像学检查可以发现肝纤维化的某些征象,如肝脏轮廓、大小及肝实质信号强弱的改变,肝脏血管内径及血流方向、速度的改变,脾脏大小的改变等。
(3)血清指标:与肝纤维化有关的血清指标主要包括血清Ⅲ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透明质酸、层连蛋白等,血清学指标的高低与肝穿诊断的肝纤维化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定期检查可通过指标变化值来了解肝脏纤维化的发展变化情况。
肝硬化是肝纤维化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是多种肝脏疾病的终末期表现,通常较难逆转,发现肝纤维化趋向应及时治疗。
怎样辨别肝硬化和肝纤维化
一、肝硬化的区别,肝纤维化是病理学上的概念,没有特定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肝硬化是一种慢性疾病的临床诊断名称,有临床诊断和辅助检查的诊断指标。
二、肝纤维化是由肝脏内弥漫性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而引起的;而肝硬化则是过度纤维化使肝脏萎缩变硬而引起的。
三、肝纤维化是肝硬化的前期病变,是可逆的;而肝硬化是肝纤维化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是多种肝脏疾病的终末期表现,通常较难逆转,且常可出现腹水、肝昏迷、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肝癌等并发症而危及生命。
四、肝纤维化是指由各种致病因子所致肝内结缔组织异常增生,导致肝内弥漫性细胞外基质过度沉淀的病理过程,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许多慢性肝脏疾病均可引起肝纤维化,其病因大致可分为感染性(慢性乙型、丙型和丁型病毒性肝炎,血汲虫病等)。
另外,应注意与肝脏囊肿,肝肿瘤等疾病相鉴别。
肝纤维化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1、肝纤维化患者常伴有慢性胃炎。许多慢性肝炎患者出现反酸、嗳气、呃逆、上腹部隐痛及上腹饱胀等胃区症状,肝纤维化临床表现许多病例进行胃镜检查时证实有慢性胃炎,肝纤维化临床表现少数还同时被发现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变化而引起重视。
2、消化不良是肝纤维化的早期症状中比较典型的一种。慢性消化不良症状、纳差、进食后上腹部饱胀、腹胀气、便秘或腹泻、肝区隐痛等,肝纤维化临床表现与胃肠道分泌物及吸收功能紊乱有关,有的患者可并发症状,临床上部分患者无明显的慢性肝病史,肝纤维化临床表现原因不明出现上述消化不良症状,对症治疗效果不佳。经进一步检查才发现。
3、肝纤维化的早期症状有哪些?肝掌蜘蛛痣也是比较常见的肝纤维化的症状,常见于肝纤维化肝功能异常者,随着肝功能的好转,肝掌和蜘蛛痣也会减少或消失。肝纤维化的症状没有特异性,常常与原发肝病或其他如消化道疾病等相混淆,因此,患有慢性肝病者应定期检查肝脏,以尽可能早的发现肝纤维化的存在,将肝纤维化消灭在萌芽阶段。
肝纤维化和肝硬化一样吗
不一样。
肝纤维化是人体对肝损伤的一种修复形式,从医学角度说,就是有点类似于皮肤受伤长出的疤痕,肝脏受损后以纤维来充填、连接保持组织器官相对完整性。
而肝硬化发生在肝纤维化之后,过度纤维化使肝脏萎缩变硬,直到引起肝硬化或肝衰竭。
可以说,肝纤维化是肝硬化的前期病变,是可逆的,而肝硬化是肝纤维化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是不可逆的。
肝纤维化就是肝硬化吗
肝纤维化是多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肝损害所致的病理改变,表现为肝内细胞外间质成分过度异常地沉积,并影响肝脏的功能,是慢性肝病发展到肝硬化必经之阶段。现认为肝纤维化尚有逆转至正常的可能,而肝硬化则否。
人类肝纤维化的病理改变多数发展较为缓慢,从肝细胞的损伤、炎症、坏死、细胞外基质的异常增生和沉积,有的需要经过数月至数年之久,平均约 3~5年的时间。由于肝脏具有很强的代偿功能,即使肝纤维化处于活动期,病人的临床表现也不典型;即使病人有症状,往往也缺乏特征性。
由此可见,纤维素不一定就是肝硬化,但是肝硬化就一定是肝硬化,如果仅仅是肝纤维化是可以活很久的,但是如果肝硬化不注意治疗就要注意了,想要活多一点就要做到以下事项:
1、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的睡眠。劳累会破坏机体免疫平衡,加重肝脏的负担,容易引致慢性肝炎的复发,慢性肝炎患者更要特别注意休息。
2、不宜在空调低温环境中久呆,空调房中不是自然风,空气污浊,易孳生病菌,损伤肝脏。
3、肝炎患者饮食应以清淡、营养丰富的食物为主,多吃新鲜消化的食物,避免多吃油腻、油炸、辛辣食物。除蔬菜水果外,可多吃山楂、食醋等酸的东西。
4、切忌饮酒,酒是肝炎复发最主要原因之一。
5、防止病从口入,生吃蔬菜、鱼或海鲜,都会让肝炎病毒有可乘之机,导致肝炎的发生,因此夏季要少吃生食。
6、要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喝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