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智力低下的6个症状表现
宝宝智力低下的6个症状表现
一、不会笑或很晚才会笑
正常孩子2个月时就会笑,4个月时能放声大笑。如3个月才会笑,6个月还很少笑,1周岁还不会笑则是智力低下的一种信号。
二、眼睛功能发育不全
一般来说1个月的婴儿就会用眼睛注意周围环境,智力低下的婴儿则对周围的人或事物不注视。
三、对声音反应差
对大人在边上发出的声音显得没有反应,似乎特别“老实”。
四、哭声少
有时只有尖叫,或是哭声无力,对容易引起哭闹的外界刺激不易哭或难以引起哭。
五、咀嚼晚
喂养困难,吃固体食物不易咽下并且致使呕吐。
六、淌口水
1岁以内属正常情况,但1周岁后还淌口水则要引起注意。
轻度脑瘫有哪些表现
一、小儿轻度脑瘫的症状主要有身体发软及自发运动减少,这是肌张力低下的症状,在一个月时即可见到。如果持续 4个月以上,则可诊断为重症脑损伤,智力低下或肌肉系统疾病。
二、小儿轻度脑瘫的症状主要有头围异常:头围是脑的形态发育的客观指标,脑损伤儿往往有头围异常。不能伸手抓物:如4-5个月不能伸手抓物,可诊断为智力低下或脑瘫。
三、小儿轻度脑瘫的症状主要有体重增加不良、哺乳无力:固定姿势,往往是由于脑损伤使肌张力异常所致,如角弓反张、蛙位、倒u字形姿 势等。在生后一个月就可见到。
四、反应迟钝及叫名无反应,这是智力低下的早期表现,一般认为4个月时反应迟钝,6个月时叫名无反应,可诊断为智力低下。
五、智力低下是比较典型的小儿轻度脑瘫的症状:其中约50%患儿有轻度至中度智力低下,给25%为重度智力低下。这是最常见的小儿轻度脑瘫的症状。痉挛型四肢瘫及强直型脑瘫者智力常更差,手足徐动型患儿智力严重低下者极少。
婴儿发育不正常的表现
婴幼儿智障具体表现有:
1、 四肢协调能力弱。会走路后两脚依然相互乱碰,直到2-3岁仍出现。
2、视觉功能发育不佳,不注意注视周围人和事物。
3、 微笑出现得时间很晚,不注意别人说话,对声音缺乏反应。
4、咀嚼晚,喂养困难,吃固体食物的时候,容易出现吞咽障碍和呕吐。
5、 不爱哭闹、撒娇,非常安静。
6、 正常宝宝在3——4个月时,经常躺在床上看自己的双手。但智力低下的宝宝在6个月后仍持续有这样的行为。
7、正常宝宝在6——12个月后,经常将东西放进嘴里,当手的动作比较熟练时,就不再用嘴。但智力发育落后的宝宝用嘴的动作持续到很晚,有时到2——3岁还把玩具放进嘴里。
8、 正常宝宝在15——16个月后就不再把东西随地乱丢,而发育迟缓的宝宝持续的时间要长。
9、 正常宝宝在1岁时停止淌口水,有缺陷的宝宝持续时间要长。
10、 在清醒时,智力低下宝宝有磨牙动作,而正常宝宝没有。
11、智力低下的宝宝有时需要反复或持续刺激后才引起啼哭,哭时经常发出喉音,有时哭声尖锐或尖叫,也有时哭声无力。正常宝宝的哭声常有音调变化。
12、 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或兴趣短暂、精神不集中、反应迟钝是智力低下的重要特点。
13、 智力低下的宝宝多表现为多睡和无目的地多动。
宝宝智力低下的表现
1、面容、体态异常:
眼距过宽、双眼斜吊、塌鼻梁、舌头常拖在嘴外边、流口水等表现。就是人们常说的“脸”。患脑积水的孩子头围特别大,小头畸形儿头颅又特别小。甲状腺功能低下的身材特别矮小,苯丙酮尿症的皮肤异常白,毛发颜色特别浅等。
2、运动发育迟缓:
平躺、抬头、坐、站、走等动作发生比同龄孩子晚。尤其会表现为走路晚,往往要4岁后才回自己走,并且走路不稳。
3、语言发育落后:
一般来说,孩子7-8个月就会模仿声音,一岁左右开始有意识叫爸爸妈妈,一岁半之后会说出常听见的字,能听懂简单对话。2岁左右会回答简单问题,2岁半就会表达自己思想。若孩子落后正常孩子5个月甚至1、2年,家长就应该重视起来,思考孩子是否是智力低下。
4、多动:
和过于安静的孩子相反,多动也是某些智力落后孩子的一个特点。许多智力落后的孩子不能安静地呆一会儿,无时无刻不在活动,特别明显地表现在4— 5岁的儿童身上。
5、注意力不集中:
智力落后孩子的注意力很不集中。他们比正常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明显缩短。甚至到5—6岁时,集中注意某个东西的时间也不超过5—6分钟。他们对外界也很少关注。
6、视力和听力缺陷:
严重视听缺陷,如深度近视、远视、散光、全聋、弱听等,对智力也有很大影响。因为视和听是人与外界的交流,就会使智力发育落后。
7、尿味异常:
有些智力落后孩子的尿有特殊气味,如苯丙酮尿症患儿就有明显的尿味异常,应立即就医。
如果孩子出现以上症状表现的其中几点,建议家长带孩子去专业儿童医院做体格检查、发育检查、神经精神检查、实验室检查、智力测验、行为判定等专业检查,帮家长有效无误的检查出孩子是否患有智力低下。
宝宝脑瘫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脑瘫是一种威胁新生儿生命的非常危险的疾病,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目前我们国家的新生儿脑瘫数量正在增加,新生儿脑瘫有很多种致病原因,多数是因为脑部细胞实质性的损伤导致的,进而影响中枢神经系统、运动功能障碍以及智力低下等症状,比较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新生儿脑瘫是指出生后1个月内,因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同时经常伴有智力、视听觉、进食、吞咽、言语、行为等多种障碍,小儿脑瘫对患儿的主要影响是运动障碍,新生儿哭闹异常,有些家长认为是正常现象,可是有些却是脑瘫的前期表现。
宝宝脑瘫的表现具体表现有身体发软及自发运动减少,这是肌张力低下的症状,在一个月时即可见到。如果持续4个月以上,则可诊断为重症脑损伤,智力低下或肌肉系统疾病。 3-4个月的婴儿如有身体扭转,往往提示锥体外系损伤。3-4个月的婴儿有斜视及眼球运动不良时,可提示有脑损伤的存在。如4-5个月不能伸手抓物,可诊断为智力低下或脑瘫。
除了上面介绍的几种主要症状之外,它的早期症状还主要表现为智力低下,生长发育迟缓等等,6个月以上的宝宝发育迟缓,智力低下极有可能是脑瘫的早期症状,患有脑瘫的宝宝,家长应该给于更多的观察和关心,进行各种药物治疗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早期康复治疗的训练,康复治疗训练时间比较长,需要家长持之以恒地进行。
如何预防早产儿智力低下
早产儿由于在母体中成长不足,容易导致身体机能发育不完全,预防早产儿智力低下就成了父母们最关心的问题。其实出生前两年两年大脑发育最快、可塑性最强、代偿能力最好的有利时期,对早产儿实施全面干预,帮助孩子矫正缺陷。
预防早产儿智力低下,首先是注意早产儿的营养水平,最好是母乳喂养,注意喂养的方式方法,适当补充维生素、钙、铁、锌等微量元素。其次是刺激宝宝智力发育,和宝宝一起玩耍,让宝宝感受丰富多彩的外界环境,各种颜色、多样形状和不同声音。还要不断和宝宝亲切交谈,让宝宝感觉到安全以及家长的疼爱。
手机辐射的危害具体有哪些 手机辐射对孕妇伤害尤其大
手机的电磁波辐射特别容易影响到孕妇肚子中的胎儿,孕妇在怀孕头三个月尤其要小心,胚胎形成期的时候如果受到电磁辐射,有可能导致流产;胎儿处在发育期,若受到辐射影响,则可能损伤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出生后的宝宝智力低下。
宝宝智力低下的表现有哪些
孩子乖可能隐伏疾病
父母对于小儿的生长发育一定要保持一颗警惕的心,不要被蓬勃的母爱所迷惑,甚至于一厢情愿的假想,错过发现宝宝发育问题的最佳时机。比如有的宝宝显得比较“老实”,对于小宝宝而言,有时不是什么好征兆。
比如小儿活动少、面部缺乏表情、很少哭闹……没有经验的年轻的父母会认为孩子很“乖”。殊不知孩子在“乖”的假象下,可能隐伏着智力低下的疾病。
小儿平时哭声少
小儿会经常哭,饿的时候哭,尿湿的时候也哭。如果哭得很少,遇到什么事情只会尖叫,或者对外界刺激显得很淡漠,往往是智商低下的表现。
小儿动作笨拙
出生3~5个月的孩子特别喜欢玩自己的手,但到6个月后仍不会玩手或到2~3岁还喜欢将玩具往嘴里放就不正常了。与同龄正常孩子相比,智力低下的孩子动作笨拙,等到学会走路后两脚还是相互乱踢。
小儿不会笑或很晚才会笑
正常孩子2个月左右就会笑,4个月时能放声大笑。假如不会笑或很晚才会笑则是智力低下的信号。新生儿异常体征和护理
小儿眼睛功能发育不全
一般来说1个月的婴儿就会用眼睛注意周围环境,再大一点就会转动眼球,跟踪他有兴趣的事物。但是智力低下的孩子则对周围的人或物常常表现为无动于衷。
小儿对声音反应差
小儿对周围的声响常常特别敏感,会害怕很大的噪音或者打雷之类的巨响。如果他对声音没有什么反应,即便是听到不普通的声音也显得特别“老实”,则常常是智力障碍的征兆。
总之,如果家长发现宝宝有以上这些异常症状应及时去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
宝宝肌张力降低会引发哪些危害
1、肌张力降低会导致宝宝智力低下。肌张力降低,2/3左右的患儿都会出现智力落后,50%左右患儿会出现轻度至中度的智力低下。25%左右的患儿存在重度智力低下。痉挛型四肢瘫,强直型脑瘫患儿的智力则会更差。
2、肌张力降低会导致宝宝视力障碍,肌张力降低的患儿中有50%左右会出现视力障碍,常见的是眼球内斜视,屈光不正,近视及弱视等;少数患儿会出现眼震,全盲;偏瘫患者还可能会出现同侧偏盲。听力障碍也是肌张力降低的危害之一。肌张力低下的患儿中,很多的听力都会减退甚至全聋。
3、肌张力降低还会导致感觉认知异常。患儿经常回丧失触觉、位置觉、实体觉以及两点辨别觉等。缺乏正确的视觉空间以及立体感,认知能力也会出现缺陷。在康复过程中,学习新运动技巧,学习知识及活动时,存在一些难度。
为什么宝宝不会说话
1、可能是智力低下
引起语言发育迟缓最常见的原因是智力低下。智力与语言有极密切的关系,语言较其他方面更能反映宝宝的智力水平。智力低下的宝宝不能注意别人对他说些什么,精神不能集中,模仿别人的语言的能力也差,不能表达和理解词的意义。
智力低下的宝宝开始说话的年龄晚,而且不能用词来表达其意。在大的宝宝表现为说话不切题,模仿语言,把别人间他的话重复一遍作为答复,而且常常有重复语言,一句话翻来复去地的说。智力低下的宝宝开始说话时,有时虽然也能说情楚某个词,但不久往往又忘掉了,以致几个月内又听不到这个词了。
2、听力有缺陷
听力缺陷也会影响语言的发育,严重听力丧失的宝宝无法学习说话,若听力·丧失不太严重,还可以看着别人口唇动作学着发音,口形变化明显的容易学,如“拨、夫、呜”等音,但对一些依靠舌头运动发出的声音,如“哥、勒、了”等,由于看不见舌头的运动,学起来就困难了。若在会说话以后出现听力障碍,一般不影响说话,但若在宝宝早期,即使是轻微的听力障碍世会影响说话。
3、家庭的遗传因素
家族因素与说话早晚也有关系。有些宝宝智力发育正常,又没有听力障碍,也没有找到其他疾病,仅仅是说话晚。这种宝宝与家族遗传有关,宝宝的父母说话可能也晚。
4、环境影响
环境因素对宝宝语言的发育影响很大,据有关报道,在西方社会,慈善机构里抚养成长的宝宝,语言发育较一般家庭的宝宝要晚,开始学习说话和组成句子也都比较晚。
5、父母教育的方式和态度
父母的教育文化水平、对子女的关心程度都影响着宝宝的语言发育。有的家长整天不停地批评宝宝的说话方式或语调、模仿讥笑宝宝不正确的发音,或很少与宝宝说话,这都会影响宝宝说话的积极性,不利于语言发育。有些人认为,对宝宝照顾过多,在宝宝没提出要求以前就把东西准备齐全了,这样会影响他学说话,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还有人认为,宝宝不学说话是因为他太懒了,这种说法也不对,宝宝不说话的原因就是因为他还不会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