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T波倒置是什么意思
心电图T波倒置是什么意思
心电图T波倒置是什么意思
其实,心电图T波异常不都是心脏病的表现。
1、心外膜缺血—T波倒置
心外膜下缺血时T波向量背离心外膜面,背向V4、V5导联,这些导联及其邻近导联出现T波倒置,呈双支对称及箭头样改变。T波倒置可以单独出现,或者与ST段及U波异常同时出现。即当同一导联(V4、V5)中,如果ST段下降和T波的对称性倒置同时存在,说明既有心内膜下损伤又有心外膜下缺血。V5导联的T波倒置常常出现较晚,一般在运动试验完毕后几分钟出现,并且持续时间较长,有时长达40分钟且伴有Q—Tc延长。
2、单独的T波倒置出现在下列情况时常提示冠状动脉机能不全:
①倒置T波呈明显箭头状、对称,并且ST段停留在等电位线上较长时间(>0.12秒);
②Q—T间期延长;
③运动后T波倒置的程度大于立位及安静时过度通气30秒的心电图记录;
④运动后T波倒置伴有相对缓慢的心率;
⑤在Ⅰ导联发生T波倒置(说明QRS—T夹角增大),当倒置的T波伴有ST段下降时,这种倒置T波常常出现较晚,即T波倒置发生于ST段下降之后,即运动后ST段下降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之时,T波倒置才出现。
3、生理性T波倒置
T波倒置有时是运动引起的正常生理反应,其特点是:
①T波为不对称的箭头样改变;
②无Q—T间期延长;
③ST段停留在基线上的时间不长;
④T波倒置的深度<0.2mV。
生理性T波倒置见于以下因素:
①通气过度;
②交感神经张力增加;
③心动过速对心肌的影响;
④正常宽大的QRS—T夹角更加增宽,此时心电图有以下特征:平静心电图为较高的R波伴有较低的T波;运动时T波更低或倒置,尤其心动过速时;口服钾盐可以预防发生;多见于瘦长无力型体型,T波倒置也可见于肥胖的青年人。
瓣膜性心脏病要做哪些检查
一、X片如果有瓣膜病,X片能够准确看到左心房肥大,食管造影在侧位片能清晰看到食管1/3处有心房扩大而产生的痕迹。前后位片在心影右缘处会出现左右心房重叠的双心房影,肺动脉段隆起,主动脉结小。二、心电图大部分冠心病病人,没有症状发作时的心电图都是正常的,或基本正常。所以,心电图正常不能排除冠心病。那么,冠心病心绞痛的心电图特点是什么呢?——当出现心绞痛症状时,发生暂时的T波倒置,或ST段压低(下移);当症状消失后(经过休息或含化硝酸甘油片),心电图恢复正常。当然,少数情况下发生较严重的缺血(如时间超过十五分钟),心电图异常可以持续较长时间(数天)。相反,病人没有明显的症状,而心电图长期的异常(多数为T波倒置,或伴ST段压低),多数不是冠心病,可能为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也常见于正常人。有些人心电图T波倒置30多年,也没有发现什么器质性的心脏疾病。三、超声心动图超声心动图能直接观察到二尖瓣的增厚、钙化、关闭不全、开放受限、还能看到主动脉瓣关闭是否有裂缝和开放有无限制等,是近些年来瓣膜性心脏病常用的也是非常准确的一种检测手段。
心脏瓣膜病的检查
辅助检查
一、X线
胸片检查则能提供患者必要的有关心腔大小、肺动脉血流、肺循环和体循环压力以及心脏、大动脉钙化程度的初步资料。
二、心电图
大部分冠心病病人,没有症状发作时的心电图都是正常的,或基本正常。所以,心电图正常不能排除冠心病。那么,冠心病心绞痛的心电图特点是什么呢?——当出现心绞痛症状时,发生暂时的T波倒置,或ST段压低(下移);当症状消失后(经过休息或含化硝酸甘油片),心电图恢复正常。当然,少数情况下发生较严重的缺血(如时间超过十五分钟),心电图异常可以持续较长时间(数天)。相反,病人没有明显的症状,而心电图长期的异常(多数为T波倒置,或伴ST段压低),多数不是冠心病,可能为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也常见于正常人。有些人心电图T波倒置30多年,也没有发现什么器质性的心脏疾病。
一些基层医院,把体检发现的心电图的轻微异常(T波的低平或倒置)诊断为“心肌缺血”。如果这些所谓的异常与胸痛、胸闷症状没有关联,一般没有临床意义。千万不能随意扣帽子“心肌缺血”。
三、彩色血流和多普勒频谱超声心动图
作为了解瓣膜形态及功能、心腔大小、室壁厚度、心室功能、肺静脉和肝静脉血流以及肺动脉压力的一项重要的方法,彩色血流和多普勒频谱超声心动图对于病情的评估(特别是瓣膜性心脏病)显得尤为重要,是诊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之一。 "大部分冠心病病人,没有症状发作时的心电图都是正常的,或基本正常。所以,心电图正常不能排除冠心病。那么,冠心病心绞痛的心电图特点是什么呢?——当出现心绞痛症状时,发生暂时的T波倒置,或ST段压低(下移);当症状消失后(经过休息或含化硝酸甘油片),心电图恢复正常。当然,少数情况下发生较严重的缺血(如时间超过十五分钟),心电图异常可以持续较长时间(数天)。
相反,病人没有明显的症状,而心电图长期的异常(多数为T波倒置,或伴ST段压低),多数不是冠心病,可能为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也常见于正常人。有些人心电图T波倒置30多年,也没有发现什么器质性的心脏疾病。
心脏瓣膜病的检查
一、X线
胸片检查则能提供患者必要的有关心腔大小、肺动脉血流、肺循环和体循环压力以及心脏、大动脉钙化程度的初步资料。
二、心电图
大部分冠心病病人,没有症状发作时的心电图都是正常的,或基本正常。所以,心电图正常不能排除冠心病。那么,冠心病心绞痛的心电图特点是什么呢?——当出现心绞痛症状时,发生暂时的T波倒置,或ST段压低(下移);当症状消失后(经过休息或含化硝酸甘油片),心电图恢复正常。当然,少数情况下发生较严重的缺血(如时间超过十五分钟),心电图异常可以持续较长时间(数天)。相反,病人没有明显的症状,而心电图长期的异常(多数为T波倒置,或伴ST段压低),多数不是冠心病,可能为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也常见于正常人。有些人心电图T波倒置30多年,也没有发现什么器质性的心脏疾病。
一些基层医院,把体检发现的心电图的轻微异常(T波的低平或倒置)诊断为“心肌缺血”。如果这些所谓的异常与胸痛、胸闷症状没有关联,一般没有临床意义。千万不能随意扣帽子“心肌缺血”。
三、彩色血流和多普勒频谱超声心动图
作为了解瓣膜形态及功能、心腔大小、室壁厚度、心室功能、肺静脉和肝静脉血流以及肺动脉压力的一项重要的方法,彩色血流和多普勒频谱超声心动图对于病情的评估(特别是瓣膜性心脏病)显得尤为重要,是诊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之一。 "大部分冠心病病人,没有症状发作时的心电图都是正常的,或基本正常。所以,心电图正常不能排除冠心病。那么,冠心病心绞痛的心电图特点是什么呢?——当出现心绞痛症状时,发生暂时的T波倒置,或ST段压低(下移);当症状消失后(经过休息或含化硝酸甘油片),心电图恢复正常。当然,少数情况下发生较严重的缺血(如时间超过十五分钟),心电图异常可以持续较长时间(数天)。
相反,病人没有明显的症状,而心电图长期的异常(多数为T波倒置,或伴ST段压低),多数不是冠心病,可能为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也常见于正常人。有些人心电图T波倒置30多年,也没有发现什么器质性的心脏疾病。
窦性心律心电轴右偏是什么意思
正常人的心电图是窦性心律,心电轴轻度左偏左偏和右偏都可以见于正常人,是心脏转位的结果;右偏多见于心脏呈横位的人,如体型较矮、或稍胖一点。老年人因为肺功能差,往往有右心大,也会出现心电轴右偏;
正常心电轴在0℃~~+90℃之间.
心电轴显著右偏+120℃~~+180℃及重度右偏+180℃~~+270℃ 多为病态可见于右心室肥大,左束支后分支传导阻滞等. 大多为肺部的慢性病变导致的右室心肌肥厚
窦性心律是正常心率。电轴重度右偏:正常的平均电轴为0---+90度,超出0度水平线以上到-90度间为电轴左偏.超出+90度或者在+90度----+180度,-90----180度范围之内者,叫电轴右偏。超过+110度时有时见于右心室肥厚或左束支后半支阻滞所引起。根据临床经验,这种简单的划分,有时尚能符合事实。
目前以心电图T波低平、浅倒置作为诊断心肌缺血依据的现象十分普遍。很多病人和家属,一听说心电图检查发现T波改变就感到紧张。事实上心电图T波改变受很多因素影响,仅以它来诊断冠心病,往往造成误诊。如用12导联做的心电图,T波普遍低平或浅倒置,导致这种原发性T波普遍改变的原因是女性雌激素、孕激素降低,也可能与一些内分泌功能异常有关。因此遇到心电图上T波普遍低平或浅倒置,尤其是无症状女性患者,诊为冠心病、心肌缺血要特别慎重。
电轴右偏是心电轴在90-110°,属“电轴轻度右偏”,见于正常垂位心、右室肥厚及左束支后分支阻滞等。心电轴右偏在小于+110°的时候没有多大意义,年轻人、儿童等都可以出现。 垂位心多见于体型瘦高的人,没有病理意义。
如右偏大于+110°则可见于右室肥大,右束支传导阻滞、左后分支传导阻滞,但左后分支传导阻滞很少见,右室肥大及右束支传导阻滞在心电图上还有其他的表现,诊断上应该明确提出来。
看了上述对于窦性心律心电轴右偏是什么意思的介绍后,我想大家应该已经有所了解了吧。窦性心律是心脏正常的跳动,而心电轴偏右是心电轴转位的结果。我们要明确了解和掌握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并根据其采取相对应的措施进行针对性的改善和治疗
如何正确诊断心肌梗死
【检查】
1.心电图特征性改变有Q波心梗的心电图特点。
(1)坏死区出现病理Q波,在面向透壁心肌坏死区导联出现。
(2)损伤区ST段弓背向上型抬高,在面向坏死区周围心肌损伤区导联出现。
(3)缺血区T波倒置,在面向损伤区周围心肌缺血区导联出现。
(4)背向心梗区R波增高,ST段压低和T波直立并增高。
2.心肌酶谱CPK、GOT,LDH升高,最早(6小时内)增高为CPK,3?4d恢复正常。增高时间最长者为LDH,持续1~2周。其中CPK的同工酶CPK?MB和LDH的同工酶LDH1的诊断特异性最高。
3.目前针对心肌坏死标志物心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Cardiac Troponin I/Myoglobin/CK-MB),出现了快速诊断的金标诊断试剂,作为心肌梗死在突发时的一个最快速的辅助诊断,被越来越多的应用。
4.血象白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血沉加快,血清肌凝蛋白轻链增高。
【鉴别】
1.心绞痛:疼痛部位与心肌梗死相同,性质相似但较心肌梗死轻,持续时间短,含硝酸甘油多能明显缓解,心电图无变化或暂时性ST-T改变,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正常。
2.急性心包炎:疼痛与发热同时出现,呼吸和咳嗽时加重,早期即有心包摩擦音,后者和疼痛在心包腔出现渗液时均消失;全身症状一般不如心肌梗死严重;心电图除aVR外,其余导联均有ST段弓背向下的抬高,T波倒置,无异常Q波出现。
3.急性肺动脉栓塞:可发生胸痛、咯血、呼吸困难和休克。但有右心负荷急剧增加的表现如发绀、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颈静脉充盈、肝大、下肢水肿等。心电图示Ⅰ导联S波加深,Ⅲ导联Q波显著,T波倒置,胸导联过度区左移,右胸导联T波倒置等改变,可资鉴别。
4.急腹症:急性胰腺炎、消化性溃疡穿孔、急性胆囊炎、胆石等,均有上腹部疼痛,可能伴休克。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心电图检查、血清心肌酶和肌钙蛋白测定可鉴别。
5.主动脉夹层:胸痛一开始即达高峰,常放射到背、肋、腹、腰和下肢,两上肢的血压和脉搏可有明显差别,可有下肢暂时性瘫痪、偏瘫和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表现,但无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升高等可资鉴别。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X线或磁共振体层显像有助于诊断。
需要提示的是,心肌梗死是老年人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但是,心肌梗死前一般都有早期症状,如剧烈胸痛的同时伴有出冷汗、烦躁不安、恐惧、面色苍白等往往是心肌梗死的早期症状,应密切观察。
心电图T波改变就是心肌缺血吗
心脏的收缩和舒张是与心肌的电活动紧密相连的,因此,可以通过心电图机器把它描记出来。正常的心电图有固定的波形,代表心肌细胞的不同工作状态,如T波在正常情况下(除avR导联外)一般多呈 “直立”波形。医生根据心电图波形的变化,可以间接地了解心脏的病理情况。如在心肌缺血的情况下或冠心病患者,心电图中的T 波常显示为“低平”或“倒置”形状。但是,这并不是说只要出现T波倒置或低平,就一定是心肌缺血或冠心病。因为心肌的电生理过程很容易受到物理、代谢、神经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引起T波变化。如喝冰水可立即导致T波倒置,中年女性因焦虑导致的交感神经兴奋,也可使T波发生变化;一些心率较快的病人服用钾盐或盐酸普奈洛尔,原先倒置的T波会很快恢复直立。另外,中老年人群中常可见到一些非特异性T波改变,而一些非缺血性疾病也可导致T波变化。
由此可见, 导致心电图上T波改变的原因,既可以是病理性变化,也可以是生理性变异,既可以是缺血性因素,也可以是非缺血性改变。所以,心电图上的T波改变只能作为医生诊断心肌缺血性损伤的参考,并不是绝对的标准。
心电图st改变是什么意思
心电图 ST-T 的正常范围
ST 段 正常的 ST 段多数位于基线上, 但亦可有一定程度的上、下偏移。ST 段向上偏移称为 ST 段抬高,ST 段向下偏移称为 ST 段下移。ST 段抬高在肢体导联和胸导联的 V4 ~ V6, 不应超过 0. 1mV。在 V1、V2 导联 ST 段抬高不超过 0. 3mV,V3 导联不超过 0. 5mV。ST 段下移,在 aVR 导联不超过 0. 1mV,在其他导联都应不超过 0. 05mV。ST 段的正常时限为 0. 05~ 0. 15 秒。ST 段改变包括 ST 段的下移、抬高、延长及缩短。
T 波
T 波的形态 正常 T 波的双支常常不对称, 前支较缓慢, 后支较陡峭, 顶端较圆钝。
T 波的方向 正常的 T 波, 在Ⅰ 、Ⅱ、V4 ~ V6 导联直立, aVR 导联倒置。在Ⅲ、aVL、aVF、V1、V2 导联,可以直立、双向或倒置,V3 导联多为直立。若 V1、V2 导联 T 波倒置,,V3 导联可以出现浅倒置、低平或双向。但 V1、V2 导联 T 波若直立,,V3 导联则不可以倒置, 否则异常。
心电图显示部分导联ST-T改变,是指有ST段下移、T波低平或倒置等。
心电图出现 ST-T改变,可以是病理性的,也可以是功能性的。
1、器质性的原因:
如为青年人,出现明显的ST段下降、T波低平或倒置等,以心肌炎、心肌病、甲亢等病理情况较为多见;
如为中老年人,出现明显的ST段下降、T波低平或倒置等,且伴有较明显的动态变化时,则以冠心病、心肌缺血为多见。
2、功能性原因:
多见青中年患者(女性较多),心电图检查可有ST-T改变,以下壁多见,类似心肌缺血,患者可有心悸、胸闷、心动过速、心前区不适或疼痛等症状,这种症状与心电图改变可能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交感神经功能亢进有关,患者在服用心得安后症状可明显改善。心电图检查做心得安试验后,低平、倒置的T波及S-T段可恢复正常,称心得安试验阳性。借此可与冠心病的心肌缺血相区别。
心电图T波改变如何处理
心电图T波低平或浅倒置,临床上常见,多伴有窦性心动过速,多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所致有关,当然也有部分患者可能为冠心病、心肌炎等,如果本人有明显的胸闷气短症状,特别是上楼或活动以后出现,应需要进一步检查,比如24小时holter,心脏彩超、冠脉CT,最终冠脉造影等等来确定。
心电图能查出冠心病嘛
通常冠心病我们心电图是可以看出来,心电图有一个st段的一个压低、T波倒置,或者是有那种st段抬高心梗的表现,都可以考虑是冠心病的一个问题,但是有部分冠心病,他心电图也可提示是正常的,所以我们还要结合心脏彩超来判别。
心电图T波改变别恐慌
“心电图T波改变的原因有很多,不要一听说心电图T波改变就紧张。”专家说,心电图T波在心电图上来说,代表快速心室复极的电位变化,受供应心脏的血管、神经和心肌本身的影响。导致心电图T波改变的原因,既可以是病理性变化,也可以是生理性变化;既可以是缺血性因素,也可以是神经性因素。简单地说,就是有意义的异常和无意义的异常。像心电图T波轻微改变就可能意义不大,也没必要非去查明原因。
另外,因为睡眠不好、压力大等非心脏因素也会引起T波改变,所以年轻人出现T波改变,而本人又没有什么感觉,就不需要大惊小怪了。建议积极调节心态,劳逸结合,平衡膳食。还有就是成年人正常心率在60~100次/分,而一部分长期锻炼的年轻人和老年人,心率会在58~60这个临界值上,尽管心电图体检结果也是T波改变,但这是正常的。
应该说,多数T波轻微改变是无意义的。但如果T波显著增高,则可能是心肌梗塞早期或高钾血症。如果T波低平或倒置,多见于心肌劳损、心肌缺血、低钾血症。T波倒置明显的,可见于心肌梗塞急性期、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左心室肥大。建议去心内科做进一步检查,以便查明原因,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