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不育可能增加心脏病的几率
男人不育可能增加心脏病的几率
通常我们都认为不孕不育的家庭式不完美的,残缺了的。其实不仅如此,美国一项新研究发现,不育男性更容易罹患心脏病。
这一研究结果表明男性不育与心脏病危险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然而,;丁克一族;选择不要孩子,并不会增加心脏病的危险。新研究中,斯坦福大学泌尿学系研究人员对13.5万名男性参试者进行了为期10年的调查。
参试者都为美国退休人员协会会员,婚姻状况为已婚或曾经结过婚,无一人有心脏病或中风病史。
研究人员对参试者死亡和死因进行了跟踪调查,并将结果与参试者的孩子人数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10%的参试者在研究期间死亡,其中20%的死亡者死因为心脏病。
研究人员将种族、吸烟、饮酒、教育和收入,年龄、锻炼习惯及身体质量指数(BMI)等一系列因素纳入考虑范畴之后发现,不育男性心脏病死亡率高出17%。虽然这项新研究结果表明男性不育与心脏病危险之间存在关联,但是却并未证明两者之间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
不过,研究人员指出,男人拥有自己的孩子之后,其生活方式更趋健康。比如,良好的锻炼习惯、健康的饮食习惯,保持健康体重以及不吸烟等,这些都有助于降低心脏病危险。新研究结果表明,生育能力对男性日后健康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对男性不育的治疗不仅可帮助患者;传宗接代;,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其自身健康水平。
这三类人得心脏病几率高
心脏病的高危人群常堵车的人
德国一项研究显示,人们陷于交通堵塞一小时后,心脏病发作的风险增加3.2倍。专家分析,遇到路面拥堵时,精神会高度紧张,肾上腺皮质醇浓度增加,心跳加快、心肌疲劳,从而诱发冠心病的发生。此外,堵车严重的地方也是“重污染地带”,空气中充斥着大量含苯、甲苯、二甲苯等有害物质的汽车尾气,所以堵车时最好不要打开车窗。
孤独的人
孤独可以削弱人体免疫系统,使血压上升、压力增大,还有可能造成抑郁症。孤独的人,血压比社交活跃的人高出30毫米汞柱,从而使孤独者患心脏病和中风的可能性达到正常人的3倍,死于心脏病和中风的概率达到正常人的2倍。
不吃早餐的人
经常不吃早餐能增加患心脏病的风险。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研究人员对2184名志愿者进行长达20多年的跟踪调查发现,经常不吃早餐的人容易肥胖,腹部脂肪堆积、胆固醇升高,这些都是心脏病的诱因。从小不爱吃早餐直到成年的人,30岁就开始向心脏病发展了。原因是不吃早餐的人更喜欢吃垃圾食品,膳食纤维、维生素吃得不够。此外,他们用餐时间很不规律,是生活方式混乱的典型代表。
血精会增加男性不育几率
血精大多是由于其他生殖系统疾病引起的,血精苏尔不会对男性生育造成严重影响,但是如果不治疗,还是会增加男性不育的几率。
很多男性排除精子的过程会发现精子中混有血,这在临床上称为血精。血精是一种病理性的疾病,多会引起男性不育。血精的引起多是因为其他的生殖系统疾病,比如说前列腺炎,精囊炎等等,为了更好的帮助大家诊断和治疗血精,下面来看详细的分析。
引起血精的主要原因与精囊有关,当炎症扩散到精囊是会引起精囊炎,而精囊炎多继发于直肠、膀胱、尿道、前列腺等邻近生殖器的炎症,也可能是淋菌感染,出现精囊壁的水肿、充血、新生血管增多而壁薄,性交时的射精使精囊壁肌肉收缩,血管破裂出血,并出现性交后疼痛。
严重的前列腺炎也可以引起血精,但程度较轻,持续时间较短,呈间歇性发作。另外,精囊及前列腺的结石、结核、损伤等均可引起血精。精索静脉曲张时也可以出现血精。
血精症不育表现症状
前列腺肥大、生殖系统的某些肿瘤如精阜乳头状瘤、精囊及前列腺癌等引起的血精,症状常长期存在并逐渐加重,但发生率比较低。有时血精是一些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如血液疾病、肝硬化等。
血精虽然不会对男性生育造成严重的影响,但是如果不治疗,那么不育的几率会大大增加,治愈血精的前提还是要消除其他的男性疾病,这才是大致血精的根本,希望男性注意这一点。
健康生活方式可以缓解工作压力
工作压力增加心脏病风险,但是生活方式健康的话,可以显著降低心脏病风险,一份新研究写到。
研究者分析相关数据,这些数据源于英国,法国,比利时,瑞典和芬兰的102,000位年龄在17到70岁之间的男性和女性。他们的生活方式分成三种形式——健康的,亚健康,不健康的——包括抽烟,喝酒,锻炼/不锻炼和肥胖。
那些有健康生活方式的人不存在生活方式风险,然而那些亚健康生活方式的人群有一级风险系数,对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两个以上的风险系数。
根据加拿大医疗协会周刊5月13日的一期的研究,发现几乎有百分16的参与者都有工作压力问题。
在10年间,对那些有工作压力的人,患有冠状动脉疾病的概率在1,000人中有18.4位,而那些没有工作压力的人概率是,1,000人中有14.7位。不健康生活方式的人患有心脏疾病的几率是1000人中有31位,而健康生活方式的人的患病几率是1,000位中有12位。
由于生活方式和工作是相互关联的,不健康生活方式且有工作压力的人的心脏病发作概率是1,000位中有31.2位,而对健康生活方式且有工作压力的人,发病概率是1,000位中有15位。
冠状动脉疾病的患病概率对那些工作压力和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参与者而言是相当高的;而那些工作压力和健康生活方式的患病概率只有一半,。
这些调查数据建议,健康生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冠状动脉疾病的风险。临床学家可以考虑多关注下病人的生活方式风险因素。
减肥药会增加服用者心脏病几率吗
世界卫生组织发表了一份题为《全球疾病负担 研究初步结果显示,西布曲明可能增加服用者患心脏病及中风几率。目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澳大利亚医疗产品局均要求国内生产企业完善修改说明书,警示用药风险。
含有西布曲明成分的减肥药安全性再次受到密切关注。针对欧盟人用医药产品委员会今年1月21日暂停所有含西布曲明成分减肥药在欧盟地区的销售和使用,昨天,国家药监部门在官方网站上发布警示,要求相关生产企业针对西布曲明已知和潜在的风险,立即修改完
善说明书,提示安全合理用药。对此,专家指出,市民切忌在没有咨询医生的情况下擅自使用减肥类药物。 西布曲明为中枢神经作用减肥药,其体内代谢产物可抑制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和多巴胺的再摄取,增加饱食感并加速能量消耗
先天性心脏病几率是多少?
先天性心脏病孩子是否有先心病症状取决于所患的先心病类型及严重程度。轻型的先天性心脏病可无特殊症状,生长发育正常,仅在体格检查时在左胸部发现粗糙响亮的杂音。
据统计,每1000个新生儿中约有6个患先天性心脏病。患有先心病的小孩是否都有症状?是家长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先天性心脏病孩子是否有先心病症状取决于所患的先心病类型及严重程度。轻型的先天性心脏病可无特殊症状,生长发育正常,仅在体格检查时在左胸部发现粗糙响亮的杂音。
确实有些患者没有紫绀,没有活动后疲乏、气促等表现,如果不经过体格检查不会知道患有先心病,甚至也有终生都不知道的。例如小型的室间隔缺损,轻微的肺动脉瓣狭窄等都可能没有临床症状,甚至生长发育与同年龄小儿相似,只有当检查后发现有心脏杂音才引起注意。主动脉瓣两瓣畸形在检查时也窬易被忽略。
而重型婴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早在婴儿期就会出现与正常婴儿不同的异常表现,婴儿在安静状态下出气粗,呼吸急促每分钟可达40-60次,口的周围呈现青色,面色苍白等是先天性心脏病症状。因此小儿健康检查很重要,发现心脏杂音就可以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以尽早排查是否是先天性心脏病所为。
通过上述的介绍大家对于小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几率是否了解了呢,专家提醒女性在怀孕期间一定要做好孕期的检查,减少孩子患病的几率。同时我们也希望孩子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
晚上不刷牙的危害 增加患心脏病几率
英国一项研究发现,从来不刷牙或很少刷牙与每天刷两次相比,患心脏病的几率竟高达70%。牙菌斑堆积会导致牙龈炎,从而使机体的免疫机制做出反应,表现为白细胞增多,而这是诱发心脏病的主要因素之一。
内脏脂肪的危害
不孕不育当内脏脂肪进入消化系统时,会对肝脏等器官造成损害,引发脂肪肝,还会扰乱新陈代谢,引发2型糖尿病和不孕。不仅如此,内脏脂肪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几率,导致动脉炎症,甚至容易导致抑郁。内脏脂肪还可能致癌。据英国癌症研究中心估计,体重超标男性的结肠癌发病率高出常人25%,而肥胖症男性患者的这种发病率比普通人高50%。
心脏病内脏脂肪会导致体内毒素难以正常排出。还会产生多种化学物质,与心脏病关系密切。肥胖还会导致心脏肥大,进而使心脏泵血效率大大降低,导致气短和疲劳。
呼吸急促肥胖者感觉呼吸更困难,因为当人们平躺的时候,腹部任何脂肪都会压迫肺脏,从而导致肥胖者躺下时感觉呼吸急促。呼吸越困难,就越容易造成血流中输氧量不足,进而导致全身乏力、免疫力受损,甚至高血压。专家指出:男性腰围>90厘米,女性腰围>85厘米都是典型的"内脏脂肪型"肥胖。医学谚语里说的"腰围长,寿命短"就是这样的道理。世界卫生组织在对全球各个国家肥胖人群进行减肥观念普查报告中指出,91%关心家人健康的女性急于帮助家人或者自己减掉可怕的脂肪但减脂的过程中,只注重减掉"皮下脂肪",而忽略"内脏脂肪"。
长寿的人有什么特征 心率慢得恰当
人的心率都会有一个正常的范围,而在这个范围内心率较慢相应的寿命也就会越长。
这是因为我们的心脏就像一个泵,在正常范围里慢一点,身体的基础代谢率也相对较低,心脏功能也就越好。反过来,静息心率偏快的人,则会增加心血管疾病患病几率,死亡率也就升高。
男人为何易患心脏病
无论是现代社会还是古代社会,无论是在职场还是在生活中,不公平的事情、让你气愤的事情、让你扼腕的事情等等都不断的发生着。尤其是在激烈的职场环境中,男人们不仅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巨大的压力,而且很多时候还必须忍气吞声,来面对上司的不公正待遇。此时男性心理是最委屈不过的了,而男人压抑愤怒易心脏病。
男人如果长时间的隐藏自己的情绪,压抑自己的脾性和愤怒,会加大患心脏病的风险。面对职场上种种不公正待遇,不少人敢怒不敢言,因此选择“忍”来逃避。瑞典心理学家在英国《流行病和公共卫生杂志》网站发表研究报告称,男性长时间压抑愤怒情绪会大幅增加罹患心脏病几率。接着我们来看看男人忍气吞声导致心脏病的科学解释。
或许我们会认为能及时的抑制心中的怒气,是有修养和能自控的表现,但可知道男人压抑愤怒易心脏病呢?心中怨气如果不及时宣泄出来,会导致身体紧张,进而引发血压上升,最终对心血管系统造成危害。他们的研究与去年发表在《职业与环境医学杂志》的一篇文章结论类似。那篇文章指出,上司的专横或无能会增加下属心脏病发病率和死亡率。
为什么会说男人压力愤怒易心脏病呢?因为男人都不怎么会处理冲突,面对冲突的时候,往往只会本能的反应,而不会巧妙转移。心脏病基金会高级护士说:“压力本身对心脏和血液循环系统并不产生威胁,但一些人对压力的反应,比如吸烟或反应过激,会增加患病风险。”
男人压抑愤怒易心脏病,这是经过科学实验验证的,而且对男人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影响都比较大。因此男人有时候不应该太压抑自己的脾性,该爆发、宣泄的时候,要毫不留情的发泄出来,把心理的压抑和郁闷都泻掉。只有这样做了才能保持心理的平衡,不会过于压抑自己的愤怒,也就减轻了对身体的损害。
男人要健康长寿的要点
保持心境开朗乐观——研究显示,乐观的人活得久。从参与研究的受试者中,发现快乐的人比不快乐的人减低19%的死亡率。
学会放松——懂得处理压力。老年男性要学会处理压力,如运动、冥想,或做你喜欢做的事。
用牙线剔牙——罹患牙周病的人比没有罹患的人发生冠状动脉方面疾病的几率增加2倍。用牙线剔牙,不仅可以降低牙周病的发病几率,还可以保护你的心脏。
适当多的性爱——研究指出,1个月少于1次性爱的男性的死亡率是每星期至少两次性爱的人的两倍。
定期捐血——研究发现,男人定期捐血,可以降低心脏病的几率。
经常走出去——有更多社交生活的人,会延长寿命,也会增加生命的品质。
走向红地毯那一端——研究发现,无论是50、60或70岁的男人,已婚者都比未婚者活得久。
玩智力游戏——研究发现,长寿和受教育程度,以及之后所接受的智力活动有直接的关联性。
不要冲动——不要去做高危险及暴力的行为。聪明的男人会用大脑思考。
经常向医生咨询健康问题——预防疾病总比生病才关注健康好。
老人补钙过多易诱发血管硬化
老人补钙过多易诱发血管硬化 近日,国外研究小组对4000多名哥斯达黎加居民作研究,发现咖啡因代谢较慢的人,喝咖啡的量和年纪会成为主要影响因素。一天喝2—3杯的人,患心脏病几率比不喝咖啡的人增加36%,一天喝4杯以上的,几率提高到64%;在年龄方面,50岁以下的人,咖啡因导致心脏病几率.比59岁以下多了2倍。 至于代谢快的人.年纪在50岁以下的人,一天喝1~3杯咖啡,心脏病发生几率则比较低。不过并非喝得越多越好.因为喝4杯以上的人.患心脏病的几率并没有明显降低。 研究报告还说,既然一个人无法自行得知自己的代谢是快还是慢,建议每个人一天喝咖啡不要超过4杯。
最养心脏的生活习惯是什么
每周运动150分钟
每天运动10分钟就能有效改善心脏健康。但对大部分人来说,一般建议每周至少坚持运动5天,每天至少30分钟,即每周运动时间达到150分钟。需要提醒的是,锻炼应以有氧运动为主,比如慢跑、步行、骑车等,不科学的无氧运动可能起到反作用。
每周看电视不超7小时
久坐不动可能带来很多种疾病,比如会使血液循环减慢,心脏工作量减少,久而久之,造成心脏机能衰退,引起心肌萎缩、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通常,导致人们多坐少动的主要原因就是长时间使用电视、电脑等电子设备。研究发现,看电视1小时,可使心脏病死亡风险上升7%;每天看电视超过4小时的人,心脏病风险高达28%。如再加上浓茶、咖啡或酒精等刺激性饮料的推波助澜,更会加重心脏负担。老人应把每天看电视时间控制在一两个小时之内,注意休息,同时不要喝太浓的刺激性饮料。
吸烟,什么时候戒都不晚
吸烟对心脏的损害是长期且顽固的,烟草中含尼古丁,可刺激心脏传导系统,使心跳加快,增加心脏负荷;尼古丁还可刺激肾上腺释放一种物质,增加心肌应激性,引起血管收缩,更易形成血栓,导致心肌缺氧,诱发心脏病。 研究发现,吸烟的人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是常人的3倍,女性吸烟者患心脏病几率额外增加25%。除自己吸烟影响健康,遭受二手烟的人也会深受其害。如每周3次,每次在别人吐出的烟雾中呆30分钟,患心脏病的几率就会明显增加。因此,于己于人考虑,都要戒烟,无论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戒烟需要毅力,也可求助专业人士,以及亲朋的监督。
每天最多喝1杯酒
饮酒后10分钟,血液中酒精浓度就会增加。过量饮酒会导致心脏肌肉力量虚弱,致使血液不规律流动。因此,酗酒者往往受到心肌病的困扰,出现心脏肌肉松弛和下垂,表现为呼吸急促、心律失常、持续咳嗽等症状。另外,过量饮酒还会使心脏病发作的风险增大。
每人每天8份蔬果
通常认为,健康的饮食习惯包括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等高纤维食物;少吃红肉、糖类以及精白米面等高油、高脂、高糖食品。美国哈佛大学针对7000名女护士的调查发现,坚持高纤维饮食的女性患冠状动脉心脏病的几率大大降低;每天增加5克纤维摄取量,就能使患冠状动脉心脏病几率下降近四成。专家建议,每人每天最好摄取八九份蔬果,一份蔬菜大约是半碗熟菜,一份水果大约是一个拳头大小。但专家提醒说,以上建议只针对城市中日常营养摄入足量甚至过量的人
冬天吃什么容易胖 精粮
精细加工的食品由于制作工艺繁琐,途中添加大量的油脂和其他成分,增添了食物本身的热量。而且“去粗取精”使得纤维素的含量减少,哪怕是粗粮饼干也会含有大量的糖、脂肪。而且由于口感更好,人们往往容易吃的更多。所以,精细食品容易造成食用过量而导致肥胖,从而增加心脏病糖尿病的发病几率。
内脏脂肪的危害
不孕不育
当内脏脂肪进入消化系统时,会对肝脏等器官造成损害,引发脂肪肝,还会扰乱新陈代谢,引发2型糖尿病和不孕。不仅如此,内脏脂肪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几率,导致动脉炎症,甚至容易导致抑郁。内脏脂肪还可能致癌。据英国癌症研究中心估计,体重超标男性的结肠癌发病率高出常人25%,而肥胖症男性患者的这种发病率比普通人高50%。
心脏病
内脏脂肪会导致体内毒素难以正常排出。还会产生多种化学物质,与心脏病关系密切。肥胖还会导致心脏肥大,进而使心脏泵血效率大大降低,导致气短和疲劳。
呼吸急促
肥胖者感觉呼吸更困难,因为当人们平躺的时候,腹部任何脂肪都会压迫肺脏,从而导致肥胖者躺下时感觉呼吸急促。呼吸越困难,就越容易造成血流中输氧量不足,进而导致全身乏力、免疫力受损,甚至高血压。
专家指出:男性腰围>90厘米,女性腰围>85厘米都是典型的“内脏脂肪型”肥胖。医学谚语里说的“腰围长,寿命短”就是这样的道理。
世界卫生组织在对全球各个国家肥胖人群进行减肥观念普查报告中指出,91%关心家人健康的女性急于帮助家人或者自己减掉可怕的脂肪但减脂的过程中,只注重减掉“皮下脂肪”,而忽略“内脏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