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面前玩手机会带来什么
在孩子面前玩手机会带来什么
如果我们现在30岁,如果我们一直到80岁,我们还有50年的时间可以和手机在一起;
只要我们拿起它,
它随时在我们身边,
听我们召唤.....
如果我们的宝宝长大了,如果他们长到10岁、12岁、16岁;
你会发现:
他们渐渐地越来越需要自己的空间;
他们不再咿咿呀呀地“纠缠你”;
不再会“无理取闹”地让你陪他;
不再会像小宝宝一样扎到你怀里撒娇;
不再会像儿时一样央求你讲个故事陪她入眠;
在孩子身上,很多和你最亲昵的时光,一旦错过了,就再也回不来......所以,请把手机放在一边,用更多的时间,拥你们的宝贝入怀;慢慢地体味,真正拥有宝宝的这些年吧。
家长是什么?一种称呼?一种天生的权力?是的,但......
家长更是一种职业!
别以为你一边看手机,一边坐在孩子边上就是陪孩子了。
也不要以为你开着电脑玩着,嘴上督促一下孩子,就是管孩子了!
如果你非要睡前玩手机 应该这样做
手机屏幕调夜间模式
晚上躲被窝玩手机,尽量把手机灯光调低,智能手机一般都会有夜间模式。当手机屏幕过亮,与夜晚环境对比度过大,会使眼睛产生疲劳,建议玩手机时不要关掉房间所有的灯。
手机屏幕向下倾斜45°
玩手机时不要把手机屏幕正对着眼睛,最好向下倾斜45°左右,也不要向上倾斜,否则脖子施力久了会酸痛。建议眼睛与手机可以保持30-50厘米的距离。
不要侧躺着身体玩手机
侧躺玩手机对眼睛的压迫最大,这样玩手机会造成左右眼睛的视力偏差,而且受压迫的眼睛容易造成供血不足,时间长了眼睛会出现膨胀感,出现短时性影像重叠。
不要俯卧身子玩手机
俯卧姿势玩手机,会影响手肘和脑部的血液循环,还可能造成颈椎以上惰性缺血。而且俯卧姿势容易引发疲劳,使人难以进入睡眠状态。建议仰着玩手机,但是时间久了双手会酸麻,可以在手肘下垫个枕头支撑,但要注意手机滑落砸到脸得不偿失。
不要坐床上低头玩手机
如果长期低头玩手机,颈椎曲度会逐渐变小,导致神经受压迫,血管扭曲、身体局部供血不足,以至于在颈椎病的早期,往往是颈、肩酸胀不舒服,严重的会出现双手麻木。建议低头玩手机时半个小时活动一下颈脖和手臂。
虽然上面的方式可以减轻睡前玩手机的伤害,但是睡前过多的活动会导致大脑兴奋,难以很快的入睡,睡眠质量就会降低,所以睡前还是不要过多的玩手机,可以选择听一些轻音乐放松自己,提高睡眠质量。
坐月子玩手机会伤害眼睛吗
1、坐月子玩手机会伤害眼睛,远离电子产品。不管手机、电视或是电脑,这些液晶屏对眼睛的刺激是蛮大的,再加上生产过后产妇的眼睛本来就弱,所以应尽量远离这些。如果一定要接触的话,也要控制好时间,调节好光线,在眼镜感到疲劳前停止。
2、首先的应该要注意在做月子期间应该避免手机的刺激和辐射的,否则的话有可能会对以后的眼睛的恢复有一定的损害的。应该要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其次的用电脑和手机的时间不可以超过2小时的,否则的话对你的以后的视力是有直接影响的。
小孩玩手机有什么危害
手机辐射会破坏孩子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从而引起记忆力衰退、头痛、睡眠不好等一系列问题。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身体组织中的含水量比成人丰富,而手机微波具有对水分越多的 器官伤害越大的特点,因而,微波对人体眼睛的伤害最大。此外,长期发短信还可能导致孩子手指发育畸形;低头玩游戏等,会对孩子的颈椎带来很大伤害
电话和短信剥夺了孩子与他人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容易让孩子变得怯懦、孤独、偏执。
玩手机、玩Pad上瘾的宝宝大多不喜欢和外界交流,缺乏交往的自信,甚至不知道该如何与小朋友相处,显得比较被动。如果强行控制这样的宝宝玩手机,他们大多会表现出狂躁的哭闹。
儿童每天持续用平板电脑1至2个小时以上,三个月视力就可以从1.0下降到0.5左右。另外,手机强光直射眼睛30分钟以上,容易造成眼睛黄斑部病变,导致视力急速恶化,特别不可逆的黄斑病。
手机上携带的有害细菌数量是男厕所冲水柄的18倍,宝宝的免疫系统还不健全,这些细菌很容易通过手机传播到人体并引发严重后果。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导致一系列感染,例如食物中毒和脓疱病,严重时可导致败血病,严重危害宝宝健康。
玩手机会严重影响亲子间的交流与互动,频繁给同学、朋友发短信,有可能让孩子们更不会对父母讲真心话,加深父母的失控感和亲子之间的隔阂。
手机行骗屡禁不止,让没有判断力的孩子接触过多信息,容易给他们带来危险。手机更新换代速度飞快,则容易让孩子贪慕虚荣、盲目攀比。
防止儿童过度玩手机的五个小窍门
现如今,“手机控”越来越低龄化,但长时间盯着屏幕会对小孩的视力产生不良影响,除此之外,孩子很容易错误操作,对手机里的文件“搞破坏”,给父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如何解决孩子过度玩手机的问题现下已成为了不少家庭的当务之急。手机对于孩子的魔力实在太大,有没有什么有效办法来转移孩子对手机的注意力呢?又或者有没有手机应用可以对这种现象“以毒攻毒”?
面对年纪还小就有“手机依赖症”的小孩,分散注意力是最好的方法。这里有很多窍门,一是陪他看书、看电影,给他培养其他的兴趣爱好,不要把全部精力都投在玩手机上。二也可以多带孩子出门游玩,感受大自然。好动是孩子的天性,跑来跑去自然就会忘了手机这码事。三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做手工劳动,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这招对培养孩子的耐心和创造力有极大帮助。当然,如果孩子还是惦记手机,我们还有第四个窍门,那就是把“玩手机”作为一种奖励机制,鼓励孩子好好表现。
以上四个窍门相信有不少家庭都已经试验过。但5岁的涛涛依然钟情于手机,用尽所有办法仍然连哭带闹地要玩手机。近期,涛涛的妈妈就给其他有同样问题困扰的爸妈推荐了一款神器,是一款叫“宝贝空间”的APP。刚开始涛涛妈妈还以为和一般的手机儿童模式一样,但这个APP还设置指定的儿童早教软件和益智游戏给孩子玩耍。涛涛果然玩的很喜欢,他最喜欢桌面上的可爱小熊,点击屏幕它还会做出互动,每次都把涛涛逗得咯咯笑。
宝宝爱玩手机怎么办 家长玩手机对孩子的影响有哪些
家长在陪孩子时如果玩手机,孩子就会对手机发生兴趣,进而有样学样,发展成手机党。而孩子玩手机不但会对孩子的眼睛造成不良影响,还可能因为长期保持固定姿势不动,影响脊柱发育。所以,家长们千万不要让自己的孩子发张成手机党。
当孩子有沟通欲望的时候,父母只顾玩手机,孩子就有被忽略的感觉,甚至认为在父母眼中,自己没有手机重要。为了弥补这种伤害,孩子可能以哭闹、乱砸东西等方式吸引父母的注意,也可能用玩手机、打游戏等方式来自娱自乐。这样会严重影响亲子之间的关系。
有心理专家表示,父母在陪伴孩子时玩手机其实是一种“冷暴力”,是对孩子感情上的冷漠。在家庭教育中,长期遭受冷漠的孩子容易产生孤僻性格,不愿和别人交流沟通,心理不能健康地发展;孩子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变得很冷漠,对他人也是漠不关心,甚至有可能成为冷暴力这个“接力棒”的传递者,尤其是他们在处理自己家庭问题时也可能出现障碍。
父母低头看手机,对孩子直接造成的伤害就是孩子感觉自己被冷落了,其次,孩子开始效仿父母的做法,也开始热衷低头看手机。最后的结果就是,父母反过来又为孩子热衷看手机而苦恼不已。所以不如从宝爸宝妈自身做起,放下手机,多跟宝宝玩耍交流,使家庭关系更加融洽。
孩子为什么沉迷手机?学会这几招,一治一个准! 孩子为什么依赖手机?
孩子依赖手机的原因不尽相同:
社交型依赖。手机通讯录里有200个好友,微信朋友圈里有300好友,QQ各种群里面还有4000多好友,这么强大的人脉关系让孩子难以割舍。
游戏型依赖。手机里面的网络游戏特别多,在长期的战斗中积累下来的功勋和经验使得孩子成就感爆棚,倍感满足。
娱乐型依赖。手机里面好友不多,游戏不多,全部都是电影、音乐、照片,弄得孩子心猿意马,不想写作业总想摸手机。
如果孩子特别依赖手机,作为家长,最好先分析一下自己孩子到底是属于哪一类的,然后再对症下药,找到应对方法。
最近美国西北大学研究发现,每天使用智能手机达68分钟以上,患上抑郁症的风险极高。其实这个不难理解,手机看似方便了人们之间的联系,可是经常一家人坐在沙发上,各自玩各自的手机,有什么难题、不开心也不当面交流,放在心里的事多了,自然也就容易抑郁了。
此外,还会严重影响孩子的注意力。手机里有海量的信息,各种软件让人应接不暇,正是这种“过度刺激”,容易影响孩子大脑发育,学习是个慢节奏的过程,这就很容易让孩子感到“没有动力”,每天超过1小时,3-4年后注意力将会落后于同龄人一大截。
长时间玩手机还有以下危害:
1)引发很多眼部疾病,导致近视成灾,影响就业。
2)孩子经常玩手机到深夜,上课睡觉不听课,学习成绩下降。
3)上网会使孩子变得越来越孤僻,不愿与外界交往,交际能力差。
4)玩手机替代了孩子的玩耍,导致孩子活动减少,进而影响到孩子的身体发育。
5)玩手机限制了孩子的感觉体验,易使孩子分不清虚幻和现实。
6)游戏里打打杀杀,容易使孩子性格暴躁。
面对孩子日渐沉迷手机,多数家长采取过粗鲁的方式:没收手机、砸了手机、情到不可控时,还打过孩子。哭过,闹过,绕了一圈,发现问题仍在原地等你。
其实,这些方法都不如事先与孩子约定手机使用时间来得有效!
家长可以抽出10分钟制定一份手机使用守则,例如:
(1)手机不可以带去学校,孩子要学会和同学面对面交流,这是基本的生活技能。
(2)孩子出门玩耍时,可以要求不带手机出门。
(3)小学生:周一至周五19:30,周末21:00,准时将手机收走,并且关机;直到第二天早上7:30才可以开机,嘱咐孩子不要出门借手机。
初中生:平时住校,周末21:00准时收走手机,直到第二天早上7:30才可以开机,嘱咐孩子不要出门借手机。
(4)控制孩子玩手机的时间,至于具体玩多久,由家长和孩子商量后决定。
(5)如果孩子做不到,那就收走孩子的手机作为惩罚。
以上5条请坚持一个月时间,一份坚持一份收获,做到不心疼、不放纵、不妥协,才能一点一点地从孩子身上拿掉对手机的依赖。
分享一位妈妈帮助孩子戒掉手机的小故事:
有一天,东东像往常一样起床,吃完早餐后想玩手机,竟然发现手机上贴了一张小纸条:
“妈妈从今天起对你的手机进行干涉,手机已经设置了密码,每天不定时更新;你每天要完成表格里随意被挑选的3件家务,完成之后你会得到你的密码!这项新规定将会持续3~4周,视情况做调整。如果你接受,那就开始行动,中午12点前不能完成,你就得不到密码了!先去拖地吧,加油,我的孩子!
东东当时又气又恼,一按手机就是输入密码的界面,加密的手机对东东来说毫无用处,他只好乖乖听从妈妈的安排。
他拎着一桶水,拿着拖把楼上楼下来回跑,将地板拖得干干净净。当他弯腰拖桌子底下的地板时,发现桌脚粘着一张纸条:不错哟,完成了第一件家务,请将自己的书桌整理干净吧!
当他将自己凌乱的书桌整理干净后,发现了桌子中心另一张纸条:真棒,妈妈看到你的努力了!请出门将垃圾倒了吧,你会找到你要的密码!
东东拿起家里的垃圾袋出门,隔壁开小卖部的阿姨喊住了他:“东东啊,你妈给你留了张纸条,说12点前看见你拿着垃圾出门,这纸条就给你,12点后就作废。”而纸条上写着的正是手机密码。
不得不说这个妈妈的新规定,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转移了孩子对手机的注意力,还养成了孩子做家务的好习惯。事实证明,一周后,东东不再对手机过分迷恋!
有些家长不禁会说,我试过和孩子约定手机使用守则,但是没有用。那是因为孩子觉得这份守则只针对自己太不公平了。
那么,家长可以这样做:家中有两个小孩的请一视同仁;在孩子禁玩手机期间,请家长陪着孩子一起坚持!也就是说家长要以身作则!
丨陪孩子时,不玩手机
当家长在陪伴孩子的时候,无论是陪写作业还是陪玩,可以提前将手机静音,并且不让手机暴露在孩子眼前,保证家长的陪伴是一心一意的。
那么,传达给孩子也是正面的反馈,而不是孩子以后有了手机就不再需要家长的陪伴了!
丨孩子闹脾气时,不拿手机哄
孩子是情绪多变的物种,有时候谁也没惹他,他自己一个人生闷气或者来闹闹你。家长觉得烦,怎么哄都不听,这时候就拿出了大法宝——手机。
而孩子的手机瘾多半就是这样染上的。因此,家长要坚持自己的原则,不管孩子怎么闹脾气,不要用给孩子玩手机的快速解决方法,不要养成孩子依赖手机的坏习惯。
丨家长态度要坚定
如果家长已经开始实施如何解决孩子玩手机的方法时,态度一定要坚决!要让孩子看到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
在达成约定的过程中,要尽量吸取孩子的意见,千万不能把“约定”变成父母单方向的“命令”。
视频终端综合症怎么治 阻碍动手能力的发展
孩子玩手机玩得溜,不一定就代表他们的动手能力强、比其他小伙伴聪明。就拿“搭积木”来举例,搭积木是三维立体空间中的活动,但手指尖在手机屏幕上的滑动却是二维的。哪一种方式更能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不言而喻。
喂奶玩手机对宝宝有影响吗 哺乳期喂奶玩手机对宝宝的影响
哺乳期妈妈喂奶玩手机,可能会破坏宝宝正常的大脑发育,导致其日后情绪障碍,如不爱与同伴玩耍和快感缺失等。
宝宝的眼睛对亮光是有感应的,如果哺乳妈妈的手机屏幕正好对着宝宝眼睛,近距离亮光则会伤害宝宝的眼睛。
手机会有很多的细菌,若哺乳妈妈在玩手机时,不经意把手机碰到乳房,被宝宝吃奶时吃进肚子,可能造成腹泻等疾病。
手机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送信号的,电磁波对身体是有辐射的,尤其会影响到宝宝的生长发育。
大多数人都习惯右手玩手机,因此妈妈玩手机时会给宝宝左边喂奶。总是左边喂奶,压迫宝宝的右边,导致宝宝左手左脚灵活,左右吸吮不均衡,会直接影响孩子肢体的协调性。
哺乳期妈妈喂奶时玩手机,会常常忘记宝宝已经吃饱,会一直给宝宝喂,可能导致宝宝的体重直线上升。
视频终端综合症怎么治 易受网络信息污染
许多家长对孩子玩手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与电子产品带来的强大安抚功能有着分不开的关系,但我们也必须正视,网络上的信息鱼龙混杂,劣质的内容或可对孩子的精神世界造成不良影响。
儿童喜欢玩手机的原因
1、孩子没有获得足够的陪伴
这种陪伴并不是时间上的问题,而父母长如何满足孩子心灵需求。现在独生子女居多,因为缺少儿伴,在很多时候他们都是一个人玩,如果父母忽视了陪伴孩子玩乐、分享快乐与烦恼,那么很容易导致孩子心灵上产生孤独感。从孩子口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好无聊!”“没人陪我玩!”于是他们需要通过借助其他事物来获得心灵补偿。零食、电视、网络便成了他们最好的陪伴者。
专家馨提醒:作为孩子最亲近的人,爸爸妈妈应该毫不吝啬地关爱自己的孩子,利用业余时间多和孩子交心,了解孩子的所见所闻,了解他的所需所求。多倾听孩子心声、多疏导孩子情绪,亲子沟通不求时长但求有效。
2、为了省心,让孩子玩手机
有的父母在忙手上的活儿,没空搭理孩子,就把手机塞给孩子,让他自己玩,父母自己就可以安心做自己要做的事。这样的做法不但助长了孩子玩手机成瘾,还潜移默化地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因为要忙所以才给我手机玩,那下次他们再忙我就有理由要手机玩了。
专家提醒:父母如果要做事,没有时间陪孩子,在孩子央求陪伴的时候,就应该和他说明情况,并告诉他可以做些自己感兴趣的事,亦或者来做小帮手。从而让孩子学会理解他人、体贴他人。这也是一种相互陪伴的需求。
3、孩子提出要手机时,父母没有正确回应
给还是不给,决定权完全在于父母,如果考虑周全就应该坚决行动。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适当让孩子使用手机,什么样的情况下坚决不能给,这一点必须慎重。假如为了激励孩子按时做完作业或者完成大人交给的任务而给孩子玩手机,也应该事先商议决定,避免孩子为了达到玩手机的任务而行动。最好别用玩手机游戏来奖励孩子写好作业。
4、孩子缺乏自控能力
对于玩自己感兴趣的事,每个成年人都很难自控,何况一个孩子,当他们玩得不亦乐乎的时候父母喊停止,对他们来说是非常痛苦的。很多时候你越催促他就越着急,一着急就玩不好,或者越着急就越想多玩一秒钟。 所以停止你的催促,用亲子约定的方式来帮助孩子控制时间,增强时间观念。
比如父母可以这样问:你决定玩多长时间,10分钟还是15分钟? 一般孩子都会选择15分钟,那么你可以补充一句:“如果你能在计划的时间内结束游戏,我决定多加你一分钟,你觉得如何?” 最后不忘加一句“妈妈相信你能做到”。当孩子能够在约定的时间内离开手机,那么父母就一定要兑现承诺,如果他没有做到,也不必凶神恶煞,直接说:“时间到,手机放回去。”
专家提醒:如果孩子央求说再玩一会儿,你也应该坚决,并明确能够守约才可以获得加一分钟。在这里,建议父母教会孩子看时间,比如在手机上看,在闹钟上看,学习用时间约束法来调整自己的行动。
5、缺乏有秩序的作息安排
孩子在放学后到上床睡觉这段时间,没有合理安排好作息时间,加上家庭成员各做各的事,很容易产生某个时间段无事可做,此时孩子便会容易想到看电视、吃零食或者玩游戏。最好的办法就是为家庭成员来个作息表。每个环节动静交替,紧凑进行,学习玩乐休息都不误。
专家提醒:在这里要强调的是,作息表不只是针对孩子本人的,而是每个家庭成员都应该严格按照要求去做的,在相互提醒、督促、评价之后,增强每个人的时间观念,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这样一来孩子也不会总想着玩手机。
6、父母在家频繁使用手机
我们常说孩子是父母的镜子,你做什么他就学什么,这就是身传言教。如果你经常在家里打电话、发短信、玩微信,或者打游戏、看电影,那么多半孩子也会对手机产生兴趣并希望从手机中获得满足。
专家提醒:低头一族的父母,一定记得不要在孩子面前拼命地玩弄手机。如果可能的话请放下手机,多看看书,和爱人谈谈心,和孩子下下棋聊聊天,或是一家人出门散散步,这些都是健康的生活方式,更有利于孩子成长,促进家庭幸福。
坐月子玩手机的危害
1、坐月子玩手机会损伤眼睛
坐月子期间,我们得身体合各方面都是劳损比较大的,经过生产的过程对于身体的亏损非常大,所以说这个时候身体各方面机能都比较低下,长时间的玩手机的话,首先刺激的就是我们的眼睛,甚至严重者可能会在出月子以后出现眼睛经常流泪甚至眼睛酸痛的情况,这些都是非常有可能的,所以说在这期间尽量不能玩手机。
2、坐月子玩手机不利恢复
坐月子的作用就是为了我们身体可以快速的恢复,所以说,需要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下静养,这样才能帮助我们身体的快速恢复,这个时候如果过多地玩手机的话,一方面会刺激我们的眼睛,另一方面会使我们的精神高度紧张,对于我们身体的恢复是非常不利的,所以说鉴于这种情况坐月子的时候,应当少玩或者是不玩手机。
刚生完孩子,产妇的身体非常虚弱,身体免疫力也有所下降,需要好好休息。月子期间,如果产妇长期对着手机,不仅容易受到电磁波的辐射,而且会造成用眼疲劳,长期保持一个姿势还容易引发腰酸背痛,可能会阻碍产妇身体的恢复。
3、坐月子玩手机伤害宝宝脑部神经
英国《微波理论与技术》期刊研究显示,儿童颅骨厚度显着低于成人,对辐射的吸收率明显高于成人。幼儿教育专家小编告诉你,手机微波具有对水分越多的器官伤害越大的特点,脑袋无疑是理想之选。孩子的神经系统正处于发育阶段,长期受辐射造成脑部神经损伤,还会影响孩子记忆力、导致睡眠紊乱等。
手机是存在一定辐射的,虽然辐射比较弱,但如果长时间在宝宝身边使用手机的话也不排除辐射对宝宝大脑造成影响,所以妈咪在玩手机的时候要尽量远离宝宝。
此外,手机在接通电话的那一刻辐射是最大的,所以妈咪在用手机打电话的时候不要将手机放到宝宝的耳边,或者在宝宝身边用手机播放音乐都是不太好的。
更值得注意的是,妈咪们都喜欢用手机给宝宝拍照,此时初生宝宝的器官、组织发育不完全。眼睛视网膜上的视觉细胞功能还未稳定,强烈的电子闪光对视觉细胞产生冲击或损伤,把握不好的话也容易影响宝宝的视力,所以妈咪用手机或ipad给宝宝拍照时要注意关闭散光等和声音。
手机对孩子的危害 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我们都知道,互联网和手机媒体上有着太多的低俗、暴力和色情文化。孩子们的三观都还没有成熟,是非观念不清楚,再加上好奇心的作祟和较差的自我控制能力,他们很容易被这些糟粕文化影响。
青少年正处在成长的关键期、学习的黄金期和生理、心理的躁动期,加上好奇心强、自我控制能力弱,比成年人更容易受到手机色情的诱惑,进而沉迷其中。
互联网和手机媒体上大量传播的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严重败坏社会风气,污染社会环境,危害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我要告诉家长们的是,对于孩子玩手机,千万不要再听之任之了。但是这并不代表着完全杜绝孩子玩手机,这既不是明智的,也不是我们能做到的。
毕竟,这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电子产品终将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要求孩子完全不玩手机,是不可能的。而且,如果孩子不会用这些信息的基本载体,就会离这个时代越来越远。
手机不是洪水猛兽,光靠堵是无法阻挡它们的。堵则溃,疏则通。所以,不如给孩子设置一些合理的规矩,引导孩子正确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