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哪8种人千万不能艾灸

哪8种人千万不能艾灸

醉酒者

对于醉酒者来说,是不建议进行艾灸的,因为艾灸时点燃的艾柱在人体表面进行温热灸,期间要注意避免烫伤,醉酒者情绪不稳定,很容易挣扎乱动,由于无法正常沟通、交流,这时候艾灸可能会导致烫伤,其次醉酒后人体气血运行和新陈代谢比较强,这时候艾灸容易加重对内脏器官的负担,不利于醉酒者健康。

皮肤炎症者

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条、艾柱,产生的艾热刺激人体穴位或特定部位,进行时需要确保皮肤完整、没有受损,因为通过艾柱加热刺激体表来起到活血通络、行气、散寒的功效,醉酒者容易被艾柱温热刺激到,从而加重皮肤的受损程度,或者导致伤口炎症加重。

经期女性

艾灸能够行气活血的作用,本身经血量较多的女性,在月经期间艾灸,容易导经血量更多,不利于健康,所以经期女性是不建议进行艾灸的。

大汗淋漓者

要知道艾灸具有一定温经散寒、活血通络作用,艾灸期间会出现发热、出汗,也会有口渴的感觉,大汗淋漓者进行艾灸,会导致身体缺水、口干舌燥,一般建议大汗淋漓者休息30-60分钟,待身体恢复平静,身上的汗液会发干之后,补充一些水分再进行艾灸比较好。

过饥过饱者

人体在艾灸的过程中,身体的血液循环会加速,身体能量消耗的比较快,人体在过饥的时候,身体非常容易疲乏,这时候进行艾灸很容易导致低血糖、头晕眼花等情况;其次就是过饱也不是做艾灸,艾灸后气血运行于全身,带走了部分胃部的气血,会影响人体肠胃功能,这时候进行艾灸不利于身体消化,可能会导致胃部不适,一般建议吃饱后1-2小时再艾灸。

孕妇

艾灸主要是艾草制成的,艾草属于一种冲药材,具有一定药性,艾灸的过程中会产生烟雾,孕妇吸入之后可能会咳嗽、不适;其次烟雾颗粒吸多了也不利于母婴健康,所以生活中孕妇是不建议进行艾灸的。

高热发烧者

高热发烧者需要进行降温、保持空气流通、避免患者身体脱水,并且需要及时送到医院救治;这时候进行会加重身体失水,从而加重其不适症状,所以高热发烧者要避免艾灸。

阴虚内热者

艾灸作为一种中医养生疗法,具有一定温补阳气的作用,对于热性体质的人群来说,这时候进行艾灸,很容易加重其不适症状,导致其出现上火、口舌生疮、大便干结、小便短黄、发热等症状出现。

艾草熏肚脐有什么禁忌 艾炙肚脐后的排湿反应

灸后失眠大多是寒邪外排所致,有的人艾灸肚脐后出现的排湿失眠反应可能会一整晚不眠,说不出的难受,不过过后大部分人能感觉本身已有问题寒湿体沉问题有好转,睡眠质量随着也会改善很多。

部分人艾灸后大小便增多十分常见,这也是艾灸肚脐后的排湿反应,而且有的人还会拉稀,拉屎较臭,如尿多尿频的最好多喝些水,近期饮食清淡为宜。

艾灸肚脐出水也可能是艾灸的排湿反应,这也说明身体内部有寒湿之气,建议平时注意腹部保暖勿受寒,忌生冷的食物,多喝些生姜红糖水和热汤粥。

三伏天泡脚的优点和缺点 三伏天怎么排湿气寒气

三伏天排湿气可以通过泡脚进行,其次还可以通过艾灸,但每个人艾灸的穴位不一样,排湿艾灸建议艾灸阴陵泉、三阴交、足三里,还有一些血海来通经活络,除湿散寒,达到一个冬病夏治,缓解关节疼痛增强机体抵抗能力的作用。

硬蜱分类

目前世界上已知蜱类应为895种,包括软蜱科Argasidae 189种、硬蜱科Ixodidae 705种、纳蜱科Nuttalliellidae 1种,并译出相应的中文物种名,这将有利于对世界蜱类的深入了解。同时对Barker和Murrell (2004)蜱类名录进行了修订,包括修订了9个拼写错误的种名、废除了31个无效种,增加了13个新种、重新启用了12个原无效种。 2、对中国蜱类曾经采用的分类体系进行了更新,并重新厘定了蜱类名录,解决了中国蜱类分类系统过时、种名混乱、物种不清等问题。目前中国已知蜱类117 种,包括软蜱科13种(锐缘蜱属Argas 7种、败蜱属Carios 4种、钝缘蜱属Ornithodoros 2种)、硬蜱科104种(硬蜱属Ixodes 24种、花蜱属Amblyomma 8种、血蜱属Haemaphysalis 44种、异扇蜱属Anomalohimalaya 2种、璃眼蜱属Hyalomma 6种、革蜱属Dermacentor 12种、扇头蜱属Rhipicephalus 8种)。 3、鉴于蜱类分类地位的变更及曾经遗留的物种描述错误等现象,制定出各科、属检索表及我国已知蜱类的种级检索表,并补充了邓国藩和姜在阶(1991)未描述种(灰黄花蜱A. helvolum和心形花蜱A. cordiferum)的形态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蜱类从形态上难以鉴定的难题。

冬天艾灸几天一次最好 艾灸需要循序渐进

如果感觉艾灸之后有些头晕或者胸闷,那么刚开始只艾灸十几分钟或者二十几分钟,让身体适应艾灸。因为艾灸是活血的,有些人艾灸之后头晕,胸闷,就是血液流通佳加快,血管膨胀导致,所以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艾灸后便血是怎么回事 艾灸后耳鸣是上火吗

可能是的。

有的人艾灸后会出现口干舌燥、头晕、牙痛、鼻出血、咽喉肿痛、口舌生疮、脸上起痘痘、耳鸣等现象,这些都是属于艾灸后上火的表现。

这时候一般建议艾灸的时候要找准穴位,艾灸之前要明确自己的体质,不要盲目进行,否则很容易对自身的健康造成伤害。

哪8种人不宜艾灸

皮肤受损者不能艾灸

1、准备要去艾灸之前,要先保证身体上面没有破损伤口,艾灸的时候是通过艾柱的热气刺激体表从而起到一个活血通络、行气、散寒的功效。

2、如果在进行艾灸之前身体上有疱疹、红肿、充血、破溃、烧伤、烫伤等等情况的话,若是在艾灸的过程中再被艾柱温热刺激到,会更容易加重皮肤的受损程度或者导致伤口炎症加重,不利于受损皮肤的恢复,而且从感受上来说,被艾灸者自己也会感觉比较痛苦。

过饥、过饱者不能艾灸

1、在饥饿状态,身体能量少、血糖降低,此时做艾灸会促进血液运行,加快血糖消耗,容易导致低血糖、头晕眼花等情况;

2、吃太饱的情况下也不宜进行艾灸,会容易反胃和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

小贴士

最好等饭后1-2小时再艾灸,因为艾灸一般需要躺下,躺下之后不利于消化,可能会导致胃部不适。

醉酒、情绪不稳者不能艾灸

艾灸是用温热的艾柱进行身体调理,去做艾灸的时候最好是心情平复、稳定,也就是用点燃的艾柱在身体表面进行温热灸,艾灸过程中要避免烫伤,需要被灸者的配合。

人在醉酒或者情绪不稳定的时候,容易挣扎乱动,也无法沟通、交流,这时候进行艾灸可能会导致烫伤,艾灸的效果也大打折扣了。

大汗淋漓者不能艾灸

艾灸是利用中医养生疗法进行的一项养生活动,进行艾灸有温经散寒、活血通络作用,在艾灸的过程中身体会发热、出汗,体内会流失一些水分,也容易有口渴的感觉,大汗淋漓者进行艾灸很容易导致身体缺水、口干舌燥。

建议

可以休息30分钟到一小时后,待身体恢复平静,将身上的汗液擦干,多补充一些水分再来进行艾灸。

妇女经期不能艾灸

1、艾灸是中医养生疗法,正确的进行艾灸能够行气活血,如果本身经血量较多的女性,在月经期间艾灸,容易导经血量更多,不利于健康。

2、艾灸的过程中需要躺着,经期女性躺着艾灸时可能会弄脏裤子,较易引起尴尬。

孕妇不能艾灸

1、孕妇是常见的敏感禁忌人群,从母婴健康的角度来说,孕妇是不能进行艾灸的,艾灸的过程中会产生烟雾,孕妇吸入之后可能会咳嗽、不适,这种烟雾颗粒吸多了也不利于母婴健康;

2、艾灸能够活血行气,孕妇要避免这种活血的项目,也要少接触艾叶制品。

高热昏迷者不能艾灸

有些人觉得艾灸是全能的,在什么情况下都可以进行艾灸,有些人发烧也会来进行艾灸,高热昏迷的时候进行艾灸是比较危险的,高热昏迷时需要进行降温、保持空气流通、避免患者身体脱水、及时送到医院救治。

小贴士

进行艾灸的环境都是比较封闭的,做艾灸还会加重身体失水,高热昏迷者要避免艾灸。

无自制能力者不宜艾灸

无自制能力者,比如说精神病患者等人群,是不适合进行艾灸的,因为艾灸是需要交流和交互的一种行为,如果无法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艾灸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危险性的意外情况。

艾灸一般多长时间合适呢

每次艾灸多长时间:

关于艾灸的时间方面,这个没有具体的时间。不过通常每个穴位尽量艾灸不低于半个小时吧,如果感觉舒服可以多艾灸一会。不过像腿部或者头部的穴位一般艾灸二十分钟左右就好了。

可能有些人会说,我平时没有这么多时间,要上班~可以少艾灸一会吗?其实也是可以的,不过一般来讲如果能多艾灸一会还是多艾灸一会吧,艾灸的时间短,药效渗透不进去,效果没有艾灸时间长好。

笔者着重说一下也并不是艾灸的时间越长越好,选择适合自己的艾灸时间才是最好的。例如有些人艾灸四十分钟,有些人艾灸一个到两个小时左右都有的,具体时间的话自己的决定。

新手每次应该艾灸多久:

新手艾灸的话一般讲究循序渐进的,很多人刚开始接触艾灸想着一天艾灸两次或者艾灸更多次数效果比较好的,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一般一天艾灸一次就好了。如果刚开始艾灸的话,如果感觉舒服的话,可以多艾灸一会,每个穴位不低于半个小时或者四十分钟左右,如果感觉艾灸时间有点长,那么可以每个穴位二十分钟左右,艾灸一段时间之后在逐渐增加艾灸时间的。真正的好艾条如下图所示,好的艾绒像棉花一样:

艾灸耳朵的排毒反应 上火

艾灸本身就是一种会增加体内阳气的养生方式,有一部分人艾灸耳部之后,会出现口干舌燥、咽喉疼痛等上火情况,这是排毒的一种方式,不用慌张,可以食用一些绿豆粥等去火的食材,若是情况严重者,建议停止艾灸观察几天,等症状过去再艾灸。

艾灸耳朵后为什么出水 尿液增多

艾灸本身具有利水消肿的作用,因此有一部分人艾灸耳部之后,会出现尿液增多的情况,这是因为艾灸之后将毒素从尿道中排出,此时应该多喝水,才能更好的排毒,使症状消失,但是肾脏、泌尿系统不好的人群,建议前往医院观察一段时间。

艾条的功效与作用 改善脾胃功能

艾条艾灸的养生保健手法还具有促进消化、改善脾胃功能的功效,针对不愿吃饭、厌食的人,艾灸可以增加食欲,改善脾胃功能,慢性腹泻的病人艾灸以后可以起到实大便的作用。

艾灸耳朵的排毒反应 红疹

有一部分人艾灸耳部之后,会出现红疹、疙瘩快等情况,这也是排毒的一种方式,一般继续艾灸也不会影响,且红疹一段时间后会慢慢下去,另外,也可边艾灸边按摩,对于症状的消失时间有所缩短,但是红疹情况较为严重者,有流水、水泡等,还是需前往医院检查。

艾灸熏肚脐的最佳时间 艾灸熏肚脐多久最好

20分钟为佳。

艾灸用做保健养生是比较灵活的,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舒适度选择艾灸的时间,一般情况下,用艾灸条灸的时间可以短些,大约15分钟左右,而用艾灸器或艾灸罐比较温和,灸的时间可以稍长,20分钟最好。另外若是给小孩子和老人艾灸的时间尽量要短些,避免身体不耐受。

艾灸肚脐什么时间最好 艾灸肚脐灸多久最好

关于艾灸肚脐的时间长短:如果是按疗程艾灸,前三次最好每日连续灸,每个穴位15—20分钟,以后可以隔日一灸10天为一个疗程。小孩子和老人艾灸的时间要短些。

艾灸用做保健养生是比较灵活的,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舒适度选择艾灸的时间。一般情况下,用艾灸条灸的时间可以短些,用艾灸器或艾灸罐因为比较温和灸的时间可以稍长。

冬至艾灸的好处与功效 8种人千万不能艾灸

艾灸并非人人适宜,如以下8种人则不宜艾灸:

1、阴虚阳亢,邪热内盛,热症和实症不适合艾灸。

2、热性体质(口腔溃疡、脓包、怕热不怕冷、便秘等)人群。

3、高热病人、大饥大饱、过度疲劳、身体红肿、皮肤过敏者不适宜用艾灸。

4、高血压患者病情突发时不宜艾灸,比较稳妥的方法是先控制血压,再辨证取穴。

5、体内有金属埋件者,谨慎艾灸。

6、良性肿瘤需要辩证施灸,恶性肿瘤不建议艾灸,以免导致热血妄行。

7、心脏部位不可多灸、久灸,外阴、乳头等娇嫩部位不能灸(仅针对传统艾条施灸,灸大夫隔物灸仪系列除外)。

8、脉搏每分钟超过90次以上禁灸。

相关推荐

艾灸为什么不能天天灸

之所以说要是自身身体不需要,那么就不需要天天进行艾灸,主要是因为天天艾灸会耗伤身体阳气,因为艾灸可以通过温热刺激打开皮肤上的汗毛孔,汗毛孔长期处于打开状态,会让身体正气从汗毛孔出去。 再一个就是天天艾灸,还会使体内热气随着打开的汗毛孔进入到皮肉肌肤中,慢慢耗伤身体阴液,引起口干舌燥,失眠多梦等阴虚的症状,因此对于身体素质较好的艾灸养生一周进行1-2次左右即可。

体质阴虚的不适合针灸

阴虚火旺者艾灸等于火上加火。如今气温越来越高,阳气升发,阳气浮在体表面,艾灸养生疗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护阳,然而专家提醒,艾灸并非适宜,阴虚火旺者不宜艾灸。如果艾灸,等于“火上加火”。 阴虚火旺的,主要表现为舌红、苔少、盗汗、手心出汗、心烦等,艾灸保健养生的原理主要是温通经络、活血化瘀,属于温性,此类艾灸,相当于火上加火,不能达到保健养生作用,还可能带来反作用。 一般情况下,女性阴虚者较多。此外,湿热比较重的群也不宜艾灸,原理也是如此。

三伏灸怎么做要连做几天

三伏灸是选用优质艾条或者艾柱,作用在身体穴位上。 三伏天的时候,自然界的阳气较盛,体皮肤松弛,毛孔大张,在特定穴位上进行艾灸,能使药物成分更容易渗透皮肤,刺激穴位,帮助疏通经络,调节脏腑,将体内的顽疾、寒气驱除出来,达到“冬病夏治”效果。 按照三伏天的具体时间进行艾灸即可。 三伏灸是严格顺应三伏天时间进行的,三伏天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三伏天的时候在这三个伏天进行艾灸即可,如果想达到比较好的效果,还可以进行伏前预热和伏后加强,今年是2022年,今年三伏灸具体的时间表如下: 伏前预热灸:2022年7月6日

神阙关元不能轻易艾灸

是的,艾灸神阙和关元有一定的禁忌,如果属于禁忌群,那么不宜进行艾灸。 有些艾灸神阙、关元之后会出现双目红肿、口干、便秘等上火症状,这可能就是盲目艾灸的后果。 因为艾灸关元、神阙虽可强身益阳,但也能伤阴。因此临床上凡属阴虚阳亢、邪实内闭及热毒炽盛等病症,要慎用灸法,否则易使邪热内郁。比如说两眼干涩、面部烘热、口咽干燥、五心烦热、潮热盗汗以及便秘的就不适合艾灸关元、神阙。

2020年三伏灸时间

中医中艾灸是一种很好的养生方法,三伏天的时候比较适宜进行,这样有利于驱除体体内的寒邪之气,对体的健康具有好处,三伏天艾灸时间如下: 伏前灸 2020年7月6日-2020年7月15日:属于一种预热灸。 初伏灸 2020年7月16日-2020年7月25日:需要连续灸三天,有序隔一天灸一次。 中伏灸 2020年7月26日-2020年8月14日:先连灸三天,后续调理隔一天灸一次。 末伏灸 2020年8月15日-2020年8月24日:先连灸三天,后续调理隔一天灸一次。 伏后灸 2020年8月25日-2020年9

8种千万不能艾灸 皮肤受损者不能艾灸

艾灸的时候,首先要保证艾灸部位的皮肤是完整、没有受损的,因为艾灸的时候会通过艾柱加热刺激体表来起到活血通络、行气、散寒的功效,如果有疱疹、红肿、充血、破溃、烧伤、烫伤等等,再被艾柱温热刺激到,容易加重皮肤的受损程度,或者导致伤口炎症加重,不利于受损皮肤的恢复,被艾灸者自己也会感觉到疼痛不适,建议等肌肤康复后再进行艾灸为好。

8种千万不能艾灸 醉酒者

对于醉酒者来说,是不建议进行艾灸的,因为艾灸时点燃的艾柱在体表面进行温热灸,期间要注意避免烫伤,醉酒者情绪不稳定,很容易挣扎乱动,由于无法正常沟通、交流,这时候艾灸可能会导致烫伤,其次醉酒后体气血运行和新陈代谢比较强,这时候艾灸容易加重对内脏器官的负担,不利于醉酒者健康。

艾条一次用一根吗

并不是。 艾条主要用来艾灸的工具,而关于其使用,并不是一次要将整个艾条全部用完才可,具体使用量根据艾灸的时间来看,一般来说,一根艾条可以燃烧30-40分钟,有的艾灸20分钟就承受不住高温了,那么艾条还会剩一些,这时需要熄灭下次使用,而有的艾灸1个小时左右,这就需要用到第二根艾条了。

艾灸后怎么看湿气排出 艾灸部位出水要擦掉吗

艾灸完后擦掉。 在艾灸的过程中,湿气重的艾灸部位一般会出很多水,艾灸的时候不需要擦掉,待艾灸结束后需要立刻擦掉,这是因为艾灸后皮肤的毛孔处于张开的状态,如果不擦的后容易使寒邪之气侵入体内,引起身体不适。 艾灸过程中出水是正常现象,因为艾灸是通过点燃艾条后的温热来刺激穴位,促进体内的血液循环,来加强身体的体质,起到温补益中、健脾暖胃的效果,从而促进体内湿气的排出,出水就是证明在排湿气的一个表现。

夏天艾灸可以开窗户吗 艾灸一般多长时间

视不同情况而定: 1、看艾灸部位:头面部穴位20分钟;背部及四肢穴位灸25分钟;胸腹部穴位灸30分钟对于体质较弱的小孩、老等,艾灸要依照实际情况定,不可艾灸过久。 2、看艾灸用途:保健灸,一周艾灸2-3次,每次每穴15分钟左右;治疗性艾灸,每次每穴艾灸20分钟以上,艾灸一周休息2天;体寒特别明显的姑娘,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决定是否每天坚持灸。 小贴士:切不要随意延长艾灸时间,久生弊端,艾灸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之间也存在个体差异,所以每个艾灸时间因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