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因素影响婴儿睡眠
哪些因素影响婴儿睡眠
(1)不良睡眠习惯,睡眠时间无一定规律或睡前由人抱着走动、摇晃或唱催眠曲等。
(2)白天过度兴奋或紧张受惊吓,太热、太闷,蚊虫咬或尿布潮湿等。
(3)小儿对梦中的一些可怕事情不能明辨真假,造成恐惧心理而影响睡眠。
(4)小儿肠道寄生虫病,如小儿蛲虫病,每晚蛲虫爬出肛门造成小儿皮肤痒,影响入睡。
(5)饥饱不适,被褥过暖、过厚,使小儿身体产热难以散发,或盖被过少,使小儿受凉。
(6)大一点的小儿睡眠不好,与生活习惯改变和情绪的变化有关。例如睡眠场所的变化,或睡前听了怪诞的故事或电影,以致情绪久久安定不下来。
(7)各种疾病,也会影响睡眠。
婴儿睡眠多更容易长得高
然而,一旦被调查对象每晚的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或超过8小时,其认知测试成绩就较差。睡眠过少或过多所引起的认知能力退化相当于比实际年龄老了4至7岁。
美国埃默里大学学者在对23名婴儿从其出生12天起进行的跟踪研究发现,这些婴儿在身高增长48小时前,都会出现连续两天日均增加4个半小时睡眠的贪睡情况。贪睡的婴儿每多一次睡眠,身高增长可能性增加43%;每多1小时睡眠,这种可能性增加20%。负责这项研究的该校人类学教授兰普尔认为,研究成果表明,睡眠确实影响婴儿的成长。婴儿睡眠多,他们就容易长高。
婴儿各个月份睡眠时间
一、新生儿期
新生儿期每天平均睡眠时间需要18小时(范围16~20 小时),每个睡眠周期约45分钟,在一个睡眠周期中浅睡和深睡时间约各占一半。新生儿大多数时间是在睡觉,由一个睡眠周期进人另一个,每2~4小时醒来要吃奶,并睁开眼觉醒数分钟到1小时,昼夜节律尚未建立。
二、1~3个月
1~3个月小儿1天应睡16小时左右,白天应睡4次,每次1.5~2小时,夜间要睡10~11小时。这就是说,除了吃奶、换尿布、玩一会儿,大部分时间就是睡觉。
三、4~6个月
4~6个月的婴儿每天睡眠时间应保证在14小时左右。
记住:决定婴儿一天生活的睡眠方式应由婴儿的睡眠状况来决定。把正在鼾睡的婴儿叫醒,增加断奶食品是愚蠢的,硬要改变婴儿睡眠这一基本生命节律,是违背自然规律的。如果硬是这样做,婴儿的情绪会变坏。何况在这个时期里,只要遵循婴儿睡眠的自然规律,就不会出现什么毛病。
一般是上午睡1~2小时,下午睡2~3小时。由于白天运动量增加,稍有疲劳的婴儿夜里就睡得很香。
五、7~12个月
7~12个月的婴儿睡眠时间和睡觉的香甜程度因人而异。一般是上午睡1次,每次睡1~2个小时。下午睡1~2次,每次各睡1~2个小时,夜里的睡眠情况也不尽相同。一般夜间睡10小时左右。
在这个月龄的婴儿中,很少有一觉睡到天亮而不醒的。一般都要醒来2~3次解小便。这时既有换掉尿布后又马上入睡的婴儿,也有吃足母乳后方能安睡的婴儿,还有不吃80~100毫升左右牛奶就不能入睡的婴儿。
总之这个时期的婴儿一昼夜睡眠时间应在14~15小时。睡眠时间过少,可影响婴儿身体发育;睡眠时间过长,影响活动时间,使婴儿动作发展迟缓。
六、1~3岁
1~3岁每天平均睡12~13小时,夜间能一夜睡到天亮,白天觉醒时间长,有固定的2~3次小睡时间。
提示:由于宝宝睡眠长短存在个体差异,不宜作硬性规定,上面所说的睡眠时间仅供参考。
一、新生儿期
新生儿期每天平均睡眠时间需要18小时(范围16~20 小时),每个睡眠周期约45分钟,在一个睡眠周期中浅睡和深睡时间约各占一半。新生儿大多数时间是在睡觉,由一个睡眠周期进人另一个,每2~4小时醒来要吃奶,并睁开眼觉醒数分钟到1小时,昼夜节律尚未建立。
二、1~3个月
1~3个月小儿1天应睡16小时左右,白天应睡4次,每次1.5~2小时,夜间要睡10~11小时。这就是说,除了吃奶、换尿布、玩一会儿,大部分时间就是睡觉。
三、4~6个月
4~6个月的婴儿每天睡眠时间应保证在14小时左右。
记住:决定婴儿一天生活的睡眠方式应由婴儿的睡眠状况来决定。把正在鼾睡的婴儿叫醒,增加断奶食品是愚蠢的,硬要改变婴儿睡眠这一基本生命节律,是违背自然规律的。如果硬是这样做,婴儿的情绪会变坏。何况在这个时期里,只要遵循婴儿睡眠的自然规律,就不会出现什么毛病。
一般是上午睡1~2小时,下午睡2~3小时。由于白天运动量增加,稍有疲劳的婴儿夜里就睡得很香。
五、7~12个月
7~12个月的婴儿睡眠时间和睡觉的香甜程度因人而异。一般是上午睡1次,每次睡1~2个小时。下午睡1~2次,每次各睡1~2个小时,夜里的睡眠情况也不尽相同。一般夜间睡10小时左右。
在这个月龄的婴儿中,很少有一觉睡到天亮而不醒的。一般都要醒来2~3次解小便。这时既有换掉尿布后又马上入睡的婴儿,也有吃足母乳后方能安睡的婴儿,还有不吃80~100毫升左右牛奶就不能入睡的婴儿。
总之这个时期的婴儿一昼夜睡眠时间应在14~15小时。睡眠时间过少,可影响婴儿身体发育;睡眠时间过长,影响活动时间,使婴儿动作发展迟缓。
六、1~3岁
1~3岁每天平均睡12~13小时,夜间能一夜睡到天亮,白天觉醒时间长,有固定的2~3次小睡时间。
提示:由于宝宝睡眠长短存在个体差异,不宜作硬性规定,上面所说的睡眠时间仅供参考。
婴儿缺钙影响睡眠吗
婴儿缺钙是会影响到睡眠的,除此之外,还会影响到宝宝的其它方面:
1、不易入睡,睡觉不实。夜惊、夜啼是宝宝缺钙的表现之一。通常新生儿缺钙就会常常在夜间突然惊醒,啼哭不止。
2、夜间盗汗。入睡后头部大量出汗,哭后出汗更明显。
3、性情异常。宝宝缺钙会脾气怪,常会出现烦燥、爱哭闹、坐立不安等表现,不易照看。
4、出牙晚、牙齿排列参差不齐。有的宝宝1岁半时仍未出牙,或者牙齿发育不良、咬合不正、牙齿排列参差不齐、松动或者过早脱落。
5、枕秃圈。缺钙的宝宝易出汗,通常后脑勺处的头发被磨光,形成枕秃。枕秃可以反应缺钙的一部分情况,但不是绝对的情况。
6、前囱门闭合延迟。前囟一般1~1.5岁时闭合,缺钙的宝宝通常常在1岁半后仍不闭合,形成方颅。
7、生长迟缓,学步晚,骨关节畸形。缺钙的小儿多数1岁左右学迈腿走路,或者会由于骨质软,表现为“X”形腿或者“O”形腿,肌肉,松软无力,腿骨疼痛。
8、肌肉肌腱松弛。缺钙严重,如果腹壁肌肉、会导致肠壁肌肉松弛的情况,可引起肠腔内积气而形成腹部膨大如蛙腹状。如果是脊柱的肌腱松弛的情况,可出现驼背、鸡胸、胸骨疼痛。
9、串珠肋肋软骨增生。新生儿缺钙,各个肋骨的软骨增生连起似串珠样,常压迫肺脏,让新生儿通气不畅,容易患气管炎、肺炎。
10、缺钙还会表现为精神状态不好、食欲不振、对周围环境不感兴趣、抽搐、智力低下、免疫功能下降等。
哪些因素会影响婴幼儿的睡眠呢
睡眠是人体主动的生理要求。婴儿早期主要受生理因素影响,睡眠时间长短几乎和内在的生理需求是一致的。但是出生6周以后,睡眠环境和父母的育儿方式会对孩子建立良好的睡眠模式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孩子的行为。因为婴幼儿主要依靠抚育者照顾,不能独立决定自己的睡眠,因此睡眠情况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睡眠的环境和抚育者的动机。
1睡眠环境
温度适中(20℃~25℃),相对湿度60%~70%,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卧室安静,减少外界的刺激,如噪声、灯光、玩耍等,睡眠时给予适量的棉织品衣服和被子,让孩子感到温暖而不过热,小婴儿最好用睡袋包裹(但禁止蜡烛包),使得孩子有安全感。
2抚育者的动机
如果父母用心并及时发现孩子睡眠的需求,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孩子就会越来越健康,发育得就会更好!如果在这段时间抚养人没有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睡眠模式,以后孩子就会出现睡眠不安、夜间频频醒来、依靠哺喂等方式进入到下一个睡眠周期的不良睡眠行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习得性行为。
3孩子的先天气质
每个孩子不同的先天气质也影响着睡眠模式的养成。大多数婴幼儿都属于容易型(易养型)孩子,他们吃、喝、睡、大小便等生理机能活动有规律,节奏明显,容易适应新环境(调适良好)。生活规律,能够很容易地建立良好的睡眠模式。但是也有很少的困难型(难养型)孩子,他们时常大声哭闹,烦躁易怒,爱发脾气,不易安抚;在饮食、睡眠等生理活动中缺乏规律性;对新食物、新事物、新环境接受较慢,需要长时间去适应新的安排和活动,对环境的改变难以适应(调适不良)。他们的情绪总是不好,在婴幼儿阶段家长需要费很大的力气才能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睡眠模式,家长需要有极大的耐心。
婴幼儿睡眠充足的表现:白天活动时精力充沛,不觉疲劳,情绪佳;食欲好,吃饭津津有味;在正常的饮食情况下,体重按年龄增加。
影响婴儿身高的因素
1.母亲健康
孩子的健康受母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时期,母亲身怀孩子的时候,以及母亲哺乳孩子的阶段。所以母亲们要注意在这两段时间内加强自身营养和对疾病的预防,加强对传染病的预防。
2.生活环境
孩子的成长也受到自然环境影响。晴天白云日,让宝宝多出室外感受下暖阳,呼吸下清新的空气不仅增进亲子感情,也能让宝宝更为健康地成长。良好的自然环境,再加之平时锻炼和营养,婴幼儿就容易快速生长发育。在四季中,婴儿一般是在春天容易长个子,秋天容易长体重。
观睡眠状况 察婴儿健康
症状一:婴儿在刚入睡时或即将醒时满头大汗
可以说大多数婴儿夜间出汗都是正常的。但如果大汗淋漓,并伴有其他不适的表现,就要注意观察,加强护理,必要时去医院检查冶疗。比如婴儿伴有四方头、出牙晚、囟门关闭太迟等征象,就有可能是患了佝偻病。
症状二:婴儿夜间睡觉前烦躁,入睡后全身干涩,面颊发红,呼吸急促,脉搏增快,超过110次/分
这预示着婴儿即将发烧。应该注意婴儿是否有感冒症状或腹泻症状,另外注意给他补充水分。如果婴儿真有发烧症状出现,即应采取酒精擦拭等物理降温方式。
症状三:婴儿睡眠时哭闹,时常摇头、抓耳,有时还发烧
婴儿可能是患了外耳道炎、湿疹或是中耳炎。应该及时检查婴儿的耳道有无红肿现象,皮肤是否有红点出现,如果有的话,及时将婴儿送医院诊治。
症状四:婴儿睡觉时四肢抖动
这一般是白天过度疲劳所引起的,不必担心。需要注意的是,婴儿睡觉时听到较大响声而抖动是正常反应;相反,若是毫无反应,而且平日爱睡觉,则当心可能是耳聋。
症状五:婴儿睡觉后不断地咀嚼
婴儿可能是得了蛔虫病,或是白天吃得太多,消化不良。可以去医院检查一下,若是蛔虫病可用婴儿专用的驱虫药驱除;若是排除了蛔虫病,则应该合理安排婴儿的饮食。
症状六:婴儿睡着后手指或脚指抽动且肿胀
这时父母要仔细检查一下婴儿的手指,看它是否被头发或其他纤维丝缠住,或被蚊虫叮咬的痕迹。
症状七:婴儿不能睡得沉,经常翻动身体
其实小宝宝入睡后在床上翻滚的现象较为常见。有时被子垫得不舒服或被子太厚等都会影响婴儿的睡眠质量。有些家长怕小儿睡觉时冷,让他穿着衣服睡觉,小儿感到不适,于是翻来滚去。有的家长总是担心小儿吃不饱,晚上睡前还让他吃很多的东西,使得小儿睡觉后肚子总是胀得难受,所以睡觉睡不踏实。
症状八:婴儿经常在睡着后突然大声啼哭
这在医学上称为婴儿夜间惊恐症。如果孩子没有疾病,一般是由于白天受到不良刺激,如惊恐、劳累等引起的。所以平时不要吓唬孩子,保持孩子安静愉快的情绪。
总之,婴儿仍处于不能表达自己喜恶的时期,家长除给他安排好足够的睡眠时间外,应当在婴儿睡觉时多观察他的异常变化防止延误病情。8~9个月的婴儿白天一般睡2~3次,持续时间2~6小时,夜间睡10个小时,共计14~15个小时。睡眠时间过少,影响婴儿身体发育;睡眠时间过长,影响活动时间,使婴儿智力发展延缓。
婴儿睡眠多更容易长得高
根据一项与中年人睡眠有关的研究成果,每晚睡眠7小时的中年男女在所有认知能力测试中得分最高,其次是每晚睡眠6小时的中年男女。那么婴儿睡眠有哪些好处?母婴专家指出,婴儿睡眠多更容易长得高。
然而,一旦被调查对象每晚的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或超过8小时,其认知测试成绩就较差。睡眠过少或过多所引起的认知能力退化相当于比实际年龄老了4至7岁。
美国埃默里大学学者在对23名婴儿从其出生12天起进行的跟踪研究发现,这些婴儿在身高增长48小时前,都会出现连续两天日均增加4个半小时睡眠的贪睡情况。贪睡的婴儿每多一次睡眠,身高增长可能性增加43%;每多1小时睡眠,这种可能性增加20%。负责这项研究的该校人类学教授兰普尔认为,研究成果表明,睡眠确实影响婴儿的成长。婴儿睡眠多,他们就容易长高。
影响婴儿体重的因素
1、母婴健康
妈妈或者宝宝的健康状况会直接影响到宝宝的体重。妈妈乳汁分泌不足,或者是宝宝患有一些疾病的时候,体重就很容易发生不达标的状况。而当宝宝营养过剩时,那么宝宝体重自然就会超重了。
2、睡眠状况
对于正在生长发育中的宝宝来说,睡眠质量是至关重要的,睡眠好的宝宝,生长发育得会快一些,自然的体重也就跟着增长了。所以爸爸妈妈们想让宝宝体重增长起来,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十分有必要。
3、热量摄入
母乳喂养的宝宝,哺乳方式和哺乳次数都会影响到宝宝营养和热量的摄入;人工喂养的宝宝,喂奶时间和次数也会影响到宝宝热量的摄入,进而引起宝宝体重异常。
4、其他因素
妈妈孕期没有注意自身的调养,也会影响到宝宝体重的增长。如妈妈的初产年龄(30岁以前生产宝宝体重会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31岁以后会随着年龄增加而减少);如孕周期的时长(宝宝在母体中的时间太长或者太短)等等。
影响婴儿体重的因素
影响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初产年龄:初产年龄在30岁以下,新生儿出生体重随孕妇年龄增加而增加,超过31岁则随年龄增加而减少。
2、孕周:胎儿在母体中的时间太短或太长,均会影响新生儿出生的体重。孕35至39周,新生儿出生体重随 周增加而明显增加:孕40周至43周,体重增加较慢;孕44周后,体重反而下降。
3、胎次及多胎:第二胎第五胎新生儿出生体重与第一胎相比,呈递增现象,多胎新生儿体重一般都较低。
4、孕妇健康状况:孕妇患高血压、心脏病、肾病等疾患,新生儿出生体重低。如感染病毒或其它微生物,也会影响胎儿的发育。
5、孕妇嗜好:孕妇吸烟会导致新生儿体重低于正常体重。
6、胎儿性别:女性新生儿低于男性110克。
7、营养状况:节食、偏食、挑食都会造成营养缺乏而导致新生儿体重过低。
新生儿体重:
为使您的宝宝出生时达到标准体重,应尽量克服不良习惯。比如我们发现有些低体重儿,是因为孕妇怕失去往日苗条的身材而减肥,尤其是节制肉食,造成胎儿发育不良,有的担心胎儿过大会在腹部皮肤留下妊娠纹;还有的怕食后不舒服,出现恶心、呕吐等现象,而不吃不喝,结果造成妊娠贫血。这样不仅导致孕妇心悸、头晕等,还会造成胎儿慢性缺氧,而影响胎儿脑细胞和神经细胞的生长发育。胎儿出生后若体重过低,不仅体力差,智力也差且反应迟钝。因此,妊娠期妇女要多为胎儿着想,否则将造成无可挽回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