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对胆结石的作用 气滞证所致胆结石取穴
艾灸对胆结石的作用 气滞证所致胆结石取穴
主要症状:右上腹胀满隐痛,或阵发性绞痛,痛印肩背,或伴随胃脘部痞满,厌食油腻,舌质淡红,舌苔白或微黄,脉弦细或弦紧。
艾灸取穴:阳陵泉,胆俞,神厥,日月,太冲。
功效:疏肝散结。
艾灸对胆结石的作用 艾灸治疗胆结石施灸方法
1.用艾条温和灸,将艾条点燃,施灸者右手持艾条垂直悬起于穴位上,约离皮肤一寸,直接照射,以患者觉得温热舒服,以致微有热痛感觉为度,使温热连续刺激,每穴灸10-20分钟,每日1次,7次为一个疗程。
2.用少许蒜汁或油脂先涂抹于施灸穴位皮肤表面,再将艾炷放置在选定的穴位上,用中,小艾炷施灸,每穴3-5壮,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
胆结石最佳治疗方法
胆结石治疗方法有很多,目前胆结石治疗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手术治疗。另一种是非手术疗法,即采取中西医对症治疗、中医药物治疗等疗法。两种疗法各有利弊。
胆结石手术治疗可分为一般手术和微创手术。
1.一般的手术治疗
对于一些比较大的、药物不起作用的结石可通过手术直接切除胆囊,能快速根除病灶,是目前最好的办法。但手术有一定的适应证。
2.微创手术
只是在腹部切三个2~3公分的小切口就可以了,手术方法简单、创伤小、恢复快。但是微创手术很难将细小结石取出,还会诱发结石。
经常节食小心胆结石
在这个看脸和身材的时代,减肥一直是年轻女性间交流的热门话题,一些人甚至用极端的节食方法维持好的体型。长期节食,可以得到好的身材,也可能得诸多疾病,胆结石就是其中之一。
胆汁比例失调致胆结石
胆汁由肝脏分泌产生,一般情况下胆汁中的胆汁酸、胆红素、磷脂、胆固醇以及钙、钾等元素都溶解于胆汁,当胆汁酸、胆固醇和磷脂比例失调或胆汁流体动力学遭到改变时,就容易出现沉淀,形成结石。
食物可刺激胆汁的分泌,使胆囊收缩,促进胆固醇随胆汁排出。经常节食的人,胆囊的收缩能力逐渐减弱,容易引起胆汁浓稠,使胆汁的成分比例变化而形成胆固醇结晶,久而久之形成结石。
女性更易得胆结石
女性出现胆结石的机会是男性的2-4倍。据临床统计,胆固醇结石患者中,女性占63%,男性为37%。
怀孕会影响胆结石的发病。怀孕的年龄越大或怀孕次数增加,都会使胆结石的发病率增高。另外,肥胖、饮食不规律、用药不当等也可引发胆结石。
三餐规律才可避免胆结石
胆结石的治疗主要还是要靠手术,如果不想挨刀子,平时就应该注意饮食习惯。肥胖虽然的确不好,但节食过度也有损健康。不仅仅是节食,三餐不规律、不吃早餐等都可导致胆汁内固醇的积聚,形成结石。
1. 科学减肥:肥胖易使体内胆固醇过多,增加胆中固醇含量,因此减肥对预防胆固醇有积极作用;
2. 规律进餐:若两餐间隔时间太长,会减少胆汁酸肠肝循环的阻断时间,导致胆固醇升高。另外,适当进食脂类和蛋白质有助于刺激胆囊排空,预防胆汁淤滞。
减肥不当警惕胆结石
胆结石也是“富贵病”
胆结石是人体胆道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众所周知,胆囊最大的作用是存储和调节胆汁。形象地说,包括胆囊在内的胆道系统就好比一条逐渐汇集、由小变大的“河流”。肝内胆道和肝外胆道共同组成这条“河流”。它的使命就是将肝脏分泌的胆汁输送到十二指肠。
因此,除了胆囊之外,同饮“一河水”的肝外胆管和肝内胆管都有可能长结石。对于近年来发病率不断提高的胆石症研究表明:从结石所含的成分来看,以胆固醇结石最为多见;按结石发生的部位来说,胆囊结石占了胆道系统结石的一半左右。
101颗,甚至更多的结石究竟是怎样形成的?专家认为,胆结石形成的原因有很多,它的发病机理迄今为止没有完全搞清楚。
但是,胆石的形成和胆汁中所含胆固醇等成分的比例发生变化有着必然联系。因此,饮食偏爱高胆固醇、高脂肪的人往往容易患胆囊结石。高胆固醇饮食会使胆汁中的胆固醇浓度增高,胆汁粘稠,排泄不畅而导致结石。所以,糖尿病和肝硬化患者也是胆结石高发人群。
专家说:高胆固醇、高脂肪往往是胆囊结石的元凶,而寄生虫则更易引起胆管结石。过去,我国胆管结石的患者远远超过胆囊结石,而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的改变,我国胆囊结石的发病率已经超过了欧美国家。
专家还指出,精神紧张也会导致胆结石的生长。因为人的大脑活动会影响消化系统的运作,如果精神长期处于紧张、急躁甚至抑郁的状态,就会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影响胆囊收缩,使胆汁的运动和分泌受到影响,从而促使胆结石的形成。
减肥当心减出胆结石
吃得太好、吃得太少,都有可能患胆结石。专家说:“减肥不当,尤其是追求快速减肥的人容易患胆结石。”
不少减肥者会通过服用药物、降低食欲的方法来减轻体重。他们往往控制饮食,不吃米饭,有的甚至只吃少量的蔬菜。摄食过少,导致营养配比不均衡,会引起胆囊淤滞、排空延缓、胆汁粘稠以至结石形成。而这种现象在减肥速度加快时最为明显,当减肥速度超过每周1.5公斤时,胆石发生的危险就会突然增加。
近年来,国外科学家对因减肥所致的胆结石病人做过专门研究,结果发现:减肥者胆汁中的胆盐含量明显增加,粘液增加至少10倍以上,钙类也增加40%。而钙与粘液的增加,对胆结石的形成起到了主要作用。
大量的临床资料统计还发现,因减肥所致的胆结石多发生于减肥的头两年,尤其是以快速减肥的2到4个月内,约有25%的人发生胆结石,其中以手术减肥致胆结石的发生率更高。专家提醒减肥者,控制饮食以追求快速减肥的方法不可取。
胆结石艾灸哪个位置 湿热证所致胆结石取穴
主要症状:右上腹疼痛,呈阵发性加剧,严重者绞痛难忍,痛引肩背,伴随沉重感,高热寒战,口苦咽干,恶心呕吐,或出现尿黄,大便秘结,右上腹压痛,重者肌紧张,拒按,有时可触及肿大的胆囊,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或弦滑。
艾灸取穴:大椎,曲池,合谷,神厥,日月,太冲穴。恶心呕吐加内关,中脘穴;绞痛加足三里,丘墟穴。
功效:清热利湿,软件散结。
胆结石患者怎么吃
胆结石日常怎么吃
少吃高脂肪、高油、高糖的食物,这些食物易造成胆汁加速分泌、淤积,形成结石。
对于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要多吃,这样有助于溶解结石。菠菜、青笋、莲花白、洋葱、四季豆、玉米、大青椒、南瓜、红皮白萝卜、莲藕等都具有“溶石”作用。
按时吃早餐。早餐时可以吃一个煎蛋,这样能减少胆汁在胆囊中的停留时间。
多注意个人卫生以及居住环境的卫生问题,防止发生细菌感染。
少吃动物内脏和蛋黄类富含胆固醇的食物。
少食用土豆、红薯、豆类、萝卜等易胀气的食物。
制作食物时多用蒸、煮、炖的方法,少用煎、炒、炸的方法。
饮食口味要清淡,少加盐。
胆结石日常饮食禁忌
忌吃含胆固醇较高的的食物,如动物心、肝、脑、肠以及蛋黄、松花蛋鱼子及巧克力等。
忌借节日或亲友聚会时大吃大喝。因为暴饮暴食会促使胆汁大量分泌,而胆囊强烈的收缩又会引起胆囊发炎、局部绞痛等。
忌食辛辣刺激的调味品,如辣椒、辣椒油、五香粉、胡椒面等。
忌烟、酒、咖啡等,这些带有刺激性的食品能使胃酸过多,胆囊剧烈收缩而导致胆道口括约肌痉挛、胆汗排出困难而诱发胆绞痛。
那么,胆结石患者能吃哪些食物呢?
胆结石患者吃什么好
橙子。常吃橙子不仅可以补充维生素C,还可以帮助人们预防胆结石。橙子中的维生素C含量很高,维生素C可以抑制胆固醇在肝内转化为胆汁酸,从而使胆汁中胆固醇的浓度下降,两者聚集形成胆结石的机会也就相应减少。
橄榄油。研究发现,胆结石的形成与人们长年食用动物油也有关,因此胆结石患者要应尽量避免食用动物油,多食用植物油、橄榄油。其中,橄榄油有利于胆管收缩,倡导润滑,有助于结石的排出。
黑木耳。黑木耳对胆结石、肾结石也有较好的化解功能,黑木耳的作用因为它所含的植物碱具有促进消化道、泌尿道各种腺体分泌的特性,植物碱能协同这些分泌物催化结石,润滑肠道。
辣椒。常吃辣椒能预防胆结石。辣椒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可使体内多余的胆固醇转变为胆汁酸,从而预防胆结石,已患胆结石者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辣椒,对缓解病情有一定作用。
生姜。人体前列腺素分泌过多可导致胆汁中的粘蛋白增加,合成结石析出。而生姜能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可相对减少胆汁中粘蛋白的形成,从而达到抑制胆结石的目的。
胆结石在治疗的过程中要做好饮食的配合。
胆结石可以完全自愈吗
这个一般不会自愈的,比较小的结石有可能通过药物保守治疗,下去一部分,如果比较大的结石不容易下去,可以做保胆取石术或者腔镜下手术治疗,建议不要吃辛辣刺激性油腻的食物。胆结石又称胆石症,是指胆道系统包括胆囊或胆管内发生结石的疾病;胆道感染是属于常见的疾病。按发病部位分为胆囊炎和胆管炎。结石在胆囊内形成后,可刺激胆囊黏膜,不仅可引起胆囊的慢性炎症,而且当结石嵌顿在胆囊颈部或胆囊管后,还可以引起继发感染,导致胆囊的急性炎症。
胆结石治疗方法有很多,目前胆结石治疗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手术治疗。另一种是非手术疗法,即采取中西医对症治疗、中医药物治疗等疗法。两种疗法各有利弊。胆结石手术治疗可分为一般手术和微创手术。
1.一般的手术治疗
对于一些比较大的、药物不起作用的结石可通过手术直接切除胆囊,能快速根除病灶,是目前最好的办法。但手术有一定的适应证。
2.微创手术
只是在腹部切三个2~3公分的小切口就可以了,手术方法简单、创伤小、恢复快。但是微创手术很难将细小结石取出,还会诱发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