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吃加碘盐还是不加碘盐 不宜补碘群体

吃加碘盐还是不加碘盐 不宜补碘群体

“加碘盐”的初衷在于弥补碘摄入不足,但若不缺的人也加强补碘,很可能走向另一个极端。对于高碘地区的居民,已经取消了强制补碘;

对于以海鲜为主食的渔民,若大量食用海产品,尤其是高碘类海产品,也可以适当减少甚至不需要食用额外的加碘盐。

甲亢、甲状腺炎(桥本氏病)患者不宜食用加碘盐,以免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加重炎症反应,从而加剧病情。

甲状腺疾病的发病机理非常复杂,而缺碘与多碘都可能影响甲状腺。因此,对于甲状腺肿瘤、甲减等其他甲状腺疾病,是否食用碘盐,应结合病情及自身的碘营养状况,在医生的指导下做出选择。

无碘盐正常人能不能吃 盐吃加碘的还是不加碘

具体根据自身情况来看。

碘虽然是人体内必不可少的一种营养元素,但是并不是越多越好的,在选择食盐的时候,到底选择加碘还是不加碘也是需要谨慎的,若身体处于一个高碘的情况,可选择不加碘的食盐,若身体缺少碘,且平时又不喜欢吃海带等含碘食物时,应该选择加碘的盐,所以具体盐吃加碘还是不加碘,看个人的实际情况。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加碘盐还是不加碘盐都不宜长期食用,最好两者交替食用。

无碘盐正常人能不能吃

无碘盐正常人能吃,但是不建议长期吃。

碘是人体所必须的微量元素,必须从食物中摄取,包括饮水、粮食、蔬菜、加碘盐等等,缺碘容易患 上甲状腺肿。中国除了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江苏、安徽、山东和河南9个省(区、市)中109个县(市、区、旗)的735个乡镇是水源性高碘地 区之外,其他大部分地区都是去缺碘的,这些地区的人如果不吃加点盐,时间长了就容易缺碘、患病。

因此建议非水源性高碘地区的人吃加碘盐,或者加碘盐和无碘盐混着吃。

如何补碘最有效

防治碘缺乏病的最根本措施是食用加碘食盐。它是各种补碘办法中最好的方法,不仅安全、有效、经济和容易推厂,还符合微量、长期、生活化的要求。所以,食盐加碘已由法律形式规定下来。

但是,我们应该学会科学补碘,否则一不留神,就会让你买到家的碘给“溜走”了。因为碘是一种很活泼的物质。好不容易在食盐中加入的碘,会随着存放时间的增加而丢失,致使盐中的碘含量越来越少。因此,在使用碘盐的时候,要注意以下科学方法,以保证发挥碘的最大效能。

保存碘盐要科学。从超市买来的碘盐一般都有塑料袋包装,还没有使用的袋装碘盐不要让袋子破损,使用中的袋装碘盐,应该装在玻璃或陶瓷缸中,加上盖子,并将盐缸放在凉爽、没有太阳直射的地方,尽量不要使盐受热。碘盐在高温环境中存放,碘的丢失较在低温环境中存放时要快。还有,一次买盐不要太多,否则会花了碘盐的价钱,却吃不到碘。

使用碘盐要讲究。我们在烧菜时习惯于先加盐,而碘遇热会挥发掉。因此,烧菜时要尽量后加盐,更不要将碘盐加在热油中同菜一起煎炒烹炸。

注意摄入碘的含量。按我国碘盐标准,每人每天吃6克盐约可获得120微克的碘,这完全可以满足大多数成年人的生理需要量。

但是,孕妈咪和哺乳的母亲则不能完全靠碘盐来补充碘的摄入。

吃加碘盐还是不加碘盐

要根据自身情况及地域来说。

对绝多数人来说,盐加碘是必须的,否则容易产生缺碘症状。因为绝大多数地区的水源和食物中的碘含量是非常低的,人体自身又留不住多少碘,吃加碘盐是基础补充方式。

但对甲状腺功能异常(甲亢等)患者,需遵医嘱,减少加碘盐或直接改为无碘盐。

而高水碘地区的居民,主要分布在河北、山东、河南、安徽、北京、陕西、江苏等,相对来说更易出现碘摄入过多,应吃无碘盐。

解密关于食盐的八大误区

食盐有没有保质期

大多数人认为家庭用的食盐不会过期,无论放多久,永远是咸的。这是因为,食盐的主要化学成分是氯化钠,它是咸味的主要来源。氯化钠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所以,不论存放多久,咸味是不可能改变的。但咸并不能说明它没有变质。因为食盐除了含氯化钠之外,还加有碘化钾,尽管碘化钾的性质比较稳定,但长期在光照、风吹和受热的情况下,碘化钾中的碘元素也会因挥发而使食盐中的碘含量降低,影响补碘效果。因此,食盐是有保质期的,它的存放时间不宜过长,以三年为宜。

炒菜用食盐爆锅

碘盐中的碘元素是以化合物碘酸钾的形式加入的,碘酸钾的性质比较稳定。但是,在烹调过程中,碘化钾遇高温会分解成碘挥发掉。如果炒菜时油一热就把食盐放入锅中,由于温度很高,会导致碘元素挥发。所以,炒菜时应尽量在菜将要出锅时再加盐,这样可保证碘元素少挥发。

食盐装在开口容器中

多数家庭习惯把食盐放在灶台上,并且盛盐的是开口的。这样做很容易引起加碘盐氧化分解,失效变质。碘盐应存放在加盖的、不透明的密封容器内,而且应远离灶台,避免高温。最好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或吸潮。

加碘与不加碘盐的区别不大

部分人特别是农村的老年人,不理解食盐加碘的意义,认为吃盐就是吃它的咸味,与有碘无碘无关,食用加碘与不加碘盐的区别不大,这是非常有害的,因为如果是碘缺乏病患者,不吃加碘盐会加重病情,如果是甲亢患者,吃加碘盐同样也会加重病情,而普通人如果长期不吃碘盐,身体缺碘,也会致病。

食盐的食用量越少越好

食盐的食用量过多或过少都有害。一般人都知道,高盐饮食有如下的危害:一是可引起高血压,使脑中风的发生率明显增加。二是损伤胃黏膜,导致胃溃疡、胃炎等胃病。三是使呼吸道疾病加重引发哮喘等。可是大多数人却不知道低盐饮食的危害:食盐过少会现头痛、倦怠、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全身无力等症状。医学专家告诉我们,健康成年人每天摄入食盐6克,就可以满足机体对钠的需求。

海盐比食盐含钠少

专家经过调查显示,有61%的人认为,海盐比食盐含钠更少。其实,海盐与食盐的含钠量是相同的,都为40%。而专家表示,虽然海盐富含镁、钾和钙等微量元素,但是这些营养素也可通过其他食物获得结果。

炒菜不加盐,钠就不过量

经过专家调查发现,在日常饮食中,有超过75%的钠来自加工食品。那么超市中现成的汤料包、沙拉酱、罐装或瓶装食品等都含有很多钠。而且食物标签上“低钠”定义为“不超过140毫克”。

血压正常,吃盐不必担心

其实高血压仅仅是多盐食物的一种并发症。如果吃盐过多会导致钠摄入过量,而且还会导致老年肥胖症、糖尿病和心脏病危险更大。即使血压正常的人群,每天钠摄入量也应控制在1500毫克。

碘盐是最重要的补碘方法

把碘混合在盐中不会改变盐原有的颜色、味道,碘盐与非碘盐没有任何外观上的区别,这种补碘办法易于推广,也容易长期坚持,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碘盐不仅是我们中国,同时也是世界各国防治碘缺乏病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手段。用食盐加碘的方法防治碘缺乏病是从本世纪初开始的,瑞士、美国、奥地利等国家是最早推广碘盐的国家。加拿大等国很早就要求生产厂家必须对所有食盐全部加碘,印度、美洲国家正在逐步实施类似的食盐加碘计划。截止到1995年底,世界上已有82个国家承诺实施食盐加碘。

碘盐对正常人是安全的

食盐加碘会对正常人产生有害影响吗?科学家在提出食盐加碘预防碘缺乏病时,已经对食入碘量的安全范围进行了很多研究。从国外使用碘盐的经验看,有些发达国家很早就实行了食盐加碘,没有发现碘盐给碘营养丰富的人们带来任何副作用。因此,有关国际组织把食盐加碘列为消除碘缺乏病的主要手段。碘盐中的含碘量,对碘营养充足的人群来说,“不会带来任何医学上的危险”。

加碘盐和无碘盐能混合在一起吃吗 加碘盐的好处

1、便宜易推广。食盐加碘后零售价并没有发生改变,也没有征加盐税,是一种经济易推广的预防和治疗缺碘类疾病的方式。

2、安全有效。国家规定加碘盐每公斤碘浓度不得低于40毫克,这种碘含量可以很好地满足人每日对碘的需求,是安全有效的补碘食品。

3、生活化。因为光从食物中难以维持人体每日的碘摄入,所以人是需要长期补碘的,而人每天都会摄入食盐,所以食盐是补碘的良好载体。

吃加碘盐还是不加碘盐 需要吃加碘盐的人群

我们应肯定食盐加碘对居民的贡献,但也要考虑特殊地区及人群,量体裁衣,科学补碘。既要防止碘缺乏,也要重视碘过量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

碘元素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但人体自身无法合成碘,也不能长期存储在体内。加之我国普遍缺碘的现状,推荐普通成人每天摄入碘120μg,大概6g食盐即可。

孕妇需每天补充碘230μg,哺乳期妇女240μg。孕妇缺碘,会减少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导致胎儿的甲状腺激素和碘不足,影响胎儿神经系统及大脑正常发育,严重时还可能造成聋哑、智力损伤等。

碘缺乏病的误区有哪些是需要注意的

误区一:食用海盐不缺碘

海盐是用海水晒制而成,但其含碘量甚微。经测定,每公斤海盐只含一百至几百微克碘。如果按成人每天基本需要150微克碘计算,以成人每天吃6克盐计,每天可从海盐中摄入的碘只有0.6-3微克,远远不能满足人体对碘的需要。

误区二:常吃海鲜不补碘

海鲜是指鱼、虾、蟹、贝等海产品,海产食品比陆产食品含碘丰富,但同样不能说明多吃海鲜就不用补碘。我国《食物成分表》显示,每1000克海鱼约含碘200微克,每天至少要吃750克的海鱼才能保证人体正常需碘量(150微克)。但这样的食量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完全做不到的,所以认为有时吃海鲜不缺碘也是不对的。

误区三:长期食用碘盐会得甲亢

自从全民食盐加碘后,有一些临床医生发现医院里甲亢的病人多了。针对这一问题,广东省卫生部门在2002-2005年在湛江的吴川市黄坡镇和徐闻县迈陈镇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在轻度碘缺乏地区实行全民加碘后,的确出现了碘致甲亢的副作用。补碘后,出现了甲亢发病率快速增加,尤其在食用碘盐的第4年出现了高峰期,但第8年后甲亢的发病率降到食盐加碘前的水平。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1)碘致甲亢,由于人体长期缺碘,碘摄入量突然增加,甲状腺组织一时不能适应,出现了“一过性甲亢”,其他国家也出现类似情况。

(2)补碘量提升过快、过多,通常会使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加重或诱发。

但碘致甲亢不会发生在碘持续充足的地区,在原本碘营养正常和甲状腺正常的人群中,食用碘盐一般不会造成碘性甲亢。

关于食盐的8大误区

1、食盐有没有保质期

大多数人认为家庭用的食盐不会过期,无论放多久,永远是咸的。这是因为,食盐的主要化学成分是氯化钠,它是咸味的主要来源。氯化钠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所以,不论存放多久,咸味是不可能改变的。但咸并不能说明它没有变质。因为食盐除了含氯化钠之外,还加有碘化钾,尽管碘化钾的性质比较稳定,但长期在光照、风吹和受热的情况下,碘化钾中的碘元素也会因挥发而使食盐中的碘含量降低,影响补碘效果。因此,食盐是有保质期的,它的存放时间不宜过长,以三年为宜。

2、炒菜用食盐爆锅

碘盐中的碘元素是以化合物碘酸钾的形式加入的,碘酸钾的性质比较稳定。但是,在烹调过程中,碘化钾遇高温会分解成碘挥发掉。如果炒菜时油一热就把食盐放入锅中,由于温度很高,会导致碘元素挥发。所以,炒菜时应尽量在菜将要出锅时再加盐,这样可保证碘元素少挥发。

3、食盐装在开口容器中

多数家庭习惯把食盐放在灶台上,并且盛盐的容器是开口的。这样做很容易引起加碘盐氧化分解,失效变质。碘盐应存放在加盖的、不透明的密封容器内,而且应远离灶台,避免高温。最好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或吸潮。

4、加碘与不加碘盐的区别不大

部分人特别是农村的老年人,不理解食盐加碘的意义,认为吃盐就是吃它的咸味,与有碘无碘无关,食用加碘与不加碘盐的区别不大,这是非常有害的,因为如果是碘缺乏病患者,不吃加碘盐会加重病情,如果是甲亢患者,吃加碘盐同样也会加重病情,而普通人如果长期不吃碘盐,身体缺碘,也会致病。

5、食盐的食用量越少越好

食盐的食用量过多或过少都有害。一般人都知道,高盐饮食有如下的危害:一是可引起高血压,使脑中风的发生率明显增加。二是损伤胃黏膜,导致胃溃疡、胃炎等胃病。三是使呼吸道疾病加重引发哮喘等。可是大多数人却不知道低盐饮食的危害:食盐过少会现头痛、倦怠、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全身无力等症状。医学专家告诉我们,健康成年人每天摄入食盐6克,就可以满足机体对钠的需求。

6、海盐比食盐含钠少

专家经过调查显示,有61%的人认为,海盐比食盐含钠更少。其实,海盐与食盐的含钠量是相同的,都为40%。而专家表示,虽然海盐富含镁、钾和钙等微量元素,但是这些营养素也可通过其他食物获得结果。

7、炒菜不加盐,钠就不过量

经过专家调查发现,在日常饮食中,有超过75%的钠来自加工食品。那么超市中现成的汤料包、沙拉酱、罐装或瓶装食品等都含有很多钠。而且食物标签上“低钠”定义为“不超过140毫克”。

8、血压正常,吃盐不必担心

其实高血压仅仅是多盐食物的一种并发症。如果吃盐过多会导致钠摄入过量,而且还会导致老年肥胖症、糖尿病和心脏病危险更大。即使血压正常的人群,每天钠摄入量也应控制在1500毫克。

碘缺乏病的误区有哪些是需要注意的

我们的生活中会有很多的疾病,我们对于这些这些疾病存在着很多的误区。对于碘缺乏这种疾病是不是很多的人都知道呢?那么我们就不多介绍碘缺乏了,今天主要是为大家介绍一下碘缺乏的误区。通过这些误区让大家更加的健康。

碘缺乏病主要会造成儿童智力发育和生长发育损害,孕妇缺碘可出现胎儿缺碘、早产和先天畸形等,所以,世界上已经100多个国家在食盐中加碘防治碘缺乏病,至今已经有八十年的历史,我国从1995年开始普及碘盐,已有12年的经验。但人们对食用碘盐仍存在许多误区。

误区一:食用海盐不缺碘

海盐是用海水晒制而成,但其含碘量甚微。经测定,每公斤海盐只含一百至几百微克碘。如果按成人每天基本需要150微克碘计算,以成人每天吃6克盐计,每天可从海盐中摄入的碘只有0.6-3微克,远远不能满足人体对碘的需要。

误区二:常吃海鲜不补碘

海鲜是指鱼、虾、蟹、贝等海产品,海产食品比陆产食品含碘丰富,但同样不能说明多吃海鲜就不用补碘。我国《食物成分表》显示,每1000克海鱼约含碘 200微克,每天至少要吃750克的海鱼才能保证人体正常需碘量(150微克)。但这样的食量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完全做不到的,所以认为有时吃海鲜不缺碘也是不对的。

误区三:长期食用碘盐会得甲亢

自从全民食盐加碘后,有一些临床医生发现医院里甲亢的病人多了。针对这一问题,广东省卫生部门在2002-2005年在湛江的吴川市黄坡镇和徐闻县迈陈镇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在轻度碘缺乏地区实行全民加碘后,的确出现了碘致甲亢的副作用。补碘后,出现了甲亢发病率快速增加,尤其在食用碘盐的第4年出现了高峰期,但第8年后甲亢的发病率降到食盐加碘前的水平。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1)碘致甲亢,由于人体长期缺碘,碘摄入量突然增加,甲状腺组织一时不能适应,出现了“一过性甲亢”,其他国家也出现类似情况。

(2)补碘量提升过快、过多,通常会使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加重或诱发。

但碘致甲亢不会发生在碘持续充足的地区,在原本碘营养正常和甲状腺正常的人群中,食用碘盐一般不会造成碘性甲亢。

吃加碘盐导致甲亢增多

专家分析,甲亢忽然增多,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1)碘致甲亢,这是碘干预措施实施后最常见和最主要的并发症。由于人体长期缺碘,甲状腺组织形成一些高功能结节,碘摄入量突然增加时,高功能结节一时不能适应,因此临床上出现“一过性甲亢”。在全世界近百年的食盐加碘的历史经验中,碘性甲亢的发生几乎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2)源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当补碘量提升过快、过多,通常会使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加重,或诱发隐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变为显性。

专家认为,碘性甲亢正是碘缺乏病的表现之一,是碘缺乏病防治中不可避免的。缺碘地区的市民不能因为担心有碘性甲亢,而不服用碘盐,因为缺碘对身体的危害更大。而且调查发现,持续进食碘盐到第五年,甲亢发病率明显回落,第八年降至食盐加碘前水平。也就是说,人群缺碘状况已经被纠正,碘致甲亢只是阶段性的现象。

另外,原本碘营养正常的和甲状腺正常的人群中,食用碘盐后一般不会造成碘性甲亢。

但值得注意的是,甲亢患者、甲状腺炎症患者等极少数人不宜食用碘盐。不宜食用碘盐的人可凭医生证明,到当地盐业公司销售部及指定的零售点购买非碘盐。

无碘盐正常人能不能吃

无碘盐正常人能吃,但是不建议长期吃。

碘是人体所必须的微量元素,必须从食物中摄取,包括饮水、粮食、蔬菜、加碘盐等等,缺碘容易患上甲状腺肿。中国除了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江苏、安徽、山东和河南9个省(区、市)中109个县(市、区、旗)的735个乡镇是水源性高碘地区之外,其他大部分地区都是去缺碘的,这些地区的人如果不吃加点盐,时间长了就容易缺碘、患病。

因此建议非水源性高碘地区的人吃加碘盐,或者加碘盐和无碘盐混着吃。

加碘盐和不加碘盐有什么区别

1、碘含量。加碘盐和不加碘盐最显著的区别就是食盐中碘含量的不同,加碘盐中由于加入了一定比例的碘酸钾,其碘含量会高于不加碘盐。

2、适宜人群。加碘盐一般没有什么食用禁忌,比较适合大多数人,而不加碘盐就不太适合缺碘人群了。

3、食用效果。加碘盐食用以后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等缺碘类疾病,而不加碘盐不行。

相关推荐

甲状腺肿大的预防

1、人们主要从饮水、粮食、蔬菜和周围环境中获取碘。 2、如果饮水、粮食和周围环境中缺乏碘,长期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就会因碘的摄人不足而产生碘缺乏病; 3、缺碘地区不仅仅是内陆、山区、地高坡陡和地下水位高的地区。 4、实践的结果表明,面对幅员广大的缺碘地域和庞大的防治对象,实施食盐碘是目前最为经济有效、简便易行的预防碘缺乏病的方法。 5、盐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在食盐中碘,可以通过一日三餐补碘,既方便,又能保证人们终身摄入足够量的碘。 6、碘盐的色、味均与普通的食盐完全相同。 7、尽管各人的口味不同,盐的用

碘盐还是不碘盐 是否缺碘,一“测”便知

是否缺碘,可以通过检测晨尿中的碘含量而知。WHO把尿碘100-300μg/L定义为适宜的碘摄入量。如果尿碘大于300μg/L,属于碘过量,应控制碘摄入。

盐过了保质期还能吗 食盐过期还能

食盐过期还能。 无论是单纯的盐巴还是碘盐,放多长的时间都不影响食用,碘盐有保质期,主要是其中的碘成分容易被氧化分解,过了18个月的保质期其中的碘成分很低,不能起到补碘的作用。

怎样预防幼儿大脖子病

食盐碘可以预防碘缺乏病。所以,我们平时在炒菜的时候放些碘盐。但要注意应该在菜快出锅时再放碘盐,长时间地在锅里和菜一起煮、炖,使碘容易挥发。 2多海产品,通过食物补碘。每月一两次海带。海带是最富碘的食品。其它海产品如紫菜、海鱼、海藻类含碘也很丰富。还有瘦肉、牛奶等也含碘。青少年、孕妇和乳母更应该注意多摄入以上食物。 3的病时好时坏,心情也不好。所以,家人应多给予关心和理解。不要刺激患者重病情。另外患者也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并保持乐观的情绪。 注意事项:患者要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茶、咖啡、香烟、酒。不

预防碘缺乏病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食用碘盐

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缺碘而导致人体碘摄入不足,对人体所造成的一系列疾病的总称。碘缺乏病除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和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呆小病)两种典型表现外,最主要的是影响胎儿脑发育,导致儿童的智力和体格发育的迟滞或永久性障碍。碘缺乏也可导致死产、流产、早产、先天畸形儿和新生儿死亡率增高,因此,碘缺乏最主要的受害者是妇女和儿童。 而预防碘缺乏病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食用碘盐。预防碘缺乏病最重要的对象是婴幼儿、儿童以及准备做母亲或正在给宝宝喂奶的妇女。每人每日进食平均5-10克碘盐,即可得到100-300微

宝宝缺碘怎么补 碘盐补充需注意

1、碘盐别买太多:每次购买碘盐不要太多,因为时间久,碘元素易挥发。 2、碘盐容器盖:放碘盐的容器应为盖的,并放置在干燥、遮光、避高温处。 3、别用碘盐爆锅:在菜肴将起锅时再碘盐,不用碘盐爆锅、长炖、久煮,碘易挥发。

碘盐应该如何储存使用

碘盐应贮存于玻璃或陶瓷罐中,盖密封放置于低温阴凉处。同时,碘盐不宜久存,要随食随买为宜。 以前的含碘盐是在食盐中掺入碘化钾制成,但由于碘化钾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会造成碘流失,且价格较贵,故我国从1989年起规定食盐中不碘化钾,改碘酸钾。碘酸钾是一种较强的氧化剂,在空气中或遇光都是不会被氧化的;而且碘酸钾是离子晶体,沸点高,不具挥发性,所以炒菜时不必强调在出锅前或食用时才盐。 一些科普文章中强调碘盐要避光保存,烹饪碘盐忌早宜迟等,实际上是指的碘化钾来说的,对于碘酸钾不存在这些情况。碘盐虽然在空气中不

孩子补碘的方法有哪些呢

补碘方法一:碘盐 在食盐中碘,是我国从1996年开始强制推广的,这一措施可以有效预防碘缺乏病。按照我国食盐碘量来推算,为满足成人每天150微克的碘需要量,应该摄入6-8克食盐。然而,与非孕时期相比,孕妇需要增33% 的碘摄入量,这意味着孕妇要多半勺盐,才能满足对碘的需要量。 特别叮咛: 但多碘盐会增孕妇的钠的摄入量,有增妊娠高血压发生的可能,故孕期不仅不宜高钠,相反应该适当减少食盐摄入,特别是在孕后期,显然孕妈咪只靠碘盐是不够的。 补碘方法二:多维元素片 孕妇可以选择一种适用于孕期的多维元

食盐的价格

对于食盐的价格,国家是有统一规定的,从古代开始,历朝历代食盐都是由国家控制的。 不过现在市面上的食盐种类很多,有碘盐、无碘盐、低钠盐、钙盐、锌盐等等,种类繁多,目前国家只对最普通的碘盐做了价格规定,每500g 1元人民币,也就是我们平常看到的一元一小袋。 但是对于添了各种成分的食盐,国家就没有严格规定了,一般是每500g 1.5—2.5元人民币左右。

补碘过多也会患甲减吗

从前,因缺碘引起的“大粗脖子病”(甲状腺肿)比较常见;如今,碘盐普及,人们不再缺碘,一些人却因过度进食碘盐导致补碘过多,补出了甲减病、甲状腺结节。 如果孩子从小补充碘盐,可能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功能错过最佳发育期;当这样的孩子成人时,甲状腺功能便表现出低下状态。甲状腺结节,病因虽不明确,但可以肯定,与过度补充碘盐有一定关系。因此,过度补碘就是诱发甲状腺疾病因素之一。 专家提醒:坚持食用碘盐,保证平均每天6g为宜。在烹调时需要注意,食用碘盐不宜太多醋,还要掌握好放盐时机,应在菜或食物快炒好时放入。而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