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检查报告怎么看
HPV检查报告怎么看
在化验报告单中常常看见“+”和“-”,它们分别代表阳性和阴性,阳性表示不正常,阴性表示正常。在HPV检查报告单中,前面通常显示的是HPV的型号,接着是检查结果及参考值,正常的参考值均为阴性“-”。如果感染此病毒则会以“+”标注。不同的HPV型号对应的疾病不同。
怎么看血型检查报告单
读懂报告单的方法
化验单上会有结果,不仅有显示准妈妈的血型,准爸爸的血型也会显示。比如孕妇血型为O型,丈夫血型为A型,化验单上显示IgG抗A效价是1:4,大于参考值1:64,即表示检测出来的情况是正常的,孕妇不要担心,不会有溶血情况的发生;分母若比64大,就说明存在溶血的可能。
若报告单上显示为Rh(D)+,即表示血型中含有Rh因子为阳性;若显示为RH (D)-,则表示可能发生Rh溶血病,需认真观察和检查。
· 常见的溶血结果
1.ABO血型不合
(1)简介
在我国,患有溶血病的婴儿中有96%是此类型的血型不合,而其中超过95%的婴儿母亲是O型血。但这并不是说孕妇的血型是O型时,怀的孩子就会出现这种情况。通常情况下,只要O型血的孕妇在怀孕前没有接触过ABO血型中的抗原,身体中没有产生抗体A,也没有产抗体B,头胎就不会有溶血情况的发生。
(2)原因
需要警惕的是,O型血女性在怀孕之前就有很多接触这类抗原的可能,像寄生菌(在肠道内的)以及破伤风疫苗等疫苗、动植物中也会含有这种抗原。
头胎虽然有出现溶血的概率,但是不会特别严重,原因如下:
a.母体中的这类抗体虽然进入了胎儿身体里,但是有部分的抗体被中和、吸附后失去了作用;
b.胎儿的这种类型的抗原结合点要比大人的少,且只有大人的25%,抗原性较差。
当孕妇是O型RH-,并且没有A、B抗原,而胎儿有这两种抗原中的一种时,婴儿患有溶血病的概率就会增加。
2.Rh血型不合
(1)简介
在不同的民族或人群,血型为RH阴性的概率是不一样的。RH血型有C和c、D和d、E和e这几种抗原,在这些抗原里面,抗原D是第一种被发现的。在这几种抗原中,D抗原与抗体结合的能力最强,而结合能力的强弱也就代表了溶血的程度。有抗原D的就说明被检测者是属于阳性,假如体内没有,就说明属于RH阴性。
(2)原因
血型是RH-的孕妇,头胎怀的宝宝是RH+的话,那么宝宝体内是有D抗原的。而孕妇身体里还不含有这种抗原,所以体内相对应的抗体不会很多,出现溶血情况的几率就要小。但是二胎就不一样了,孕妇因为生育过头胎,体内含有的D抗体上升,容易导致二胎患有溶血病。
这种抗原在自然界中很少见,而且当人体接触到这种抗原再到发生反应,这其中的过程会比较慢,时间会比较长,所以头胎一般不会出现溶血情况。而极少数的头胎出现溶血现象主要有这两个原因:
a.女性在未怀孕前便接受过和自己RH血型不一致的血液、血制品等;
b.孕妇母亲的血型与孕妇不同,所以孕妇自己还是胎儿的时候就已经接触过这种抗体了。
常见的宫颈癌筛查方法有哪些
一般25岁以上的已婚女性,应每3~5年检查一次。宫颈癌筛查方法
母亲或姐妹患有宫颈癌的高危人群应每年检查一次。常用的宫颈癌筛查方法有以下几种:
细胞检测:巴氏涂片检查、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巴氏涂片检查曾经使子宫颈癌的发病率降低70%~80%。后来,人们又发现传统的宫颈巴氏5级分类法有较高的假阴性率和局限性。1988年产生的伯塞斯达系统(TBS)逐渐取代传统的宫颈巴氏5级分类法,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TBS报告法内容直观,增加了结果的可信度。
HPV检测据报道:宫颈癌的HPV检出率可达99.7%,根据其致癌性可分为高危型HPV和低危型HPV。通过HPV检测,可预测宫颈癌的发病风险,以指导筛查的时间间隔,这还是一种随访监测手段,可以判断治疗效果。
广告阴道镜检查:阴道镜检查是从形态学和组织学上确定宫颈的状况,可提高对宫颈癌和癌前病变诊断的准确性。这是一种与细胞学检查互补的检查方法,一般进行细胞学检查发现可疑癌细胞的,应进行阴道镜检查,取活组织做病理检查。
目前宫颈癌筛查方法主要有以上几种,临床证实对宫颈癌和宫颈癌癌前病变的检出率有非常显著的提高,对普通瘤变的检出率提高了100%,对高度瘤变的检出率提高了233%,诊断结果准确可靠。
如何看懂乳腺检查报告
1—3类,常规或定期检查
4类以上,请予以高度重视
乳腺B超、乳腺钼靶片和乳腺磁共振这三类检查报告都会以一个名为“BI-RADS多少类”来显示结果,BI-RADS的中文意思是“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1类,表明是阴性,健康;
2类,良性,不用太担忧,常规随访即可;
3类,建议每隔6个月左右定期检查。
4类及以上,需要高度警惕,建议找乳腺肿瘤专科医师进一步检查,必要时还需进行病理学活检。
学会看这些报告了,明白自己到底是几类,也就能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了。
超声科杨琛补充,如果当超声评估BI-RADS为“0类”,但出现以下三种情况的,需要结合其他影像学和临床检查,作进一步判断:1、有乳头溢液,两侧乳腺不对称,皮肤及乳头改变等临床症状,但超声检查无征象者。2、临床触及肿块,超声检查有可疑征象或无征象。3、术后瘢痕与肿块待鉴别的。
彩超检查报告单怎么看
1、看胎头——看四维彩超报告单胎头轮廓是否完整,如缺损或变形则为异常;脑中线无移位和无脑积水为正常。胎头双顶径的测量是估计胎龄及胎儿成熟度的指标。怀孕26―36周双顶径平均每周增加0.22cm。怀孕36周后双顶径的增加速度逐渐减慢,每周只增加0.1cm。
足月胎儿的双顶径在8―10cm之间。双顶径也可以预测胎儿的体重。如果双顶径达到8.5cm以上,则胎儿体重超过2500g。专家指出,如果双顶径在9.1至10cm,新生儿体重在3276―3925g,双顶径大于10cm,新生儿的体重在4000g以上。
2、看胎心——胎心存在,强为正常,弱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胎儿正在睡眠中,一是异常情况。正常胎心率为每分钟120―160次。
3、看脐带——正常情况下,脐带应漂浮在羊水中,如果在胎儿颈部见到脐带影像,可能为脐带绕颈。
4、看胎盘——胎盘的正常厚度应在25―50mm之间。四维彩超报告单中根据绒毛膜、胎盘光点、基底膜的改变,将胎盘成熟度为0、Ⅰ、Ⅱ、Ⅲ四级。胎盘的定级表示胎盘的成熟度。正常早期妊娠多表现为0级,是胎盘的生长阶段。妊娠中晚期,随着胎盘的成熟,由Ⅰ级向Ⅲ级发展。孕37周以后,大多是Ⅲ级胎盘。所以胎盘Ⅲ级胎盘。所以胎盘Ⅲ级可作为胎儿成熟度的参考。
5、看股骨长度——是指胎儿大腿骨的长度。它的正常值应与相应的怀孕月份的双顶径值差小于20―30mm。
HPV检查报告怎么看 HPV检查的怎么做
一般常用刮取生殖道粘液及脱落上皮细胞作为切片进行检测。
取标本前的注意事项
1.去标本前24小时禁止性生活、盆浴、阴道检查、冲洗和上药等,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2.取标本的用具必须无菌干燥。
教你如何看血液检查报告
一、血液一般检查:
1、红细胞计数(RBC)
[正常参考值]
男:4.0×10 12-5.3×10 12个/L(400万-550万个/mm3)。
女:3.5×10 12-5.0×10 12个/L(350万-500万个/mm3)。
儿童:4.0×10 12-5.3×10 12个/L(400万-530万个/mm3)。
[临床意义]
红细胞减少多见于各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
红细胞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2、血红蛋白测定(Hb)
[正常参考值]
男:120-160g/L(12-16g/dL)。
女:110-150g/L(11-15g/dL)。
儿童:120-140g/L(12-14g/dL)。
[临床意义]
血红蛋白减少多见于各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
血红蛋白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3、白细胞计数(WBC)
[正常参考值]
成人:4×109-10×109/L(4000-10000/mm3)。
新生儿:15×109-20×109/L(15000-20000/mm3)。
[临床意义]
生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剧烈运动、进食后、妊娠、新生儿。另外采血部位不同,也可使白细胞数有差异,如耳垂血比手指血的白细胞数平均要高一些。
病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尿毒症、白血病、组织损伤、急性出血等。
病理性白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传染病、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放疗化疗等。
4、白细胞分类计数(DC)
[正常参考值]
中性秆状核粒细胞:0.01-0.05(1%-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0.50-0.70(50%-70%)。
嗜酸性粒细胞:0.005-0.05(0.5%-5%)。
淋巴细胞:0.20-0.40(20%-40%)。
单核细胞:0.03-0.08(3%-8%)。
[临床意义]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高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大出血、严重组织损伤、慢性粒细胞膜性白血病及安眠药中毒等。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减少多见于某些传染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等。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牛皮癣、天疤疮、湿疹、支气管哮喘、食物过敏,一些血液病及肿瘤,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宫颈癌等。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早期、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淋巴细胞增高见于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结核病、疟疾、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百日咳、某些病毒感染等。
淋巴细胞减少见于淋巴细胞破坏过多,如长期化疗、X射线照射后及免疫缺陷病等。
单核细胞增高见于单核细胞白血病、结核病活动期、疟疾等。
5、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EOS)
[正常参考值]
50-300×106个/L(50-300个/mm3)。
[临床意义]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牛皮癣、天疤疮、湿疹、支气管哮喘、食物过敏,一些血液病及肿瘤,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宫颈癌等。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早期、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二、出血性疾病检查:
1、血小板计数(PLT)
[正常参考值]
100×109-300×109个/L(10万-30万个/mm3)。
[临床意义]
血小板计数增高见于血小板增多症、脾切除后、急性感染、溶血、骨折等。
血小板计数减少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尿毒症等。
教你看懂大便检查报告
注意事项: 试验前两日不要进肉类食品及维生素C,特别是不要吃猪血等动物血制品。
性状 正常情况:成形、柱状、软
异常:柱状硬见于习惯性便秘;羊粪粒状见于痉挛性便秘;扁形带状便可能由于肛门狭窄或肛门直肠附近有肿瘤挤压所致;糊状便见于过量饮食后及其他消化不良症;液状便见于食 物中毒性腹泻及其他急性肠炎;淘米水样便见于霍乱;脓血便见于细菌性痢疾 ;粘冻便见于慢性结肠炎或慢性菌痢;血样便见于下消化道出血。粘液见于急性肠炎、慢性结肠炎等。
大便潜血反应(隐血试验〕 正常情况: 阴性
阳性: 消化道溃疡,恶性肿瘤,结核病,痢疾,伤寒。胃肠道出血愈多,反应愈强。按显色反应的强弱,可分为四级阳性反应。
粪胆原 正常情况: 阳性
阴性: 阻塞性黄疸呈阴性反应,部分梗阻或胆汁分泌功能障碍时为弱阳性。
粪胆素 正常情况:阴性
阳性: 阻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
食物残渣 正常情况: 正常肉眼不可见。
异常:出现时见于消化不良症或肠道大部切除病人。
细胞 正常情况:偶见少数上皮细胞或白细胞。
异常:大量红细胞见于下消化道出血;少量红细胞大量白细胞或脓球见于细胞性痢疾;大量上皮细胞见于慢性结肠炎。
气味 正常情况: 除外异常情况
异常: 粪若呈酸臭味,同时杂有气泡,常见于淀粉或糖类消化不良。
颜色 正常情况:淡黄色.随饮水及出汗多少,色泽深浅可有不同。
怎么看懂尿液检查报告
如何看懂尿液检查?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尿量 正常情况:1000-2000ml
多尿: 经常尿量超过2500ml/日,为多尿
少尿: 尿量少于500ml /日为少尿
尿液颜色 正常情况:淡黄色.随饮水及出汗多少,色泽深浅可有不同.
尿色深红带黄如浓茶样,见于胆红素尿,尿色为浓茶色或酱油色,见于血红蛋白尿;尿色呈淡红色云雾状/洗肉水样或混有血凝块,见于血尿.白色乳样尿液称为乳糜尿,见于血丝虫病或肿瘤等原因引起的肾周围淋巴管引流受阻.乳糜尿应与尿内磷酸盐和碳酸盐的灰白色相鉴别.后者多见于儿童,寒冷的天气易发生,系正常现象,必要时可作化验检查.许多药物可引起尿液颜色发生改变.使尿液变黄的:黄连素,阿的平,复合维生素B,四环素,维生素B2,利福平,磺胺嘧啶,痢特灵,一粒丹,复方大黄片等.使尿液变赤黄或棕色的;呋喃妥因,扑疟喹宁,伯喹,磺胺类药物.使尿液变红的:氨基比林,酚肽,苯 妥英钠,利福平,冬眠灵.使尿滚变绿色的:消炎痛,亚甲蓝,阿米替林.使尿液变暗黑色的:灭滴灵,甲基多巴,左旋多巴,雷米封,山梨醇铁.使尿液变棕黑色的:非那西丁,奎宁.
尿液气味 正常情况:新鲜尿液无特别气味.
刚排出的尿液即有氨臭味,见于慢性膀胱炎及慢性尿潴留;有苹果样气味见于糖尿病酸中毒;有些药品和食物如蒜,葱等亦可使尿液呈特殊气味。
四维彩超检查报告怎么看
虽说,医生一般会为孕妇解说四维彩超图像,但是孕妇及家人自身也应当学会看四维彩超报告,这样才能更加清楚知道胎儿的发育状况是否正常。
1.头部(FH):正常胎儿的头部轮廓比较清晰,双顶径应当在9厘米左右,通过双顶径(BDP)可以测算胎儿的体重,正常胎儿的体重应当在3千克左右。胎儿如果没有脑积水和头部畸形的状况,头部发育则算正常。
2.胎心(H):胎心正常的跳动范围为每分钟120下到160下,如果胎儿的胎心跳动比较慢。那么则需要考虑胎儿是否异常,也有可能胎儿正处在睡眠时间,这需要进一步检查确定。
3.胎盘(PL):胎盘的厚度有一个正常的范围,即:25-50毫米,胎盘的成熟度分成I 、II、 III级。孕早期胎盘是I级,随着怀孕时间的增加,胎盘的成熟度也由I级向III级过渡。一般怀孕37周以后,胎盘的成熟度肯定已经是III级了。胎盘的成熟度主要有3个考量标准,分别是基底膜的发育情况、胎盘光点、以及绒毛膜的发育情况。
4.股骨(FL)长度:股骨长度也就是指胎儿大腿骨的长度,一般其与双顶径值有一个差距范围,范围应当在2-3厘米之间。
5.脐带(Cord):正常胎儿的脐带都是漂浮在羊水中,如果脐带在胎儿颈部,有可能胎儿是脐带绕颈,也有可能只是挡住了颈部,需要进一步观察。
6.羊水(AMN):羊水深度(MVP)也比较容易检测,一般羊水深度在3-7厘米之间,羊水指数(AFI)在孕晚期时,正常值在8-18厘米之间。不管是羊水过多还是过少都对胎儿的成长不利。
外阴瘙痒与HPV之间有关系吗
患者:女,外阴瘙痒有一年多了。去过很多家医院检查,但是,不管怎么检查,都没有查出什么问题,由于不堪困扰反复到院复查引起了个各院医生护士的不满,还都说其有精神病!
这时,患者生理上和心理上受到沉重的打击,慢慢开始绝望,如果不是患者的还有生存下去的勇气,这样的说法绝对会带给患者致命性的伤害和痛苦。在这里请各位医生,尽量规范自身的言语,或许你不经意间的一句话,影响的是一个生命的存在与否。
经过对患者患处的查看,我给她查了HPV,结果报告一出来就发现了问题:她感染了高危型HPV病毒,马上通过对HPV病毒的清除治疗,外阴瘙痒的症状就消失了。
把这个病例当做文章发表出来是为了提醒各位,如果有外阴瘙痒的症状且检查不出问题,也不妨做个HPV检查,及时检查,及时治疗,早日清除病毒,重获健康体魄。
如何查看精液常规检查报告单
在诊治男性不育的过程中,做精液的常规检查是重要而又不可缺少的内容,其中精液分析是男性生育力的重要指标,精液的常规检查有哪些内容呢?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精液化验单:
1.精液量 正常人的每次射精量约2-6毫升,1-2毫升为可疑异常,少于1毫升或大于7毫升的均考虑异常。精液量测定与标本采取前的禁欲时间有关,禁欲时间长,精液量相对较多,一般以禁欲3-7天为宜。在病理情况下,一次射精量多于7ml时,不但精子密度降低,而且易从阴道中流出,以致精子总数降低,常见于精囊炎;小于2ml为精液量过少,但通常以1ml以下为过少。此时精液与女性生殖道接触面积小,或因粘稠不利于精子进入女方宫颈口而导致不育,常见于严重的副性腺炎症、睾酮水平低下、射精管梗阻、逆行射精等。
2.精子密度一般以每毫升精液中的精子数表示。正常人的精子密度为2千万-1.5亿/毫升,个体差异很大。少于2千万/毫升者,为少精子症,见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生精功能障碍等,可因精子进入子宫腔及输卵管的机会减少而致生育力低下或不育;大于2.5亿/毫升的为多精子症,精子活动力受到影响;如果多次检查或经离心后检查在精液中没发现精子,则为无精子症。以上三者均为不育因素。需要说明的是,有的人少于2千万/毫升,而由于其精子活动力强,畸形率低也可以生育。如果每次排精的总数低于2千万/毫升,那么就基本上无法自然受孕了。
3. 液化正常精液射出后,在精囊凝固酶的作用下变为胶冻状,5-30分钟后变为不太粘稠的液体状。如果超过半小时不液化,则为精液不液化,精子不能自由活动,从而导致男性不育。另外,将玻璃棒接触已经液化的精液,观察粘稠度,轻轻提捧,可形成精液丝,正常时其长度小于2 cm。
4. 畸形率正常精子头部为扁椭圆形,尾部长而弯曲,类似蝌蚪;但有的头部为尖头、大头、双头,体尾部粗短、分叉、双尾等异常。如果这些畸形精子超过30%,则称为畸形精子症,可造成不育。
5. 颜色正常精液的颜色为灰白色或淡黄色。如果精液里有血丝,变为红色或粉色,则为血性精液,镜下可见大量红细胞,常见于副性腺、后尿道的炎症,偶可见于结核或肿瘤;如果精液里含有黄色的分泌物,则为化脓性精液,镜下可见大量脓球,提示生殖道或副性腺存在炎症。
6. 酸碱度正常人的精液PH值在7.2-7.8之间,过酸或过碱都不利于精子的活动和代谢。小于7.2见于射精管梗阻或受尿液污染;大于 7.8见于精囊炎症或标本陈旧。
7. 炎症细胞 正常精液中白细胞要少于一个“+”号。白细胞增多表明生殖道或副性腺存在感染。
8. 存活率通常在射精后一小时内,具有活动能力的精子应不少于70%(一般为60-80%),若少于60%则为弱精子症;若精液里的精子全部为死的,则为死精子症。
⒐活动力精子的活动力一般分四级。0级指无活动的精子;1级指在原地活动的精子;2级为缓慢向前曲线游动的精子;3级为直线向前游动的精子;4级为快速直线向前游动的精子。一般3级以上的精子,才有可能使卵子受精。一般要求3级+4级(有的标注为a级+b级)精子≥50%。导致精子活动力及存活率降低的常见原因有副性腺炎症、精索静脉曲张、慢性呼吸道感染引起的纤毛不动综合征、精液中存在抗精子抗体或标本贮存不当。
需要说明的是,当拿到精液化验单后,应对各项检查的结果予以综合分析,如果各项化验项目均在正常范围内,仍需继续再检查几次。如果几次结果均属正常,则可大致认为男性生精能力无大问题,但仍不能排除一些免疫因素或其他尚未被认识的因素造成的男性不育症。精子计数、形态无问题,但精液的理化性质异常,如液化时间长,或PH值过高过低,也往往会造成精子活动力降低而使妻子难以受孕。
精子计数、精子活动力及形态是精液检查中最重要的内容,但必须把几个项目综合起来分析。有的精子密度虽然较低,如低于2千万,但精子活动力强,畸形精子、死精子很少,则仍可能生育。有的人精子密度虽然不低,甚至达每毫升1亿,但死精子、畸形精子过多,绝大多数精子活动力弱,也可能导致不育。再者精子计数或精子密度可因个体差异和检验误差使结果变异很大,所以须将几次化验报告相互比较加以分析。
总之,专家提醒您:对精液检查的各项结果,必须综合分析,而且要对前后几次化验结果进行比较,才能得出较为正确的结论。男性不育的原因十分复杂,睾丸因素、输精管堵塞、射精障碍等均可引起,只有做详细的检查,正确的判断,找出病因,对症治疗,才能收到满意的疗效。
怎么看孕酮检查报告
1.正常值
一般来说女性在怀孕期间孕酮的含量均值为25ng/ml(80.3nmol/L),有研究表明若孕妇孕酮含量较低则可能出现先兆流产、不可避免流产等症状。因此,若孕妇的孕酮值为≥25ng/ml的范围为正常,若孕酮含量在15~25ng/ml之间则表明黄体功能有所欠缺需要尽快补充孕酮,若孕酮含量≤15ng/ml时建议尽快就医或者及时终止妊娠。
2.进行对比
女性在怀孕初期体内的孕酮含量应该持续增高,因此可以通过前后两次的检测值来进行对比,建议将自我检测所得的值与所处阶段应有的正常值进行比较。比如,检查报告上孕酮含量为118.6±40.6nmol/L,通过比较,可以推断此孕妇怀孕时间为9-12周左右。若后一次高于前一次那证明为正常情况,若后一次低于前一次则说明胚胎发育中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最好做进一步的检查。
3.孕酮异常
怀孕中后期孕酮的含量随着孕周的增加而不断增高,怀孕达9-32周时其含量会显著增高,会达到普通人的10-100倍,若女性怀有双胞胎则其体内含量会更高。若孕酮含量低于正常值,且后一次检测值低于前一次检测值,就可能会发生流产、胚胎停育等情况。
如何看懂乳腺检查报告
结节、团块
这是体检报告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术语,它是一个描述性语言,用来形容各种所发现的“小肿块”,但它不涉及肿瘤物良恶性质,也不是疾病的名称。而团块和结节相对,用来形容“大肿块”。
低回声、无回声、边界清楚、边界不清
乳腺超声报告里,通常会影响结节是“低回声”或“无回声”,这同样是个描述性语言。而“边界清楚”或“边界不清”则用来形容“结节”是否清晰可辨,但不可说“边界不清”就是恶性的,同样的,“边界清楚”就是良性的,这个要根据医生具体分析。
囊肿
囊肿,可以理解为一层薄薄的皮包着一层水,这在乳腺囊性增生病里比较常见,可单发,也可以多发。多数的囊肿都是良性、无害的。
胎位检查报告单怎么看
B超检查报告单上胎位的解读:
第一个字母,代表先露部位在骨盆的左侧或右侧,简写为左(L)或右(R);
第二个字母,代表先露部位的骨名称,如果宝宝的先露部位为头顶,即为“枕”(枕骨,occipital,缩写为O);先露部位为臀部,即为“骶”(骶骨,sacrum,缩写为S);先露部位为面部,即为“颏”(颏骨,mentum,缩写为M);先露为肩部,即为“肩”(肩胛骨,scapula,缩写为Sc)。
第三个字母,代表宝宝先露部位的指示点在骨盆之前(A)、后(P)或横(T)的位置。
举个例子,如果你的宝宝是头部先露出,枕骨在骨盆的左侧,朝前,则胎位为左枕前(LOA),这是最常见的胎位。
胎位缩写方法:
枕先露有6种胎位:左枕前(LOA) 左枕横(LOT) 左枕后(LOP) 右枕前(ROA) 右枕横(ROT) 右枕后(ROP)
臀先露有6种胎位:左骶前(LSA) 左骶横(LST) 左骶后(LSP) 右骶前(RSA) 右骶横(RST) 右骶后(RSP)
肩先露有4种胎位:左肩前(LScA) 左肩后(LScP) 右肩前(RScA) 右肩后(RScP)
面先露有6种胎位:左颏前(LMA) 左颏横(LMT) 左颏后(LMP) 右颏前(RMA) 右颏横(RMT) 右颏后(RMP)
在以上胎位中,枕前位属于正常胎位,分娩时通常会比较顺利,而臀位、横位属于异常胎位,分娩时容易出现难产的情况。面先露的胎位通常比较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