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针灸部位 腰痛针灸的好处
腰痛针灸部位 腰痛针灸的好处
肾脉贯脊,取肾俞可调益肾气,委中位居血络丰富之处,是放血疗法常用穴位,从经络所通,主治所及的作用来说,委中对腰背一些疾病有佳效;腰阳关属督脉井穴,可祛风散寒,通利阳气;配伍穴中膈俞为血会可疏利膀胱经气,消络中瘀滞,腰肌劳损者宜之;灸命门可温补肾阳。
针灸对腰痛有效果吗 针灸对腰痛有效果
针灸对治疗腰痛有效果。
腰痛多与寒湿侵袭导致气血凝滞,劳累外伤造成瘀血阴滞,或因房劳过度造成肾气虚衰有关,治疗以活血通经为主,通过针灸可起活血通络,祛风散寒之功,从而缓解腰痛。
腰痛针灸部位 腰痛针灸常用穴位
俯卧位,先取与脐相对的命门穴,再于命门旁1.5寸取穴。
刺灸方法:直刺0.8-1.0寸,,寒湿腰痛,瘀血腰痛均针灸并用,泻法;肾虚腰痛针灸并用,补法。
在脊柱区,当第4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当第4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刺灸方法:直刺0.8-1.8寸,寒湿腰痛,瘀血腰痛均针灸并用,泻法;肾虚腰痛针灸并用,补法。
俯卧位,先按取两髂嵴,髂嵴平线与正中线交点处相当于第4腰椎棘突,棘突下方凹陷处即是本穴。
刺灸方法:直刺或斜刺0.5-1.9寸,寒湿腰痛,瘀血腰痛均针灸并用泻法,肾虚腰痛针灸并用,补法。
俯卧位,在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与半腱肌的中间。
刺灸方法: 直刺0.5-1.0寸,寒湿腰痛,瘀血腰痛针灸并用,泻法,肾虚腰痛针灸并用,补法。
腰间盘突出针灸哪里
气滞血瘀型
治则:活血祛瘀,舒筋通络。
针灸部位:肾俞,大肠俞,腰部阿是穴,委中。
操作方法:进针得气后,行提插捻转补泻法,阿是穴点刺后加拔火罐,吸去瘀血。
治疗功效:肾俞,大肠俞为膀胱经腧穴,可结合腰部阿是穴,疏通腰部经气,活血祛瘀;委中为血之郄穴,用三棱针点刺,可收祛瘀生新之效。隔日治疗1次,10次为一个疗程。
寒湿型
治则:温经通络,行气除湿。
针灸部位:肾俞,腰阳关,关元俞,大肠俞,委中。
操作方法:进针得气后,行提插捻转补泻法,或针灸并用。
治疗功效:肾俞,针灸并用可祛寒除湿;腰阳关为局部取穴,以疏通局部经气,行气止痛;关元俞,大肠俞,有祛风散寒,通络止痛之功效;委中为循经取穴,守“腰背委中求”之意,以疏通膀胱经经气,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肾虚型
治则:补肾壮腰。
针灸部位:肾俞,大肠俞,命门,腰眼,志室,太溪。
操作方法:进针得气后,行提插捻转补泻法,针灸并用。
治疗功效:腰为肾之府,取肾俞以益肾气;大肠俞通络止痛;命门,腰眼针灸并用以温肾益精;志室,太溪滋补肾阴,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腰疼针灸穴位
寒湿腰痛:诊断要点:腰痛重着,痛连臀周,转侧不利,遇阴雨天加重,苔白腻,脉沉迟缓。穴位:命门、肠俞、阴陵泉、委中。
湿热腰痛:诊断要点:腰痛,痛处灼热感,热天或雨天加重,活动后可减轻,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濡或弦数。穴位:阴陵泉、三阴交、委中。
瘀血腰痛:诊断要点:有腰部外伤史,腰痛如刺,痛处固定拒按,日轻夜重,转侧不利,舌紫暗或有瘀斑,脉沉涩。穴位:命门、委中、膈俞、血海。
肾虚腰痛:诊断要点:腰痛酸软,喜揉喜按,反复发作,遇劳则甚,双膝无力。阳虚则手足不温,腰背少腹冷痛,少气乏力,舌淡脉沉细,阴虚则五心烦热,口干咽燥,失眠健忘耳鸣,舌嫩红脉弦细数。穴位:肾俞、太溪、腰阳关、委中。肾阳虚穴位选取:关元、气海。肾阴虚穴位选取:绝骨、照海。
针灸如何治疗腰痛
腰痛特征:疼痛位置固定。
取穴原则:寻取痛区中心压痛明显处。
针灸方法:针刺或以火针代灸。火针可用大头针代替,烧红后垂直刺入皮肤约3mm,可按压片刻再去针,一般以一穴为准,在同一孔穴可重复1~2次。
腰痛特征:腰痛、影响下肢运动。
取穴原则:在患处就近取穴与远道取穴相结合(循经或不循经,上肢或下肢均可)。常用就近取穴:阿是穴或腰夹脊(相应的),大肠俞、肾俞等;远道取穴:委中、阳陵泉、承山、昆仑等,一般按腰痛的部位只选一组穴,即远近各一穴。
针灸方法:以针刺为主,在近处进针得气后停针不动、再于远处循经取穴(或不循经),进针,得气后即加强手法,令气直达病所即停,随即泻第一针,再下第二针处催气至病所,如此三度而行之,使病衰痛止为度,近处泻,远处补,可双手同时运针。
腰痛针灸哪些部位进行治疗
肾俞
俯卧位,先取与脐相对的命门穴,再于命门旁1.5寸取穴。
刺灸方法:直刺0.8-1.0寸,,寒湿腰痛,瘀血腰痛均针灸并用,泻法;肾虚腰痛针灸并用,补法。
大肠俞
在脊柱区,当第4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当第4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刺灸方法:直刺0.8-1.8寸,寒湿腰痛,瘀血腰痛均针灸并用,泻法;肾虚腰痛针灸并用,补法。
腰阳关
俯卧位,先按取两髂嵴,髂嵴平线与正中线交点处相当于第4腰椎棘突,棘突下方凹陷处即是本穴。
刺灸方法:直刺或斜刺0.5-1.9寸,寒湿腰痛,瘀血腰痛均针灸并用泻法,肾虚腰痛针灸并用,补法。
委中
俯卧位,在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与半腱肌的中间。
刺灸方法: 直刺0.5-1.0寸,寒湿腰痛,瘀血腰痛针灸并用,泻法,肾虚腰痛针灸并用,补法。
腰腿痛怎么针灸
1.取穴少。手三针、足三针取穴数最多也只是手足各三针。但是在一般情况下只取1~3个穴即可,手三针足三针同用者极少极少。
2.进针快。进针的速度快如闪电,一般不超过l秒。
3.手法快。针如闪电一样进入穴内,手法要如疾风飞箭一徉。从进针到手法完成约几秒种。
4.得气快。手法快的特殊效应就是得气快,手法到时立即得气,酸麻重胀应针而至。
5.收效快。入针即效,快者几秒钟慢者10余秒钟,就会感到疼痛有所减轻。
6.针刺时间短。针刺时间的长短,是与疗效的有与无、好与差有关。收效显著,即可出针,针感差没效果时间就可稍长一点。笔者在运用手三针、足三针时从入针到出针多在1分钟左右,2~3分钟者较少。
7.针前准备,针手三针时,要向患者讲明,解除其紧张心情,对从未刺灸过的人,更要说明,不痛,几秒钟便可基本解决问题。患者握成虎拳,稍松弛一点;拳头过紧,进针不畅利,不仅会加重疼痛,疗效也不好;太松了针感差,收效相对亦差。
腰间盘突出针灸管用吗 腰间盘突出针灸部位
治则:活血祛瘀,舒筋通络。
针灸部位:肾俞,大肠俞,腰部阿是穴,委中。
操作方法:进针得气后,行提插捻转补泻法,阿是穴点刺后加拔火罐,吸去瘀血。
治疗功效:肾俞,大肠俞为膀胱经腧穴,可结合腰部阿是穴,疏通腰部经气,活血祛瘀;委中为血之郄穴,用三棱针点刺,可收祛瘀生新之效。隔日治疗1次,10次为一个疗程。
治则:温经通络,行气除湿。
针灸部位:肾俞,腰阳关,关元俞,大肠俞,委中。
操作方法:进针得气后,行提插捻转补泻法,或针灸并用。
治疗功效:肾俞,针灸并用可祛寒除湿;腰阳关为局部取穴,以疏通局部经气,行气止痛;关元俞,大肠俞,有祛风散寒,通络止痛之功效;委中为循经取穴,守“腰背委中求”之意,以疏通膀胱经经气,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治则:补肾壮腰。
针灸部位:肾俞,大肠俞,命门,腰眼,志室,太溪。
操作方法:进针得气后,行提插捻转补泻法,针灸并用。
治疗功效:腰为肾之府,取肾俞以益肾气;大肠俞通络止痛;命门,腰眼针灸并用以温肾益精;志室,太溪滋补肾阴,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腰间盘突出物理疗法都有什么
1.针灸疗法:针刺可以削减神经末梢的兴奋性,加强肌肉松懈,缓解肌肉痉挛,消炎止痛。针灸疗法是一种不错的腰间盘杰出理疗办法。
2.按摩按摩疗法:按摩按摩疗法是仅凭按摩医师的双手和简略器械在身体的一定部位或穴道,沿经络循行的道路、气血运转的方向,施以不一样的办法,到达理疗恢复的意图。可以起到舒经活血、加强肌肉松懈的成效。按摩按摩的通过尽管比针灸长,但有着共同的成效。
3.远红外疗法:远红外疗法也是一种对比常见的腰间盘杰出理疗办法,其主要使用远红外的超强浸透原理,深化人体之后便会导致人体细胞“共振效应”,构成热反响,促使皮下深层的温度上升,并使微血管扩大,推进血液循环,起到舒筋络,通畅气血,从头使安排复生,推进酵素生成,到达活化安排细胞、避免老化、强化免疫系统,有效改进腰间盘杰出症。扶元远红外养肾培元宝,有助于改进腰疼腰痛,腰椎间盘杰出,远红外线磁疗加热敷,强肾护腰。
针灸止痛有效吗
近期,四大国际著名医学杂志之一的美国医学会杂志(简称JAMA)刊登的一项研究结果引发了中医界的巨大争论。研究者是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运动医学中心的瑞娜·希曼团队,他们召集了282名50岁以上、膝盖疼痛超过3个月的关节炎患者,由家庭针灸师对其进行了为期12周、每周1次的针灸治疗。研究结果显示:针灸和激光针灸对膝盖疼痛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改善效果并不比安慰剂更好。研究者做出结论:“针灸止痛只有安慰剂效应,不支持针灸治疗”。
该研究一发,国内诸多具有临床经验的针灸专家反响强烈,加之与以往研究结果出入甚多,本报特此专访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前所长朱兵、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院长吴中朝、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副院长李志刚,共同探讨“针灸止痛”的科学性。
记者:对美国JAMA杂志刊登的此项研究,您怎么看?您认为它准确吗?
朱兵:该项研究从结论上看存在一定的问题。安慰剂效应一般用在新药研发领域,而针灸属于一种介入性治疗。更重要的是,此次研究本身也表明,针灸对症状的改善效果高于30%,30%是科学界一个决定效果显著与否的门槛,研究者却把它淡化为“一定程度的改善”,有不合理的地方。
吴中朝:该研究对中重度关节炎患者进行一周1次的治疗,这种频率太低,不能达到巩固疗效的作用。在我国,此类患者的治疗一周至少要进行3~4次,严重者甚至一天做两次,还应综合病人的疼痛、功能障碍等进行分类,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李志刚:一些海外针灸师在治病时,不是很符合中医理论,比如没有配合中医针灸提插、捻转的手法等。针灸止痛是被公认的,不单是止痛,针灸麻醉也早已应用于临床,相比于麻醉药,还能减少并发症,促进伤口愈合。
记者:针灸止痛原理何在?
吴中朝:从中医上讲,“痛则不通、通则不痛”,针灸能够促进经脉畅通,阴阳平衡。有些痛是因“热”而痛,针灸能消炎止痛;有些痛是因“瘀”而痛,针灸能改善血液循环;还有些不明原因的疼痛,如神经痛、焦虑性疼痛,针灸有安神静气的作用。
朱兵:慢性疼痛一直是国际医学界的难点,目前还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近些年来,医学界认为疼痛的发生多与体内疼痛抑制系统的破坏有关。我们的脊髓和脊髓上中枢中存在一些控制疼痛的“闸门”,而针灸能激活这些“闸门”,起到缓解疼痛的效果。
记者:作为古老的传统疗法,针灸在止痛方面有哪些优势?老百姓能否在家操作?
吴中朝:针灸是国人养生保健的传统方法。在疼痛领域,针灸对偏头痛、肩周痛、颈椎痛、腰痛、痛经、关节炎疼痛、风湿性疼痛等,都有不错的疗效。除了止痛外,针灸还在不孕症、男科病、减肥等方面有很好的辅助作用。不过,不建议自行在家扎针治疗,艾灸、拔罐等可以尝试,但针灸还是应由专业医生完成。
记者:进行针灸治疗时,医生和病人要如何配合?
吴中朝:从医生的角度讲,传统正宗的中医针灸必须讲究阴阳平衡、循经取穴、提插捻转等方法,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个体化针灸疗法。作为患者,最关键的是心境平和放松,不要过于紧张。扎针前一晚要休息好,这有助于提升经气,增进疗效。忌饮食辛辣、饮酒等。如有特殊情况,如女性经期、孕期等,应及时与大夫沟通。
记者:中医走出国门是个趋势,据您了解,针灸在海外地位如何?您怎么看待针灸未来的发展?
朱兵:相对来说,针灸在中医领域属于走向世界最成功的。如同肯德基、基督教等在中国的本土化一样,针灸在欧美国家也有一个本土化的过程,为了迎合当地人不愿每天到医院接受治疗的心理,一般治疗频率都较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疗效。
我个人对中医针灸的未来充满信心,因为针灸是本能医学领域的一项重要疗法,它与刮痧、拔罐等都属于体表刺激疗法,就像疼痛时,我们本能地会去按压、抓挠等一样。与刮痧、拔罐等相比,针灸效果更好,因为不同于表面刺激,它是立体刺激。
吴中朝:海外现代针灸派“去中医化”的现象十分明显,往往只有针灸之名,依据的却并非中医理论,而是神经、肌肉等现代医学理论。中医针灸要在海外站住脚,发挥更大的影响力,需要我们强大“内功”,创立自己的研究体系、游戏规则和治疗指南。
腰伤和关节炎发作的调理方法
针刺治疗腰扭伤
腰部扭伤应根据其疼痛的不同部位来取穴,如疼痛以后正中线脊椎为主,取人中穴;如在脊椎两侧肌肉处,部位在第二腰椎以上者,取腰痛点;在第二腰椎以下者,取委中穴。每日指压2~3次。每次指压时,均令患者活动腰部,做前俯后仰侧弯等动作,先从小范围开始,逐渐扩大。指压后可在疼痛的局部拔火罐,也可在耳穴肾、腰椎、神门等处压王不留行籽或进行热敷。
除了治疗外,病人应睡硬板床休息。
伏灸防治关节炎
这里所讲的关节炎,是指风湿性关节炎。本病与受凉、潮湿、营养不良,疾劳过度等因素有关。关节炎的主要症状为关节和肌肉等处痰痛,麻木、重着,甚至出现关节肿胀、伸屈活动不利,功能受到一定的障碍。特别在阴雨天,上述症状明显加重。
关节炎的病人,除了平时在关节附近针灸外,还可以采用伏灸的方法,即每年夏季进入伏天以后进行艾灸。如关节炎在上肢者灸曲池,在下肢者灸足三里;在背部者灸膏肓;在腰部者灸肾俞。以小艾炷直接灸或隔姜灸、隔蒜灸,每天一次,每次灸5~7壮,连灸七天为一个疗程。灸完一个疗程后,休息三天,再灸。一般灸3~5个疗程。如果灸后局部起泡者疗效更佳,但要当心夏天容易感染,可在起泡处敷消毒纱布。
耳针可以取耳穴相应的部位治疗,如膝关节取膝,肩关节取肩,腰部取腰椎、肾等。
平时宜保暖,勿受凉,保持住处干燥,吃富有营养的食物。
针灸对腰痛有效果吗 腰痛针灸随证加减穴
寒湿腰痛加灸大椎温阳散寒;瘀血腰痛加膈俞活血化瘀;肾虚腰痛加命门益肾壮腰,各证均可加阿是穴。
腰椎间盘突出腿疼怎么办
1首先可以对腰椎进行按摩,对腰椎疼痛的部位每天进行按摩,可以有助于腰椎的归位。减少劳累损伤,主要以休息为主,可以适当做康复训练,每天坚持做蹲起可以缓解症状。
2贴膏药,可以选择是自己制作膏药,采用常见的乌拉草,红花草,煎药后,贴敷在腰间。膏药一定要熬到时候,必要的时候采用贴膏于的贴,这要能跟有效果。
3对腰椎间盘突出的部位进行针灸,针灸的部位为腰椎以及腰椎疼痛的周围穴位,主要有命门穴,白环俞穴位等等。每次针灸的时间当爱要在十分钟作用,注意疼痛的地方,严重的就是主要针灸的地方。
针灸怎么治疗腰肌劳损呢
对于慢性腰肌劳损的患者来说,平时对腰部进行养护是很重要的。首先是要注意对腰部要进行保暖;其次纠正自己的不良姿势,避免腰部过度运动;再则要积极锻炼腰肌。最重要一点是要设法温通腰部瘀滞的血脉、经络。所谓不通则痛,因虚致痛,我们可以利用艾灸显著的温养血脉、舒筋通络的功用,对腰部进行理疗。
艾灸防治慢性腰肌劳损的效果非常明显。取得满意防治效果的关键是取对阿是穴。
阿是穴是一种既无固定名称,亦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是其他反应点作为针灸的施术部位的穴道。取穴时,自己俯卧在床,放松腰部,请人用手指在自己腰部从脊柱和脊柱两侧从上至下逐一按压寻找,如果按到某处自己觉得酸痛异常,即是此穴。
灸腰背部自己不易操作,可用市售的灸盒或请人代灸。灸时一定要持续不移地灸一处阿是穴,以灸感扩散到整个病痛处为止,最好能灸到周身或腰部微微出汗。果能灸到这个程度,就会觉得一身轻松,腰部异常温暖舒适。随着治疗的深入,阿是穴的位置是会移动的,每次灸前需注意查找。另外,一个阿是穴消失后,别处可能出现一新的阿是穴,这种情况特别是在灸了数次症状明显缓解后最易出现,要注意及时调整。一般隔日灸一次即可。
当用针灸来缓解腰肌劳损的时候,最好是在阿是穴上针灸,效果非常好。但是因为在腰部,所以不能自己为自己针灸,只能是找别人来代灸。自己在平时要注意坐的时间长了,就要站起来活动活动,伸伸懒腰都会对病情有缓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