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低烧怎么办 注意观察宝宝
宝宝低烧怎么办 注意观察宝宝
如果宝宝低烧但是精神状态好,仍能笑能玩,与平时差不多,表明孩子病情不重,可以放心在家中调养。若孩子精神萎靡、倦怠、表情淡漠,则提示病重,应赶快去医院。
宝宝脱水的原因有哪些
过热
夏季气候炎热,如果宝宝活动过多,或者只是待在一个通风不好、闷热的房间里,都会让宝宝出汗,并造成水分流失。为了预防宝宝在天气热时发生脱水,给宝宝喝的流质要比平时多,这能预防宝宝脱水,观察宝宝补充水分是否充足的办法就是看他的尿色是否清亮。
发烧
宝宝发烧会丢失大量的体液,因此,只要宝宝发烧了,就要给他喝大量的液体。可以是奶、母乳、白开水,已经加辅食的宝宝还可以喝稀释的果汁,原则是少量多次。如果宝宝有吞咽困难,需要询问医生可能的原因,看医生有没有办法来帮助宝宝缓解不适感。
宝宝积食怎么办 观察大便
大便很臭(可能是酸臭),必定有积食。
积食大便不正常(不顺畅或拉稀,但都偏臭);或刚开始拉稀臭,拉几天就不臭了;或放屁特别臭;大便颜色也不正常,一般偏深如黑色。
宝宝低烧怎么办
物理降温
方法一:温湿敷
用温水敷也能帮助散热,操作起来很简单。具体做法:
1、准备好温水,热水温度在30℃左右。
2、将宝宝的衣服解开,毛巾打湿,用温水毛巾上下搓揉宝宝的身体。
3、10—15分钟换一次毛巾。
方法二:冰敷
主要通过放在全身大血管处的冰与流动的血液进行热交换传导。同时它可以降低脑细胞耗氧量,延缓脑细胞损伤,并且有利于躯体微循环。
具体做法:
1、在塑料袋内装入刚从冰箱取出的自制冰块,扎紧,套2—3层,防止漏出,然后在外面包上毛巾即可。
2、将冰袋敷在后枕部、前额部或者腋窝下、颈部,腹股沟等大血管经过的地方。
3、5—10分钟换一次,直至高热有所下降为止。
方法三:使用退热贴
流行于欧美国家的退热贴,目前也已成了我国家庭的常备降温品。孩子发热时只要在额头或其他大血管走行部位贴一张,即可达到物理降温的效果。退热贴之所以能发挥降温作用,主要是由于其内含高分子水凝胶,利用物理原理将热量集中到胶状物中,再通过水分汽化带走热量,对局部降温来实行辅助退热。此外,退热帖中所含的一些天然药物如薄荷、冰片等也有一定清凉降温作用。
具体做法:
1、沿缺口撕开包装袋,取出贴剂,揭开透明胶膜,将凝胶面直接敷贴于额头或太阳穴,也可敷贴于颈部大椎穴。
2、每天1—3次,每贴可持续使用8小时。
注意:用退热贴后,如果体温仍然在38。5℃以上持续不降,还是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
补充液体
以助发汗,并防脱水。水有调节温度的功能,可使体温下降及补充宝宝体内的失水。检验宝宝喝够水的最好办法,就是看小便的颜色是否清亮。
医院治疗
如果宝宝发低烧的时间超过1周,你最好带宝宝去看医生,医生应该会根据宝宝的症状,选择取血、拍片、B超等检查方式。如果宝宝持续低烧的时间超过2周,医生可能还会给宝宝做更深入的检查。
饮食疗法
要更关注宝宝的日常饮食,多增加食物的花样,尽量注意食物软烂,保证孩子的营养。奶、肉类(可以吃鸡、鱼等)、蔬菜(绿色叶菜要增加)等都要吃,同时控制零食。
另外,如果宝宝是由于感染原因而发低烧,医生经过诊断给开了抗生素来治疗,你要给宝宝使用一个疗程(通常3—5天或体温正常2天以后)。如果中途停药再用,会影响疗效且容易产生耐药性,也可能使病情反复。
宝宝低烧怎么办
物理降温
方法一:温湿敷
用温水敷也能帮助散热,操作起来很简单。
具体做法:
1、准备好温水,热水温度在30℃左右。
2、将宝宝的衣服解开,毛巾打湿,用温水毛巾上下搓揉宝宝的身体。
3、10—15分钟换一次毛巾。
方法二:冰敷
主要通过放在全身大血管处的冰与流动的血液进行热交换传导。同时它可以降低脑细胞耗氧量,延缓脑细胞损伤,并且有利于躯体微循环。
具体做法:
1、在塑料袋内装入刚从冰箱取出的自制冰块,扎紧,套2—3层,防止漏出,然后在外面包上毛巾即可。
2、将冰袋敷在后枕部、前额部或者腋窝下、颈部,腹股沟等大血管经过的地方。
3、5—10分钟换一次,直至高热有所下降为止。
Tips:
1、冰袋外需裹一层布,以防局部皮肤冻伤。如果宝宝出现哆嗦、发凉、脸色发青或者局部皮肤发紫,要马上停止使用。
2、男宝宝要特别注意,避免将冰袋碰到阴囊部位。
3、用做好的冰袋来做冰枕,降温效果也不错。
宝宝发烧反复怎么办
宝宝发烧之后,可能还会复发。如果遇到宝宝发烧反复怎么办呢?爸爸妈妈们要注意做好以下工作:
1、注意宝宝的精神状态。如果宝宝发热虽高,但精神尚好,服药退热后仍能笑能玩,与平时差不多,说明宝宝病情不重,可以放心在家中调养。若宝宝精神萎靡、倦怠、表情淡漠,则提示病重,应赶快去医院。
2、观察宝宝面色。如果宝宝面色如常或者潮红,可以安心在家中护理;若面色暗淡、发黄、发青、发紫,眼神发呆,则说明病情严重,应送医院。
3、观察宝宝有无剧烈、喷射性呕吐,如有说明颅脑病变,应去医院。
4、查看皮肤有无出疹,若有则提示传染病或药物过敏,查看皮肤是否发紫、变凉,若存在则提示循环衰竭。这两种情况均需再去医院。
6、观察宝宝有无腹痛和脓血便,不让按揉的腹痛提示急腹症,脓血便提示痢疾等,也必须上医院。
宝宝自己没有办法说出自己哪里不舒服,还需爸爸妈妈们多留心眼,仔细观察宝宝的健康状况。
十一个月宝宝发烧拉肚子怎么办
家长要弄清楚引起宝宝腹泻的原因是感染性的还是非感染性的,再对症下药。加重要注意观察宝宝病情,尿量的多少是衡量宝宝缺不缺水的一个标志,尿量跟平常一样多说明宝宝身体还不缺水。如果宝宝少尿甚至无尿,则说明可能严重缺水,爸爸妈妈可用自制的米汤或糖盐水给宝宝喝,要多给宝宝喝水。
当宝宝体温大于38℃时称为发烧。一般来说,发烧不会对宝宝大脑造成伤害,爸爸妈妈不必过分紧张。只要宝宝精神状态好,不会嗜睡之类的,不用立即送医院,爸爸妈妈只需要随时给宝宝量体温,观察体温的变化,当体温升到38.5℃以上,可适当给孩子服用退烧药,再尽快到医院去检查。
婴儿每次大便后都要用温水来清洗小屁股,避免频繁腹泻造成宝宝“红屁股”。如果宝宝发烧温度在38.5°C以下时,爸爸妈妈可以用湿毛巾给宝宝敷额头,或者给宝宝洗个热水澡,用这些物理的方法给宝宝降温。38.5°C以下的发烧不用吃退烧药,虽然适当的给予退烧药可以减轻宝宝发烧时的不舒服,但没有办法缩减病程。轻度的发烧还可以提高宝宝的免疫系统的效能。
家长要注意给宝宝调养肠胃。吃母乳的宝宝还是继续吃母乳,但缩短每次喂养的时间;喂奶粉的宝宝可以适当减少奶量。不管是吃母乳还是奶粉的宝宝,都不再添加新的辅食,以前吃过的辅食可以继续吃,但量要减少。应增加流食的摄入,如牛奶、软面条和稀粥等,比较容易消化。
通过上面的介绍,大家对十一个月宝宝发烧拉肚子怎么办给出了明确的介绍,希望对家人们有所帮助。在发现孩子体温升高后,还是要尽快给孩子降温的,不能等到高烧不退后才开始恐慌担忧,同时也要注意调理孩子的饮食习惯,才能让身体免受伤害。
3岁宝宝反复发烧怎么办
由于宝宝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差,身体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稍有不适就容易引起发烧症状,或者出现服药退烧后体温又迅速回升的现象。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如果爸妈使用空调不当或宝宝喝水喝得少,不适应高温天气等都会引起反复发烧的情况。引起发烧的病因有很多:主要是细菌、病毒入侵,引发呼吸道、肠胃感染,导致发烧。
通常发烧都是反反复复的,持续2-3天都是正常的,请勿过于担心!发烧期间留意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注意宝宝的体温变化情况。让宝宝多喝水多休息,体温会慢慢自然退下去,强行降温是不科学的,况且发烧有利于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增强肝脏解毒功能。
一般3岁宝宝如果发烧在38.5℃以下,爸妈应该采取物理降温方法,例如多喝水,贴退热贴等。当宝宝发烧在38.5℃以上时,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宝宝药物治疗。那么,3岁宝宝反复发烧怎么办?
1、体温38.5℃以下首选物理降温进行干预。
发烧是宝宝感染性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症状,对于发烧的处理大体可以分为“物理处理”和“药物处理”,通常来说,当宝宝体温低于38.5℃时不需要采用药物处理,而是选择正确的物理降温方法即可。例如贴退热贴、多喝水、洗温水澡等方式都有助于体温的降低。
2、宝宝体温38.5℃以上需要进行药物治疗。
如果发现宝宝的体温已经超过38.5℃时,爸妈应该密切观察宝宝的情况以便做出及时的反应。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就诊,给予药物治疗。
宝宝发烧妈妈怎么办
5个月大的宝宝今天有些不对劲,平时吃一大瓶奶,今天喝了几口就不喝了,也没什么精神,平时圆溜溜的大眼睛,今天好像也睁不开了,身上也比平时热,宝宝是不是生病了?宝宝发烧了?很多年轻的父母在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常常手足无措,该怎么做呢在?很多人第一选择是去医院,或马上给宝宝吃退烧药。其实,在去医院或吃药之前,年青的父母首先应该做的是仔细观察。
观察什么呢,首先要测量体温来确定宝宝是否真的发烧。宝宝发烧时除了体温升高,还会出现心情不好、脸色苍白、身体发热、或是含着乳房的口发热。此外必须观察,除了发烧外,是否有抽搐、意识不清、呕吐、食欲不振、腹泻、发疹、咳嗽、哭声异常等现象出现,所有观察结果都要仔细记录,然后告诉医生。
很多婴儿单纯的体温升高是由于接种疫苗引起的,如果体温低于38.5度,婴儿没有很严重的苦恼或不适,其实父母可以选择在家里帮宝宝先进行
物理降温。比如说,可在宝宝的额头、太阳穴、颈部两侧、腋窝下贴降热贴(可缓解宝宝的不适);也可应用冰镇、冰袋等;我个人觉得最有用的办法是水浴降温,把宝宝放在38~42摄氏度的水盆内,不停的把水琳在宝宝身上,持续5~8分钟,让水蒸发带走热量,但需注意不要让宝宝受凉。
如果宝宝体温持续不降或超过38.5摄氏度,就应该去医院就诊了。发烧的宝宝生病后,大都缺乏食欲,不应强迫进食,但应大量饮水,如果出汗多,还要在水里面加些盐。补充维生素C,可把橙子、西柚等维C含量高的水果榨汁给宝宝喝。此外,一个温度、湿度皆适宜的环境也十分重要,流汗时应仔细擦干,并及时更换衣服。
如何观察宝宝大便
1、大便的颜色
通常宝宝出生头几天的大便常呈均匀,墨绿色且带黏性,称为胎便(正常现象)。初生一个月内喂养哺母奶的宝宝,其粪便多为黄色,随年龄增长,粪便会由黄色转为黄绿色或绿色。到5个月大时,大部分为黄绿色及绿色粪便。然而,喂哺宝宝配方奶粉的宝宝,尤其是乳清蛋白且加强铁质的配方,其粪便多为绿色。宝宝添加副食品之后,粪便会逐渐转为褐色。
宝宝出现绿便与个人体质、年龄、肠内酸碱度、肠内细菌生长状态、奶制品成分(如铁质)都有关系,只要宝宝精神与活动正常,则不必担心。
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比较稀释,细腻,色金黄,略有酸味,无泡沫,每天3-8次不等;
普通配方奶粉喂养的宝宝,一般来说大便易干燥,色淡黄,略有臭味,比人乳喂养的宝宝大便量多,解便的次数少,一日1-3次。但如果你选用的是含有益生元配方的婴儿奶粉,宝宝的大便会更接近母乳的大便形状。
2、大便内是否有白色颗粒
喂哺母奶或宝宝配方奶粉的初生宝宝,其粪便中常会发现一些白色颗粒,这些白色颗粒外面包着通明黄色或棕色物质,此乃由于初生宝宝胃肠未发育完全以及消化道的消化酶还没有完全成熟的关系,导致脂肪消化不完全而排出于粪便中,这些俗称为生理性粪便,且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消失,可请妈妈们放心。
3、大便次数
如大便次数增多,呈蛋花样,水分多,有腥臭味,或大便出现黏液,脓血或鲜血,则为异常大便,应及时就诊。就诊时应留少许异常大便,带到医院化验,以协助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