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失眠的中医中药治疗方法

失眠的中医中药治疗方法

治疗失眠,单独灸百会穴就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可以在晚上临睡前做一做。先将百会周围的头发分开,让头皮露出来,然后将艾条点燃,置于离头皮2厘米左右处温和灸,以头皮感觉到温热为度。如果感觉有点儿烫可以将艾条移远一点儿。每天晚上灸15分钟左右,有利于入睡。这个方法对妇女产后失眠效果尤其好,患产后失眠的人,使用这个方法,每天灸1次,一般连续灸四五天就能治愈失眠问题。

安眠是治疗失眠的经验效穴,擅治失眠之证,看名字就知道。安眠是经外奇穴,在项部,翳风与风池之间。取穴的时候,先找到耳垂后下方的凹陷处的翳风,再找到项部大筋外侧缘的风池,用手在两点之间画一条线,线的中点就是安眠。

治疗失眠,不应过于依赖医药,自我调理很重要。中医认为失眠“病位在心”,是心出了问题。

神门穴、内关穴、百会穴、安眠穴这几个穴位是治疗失眠的特效穴位,一般来说,不管什么原因引起的失眠,都可以用这几个穴位。

中医中药治疗阳痿的方法

牛鞭韭菜子治阳痿

功能主治

主治阳痿。

偏方组成

牛鞭1根,韭菜子25克,淫羊藿、菟丝子各15克。

用法用量

将牛鞭置瓦片上文火焙干,磨末;淫羊藿加少许羊油,置于铁锅内用文火炒黄(不要炒焦),再将韭菜子、菟丝子共磨成细末,然后将上药混匀后装瓶备用。用时,每天晚饭后用黄酒冲1匙,或将1匙药粉加人蜂蜜为丸,用黄酒冲服。

病例验证

用此方治疗阳痿患者5例,均获治愈。

生薏苡仁治阳痿

功能主治

主治阳痿。

偏方组成

生薏苡仁30克,白蔻仁、菖蒲、蚕砂、柴胡、牛膝各10克,白芷、蛇床子、萆薢、虎杖各15克,甘草梢6克。

用法用量

每日1剂,水煎服;14日为1个疗程。连续用药至症状消失止。

加减

失眠多梦、烦躁者,加远志、合欢、龙骨、牡蛎;心悸、气短、乏力者,加黄芪、山萸肉、白术;肝气郁滞者,加香附、郁金;喜食肥甘者,加山碴、莱菔子;嗜酒者,葛根增量;湿热伤阴者,加知母、玄参、麦冬。

病例验证

用此方治疗阳萎患者129例,治愈89例。改善27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89.92%。

卵巢炎中医中药治疗

附件炎在中医中将它划分为三种类型:瘀热互结型、湿热下注型、寒湿凝滞型。中药治疗附件炎时应分清寒热虚实的不同,辨证论治。中药治疗方法一般来说治疗周期长,见效较慢,但鉴于中药治疗的副作用小,也是一种不错的治疗选择方案。

附件炎也可以选择使用中药来进行治疗,但是治疗的时候还是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选择治疗方法。使用一些中成药,服用此类药物时,患者一定要按疗程用药,不可自己觉得症状有所缓解就擅自停药或减药,这样不仅会影响治疗的效果,还可导致病情反复。

对于附件炎的治疗方法很多,中成药可以用以下几种:

1、妇宝冲剂:具有益肾和血、理气止痛的作用。主治盆腔炎、附件炎,适用于小腹胀痛、带下等病。每次30g,每日2次,冲服。

2、妇科千金片:具有益气养血、清热解毒、强腰膝之功效。主治腹痛、带下等疾病,适用于治疗附件炎、盆腔炎等。每次6片,每日3次口服,温开水送服,忌含辛辣油腻。

3、金鸡冲剂:具有清热解毒、健脾除湿、通络活血之功效。主治下腹疼痛、带下异常等疾病,适用于治疗附件炎、盆腔炎等,每次1包,每日2次,开水冲服。

4、妇炎清糖浆:具有疏肝健脾、化湿止带之功效。主治下腹疼痛、带下量多。

女性附件炎患者选择中医中药治疗附件炎还是要根据自身病情,如果有疗效不好,或是其他异常的现象时,要及时的去医院检查,在治疗期间要避免使用刺激性食物。

中医中药治疗尖锐湿疣

中医中药治疗尖锐湿疣主要以解毒除湿、化瘀祛疣为总则,外治多选用杀虫除湿、解毒清热、活血化瘀、除疣的中药浸洗或局部涂抹疣体,具有用药便利、痛苦小、价钱低廉等优点。中医中药治疗尖锐湿疣最大的优点还在于作用持久。它能够有效地防预疣体再次复发,弥补了单用化学、物理等方法治疗复发率高的不足,而且毒不好的反映小,价钱低可长期施用;一般常用到的有以下几方面:

1、复方香叶天竺葵油:复方香叶天竺葵油是一种含有多种中药挥发油的外用制剂,主要成分是香叶天竺葵和鸦胆子等提取物。

2、芝麻花:白富贵等用芝麻花治疗尖锐湿疣。用药方法是在7月份采集落地的新鲜芝麻花揉搓,用其粘液涂擦疣体,每日l-2次。

3、鸦胆子:鸦胆子,又名苦参子、鸭蛋子,为苦木科植物多年生灌木鸦胆子树的成熟果实,主要成分含鸦胆子苦素、鸦胆子甙和鸦胆子油。

以上这些方面就是为各位介绍的;中医中药治疗尖锐湿疣途径目前主要是以外治熏洗坐浴和涂擦或内外治结合为主,治法和药物以祛湿清热解毒和化瘀散结类为主,适当辅以益气扶正,介绍表明中医药利用调整机体全身的优势,结合外治,对尖锐湿疣进行综合治疗在进步痊愈和有效治疗方面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最后,专家指出:利用中医中药生物因子免疫介入技术以上对症的特点,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疗、预防尖锐湿疣复发上的优势,运用传统中药结合现代制药科技,研制新型药物,为广大尖锐湿疣患者解除病痛,带来福音。

中医中药治疗失眠方法

中医认为,如果阴气和阳气转化的规则遭到破坏,便可导致不寐。引起不寐的原因很多。《景岳全书。不寐》指出“不寐证虽有不一,然惟知邪正二字则尽之矣,盖寐本孚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气之扰,一由邪气之足耳。”

“心主神”,因此心是不寐的主要病位。凡是能影响心神的原因都可引起不寐,如邪气不足引起心失所养,火热炽盛可心扰心或突受惊骇引起心神不安都是不寐的常见原因。

心与其他脏腑如肝、胆、脾、胃、肾有密切关系,不寐的发生也与其他肺腑的病变有密切关系,不管是心失所养还是活(热)盛扰心或者心神不安大多数由其他脏腑病变引起的阴阳推敲无中生有血气失和所致。

目前,在医学界主要以传统中医中药理论结合患者的病因、病理,总结出系列纯中药制剂《神安》,使大脑皮层松弛,阻止中枢神经激活系统,使脑细胞由兴奋转入抑制,从而进入正常睡眠

状态,解决长期服用安眠药造成的依赖性,具有调和气血、益气健脾、增强记忆、滋阴降火、补肾壮阳、养心安神等功效,增强自身免疫力。

治疗神经衰弱、失眠多梦、抑郁症、头晕头痛、腰膝酸软、肢冷畏寒、生理机理衰退、女性更年期综合症等失眠症,只需3-5天即可改善睡眠,短期内将使失眠症、抑郁症、神经衰弱的患者告别痛苦。

目前看来失眠在医学界还没有得到完全的根治,不过任由失眠长期下去的话,可能会形成抑郁症神经性疾病和精神分裂症,所以对于中医中药治疗失眠的方法,我们一定要谨记,而且一定要注意。

强迫症使用中医中药治疗

强迫症中医治疗的药方一

阴虚火旺型强迫症主证:强迫意向比较明显,同时有烦躁少寐、口干咽燥、头晕目眩、手足心热、潮热盗汗、耳鸣或腰酸背痛情况。治疗时以滋阴降火为原则,选择知母、黄柏、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等中药材可达到治疗效果。

强迫症中医治疗的药方二

气血两虚强迫症主证:强迫观念为主,伴面色苍白、头晕目眩、体倦法力、气短声低症状。中医治疗时以益气补血为原则,选择太子参、山药、白术、生黄芪、麦冬、黄芪、黄精、鸡血藤等中药材可达到治疗效果。

强迫症中医治疗的药方三

心虚胆怯强迫症患者经常出现不恰当或不必要的想法,并引起紧张不安,同时伴心悸、惊惕易恐、坐卧不安、少寐多梦等症状。治疗时应以“益气镇惊,安神定志”为原则,选择茯苓、茯神、远志、人参、龙齿、石菖蒲可有治疗效果。中医方中,人参益气,龙齿镇惊为主,配茯苓、茯神、石菖蒲补气益胆安神,共奏益气镇惊、安神定志之功效。

强迫症中医治疗的药方四

水气凌心型强迫症患者身上反映的多为强迫性念头,伴心悸、渴不欲饮、小便短少,偶有下肢浮肿、形寒肢冷,伴有眩晕、舌淡苔滑、脉弦滑或沉细面滑。治疗要以“温阳、化饮、利水”为原则,选择茯苓、桂枝、白术、猪苓、法半夏、泽泻、沉香、大腹皮、白芍、沉香、补骨脂、干姜等。

强迫症中医治疗的药方五

心阳不振强迫症以强迫性动作为主要表现,同时伴有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胸闷气短情况,中医治疗时宜补阳之不足。可用党参、黄芪、茯苓、炙甘草、大枣、桂枝、桂心、细辛、半夏、白芍、当归、麦冬进行治疗。方中党参、黄芪、炙甘草补气;桂枝、桂心、茯苓、半夏健脾化痰;当归、麦冬、白芍补血养心;生姜、大枣调和营卫,共凑温心阳、补心血、健脾安神之功。

强迫症中医治疗的药方六

如果强迫性症状多为强迫性行为,并伴心悸时发时止、受惊易作、胸闷烦躁、失眠多梦、口干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情况,可诊断为痰火扰心型强迫症。治疗应以“清心豁痰、镇心涤痰、清肝泻火”为原则。生铁落、天门冬、麦门冬、胆星、连翘心、钩藤、远志、石菖蒲、玄参、朱茯神、丹参、大黄、黄芩、黄连、知母等中药可对症选择施治。

中医中药治疗流产有奇效

中医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瑰宝,在疾病治疗上有着其独特之处,很多人都会选择中医来治病和养生。为了让您了解更多的中医类知识,生活家特别准备了丰富的系列资讯,帮助大家对中医有更多的认识。

在妊娠时期常用保胎药的指征是“流产”。按临床经过将流产分为习惯性流产、先兆流产、难免流产、完全流产、不全流产、稽留流产、感染流产等7种。其中使用保胎药指征的有先兆流产和习惯性流产两种,因为其它流产已不能继续保胎。

对以上两种流产,也可根据辩证使用中药进行治疗。如妊娠后,阴道少量出血,伴腰痉痛,小腹坠痛,两腿痉软,小便次数多,夜尿多甚至失禁者,多因肾虚所致,可服“寿胎丸”,以固肾安胎,狼吞虎咽以益气;在妊娠初期,出现阴道少量出血,伴有腰腹胀痛或坠痛,精神萎靡不振,面色光白浮肿,心悸气短者,多因气血虚弱所致,可用人参9克、黄芪10克、杜仲、白芍、熟地各6克,白术5克、陈皮、甘草各3克,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服,以补气养血,固肾安胎;在妊娠期间出现阴道出血,胎动下坠,腰腹胀坠痛,伴有心烦不安,手足心热,口干咽燥,或有潮热,小便短赤,大便干燥,舌有黄胎者,多因血热所致,可用生地10克、熟地15克、黄芩6克、黄柏5克、白芍12 克、川断9克、山药9克、甘草6克,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服,以滋阴清热,养血安胎;如果因外伤所致,可用熟地、白芍、川芎、党参各20克、黄芪、当归各 15克,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服,以补气和血,固涩安胎。

中医治疗失眠

在这失眠患病率越来越高的社会中,治疗方法满天飞,其中不乏有一些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制造一些所谓能够治疗睡眠的药物。如果你对这些药物有所顾忌,那么,本篇文章将给你介绍有关失眠症的中医疗法。

原发性失眠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生活压力的加大,失眠患者越来越多,采用综合疗法治疗失眠有一定的疗效,现介绍几种如下:

1. 保健疗法:每天按摩太阳穴,百会穴数次,用保健木梳梳头5分钟,从而保持心情舒畅,解除烦恼,消除思想顾虑。

2. 饮食疗法:取大枣,小麦,冰糖,先取大枣、小麦水煎去渣取汁,纳入冰糖烊化顿服,每晚1次。

3. 药粥疗法:取大枣,元肉,大米,砂糖适量。先取大米煮粥,待沸时加入大枣、元肉,煮至粥熟时,调入冰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

4. 填脐疗法:取酸枣仁,研为细末,置肚脐中,外用伤湿止痛膏固定,1日1换。

5. 敷足疗法:取朱砂,加浆糊适量调匀,置于伤湿止痛膏上,贴敷于脚心涌泉穴上,包扎固定,每晚1次。

6. 足浴疗法:磁石,菊花、黄芩、夜交藤,水煎2次,去渣取汁,倒入浴盆中,趁热浸洗双足15-30分钟,每晚1次。

失眠中医治疗

1、药物疗法指通过口服药物,经由消化器官吸收,以达到扶正祛邪、调节机体气血阴阳,使机体康复的治法。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口服药物的剂型有汤剂、丸剂、散剂膏剂、丹剂、酒剂、片剂、糖浆、茶剂、冲剂等不同剂型。本法是在临床各科应用范围最广的治疗方法。

2、针灸疗法用针刺、艾灸的方法在人体经络及经外腧穴施以一定的手法,以通调营卫气血、调整经络、脏腑功能而治疗相关疾病。针刺又可分为体针、头针、面针、眼针、耳针、足针、温针、火针、三棱针、梅花针等多种针法。灸法可分为艾条灸、麦粒灸、疤痕灸、隔姜灸、隔蒜灸、药饼灸等。针灸疗法的应用范围极其广泛。

​中医中药治疗闭经的方法

1.肝肾不足治法:补肾养肝调经。方药:归肾丸加减。菟丝子15g,杜仲159,山茱萸209,枸杞子15g,山药209,茯苓159,当归15g,鸡血藤209,牛膝109。阴虚火旺,潮热明显者,加地骨皮109,玄参109,炙鳖甲(先煎)15g。

2.气血虚弱治法:补气养血调经。方药:人参养荣汤加减。人参15g,黄芪40g,茯苓15g,远志15g,陈皮15g9,五味子15g,当归20g,白芍15g,熟地15g,丹参10g,川芎10g,坤草15g。脾虚便溏者,去当归、熟地加白术15g,砂仁10g;营阴暗耗,心火偏亢,心悸失眠多梦者,加炒枣仁30g,麦门冬10g,卷柏10g,牛膝10g。

3.阴虚血燥治法:养阴清热调经。方药:加减一阴煎加减。生地15g,熟地15g,白芍15g,麦冬10g,知母10g,地骨皮15g,炙甘草5g,黄柏15g,丹参10g,鳖甲15g(先煎)。虚烦少寐,心悸者加柏子仁、夜交藤各15g;如有结核病,证见咳血唾血,吐痰不爽,气喘者加百合30g,桔梗10g,玄参15g,川贝母10g,五味子10g。

4.气滞血瘀治法:理气活血、祛瘀通经。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桃仁15g,红花15g,赤芍15g,川芎10g,当归15g,生地15g,柴胡10g,桔梗15g,牛膝15g,坤草15g。小腹冷痛,四肢木温,带下量多,舌淡,脉沉紧者,去柴胡、坤草,加肉桂10g,乌药15g,吴茱萸15g。

失眠的中医治疗

郁热失眠:证见失眠,心情烦躁,口苦口干,眼目红赤,恶心呕吐,嗳气,吐痰色黄等。多由于饮食不节损伤脾胃,使脾的运化功能减弱,酿成痰浊,蕴久化火,痰火互结,内扰心神。治以清心泻火,健脾化浊,方用清心化浊汤:黄芩12g,黄连12g,柴胡15g,郁金15g,佛手15g,香附15g,陈皮12g,半夏12g,桔梗15g,胆星12g,竹叶15g,天竺黄12g,远志15g,合欢花15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

气滞失眠:证见失眠多梦,胸胁胀痛且走窜不定,胸闷,善叹息,口苦口干,食欲不振等。多是由于肝气不舒,抑郁或思虑使得情志不得疏泄,肝失条达,气机不畅,以致肝气郁结。治以疏肝理气,解郁安神,方用疏肝解郁汤:柴胡15g,黄芩12g,杭芍20g,郁金15g,香附15g,木香12g,佛手15g,卜子15g,夜交藤30g,远志12g,珍珠母30g,丹皮12g,栀子12g,龙骨30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舒肝丸、朱砂丸口服。

脾虚失眠:证见长期不易入睡,多梦,睡中易醒,醒后再难入睡,可见心悸健忘,肢体倦怠,食欲不振,面色无华等。多由于劳累过度,耗心伤脾,或气血衰少,导致气血不足,无以濡养心神而致失眠。治以补益气血,养血安神,方用益气安神汤:党参30g,云苓15g,白术15g,杭芍20g,熟地20g,当归15g,山萸肉20g,枸杞子30g,五味子15g,珍珠母30g,枣仁30g,柏子仁12g,合欢花12g,鳖甲20g,龟板15g,甘草6g,水煎服。参乌丸、参松丸口服。

阴虚失眠:证见失眠,不能入睡,睡后多梦,易醒,腰膝酸软,五心烦热,盗汗,口咽干燥等。多由于素体阴虚,使肾阴亏耗,不能上奉于心,水不济火,因而神志不宁,出现失眠。治以滋补肝肾,养血安神,方用补肾汤:熟地30g,山药20g,山萸肉20g,丹皮15g,云苓15g,泽泻12g,枸杞子30g,玉竹15g,黄精15g,鳖甲15g,龟板15g,鹿角胶10g,枣仁30g,五味子15g,夜交藤30g,合欢花12g,远志12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益肾丸、养心丸口服。

瘀血失眠:证见失眠,入睡困难,易于惊醒,经常做噩梦,肌肤甲错,舌质紫暗等。多由于头部外伤,或失眠日久,反复发作,久病入络入血,气机阻滞,气滞血瘀。治以活血化瘀,养血安神,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当归15g,川芎12g,赤芍15g,桃仁12g,红花12g,丹参30g,熟地20g,党参15g,云苓15g,坤草20g,黄精15g,枣仁30g,远志15g,珍珠母30g,五味子15g,夜交藤30g,甘草6g,水煎服。血府逐瘀丸、珠珀散口服。

中医治癌药方

1.中医中药治疗整体的观念强:癌症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任何局部的疗法并不能够从根本上治疗。中药治疗肺癌主要是依据中医的理论从整体出发的,辨证施治,在祛邪扶正同时益气养血,对患者进行全身的调理,从而提高肺癌患者远期综合疗效。

2.中医中药治疗弥补了手术、放化疗不足的地方:手术治疗是局部的切除,对术前没有发现微小的癌灶及区域淋巴结很难做到完全切除,创伤较大,术后比较容易复发转移,配合中药治疗可有效的弥补了手术治疗不足,防止术后并发症发生,减少复发转移的几率;放化疗的治疗效果虽然好,但是毒副作用太大,需要中药的辅助治疗。

3.中医中药治疗适应症广泛、安全无毒副作用:手术治疗需在早期适用或者瘤体小,转移单一而且患者体质允许的情况下,放化疗需要患者能够承受,但是只适合局部治疗且有副作用,所以西医治疗有很大局限性。中医中药治疗肺癌能够避免了这些不利的因素,不但适应症广泛,而且剂型先进、属于纯中药制剂、安全没有毒副作用,在祛邪扶正同时固本培元,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4.中药治疗经济有效、服用方便:肺癌手术、放化疗费用高,部分患者因为高额的医药费不能坚持治疗,而肺癌的中医中药治疗经济实惠,剂型先进、服用方便,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

相关推荐

中医按摩治疗失眠

中医按摩是很讲究方法的,对于治疗是需要一些常见的中医知识,对于身体的穴位是必要了解的,通常可以按摩这三个穴位,像内关,神门和三阴交这三个穴位,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学习身体的一些穴位,对于治疗是很有帮助的,患者可以通过按摩这些部位对于失眠会有一定的效果。 中医认为脑为元神之府,所以也应该重视头部的气血供养。在休息或看电视等闲暇时间,我们可以用单手梳理头皮数次。方向是从额头的发际线开始,沿头皮到颈部的发际线终止。这样,五个手指可以分捋头部的督脉、膀胱经、胆经,达到镇静安神,平肝潜阳的作用。 中医给人带来的好

石家庄专业乳腺医院乳腺增生是怎么引起的

石家庄专业乳腺医院乳腺增生是怎么引起的?乳腺增生与内分泌失调有关,也与精神情绪有关,中医认为与肝肾虚弱,肝郁气滞,痰湿阻滞,脾胃虚弱等有关。最好是中医中药治疗中医中药治疗乳腺增生有其独特的疗效。建议找有经验的中医辨证用中药治疗。也可以服乳癖散结胶囊,乳安片,乳癖消等治疗

中医如何治疗失眠

中医治疗失眠一般从四个方面入手: 一、调和气血平衡阴阳 实证型:肝郁化火,用龙胆泻肝汤加味;痰热内扰,用温胆汤加味。 虚证型:阴虚火旺,用黄连阿胶汤合朱砂安神丸加减,心脾两虚者用归脾汤;心胆气虚者,用安神定志丸;心肾不交、虚阳上扰者用交泰丸。 顽固性不寐从瘀论,乃气血凝滞,用血府逐瘀汤。 二、养血育阴安神镇静 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适当予以安神镇静的药物来治疗失眠。 临床上常用养血安神、清心安神、育阴安神、益气安神、镇肝安神及安神定志等方法,随证选用。 三、精神调治舒畅情志 随证采用精神调治的方法,以消除患

中医治疗失眠多梦

处方:花生叶(干品)50克 用法:日1剂,水煎沸10分钟,取浓液200毫升,睡前温服。 疗效:服药3~5天,有效率89% 处方:桑白皮、陈皮、赤芍、桃仁搁12克,柴胡、通木、半夏、苏子各10克,香附、大腹皮、甘草各15克,青皮14克。 用法:水煎,日1剂服2次。 疗效:用药6剂,有效率达100% 辨证论治 多梦是指从睡眠中醒来,自觉乱梦纷纭,常伴有头昏神疲的一种表现。 心气不足 症状:多梦易惊,失眠,神疲困倦,短气,或喜悲善哭,精神恍惚,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养血益气,宁心安神。 选方:参香散加

治疗失眠中医药方有哪些

一、方法一: 柴胡、木香各9克,白芍、丹参各12克,檀香、五味子各6克,玉竹、熟枣仁各20克,夜交藤、生龙骨、牡蛎各30克。心烦口苦加栀子、黄芩各8克;痰多胸闷者加陈皮、胆南星各9克,去玉竹、五味子;口干便秘加生地黄、玄参各12克;易惊醒加琥珀粉4克冲服。水煎服,每日一剂,7天为一疗程。主治肝气不舒、心神失养所致失眠 二、方法二: 生地黄12克,百合30克,枣仁20克,炙远志10克,五味子10克,女贞子10克,旱莲草20克,龙齿10克,珍珠母30克。水煎服,日服一剂,每日两次。主治心阴亏虚、神魂失养之失眠

中医治疗失眠偏方

现在,很多人都被失眠所困,有的半夜睡不着,早上起不来;有点早上醒的很早,总之睡眠时间特别短。对此,中医专家给出几个经过验证、专门治疗失眠的偏方,希望对失眠的您有所帮助。 生地麦冬治疗失眠 处方:组成生地、麦冬、代号石、珍珠母各15克,沙参、元参、银花各12克 用法:用量每天一剂,水煎,分早晚喝完。 功能:主治补肝肾,平肝安神。主要治疗失眠。 黄芪白术治疗失眠 处方:组成黄芪30克,白术、陈皮、党参、当归、甘草各9克,升麻15克,柴胡12克。 用法:用量每天一剂,水煎,分2次服用。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疏肝

中医按摩治疗失眠

1、天门开穴法。两个拇指的指腹紧贴于印堂穴,双手其余手指固定头部两侧。左手拇指首先自印堂穴垂直向上推移经神庭穴推至上星穴,然后两个拇指呈左下右上,左上、右下同时交替推摩。手法由缓至快。由轻至重,反复按摩约一分钟。此时按摩局部产生热感,并向眉心的位置集中。 2、百会穴点按掌摩法。用右手拇指指尖在百会穴点按,等到局部产生肿胀麻感后立即改用拇指腹旋转按摩。。就这样反复交替进行约30秒,紧接着用掌心以百会穴为中心均匀用力按压与旋转按摩约30秒钟。 3、玉锤叩击法。用指尖作锤,双手同时进行,从后向前从左至右叩击整个

中医如何治疗失眠

失眠是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质量不满足且影响到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失眠,轻则导致人萎靡不振,无精打采,重则可引起精神分裂。很多人,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会患上或轻或重的失眠。很多人都在寻求治疗失眠最快方法。每天晚上睡不着觉怎么办?下面,小编就介绍几种失眠治疗方法,大家不妨一试。 中医治疗 药(热)熨疗法将药物(如药袋、药饼、药膏及药酒)经加热后置于体表特定部位,促使腠理疏松、经脉调和、气血流畅,多用于寒湿、气血瘀滞、虚寒证候的治疗的一种外治疗法。 敷贴疗法 将药物调成糊状,敷于体表的特定部位,以防治疾

中医治疗失眠偏方

丹皮栀子饮: 组成:丹皮、栀子、当归、炒白术、大枣、青皮各15克,柴胡、薄荷各10克,白芍30克,龙骨、牡蛎各60克,酒大黄5克(另包后下) 用法:用量每天一剂,水煎,早晚分服。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滋阴清热。主要治疗失眠症。 静坐治失眠:睡前静坐半小时。全身放松、意念安静,可参考静功、气功资料。 睡前按揉揪搓双耳:中医偏方治失眠,睡前操作约10分钟即可。耳是全身的缩影,此举也是健身的好方法。 炒枣仁粉治失眠:炒枣仁粉5至10克临睡前冲服,也可小剂量(15至20粒)嚼服。枸杞子治失眠:每天晨起服枸杞子30

如何治疗妇女更年期失眠

(1)心理治疗:心理治疗一般分为个别心理治疗和集体心理治疗。临床上一般均采用个别心理疗法,医生和患者进行个别交谈,用解释、鼓励、说明等方法以达到减轻症状或清除症状,促使患者恢复健康,使患者了解更年期是一个正常的生理阶段,对健康影响不大,而且这些症状很快就会消失或适应,从而使患者能正确对待疾病。按患者的知识水平,选择适当的内容,使之了解病情,解除顾虑,保持精神愉快,情绪稳定。由于心理障碍的减轻,其失眠症状也会随之减轻。 (2)药物治疗治疗更年期失眠的药大体分为镇静催眠药、抗焦虑药及抗抑郁药三类,其中以抗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