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性心肌炎 患者饮食方面应注意哪些
扩张性心肌炎 患者饮食方面应注意哪些
扩张心肌病的饮食宜两高一多:心肌病由于心气不足,心失所养,故宜吃优质易消化的高蛋白如鱼肉、瘦肉、牛奶、大豆制品和高热量食物;还宜多吃富含多种维生素的食物如富含维生素Bl的粗粮、豆类可防治扩张心肌病、心衰;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和水果有提高免疫功能,防止心肌因自身免疫反应而受到损害。
以下还推荐几种适合扩张心肌病的饮食:
1、浮小麦30克,炙甘草10克,大枣10枚,共煎代茶频饮。
2、白参10克,莲子10枚,冰糖适量。用水泡发白参、莲子,入冰糖隔水炖烂服食。
3、龙眼肉30克,西洋参6克,白糖3克,三者共入碗内加盖,置饭锅中蒸成膏状,每次1匙,日服3次; 可有效缓解扩张心肌病的症状形成的病痛。
4、鸡肉150克,红枣50克,糯米100克,加水同煮粥服食。
5、西洋参5克,放入保温杯中泡水代茶频饮,l日内连西洋参渣服完,每日l次,连用7~10日为1个疗程。
急性心肌炎该怎么样去预防
医生指出,当人体因患病导致抵抗力急剧下降时,病毒会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大肆侵袭心脏等重要器官,使心肌产生炎症病变。
因此,有病最好去医院检查,即使看似轻微的感冒或肠胃炎,可能演变成有致命性的心肌炎。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急性心肌炎并没有特定人群,但与成人病毒性心肌炎相比,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相对临床表现较重,并且儿童比成人更易患得此玻希望父母亲能提高警觉,多注意孩子的变化。若有不寻常的症状出现,立即就医,如此必可免去许多不幸的后果。
目前正值转季时节,室内外温差较大,很容易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疾病症状,病毒就会乘虚而入侵袭心脏,引发心肌炎。但人们往往对此不重视,认为吃点药、多喝水就能治愈,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
急性心肌炎患者在发病前常有病毒感染的经历,如感冒发热、咳嗽、呕吐、腹泻、肌肉酸痛、会感到乏力及胸闷、胸痛等。此时如果进行心电图检查可发现早搏。大多数急性心肌炎患者在感染病毒1~3周后,就出现了心肌炎症状。此外,营养不良,高热寒冷,缺氧、过度饮酒和妊娠等因素,也有可能诱发急性心肌炎。需要注意的是,心肌炎的临床表现千变万化,包括发烧、心跳加速、呼吸急促、脸色苍白、胸痛,甚至休克。
病毒感染导致心肌损伤
急性心肌炎有多种病因,但多数是因感染所致,包括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等。近年来的临床研究发现,急性心肌炎主要的病理基础一方面是病毒感染,另一方面是病毒感染后免疫系统对心肌细胞的破坏。自身免疫系统在抵抗病毒入侵时产生的抗体也可以造成心肌损伤。
急性心肌炎是心脏的肌肉层发炎,可发生在各年龄层,包括新生儿也可能受到侵袭。急性心肌炎常跟病毒感染有关。在婴幼儿期的心肌炎大多为急性发作,甚至是猛暴性而造成死亡;较大孩童或青少年则发病较缓慢,但可能发展成郁血性心脏衰竭或扩张性心肌症。
因此,对儿童感冒,应及时上医院检查治疗,以免病毒侵犯心迹心肌炎的临床症状轻重不一。轻者可无自觉症状,只在医生做心脏听诊或化验检查才发现有异常。急性心肌炎病情可以在数小时内急剧变化,引发心力衰竭、休克或晕厥。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医生提醒,当然,也无须太紧张,一般来说,并不是感冒就一定都会得心肌炎,所以也不要把感冒看得那么重。当孩子有腹泻,同时存在面色苍白、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脉搏过快等征象时,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以免延误诊断和治疗。
心肌炎怎么治疗能够痊愈
(一)身体负荷过度是对心脏的一种透支行为,为了心肌炎病情稳定请注意休息和饮食。尽早卧床休息,是减轻心脏负荷的途径之一,同时在饮食方面应注意进食易消化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二)在患上心肌炎的早期进行抗病毒治疗,使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治疗。
(三)营养心肌。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为了维持正常的运转,必须保持心脏的营养充足以及心率平整,当急性心肌炎时应用适当的药剂,如自由基清除剂对心脏进行人为调控。
(四)由于糖皮质激素是一种不常规使用的药物,并没有获得一致公认的临床疗效,故不推荐常规应用。所以一般来说只有那些对其他效果治疗效果都不甚理想的患者,可以考虑在发病10~30天使用。
(五)对于由心肌炎引发的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缓慢性心律失常和快速心律失常等严重情况时,应进行相应对症治疗。心律失常,应卧床休息2~4周,然后逐渐增加活动量,严重心肌炎伴有心脏扩大者,应休息6个月至一年,直到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心脏大小恢复正常。
(六)刚才谈几点关于心肌炎的治疗是针对普遍情况的心肌炎的治疗,但是现在儿童心肌炎的治疗也是刻不容缓。
儿童心肌炎的治疗目前的综合措施与普通的心肌炎治疗方案大同小异,一般是充分休息(1到3个月为宜)、合理饮食以及积极进行抗感染治疗;比较特殊的是一般儿童心肌炎的治疗还辅以心肌康复汤加以调理和治疗。
心肌炎怎么治疗能够痊愈
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
目前来说心肌炎没有特异的 治疗方法。病毒性心肌炎目前的治疗方式也主要是针对病毒感染和心肌炎症,主要是强调应卧床休息,以减轻心脏负担和组织损伤。
(一)身体负荷过度是对心脏的一种透支行为,为了心肌炎病情稳定请注意休息和饮食。尽早卧床休息,是减轻心脏负荷的途径之一,同时在饮食方面应注意进食易消化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二)在患上心肌炎的早期进行抗病毒治疗,使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治疗。
(三)营养心肌。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为了维持正常的运转,必须保持心脏的营养充足以及心率平整,当急性心肌炎时应用适当的药剂,如自由基清除剂对心脏进行人为调控。
(四)由于糖皮质激素是一种不常规使用的药物,并没有获得一致公认的临床疗效,故不推荐常规应用。所以一般来说只有那些对其他效果治疗效果都不甚理想的患者,可以考虑在发病10~30天使用。
(五)对于由心肌炎引发的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缓慢性心律失常和快速心律失常等严重情况时,应进行相应对症治疗。心律失常,应卧床休息2~4周,然后逐渐增加活动量,严重心肌炎伴有心脏扩大者,应休息6个月至一年,直到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心脏大小恢复正常。
(六)刚才谈几点关于心肌炎的治疗是针对普遍情况的心肌炎的治疗,但是现在儿童心肌炎的治疗也是刻不容缓。
扩张性心肌炎的简介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的特点是以左心室(多数)或右心室有明显扩大,且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肌肥厚,心室收缩功能减退,以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栓塞为基本特征。以往曾被称为充血性心肌病。本病常伴有心律失常,病死率较高。男多于女(2.5:1),在我国发病率为13/10万~84/10万不等。约20%的DCM 患者有心肌病的家族史。起病缓慢,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30~50 岁多见,部分患者有原发性高血压史。
如何鉴别酒精性心肌病
1、扩张性心肌病
酒精性心肌病与扩张型心肌病酷似。有学者将两者组织学及临床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扩张型心肌病的部分患者系心肌炎演变而来,故其心肌细胞肥大、纤维化程度以及细胞核等改变均较酒精性心肌病明显。此外,后者在临床测得的心胸比值、心脏指数以及收缩压测值/收缩末期容积,在停止摄取酒精饮料后明显获得改善,而前者不明显。
2、维生素B1缺乏性心脏病
酒精性心肌炎表现的心腔扩张、心动过速、静脉压增高以及下肢水肿等易与维生素B1缺乏性心脏病(脚气病性心脏病)相混淆。然而,前者多为心室收缩力降低致低心排量状态,而后者则为高心排量状态,临床可资鉴别。
扩张性心肌炎患者要做哪些检查呢
扩张性心肌炎主要是由于毒素或毒物经皮肤粘膜、胃肠道、呼吸道等进入体内,引起了心肌损害。除白喉、伤寒、菌痢等传染病的内外毒素对心肌损害外,蛇毒、毒蕈、有机磷等中毒常见于农村;锑、汞、砷、铅剂等中毒易发生于工业污染区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一(X线检查 心脏扩大为突出表现,以左心室扩大主,伴以右心室扩大,也可有左心房及右心房扩大。心衰时扩大明显,心衰控制后,心脏扩大减轻,心衰再次加重时,心脏再次扩大。呈“手风琴效应”。心脏搏动幅度普遍减弱,病变早期可出现节段性运动异常。主动脉正常,肺动脉轻度扩张,肺淤血较轻。
(二(心电图 可有各种心律失常,以室性期前收缩最多见,心房纤维颤动次之。不同程度的房室传导阻滞,右束支传导阻滞常见。广泛ST-T改变,左心室肥厚,左房肥大,由于心肌纤维化可出现病理性Q,各导联低电压。
(三(超声心动图 左心室明显扩大,左心室流出道扩张,室间隔及左室后壁搏动幅度减弱,二者搏动幅度之和<13mm。病变早期可有节段性运动减弱,二尖瓣前后叶搏动幅度减弱。二尖瓣开口小,二尖瓣叶可有轻度增厚。右心室及双心房均可扩大,心衰时,二尖瓣可呈类城墙样改变,心衰控制后恢复双峰。
(四(同位素检查 同位素心肌灌注显影,主要表现有心腔扩大,尤其两侧心室扩大,心肌显影呈称漫性稀疏,但无局限性缺损区,心室壁搏动幅度减弱,射血分数降低,同位素心肌灌注显影不但可用于诊断,也可用于同缺血性心肌病相鉴别。
(五(心内膜心肌活检 扩张性心肌炎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均缺乏特异性,近年来国内外开展了心内膜心肌活检,诊断本病敏感性较高,特异性较低。
病毒性心肌炎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1、心律失常
毒性心肌炎90%的患者以心律失常为首发症状,其中以室性心律失常为主占70%,严重者可发生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甚至室速、室颤。
2、心力衰竭
急性心肌炎由于心肌受病毒侵害的范围广。心肌细胞损害严重,常常出现心脏扩大,充血性心力衰竭,甚至心源性休克,有时快速型心律失常也可导致心力衰竭,严重者可致死(10%~20%)。
3、心脏性猝死
毒性心肌炎所致的心脏性猝死,病因包括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很多猝死的患者生前并没有明显的心肌炎表现,只是在尸检时发现有病毒性心肌炎的存在。国内报道病毒性心肌炎暴发流行时,心脏猝死可达23.6%。
4、扩张型心肌病
毒性心肌炎慢性迁延,可发展成为扩张型心肌病,表现为心室扩大,以左室扩大为主或出现左右心室扩大,心室收缩功能下降,出现心力衰竭和各种心律失常。国外报道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中患扩张型心肌病的发病率为10%。对病毒性心肌炎随访报道,7%~30%患者转变为扩张型心肌病,最高的比率达50%。我国学者对急性心肌炎患者进行的随访调查结果,有37%的患者出现早期扩张型心肌病的表现,7%的患者心脏慢性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