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仙鹤草的功能主治

仙鹤草的功能主治

功效与作用:

止血。促进血液凝固。

强心。调整心率,大量服用能使心搏徐缓。

抗菌。体外试验能抑制革兰氏阳性菌。

驱虫。其根芽有驱绦虫作用《新医药学杂志》。

收敛止血,截疟,止痢,解毒。用于咳血、吐血、治流鼻血有特效、疟疾、脱力劳伤、痈肿。

药品名称:仙鹤草(龙茅草、黄龙尾、脱力草)

止血中药材有哪些 仙鹤草

仙鹤草为蔷薇科植物龙牙草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生用或炒炭用。

性味归经:苦,涩,平。归心,肝经。

功能主治:收敛止血,止痢,截疟,解毒,补虚,用于咯血,吐血,崩漏下血,疟疾,血痢,痈肿疮毒,阴痒带下,脱力劳伤。

用法用量:煎服6-12g,大剂量可用至30-60g,外用适量。

血尿的治疗偏方

血尿分型系列方

功能主治

功能清热利湿,温补牌肾,健脾益气,滋阴降火。主治小儿各型血尿。

处方组成

(l)双花、连翘、公英、地丁、蝉衣、牛蒡子、射干、桔梗、茅根、芦根、篇蓄、瞿麦、侧枯叶、小蓟,水煎服。适用于肺热不宣型。(2)生地、本通、竹叶、甘草、小蓟、藕节、滑石、仙鹤草,水煎服。适用于心火偏力型。(3)知母、黄柏、地骨皮、生熟地、山药、茯苓、泽泻、女贞子、菟丝子、早莲草、阿胶、龟版、茅根,水煎服。适用于肾阴虚型。(4)党参、黄芪、陈皮、小蓟、仙鹤草、茯苓、白术、甘草,水煎服。适用于气血不摄型。(5)车前子、木通、柴胡、五味子、黄柏、大小蓟、白茅根、旱莲草、篇蓄、石苇、萆苇、萆邂、青皮、乌药,水煎服。适用于湿热型。

辨证加减

临床疗效

本方辨证治疗小儿以急性肾炎为主的血尿236例,其小血尿消失者222例,占94.07%;减轻者14例,占5.93%。

处方来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儿童医院王玉林。

方名

白黄汤

功能主治

功能清热利湿,补肾益气,活血化瘀。主治小儿迁延型血尿。

处方组成

白花蛇舌草10克、黄柏10克、丹参10克、赤芍10克、益母草10克、生地10克、白茅根10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

风热表证加银花10克、连翘10克;风寒表证加防风 6克、羌活6克;心慌、自汗等气虚证加党参10克、黄芪10克;肾阳不足加制附片6克、鹿角霜10克;肾阴不足加女贞子10克、早莲草10克。

精神性耳鸣怎么办

验方一 健脾补肾方治疗神经性耳鸣

[处方组成] 桑寄生,枸杞子,仙鹤草,五味子,杜仲等。

[用法用量] 每日l剂,水煎分早、晚2次口服。

[功能主治] 益气健脾补肾,通窍醒神健脑。 主治:耳鸣。

[处方加减] 夜间耳鸣加重,加酸枣仁等;头痛寐差,加石决明等;肾虚明显,加女贞子等;头昏椎动脉供血不足,加葛根等;年老有血瘀症状者,加路路通。

[病例验证] 上方治疗肾虚性耳鸣50例65耳,痊愈8耳(12.3%),显效15耳(23.1%),有效24耳(36.9%),无效18耳(27.7%),总有效率为72.3%。

验方二 养心宁神方治疗神经性耳鸣

[处方组成] 磁石,酸枣仁,琥珀,珍珠母,龙骨,茯神,远志,黄连等。

[用法用量] 每日l剂,水煎分早、晚2次口服,28日为1个疗程。

[功能主治] 养心宁神,平肝镇惊,通窍聪耳。主治:神经性耳鸣。

[处方加减] 索取药方时一并寄出。

[病例验证]上方治疗神经性耳鸣30例40耳,显效14耳(35%),有效15耳(37.5%),无效11耳27.5%),总有效率为了2.5%。

更年期功血能自然绝经吗

一、病方一

方名:扶正止崩汤

【功能主治】

功能益气养血固本止崩。主治气血虚弱的功能性子宫出血病,尤宜更年期功血。

【处方组成】

当归9克、白芍9克、黄芪30克、党参15克、仙鹤草30克、侧柏炭12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

阴血虚加阿胶、熟地,倍用当归、白芍,血止后归脾汤巩固;气阴不足加自术、山药,倍用党参、黄芪,血止以后补中益气汤巩固,虚实夹杂者,如兼气滞加山栀、香附、兼血瘀加三七、茜草,血热加大小蓟、藕节,出血多者加龙骨、牡蛎、白芨。

【临床疗效】

治疗100例,痊愈88例,显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8%.100例中,对74例患者随访3月,其中55例月经周期、经期、经量均正常

二、病方二

方名:益气固冲汤

【功能主治】

功能益气升提,固摄冲任。主治更年期功血及青春期功血。

【处方组成】

黄芪30克、白术10克、醋柴胡10克、陈艾炭10克、仙鹤草10克、甘草10克、党参15克、芥穗炭15克、当归15克、炒川断15、升麻4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

出血多加血余炭、陈棕炭各10克、乌梅炭5克;气虚则党参易红参;血虚加生地炭20克、阿胶10克;血热加丹皮、炒黄芩、焦山栀各10克;血瘀加蒲黄炭、茜草各10克,气郁加香附、藕节、莲房炭10克;日久不愈加三七未5克(冲服)、海螵蛸、白芨各10克、鹿角霜20克。

【临床疗效】

治疗更年期及青春期功血290例,痊愈286例。服药2剂即愈25例,服药3~6剂痊愈170例,服药11~16剂治愈91例。

胃癌病人喝什么汤好

被确诊为胃癌并不意味着毫无医治的可能,患者可以通过后期努力的调节和专业的治疗重新恢复健康。胃癌患者最初是由于胃功能遭到破坏而患病,那么,胃癌病人吃什么呢?

1.健脾散结汤扶正、祛邪治胃癌

原料:党参15~20克,黄芪15~20克,白术15克,薏苡仁30克,生半夏15克,拔契30克,狼毒3克,陈皮6克,甘草3克。

用法:日1剂,水煎服。

功能主治:软坚散结、扶正祛邪,用于胃癌。

2.健脾补肾汤扶正治胃癌

原料:党参15克,白术9克,枸杞子15克,女贞子15克,菟丝子9克,补骨脂9克。

用法:日1剂,水煎服。

功能主治:健脾补肾、扶正祛邪。适用于胃癌。

3.消积导滞汤软坚散结治胃癌

原料:炒山楂9克,六神曲9克,炒麦芽15克,鸡内金9克,陈皮9克,木香9克,枳壳9克,煅瓦楞30克,川楝子9克,延胡索15克,丹参15 克,桃仁6克,赤芍9克,海藻12克,牡蛎30克,夏枯草15克,党参12克,黄芪9克,蒲黄9克,白芍12克,仙鹤草30克,白芨4.5克。

用法:日1剂,水煎服。

功能主治:消积导滞、软坚散结,适用于胃癌。

胃癌病人吃什么,以上几种汤品适合胃癌病人常吃,可以有效地扶正祛邪、消积导滞,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胃功能。这样可以使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治疗更年期功血的四大秘方

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方一

方名:扶正止崩汤

【功能主治】

功能益气养血固本止崩。主治气血虚弱的功能性子宫出血病,尤宜更年期功血。

【处方组成】

当归9克、白芍9克、黄芪30克、党参15克、仙鹤草30克、侧柏炭12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

阴血虚加阿胶、熟地,倍用当归、白芍,血止后归脾汤巩固;气阴不足加自术、山药,倍用党参、黄芪,血止以后补中益气汤巩固,虚实夹杂者,如兼气滞加山栀、香附、兼血瘀加三七、茜草,血热加大小蓟、藕节,出血多者加龙骨、牡蛎、白芨。

【临床疗效】

治疗100例,痊愈88例,显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8%.100例中,对74例患者随访3月,其中55例月经周期、经期、经量均正常

【按 语】

金氏认为功能性子宫出血虚多实少,所以在基本方中以党参、黄芪益气摄血;白芍,当归补血养血,扶助正气。本方标本同治,血止以后继续以归脾汤、补中益气汤调理善后,故疗效较好。

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方二

方名:益气固冲汤

【功能主治】

功能益气升提,固摄冲任。主治更年期功血及青春期功血。

【处方组成】

黄芪30克、白术10克、醋柴胡10克、陈艾炭10克、仙鹤草10克、甘草10克、党参15克、芥穗炭15克、当归15克、炒川断15、升麻4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

出血多加血余炭、陈棕炭各10克、乌梅炭5克;气虚则党参易红参;血虚加生地炭20克、阿胶10克;血热加丹皮、炒黄芩、焦山栀各10克;血瘀加蒲黄炭、茜草各10克,气郁加香附、藕节、莲房炭10克;日久不愈加三七未5克(冲服)、海螵蛸、白芨各10克、鹿角霜20克。

【临床疗效】

治疗更年期及青春期功血290例,痊愈286例。服药2剂即愈25例,服药3~6剂痊愈170例,服药11~16剂治愈91例。

【按 语】

本方以扶正固本为原则.将塞流和澄源并用,方中重用黄芪益气升提摄血;佐以升麻、柴胡升举清阳,党参、阿胶益气养血;仙鹤草、芥穗炭止血,全方益气固本,摄血止崩,疗效甚佳,竟达99%.但血止以后,月经情况未作说明,本方对气虚不摄的功血效果甚好,但对阴虚内热或肝经郁热型的功血,治疗效果尚待观察。

治疗月经不调中药配方

治月经不调中药配方

当归川芎

功能主治:活血通经,滋补肝肾。主治月经不调。

偏方组成:当归9克,川芎5克,炒白芍6克,熟地9克(经闭不用),续断9克,制香附9克,炒乌药6克,炙甘草3克,丹参9克,炒白术9克,茯苓9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加减:兼有白带者,加黄柏6克(盐水炒),苍术6克,炒山药9克,芡实米9克,炒扁豆9克,去熟地;先期色紫患者,加丹皮6克,生地6克,炒桅子6克;后期原方倍当归。

地骨皮女贞子

功能主治:养阴凉血止血。主治月经不调(中期出血)。

偏方组成:生地炭24克,地骨皮12克,炒白芍12克,旱莲草12克,女贞子12克,槐米炭30克,仙鹤草30克,鹿衔草30克,荠菜3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于中期出血前2~3天开始服用,连用5~7剂。

过敏性鼻炎中成药

内服方子:

北芪,即黄芪,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肿。以治疗肺虚气短,声低懒言、神疲乏力,容易感冒之症。

苍耳子主治感冒;头风;头晕;鼻渊、目赤、目翳、风温痹痛、拘挛麻木、风癞、疔疮、疥癣、皮肤瘙痒、痔疮、痢疾、祛风散热,解毒杀虫。湿痹拘挛, 散风除湿,通窍止痛。

茨仁,薏苡仁=薏米=薏仁,补正气,利肠胃,消肿

冬瓜仁【功能主治】清肺化痰;消痈排脓;利湿。主痰热咳嗽;肺痈;肠痈;白浊;带下;脚气;水肿;淋证

鹅不食草, 通鼻气,利九窍,吐风痰。

防风 主治:外感风寒;头痛身痛;风湿痹痛;骨节酸痛;腹痛泄泻;肠风下血;破伤风;风疹瘙痒;[3]疮疡初起 。

甘草【功能主治】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气力,解毒,久服轻身延年。生用泻火热,熟用散表寒,去咽痛,除邪热,缓正气,养阴血,补脾胃,润肺。

荆芥解表散风,透疹。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炒炭治便血,崩漏,产后血晕。

路路通,有祛风除湿;疏肝活络;利水的作用。

升麻-【功能主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用于风热头痛,齿痛,口疮,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阳毒 石菖蒲,辛温行散,苦温除湿,主入心、胃二经,既能除痰利心窍,又能化湿以和中。适于痰浊闭窍及湿阻中焦等症。

辛夷 【功能主治】散风寒,通鼻窍。用于风寒头痛,鼻塞,鼻渊,鼻流浊涕。

皂刺,皂刺辛,温。归肝,胃经,拔毒排脓,活血消肿。用于痈肿,疮毒,脓成未溃,疥癣

山萸肉,对治疗肝肾亏损所致的眩晕耳鸣、腰酸等症及由于肾阴不足所致的遗精、尿频等症有明显疗效。又因其具有收敛止血功效被常用于妇女体虚所致的月经过多,崩漏带下等症,

通天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降逆。主热淋;小便不利;水肿;疔疮;呃逆

什么中药止血效果最好

白及

白及为兰科植物白及的干燥块茎,夏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煮或蒸至无白心,晒至半干,除去外皮,晒干,生用。

性味归经:苦,甘,涩,寒,归肺,胃,肝经。

功能主治: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用于咯血,吐血,外伤出血,疮疡肿毒,皮肤皲裂。

用法用量:煎服,6-15g,大剂量可用至30g,亦可入丸,散,入散剂,每次用2-5g,研末吞服,每次1.5-3g。亦可入丸,散,入散剂,每次2-5g,研末吞服,每次1.5g-3g,外用适量。

注意事项:不宜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同用。

紫珠

紫珠为马鞭草科植物杜虹花或者紫珠的叶,夏,秋季枝叶茂盛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生用。

性味归经:苦,涩,凉,归肝,肺,胃经。

功能主治:凉血收敛止血,散瘀解毒消肿,用于衄血,咯血,吐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热毒疮疡,水火烫伤。

用法用量:煎服3-15g,研末吞服1.5-3g。外用适量,敷于患处。

棕榈炭

棕榈炭为棕榈科植物棕榈的叶鞘纤维,全年可采,一般多在9-10月间采收,以陈久者为佳,采集时割取叶柄下延部分及鞘片,除去纤维状棕毛,晒干,切成小片,煅炭用。

性味归经:苦,涩,平,归肝,肺,大肠经。

功能主治:收敛止血,用于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

用法用量:煎服3-9g,研末服1-1.5g,一般炮制后用。

注意事项:出血兼有瘀滞,湿热下痢初起者慎用。

仙鹤草

仙鹤草为蔷薇科植物龙牙草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生用或炒炭用。

性味归经:苦,涩,平。归心,肝经。

功能主治:收敛止血,止痢,截疟,解毒,补虚,用于咯血,吐血,崩漏下血,疟疾,血痢,痈肿疮毒,阴痒带下,脱力劳伤。

用法用量:煎服6-12g,大剂量可用至30-60g,外用适量。

神经性耳鸣吃什么药

1、处方组成桑寄生,枸杞子,仙鹤草,五味子,杜仲等。

2、用法用量每日l剂,水煎分早、晚2次口服。

3、功能主治益气健脾补肾,通窍醒神健脑。主治:耳鸣。

4、处方加减:夜间耳鸣加重,加酸枣仁等;头痛寐差,加石决明等;肾虚明显,加女贞子等;头昏椎动脉供血不足,加葛根等;年老有血瘀症状者,加路路通。

5、病例验证:上方治疗肾虚性耳鸣50例65耳,痊愈8耳(12.3%),显效15耳(23.1%),有效24耳(36.9%),无效18耳(27.7%),总有效率为72.3%。

相关推荐

中医治疗贫血的偏方大全

当归黄芪治贫血 【功能主治】益气养血。主治缺铁性贫血。 【处方组成】炙黄芪30克,当归20克,杭白芍10克,熟地30克,潞党参15克,白云苓10克,炒白术10克,甘草6 克,制香附10克,砂仁6克(后下),陈皮10克,怀山药30克,紫河车30克,焙内金6克,生麦芽10克,鸡血藤30克,济阿胶10克(烊冲),锻绿矾 0.3克(烊冲),针砂30克(先煎)。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3次,分3次服。30剂为1个疗程。 【病例验证】唐某,女,29岁,农民。6年前,因流产出血过多,后每次月经量多,素感头昏心悸、少

中药仙鹤草的入药方法

儿童血性胃肠炎:取鲜仙鹤草100克,凤尾草100克,鲜马齿苋100克,捣烂绞汁加适量蜂蜜口服。妇女经血不止:仙鹤草50克水,煎口服,日3次。 感冒咳嗽:仙鹤草30克,草珊瑚30克,水煎口服,日3次。菌痢:取仙鹤草40克,地锦草30克,水煎,脓多加红糖,血多加白糖,分3次服;或取鲜仙鹤草100克,鲜马齿苋200克,水煎频服。均为成人一天量,儿童酌减。 慢性胃炎:取仙鹤草50克,水煎3次,每次煎沸20分钟取汁,将3次药汁混合,分3次服,5天为1疗程;或取仙鹤草30克,配乌药10克,水煎分2次服。均日1剂。 椎

中医治疗支气管扩张

1、滋阴降火止血汤 处方组成 仙鹤草15克、牡丹皮6克、生地15克、阿胶10克、紫菀12克、款冬花12克、泽泻10克、黄芩炭6克、山茱萸10克。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 功效 滋阴降火,潜阳止血。 主治 支气管扩张咯血(阴虚火旺型)。反复咯血,血色鲜红,干咳咽燥,舌红少津,脉细数。 2、清化止血汤 处方组成 桑白皮10克、象贝母10克、光杏仁10克、竹沥10克、半夏10克、紫菀10克、阿胶10克、黄芩12克、全瓜蒌12克、仙鹤草15克、栀子10克,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 功效 清肺化痰,止咳

仙鹤草的神奇功效 仙鹤草的用药禁忌

1、非出血不止者不用。 2、过敏反应:表现为胸闷、气短、心悸、烦躁、头晕眼花、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四肢冰冷、寒战、血压下降。重者尚有头晕、面色潮红、大汗淋漓。中毒性球后视神经炎失明,腹痛腹泻、呕吐、面红、血压下降。

中医如何治疗支气管扩张

1、滋阴降火止血汤 仙鹤草15克、牡丹皮6克、生地15克、阿胶10克、紫菀12克、款冬花12克、泽泻10克、黄芩炭6克、山茱萸10克。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 功效滋阴降火,潜阳止血。 主治支气管扩张咯血(阴虚火旺型)。反复咯血,血色鲜红,干咳咽燥,舌红少津,脉细数。 2、清化止血汤 桑白皮10克、象贝母10克、光杏仁10克、竹沥10克、半夏10克、紫菀10克、阿胶10克、黄芩12克、全瓜蒌12克、仙鹤草15克、栀子10克,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 功效清肺化痰,止咳敛血。 主治支气管扩张咯血

夏天感冒流鼻涕头疼吃什么药好

夏天感冒流鼻涕头疼可能是风热感冒造成的。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症状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黏或黄、鼻塞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风热感冒多见于夏秋季,外感风热所致。 但我在夏季的时候有这样的症状时不妨试试服用以下的药物: (1)抗病毒口服液板蓝根:石膏、芦根、生地黄、郁金、知母、石菖蒲、广藿香、连翘。功能主治:清热祛湿,凉血解毒。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发热及上呼吸道感染,流感、腮腺炎等病毒感染疾患。 (2)板蓝根颗粒板蓝根。辅料为蔗糖、糊精。功能

肺癌晚期睡不着觉怎么办 薏苡仁赤豆仙枣粥调理

食材:仙鹤草60-90g,薏苡仁100g,赤小豆50g,红枣20枚,白糖适量 制法:把薏苡仁、赤小豆洗净,浸泡5个小时;仙鹤草洗净,切段,装入纱布袋内,扎紧袋口;红枣洗净去核。将仙鹤草药袋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煎煮成汁,去药袋留汁液。将赤小豆加入原药汁液的砂锅内,加水煮烂,放入薏苡仁、红枣烧沸,转小火煮至米熟,放入白糖调匀,继用小火煎煮至米烂成粥即可食用。 功效:此粥有清热解毒、散血消肿、止血利湿、宁心安神的功效,主要治疗咳嗽痰少、色黄难咯、胸闷痰血、心烦口渴引起的失眠。

中医治疗肛裂偏方大全

白芨蜂蜜治肛裂 【功能主治】治肛裂。 【偏方组成】白芨150克,蜂蜜40克。 【用法用量】将白芨入锅,加水适量,煮沸至汁稠,除去白芨,用文火将药汁浓缩至糊状,离火,与煮沸的蜂蜜混合均匀,冷后人瓶制成白芨膏。便后涂患处,敷料固定,每日1次。 【病例验证】采用此方治肛裂16例,治愈10例,好转4例,无效2例,有效率87.5%。 没药艾叶治肛裂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主治肛裂。 【偏方组成】乳香、没药、红花、桃仁、丝瓜络、艾叶、椿根皮各15克。 【用法用量】将上药稍加粉碎后,用纱布包住,放脸盆内,加水

肱骨骨折的饮食调理

1、仙鹤草汤 组成仙鹤草30~40克,桑枝30克,金银花、白芍各15~30克,片姜黄6~10克,甘草3~10克,枣10枚。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活血通络,缓急止痛,消肿。 主治网球肘。 2、化淤通痹汤 组成当归18克,丹参30克,鸡血藤21克,制乳香、制没药各9克,香附、延胡索各12克,透骨草3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活血化淤,行气通络。 主治血痹证(损伤后遗症、网球时、肩凝症等)。

中草药仙鹤草

仙鹤草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其实早在明代的时候古人就知道仙鹤草是一种治疗食道癌和胃癌最好的中草药了,随着现代科学的发现仙鹤草不仅能治疗食道癌和胃癌同时对于减少癌细胞也是有好的作用的,可以说仙鹤草就是一种最好的抗癌的中药了。 因此生活中很多人都习惯把仙鹤草与抗癌明星联系在一起,日常常吃仙鹤草还有提高机体对癌细胞的免疫力呢?由其是对于癌症患者来说仙鹤草更是减少痛苦的最好方法之一。 早在明代,我国医学家蒋仪就将仙鹤草用于治疗食道癌和胃癌。他在医着中写道:“滚咽隔之痰,平翻胃之秽”,咽隔翻胃是古人用以形容食道癌和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