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螨虫种类及临床表现
常见的螨虫种类及临床表现
螨的种类很多,估计全世界有50万种以上,能引起本病的螨虫并不太多,在我国常见有如下两种:1.蒲螨科(虱螨科)类是寄生昆虫体内或体外的小形螨,也常寄生于人和牲畜体上,形态极小,肉眼不易发现,成虫有足4对,口器短,蜇肢呈刺状,本科常见虱状蒲螨(亦称袋形虱螨或称蒲团虫)长约0.2mm,呈土黄色,雌虫稍大,肉眼则能看见,未受精的雌虫呈梭状,受精后呈球形,为胎生螨,在温暖季节卵在母体内孵出幼虫,一出生即为性成熟的成虫,每个雌虫可产50~300个小螨,其中仅4%为雄虫,留在雌螨的生殖孔旁,等待和以后孵出的雌螨交配,雌螨活跃,刚出生即寻找宿主,故只是雌螨对人有害,除寄生于蝶蛾幼虫和其他昆虫体上外,也存在于堆放麦稻,杂草堆里,人若接触杂草,谷物可被叮咬,但虫体不能长期在人体上生活。
2.粉螨科(粉螨恙虫科)为肉眼刚能看见的白色小形螨,除栖居于草堆谷物处外,也存在于面粉及白糖内,以各种有机物为食,本科中常见粗足粉螨(亦称粉末蛘虫)和腐食酪螨(亦称柯柯豆末蛘虫),以腐烂的食物和面粉为食,常在夜间叮咬人。
临床表现在被螨叮咬的部位出现水肿性丘疹、丘疱疹或风团样丘疹、淤斑,其上有小水疱,偶尔为大疱,中央有针头大小的“咬痕”。自觉奇痒难忍。常伴有抓痕与结痂,继发感染可出现脓疱。严重者可出现头痛、关节痛、发热、乏力、恶心等全身症状。几日后可自行消退,遗留暂时性色素沉着。个别患者可发生哮喘、蛋白尿,或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女性痛经临床表现包括哪些
痛经的分类有两种,常见的是原发性痛经,也称为痉挛性痛经,或功能性痛经,指非盆腔器质性病变起的痛经,为内分泌功能失调所致,多见于初潮后青春期少女。另一类是继发性痛经,也称为充血性痛经或症状性痛经,指由盆腔解剖学和(或)器质性病变引起的痛经,多见于年龄30-45岁年长妇女。引起继发性痛经的疾病包括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慢性盆腔炎、子宫肌瘤、盆腔瘀血症、卵巢肿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腔粘连、子宫畸形、阴道横隔和放置宫内节育器等。
痛经的分类及临床表现有哪些?以上是针对痛经分类进行的介绍,下面一起来看看痛经的临床表现有哪些?痛经多于月经期第1-2天,或经前1-7天出现,月经期加重,月经血增多后疼痛开始缓解。疼痛多为下腹绞痛、胀痛或坠痛,可放射至腰骶部、髋部、股内侧、阴道和肛门周围。膜样痛经妇女当排出内膜管型后疼痛顿然消失。痛经的临床表现会根据患者的不同程度有所不不同。严重痛经妇女,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甚至虚脱。除腹痛外,还可伴有其他症状,包括头痛(45%)、虚弱和乏力(85%)、恶心和呕吐(89%)、腹泻(60%)、腰背痛(60%)、膀胱直肠刺激症状,如尿频、尿急、肝门坠胀感等。
痛经会根据不同的程度分为三类:轻度痛经、中度痛经、重度痛经。痛经的分类及临床表现有哪些呢,这需要患者根据自己的程度进行一下分类,然后决定是否需要治疗。一般,轻度痛经不影响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无全身症状,不需要药物治疗。中度痛经影响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需用止痛药治疗。重度痛经明显影响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全身症状明显,需要应用镇痛药,甚至有的可采用手术治疗。
如何消灭螨虫
要消灭螨虫,那么就要知道螨虫的习性,螨虫种类比较多,有屋尘螨、粉尘螨、蠕形螨等几种,不同种类螨虫需要使用不同的消灭方式,具体如下:
1、寄居在人体的叫蠕形螨,如果过度繁殖出现螨虫皮炎,包括螨虫痘痘,这种轻的可以外用硫磺软膏、硫磺洗剂、甲硝唑制剂去杀螨;严重的需要口服甲硝唑类的制剂去杀螨。
2、环境中的螨虫,像屋尘螨、粉尘螨,主要寄居在床单、被罩、床垫、沙发、地毯上,可以用除螨的吸尘器;其次生活中要注意卫生,勤将家里的衣物、被子暴晒或高温消毒,暴晒消毒之后要拍打,为尘螨的尸体、分泌物、排泄物都可以使人体致敏。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分类及临床表现
急性肾小管坏死(ATN)是肾性急性肾功能衰竭最常见的类型,以ATN为例简述ARF的临床表现,目前多根据临床过程可分为起始期、持续期和恢复期。
1.起始期
此期患者尚未发生明显的肾实质损伤,可能处于急性肾衰竭高危阶段或损伤阶段。起始期的长短依病因和程度的不同而不同,通常为数小时到数天,此时肾病常为可逆性,但随着肾小管上皮发生明显损伤,GFR突然下降,可出现容量过多,并出现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的症状和体征,则进入持续期。
2.持续期
此期已处于损伤阶段或衰竭阶段,一般为1-2周,也可更长时间。肾小球滤过率保持在低水平。许多患者可出现少尿(<400ml/d),部分甚至无尿(<100ml/d)。但也有些患者可没有少尿,尿量在400ml/d以上,称为非少尿型急性肾损伤,随着肾功能减退,临床上均可出现一系列尿毒症的临床表现。
① 消化系统:
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严重者可发生消化道出血。
② 呼吸系统:
除感染的并发症外,因容量负荷过多,可出现呼吸困难、咳嗽、憋气、胸痛等症状。
③ 心血管系统:
包括高血压、心律失常、低血压、心肌病变、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表现等。急性左心衰竭是持续期ATN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
④ 神经系统:
可出现意识障碍、躁动、谵妄、抽搐、昏迷等尿毒症脑病症状。
⑤ 血液系统:
可表现为轻中度贫血,并可有出血倾向。
⑥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可表现为:代谢性酸中毒:主要是因为非挥发性酸代谢产物排泄减少,肾小管泌酸产氨和保存碳酸氢钠的能力下降所致。高钾血症:除肾排泄钾减少外,酸中毒、组织分解过快也是主要原因;另外,输入陈旧血等医源性因素均可加重高钾血症。高钾血症可出现恶心、呕吐、四肢麻木等感觉异常及心率减慢,严重者可出现神经系统表现,如血钾浓度在6mmol/L以上时,心电图可现实高尖T波,随血钾进一步升高可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直至心室颤动。水钠平衡紊乱:持续期ATN患者由于GFR下降及易出现体内水钠储留,如水过多、大量应用利尿剂则可引起低钠血症。此外还可有低钙、高磷血症。
⑦ 感染:
感染是ARF常见的并发症,常见的感染部位包括肺部、尿路、腹腔及手术部位。
3.恢复期
肾小管细胞再生、修复,肾小管完整性恢复。GFR逐渐回复正常或接近正常,此期尿量呈进行性增加,少尿或无尿患者尿量进入500ml/d即进入恢复期。部分患者出现多尿,每日尿量超过2500ml/d,通常持续1~3周,继而再恢复正常。
多尿期有时由于排钾过多或使用排钾利尿剂、摄入减少等造成低血钾,如血清钾<3mmol/L时患者可出现疲乏、恶心呕吐、腹胀、肠蠕动减弱或消失、严重者可出现呼吸肌麻痹、定向力障碍及嗜睡、昏迷。心电图可见T波宽而低、Q-T间期延长、出现U波,甚至出现心室颤动、心脏骤停,肾小管重吸收功能较肾小球滤过功能恢复迟缓且滞后,多数肾小管功能完全恢复需3个月以上,少数患者可遗留不同程度的肾结构和功能损伤。
怎么去除螨虫 螨虫对人体的危害
1、局部异物反应,引起局部炎性病变。如毛脂器官堵塞,刺激角质层增生,毛囊扩张,毛孔粗大,毛囊营养不足,毛发脱落等病变。皮脂过度分泌,导致油光满面。
2、螨虫侵入睫毛毛囊内和皮脂腺内,可造成眼睑缘发炎,睫毛松脱等现象。
3、螨虫对头发的危害:毛囊螨刮吃发根的毛根壁,从而吸取供给到毛根的营养成分,使头发的根部变细,根部动摇、开始脱发,成为头屑、头部瘙痒、头皮疾患、粗糙头发和脱发的原因。
4、螨虫对皮肤的危害:螨虫在皮肤里面吸取营养成分,刺激毛细血管以及细胞组织,引向皮肤恶化。皮肤螨虫加速细小皱纹的产生,加速黄褐斑、雀斑、黑斑等色素沉着,还可导致粉刺、痘疤、痤疮、皮肤粗糙、角质变厚、形成凹凸皮肤。皮肤螨虫还能形成瘙痒症、酒糟鼻以及红脸、红血丝等。
5、螨虫是皮肤传染病的媒介体:皮肤中的螨虫不分昼夜随时出入皮肤内外。螨虫爬到皮肤表面将皮肤表面的化妆品渣子、各种污染物质、细菌等异物粘到身上带到皮肤里。如果皮肤抵抗力弱,则会引起皮肤炎症。
6、造成黑色素代谢紊乱、色素色斑沉积。
7、螨虫过敏性反应:我们生活着的室内空气中每一克空气中都发现数十只——数千只的螨虫,种类达20-40种。为了找出成人遗传过敏性皮肤炎的原因而测试的结果发现,50%以上的人对螨虫呈阳性反应。
三种常见神经痛的临床表现
1、坐骨神经痛
该神经是一支人体内最大的周围神经。神经的起点是腰骶部的脊髓,途经骨盆,经坐骨大孔穿出,直至臀部,再沿大腿后面下行到足。
坐骨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病,可沿臀部、股骨后侧、小腿外侧、足背等发作,呈放射性疼痛。存在不同程度的感觉障碍、下肢肌力减退、跟腱反射减低或消失。最常见的是腰椎间盘突出症。骶骼关节炎以及骨盆腔内肿瘤压迫神经也可引起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疼痛部位均为坐骨神经经过的部位,被牵拉时疼痛加剧。病人患侧下肢常保持呈屈曲状态,起到减轻疼痛的目的。
2、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年龄分布在40~50岁之间患病最多。一般病人一侧颜面部骤然发作性的闪痛,持续数秒到十几秒。自我感觉烧灼样疼痛,无法忍受。
发作时,用手按摩、搓揉痛侧颜面,实现缓解疼痛的目的。揉搓频率较多,颜面部的皮肤变的粗糙,有时会出现眉毛的脱落。发作时间具备间歇性特征,间歇时间长短不一。轻者发作频率达数日或数周一次,持续间歇的时间较长。诱发疼痛的因素可由于洗脸、刷牙、进食等动作。一般治疗遵循以维生素肌注营养神经,或手术切断神经等方式进行治疗。
3、肋间神经
肋间神经痛,是由肋骨骨折、胸椎转移性癌、带状疱疹等因素引起的。如:由带状疱疹引起的,可见到该疼痛区域内发生的皮肤损害,表现为成堆的簇状疹,但皮疹间皮肤正常,严重者有渗出或是红肿。因此,在治疗肋间神经痛的过程中,应以原发病灶为主,再针对疼痛进行治疗,从而实现减轻局部症状的效果。
呕吐的分类及临床表现
呕吐是日常生活中比较经常遇到的疾病,会呕吐可能是吃到不干净的东西,导致胃不舒服,这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反射,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大多数并非由此引起,且频繁而剧烈地呕吐可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所以大家一定要小心。
呕吐的分类及临床表现
一、反射性呕吐
因吃了不洁的甚至是腐败的食物、误服了强酸或强碱等腐蚀剂,引起了急性胃肠炎,所引起的反射性呕吐实际上是一种对人体有利的保护性反应。消化道的任何一段发生了阻塞、腹腔内脏的炎症性病变、心脏的各种病变以及肺部病变引起剧烈咳嗽时,都可以引起呕吐。
二、消化系统疾病呕吐
多见于胃、十二指肠病变如胃炎、幽门痉挛、胃粘膜脱垂、球部溃疡、急性肠炎、肠梗阻等疾病;也见于食道疾病如返流性食管炎、贲门失驰缓症以及急性阑尾炎、肝炎和胆道疾病。
三、中枢神经性呕吐
中枢性呕吐诸如精神过度紧张、疲乏、强烈的情绪波动,令人厌恶的气味与景象等,常可引起呕吐,临床称这类呕吐为精神性呕吐或胃神经官能症。脑震荡、脑内肿物、脑积水、颅内出血、脑炎及脑膜炎等,引起颅内压力增高,引起呕吐,这种呕吐称为喷射性呕吐;又如尿毒症、急性肝坏死、糖尿病酸中毒、甲状腺机能亢进及阿狄森氏病危象等新陈代谢紊乱性疾病,亦影响呕吐中枢造成呕吐。
四、 前庭障碍性呕吐
1.迷路炎:
本病是急性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常见并发症,病理分为迷路周围炎局限性,迷路炎弥漫性浆液性,迷路炎与弥漫性化脓性迷路炎四种类型,而后者的病情最严重主要临床表现为,发作性眩晕、恶心、呕吐、眼球震颤等,诊断主要靠病史和耳科检查。
2.美尼尔病:
本病以男性较多,多在中年,表现为突发的旋转性眩晕(多为水平性)、耳聋与耳鸣,眩晕发作时意识清醒,常伴有面色苍白、出冷汗、恶心、呕吐、血压下降等反射性迷走神经刺激,症状发作历时数分钟,乃至数小时以上,间歇期长短也各有不同。
3.晕动病:
本症状发生在航空、乘船、乘汽车或火车时,以苍白出汗,流涎,恶心,呕吐等为主要表现,原因未明,由于反复的俯仰运动旋转,或上下颠簸,所致的迷路刺激,明显地起重要作用,迷路功能丧失的人,常不致患晕动病精神因素,可能有重要关系,有些身体健康的人,对乘车、乘船,完全不能耐受,有的虽能耐受,但在车船中嗅到不愉快的气味,或听到震耳的噪音等不良刺激,即可发生恶心、呕吐。
口角炎的分类及临床表现
口角炎的分类
(一)营养不良性口角炎
营养不良性维生素B族缺乏常引起口角炎,尤其是后者。表现为双侧口角湿白色,有糜烂或溃疡。有横的沟裂,严重者可向内侧粘膜或皮肤延伸,沟裂深浅不一,长短不一,疼痛不明显。与口角炎同时存在的还常有唇干燥,有纵裂纹并偶见有鳞屑,唇微肿;舌背丝状乳头萎缩以致舌背平滑,但菌状乳头水肿、肥厚、呈蘑菇样。散在分布,舌缘常见有齿痕。患者感口角处有刺激性痛。因此,营养不良性口角炎,不但口角糜烂还可有唇炎,舌炎。应补充营养及维生素等。
(二)球菌性口角炎
包括由链球菌、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在上下颌颌间距离缩短时,唾液常集于口角,在身体抵抗力低下时,常有球菌感染,多见于老年无牙患者。其临床表现与营养不良性口角炎相似,仍以糜烂、口角进自、有横裂纹为主,加上球菌感染则局部可化脓、出血、结痴。
球菌性口角炎是由于链球菌、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口角炎,多见于老年无牙的患者。表现为双侧口角湿白色,糜烂或溃疡,还可化脓、出血、结痂。治疗应局部清洗后,用抗菌素(如红霉素软膏)涂擦,同时可口服广谱抗生素。
(三)真菌性口角炎
由真菌感染引起的口角炎称真菌性口角炎,主要是白色念珠菌感染,真菌感染常是在全身抵抗力低下时,局部湿润的条件下发生,与球菌性口角炎相似,惟局部更显白色,常可见其他部位真菌感染征象。与球菌性口角炎的鉴别,主要是从培养涂片及PAs染色,查见念珠菌菌丝时可明确诊断。
治疗则首先应提高机体抵抗力,局部以制霉菌素液清洗,擦干后涂以制霉菌素或竞霉唑、眯康唑制剂。
温馨提示:如果出现口角干裂、发痒的症状,不要用舌头去舔它。虽然这样可以暂时使嘴唇和口角区感到湿润舒服,但唾液会很快蒸发,不但不能解决干燥的问题,还会将唾液中的微生物带至裂口中,引起细菌感染,加重口角的炎症。
螨虫的分布种类
螨虫是一种肉眼不易看见的微型害虫,种类很多。至今前发现在居室内生活的螨虫有40余种,其中与人体健康有关的有十多种。最常见的有尘螨、粉螨、蠕螨、疥螨等。调查表明,成年人约有97%感染螨虫,其中以尘螨为主。尘螨的尸体、分泌物和排泄物都是可致病的过敏原。
它们分布在地毯、沙发、毛绒玩具、被褥、坐垫、床垫和枕芯等处孳生,以人的汗液、分泌物、脱落的皮屑为食,繁殖速度极快。其次还有:粉螨,主要在贮存的食品和粮食中繁殖;蠕螨,主要寄生在人的毛囊和皮脂腺中,如鼻、耳、头皮、前胸、后背、耳道等地方;疥螨,寄生于人和哺乳动物的皮肤表层。
值得一提的是,越来越多的家庭饲养宠物,极易导致疥螨通过衣裤、被褥直接传播给人,甚至造成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传播。
螨虫性的皮炎什么样子的呢
螨虫皮炎是由螨类寄生虫叮刺引起的一种皮炎,通常所说的“虫咬皮炎”多属于此类。 螨虫性皮炎多见于农民及接触各种农作物或其他产品的工人或临时参加劳动的人,因为螨虫多寄生在各种农作物上。多发生于夏秋,特别是霉雨季节。因为气候温暖潮湿,有利于螨虫生长繁殖。
螨虫性皮炎病发时患者的临床表现是,被螨虫叮刺过的部位,先感瘙痒,随后出现水肿性红斑和红色丘疹,顶端常有虫子叮刺痕迹。常有剧烈瘙痒,约5—7天后皮疹逐渐消退。如搔抓引起细菌感染,发炎化脓,病程可达数周。可伴于有发热及局部淋巴结肿痛等。多见于颈、胸背、腰腹部和四肢等处。
防治螨虫皮炎,患者可以局部搽硫黄炉甘石洗剂等消炎止痒剂。对于皮疹广泛、瘙痒严重的者,可同时服些抗过敏药物。为避免引起细菌感染发炎,不可用手搔抓或用热水洗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