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治疗盗汗的土方法

治疗盗汗的土方法

1、金樱子根末

处方:金樱子根12克,五倍子12克,桑螵蛸6克,鱼腥草20克。

用法:将药物研细末,调拌蜂蜜冲服,每日2次,连服7日。

2、水煎何首乌

处方:何首乌12克,糯稻根须10克,桑椹子10克,五味子3克。

用法:将药物加水煎服,每日3次。

3、水煎麻黄根

处方:麻黄根9克,桑树根6克,白及4克,车前草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3次。

按摩哪里对肾脏好 按摩复溜穴

位置:在太溪穴上2寸,左右各一。

按摩方法:一切按摩方法皆可。

按摩功效:按摩复溜穴具有治疗肾脏疾病,腰痛的作用,对尿毒症的氮质血症也有效,还可以治疗盗汗,水肿,腹泻等。

盗汗常用的食疗方法

1.泥鳅汤

用泥鳅120克,热水洗去粘液,剖腹去除肠脏,用油煎至金黄色,加水2碗煮至半碗,放入精盐少许调味,饮汤吃肉,每天1次,小儿则分次饮汤,不吃鱼。连服3-5天。有补气益阴之效。适用于盗汗者食用,民间常用治疗小儿盗汗,功效显著。

2.豆豉酒

取豆豉250克、米酒1公斤,先把豆豉炒香,放入米酒中浸泡3-5天后饮用,每次2汤匙,每天2次。有和血益气,解烦热等功效。适用于盗汗者饮用。

3.糯米煲猪肚

每次用糯米500克、猪肚1个,把米放入猪肚内,用线结扎,加水适量,共煲1小时,调味后吃见风使舵喝汤,再将糯米晒干捣碎,分10次煮粥食用,每天1次。有补中益气、剑阴止汗等功效。适用治疗盗汗、自汗。

4.红枣乌梅汤

取红枣15枚、乌梅10枚,水煎服,每天1次。有益气敛阴、止汗之效。连服10天,对盗汗有疗效。

5.乌豆煲塘虱

每次用乌豆100克、塘虱鱼2条,去内脏及鳃,加水适量煲之,豆熟时加盐、油食用。有养血益阴、滋肾调中等功效。民间用于治疗盗汗、自汗,病后体虚、血虚头痛、耳鸣、疲倦乏办等症。

6.韭菜炒鲜虾

每次用韭菜150克、鲜虾250克去壳,加油急火共炒,熟后,加盐调味食用,每天1次。有补虚助阳,固泄等功效。可适用于治疗盗汗、阳萎、遗尿、遗精等疾患。

盗汗吃枸杞有用吗

中医学认为盗汗是阴虚内热,津液外泄所致,那么治疗应该从滋阴降火入手,而枸杞是中药的一种,它性味甘平,功能主治是养肝、滋肾、润肺,还能够补虚、益精、清热、明目,因此枸杞子它能够滋阴补肾,对于治疗盗汗有一定的作用,因此盗汗吃枸杞是有用的。

晚上盗汗口干舌燥是怎么回事

盗汗属于睡觉时大量汗出,醒后汗止的现象,对于盗汗中医学认为多属于阴气亏虚,阳气相对偏亢,阴阳失调,阴虚产生内热,内热导致津液外泄,因此可见睡觉时大量汗出,精液外泄,如果盗汗时间较长可引起津液亏虚、气虚,因此患者可出现口干舌燥的现象,对此我们应该及时治疗盗汗,使用滋阴、清热、补气的一些中药。

盗汗喝黄芪有效果吗

盗汗指的是夜间睡觉时大量汗出,醒后汗止的现象,中医学认为盗汗多属于阴气亏虚、阳气偏亢、阴阳失调,阴虚产生内热,内热导致津液外泄,因此可见睡觉时大量汗出,醒后汗止,黄芪补气可以固表止汗,因此黄芪可以用来治疗盗汗,但是黄芪不宜单独使用,需配合滋阴药,比如生地、麦冬同用来治疗盗汗。

盗汗遗精是什么原因

盗汗指的是夜间睡觉有大量汗出,醒后汗液则及时收敛,遗精多指梦遗,也就是睡觉的时候出现精液自行从尿道口排出,现代医学认为已经是一个正常现象,一般不需特殊治疗。盗汗需要进行鉴别诊断,比如甲亢、糖尿病、结核、肿瘤等等。

牡蛎壳有什么作用 治疗惊悸失眠

牡蛎壳具有益阴潜阳的功效,对于阴虚阳亢所引起的盗汗、烦躁失眠等症状有极好的疗效、若是惊悸失眠,可以使用牡蛎壳来治疗。同时,牡蛎壳还可以治疗盗汗的现象,可以止汗,还能够治疗遗精和带下,这是因为牡蛎壳具有收敛的作用。

治疗盗汗的几种土方法

1、金樱子根末

处方:金樱子根12克,五倍子12克,桑螵蛸6克,鱼腥草20克。

用法:将药物研细末,调拌蜂蜜冲服,每日2次,连服7日。

2、水煎何首乌

处方:何首乌12克,糯稻根须10克,桑椹子10克,五味子3克。

用法:将药物加水煎服,每日3次。

3、水煎麻黄根

处方:麻黄根9克,桑树根6克,白及4克,车前草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3次。

4、桑叶浮麦水

处方:用经过霜后的桑叶,浮麦(淘洗小麦浮在水上的麦粒)各适量,不要太多。

用法:用水浸泡两小时左右,再用慢火煎好,适当温度后服用,一日两次,一天一煎。一般情况下三天就有效果。

5、浮小麦汤

处方:浮小麦15克,红枣若干。

用法:将浮小麦、红枣加适量水熬成汤喝,适用于治疗盗汗症状较轻者。

6、牡蛎汤

处方:牡蛎30克,蛤粉18克,红枣5枚。

用法:将牡蛎、蛤粉、红枣加适量水一同熬成汤,常常服用有效,适用于盗汗已久者。

7、豆豉米酒

处方:豆豉500克,米酒适量。

用法:将豆豉放入锅内,用慢火炒香,然后取出放入米酒内泡浸3~5天,再取出豆豉晒干,瓶装备用。剂量不限,随意服食,疗程不限。

8、乌梅汁

处方:乌梅15枚,小麦30克,大枣10枚。

用法:将上述3药共放锅内,加水适量,熬浓,去渣取汁。每日1剂,1次饮完,连服数剂。

9、桑葚煮牡蛎

处方:桑椹30克,红枣10枚;乌梅7枚,煅牡蛎24克。

用法:将牡蛎打碎,用布包牢,与乌梅、红枣、桑椹放置锅内,加水适量,共煮至烂,除去渣滓。每日1剂,1次饮完,连服7~10剂。

10、木耳红枣水

处方:木耳15克,红枣15克,冰糖适量。

用法:上药加水1碗半,煎至大半碗,每日1剂分2~3次服。主治:小儿盗汗。

治疗盗汗的偏方

(1)敷脐疗法。先将肚脐周围擦干,然后取新启封的伤湿止痛膏贴于肚脐,粘紧即可,3日换药1次,3次为1疗程,连续2~3个疗程。可益肾养阴。

(2)敷足疗法。①酸枣仁、五倍子各等份,研为细末,贮瓶备用。于就寝前取药粉20~30克,加蜂蜜调成糊状,敷于双足心,用绷带或布条固定,翌晨取下,一般连续3~5次可愈。可养阴止汗,适用于结核病盗汗。②吴萸10克,米醋适量。将吴萸研为细末,每取适量米醋调为糊状外敷双足心涌泉穴,伤湿解痛膏固定,每日1剂,连续3~天。可引热下行,适用于结核病盗汗、发热。

(3)填脐疗法。①五倍子5份、朱砂3份,共研细末备用。使用时取药末适量填满肚脐孔,然后用麝香止痛膏外盖固定,24小时换药1次,一般连续换药2~4次可使汗明显减少,直至痊愈。可收敛止汗。②煅龙骨、煅牡蛎各等份,研为细末,装瓶备用。每次取药末适量,用米酒调成稀糊状,外敷于肚脐孔处,外用伤湿止痛膏固定,每晚1次,连续5~10天。可收敛止汗,适用于肺结核盗汗。

(4)浴足疗法。①伸筋草、麦秆各适量。上药择净,放人药罐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放人浴盆中,自然降温后浴足,每日2次,每次1剂,连续7~10天。可收敛止汗,适用于结核病盗汗。②五味子、银杏叶、黄芪各等量。上药择净,放人药罐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放人浴盆中,自然降温后浴足,每日2次,每次1剂,连续7~10天。可益气止汗,适用于盗汗。

相关推荐

半夜盗汗怎么治疗

1、中医方面的权威人士认为,对于体质较弱阳气不足的人,在冬季过后,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适时进行春季进补,在食疗上多吃些滋阴补益的食物,如:大枣、黑豆、核桃、黑芝麻、血糯、桂圆等,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少食辛辣食品,保持心情舒畅,生活有规律。 2、有的人夜间出汗严重是一种异常的生理性反应,或某些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等的症状之一。局部多汗可由于交感神经损伤或异常的反应,乙酸胆碱分泌增多,导致小汗腺分泌过多的汗液。结核病也会出现夜间出汗严重的这种盗汗状况。这时候夜间出汗严重的话,要注意观察发汗原因,必要时去医院

盗汗治疗偏方

1、银耳红枣汤 取银耳30克、红枣20克、冰糖适量。先将银耳用温水泡发,除去蒂头,洗净后撕成小块。红枣洗净撕开。二味药共入锅内加水适量,用小火慢煨至银耳、红枣料熟,放入冰糖溶化调匀,即可出锅食用,每剂分2次食完,适宜于阴虚盗汗者。 2、黄芪二蜜饮 黄芪30克,糯稻根30克,麻黄根15克,蜂蜜30克。将上述三味药同放锅内,加水3碗煎煮,煮至l碗时,捞去药渣,加入蜂蜜溶化后分2次饮用,每日一剂,适宜于气虚盗汗者。 3、龙眼人参饮 取龙眼肉30克、人参6克、冰糖30克。先将龙眼肉洗净,人参切薄片,然后与冰糖共放

黄芪泡水喝的功效与禁忌 缓解困倦气短 治疗盗汗

日常多饮黄芪水还能起到提神的功效,有气短状况的人群会明显感觉到症状在逐渐消失。将黄芪与适量的防风,生姜一起煎服,能够增强身体免疫力,预防感冒;增加适量的浮小麦和麻黄根,用水煎服能有效治疗盗汗的情况。

老人睡觉爱出汗的食疗方

1、泥鳅汤治出汗 用泥鳅120克,热水洗去粘液,剖腹去除肠脏,用油煎至金黄色,加水2碗煮至半碗,放入精盐少许调味,饮汤吃肉,每天1次适用于盗汗者食用,民间常用治疗小儿盗汗,功效显着。 2、豆豉酒治出汗 取豆豉250克、米酒1公斤,先把豆豉炒香,放入米酒中浸泡3-5天后饮用,每次2汤匙,每天2次。有和血益气,解烦热等功效。适用于盗汗者饮用。 3、糯米煲猪肚治出汗 每次用糯米500克、猪肚1个,把米放入猪肚内,用线结扎,加水适量,共煲1小时,调味后吃见风使舵喝汤,再将糯米晒干捣碎,分10次煮粥食用,每天1次。

小儿推拿治疗盗汗 第三步:推三关

位置:三关穴位于小儿前臂前臂桡侧端,自腕横纹至肘横纹形成一条直线型穴位。 推拿方法:推三关可以补虚扶弱,通过对脏腑功能的调节,有利小儿脏腑能的恢复。进行推拿时将掌心向内用左将小儿前臂固定后,再将右手的食指、中指并拢,沿着小儿的前臂桡侧,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300次。

看睡觉盗汗吃什么好

盗汗是指睡觉出汗的一种情况,它严重影响我们的睡眠质量,因此需要积极治疗。然而在治疗盗汗时除了能用常规方法诊治之外,还能用饮食进行调理,这样也能起到辅助治疗盗汗的功效,不仅如此,正确饮食还能增强患者体质,从而避免盗汗二次复发。 睡觉盗汗吃什么食物 饮食一、黄芪红枣汤:黄芪15克,红枣20枚,加水适量,文火煎煮1小时,每日一剂,分2-3次服食,连服10天。对气虚卫表不固之盗汗效好,在食用的时候,注意要比对自己的情况。 饮食二、黑豆圆肉大枣汤:黑豆30克,桂圆肉10克,红枣30克,洗净放砂锅内,加水适量,用慢火

晚上盗汗怎么治疗

一、治疗盗汗的偏方 仙术散,治盗汗不止 于术120克(分四制:30克,黄芪煎汁炒;30克,牡顺粉炒;30克,麩皮汤炒;30克,石斛汤炒) 只取术为末。每服9克,粟米汤下。 二、酸枣仁汤,治心虚不固盗汗 党参(去芦)枣仁(炒,杵)白芍(酒炒)黄芪(饭蒸)当归生地各4.5克茯苓3克黄柏2.1克知母3克北五味子1.8克 五倍子去蛀末,炙干研末。男用女唾,女用男唾,调糊,填脐中,外用旧膏药贴之,勿令泄气,两次即愈。尝加入龙骨等分,同研如法用之,并可治梦遗滑精等症,神效非常。 三、黑豆浮麦汤 材料:黑豆50克,浮小

盗汗泡脚有用吗

中医学认为盗汗多属于阴气亏虚,阳气相对亢盛,阴阳失调,阴虚产生内热,内热导致津液外泄,由此可见睡觉时大量出汗的现象。因此盗汗多属于阴虚内热的病因病机。 而泡脚一般是因为双脚感到发凉,畏寒,借用水的热气、水的温度来达到温暖下肢的作用,因此泡脚的人多属于阳气亏虚。因此对于盗汗的患者是不宜经常泡脚,泡脚对于治疗盗汗来讲意义不大,反而可能加重病情。

中医药袋治疗黄汗盗汗

黄汗 取木香、藿香、沉香各6克,研成粉末,放入布袋中缝好口。将此药袋固定在小腹部位,佩戴7天后换药1次。以上药物芳香化湿,适用于体内湿邪过盛而引起的黄汗。 自汗 取丁香、川椒各15克,研成粉末,放入布袋中缝好口。将此药袋放置于肚脐部位,用线绳固定。佩戴7天后换药1次。所用药物芳香散寒,温肾助阳,可用于治疗阳虚腠理不固的自汗且伴有面白肢冷、腰酸腿软者。 盗汗 取五倍子、五味子、麻黄根、煅牡蛎各15克,研成粉末后放入布袋中缝好口,放入枕头中,每天睡觉时枕用。7天换药1次。以上药物收敛止汗,适用于治疗以夜间出汗

盗汗可以艾灸吗 艾灸治疗盗汗施灸方法

治疗盗汗,可用双孔,四孔或六孔艾灸盒施灸,或用艾条温和灸法。 肺俞穴用艾条灸5-10分钟,艾盒灸10-15分钟;中脘穴,足三里用艾条灸5-10分钟,艾盒灸15-30分钟;大椎穴用艾条灸15-20分钟,艾盒灸20-30分钟,神厥穴用艾条灸5-15分钟,艾盒灸20-30分钟;气海穴用艾炷灸5-7壮,艾条灸10-15分钟,艾盒灸15-3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