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湿疹中医辩证治疗 中医如何辩证治疗湿疹

湿疹中医辩证治疗 中医如何辩证治疗湿疹

中医认为其发病原因乃先天禀赋不耐,后天失调养;饮食不节,过食醒发动风之食物,炙熄厚味,浓茶烟酒,辛辣刺激之品,伤及脾胃;生湿停饮,使脾为湿困,水湿停滞,或因外感淋雨涉水,久卧湿地。使内外湿邪相搏久而化热,湿热蕴结,充于肌肤腠理,浸淫肌肤而发病,湿热化火可发为急性湿疹,常表现热重于湿,湿热蕴结肌肤则多为慢性湿疹,常表现为湿重于热。湿邪郁久亦可化燥伤阴致脾虚血燥。


不孕症的中医辩证治疗是怎么样的

中医辩证治疗不孕症(肾气虚证)

可见不孕,月经不调,经量异常,伴有头晕耳鸣,腰酸腿软,精神疲倦,小便清长等症状。中医认为系因肾气不足,冲任虚衰,不能摄精成孕所致,在治不孕症时应以补肾益气、填精益髓为原则,方选毓麟珠。

中医辩证治疗不孕症(肾阳虚证)

不孕症的中医辩证治疗是怎么样的?可见不孕,月经不调或闭经,量少色淡,白带增多,伴有腰痛如折,腹冷肢寒,性欲淡漠,小便频数或失禁,面色晦黯等症状。中医认为系肾阳不足,命门火衰,冲任失于温煦,不能摄精成孕所致,在治不孕症时应以温肾助阳、化湿固精为原则,方选温胞饮。

中医辩证治疗不孕症(肾阴虚证)

可见不孕,经期延后,量少色淡,伴有头晕耳鸣,腰酸腿软,眼花心悸,皮肤不润,面色萎黄等症状。中医认为系肾阴亏损,精血不足,冲任空虚,不能凝精成孕所致,在治不孕症时应以滋肾养血、调补冲任为原则,方选养精种玉汤。

中医辩证治疗不孕症(肝郁证)

可见不孕,经期延后,经量异常,伴有经前乳房胀痛,胸胁不舒,小腹胀痛,精神抑郁,或烦躁易怒等症状。中医认为系情志不舒,则肝失条达,气血失调所致,在治不孕症时应以疏肝解郁、理血调经为原则,方选百灵调肝汤。

肾虚的中医辩证治疗是怎样的

一、中医辩证治疗肾虚之肾阳虚

怕冷、四肢欠温、小便偏多,色淡质稀、脸色苍白、性欲冷淡、女性宫寒不孕,男性阳痿早泄。舌淡苔白、脉沉迟等症状属肾阳虚型。肾虚的中医辩证治疗是怎样的?此类肾虚治疗的时候应以温补肾阳为原则,可用的药物有鹿茸、附子、桂枝、白术、甘草、黄芪、白芍、茯苓、山萸肉、淮山药、补骨脂、枸杞子、菟丝子、冬虫夏草、海龙、海马等。

二、中医辩证治疗肾虚之肾阴虚

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干舌燥、头晕耳鸣、腰膝酸痛、失眠多梦、脸色潮红,形体消瘦、小便赤黄,大便干结、女性月经稀发或闭经,男性阳强易举、遗精早泄。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状属肾阴虚型。此类肾虚治疗的时候应以滋肾补阴为原则,可用的药物有熟地黄、菟丝子、牛膝、龟板胶、鹿角胶、山药、山茱萸、枸杞子等。

三、中医辩证治疗肾虚之肾气虚

腰膝酸软,四肢无力,小便频多,淋漓不尽,或夜尿频多,部分患者有遗尿症状,气短,脸色苍白。女性白带增多,月经量多,色淡质稀,男性遗精早泄。舌淡白,脉细弱或沉弱等症状属肾气虚型。此类肾虚治疗的时候应以补肾益气原则,可用的药物有补骨脂、枸杞子、菟丝子、附子、桂枝、黄精、茯苓、山萸肉、淮山、桑寄生、党参、白术等。

中医辩证治疗角膜病

1.外感风热证

主症:见眼睑红肿,抱轮红赤,黑睛生翳如星或如片状,畏光流泪,伴发热恶寒、头痛、咽痛鼻塞,舌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宜疏风清热,调和胃气。

方药:白术、羌活、防风、柴胡、桔梗、白芷、黄芩、荆芥穗、独活、木贼、金银花、连翘、板蓝根、薄荷、甘草。

2.寒热错杂证

主症:见眼睑轻度发红,白睛红赤,血丝黯紫,黑睛点片状混浊;伴头痛额痛,鼻塞流清涕,便结尿赤,舌苔薄白兼黄,脉濡数。

治法:宜内清外解。

方药:当归尾、赤芍、黄芩、羌活、大黄(后下)、桔梗、川芎、黑栀子、荆芥穗、枳实、连翘、麻黄、细辛、甘草。

3.肝胆实火证

主症:见胞脸红肿,白睛混赤,黑睛溃烂,呈浸润状,或瞳神紧小,甚或有少量前房积脓,头痛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宜清肝泻火。

方药:生地黄、当归、赤芍、泽泻、龙胆、木通、车前子、黄芩、柴胡、山栀子、木贼、蝉蜕、金银花、蒲公英、水牛角、甘草。

4.肝脾湿热证

主症:见白睛红赤,睛珠痛如针刺,黑睛生翳陷下;伴胸闷胁胀或纳呆,尿黄,舌红,苔黄厚,脉滑数。

治法:以祛热利湿,升发阳气。

方药:苍术、柴胡、蔓荆子、茯苓、羌活、桔梗、白芷、黄芩、龙胆草、川芎、独活、枳壳、薄荷、甘草。

5.肝肾阴虚证

主症:病程较长,抱轮红赤,黑睛溃烂久而不愈;伴倦怠乏力,失眠健忘,眼目干涩,舌红少苔,脉细弦。

治法:以养阴祛风退翳。

方药:熟地黄、生地黄、牛膝、当归、麦冬、石决明、决明子、石斛、羌活、防风、杏仁、枳壳、木贼、蝉蜕。

中医辩证治疗睾丸炎

(一)急性:

(1)实热型:睾丸红肿热痛,疼痛剧烈,发硬或阴囊水肿,多发于一侧,发热口渴,咽痛腮肿,舌红苔干黄,脉数。

配方组成:柴胡15g,黄芩12g,黄连10g,黄柏12g,银花15g,连翘15g,蒲公英30g,败酱草30g,川楝子25g,橘核20g,荔枝核20g,青皮12g,元胡15g,赤芍15g,水煎每天三次服用。

(2)湿热型:睾丸肿胀疼痛,阴囊潮湿骚痒,下便黄,大便粘滞不爽,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配方组成:黄芩13g,黄柏12g,龙胆12g,柴胡15g,栀子12g,赤芍15g,土茯苓30g,泽泻20g,青皮15g,车前子20g,木通15g,川楝子25g,荔枝核20g,元胡15g,白藓皮15g,苦参15g,水煎每天三次服用。

(二)慢性:

(1)阴寒型:睾丸疼痛剧烈,痛引少腹,肿胀不明显,遇寒加重,得温减轻,多发一侧,平卧则复位,行走则下坠,舌淡少苔,脉弦紧。

配方组成:桂枝15g,白芍25g,当归20g,乌药15g,小茴香15g,吴茱萸6g,醋香附15g,醋元胡15g,制川乌10g,黄芪30g,枳壳12g,升麻15g,水煎每天三次服用。

(2)寒湿型:睾丸肿大,阴囊冰冷硬痛或不痛,舌淡苔白腻,脉沉紧。

配方组成:川楝子25g,小茴香15g,当归20g,炒白芍20g,高良姜15g,乌药15g,醋香附15g,青皮15g,木香15g,苍术15g,橘核20g,荔枝核20g,茯苓20g,水煎每天三次服用。

(3)气滞型:多发于一侧睾丸坠胀痛,痛引少腹和两胁,胸满闷,口苦腹胀,舌黯苔黄,脉弦细。

配方组成:荔枝核20g,木香15g,川楝子25g,大小茴香各12g,菖蒲18g,醋香附15g,醋元胡15g,柴胡15g,青皮15g,枳实15g,沉香10g,郁金15g,水煎每天三次服用。

湿疹中医辩证治疗 湿热内蕴热盛于湿

主证:发病急、病程短,相当于急性湿疹或慢性湿疹急性发作。表现为皮肤潮红肿胀灼热,状如涂丹,继而粟疹成片或水疙密集,渗液流津,瘙痒无休,抓后痒痛相兼,渗出不止。常伴身热心烦,口渴思饮,大便秘结,小溲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辨证:湿热内蕴,热盛于湿。乃因内热炽盛,蕴湿不化,或兼感毒热或风热之邪,

继发感染或外感风邪,风湿热毒搏结,薰蒸肌肤而发。血热毒盛则斑疹鲜红灼热,湿蕴不化则见肿胀水疱,脂水淋漓;蕴热化火,心火内生则心烦不眠、瘙痒难忍。

处方:石兰草方:生石膏30g、板蓝根30g、龙胆草l0g、车前草30g、黄芩10g、干生地30g、丹皮15g、赤芍15g、马齿苋30g、六一散30g.


中医辩证治疗盆腔炎的疗法都有哪些

中医辩证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

表现为下腹痛或刺痛,痛处固定。腰骶胀痛。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或气臭。经期腹痛加重。期延长或月经量多。口腻或纳呆。便溏而不爽或大便干结。舌质红或暗红,或见边尖瘀点或瘀斑,苔黄腻或白腻,脉弦滑或弦数。治疗盆腔炎用盆腔消炎汤,银花15g,连翘15g,炒枳壳15g,制香附15g,乌药12g,炒延胡索12g,车前子12g,黄芩15g,黄柏10g,白芍18g,薄荷10g,绿豆18g,生苡仁18g,败酱草18g,甘草10g。每天1剂,分3次服,每天200mL,10天为1个疗程。主要功效清热除湿,化瘀止痛,对治疗盆腔炎有不错的效果。

中医辩证治疗寒湿瘀滞型盆腔炎

表现为下腹冷痛或刺痛,腰骶冷痛。带下量多,色白质稀。形寒肢冷。经期腹痛加重,得温则减。月经量少或月经错后。经色紫暗或夹血块。大便溏泄。舌质黯或有瘀点,苔白胖,脉沉迟或沉涩。治疗盆腔炎用少腹逐瘀汤合桂枝茯苓丸,小茴香5g,干姜10g,延胡索15g,当归15g,川芎15g,肉桂3g,赤芍15g,生蒲黄12g,五灵脂15g,制没药6g,桂枝10g,茯苓15g,丹皮15g,桃仁12g,马蹄香15g,猫爪草9g,鸡矢藤15g。每天1剂,分3次服,每次200mL,10天为1个疗程。主要功效祛寒除湿,化瘀止痛,还可以帮助辅助治疗盆腔炎。

中医辩证治疗气滞血瘀型盆腔炎

表现为下腹胀痛或刺痛。情志抑郁或烦躁。带下量多,色黄或白,质稠。月经先后不定期,量多或少。经色紫暗有块或排出不畅。经前乳房胀痛。情志不畅则腹痛加重。脘腹胀满。舌质暗红,或有瘀斑瘀点,苔白或黄,脉弦。治疗盆腔炎用隔下逐瘀汤加味,五灵脂12g,当归15g,川芎15g,桃仁15g,丹皮15g,赤芍15g,乌药15g,延胡索15g,甘草10g,香附15g,红花5g,枳壳15g,鸡血藤15g,马蹄香15g,白牛胆15g,小红参15g。每天1剂,分3次服,每次200mL,10天为1个疗程。主要功效疏肝行气,化瘀止痛,对辅助治疗盆腔炎有帮助。

中医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见效么

中医辩证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肾虚证)

症见多年不孕,月经延后,经血量少,颜色偏淡,质地较稀,可逐渐发展至闭经;或月经周期不定,经血量多不净。患者常感头晕目眩,耳鸣怕冷,腰酸腿软,脸色晦暗,神疲乏力。中医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见效么?中医认为治多囊卵巢综合征时宜采用具有益肾调冲功效的药物,如右归丸加减。

中医辩证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气滞血瘀证)

症见多年不孕,月经延后,经血量少,色紫红夹有血块,可逐渐发展至月经不畅甚至是闭经。痛经的症状比较严重,且患者有情志不舒,烦躁易怒,胸胁和乳房均感胀痛,体毛丰盛等表现。中医认为治多囊卵巢综合征时宜采用具有理气行滞、活血化瘀功效的药物,如逍遥散合膈下逐瘀汤加减。

中医辩证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肝经湿热证)

症见多年不孕,月经稀发或闭经,偶有行经经血量少,或月经周期紊乱。患者有体毛丰盛,面部痤疮,行经前胸胁和乳房胀痛的表现,且伴有四肢肿胀,大便干燥,小便赤黄,白带增多,阴部瘙痒等症状。中医认为治多囊卵巢综合征时宜采用具有清热利湿、疏肝调经瘀功效的药物,如丹栀逍遥散合龙胆泻肝汤加减。

中医辩证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脾虚痰湿证)

症见形体肥胖,多年不孕,月经稀发或闭经,偶有行经经血量少。白带量增多,毛发丰盛,胸闷痰多,头晕乏力,四肢倦怠,大便溏泻等症状。中医认为治多囊卵巢综合征时宜采用具有化痰除湿、通络调经功效的药物,如苍附导痰丸加减。

相关推荐

皮肤癌的中医辩证治疗

中医可将皮肤癌辨证分型为脾虚痰凝型、血瘀痰结型、肝郁血燥型等,根据其不同证侯给予相应的处方治疗,可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脾虚痰凝型证候:皮肤中呈囊肿块,内含较多粘液,色呈蜡黄,逐渐增大,亦可破溃流液,其味恶臭,食少纳差,或有腹胀消瘦,舌黯红,苔腻,脉滑。治法:健脾利湿,软坚散结。方药:羌活胜湿热加减。羌活、独活、白芷、防风、川芎、白术、白芥子、茯苓、薏苡仁、白花蛇舌草、猪苓、紫河车、夏枯草、莪术、山

矽肺病的中医辩证治疗

在矽肺的药物治疗方面,常用汉防己甲素。这是从中药汉防己科植物中提取的双苄基异喹啉类药物,能使矽肺内的胶原合成量减少,对急性矽肺疗效较好,患者每日口服200毫克至300毫克可改善临床症状。该药物的副作用为食欲减退、转氨酶升高、心率减慢等。另据报道,该药物与六味地黄丸每周同服6天,连用两个月,可使矽肺患者咳嗽、咯痰、胸痛、呼吸困难明显改善,并使其发生感冒和支气管、肺部感染的几率下降52.94%。矽肺多

湿疹治疗方法有哪些呢

药物治疗湿疹:目前西医对湿疹尚无特效疗法,多采用对症治疗。以内服抗组胺药物治疗为多,既可单用或联用,还可与镇静药、维生素等合用。外用药剂型依据成人湿疹临床皮损表现而定,如红肿明显,渗出多者应选溶液冷湿敷,红斑、丘疹时可用洗剂、乳剂、泥膏、油剂等;呈水疱、糜烂者需用油剂;表现为鳞屑、结痂者用软膏;若苔藓样变者多择泥膏、软膏、乳剂、涂膜剂、酊剂及硬膏等。治疗湿疹的好方法有哪些?湿疹治疗目的在于抗炎、

哺乳期吃黄芪回奶吗 气血虚奶水不足的症状

主要有以下原因:在临床上,气血虚是引起奶水不足常见的原因,其主要是产后出血量多或者饮食营养不良引起的。其中典型症状就是乳汁不足,并伴随头晕、思睡、乏力、面色以及口唇淡白、指甲淡白等症状,这时候可以用中医辩证治疗。但如果是气血不足引起的,治疗以补益气血为原则,建议谨遵医嘱使用补血生乳的中药进行治疗

婴儿湿疹反复发作的原因

婴儿湿疹中医上称奶癣。通常是在出生后第二或第三个月开始发生。好发于颜面及皮肤皱褶部,也可累及全身。一般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减轻至痊愈,但也有少数病例继续发展至儿童期甚至到成人期。西医治疗湿疹所用药物一般只能控制和缓解病情的发展,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湿疹的问题,中医则是从根本上解决,一般治愈后是不会复发的。中医认为湿疹主要与湿邪有关,湿可蕴热,发为湿热之证,久之湿则伤脾,热则伤阴血,而致虚实夹杂之证。急

中医如何治疗睾丸炎

中医治疗急性睾丸炎一般采用辩证治疗的方法,男科专家介绍说,中医辩证治疗一般将急性睾丸炎分为三种类型:1、湿热下注型急性睾丸炎:证见发热恶寒,睾丸肿胀疼痛,质地硬,小便赤涩,大便干,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治疗以清利湿热,解毒消痈为主。2、气滞血淤型急性睾丸炎:证见睾丸逐渐肿大,扪之坚硬,疼痛轻微,舌暗边有淤斑、苔薄白,脉弦滑,治疗以行气活血,散结为主。3、淤血阻滞型急性睾丸炎:证见睾丸外伤肿胀疼痛,

婴幼儿阴道炎中医辩证治疗

婴幼儿阴道炎属于中医学“阴痒”、“阴蚀”、“阴肿”的范畴。发病与脏腑稚嫩,感染湿热、虫邪有关。总的治疗原则是清热解毒,杀虫止痒。⑴辨证论治①湿热蕴结证。主要表现为阴部瘙痒、灼痛,烦躁哭闹,夜眠不安,阴部分泌物黏稠色黄,有臭味,尿频急,尿痛,舌红,苔薄黄而腻。治疗以清热利湿之法,选用五味消毒方加减。药如:蒲公英、野菊花、车前子(包煎)、黄柏各5克,紫花地丁、苍术各9克,甘草梢3克,水煎,加水200毫

臂丛神经痛中医辩证治疗

1.风湿痹阻(1)治法:祛风除湿通络。(2)方剂:蠲痹汤化裁。(3)组成:羌活log,独活log,桂枝10g,秦艽15g,海风藤15g,桑枝15g,当归15g,川芎10g,广木香10g,乳香log,甘草5g。(4)备选方:①桂枝附子汤加减:桂枝log,炮附子5g,生姜10g,大枣log。②麻黄加术汤加减:麻黄10g,桂枝10g,炙甘草6g,杏仁5g,白术15g。③桂枝加葛根汤加减:桂枝10g,葛根

慢阻肺的中医辩证治疗

扶正固表防外感久咳喘哮,迁延失治,痰浊潴留,肺失宣肃,日久导致肺虚,成为慢阻肺 的发病基础。肺虚卫外不固,易感外邪,诱使咳喘反复发作,病情日益加重。早期多以肺气虚为主,渐及脾肾。肺脾气虚及肺肾两虚为临床常见证型。“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扶正固表,抵抗外邪,预防感冒,是减缓病情加重的关键环节。(1)肺脾气虚:主症为咳嗽、或微喘,倦怠、乏力,食少纳呆,大便不实,或食油腻易于腹泻等,自汗恶风、易发感冒。

过敏性鼻炎中医辩证治疗

(一)【辨证】卫阳不固,肺气不宣。【治法】扶正祛邪,宣肺通窍。【方名】辛黄汤。【组成】薄荷(后下)3克,防风4.5克,桔梗4.5克,辛荑花4.5克,黄芪9克,白术9克,牛蒡子9克,百合9克,南沙参9克,北沙参9克,蒌皮根9克,前胡6克,石菖蒲2.5克,甘草2.5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二)【辨证】气虚。【治法】益气固表,抗过敏止涕。【方名】劫敏汤。【组成】黄芪10克,诃子肉1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