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孕早期感染寨卡病毒最易引发小头症

孕早期感染寨卡病毒最易引发小头症

美国刊载的一项针对哥伦比亚寨卡疫情的新研究指出,孕妇在怀孕前三四个月感染寨卡病毒最容易引发胎儿小头症。

研究显示,今年2月至11月中旬,哥伦比亚报告476例小头症病例,是去年同期的4倍之多。其中小头症病例报告最多的是今年7月,共计94例,这一数字是去年7月的约9倍,相比寨卡病例报告数量的高峰期晚来了约6个月。

基于此,研究人员得出结论:“与寨卡相关的小头症最大风险期是在孕期的前半段时间,尤其是在孕早期的3个月,或孕中期(4至6个月)的早期。”

美国疾控中心在一份声明中说,来自哥伦比亚的最新报告证明,小头症病例数量增多并不是仅特定于巴西,所有出现寨卡疫情的国家都可能经历小头症与其他寨卡相关出生缺陷病例数量的增多。

如何预防寨卡病毒

首先我们要明白几点: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感染寨卡病毒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是该病的可能传染源;埃及伊蚊为寨卡病毒主要传播媒介,白纹伊蚊、非洲伊蚊、黄头伊蚊等多种伊蚊属蚊虫也可能传播该病毒;

寨卡病毒的传播途径有:(1)蚊媒传播为寨卡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蚊媒叮咬寨卡病毒感染者而被感染,其后再通过叮咬的方式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2)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母婴传播:曾自孕妇胎盘中检测出寨卡病毒,提示寨卡病毒可通过胎盘由母亲传染给胎儿。此外,有寨卡病毒血症的孕妇,可能会在分娩过程中将寨卡病毒传播给新生儿。在乳汁中曾检测到寨卡病毒核酸,但尚无寨卡病毒通过哺乳感染新生儿的报道。血液传播和性传播:寨卡病毒有可能通过输血或性接触进行传播。

所以我们要预防自己或身边的亲人感染上寨卡病毒就必须要做好一切的防蚊措施。我国与传播寨卡病毒有关的伊蚊种类主要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其中埃及伊蚊主要分布于海南省、广东雷州半岛以及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州、德宏州、临沧市等地区;白纹伊蚊则广泛分布于我国河北、山西、陕西以南的广大区域,所以,如果不做好防蚊措施,一旦我们身边有输入性寨卡病毒患者,我们就有很大可能被感染。

而寨卡病毒的发病症状是比较轻的,现在也没有可以快速而且行之有效的寨卡病毒病诊断方法,所以我们能做的最好办法就是时时刻刻做好个人防蚊措施。

伊蚊在水缸、水盆、轮胎、花盆、花瓶等积水容器中繁殖;清除积水、翻盆倒罐,清除蚊虫孳生地可以预防寨卡病毒病流行;在发生疫情的地区要穿长袖衣裤,在身体裸露部位涂抹防蚊水、使用驱蚊剂或使用蚊帐、防蚊网等防止蚊虫叮咬。

孕妇及计划怀孕的女性谨慎前往寨卡病毒病流行的国家或地区,如确需赴这些国家或地区时,应严格做好个人防护措施,防止蚊虫叮咬。若怀疑可能感染寨卡病毒时,应及时就医,主动报告旅行史,并接受医学随访。

什么是塞卡病毒 感染寨卡病毒的症状

寨卡病毒引起的症状就像是登革热的温和形式,但是寨卡病毒感染者中,只有约20%的会表现出轻微症状,如发热、皮疹、关节疼痛和结膜炎等,其症状较为温和,通常不到一周即可消失,需要住院治疗的严重并且病不多见。然而如果孕妇感染后,可造成新生儿人出现小头症。

对抗寨卡病毒从孕妇群体着手

据西班牙媒体22日报道,专家表示,研究寨卡病毒的关键是调查在何种情况下人类(尤其是孕妇群体)最为脆弱,最易感染寨卡病毒。

巴西传染病研究专家劳拉 罗德里格斯在巴西境内对已感染寨卡病毒的母亲与孩子进行了医学检查。劳拉现任伦敦卫生与热带药物学院流行病学教授。在寨卡病毒肆虐巴西之时,劳拉毅然选择回到故乡,对寨卡病毒进行研究。

劳拉的研究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研究新生儿小头症的真正原因。很多的假设都将这一病症指向寨卡病毒,但还需进一步证明;第二部分,研究寨卡病毒对孕妇的具体影响;第三部分,调查在此情况下婴儿如何成长。

在研究过程中,研究团队与当地医院保持紧密联系,对新生儿小头症患者进行血样采集,测量头围,并了解孩子母亲在怀孕期间是否暴露于寨卡病毒环境下。确定埃及白纹伊蚊是该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计算孕妇在妊娠期流产或死产的比例,新生儿小头症或其他先天性畸形的概率。通过各方面全方位调查来确定感染寨卡病毒对婴儿的影响。

劳拉教授认为,确定“人类何时处于更为脆弱的状态,更容易感染”将成为对抗寨卡病毒的关键。如果孕妇在妊娠阶段感染该病毒,就应该考虑对孕妇进行药物治疗,或进行合法性流产手术。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巴西人民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担忧。很多巴西家庭由于对寨卡病毒的病因不了解所以更为紧张。为了让民众认识该病毒,巴西政府做出了相当大的努力,并为孕妇设立健康检查中心。然而,现在在巴西还没有相应的药物治疗方法,流产手术也属于违法行为,所以很多感染该病毒的孕妇也无能为力。

寨卡病毒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皮疹

感染寨卡病毒后可能出现皮疹,皮疹一般多为斑丘疹,在丘疹周围伴有皮肤发红的底盘。如果刚从感染区回来又发生这类症状需要重视。

寨卡病毒的症状 注意事项

寨卡病毒感染者发病,多数临床症状轻微,死亡病例罕见。但是如果孕妇被感染则可能在怀孕期间或分娩过程中将寨卡病毒传染给她的孩子,致新生儿小头畸形甚至夭折。所以准妈妈们应提高警惕性。

寨卡病毒通过什么传播 感染寨卡病毒的症状

寨卡病毒感染者中,只有约20%的患者会表现轻微症状,如发烧、皮疹、关节疼痛和结膜炎(红眼)等,症状通常不到一周即可消失。其病情较为温和,征状可持续数日至一周。需要住院治疗的严重病情并不常见。

寨卡病毒通过什么传播 蚊虫叮咬传播

蚊虫叮咬传播是寨卡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人被带有寨卡病毒的蚊虫叮咬后,经过约3-12天的潜伏期后,约五分之一感染者会发病出现症状,约2-7天后自行好转。

寨卡病毒的症状 关节痛

感染寨卡病毒后很能发生关节疼痛与关节水肿,主要发生地区是手、足等小关节。

罕见病毒致婴儿小头畸形

在巴西伯南布哥州,一名刚出生不久的婴儿被父亲放在水桶里纳凉,孩子爸爸说,宝宝喜欢水,这样可以他让感觉舒服些,婴儿的头部比正常人明显偏小。近段时间,由蚊子传播的Zika病毒迅速蔓延,而该病毒可能与导致婴儿患上“小头症”。巴西今年已有2700名婴儿怀疑患上小头症,其中29人死亡,主要集中在东北部,而去年巴西只有147宗小头症个案。

“小头症”是一种脑神经失调病症,患者脑部发育不全,终身不能自理生活。巴西科学家在解剖一个小头症女婴后发现该种病毒,另外两名怀有小头症婴儿的孕妇,羊水亦有同样发现。

巴西今年已有2700名婴儿怀疑患上小头症。巴西卫生部门称,今年以来巴西新生儿“小头症”病例激增与孕妇受蚊虫叮咬感染寨卡(Zika)病毒有关。由此,巴西卫生官员近日给国内家庭提出了一条非同寻常的建议:暂勿怀孕。

2014年,“小头症”病例数量飙升之时,医生就注意到这一现象与Zika病毒的出现同步。很快,这些医生发现,大部分病儿的母亲在怀孕早期曾报告出现轻度发热、皮疹和头痛等Zika病毒样症状。11月28日,巴西卫生部宣布,在尸检中发现一个先天性小头畸形的婴儿携带有Zika病毒,两者之间的关联得到确认。

相关新闻: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关于兹卡病毒全球警告

12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泛美卫生组织发布了关于兹卡病毒的全球警告。在警告中,世界卫生组织第一次正式承认,在巴西传播的兹卡病毒与新生儿小头畸形症有关,并建议孕妇要特别注意防止蚊虫叮咬。

据悉,今年已经在9个国家发现了感染兹卡病毒的病例,分别是巴西、智利的复活节岛、哥伦比亚、萨尔瓦多、危地马拉、墨西哥、巴拉圭、苏里南和委内瑞拉。近期以来,巴西疫情情况严重。

巴西卫生部称,兹卡病毒是黄热病毒的一种,由埃及伊蚊传播,感染症状为低烧、瘙痒、身体出现红色斑点等,也证实近期在巴西东北部集中爆发的新生儿小头畸形症与感染兹卡病毒有关。巴西卫生部官方统计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1月28日,全国共上报1248例疑似新生儿小头畸形症病例,已死亡7人。上述病例绝大多数来自巴西东北部,疫情最严重的伯南布哥州上报病例达646例,超全国半数。11月29日,伯南布哥州宣布自12月1日起进入卫生紧急状态。

中国驻累西腓总领馆提醒拟赴巴西东北部地区和在该地区的中资机构和中国公民及时关注巴西卫生部网站公布的有关疫情信息,采取必要卫生防疫措施,特别是要注意防止蚊虫叮咬;建议该地区孕妇谨遵遗嘱,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如有不适及时咨询医生或就诊。

相关推荐

寨卡病毒是什么症状 发热

寨卡病毒引起的症状就像是登革热的温和形式,表现出来的发热多为中低热,体温一般在37.5度-38.5度之间,且症状不明显。

哪里存在寨卡病毒

寨卡病毒出现在蚊虫数量较多的热带地区,已知该病毒在非洲、美洲、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流行。 寨卡病毒在巴西、哥伦比亚、萨尔瓦多、法属圭亚那、法属马提尼克、危地马拉、海地、洪都拉斯、墨西哥、巴拿马、巴拉圭、苏里南、委内瑞拉、波多黎各14个国家和地区流行,其中巴西疫情最为严重。 寨卡病毒于1947年被发现,然而多年来仅在非洲和南亚地区发现过散在人间病例。2007年,首次得到文件记载的寨卡病毒病疫情发生在太平洋。 2013年以来,西太平洋、美洲和非洲报告发生了相关病例和疫情。由于蚊虫可以生活并且滋生的环境受城市化和

疱疹病毒易感染哪些部位

单纯疱疹病毒可分为Ⅰ型和Ⅱ型两种。Ⅰ型疱疹病主要是通过呼吸道、皮肤和粘膜密切接触传播,主要感染患者的腰以上部位的皮肤粘膜和器官。如引起口唇粘膜、鼻前庭、眼结膜、咽喉部的炎症及疱疹,口和口周围发生的疱疹,99%是由Ⅰ型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单纯性疱疹的主要症状为局限性簇集性小水疱。推荐阅读:女性疱疹 Ⅱ型疱疹病毒主要存在于女性宫颈、阴道、外阴皮肤及男性的阴茎、尿道等处,是引起生殖器发炎和疱疹的罪魁祸首。Ⅱ型疱疹的主要症状表现为患者生殖器处剧痒无比,有的时候还会伴有灼热、刺痛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出现脓疱、溃疡等症

怀孕初期有哪些注意事项

1、风疹和畸形 风疹的别名叫做“三日麻疹”。儿童得上这种病,那是一种很轻的病。但孕妈妈如果在怀孕12周内得上这种病,会使胎儿的眼睛、耳朵、心脏出现异常,并且令人担心的是,可能生出心脏畸形、小头症、精神衰弱、白内障、耳聋等所谓先天风疹综合征的先天异常的婴儿。 2、流感等病的预防与接种 除风疹外,还有各种病毒感染,虽然有的感染不见得直接与畸形有关系,但整个怀孕期,特别是在怀孕早期,还是要格外注意,不要以为流行性感冒等只不过是单纯的感冒而已。注意在流行时要严格含漱,并避免到人多的地方去。

乳头瘤病毒易引发尖锐湿疣

●为什么HPV会导致尖锐湿疣的发生? 刚才我们提到了引起尖锐湿疣的病毒——HPV,即人类乳头瘤病毒,它的种类非常多,引起的疾病也不止尖锐湿疣,比如老百姓所说的瘊子(寻常疣)、年轻女性容易得的扁平疣以及女性的宫颈癌等疾病,都是HPV导致的。之所以会引起各种各样的疾病,有不一样的表现,与感染的HPV病毒亚型有关,其中引起尖锐湿疣最常见的亚型是6型和11型。HPV病毒可以促进人体表皮细胞的增生,这个增生速度要比周围的正常皮肤快,从而导致尖锐湿疣的发生。 ●HPV感染会增加生殖器癌的发生风险吗? HPV高危亚型与

四大原因解析小儿癫痫发病机理

一、颅脑损伤:颅脑损伤后遗癫痫者,伴有凹性骨折、硬脑膜撕裂、局部神经系统体征,长期损伤后记忆障碍。可能是由于生产时给小儿带来的伤害,是主要的小儿羊角风的病因。 二、先天性畸形:如染色体畸形、先天性脑积水、小头畸形,胼胝体发育不全、脑皮质发育不全等,是小儿羊角风的病因中比较典型的,也是多数癫痫的诱发因素。 三、高热惊厥后遗症:小儿羊角风的病因中特殊的就是高热和惊厥,严重和持久的高热惊厥可以导致包括神经元缺失和胶质增生的脑损害,主要在颞叶内侧面,尤其在海马体。 四、感染:大家都知道,在小儿时期容易造成感染。另

夏天如何驱蚊 蚊子叮咬,仅仅是咬个包那么简单吗

蚊子叮咬人体后分泌毒液,人体识别后会有防御反应,释放炎性物质组胺,产生瘙痒肿胀的症状。大多数情况下,孩子被蚊子叮咬一下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只是在被叮咬处会有疼和痒的感觉,如果瘙痒厉害,宝宝会因此而烦躁、哭闹,甚至影响睡眠。还有少数孩子因为被蚊子叮咬而出现过敏或感染疾病。 1、如果孩子是过敏体质,有可能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引起过敏性淋巴炎,被叮咬之处会出现明显的红肿,比如胳膊上被蚊子咬一下,整个胳膊都会肿起来。 2、患上各种蚊子传播的疾病。比如寨卡病毒引起的感染、登革热、乙脑、疟疾、黄热病等。如果蚊子叮咬后传

孕期要尽量避免滥用药物

1、避免孕早期滥用药物 最容易被忽视的是怀孕后15-56天之间,即女性末次月经后30-72天之间,而这时正是致畸高度敏感期。虽然绝大多数药物对胎宝贝是安全的, 但如果在致畸高度敏感期不恰当使用某些药物,就可能对胎宝贝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损害,导致先天性耳聋、肾脏损害、手指或肢体短缺、兔唇、腭裂、性别畸形等。 2、避免体内缺乏叶酸 叶酸是水溶性维生素,体内不能合成,必须从富含叶酸的食物中摄取。如果在孕前或孕期摄取不足,容易导致孕妈咪患上巨细胞贫血,通常在受精后3-8周这个 关键时期,进一步诱发胚胎神经管病变。

引发龟头炎的感染病因

念珠菌感染:念珠菌是一种条件致病真菌,故念珠菌性龟头炎常继发于糖尿病,老年消耗性疾病以及大量抗生素或激素治疗之后,也可为原发性,多由配偶念珠菌阴道炎传来,龟头及冠状沟可有浅红色糜烂及薄壁脓疱,但局部常找不到念珠菌,可能为念珠菌引起的局部过敏反应所致。 阿米巴原虫感染:患者多先有龟头炎症病变,局部失去正常的屏障作用,继而由肠道阿米巴病传染而引起。局部糜烂、溃疡、组织坏死明显,分泌物直接涂片可找到阿米巴原虫。 滴虫感染:多因配偶患有阴道滴虫病而被传染。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龟头部起红斑丘疹、小水疱等。境界清楚、

塞卡病毒是什么

寨卡病毒病的潜伏期(从接触到出现症状的时间)尚不清楚,可能为数天。寨卡病毒感染者中,只有约20%会表现轻微症状,典型的症状包括急性起病的低热、斑丘疹、关节疼痛(主要累及手、足小关节)、结膜炎,其他症状包括肌痛、头痛、眼眶痛及无力。 另外少见的症状包括腹痛、恶心、呕吐、黏膜溃疡和皮肤瘙痒。症状通常较温和,持续不到一周,需要住院治疗的严重病情并不常见。2013年和2015年分别在法属波利尼西亚和巴西塞卡疫情期间,有报道称寨卡病毒病可能会造成神经和自身免疫系统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