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涎石病怎么治疗

涎石病怎么治疗

1.磁共振涎管造影(MRS)与磁共振仿真内镜

MRS利用重T2加权效果对含水器官显像的原理,流速慢的或停止的液体的高信号和实质性器官低信号对比,降低了高信号液体的背景信号,从而使管道系统得到很好地显示,还可以做出磁共振仿真内镜的图像。

2.涎腺内镜技术

涎腺内镜技术在20世纪90年代初借鉴泌尿,肝胆外科等外科微创检查治疗基础上发展而来,能够直接观察导管内组织病变,诊断导管内的组织病变类型和严重程度。近年来涎腺镜的应用为涎石病的诊断和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对位于导管后段的结石和颌下腺阴性结石可以使用涎腺镜取石, 除可以保留腺体外, 术中还可进行充分的导管系统冲洗, 并保留导管长度和解剖位置, 有助于腺体功能的恢复。因此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介入学方法。在内镜引导下或者影像引导下,用取石篮或抓钳取石,主要可取出较小的和活动的涎石,影像学引导多在B超或数字减影下用取石篮或抓钳取石,器械工作端较内镜下灵活,但影像定位没有内镜下清晰。然而,涎腺镜也存在一定的缺陷, 因其只能观察腺体的主导管、叶间导管及部分小叶间导管, 不能进入更细小的分支导管及腺泡结构以观察其受累程度。

3.涎石的碎石治疗

涎石的碎石治疗包括体外碎石和导管腔内碎石。体外震波碎石:利用体外碎石机由超声引导聚焦,对于单发结石,直径小于7mm的效果较好,腮腺结石较颌下腺结石排石率高。涎腺导管腔内碎石:由内镜或影响引导碎石,碎石工作段为探针状,原理有液压和激光两种方法。通过碎石,可以将一部分以往需要手术取石的病例转化为保守治疗的病例,使结石自行排出。

颌下腺炎怎么治疗有效

一、治疗原则

急性颌下腺炎的处理与一般急性炎症相同。加强营养,应用抗生素抗炎。局部理疗等。如化脓,则应切开引流,待炎症消退后,摘除涎石或异物。慢性颌下腺炎,应及早除去病因,如摘除涎石,即可痊愈,若发病期长,颌下腺已纤维化而失去功能,或在腺体内或腺体与导管交界处有结石而手术无法摘除者,皆因做颌下腺切除术。

二、非手术治疗

用药原则:

(1)早期轻型病例以口服抗生素和其他辅助为主。

(2)重型病例以静脉用药,注意支持疗效和防止并发症。

(3)慢性病例应采用病因治疗,抗生素,支持对症等综合治疗。

(4)累发病例应考虑外科切除。

三、.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①颌下腺体内结石,有疼痛,涎液潴留症状者;②慢性化脓性颌下腺炎、纤维性变;③颌腺囊肿、肿瘤、结核等;④外伤、炎拄引起颌下腺外瘘经久不愈。

(2)手术时机①颌下腺炎反复发作已引起腺体实质性增大。②颌下腺腺体内结石。③颌下腺肿瘤。

肾结石没有症状需要治疗吗 肾结石没有症状不治疗好吗

结石有疼痛或有症状体征,才会引起大家的治疗和重视。常常遇到许多患者,哪怕疼痛,尿频急症状明显,甚至血尿等,仍要扛、拖或拒绝治疗;有些患者经过治疗症状消失了,误认为结石病治愈了。殊不知留病养身带来的损伤及痛苦。最终导致结石病的治疗难度加大,部分患者也因此而失去肾脏。

胆囊结石一般护理

胆囊结石护理

1.胆石病预防的提出和概念

胆结石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胆石类型在大城市和农村富裕地区已经转向胆固醇结石。尽管外科手术能有效治疗胆囊结石病,又有新发展的腹腔镜手术和许多非手术方法供胆石病治疗作选择,然而胆石病仍然是医学和社会上的大问题。胆囊结石病症状反复发作,有并发急性胆囊炎、胆囊积脓、胰腺炎、胆囊癌的危险;手术治疗有可能损伤胆道;胆石病还有一定的死亡率。美国为治疗胆石病每年要花费50亿美元的医疗费用。我国12亿人口按5%计算有6000万患者等待治疗,且每年还不断有新的胆囊结石患者出现。因此解决胆囊结石病的惟一方法是预防。

1987年,在美国召开了首次世界性预防胆石病会议,提出了胆石病三级预防概念,即初级预防,防止胆石形成;二级预防,防止无症状胆石转化为症状胆石;三级预防,防止非手术疗法后胆石复发。最近,Hofmann再次强调了胆囊结石的初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提出四级预防胆固醇胆石病,即预防胆石形成;预防出现胆石症状;预防治疗后复发和预防胆石并发症。强调重点是初级预防,并针对初级预防进行了一系列预测胆石病高危人群的研究。

2、预后

手术引起的严重并发症和死亡很少见,手术死亡率在50岁以下的病人中约0.1%,在50岁以上者为0.5%。手术死亡常见于术前被认为是危险较大的病人。约95%的病例,手术后症状可得到缓解。

轻粉的功效与作用

杀虫;攻毒;祛腐;止痒;祛痰;逐水;通便。主疮疡溃烂;疥癣痒疹;瘰疬;梅毒;疳疮;酒皶鼻;痤疮;急慢惊风;痰壅喘逆;水肿胀满;二便不利。外用杀虫,攻毒,敛疮;内服祛痰消积,逐水通便。外治用于疥疮,顽癣,臁疮,梅毒,疮疡,湿疹;内服用于痰涎积滞,水肿膨胀,二便不利。

①《本草拾遗》:通大肠,转小儿疳并瘰疬,杀疮疥癣虫及鼻上酒齄,风疮瘙痒。

②《本草衍义》:下涎药并小儿涎潮、瘈疭多用。

③张元素:洁净府,去膀胱中垢腻。

④《医学入门》:消水肿,止血痢,吐风涎。

⑤《纲目》:治痰涎积滞,水肿臌胀,毒疮。

⑥《本草正》:治瘰疬诸毒疮,去腐肉,生新肉。

注意事项:

内服宜慎,体弱及孕妇忌服。本品有毒,不可过量;内服慎用;孕妇禁服。

①《本草拾遗》:畏磁石、石黄。忌一切血。

②《品汇精要》:虚人不宜服。

③《本草经疏》:凡闭结由于血虚不能润泽;小儿疳病,脾胃两虚;小儿慢惊,痰涎壅上;杨梅结毒,发于气虚久病之人,咸不宜服。

急性颌下腺炎有什么注意事项

急性颌下腺炎回答者:杨艳建议 输液抗炎治疗。戒烟酒,防止受凉感冒,避免辛辣食物。为抗炎治疗。加强口腔卫生,多饮酸性饮料,脓肿局限作切开引流。

如为结石所致,待炎症控制后,去除涎石。如深部涎石不能取出,或临床上反覆发作者,腺体增大已呈纤维组织化,可行口外颌下腺摘除术。

长急性颌下腺炎好几次,严重的时这种情况属于炎症感染导致,治疗以抗生素为主。

另外注意其他相邻的器官是否有病变,是否有扁桃体肿大、咽喉炎、牙龈炎等疾病,治疗应该针对病因进行治疗,采取手术不是良策。

颌下腺结石的病因及症状

涎石形成有局部和全身因素,与局部有关的因素有:①涎液滞留:引起滞留的原因是导管炎症后管腔缩窄、肿瘤压迫,或异物阻塞等使涎液排出受阻,停滞于导管及腺泡内,逐渐浓缩,其中无机盐含量增加并沉积形成涎石。②细菌、异物:导管或腺体内有细菌感染或异物存在,可形成钙盐沉积的核心,围绕此核心无机盐成层状沉积,逐渐增大形成结石。全身因素如机体无机盐的新陈代谢和涎液的胶体状态对涎石的形成有密切关系,由于钙磷代谢失调,血清中的钙磷含量增加,涎液的钙磷增多即可导致无机盐沉淀形成结石。

临床表现

1.症状:①阻塞症状:进食时,尤其在进酸性食物,相关腺体肿大和剧烈胀痛;进食后,症状逐渐缓解;②可扪及结石;③常伴慢性炎症,有导管口充血,时有溢脓。

2.诊断:①典型的涎腺导管阻塞症状和病史;②可扪及导管结石;③并发炎症者,腺体肿痛,导管口红肿,有脓性分泌物溢出;④X线检查可显示涎石的形状和部位。

3.并发症:涎石阻塞引起腺体激发感染,并反复发作。

原来颌下腺结石的病因和症状有这么多呢,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当我们发现有以上的症状的时候一定要及时的去医院做一个全面的检查,这样可以让我们早发现早治疗,只有早发现早治疗我们才可以快速的走出这种疾病的困扰和折磨,才能有健康的身体哦。

如何检查涎石病

一、实验室检查易血钙浓度较正常高。如并发感染,化验血象可见白细胞数增多。

二、X线检查用咬合片检查口底,在片上出现射线阻射区即可确诊。下颌下腺导管较前部的涎石应选摄下颌横断饸片,下颌下腺导管后部及腺体内的涎石应选摄下颌下腺侧位片。钙化程度较低的涎石,即所谓的阴性涎石,在X线片上难以显示。在急性炎症消退后,可做唾液腺造影检查,涎石所在处表现为圆形、卵圆形或梭形充盈缺损。对已确诊的涎石病患者,不做唾液腺造影,以免将涎石推向导管后部或腺体内。

相关推荐

1岁半宝宝口水多粥类食疗方

1.1、益智仁茯苓粥 益智仁30克,与白茯苓30克烘干后,一并研为细末。大米(或糯米)50克淘净后煮成稀粥,待粥将熟时,调入上述药粉3~5克,稍煮即可。也可用米汤调药粉3~5克稍煮。每次趁热服食,每日早晚各1次,连用3~5日。 1.2、灯芯石膏栀子粥 灯芯草6克,石膏10克,栀子3克,久煎去渣取汁,加入粳米30克,共煮成粥,每日2次服食。 2、1岁半宝宝口水多汤类食疗方 2.1、红枣竹叶陈皮汤 红枣5枚,陈皮、竹叶各5克,洗净后入锅中,加水适量,煎20分钟后即可。每日1次,分2次饮服,连服3~5剂。 2.

不分泌唾液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口腔不分泌唾液,出现口干,吃不下饭,吃东西必须用水帮助下咽,这些症状,多是因唾液分泌量绝对减少所致,病因多见于干燥综合症、慢性涎腺炎、涎石症等。唾液分泌减少,可为生理性或病理性,常见精神因素如紧张、激动、神经衰弱时引起唾液分泌减少;局部因素如前牙畸形、鼻道阻塞、张口呼吸等。 要时可做血液免疫学,唾液少与唾液腺的分泌减少有关,原因比较多,平时注意多喝水,多吃一些水果蔬菜一般就可以改善的,但还是建议你去看看中医,请医生辩证治疗比较好,确诊后及时的做针对性的治疗。 发现不分泌唾液的症状之后应该及时注意生活习惯的

粘液腺囊肿的概述

粘液腺囊肿为口腔粘膜常见病,是由于小唾液腺导管阻塞后分泌液潴留而形成的浅表囊肿。主要是因轻微的外伤使唾液腺导管破裂;涎液蛋白溢入组织内所致,其次可能是粘液腺导管被阻塞;粘液滞留使腺导管扩展而成,常发生于唇粘膜,其次为颊粘膜,舌腹粘膜,而以下唇较多见。临床表现粘液腺囊肿位于粘膜下,约黄豆大小,呈半透明的无痛小疱。破裂后可流出粘液,肿胀消退,但不久又可复发。多次复发后,囊肿表面常因疤痕而呈灰白色。治疗常以外科手术切除法和碘酊注入疗法。 粘液腺囊肿可发生于三对大涎腺及所有小涎腺,有潴留性囊肿及先天性囊肿两种类型

帕金森病的治疗偏方是什么

帕金森病的治疗偏方是什么?帕金森病的治疗偏方如下: 1、处方:当归、火麻仁各12克,生地15克,桃仁、枳壳各10克。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加减:若面白,眩晕甚,加玄参、何首乌、枸杞子养血润肠;若手足心热,午后潮热者,可加知母、胡黄连等清虚热。功效主治:养血润燥、熄风止痉。用于治疗帕金森病,中医辨证属阴虚血燥型,这是一种帕金森病的治疗偏方。 2、处方:天麻、玄参、生地、桑寄生、茯神各12克,石决明18克,钩藤、代赭石、夜交藤、龟版各20克,生龙骨、生牡蛎各25克,白芍、天冬、怀牛膝、杜仲、黄芩、栀子

怎样才能防止尿道结石复发

1、其它疾病治疗治疗导致尿石症形成的疾病,如:尿路梗阻、尿路感染、代谢性疾病等。 2、服用药物。可以根据体内代谢异常的情况,适当口服一些药物。 3、大量饮水。多饮水是最简便有效的防石方法。增加50%的尿量可以使尿石的发病率下降86%。对尿石症病人来说,应保持每日尿量在2000~3 000毫升,而且要均匀地饮水。尤其餐后3小时是钙排泄的高峰,更要保持足够的尿量。如能服用磁化水,效果更佳。 4、注意饮食。结石病人应根据热量的需要限制超额的营养,动物蛋白的摄入要适量,保持每日摄入蛋白的量为75~90克。控制精

结石病能治好的吗

现在对于结石病的治疗主要是有:手术治疗,就是开刀把结石从体内拿出来,不过伤口处理不好的话容易化脓;体外碎石,这种方法是挺快的,没什么痛苦;不过这两种方法只能治疗一时,因为去除后人体内还会出现新的结石,总是会反复。 中医药治疗就没有这个问题了,中医认为,结石病,即湿热下注,化火伤阴,煎熬体液,凝结而成沙石。中医治疗结石病遵从辨证施治的治疗原则,对症下药,就可以治结石病病症,能快速止痛,溶石化石的效果也非常的不错,有效清除结石病,而且能够改变结石病酸性体质,使身体达到阴阳平衡,不容易复发。 青年患者平时多注意

治疗精神分裂症药方的可靠性

【功能主治】清神解毒,活血化痰。主治精神分裂症。 【偏方组成】太子参、当归、磁石、青礞石、生龙、牡砺、茯神各20~30克,生赭石20~60克,生铁落20~40克,黄连、黄芪、沉香、远志、制胆星、石菖蒲、莪术各6~10克,粉甘草、芒硝各6~15克,廑虫3~6克,琥珀末1~2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3次分3次服。2周为1个疗程。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精神分裂症34例,疗效很好。34例中,男12例,女22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59岁,平均26.1岁;病程最短1周,最长6年,平均2年;职业为农民18

手足口病吃什么药好的快 藿香消毒汤

药物:藿香、白蔻、茵陈、黄芩、连翘、射干、薄荷、滑石、石菖蒲、甘草等。 用法用量:每1剂药用清水煎约120ml左右,分2次温服。 功效主治:适用于手足口病属湿热夹毒证。低至中度发热;患儿流涎,述口痛,不敢进食,哭闹不休;手足疱疹,部分患儿累及臀部肛周,常有搔抓,口内多处有米粒大小水疱,可迅速破溃呈白色糜烂或浅溃疡,适用于手足口病的患者。

胆囊结石如何预防

1、胆石病预防的提出和概念 胆结石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胆石类型在大城市和农村富裕地区已经转向胆固醇结石,尽管外科手术能有效治疗胆囊结石病,又有新发展的腹腔镜手术和许多非手术方法供胆石病治疗作选择,然而胆石病仍然是医学和社会上的大问题,胆囊结石病症状反复发作,有并发急性胆囊炎,胆囊积脓,胰腺炎,胆囊癌的危险;手术治疗有可能损伤胆道;胆石病还有一定的死亡率,美国为治疗胆石病每年要花费50亿美元的医疗费用,我国12亿人口按5%计算有6000万患者等待治疗,且每年还不断有新的胆囊结石患者出现,因此解决胆囊结石病

唾液分泌旺盛怎么办

脾气虚寒:这种原因流涎,口水清澈,色白不稠,大便不实,小便清长,舌质胖嫩,舌苔薄白。病机为脾阳不足,胃腑虚冷,脾寒则涎无约制而外溢。治疗当用温补脾阳之法,可服温脾散或六君子汤加木香。 二、脾经蕴热:这种原因造成的流涎,口水较稠,浸湿胸前,进食时更多,伴有面色潮红,大便偏干,小便短少,舌红,苔薄黄。其病机或由素体阳盛,或由食积化火,致使脾经积热,而廉泉不能约制而成。故治疗应用清泻脾热之法,可服用泻脾散。 当然,有些小儿症状不太典型,也缺乏全身症状的参考依据,对这样的病例,可以用益智仁、乌药各100克,石榴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