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推三关的禁忌

推三关的禁忌

三关在临床上有“代麻黄肉桂”之说,可见该穴位温热之性猛烈,如非虚寒病症切勿随意使用,以免造成体内热气加重,反而导致身体不适。

在施行小儿推拿手法时,不能在过饥过饱的时候进行,避免幼儿情绪不好发生哭闹,同时医生、小儿推拿师或家长还要注意小儿的体位姿势,先调节气氛使孩子愉快,感到舒适后再进行推拿为宜,这样能消除其恐惧感,同时也便于操作。

推三关的禁忌 忌操作不当

用拇指桡侧面或食指、中指指面自腕向肘做直推,叫做推三关;若屈拇指,自拇指外侧端至腕向肘推三关,叫做大推三关,每次给宝宝推拿最好只针对一个毛病,如果保健和治疗目的太多、推拿的穴位太杂,会影响最终效果。

小儿推拿的六腑在哪里 推六腑的临床应用

本穴与推三关称大凉大热的方法,可合用,可单用,若气虚微寒怕冷,可采用推三关;如高热烦急可采用推六腑;两者合用可平衡阴阳。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 三关

三关位于小儿前臂桡侧缘,为掌横纹的拇指端同肘横纹的拇指端的连线上。通常采用推三关的手法对小儿疾病进行治疗,具体方法为用指腹用腕侧直推向肘侧。推三关可以补气行气,温阳散寒,发汗解表,主治小儿一切虚寒病症。

小孩发烧推拿手法及示意图 小孩血热发烧推拿

主证:每日辰巳时发烧,遇夜则凉,指纹多红紫。

推拿处方:推虎口三关,推三关,退六腑,分阴阳,运内八卦,推五经,掐十王,掐总筋,清肾水,捞明月,揉斗肘,按弦搓摩,飞经走气。

推拿方解:推虎口三关,推三关,退六腑,分阴阳,捞名月,飞经走气,乃解肌清热之常法;清肾水,推五经,按弦搓摩,分阴阳,掐十王,可合营卫,调气血,而解血热之证;运内八卦,自离经坤,兑至乾,乃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之治,以成金水相滋之功;佐以清肾水,滋阴凉血,而清解血热;揉斗肘,掐总筋,以解肌腠之热。

如何锻炼对肠绞痛患者好

要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并参加体力劳动;

要在饭后进行室外活动,不宜立即卧床睡觉。

要控制体重增加,防止肥胖。控制体重不宜提倡用节食的方法,而应采用少吃多餐及运动等方法。

推三关穴。推三关穴的次数应为退六腑穴次数的3倍以上。如果退六腑穴为50次,那么推三关穴至少应为200次,具体的推三关的次数应根据患儿虚寒的程度而定。退六腑穴,其次数应与推三关穴的次数相适应.分推腹阴阳穴。使患儿取仰卧位,医者以左右两手的手指,分别自胸骨下端,沿肋弓的下方,同时分推至腋中线二百下。摩揉脐腹。使患儿取仰卧位,医者在患儿腹部先用掌摩法进行治疗,持续数分钟,使之有温热的感觉。

小儿哮喘怎么推拿

治疗原则:降气化痰,平喘。

推拿方:清肺经,推揉膻中,揉天突,搓摩胁肋,揉肺俞,运内八卦。发热加清天河水,畏寒加推三关,揉外劳;久病体虚,肾不纳气者加推三关;补脾经,补胃经,揉丹田,清肺经改为补肺经。

退六腑退烧手法图 退六腑的临床应用

本法与推三关为大凉大热治法,可单用,亦可合用。若患儿气虚体弱,畏寒怕冷,可单用推三关,如高热烦渴,发斑等可单用退六腑;而两穴合用能平衡阴阳,防止大凉大热,伤其正气;如寒热夹杂,以热为主,则可退六腑3遍,推三关1遍之比推之;若以寒为重,则可以推三关3遍,退六腑1遍之比推之。

儿童泄泻怎么办 脾胃虚弱所致泄泻推拿手法

小儿若是脾胃虚弱导致的泄泻,可选择补脾经,补大肠,推三关各1分钟,摩腹(逆时针),揉脐,推上七节骨,揉龟尾各1分钟,捏脊5遍。

推拿好处:补脾经,补大肠,捏脊有助于健脾益气,推三关,摩腹,揉脐,揉龟尾有助于温补脾胃而止泻。

小儿发烧的推拿手法 脾热推拿手法

治则:清解热邪,行气导积。

推拿处方:推三关,推脾土,泻心火,泻肾水,运八卦,分阴阳,掐总筋,推三关,退六腑,捞明月,运斗肘。

推拿方解:应外感邪热犯阳明,或因脾脏积热,故有推三关,退六腑,推脾土,运内八卦,分阴阳,捞明月之施;泻心火,泻肾水,以交泰心肾而除烦热;掐总筋,运斗肘,可解脾热舌缩之候。

宝宝腹泻按摩哪里

如果宝宝是由于感受风寒导致的腹泻,家长可选择补脾经,推三关,补大肠,揉外劳宫,揉脐各1分钟, 逆时针摩腹2分钟,推上七节骨,揉龟尾,按揉足三里各2分钟。

按摩方解:推三关,揉外劳宫能温散寒邪,补脾经,揉脐,按揉足三里能健脾化湿,补大肠,揉脐,揉龟尾能促进止泻。

如果孩子是湿热腹泻,家长可选择清补脾经,清胃经,清大肠,清小肠各1分钟,退六腑,揉脐及天枢,顺时针摩腹,揉龟尾各2分钟。

按摩方解:清补脾经,清胃经能清除脾胃的湿热,清大肠,揉天枢,清小肠,退六腑能清除肠道的湿热,揉龟尾能止泻。

如果孩子是脾胃虚弱导致的腹泻,家长可以选择补脾经,补大肠,推三关各1分钟,摩腹(逆时针),揉脐,推上七节骨,揉龟尾各1分钟,捏脊5遍。

按摩方解:补脾经,补大肠,捏脊有助于健脾益气,推三关,摩腹,揉脐,揉龟尾有助于温补脾胃而止泻。

宝宝腹泻按摩图解 脾胃虚弱型腹泻按摩

如果孩子是脾胃虚弱导致的腹泻,家长可以选择补脾经,补大肠,推三关各1分钟,摩腹(逆时针),揉脐,推上七节骨,揉龟尾各1分钟,捏脊5遍。

按摩方解:补脾经,补大肠,捏脊有助于健脾益气,推三关,摩腹,揉脐,揉龟尾有助于温补脾胃而止泻。

小儿推拿发烧手法图解 烦热推拿手法

治则:表里双解,清热除烦。

推拿处方:推三关,泻五经,掐十王,运内八卦,揉外劳,分阴阳,退六腑,捞明月,打马过天河,运斗肘。

推拿方义:推三关,退六腑,捞明月,打马过天河,揉外劳宫,乃清热解肌之施;泻五经,分阴阳,运内八卦,乃清热除烦之用;掐十王,运斗肘,乃清热镇惊之治。

小孩发烧推拿哪里 小孩积热发烧推拿

临床症状:《推拿广意》云:积热者,眼胞浮肿,面黄足冷,发热从头至肚愈甚,或恶闻饮食之气,呕吐,恶心,肚腹疼痛。指纹多深紫。

治则:清热解郁,消积导滞。

推拿处方:推三关,推五经,推脾土,推大肠,泻心火,推三焦,泻肾水,运内八卦,掐总筋,分阴阳,捞明月,退六腑,飞经走气,揉斗肘。

推拿方解:推三关,退六腑,飞经走气,捞明月,分阴阳乃治小孩发烧之常法;推脾土,运内八卦,乃健脾胃助消化之施;推五经,推大肠,泻肾水,泻心火,推三焦,清脏腑之积热,以解呕吐,恶心之候;掐揉总筋,斗肘,乃解痉除挛之施,以除肚腹疼痛之症。

如何锻炼对肠痉挛患者好

1、要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并参加体力劳动;

2、要在饭后进行室外活动,不宜立即卧床睡觉。

3、要控制体重增加,防止肥胖。控制体重不宜提倡用节食的方法,而应采用少吃多餐及运动等方法。

推三关穴。推三关穴的次数应为退六腑穴次数的3倍以上。如果退六腑穴为50次,那么推三关穴至少应为200次,具体的推三关的次数应根据患儿虚寒的程度而定。退六腑穴,其次数应与推三关穴的次数相适应.分推腹阴阳穴。使患儿取仰卧位,医者以左右两手的手指,分别自胸骨下端,沿肋弓的下方,同时分推至腋中线二百下。摩揉脐腹。使患儿取仰卧位,医者在患儿腹部先用掌摩法进行治疗,持续数分钟,使之有温热的感觉。

相关推荐

宝宝拉肚子小儿拿 小儿寒湿型拉肚子拿手法

治则:散寒化湿,温中止泻。 拿手法:补脾经,三关,揉外劳宫,摩腹,补大肠,揉龟尾,按揉足三里。 拿方解:三关,揉外劳宫温中散寒;补脾经,补大肠与摩腹能健脾化湿;揉龟尾和足三里能理肠止泻;全方共奏散寒化湿,温中止泻之功。 辩证加减:腹痛,肠鸣重者,加揉一窝风,摩腹,拿肚角;体虚加捏脊,惊惕不安加开天门,清肝经,掐揉五指节;恶寒发热者加开天门,坎宫,揉太阳,拿风池。

宝宝腹胀腹痛按摩图解 寒邪致腹胀腹痛按摩

补脾经,揉外劳宫,三关,揉足三里各1分钟,顺时针摩腹2分钟,掐揉足三里各1分钟,顺时针摩腹2分钟,掐揉一窝风50次,拿肚角3-5次。 按摩方解:补脾经,揉足三里,顺时针摩腹能帮助调理脾胃气机,揉外劳宫,三关有温中散寒的作用;掐揉一窝风,拿肚角有止腹痛的效果。

预防的肠痉挛方法

1、由于部分孩子的腹痛可能与对牛奶过敏有关,因此,反复发生肠痉挛的孩子可以试着暂时停止喝牛奶并改用豆浆或其他代乳品进行观察。 2、严防孩子暴饮暴食,而且不得进食大量冷食。 3、注意婴儿的喂奶量不可过多,奶中加糖量也不宜过多。 4、必须注意腹部局部的保暖,防止腹部受凉。 拿治疗 1.虚寒型 手法:法,摩按,揉法,掐法。 取穴及部位:腕阴阳穴、三关穴、六腑穴、腹阴阳穴、脐部及其周围的腹部、脾土穴、足三里穴。 操作方法及要求: ①分腕阴阳穴,一百下至三百下。 ②三关穴。三关穴的次数应为退六腑穴次数的3

小孩发烧拿哪里 小孩虚热发烧

主证:《拿广意》云:虚热者,因病后血气未定,四体瘦弱,时多发热,一日三五次,此客热乘虚而作,宜调气补虚,其热自退。 治则:调气补虚,其热自退。 拿处方:三关,退六腑,捞明月,五经,掐五指节,运内八卦,掐总筋,分阴阳,飞经走气,运斗肘。 拿方解:三关六腑,捞明月,分阴阳,乃解肌除热之法;掐五指节,运内八卦,掐总筋,飞经走气,五经,运斗肘,乃安脏腑,补虚羸,清虚热之治。

宝宝夜哭按摩哪里 受寒致夜啼按摩手法

主要表现:面色青白,手脚冰凉,喜欢俯卧,腹部发凉,吃的少而且便溏。 揉百会,揉印堂,补脾经,逆时针摩腹各2分钟,运内八卦,三关,揉外劳宫,揉脐,揉小天心各1分钟。 按摩方解:补脾经,运内八卦,三关,揉中脘,摩腹可以温中健脾理气;揉外劳宫,揉脐加强温中散寒,止腹痛作用;揉百会,印堂,小天心能安神有助于睡眠。

小儿发热拿手法图解 小儿外感发热

小儿外感发热,可选择开天门,坎宫,揉太阳,运耳后高骨各一分钟,清肺经,清天河水各3分钟;风热表现,加上脊2分钟;风寒表现则加三关1分钟,掐揉二扇门,拿风池各3-5次。 拿好处:开天门,坎宫,揉太阳,运耳后高骨,能有助于祛除在表的邪气;清肺经,清天河水,能有助于清热;脊以加大清热的力度;三关,掐揉二扇门,拿风池,重在帮助发汗退热。

小儿拿治遗尿

1、肾气虚 小便清长频数,每睡中遗尿,每夜1--2次或更多;喜暖胃寒、腰膝酸软、四肢欠温;睡眠深沉、不易唤醒;面色苍白、智力迟钝;大便或泄泻,舌淡苔白。 治则:温补肾气。 取穴:揉丹田、揉肾腧(shù)、揉龟尾、按揉三阴交,以通调督脉之气,固涩下元,止遗尿。 加:补肾经、三关。 2、脾气虚 小便淋漓、遗尿频而量少;四肢困倦、形体消瘦;面色苍白少华、胃纳不佳;大便溏薄,舌苔薄白或白腻、脉缓、指纹淡。 治则:健脾益气,补脾肺气虚。 取穴:揉丹田、揉肾腧、揉龟尾、按揉三阴交。 加:补脾经、肺经、三关、揉脾腧

小儿胃寒呕吐怎么办

胃寒呕吐主证:饮食稍多即吐,时作时止,吐物酸臭,面色苍白,四肢欠温,腹痛喜暖,大便溏薄,舌淡苔薄白,指纹色红。 治则:温中散寒,和胃降逆。 拿处方:补脾经,横纹向板门,揉外劳宫,三关天柱骨。 拿手法: 补脾经:用拇指拇指末节螺纹面,从指尖向指根,100-500次。 横纹向板门:用拇指自腕横纹向拇指根100-300次。 揉外劳宫:用食指,中指前臂桡侧100-300次。自腕向肘。 天柱骨:用食指,中指自颈后发际正中向下直至大椎100-500次。 三关:用拇指侧面或食指,中指面自

小儿泄泻拿手法 风寒致泄泻拿手法

小儿若是由于感受风寒所导致的泄泻,可选择补脾经,三关,补大肠,揉外劳宫,揉脐各1分钟,逆时针摩腹2分钟上七节骨,揉龟尾,按揉足三里各2分钟。 拿好处:三关,揉外劳宫能温散寒邪,补脾经,揉脐,按揉足三里能健脾化湿,补大肠,揉脐,揉龟尾能促进止泻。

小孩腹泻怎么按摩 风寒致腹泻按摩

如果宝宝是由于感受风寒导致的腹泻,家长可选择补脾经,三关,补大肠,揉外劳宫,揉脐各1分钟, 逆时针摩腹2分钟,上七节骨,揉龟尾,按揉足三里各2分钟。 按摩方解:三关,揉外劳宫能温散寒邪,补脾经,揉脐,按揉足三里能健脾化湿,补大肠,揉脐,揉龟尾能促进止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