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并非那么容易得
肺炎并非那么容易得
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疾病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
肺炎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在抗生素应用以前,肺炎对儿童及老年人额健康威胁极大,抗生素的出现及发展曾一度使肺炎病死率明显下降;但近年来,尽管应用强有力的抗生素和有效的疫苗,肺炎总的病死率不再降低,甚至有所上升。
肺炎并不是那么容易得的
临床上我们见到很多病人,他往往是感冒、咳嗽长时间不愈,就非常担心自己是否得了肺炎。其实,肺炎的发病远远比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的发病率要低,肺炎并不是那么容易得的。而且,大都数怀疑自己得了肺炎的患者只要及早就医,病情是能够得到很好的控制的,也是能够治愈的。只是对于年老体弱者、年幼者、有其他慢性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慢阻肺、糖尿病、脑梗塞后遗症等)的患者来讲,他们不仅是肺炎的高发人群,而且一旦发生肺炎,他们的风险比其他人群高,治疗也比较棘手,所以这类人群应该要提高警惕。
哪些人容易得慢阻肺
健康:什么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童朝晖:慢阻肺是最近一些年来一个规范的名词,也是国际通用的,全称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者简称为慢阻肺,英文简称叫COPD。过去我们老百姓或我们自己的医生把它叫做慢支肺气肿。大部分慢阻肺是由慢支肺气肿发展过来的。此外,还有一部分跟职业环境有关系,在某些不良环境里工作时间长了,也可以发展成慢阻肺。
健康:慢阻肺的发生机制?
童朝晖:慢阻肺的整个机制搞清楚比较困难。有内因也有外因,外因包括吸烟,工作环境,环境污染、空气污染或你在相应的职业环境里,这是外界因素。内界因素包括,病人有易感基因,内因通过外因一起作用,最后发展成为慢阻肺。
健康:慢阻肺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童朝晖:慢阻肺过去我们把它当作气道或肺的疾病,现在看起来慢阻肺应该不能把它单纯看成局部的疾病,很多专家把慢阻肺认为是全身性疾病。它引起咳嗽喘只是呼吸道的症状,到最后它引起的全身的改变。包括有些呼吸道症状咳嗽、喘、憋气、低氧,再发展呼吸衰竭,由肺心病低氧引起的其它器官的改变。
健康:如何判断慢阻肺?
童朝晖:通过咳嗽判断慢阻肺比较难,慢阻肺是咳嗽合并有痰,不光咳嗽之外有胸闷、气短、活动能力下降,走路比原来慢,上楼二、三层上不去。确诊慢阻肺需要做一些常规检查,血常规、胸片、高分辨CT、肺功能等。
健康:慢阻肺病情控制不好会有什么严重后果?
童朝晖:慢阻肺的病人很难受,喘的厉害,上不来气,有的甚至想上个厕所很费劲,解个衣服很困难。这种情况,药物对他的提高和改善有限,所以我们在治疗上也有分级。慢阻肺很重要的还有一点治疗,我们强调稳定期的治疗,稳定期治疗指患者回家,在家应该怎么治。甚至康复也是一种治疗,非药物治疗康复治疗。一期的吸支气管扩张剂缓解症状就可以了。到二期也可以这样做,如果到二期有很多高危因素,除了加支气管扩张剂之外,还要用一些吸入的激素。再进一步重,比方说肺功能到了四期,甚至氧分压低于55、60这时建议患者做氧疗,长期吸氧,每天吸氧不少于15个小时,我们叫做长程氧疗。
健康:如何预防慢阻肺?
童朝晖:刚才我也讲了中国男性抽烟的比例多,所以男性慢阻肺比女性高。抽烟的人一定得戒烟,烟抽的时候长肯定要得慢阻肺。再一个是职业因素,化工厂的工人,每天接触的空气含有化学气体比较高,容易得慢阻肺。这些都是可控因素。
得了膀胱炎容易引起哪些并发症
1、致使膀胱纤维化,使膀胱容量减少,造成输尿管回流,导致肾水肿与肾脏发炎,甚至肾脏坏死和尿毒症,危及生命。
2、会产生血尿,增加了患膀胱癌的机率。肉眼可以看到血尿时要警觉,这是膀胱癌独特的排尿异常信号,约85%的膀胱癌是因膀胱炎而诱发。
3、会引发结核病,有结核病史,经过积极抗菌治疗后,仍有尿路刺激症状或尿沉渣异常,就是膀胱炎导致肾结核的重要征兆。
4、可并发输尿管进行性狭窄、返流及随之发展的肾积水表现。
得了肺结核容易引起哪些并发症
一、咯血:肺结核咯血原因多为渗出和空洞病变存在或支气管结核及局部结核病变引起支气管变形、扭曲和扩张。肺结核患者咯血可引起窒息、失血性休克、肺不张、结核性支气管播散和吸入性肺炎等严重合并症。
咯血者应进行抗结核治疗,中、大量咯血应积极止血,保持气道通畅,注意防止窒息和出血性休克发生。一般改善凝血机制的止血药对肺结核大咯血疗效不理想。脑垂体后叶素仍是治疗肺结核大咯血最有效的止血药,可用5~10U加入25%葡萄糖40ml缓慢静注,持续10~15min。非紧急状态也可用10~20U加入5%葡萄糖500ml缓慢静滴。对脑垂体后叶素有禁忌的患者可采用酚妥拉明10~20mg加入25%葡萄糖40ml静注,持续10~15min或 10~20mg加入5%葡萄糖250ml静滴(注意观察血压)。近年支气管动脉栓塞术介入疗法治疗肺结核大咯血收到近期良好的效果。
二.自发性气胸:肺结核为气胸常见病因。多种肺结核病变均可引起气胸:胸膜下病灶或空洞破入胸腔;结核病灶纤维化或瘢痕化导致肺气肿或肺大疱破裂;粟粒型肺结核的病变位于肺间质,也可引起间质性肺气肿性肺大疱破裂。病灶或空洞破入胸腔,胸腔常见渗出液体多,可形成液气胸、脓气胸。
三、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病灶破坏支气管壁及支气管周围组织、支气管结核本身也可导致支气管变形和扩张,称为结核性支气管扩张,可伴有咯血。
四、肺部继发感染:肺结核空洞(尤其纤维空洞)、胸膜肥厚、结核纤维病变引起的支气管扩张、肺不张及支气管结核所致气道阻塞,是造成肺结核继发其它细菌感染的病理基础。细菌感染常以G-杆菌为主,且复合感染多。
肺结核治疗疗程长,由于长期使用抗生素(如链霉素、阿米卡星、利福平等),部分年老、体弱及同时应用免疫抑制剂者,可以继发真菌感染。常见在空洞、支气管扩张囊腔中有曲菌球寄生,胸部X线呈现空腔中的菌球上方气腔呈“新月形”改变,周围有气带且随体位移动,临床表现可有反复大咯血,内科治疗效果不佳。也有少数患者可继发白色念珠菌感染。继发感染时应针对病原不同,采用相应抗生素或抗真菌治疗。
五、心、肺功能衰竭:是肺结核严重的并发症,肺结核治疗无效,形成慢性病变破坏肺组织,形成肺气肿、肺大疱,进而影响肺功能,导致慢性呼吸功能衰竭。气胸和并发感染则可引起急性呼吸功能衰竭。长期缺氧,肺内纤维组织牵拉血管壁,造成肺动脉高压,可继发肺心病、右心功能衰竭。以上均应进行相应的积极处理。
得了骨膜炎容易引起哪些并发症
1、胫骨骨膜炎危害:关节功能损害,肌肉萎缩,关节变形,甚至可能导致残废。
2、眼眶骨膜炎危害:眼眶骨膜炎晚期可自行破损,脓液流出,或反复发作形成瘘管,严重者可合并形成瘢痕性睑外翻,也会蔓延到颅内可并发脑膜炎或脑水肿危及生命。
3、反复发作,疼痛难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4、诱发其他病症出现,如骨髓炎、死骨、脑膜炎、脑水肿等。
新生儿为什么容易得肺炎
什么是新生儿肺炎
新生儿肺炎并不少见,患儿通常在生下来后不久就因各种因素而发病,属传染性疾病。从感染的时间来看,该病可分为产前感染和出生后感染这两个阶段,而从发病的原因上看,又可分为吸入性和感染性这两种类型。
新生儿为什么容易得肺炎
新生儿出现肺部炎症的原因非常复杂,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新生儿成长发育不完善
· 若宝宝的神经调节功能不完善,吞咽动作不能正常完成,很可能在妈妈的子宫内吞入羊水、胎粪等代谢物质,或是在出生后将奶水吞入肺中。这种情况多发生在早产儿身上。
· 若宝宝的消化道发育不全面,出现食管闭锁等紧急症状,也可能影响到肺部健康。
· 若宝宝的肺部存在先天的发育缺陷,肺血管容易充血,也可诱发炎症。此外,宝宝气管较短,除菌能力比较差,这也是他们的肺部易受感染的原因之一。
2.产程出差错
一般来说,产前和分娩过程处理不当,很可能造成宝宝肺部感染。首先,母体在受孕后会遭到各种病毒的感染,这些病毒很可能通过胎盘和胎膜传递给胎儿,使其出现肺部感染的症状。此外,有的宝宝出生时伴随着胎膜早破、滞产等危急情况,很容易吸入羊水或妈妈阴道内的其他液体,从而引发肺炎。
3.出生后护理不当
刚出生的小婴儿抵抗力很弱,如果接触到肺病患者的飞沫或自己患上败血症、脐炎等各类炎症时,肺部发生感染的几率也会增加。此外,新生儿着凉也易得肺炎。
4.新生儿免疫力差
免疫力是身体在与各种疾病的对抗中慢慢形成的,由此可见,初生婴儿的抵抗力几乎为零。如果出生后护理不当,他们很有可能得肺炎。
那些人容易得肺尘病
在充满尘埃或易于引起此症之场所工作的人,患病率自然偏高。过去以矿工最容易罹患,此外营建类工作者也容易罹患,或者工作场所与事务上与喷砂表面处理、岩石压碎及钻孔、混凝土、隧道工程、水泥或沥青的制造等相关者也容易罹患。因此是一种职业病。
一般而言,四十岁至五十岁以上的人,较易发病,且无男、女之别。但是,部份人的鼻腔或气管较不易沾染尘埃,或是某些人的内分泌机能可阻止纤维的异常增长时,罹患此症的机会因而降低。
小儿肺炎的早期症状有哪些呢
如果孩子的抵抗力比较差的话,那么特别容易得小儿肺炎。并且小宝宝不会用语言去表达自己身体不舒服,只能是家长通过观察宝宝的具体情况,才能够判定孩子是否出现了不舒服,那么小儿肺炎的早期症状有哪些呢?
1、最明显的就是发热现象。人的正常体温是在36度到37度之间,宝宝同样适用。如果说宝宝得了肺炎,身体的温度就会急剧上升,测试的结果一般是在38度以上,而且会持续几天都不退烧。
2、呼吸会变得很不正常。有些宝宝呼吸不顺畅了就会出现哭闹,近距离观察的话,就能够看到孩子的鼻翼有煽动,有一部分小宝宝的嘴巴周围也会发绀。
3、有一些宝宝会出现食欲不振,厌食的情况,而且睡眠质量也会明显的下降,还会不停的哭闹。平日里特别喜欢玩,喜欢闹的宝宝也会变得非常的安静,甚至是处于昏睡的状态。
新生儿为什么容易得肺炎
1.新生儿成长发育不完善
· 若宝宝的神经调节功能不完善,吞咽动作不能正常完成,很可能在妈妈的子宫内吞入羊水、胎粪等代谢物质,或是在出生后将奶水吞入肺中。这种情况多发生在早产儿身上。
· 若宝宝的消化道发育不全面,出现食管闭锁等紧急症状,也可能影响到肺部健康。
· 若宝宝的肺部存在先天的发育缺陷,肺血管容易充血,也可诱发炎症。此外,宝宝气管较短,除菌能力比较差,这也是他们的肺部易受感染的原因之一。
2.产程出差错
一般来说,产前和分娩过程处理不当,很可能造成宝宝肺部感染。首先,母体在受孕后会遭到各种病毒的感染,这些病毒很可能通过胎盘和胎膜传递给胎儿,使其出现肺部感染的症状。此外,有的宝宝出生时伴随着胎膜早破、滞产等危急情况,很容易吸入羊水或妈妈阴道内的其他液体,从而引发肺炎。
3.出生后护理不当
刚出生的小婴儿抵抗力很弱,如果接触到肺病患者的飞沫或自己患上败血症、脐炎等各类炎症时,肺部发生感染的几率也会增加。此外,新生儿着凉也易得肺炎。
4.新生儿免疫力差
免疫力是身体在与各种疾病的对抗中慢慢形成的,由此可见,初生婴儿的抵抗力几乎为零。如果出生后护理不当,他们很有可能得肺炎。
得了牙周炎容易有哪些并发症
1.可能发生牙周肿胀或多发性牙周脓肿。
2.严重时会出现咬合无力钝痛牙龈出血和口臭加重是常见的单纯性牙周炎的并发症。
3.当机体抵抗力降低牙周袋渗液引流不畅时可形成牙周胀肿,此时牙龈呈卵圆形突起发红肿胀牙齿松动度增加有叩痛。
4.患者感局部剧烈跳痛有时同时出现多个部位的脓肿称多发性牙周脓肿,此时患者可有体温升高全身不适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等症状。
做完眼袋应该注意吃什么
术后应有安静舒适,空气清新流通的环境休养,避免头部位置过低而加重伤口肿胀.在饮食上应增加蛋白质的摄取量,同时多吃水果和新鲜蔬菜,促进伤口的愈合.
手术当日,伤口会有些疼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减轻.不要急于服用去痛片,因为阿司匹林类药物会加重伤口出血.
术后5~7天拆线.拆线一天后可局部热敷,促进水肿尽快消退.总的来说,眼袋手术的风险并不大,但要达到尽善尽美并非容易.当你决定选择通过手术消除眼袋时,必须十分慎重,应选择你身体处于最佳状况时进行.
哪些人容易得肺结核
机体抵抗力下降的人易患结核病,包括:艾滋病、糖尿病、肿瘤、长期大量吸烟者以及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环孢素等)的人等。
和结核患者密切接触的人感染结核的可能性远远高于其他人。
气虚的人容易得肺癌
中医界认为,人的体质可分为9种,即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血瘀质、特禀质。除了平和质,其他8种均属于“偏颇”体质。通过多年临床总结,医生们发现,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气郁质、痰湿质、血瘀质,这6种体质的人易患肿瘤。而对于肺癌而言,气虚的人容易得肺癌。
什么是气虚呢?气虚,为中医名词术语。是指由于元气不足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证候。所谓气,是人体最基本的物质,由肾中的精气、脾胃吸收运化水谷之气和肺吸入的清气共同结合而成。气虚,泛指身体虚弱、面色苍白、呼吸短促、四肢乏力、头晕、动则汗出、语声低微等。
粽子并非不容易消化
端午节临近,粽子又上餐桌。
说到粽子,很多老话儿又重新出笼。什么粽子不好消化,胃肠病人别吃啊;粽子餐后血糖高,糖尿病人别吃啊……
先说说粽子是否好消化的事情。但也有人提出了相反的问题:既然粽子那么难消化,那血糖反应为什么会高呢?难消化不是说明葡萄糖释放得慢么?还有人问,古人说糯米健脾补虚,“健脾”不是有利消化吸收吗?“补虚”不是适合身体虚弱的人吃吗?为什么胃肠不好的人反而倒不能吃呢?
这些问题,还真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还是要用证据说话,慢慢解释,或许能理出个头绪来。
首先,粽子和糯米是一回事吗?
粽子是糯米做的,但其中大多会加入馅料。小枣、豆沙倒是不油腻,但南方粽子主要是加肥瘦咸肉、肥瘦叉烧肉、蛋黄、蟹黄之类,饱和脂肪比较多。所以,肉粽子和蒸糯米,还不完全是一回事。
按我们实验室的研究,刚出锅的热糯米饭,血糖反应的确是非常高的,超过白糖,更高于普通粳米。酶解实验也证明,与粳米相比,糯米中所含的支链淀粉比例更大,容易与淀粉酶作用,葡萄糖分子释放的速度更快。
这就验证了古人的话:糯米饭、糯米粥,都是相当容易消化的食品,所以传统认为糯米粥适合给消化能力特别虚弱的老年人和病弱者喝,也很适合那些稍喝凉水就拉肚子的消化不良者和腹泻康复期病人。既然虚弱的人都能吃,腹泻的人都能吃,怎能说它难消化呢?
新鲜煮制的,加了小枣、豆沙、蜜枣的糯米粽子,因为米粒尚未软烂,和糯米粥相比虽然有所不及,但也不能算难消化的食物。
但是,粽子很少做一次当时趁热吃完。我们的测定表明,糯米饭已经放冷之后,硬度、粘性和咀嚼性都会显著上升,的确会给消化带来难度。所以,凉粽子的确不太适合消化能力差的人。不过,再次加热之后,糯米食品的硬度又会下降。所以,没有油的粽子,加热透再吃的话,还不算很难消化。但是,因为糯米会刺激胃酸的分泌,对胃酸过多者不宜。
那么,肉粽子又怎样呢?它们不仅仅是糯米,还加了大量的饱和脂肪。对于胃不好、消化吸收能力差的人来说,大量的荤油,显然会给消化系统带来负担。我们的测定表明,糯米(粳糯米,短粒糯米)加猪油煮饭后,和没有油的饭相比,快速消化淀粉含量显著下降,慢速消化淀粉含量显著上升。这说明,加入猪油延缓了消化速度,对于消化能力差的人来说,可能会给胃肠带来略大的负担。
如果趁热吃的话,糯米质地柔软,猪油在体温下是液态,容易与胆汁混合,胃肠功能正常健康人消化起来仍不算很困难。但是,一旦变冷,猪油凝固,吸入猪油的糯米硬度也上升。粘而韧的东西本来很难嚼烂揉碎,再与遇冷凝固的饱和脂肪互相包裹,在胃肠里更是很难和消化液充分混合,消化系统的负担就会更重。所以,肉粽更宜热食。
还有另一个因素要考虑,那就是制作粽子的时候,还可能加入很多东西,比如很多地方习惯用各种草灰水来泡糯米,甚至有些地方还保留着做粽子加硼砂的习惯。硼砂因毒性较大在我国已经禁用,但东南亚和欧盟仍然许可使用它作为食品添加剂。草灰水倒是没有禁止,只要它不含有害重金属,虽然会破坏一些B族维生素,也会增加一点钾和镁元素,利弊相抵也就平衡了。
加入这些东西,对粽子和其他淀粉食品的消化特性会有什么影响呢?这个我们实验室还没有做过。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由于硼砂的多价特性,促进蛋白质的交联,使口感更为弹牙,推测它会使消化速度进一步减慢。而加入草灰水,其中含有较多的碳酸钾和碳酸镁,也有利于加强粽子的粘性和弹性,同样可能降低消化速度。也就是说,这些处理会让粽子更难消化。
那么,为什么说糖尿病人不适合多吃粽子呢?首先,柔软温热,又没有加油的粽子,餐后血糖反应真的是很高,据我们的测定,热糯米饭血糖指数高达97(葡萄糖参比)。也就是说,从血糖上升角度来说,吃白粽子,简直就和喝浓浓的葡萄糖水没什么区别啊!
那么,加了猪油的肉粽子又怎样呢?情况同样不容乐观。的确血糖指数从97降低到了81(葡萄糖参比),但是,仍然属于高血糖指数食物。而且,因为在高精白淀粉的同时又富含脂肪,对餐后血脂的影响相当令人担心。
所以,所谓粽子“难消化”的说法,是因人而异的。对于胃肠功能甚好的人,消化液分泌量大,酶活性高,胃肠蠕动能力强,即便有点难度,仍然能够正常消化。所以有人吃凉粽子也没什么不舒服。但对于那些消化能力差的人来说就不同了,冷粽子和肥肉粽子还是敬而远之为宜。
事实上,糖尿病人没几个是老胃病。他们通常食欲旺盛,消化能力甚好。所以,对糖尿病人来说,与其考虑“难消化”的问题,不如考虑餐后血糖和血脂居高不下的危险。
其实,除了粽子,还有很多美味小吃都有类似的问题。香港研究者测定了十几种常见小吃的血糖反应,发现很多精白米和糯米作为原料的小吃血糖指数都很高。比如说,肠粉高达90,糯米卷是89,糯米鸡是83(Chen Y J et al,2010)。咸肉粽倒是比较低,只有69,我猜想,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其中加入了梘水,提高了弹牙特性,延缓了消化速度;而一方面是因为其中加入了较多的肉类和脂肪,而肉类、脂肪消化速度慢,和淀粉类食物混合之后,能够降低混合食物的消化速度。但这不意味着糖尿病人适合吃,因为太多饱和脂肪,以及腌制的肉类,对他们的健康也没什么好处。
不过,这个结果也提示我们,糖尿病人也不必在美好的端午佳节对粽子望而兴叹。一方面,选择小一点的粽子,没有油的粽子;另一方面,在吃粽子的同时,配合大量的绿叶蔬菜,再配合一些瘦肉、豆制品等,可能会延缓消化速度(我一直认为蔬菜对消化速度有延缓作用,5月在营养学大会上得到一项研究的证实)。
还有一个方案,就是选择添加杂粮豆类的粽子。现在市面上有添加豆类、杂粮、莲子、花生等食材的糯米,虽然没有进行过测定,但可以肯定的是,因为这些食材的消化速度慢,餐后血糖反应肯定会有所下降。
最后不要忘记,粽子是糯米做的,它是粮食,是主食。尽管糯米食品的饱腹感偏低,如果不想增肥,享用了一个大粽子,就别吃米饭馒头面条之类,饭后也不要再吃饼干面包甜点之类啦,两餐之间可以考虑加点酸奶或水果,预防提前感觉饥饿。
小儿为什么会得急性肺炎
第一,与小孩的呼吸系统结构有关系。人的呼吸系统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最后就是肺组成。本来说有重重防线,外面的细菌、病毒应该很难到达肺引起肺炎。但是小孩子不一样,他们的鼻、咽、喉很短,很容易入侵到气管、支气管。气管、支气管也很短并且狭小,表面清理细菌、病毒出门的小毛毛(医学上叫纤毛)也很少,而且很偷懒,所以就轻易的让细菌、病毒进入肺部。
第二,与天气有关系。冬春季节变化时,一些粗心大意的家长们给宝宝穿着不恰当,让宝宝热到、冷到都会得肺炎的(很多家长下意识认为不要冷到就行了,其实临床上热到的更要命,往往都进了重症监护室)。还有天气聚变时宝宝调节能力差,也容易得肺炎。
第三,居住环境差。如果宝宝家里生活调节很差,很多人挤在一个小房间,空气就比较脏,也不易流通,细菌、病毒滋生,宝宝也就容易得肺炎了。
第四、营养不良。那些不爱吃饭的宝宝就要注意了,不吃身体就差,差了就容易得肺炎了。
第五、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现在家长都知道补钙,补鱼肝油。佝偻病不常见了。我都觉得补钙补的过度了。
第六、先天性心脏病、低出生体重儿。也容易得肺炎。这是先天性的缺陷,因为抵抗力低,更容易得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