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肾俞的简易找法

肾俞的简易找法

科学定位:在腰部,第2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快速取穴法:坐位,两髂前上棘最高点的水平连线与脊柱相交所在的椎体为第4腰椎,向上数2个椎体(第2腰椎),引一垂线,再从肩胛骨内侧缘引一垂线,两条垂线之间距离的中点处,按压有酸胀感。

肾俞的简易找法 肾俞的作用

肾俞为肾的背俞穴,是肾气输注之处,能调补肾气,起到滋补阴精,温肾壮阳,培元固本,回阳固脱的作用,是治疗肾虚及肾脏保养的要穴。主要用于治疗小便淋沥,尿频,遗尿,遗精,月经不调,痛经,头痛,眩晕,耳鸣,耳聋,水肿,腰脊痛等病症。

肝俞的简易找法 肝俞的主要功效

肝俞穴为肝的背俞穴,为肝经之气输注之处,故有疏肝解郁,理气止痛,平肝潜阳,熄风化痰之功;又因肝开窍于目,具有清肝明目,消肿止痛之功。

大肠俞的简易找法 大肠俞拔罐疗法

配伍天枢,关元穴,使用玻璃罐或抽气罐拔罐3-5分钟,以局部发红为度,或采用闪罐法拔罐10-15下,以皮肤发红为度,可用于治疗腹胀肠鸣。

大肠俞的简易找法 大肠俞的作用

大肠俞为大肠的背俞穴,是大肠经气传输之处,善于外散大肠腑之热,防治肠腑疾患,具有调肠胃,通腑气,祛湿止泻的作用,是治疗大肠疾病及调养大肠的要穴。

肾俞的简易找法怎么找

肾俞的简易找法

科学定位:在腰部,第2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快速取穴法:坐位,两髂前上棘最高点的水平连线与脊柱相交所在的椎体为第4腰椎,向上数2个椎体(第2腰椎),引一垂线,再从肩胛骨内侧缘引一垂线,两条垂线之间距离的中点处,按压有酸胀感。

肾俞的作用

肾俞为肾的背俞穴,是肾气输注之处,能调补肾气,起到滋补阴精,温肾壮阳,培元固本,回阳固脱的作用,是治疗肾虚及肾脏保养的要穴。主要用于治疗小便淋沥,尿频,遗尿,遗精,月经不调,痛经,头痛,眩晕,耳鸣,耳聋,水肿,腰脊痛等病症。

肾俞按摩操作手法

正坐或站立,双手绕到腰部,大拇指置于穴位上,以指间关节背侧用力按揉,力度以出现酸胀痛感为宜,每天早晚各按摩一次,每次1-3分钟。

肝俞的简易找法 肝俞穴治疗疾病方法

1.治疗胸胁支满:配伍支沟,期门穴,用拇指指腹按揉穴位3-5分钟,垂直于穴位表面皮肤按压,以局部出现酸胀感为度。

2.肝俞和膈俞配伍使用,既养肝,又活血;与太冲搭配,能够补肝阴,养肝柔肝。

胆俞的简易找法

科学定位:在背部脊柱区,第10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快速取穴法:坐位,两肩胛骨下角水平线与脊柱相交所在的椎体为第7胸椎,向下数3个椎体(第10胸椎),引一垂线,再从肩胛骨内侧缘引一垂线,两条垂线之间距离的中点处,按压有酸胀感。

找肾俞的最简单的方法

定位:在腰部,第2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快速取穴法:体位为坐位或是俯卧位,两髂前上棘最高点的水平连线与脊柱相交所在的椎体为第4腰椎,向上数2个椎体(第2腰椎),引一垂线,再从肩胛骨内侧缘引一垂线,两条垂线之间距离的中点处即为肾俞,按压此处一般会有酸胀感。

膈俞的简单找法

膈俞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七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背过手,可以摸到在肩胛骨和脊椎骨之间凹陷,这个地方就是了,而且左右各有一个)。

胆俞的简易找法 胆俞的功效作用

胆俞穴受足太阳膀胱经,为胆之背俞穴,内应胆腑,善于外散胆腑之热,是胆经经气传输之处,具有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清热化湿的作用,是治疗胆囊炎,胆结石等症的重要腧穴。

主治疾病:胸胁疼痛,脘腹胀满,饮食不下,呕吐胆汁,口苦舌干,咽痛,目黄,黄疸,头痛振寒,骨蒸潮热,惊悸不寐,虚劳失精症。

脾俞的简易找法怎么找

脾俞的简易找法

科学定位:在背部脊柱区,第11胸椎棘突下,后旁正中线旁开1.5寸。

简易找法:坐位,两肩胛骨下角水平线与脊柱相交所在的椎体为第7胸椎,向下数4个椎体(第11胸椎),引一垂线,再从肩胛骨内侧缘引一垂线,两条垂线之间距离的中点处,按压有酸胀感。

脾俞的作用与好处

脾俞为脾的背俞穴,是脾俞输注背部之处,善利脾脏水湿,具有益气养血,温阳健脾,和胃降逆,祛湿利水,消食化滞之功,是治疗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的要穴及脾脏保养要穴。刺激该穴位可以增强脾脏的运化功能,促进消化吸收,主治脾的病症。

主治疾病:呕吐,胃痛,胸胁胀痛,黄疸水肿,不欲饮食,食不生肌,泄泻,痢疾,痰疟寒热,四肢不收,虚劳,尿血,白浊,吐血,便血等症。

脾俞养生保健用法

1.脾俞穴使用时可采用艾炷灸5-9壮,累计至百余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至皮肤温热舒适,每日1次,每月20次。

2.亦可用拇指指腹按揉脾俞穴3-5分钟,以局部出现酸胀感为度。

3.针灸时则采用俯伏或俯卧为,向内斜刺1.0-1.5寸,其局部以有酸,麻,胀感,并向腰部放射为宜。应注意进针的方向及深度,该穴内侧肌肉丰厚,向内斜刺较为安全。穴区深面及外侧肌肉较薄,直刺或向外斜刺易刺穿胸壁进入肋膈窦内,甚至伤及肝脏或肾脏等重要器官。

气海俞的简易找法

气海俞穴的位置,位于人体腰部,当第3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肝俞的简易找法

取坐位,两肩胛骨下角水平线与脊椎相交所在的椎体为第7胸椎,向下数2个突起,即为第9胸椎棘突,其下左右旁开1.5寸处即为该穴。

相关推荐

大肠俞怎么最简单

大肠俞时通常采取俯卧的姿势,此穴位位于人体的腰部,当第四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或左右旁开1.5寸即是此穴)

牙龈上火含点食醋

很多人到了秋天出现牙龈肿痛、口干等干燥上火症状,可先含漱食醋3~4毫升,每次含漱3分钟后咽下,重复3~4次,而后按压合谷穴20分钟。两手可以交替,用拇指屈曲垂直按在合谷穴上,做一紧一松的按压,频率为每两秒钟一次,即每分钟30次左右。 需要注意,指压合谷穴时应朝小指方向用力,而并非垂直手背的直上直下按压,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此穴位的疗效。 按压的力量需要有一定的强度,穴位下面要出现酸、麻、胀的感觉,即有“得气”现象为好,通常半小时后疼痛可逐渐消失。一般左侧牙痛掐右合谷穴,右侧牙痛掐左合谷穴。 合谷穴,属于手阳

命门最简单的

命门位于后正中线,第二腰椎棘突下,两肾俞之间。 简便:取一线过肚脐中点,水平绕腰腹一周,该线与后正中线交点、按压有凹陷处即为命门穴。

胃俞怎么最简单

俯卧,胃俞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十二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处。 胃俞穴是胃的背俞穴,为胃腑之气输注之所,按摩胃俞有和胃健脾,理中降逆之功,当寒邪犯胃,引起胃疼,腹泻等症时,刺激胃俞可以调节脏腑功能,缓解上述症状。现代常用于治疗胃炎,胃溃疡,胃扩张,胃下垂,胃痉挛,肝炎,腮腺炎,肠炎,痢疾等消化系统疾病。 胃俞常用按摩方有以下三种: 1.推揉运摩:俯卧,按摩者沿被按摩者膀胱经胃俞穴以掌缘推揉运摩10分钟,并以搓结束,可以帮助缓解胃肠痉挛腹痛。 2.搓摩温中:单掌根或小鱼际肌快搓两侧胃俞穴,搓后缓缓揉

肺俞怎么最简单

简便取穴:低头屈颈,位于颈背交界椎骨高突处,向下数至第3椎体,在其下缘旁开2横指处即是肺俞穴。 经穴定位: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通过肺俞可以调整肺脏功能,帮助加强肺主气的功能和肃降作用,从而增强对水的控制,以起到清热理气,平喘宣肺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哮喘,同时还适用于咳嗽,吐血,潮热, 盗汗,鼻塞等症,此外,肺与皮肤关系密切,故也用于治疗慢性湿疹,荨麻疹,牛皮癣等皮肤疾病。用手掌反复摩擦肺俞穴,或用双手分推肺俞,每次1-3分钟,对缓解哮喘很有效;亦可用拇指指腹垂直与穴位表面皮肤进行按压

辨证按摩穴位祛斑

一、肾虚型雀斑按摩手 1、沿着足少阴肾经,借用掌力或毛刷从上至下轻轻按摩该部5遍。 2、准三阴穴(在脚的内踝上四指宽的位置),用指端按摩20次左右。 3、从上至下于脊背中线推摸5次,同时按摩命门穴处(在第二腰椎与第三腰椎棘突之间)、大椎,力度可稍大些。 二、内分泌型雀斑按摩手 1、足太阳膀胱经是人体十二经脉之一是人体较重要的一项经络,可参看上述图解。从足根部外侧开始向上按摩,再从上至下按摩刺激5遍,在重点穴位,如三焦俞、脾俞、肾俞、心俞、肝俞停留数秒按摩之。 2、再借用食指力度按压足小趾爪甲外束骨穴

艾灸肾俞的作用与好处 肾俞怎么最简单

定位:在腰部,膀胱经第一侧线上,平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简便取穴:正坐或俯卧位,取肚脐绕腰腹水平线,即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即为本穴。

怕冷按摩哪些穴位

足三里穴 取穴: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从下往上触摸小腿的外侧,左膝盖的膝盖骨下面,可摸到凸块(胫骨外侧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点之处,还有另一凸块(腓骨小头)。这两块凸骨以线连结,以此线为底边向下作一正三角形。而此正三角形的顶点,正是足三里穴。 合谷穴 取穴:合谷穴位于人体的手背部位,第二掌骨中点,拇指侧。(或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再介绍一种简易:将拇指和食指张成45度角时,位于骨头延长角的交点即是此穴。 大椎穴 取穴:大椎穴在脖子后面最突起的骨头下面,腰椎疼

肺俞穴位置最简单的

肺俞穴属膀胱经,是在人体第三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取穴的方就是采用正坐或俯卧姿势,肺俞穴位于人体的肺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 肺俞穴主治的疾病有肺经及呼吸道疾病,比如肺炎、支气管炎或者肺结核等疾病。

肾俞怎么最简单 艾灸肾俞的好处

1.泌尿生殖系统疾患可治疗急慢性肾炎,肾绞痛,肾下垂,遗精,遗尿,阳痿,月经不调,盆腔炎,不孕症,膀胱炎,膀胱麻痹,糖尿病,淋病。 2.治腰痛,腰肌劳损,腰神经痛,下肢麻痹。 3.治贫血,身体虚弱,面色㿠白,畏寒,四肢不温,慢性腹泻,耳鸣,耳聋,脱发,毛发干枯,多梦,失眠。 4.肾虚引起的支气管哮喘。